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鍵璋
Lin, Chien-Chang
論文名稱: 印尼西加里曼丹省客家乩童的區域特色:以橫屏山的華人認同與空間記憶為中心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kka Tatungs in West Kalimantan, Indonesia: Centering on Pasar Gunung's Chinese Identity and Spatial Memory
指導教授: 潘朝陽
Pan, Chao-Yang
口試委員: 黃麗生 黃運喜 江柏煒 吳永猛
口試日期: 2021/07/29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3
中文關鍵詞: 客家想像客家乩童客家民間信仰儒釋道法巫密
英文關鍵詞: Hakka, imagination, HakkaTatung, Hakka folk beliefs, Ju–Shih–Tao–Fa–Wu–Mi, (Confucianism, Buddhism, Taoism, Faisem, Shamanism, Vajrayana)
研究方法: 參與觀察法個案研究法紮根理論法民族誌法現象分析半結構式訪談法田野調查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24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6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印尼西加里曼丹孟加影縣(Bengkayang County)橫屏山〔Pasar Gunung (Bang Phin San)〕的神壇調查,及山口洋(Singkawang)一些特殊神壇藉以參照,增加本研究的田野調查資料,在地理研究上屬於區域地理研究,以存在空間為基礎論述,透過前人研究了解印尼西加里曼丹乩童的特殊性,並且以社會關係來了解當地客家乩童的區域特色,解釋客家乩童儀式所產生的華人空間記憶。
    以地理學三大傳為統的研究觀點,及空間所產生的宗教現象究竟為何?那為何是這樣的變異,而這樣的區域又有什麼特色,在研究過程中,印尼西加里曼丹橫屏山的乩童,除了保有原鄉傳統的傳承,也已經和當地信仰文化結合,產生在地化、土著化的過程,以當地山為主要調查區域,印尼客家乩童信仰研究為中心,透過紮根理論,呈現印尼西加里曼丹客家民間信仰中乩童和族際的互動,釐清印尼西加客家乩童信仰,再加入其他族群的信仰過程之後,呈現多元族群在祭祀組織、儀式、廟會等面向中的互動情景,最後在結語部分闡釋,印尼西加里曼丹客家乩童構築的多元互動網路,以及形成的交錯互動關係。
    論文的主體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份,橫屏山當地神壇及其神聖空間,第二部分,印尼國家政策影響下華人和華人信仰的形成,第三部分,印尼客家民間信仰儀式的空間性與區域轉變的展開。而印尼西加里曼丹客家乩童信仰的形成,如此政策影響下的互動,主要在祭祀、儀式以及廟會三個層面展開。
    其中互動主體,主要有印尼國家政策影響下,印尼西加里曼丹華人和客家民間信仰,包括華人與民間信仰的空間和記憶,這部分內容主要分佈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歸納印尼客家乩童信仰構築的特徵互動,最終形成了華人文化上,多元融合與地域上的空間記憶與認同。

    In the study, the temples and altars in Pasar Gunung (Bang Phin San) in Bengkayang County and several special altars in Singkawang, West Kalimantan Province, Indonesia were investigated as the reference of fieldwork. It belongs to the research of regional geography, and its basis for discussion is the existential space. The peculiarity of Tatungs in West Kalimantan Province was revealed through previous studies, and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kka Tatungs there were realized through social relations, explaining the spatial memory of local Chinese generated from the rituals of Hakka Tatungs.
    What exactly are the religious phenomena generated from a specific space from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which comes from the three traditions of geography? Why did they vary like this? And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kind of region? During the research process, it was found that the Tatungs in Pasar Gunung, West Kalimantan Province, Indonesia not only kept the traditions of their native places, but they also combined the rituals with local religious cultures, generating a process of localization and establishment. Taking the local mountains as the main research region and centering on the Hakka Tatungs belief in Indonesi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tungs in Hakka folk belief in West Kalimantan Province, Indonesia and inter-ethnic interaction were presented. After clarifying the process of adding the beliefs of other ethnic groups into the Tatungs in Hakka folk belief in West Kalimantan Province, Indonesia, the scenes of interaction among multiple ethnic groups in the dimensions of worshipping ancestors, rituals and temple festivals were presented. Last, the multiple interaction network established by the Hakka Tatungs in West Kalimantan Province, Indonesia and the complex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formed by the network were illustrated in the conclusion.
