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佩真
論文名稱: 尋訪童語的秘密花園--幼兒同儕私下言談之探究
指導教授: 簡淑真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6
中文關鍵詞: 幼兒同儕言談參與結構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8下載:10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尋訪童語的秘密花園—幼兒同儕私下言談之探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幼兒於幼稚園中的不同活動時段之同儕私下言談的主題、特徵與重要意涵。並分析在不同參與結構下,幼兒同儕私下言談的主題、特徵,及言談內容與所發情境間的關係。本研究採質性方法以台北市大安區「小精靈幼稚園」之「美人魚班」為研究對象,以現場觀察作為主要資料蒐集方式。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 幼兒同儕私下言談內容之主題:
    將收集到的不分時段與日期之全部幼兒言談內容,做主題綜合分類,發現幼兒經常談論的十大主題有:(一)生活經驗;(二)友情世界;(三)電視內容;(四)競爭比較—幼兒的物質、能力比較與勝負解讀;(五)性別觀點;(六)好玩幽默;(七)禮貌邊境;(八)遊戲;(九)告狀三部曲;(十)童話故事。
    二、 各活動時段之言談內容分析:
      將幼兒同儕私下言談內容依在園的不同活動時段做區分,發現各活動時段之同儕私下言談內容主題均不脫離於十大主題,但深入分析後發現,幼兒在不同活動時段談及各主題之頻率多寡有些許不同。在「先玩後聊的戶外遊戲時間」,談論較多的「遊戲」與「告狀三部曲」主題;在「聊天就會飽的點心與午餐時間」,談論較多的「生活經驗」與「競爭比較」主題;在「邊玩邊聊的角落活動時間」,則十大主題均曾出現,但以「生活經驗」與「遊戲」主題談論較多;在「偷偷聊一下的團體討論時間」,則以「生活經驗」與「告狀三部曲」主題談論較多。由此可見,在不同的活動型態與情境之下,對幼兒的同儕言談內容的確有所影響。
    三、 各參與結構之言談內容分析:
    美人魚班教室內的師生互動,共可分三種基本結構,一為「教師主導」,二為「師生共同主導」,三為「幼兒主導」。在三種不同的參與結構當中,幼兒同儕私下言談之情形各有不同風貌,言談內容亦有些許不同。且三種參與結構在美人魚班教室內的運作特徵有:(一)同一情境下存在多重參與結構;(二)參與結構雖穩定,但時有變動。
    四、 同儕言談內容之特徵、潛藏意含及同儕言談內容與參與結構之關係:
    綜合分析發現美人魚班幼兒的同儕言談內容具有四種特徵:(一)對話短少、持續性低;(二)主題轉換迅速;(三)主題多樣,可隨情境、談話對象而有所變化;(四)時態詞語使用正確。同儕言談內容中的潛藏意涵有:(一)父母、教師對幼兒影響甚鉅;(二)友誼對幼兒來說,意義重大;(三)電視內容深入幼兒生活。而同儕言談內容和參與結構之關係有:(一)不同參與結構下,幼兒的同儕言談內容也會隨之產生些許變化;(二)幼兒的同儕言談現象頻繁出現於三種參與結構中,但頻率些許不同。
    文末,依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字:幼兒、同儕言談、參與結構

    目次 第一章 穿梭故事的蝴蝶頁-緒論---------------------------------------------------------1 第一節 敘說最初的起點-我的研究動機------------------------------------------------1 第二節 說故事的好理由-我的研究目的------------------------------------------------6 第三節 名詞釋義------------------------------------------------------------------------------9 第二章 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教室言談之意義與詮釋----------------------------------------------------------11 第二節  參與結構----------------------------------------------------------------------------18 第三節  言談之相關研究-------------------------------------------------------------------30 第三章 尋訪記實錄-研究方法----------------------------------------------------------47 第一節 藏寶圖的指引-研究典範與方法之選擇-------------------------------------47 第二節 意料之外的峰迴路轉-進入研究現場歷程----------------------------------51 第三節 聽聽看,是誰在說話?-研究參與者的介紹-------------------------------56 第四節 在幼兒的世界裡,我是誰?-我的角色與關係建立----------------------62 第五節 把童語裝進行囊-我的資料收集方式----------------------------------------67 第六節 童語的收納與珍藏-資料的整理與分析-------------------------------------73 第四章 綻放的朵朵童語—研究結果與討論-------------------------------------------81 第一節 什錦話題拼盤—幼兒同儕私下言談內容之主題分析----------------------81 第二節 處處聞童語—各活動時段之言談內容分析---------------------------------144 第三節 誰來導戲?—各參與結構之言談內容分析---------------------------------165 第四節 童語萬花筒—綜合討論---------------------------------------------------------181 第五章 訪遊的終站與新起點—結論與啟示------------------------------------------191 第一節 言談內容大總匯—結論---------------------------------------------------------191 第二節 歷程中的未盡之處—研究限制------------------------------------------------193 第三節 心起點與新方向—啟示與建議------------------------------------------------195 參考文獻---------------------------------------------------------------------------------------196 中文書目---------------------------------------------------------------------------------------196 英文書目---------------------------------------------------------------------------------------199 附錄 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202 附錄二 言談觀察記錄---------------------------------------------------------------------203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丁雪茵、鄭伯壎(民83):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以兩個研究為例。