    This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temples, altars and sacred spaces in Pasar Gunung.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identity and belief under the policies of the Indonesian government.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spatiality of Hakka folk belief rituals in Indonesi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ransition. The interaction of Hakka folk belief rituals in West Kalimantan Province, Indonesia with government policies was developed into the three aspects of worshipping, rituals and temple festivals.
    The main roles in the interaction under the policies of the Indonesian government were the Chinese people and Hakka folk belief in West Kalimantan Province, Indonesia, which included the spaces and memories of Chinese people and the folk belief. The discussions about this are mainly in Chapter 3 and Chapter 4. Based on the analyses mentioned above, the induction of the feature interaction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Hakka Tatungs belief in Indonesia can be made, and the belief finally formed the fusion of multiple cultures and the spatial memory and identity in the Chinese culture.

    目次 謝辭 i 中文摘要 ii English Abstract iii 目次 v 表次 ix 圖次: 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動機 4 第二節 前人研究回顧 6 一、 海外華人與文化 6 二、 印尼孔教 8 三、 節慶、宗教信仰與乩文化 9 四、 客家民間信仰 19 第三節 研究觀點與理論 26 一、 存在空間 26 二、 區域特色 30 三、 社會關係 33 四、 空間記憶與身份認同 35 第四節 研究目的與方法 37 一、 研究目的 37 二、 研究方法 38 第五節 章節架構安排 42 第貳章 印尼西加橫屏山客家民間信仰與乩童 45 第一節 橫屏山客家神壇、乩童的發展 45 一、 研究區概述 46 二、 印尼西加里曼丹客家民間信仰的神聖空間特徵 54 三、 印尼西加里曼丹客家民間信仰的獨特現象 102 四、 橫屏山乩童的儀式 112 五、 客家民間信仰的在地化轉變 124 第二節 個案分析 137 一、 橫屏山劉姓神壇 137 二、 2019年印尼橫屏山開山福德祠搶施孤燒孤船儀式活動 144 第三節 小結 150 第參章 國家政策影響下的印尼客家民間信仰與華人認同 153 第一節 客家民間信仰與中華文化的型塑 153 第二節 班查西拉(Pancasila)下的印尼宗教信仰建構 157 一、 由排華到禁華 162 二、 「一神信仰」政策影響下的印尼宗教信仰 165 三、 印尼禁華政策下華人民間信仰的發展 166 四、 客家民間信仰與地方領導階層對移民社會秩序的影響 171 第三節 信仰符號與文化、政治認同的轉變 176 一、 移民信仰與華人文化傳承 176 二、 「華」文/華人文化熱潮:印尼客家民間信仰的自我認同 177 三、 文化符號與印尼華人認同的再建構 180 第四節 小結 184 第肆章 印尼西加里曼丹客家乩童的儀式意義與空間記憶 187 第一節 移民社會建構下常民「巫」信仰 187 第二節 印尼客家乩童的社會關係 189 一、 傳統地域性信仰的轉變 189 二、 客家民間信仰的多重複合性 190 三、 印尼孔教對印尼客家民間信仰的再生關係 192 四、 信仰消費與宗教認知的轉變:以孔教和客家民間信仰為對比 193 第三節 印尼客家乩童與空間記憶 195 一、 儀式、空間記憶與身心主體的空間建構 197 二、 橫屏山儀式空間的空間記憶 205 三、 儀式在空間記憶的作用 207 第四節 小結 210 第伍章 結論 213 參考書目: 218 古典文獻 218 中文專書 219 翻譯專書 221 學位論文 221 中文期刊 222 成果報告書 229 研討會論文集 230 外文專書 230 外文期刊 230 網路資源與網路文獻 231

    古典文獻
    (南宋)范曄,《後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71年。
    (隋)姚察、(隋)謝炅、(唐)魏徵、(唐)姚思廉合撰;楊家駱主編,《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魏徵等撰;楊家駱主編,《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杜佑;王文錦,《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宋)鄭樵,《通志》,《十通》,第4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元)汪大淵,《島夷志略》,臺灣:商務書局,1881年。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部,凡一卷,第八卷,北京:民衛生出版社,1975年。
    (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元始天尊說東嶽化身濟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玄範誥咒妙經》,《續道藏》隸一,《正統道藏》.58冊,臺北:新文豐,1985年。
    (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元皇月孛祕法》,《道法會元》卷之二百一十五,《正統道藏》.51冊,臺北:新文豐,1985年。
    (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纂,《太上安鎮九壘龍神妙經》,《正統道藏》.02,宿八之六,臺北:新文豐,1985年。
    (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東平張元帥秘法》,《道法會元》卷之二百五十七,《正統道藏》.51冊,臺北:新文豐,1985年。
    (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東平張元帥專司考召法》,《道法會元》卷之二百五十八,《正統道藏》.51冊,臺北:新文豐,1985年。
    (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東平張元帥專司考召法》,《道法會元》卷之二百五十八,《正統道藏》.51冊,臺北:新文豐,1985年。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彭文勤纂輯;賀龍驤校勘,《陰符經》,《道藏輯要》,胃集又二,1906年。
    (清)楊炳南撰,謝清高口述,《海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民國)連橫,《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民國)李滌生,《荀子》,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中文專書
    王梅霞、林芳伃,〈乩童儀式實踐與經濟之間︰一個馬來西亞華人社群的研究〉,《當代巫文化的多元面貌》,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9年,頁565-636。
    王愛平,《印度尼西亞孔教研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0年。
    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臺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
    丘正歐,《蘇加諾時代印尼排華史實》,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5年。
    李亦園,〈是真是假話童乩〉,《信仰與文化》,臺北:巨流,1978年。
    李學民、黃昆章,《印尼華僑史》,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汪毅夫,《客家民間信仰》,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林富士,〈「童乩研究」的歷史回顧〉,《小歷史:歷史的邊陲》,臺北:三民,2000年,頁40-60。
    邱榮裕,《臺灣客家民間信仰研究》,臺北:翰蘆圖書,2012年。
    施添福,〈臺灣聚落研究及其史料分析—以日治時期的地形圖為例〉,《臺灣史與臺灣史料》臺北:自立,1993年,頁131-184。
    高延、袁冰凌譯,《婆羅洲華人公司制度》,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
    高偉濃〈東南亞華人大伯公與土地崇拜探析——以泰國為例〉,《海外華人研究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頁313-336。
    畢恆達,〈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臺北:巨流,1996年,頁27-46。
    陳志明〈東南亞華人的土地神與聖跡崇拜——特論馬來西亞的大伯公〉,《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00年,頁57-84。