載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檢討與前瞻」第二次科技研討會-質化研究、次級分析與綜合方法。
    方金鳳(民93)。自由遊戲時間同儕互動策略之研究 — 以一個幼稚園大班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王雅貞(民90)。合作性對話學習歷程之行動研究-以一個幼稚園大班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德威(民78)。淺論傅科。台北:桂冠。
    宋在欣(民88)。國民小學啟智班語文課教室言談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明芝(民87)。低年級學童言語攻擊傾向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秀美(民82)。兒童電視素養對暴力訊息解讀的影響-一個基模取向的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45,3-14。
    李奉儒等(民90)。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芝儀、李奉儒譯(民84),Michael Quinn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雅玲(民92)。幼稚園英語課堂師生互動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怡君(民85)。徘徊於個人與社會之間的話語::幼稚園兒童自語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怡伶(民88)。幼稚園師生問答歷程之描述--以一大班的小組活動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佩璇(民89)。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362)。高雄市:麗文文化。
    林翠湄譯(民85)。社會與人格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麗卿(民89)。敘事體在學前幼兒發展中之功能探討。新竹師範學院學報,13,149-186。
    胡幼慧、姚美華(民85)。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7)。台北:巨流。
    洪志成(民89)。俗民方法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55-179)。高雄市:麗文文化。
    洪惠娟 (民88)。小學普通班語文課教室言談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徐宗國(民85)。紮根理論研究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47-73)。台北:巨流
    孫敏芝(民74)。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秀君(民90)。大班幼兒對繪本中友誼概念的詮釋。國立花蓮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高儷育(民89)。一個幼稚園班級內「團體討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向明(民9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定邦(民92)。鷹架教學概念在成人學習歷程上應用之研究─以空大《統計學》課輔教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秋月(民83)。國小二年級兒童的言談世界:言談內容和參與架構的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31-91)。台北:三民。
    陳埩淑(民91)。「課的結構」之研究─以國中三年級歷史科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為藩(民69)電視影響兒童認知發展之研究。師大教研所集刊,22,1-127。
    郭為藩(民70)電視對兒童發展的影響。廣播與電視,40,59-62。
    郭淑玲(民92)。台灣現行融合教育國中普通生與身心障礙生同儕關係之探討。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北縣。
    郭慧龍(民92)。高職特教班專家教師及生手教師與學生語言互動行為之觀察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市。
    陳築筠(民92)。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對電視卡通人物之認同與其相關研究~以桃竹苗區四縣市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希敏(民80)。語言社會學。台北:巨流。
    曾素秋(民86)。國中啟智班師生互動之觀察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秀敏(民84)。國小班級經營。台北:心理。
    黃孟嬌譯(民91),Susan Engel著。孩子說的故事-了解童年的敘事。台北:成長文教基金會。
    黃絹文(民89)。啟智學校語文課教室言談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 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意真(民92)。國小教室言談之個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黃瑞琴(民8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