    陳寶良,《中國社與會》,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黃丙喜,《羅芳伯傳奇:殖民時代客家的遷徙、反抗和蛻變》,臺北:唐山出版社,2020年。
    黃應貴,〈導論: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的生產〉,《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的生產》,臺北市:漢學中心,2009年,頁1-9。
    黃麗生,〈從鸞堂信仰看客家文化的歷史處境:以苗栗雲洞宮為例〉,《文化與產經的對話:戀戀後龍溪論文集》,胡愈寧編,臺北,華立圖書,2008年,頁27-40。
    黃競初,《華僑名人故事錄》,臺北:商務印書館,1940年。
    楊聰榮,《新秩序下的混亂:從印尼暴動看華人的政治社會關係》,臺北:臺灣國際研究學會(翰蘆),2007年。
    溫雄飛,《南洋華僑通史》,重慶:商務印書館,1943年。
    廖建裕,《現階段的印尼華人族群》,出版社: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八方文化企業公司,2002年。
    臺灣開明書店,《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1年。
    潘朝陽,《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1年。
    蔡美珠,《齊克果存在概念》,臺北:水牛出版社,2006年。
    謝宗榮,《臺灣傳統宗教文化》,臺北:晨星,2003年。
    顏清湟,《東南亞華人之研究》,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顏清湟,《穿行在東西文化之間》,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顏清湟,《海外華人史研究》,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2年。
    顏清湟,《海外華人的社會變革與商業成長》,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
    顏清湟,《海外華人的傳統與現代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八方文化創作室,2010年。
    顏清湟,《從歷史角度看海外華人社會變革》,新加坡青年書局,2007年。
    羅香林,《客家源流考》,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89年。
    羅烈師,《客家民間信仰》,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9年。
    翻譯專書
    David K. Jordan,丁仁傑譯,《神‧鬼‧祖先:一個臺灣鄉村的民間信仰》, 臺北:聯經,2012年。
    W.J. Cator,王云翔、蔡壽康等譯,《荷屬東印度華人的經濟地位》,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8年。
    索倫、齊克果,林宏濤譯,《致死之病:關於造就和覺醒的基督教心理學闡述》,臺北:商周出版社,2017年。
    戴維、哈維,閻嘉譯《後現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學位論文
    王愛平,《宗教儀式與文化傳承——印尼孔教研究》,福建:廈門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0年。
    李家鑫,《“紅溪慘案”與清朝對于南洋華僑政策研究》,山東︰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李峰銘《走靈山的女人:臺灣當代薩滿「靈乩」的民族誌與精神分析》,臺北:政治大學博士論文,2014年。
    李國平,《潮州地區雙忠信仰的演變及傳巧過程》,雲南:雲南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
    杜正乾,《中国古代土地信仰研究》,四川:四川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范純武,《雙忠崇祀與中國民間信仰》,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
    徐嘉檣,《臺灣宗教信仰的認同與身分--一個初探》,臺北:東吳大學碩士論文,1991年。
    袁福棠,《馬來西亞華人傳統節日的儀式化傳播》,南京:南京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袁澤銳,《潮汕童乩習俗調查研究》,廣東:廣東技術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14年。
    張少杰,《慶典與集體記憶的生成:以北京奧運會為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張崑振,《臺灣傳統齋堂神聖空間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博士論文,1999年。
    許淑婷,《明清幫會與結社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連承晞,《蔣中正對印尼內戰的另一個構想——「南海計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20年。
    黃惠珍,《印尼山口洋客家話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中文期刊
    丁孝明,《氣化生神論」道教「三清」思想的淵源》,《正修學報》,20期,2007年,頁327 - 348。
    天官賜,〈大伯公是何方神聖?〉,《南洋文摘》,4卷1期,1963年,頁25-28。
    王志弘,〈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55期,2009年,頁1-24。
    王志宇,〈臺灣民間信仰的鬼神觀—以聖賢堂系列鸞書為中心的探討〉,《逢甲人文社會學報》,7期,2003年,頁117-140。
    王琛發,〈半世紀排華政策影響下的當代印尼華人宗教〉,《華人文化研究》,3卷1期,2015年,頁61-84。
    王琛發,〈再演變與再詮釋:從周代中霤信仰到華南土地龍神在馬來西亞的變遷〉,《世界宗教學刊》,6期,2013年,頁115。
    王愛平,〈印尼孔教的形成與發展〉,《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期,2010年,頁213-221。
    王愛平,〈印尼華人社會孔教的興起〉,《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期,2007年,頁129-136。
    王愛平,〈印度尼西亞孔教:中國儒教的宗教化、印尼化〉,《世界宗教文化》,5期,2015年,頁51-58。
    王愛平,〈宗教對印尼華人融入當地社會的作用-以印尼孔教、“三教” 為例〉,《世界民族》,5期,2010年,頁60-66。
    王寶生〈我國上古三代的社神崇拜〉,《歷史教學問題》,5期,1988年,頁7-11。
    江莉莉著,白凱譯,〈全球化視角下的宗教地理學研究變革和轉向〉,《地理科學進展》,5期,2013年,頁694-709。
    吳永猛,〈知識管理與寺廟經營之探討〉,《國立空中大學管理與資訊學系管理與資訊學報》,9期,2004年,頁1-11。
    吳良生、問,羅勇、答,〈耕耘在客家研究的田野上———人類學學者訪談錄之五十五〉,《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期,2010年,頁38-42。
    吳美蘭,〈客家人在印度尼西亞的共生與認同〉,《嘉應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期,1999年,頁117-120。
    李小華,〈印度尼西亞的客家人〉,《客家文博》,1期,2013年,頁82-85。
    李天錫,〈觀音信仰在東南亞華僑華人中傳播的原因及其作用〉,《佛學研究》,0期,2000年,頁226–231。
    李玉栓,〈中國古代的社、結社與文人結社〉,《社會科學》,3期,2012年,頁174-182。
    李明宗,〈宗教觀光:朝聖與文化展演〉,《身體文化學報》,1期,2005年,頁155-165。
    李秋香,《儒家倫理影響下的漢代民間信仰新變化》,《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卷3期,2011年,頁114-118。
    李會,〈社神源流與民間社祀〉,《綿陽師範學院學報》,37卷1期,2018年,頁151-155 。
    周小龍,〈民間信仰與客家社會變遷———以于都水府廟會和安遠水泡廟會為考察物件〉,《贛南師范大學學報》,2期,2017年,頁28-32。
    周天慶,《論儒家知識份子在民間信仰中的角色》,《世界宗教文化》,4期,2011年,頁49-52。
    周建新,〈地方性與族群性:客家民間信仰的文化圖像〉,《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期,2010年,頁10-14。
    周建新、溫小興,〈社會文化史視野下的國內客家民間信仰研究〉,《民俗研究》,2期,2009年,頁254-264。
    周開媛,〈土地神的“二元結構”及其再創作——印尼棉蘭華人地主公和拿督公信仰的比較分析〉,《華僑華人歷史研究》,4期,2020年,頁21-31。
    周曉平,〈客家人“過番”的歷史動因及其生存構成——以印尼粵東客家華僑為重點研究〉,《嘉應學院學報》,10期,2018年,頁16-22。
    林本炫,〈臺灣客家民間信仰之特色-以苗栗縣義民爺信仰為例〉,《贛南師範學院學報》,1期,2008年,頁20-27。
    林安梧,〈《存有三態論》諸向度的展開──關於後新儒學的「心性論、本體論、詮釋學、教養論與政治學」〉,《鵝湖月刊》,31卷4期,2005年,頁9-19。
    林美容,〈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為例〉,《臺灣風物》,37卷1期,1987年,頁53-81。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三)》,臺北: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8年,頁95-125。
    林富士,〈當代臺灣本土宗教的文化史詮釋—童乩儀式裝扮的新探〉,《世界宗教文化》,4期,2013年,頁10-14。