    黃曉瑋(民87)。教室中師生語言互動之研究:以國小補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芬芬(民80)。師範生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之人種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靜文(民86)。幼稚園教室中討論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明亮(民91)。你那邊幾點。台北:寶瓶文化。
    楊婉怡(民91)。兒童的電視廣告視界:兼論媒體教育之重要性。國教輔導,41(4),23-30。
    蔡子瑜(民88)。故事討論對幼兒道德推理的影響之研究--以「分享」的故事主題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美渟(民92)。一個國中特教班語文教室言談互動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玉玲(民92)。團體討論中較少說話幼兒的參與歷程-以南海幼稚園的方案活動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仲冬(民85)。民族誌研究法與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73-193)。台北市:巨流。
    劉芳秀(民92)。一位幼教師提昇自身帶領團體討論技巧之行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蔡敏玲(民84)。詮釋性研究的一種可能方式:我如何建構婷婷與穎的故事。發表於八十四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11月3日)。
    蔡敏玲(民85a)。眾聲喧嘩中,看誰在說話?幼稚園及小學教室互動方式的節奏與變奏。教育資料與研究,12,3-20。
    蔡敏玲(民85b)。教育質性研究者請在文本中現身:兩項重要思慮。國民教育,37(2),21-30。
    蔡敏玲(民90a)。教育質性研究報告的書寫:我在紀實與虛構之間的認真與想像。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233-260。
    蔡敏玲(民90b)。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奏-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台北:桂冠。
    劉芳秀(民92)。一位幼教師提昇自身帶領團體討論技巧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劉俐譯(民79),G..Betton著。電影美學。台北:遠流。
    劉森堯譯(民85),Christian Metz著。電影語言。台北:遠流。
    賴美蓉(民90)。教師講述故事時的師生言談互動-以幼稚園班級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錢清泓(民84)。在熟悉與陌生之間的一堂課:國小本土語言教學課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詠華譯(民93),Claude Chabrol、Francois Gu’erif著。如何拍電影-夏布洛觀點。台北:桂冠。
    謝淑英(民92)。幼稚園角落情境中同儕互動的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昭君譯(民83),Neil Postman著。童年的消逝。台北:遠流。
    羅採姝(民86)。幼兒園師生互動歷程分析-從一個老師的觀點。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鳳珍(民92)。師生口語互動之反思-以一個幼稚園大班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顏肇基(民86)。「傷人」的話語:一個國小四年級班級口語攻擊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英文書目
    Ageliki Nicolopoulou&Elizabeth S.Richner(2004).When your powers combine,I am Captain Planet’:the developmental significance of individual- and group-authored stories by preschoolers. Discourse Studies,6(3),347-371.
    Ares, W. (1998). Constructing a classroom community. University of Arizona .Dissertation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 wwwlib.umi.com. dissertations preview, 4-5.
    Au, K. H-P. (1980). Participation structure in a reading lesson with Hawaiian children: Analysis of culturally appropriate instructional events.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11,91-115.
    Aviezer, O. (in press) ‘Affective Meaning Making amoung Young Peers in Narrative Coconstructions’,in R.Emode,D.Oppenheim,and D.Wolf(eds) Revealing the Inner World of Young Children:The McArthur Story Sterm Battery and Parent-Child Narrativ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uner, J., & Haste, H. (1990). Making sense: The child’s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 New York: Methuen..
    Carlsen, W. S. & Hall, K. (1992). Never ask a question if you don’t know the answer: The tension in teaching between modeling scientific arguments and maintaining law and order. Journal of Classroom Interatction, 32(2), 14-34.