    林富士,〈臺灣童乩的社會形象初探(二稿)〉,「巫者的面貌」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年,頁1-29。
    林瑋嬪,〈人類學與道教研究的對話:以「煮油」除穢儀式為例〉,《考古人類學刊 》,73期,2010年,頁149-173。
    林鍵璋,〈新竹市境福宮信仰之探究〉,《竹塹文獻》,61期,2015年,頁144-157。
    紀智閔,〈海外華人民族認同改變因素之探討-以新加坡爲例〉,《新北大史學》,2期,2004年,頁65-78。
    胡堯、侯雨樂,〈全球化視角下的宗教地理學研究變革和轉向〉,《滄桑》,3期,2014年,頁194-196。
    韋煙灶〈新竹、苗栗沿海地區惠安頭北人分布的區域特色〉,《海洋文化學刊》,15期,2013年,頁59-79。
    耿紀朋;鄭小紅〈道教儀式中的“轎輿車輦”考略〉,《參花(上)》,2期,2015年,頁148-149。
    高榮偉,〈下南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人口大遷徙〉,《雲南檔案》,9期,2016年,頁30-32。
    區鉅龍,〈印尼「班查西拉」意識型態的理論與實踐〉,《問題與研究》,37卷3期,1998年,頁45-54。
    張小倩,〈二十一世紀以來印尼華人“再華化”現象研究〉,《世界民族》,1期,2016年,頁82-91。
    張之帆,〈轎子的形成、演變與跨地域傳播〉,《民俗研究》,3期,2013年,頁79-82。
    張少寬〈大伯公、拿督公與土地公關系的商榷〉,《文道月刊》,16期,1982年,頁14-19。
    張文波,《儒家文化與傳統民間信仰的互動關係》,《時代報告(學術版)》, 10期,2012年,頁170。
    張金金〈贛閩粵客家民間信仰研究的路徑、概況與走向〉,《贛南師範學院學報 》,4期,2018年,頁34-39。
    張禹東,〈印度尼西亞全面同化政策下的華人宗教文化〉,《華僑大學學報》,3期,2002年,頁106-113。
    張釗〈試析後蘇哈托時代印尼政府的孔教政策〉,《八桂僑刊》,3期,2016年,頁50-56。
    曹雲華,〈印尼山口洋的客家人———海外客家人的社會變遷之一〉,《八桂僑刊》,1期,2014年,頁23-30。
    梁英明,〈再論印度尼西亞“9·30運動”——歷史舊案與現實政治〉,《東南亞研究》,4期,2018年,頁1-13+152。
    莊恒愷,〈探尋民間信仰研究的本土路徑-以汪毅夫《客家民間信仰》為中心〉,《福建工程學院學報》,5期, 2015年,頁506-510。
    許淑娟〈地名中的區域特色:以臺南市東區為例〉,《環境與世界》,1期,1997年,頁59-79
    許雲樵,〈大伯公、二伯公與本頭公〉,《南洋學報》,7卷2期,1951年,頁6-10。
    許雲樵,〈大伯公為吳太伯說的由來〉,《南洋學報》,12卷2期,1956年,頁27-28。
    許雲樵,〈再談大伯公研究〉,《南洋學報》,8卷2期,1952年,頁19-24。
    陳小沖,〈臺灣民間信仰中的義民爺與義民廟〉,《嶺南文史》,2期,1993年,頁92。
    陳孔立,〈清代臺灣的義民問題〉,《臺灣研究集刊》,4期,1990年,頁92-100。
    陳育崧,〈Tokon考〉,《南洋學報》,7卷2期,1951年,頁38-40。
    陳治局,〈試述客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福建史志》,1期,2018年,頁20-23。
    陳曉清;溫小興,〈贛南客家民間信仰的地方性傳承———基於傳承主體視角〉,《龍岩學院學報》,3期,2016年,頁15-20。
    陶思炎,〈鎮物文化三論〉,《開放時代》,1期,1997年,頁30-33。
    曾恕梅,〈西婆羅洲「華人公司」的組織與運作〉,《雄工學報》,第8輯,2007年,頁1-26。
    開一心〈空間、記憶與屬性認同:論《偶然生為亞裔人》〉,《中外文學》,33卷12期,2005年,頁155-187。
    黃志弘,〈宗教地理學研究趨勢之探討〉,《社會科教育研究》,10期,2005年,頁177 - 204。
    楊啟光,〈試論印尼華人文化〉,《東南亞研究》,4期,2006年,頁71-78。
    楚文章,〈波爾「互補原理」哲學評述〉,《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1卷3期,1997年,頁56-59。
    葉春榮,〈人類學的海外華人研究:兼論一個新的方向〉,《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5期,1993年,頁171 - 201。
    鄒春生,〈贛閩粵邊區的儒學傳播及其對客家民間信仰的影響〉,《贛南師范大學學報》,2期,2017年,頁23-27。
    寧娟,〈客家民間信仰與稻作文化———以寧化石壁客家為例〉,《農業考古》, 1期,2012年,頁51-55 + 93。
    廖建裕,〈孔教在印尼〉,《亞洲文化》,1985.6,22-34。
    褚鳳英〈對馬克思社會關係理論的再認識—以人的生成為視角〉,《理論探索》,2期,2011年,頁32-35。
    劉惠媛〈地方歷史與藝術館:以藝術家創造區域特色〉,《博物館學季刊》,17卷2期,2003年,頁67-72。
    劉麗川,〈論客家民間信仰及其文化源頭〉《中山大學學報》,2卷42期,2005年,頁133-141。
    潘朝陽,〈「中心-四方」空間形式及其宇宙論結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23期,1995年,頁83-108。
    潘朝陽,〈由老子思想論地理學觀〉,《教學與研究》,7期,1985期,頁233-268。
    潘朝陽,〈宗教、寺廟、後龍溪谷地通俗信仰的區域特色〉,《地理教育》,6期,1988年,頁79-93。
    潘朝陽,〈苗栗嘉盛庄村廟的空間配置及其內涵〉,《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3期,1990年,頁247-275。
    潘朝陽,〈從乾坤到熊十力的存在空間〉,《國文學報》,51期,2012年,頁109-146。
    潘朝陽,〈現象地理學: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9期,1991年,頁71-90。
    潘德榮,〈哲學與現代宗教———以費爾巴哈人本學為思維進路〉,《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2卷3期,2014年,頁277-284。
    蔡宗德〈印尼爪哇傳統巫術(Perdukunan)醫療中的音聲系統〉,《關渡音樂學刊 》,19期,2014年,頁43 - 69。
    蔡桂芳,〈華人民間信仰的二重特性:以印尼丹絨檳榔關聖廟為例〉,《華人文化研究》,4卷1期,2016年,頁111-121。
    蔡靜芬,〈印尼西加里曼丹省山口洋華人對達雅人啦督公的崇敬〉,《亞非研究》, 2期,2018年,頁3-23。
    鄧景衡,〈虛擬空間、記憶意象與鄕土趕集-臺北縣深坑豆腐街的飲食傳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研究報告》,13期,2000年,頁51 - 78。
    鄭一省,〈印尼棉蘭華人“肅壇持戒”儀式探析〉,《東南亞研究》,6期,2011年,頁62-69。
    鄭一省,〈印度尼西亞山口洋華人的元宵大遊行探析〉,《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期,2014年,頁119-123。
    鄭志明,〈民間信仰「合緣共振」與「含混多義」的思維模式〉,《鵝湖月刊》,316期,2001年,頁16-26。
    鄭志明,〈客家社會大伯公信仰在東南亞的發展〉,《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4期,2004年,頁64-74。
    鄭信雄,〈從精神醫學論乩童及個案報告〉,《南杏》,22期,1975年,頁70-73。
    黎琪,〈論玻爾互補性原理〉,《畢節學院學報》,28卷4期,2010年,頁83-86。
    錢晶晶,〈村落空間與歷史記憶—三門塘人的家族故事與船形隱喻〉,《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 》,2期,2012年,頁24-30。
    鮑文君,〈後蘇哈托時代印尼華人政策調整與影響因素〉,《淮陰工學院學報》,6,2015年,頁31-34。
    韓槐准,〈大伯公考〉,《南洋學報》,1卷2期,1940年,頁18-26。
    聶德寧,〈荷印時期巴達維亞華人的主要節慶——以吧城華人公館(吧國公堂)檔案資料為中心〉,《南洋問題研究》,4期,2015年,頁51-60。
    鄺國祥,〈檳榔嶼海珠與大伯公〉,《南洋學報》,13卷1期,1957年,頁53-58。
    羅楊,〈柬埔寨華人的土地和祖靈信仰———從“關係主義”人類學視角的考察〉,《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期,2013年,頁60-67。
    譚明方,〈社會關係體系基本構成要素初探〉,《社會學研究》,5期,1987年,頁34-43。
    關楚樸,〈談談大伯公〉,《星洲日報半月刊》,2期,1939年。
    饒宗頤,〈談伯公〉,《南洋學報》,8卷2期,1952年,頁27-28。
    成果報告書
    羅烈師等,《大臺北都會區客家研究:回顧與展望成果報告書》,客家委員會委託,國立交通大學執行,2013年。
    研討會論文集
    江明修,〈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符號管理之研究〉,發表於南華管理學院第二屆當代宗教學術研討會《宗教與非營利事業》,1998年。
    外文專書
    B. Hoetink,Ni Hoe Kong: Kapitein Tionghoa di Betawie dalem Tahon 1740,Masup Jakarta, 1918.
    Edward Aspinall,Greg Fealy,Soeharto’s New Order and its Legacy,Australia:ANU Press, 2010.
    Mary Somers Heidhues,Golddiggers, Farmers,and Traders in the "Chinese Districts" of West Kalimantan,Indonesia Southeast Asia Program Publications at Cornell University, 2003.
    William H. Frederick, Robert L. Worden, David L. Osborne, Library of Congress, (U.S.), Indonesia: A Country Study ,Washington, D.C. :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1993.