    Cazden‚C.B.(1998).Classroom discourse:The languag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ortsman‚NH:Heinemann.(教室言談-教與學的語言,蔡敏玲、彭海燕中譯)。
    Dickson,D,K.,&Smith,M.(1991). Preschool talk: patterns of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 in early classroom.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6(1),20-29.
    Dickinson, D K.,&Tabors,P.O.(2001). Beginning literacy with language. Baltimore:Paul H.Brookers.
    Edwards, A. D. & Westgate D. P. G. (1994). Investigating classroom talk. Philadlphia: The Falmer Press.
    Erickson, F. &Shultz, J.(1977). When is a context? Some issues and methods in the analysis of social competence. Quarterly Newsletter of the Institute for Comparative Development, 1(2), 5-9.
    Erickson, F. (1982). Classroom discourse as improvisa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academic task structure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structure in lessons In L. C. Wilkinson (Ed), Communicating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arvey, C. &Hogan, R.(1973) Social speech and social interaction:Egocentrism Revisited, Child Development 44,562-8.
    Gergen, K. J. (1999).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Sage.
    Hickman, S. (1998). Social significance of patterns of questioning in classroom discourse. http://cla.libart,calpoly.edu/~jbattenb/papers/hickman.html. 12, Apr. 1998.
    Hudson, J., & Sharpiro, L. (1991). From knowing to te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cripts, stories,and personal narratives. In A. McCabe& C.
    Kanz J. (2004).Building peer relationships in talk:toddlers’ peer conversations in childcare. Discourse Studies,6(3),329-346.
    Kimberly, H. (1994). Managing classroom discourse: An examination of teacher/students intera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Western States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San Jose, CA, February 23-27)。
    Klein, A. J. (1974) .Children’humor:a congnitive-develpomental perspective. Current topics 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d. By Lillian G..Kats.Ⅴ.Ⅶ.
    Lemke, J. L. (1989).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teaching. In C. Emihovick (Ed.), Locating learning: Ethnographic perspectives on classroom research (pp.216-239). Norwood. NJ: Ablex.
    Lemke, J. L. (1990). Talking science: Language, learning and values. Norwood, N.J. :Ablex.
    Massey, S. (2004). Teacher-child conversation in the preschool classroom.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31(4),227-231.
    McHoul, A. (1978). The organizagion of turns of formal talk in the classroom. Language in Society,7,183-213.
    McCabe,J.R.,Jenkins,J. R.,Mills, P.E.,Dale,P.S.,Cole, K.N.,&Pepler,L.(1996).Effects of play group variables on language use by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Joiunal of Early Intervention, 20, 329-340
    Mehan, H. (1979). Learning lesso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eter, A.& Boggs, S. (1986). Interactional routines as culture influence upon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B. B . Schieffelin& S. Ochs (Eds. ) , Language socialization across culture (pp.80-96).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terson(Eds.),Developing narrative structure(pp. 89-136). Hillsdle, Nj:Lawrence Erlbaum.
    Philips, S. (1972). Participation structures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Warm spring children in community and classroom. In C. B. Cazden, V. P. John & D. Hymes (Eds.), Functions of language in the classroom (pp.370-394).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Preece,A.(1992) ‘Collaborators and Critics:The Nature and Effects of Peer Interaction on Children’s Conversational Narratives’, Journal of Narrative and life History 2,277-29.
    Sell, M.A., Cohen, R., Graesser, A.C.,(1994) ‘The Form and Function of Speech Act Exchanges in Children’s Dyadic Interactions’, Discourse Process 18:119-39.
    Smith,M. W.,&Dickinson, D. K.(1994).Describing oral language opportunities and environments in Head Start and other preschool classroom.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9,345-366。
    Spradley, J. P. (1980).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tubbs, M.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 The sociolinguistic analysis of natural language.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unsan L.Massey(2004).Teacher-child coversation in the preschoo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31(4),227-231.
    Umilker-Sebeok,D.J.(1979) Preschool Children’s Intraconversational Narratives.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6,91-10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