    Yuan,Bingling,Chinese democracies : a study of the kongsis of West Borneo (1776-1884), Research School of Asian, African, and Amerindian Studies, Universiteit Leiden, 2000.
    外文期刊
    Ahmad Choirul Rofiq,Ide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ancasila and Indonesian Muslims, Jurnal Aristo (Social, Politic, Humaniora) , ,Vol.6,2020,274 - 296.
    Chin Ee Ong .Meghann Ormond .Dian Sulianti,Performing ‘Chinese-ness’ in Singkawang: Diasporic moorings, festivals and tourism, Asia Pacific Viewpoint ,Vol.58(1),2017, 41-56。
    Hamid Darmadi,Dayak and Their Daily Life, Journal of Education, Teaching and Learning,Vol.2,2017,, 101-105.
    Margaret Chan,Chinese New Year in West Kalimantan: Ritual Theatre and Political Circus, Chinese Southern Diaspora Studies, Vol.3,2009,P106-142。
    Samsul Hidayat,Syncretization of Chinese Religion Singkawang West Kalimantan, Al-Albab1,Vol.1,2012,P33-48。
    Sulaiman Sulaiman,Agama Khonghucu :Sejarah,Ajaran,dan Keorganisasiannya di Pontianak Kalimantan Barat, Analisa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and Religion, Vol.16.1,2009,P50-63。
    網路資源與網路文獻
    (清)乾隆,《皇朝文獻通考》,《欽定四庫全書》,《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139896,瀏覽日期:2012年6月9日。
    〈新加坡‧黑面將軍治癌向心果種子降血壓?‧新大研究草藥療效〉《星洲日報》,2011-09-09,http://tech.sinchew-i.com/sc/node/218875,瀏覽日期:2012年4月10日。
    Arief Hidayat, Indonesia negara berketuhanan, https://www.mkri.id/public/content/infoumum/artikel/pdf/artikel_14_02_arief_hidayat.pdf. 瀏覽日期:2019年5月19日。
    Map of Borneo,https://m2.allhistory.com/detail/5910664b55b542257a037e58,瀏覽日期:2019年5月19日。
    Youtube影片,黃少凡解說山口洋元宵節眾多乩童遊行的緣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trku4AGBYU&t=376s,瀏覽日期:2019年5月19日。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中央統計局,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https://sp2010.bps.go.id/,瀏覽日期:2019年9月19日。。
    印度尼西亞西加里曼丹省地圖修改而成,原圖取自於,http://infopendaki.com/daftar-gunung-di-kalimantan-barat-lengkap/,瀏覽日期:2019年9月19日。
    印度尼西亞西加里曼丹省政府網頁https://kalbarprov.go.id/page/demografi,瀏覽日期:2019年5月19日。
    吳永猛,〈法教法師的玄帝修行法門〉,https://docsplayer.com/22980960-%E6%B3%95%E6%95%99%E6%B3%95%E5%B8%AB%E7%9A%84%E7%8E%84%E5%B8%9D%E4%BF%AE%E8%A1%8C%E6%B3%95%E9%96%80-%E5%90%B3%E6%B0%B8%E7%8C%9B.html,瀏覽日期:2019年9月19日。
    韋煙灶,〈第六章、臺灣地名的探究〉,《生活地理課程講義》,頁81-102。http://www1.geo.ntnu.edu.tw/webs/teacher/Yan-Zhao%20Wei/course/life_geography/life_geo/chp6_toponymy.pdf,瀏覽日期:2019.年9月19日。
    袁德俊、廖上斌,〈從“蘭芳公司”到新加坡共和國客家人對東南亞的開發建設及其啟示〉,http://www.axxxw.com:8080/index/blog/showblog?fid=502&funit=1,瀏覽日期:2021年6月9日。
    梁東屏,〈國際觀察臺東南亞篇 印尼略過華人遭屠殺的「紅碗事件」〉,《人間福報》,https://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35234,瀏覽日期:2021年6月9日。
    陳又津,〈逃難這件事:印尼清共年代,華人顛沛流離的故事〉,《人間福報》,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785/5344962,瀏覽日期:2021年6月9日。
    華社,《印尼星洲日報》2018年3月3日, http://indonesia.sinchew.com.my/node/71334,瀏覽日期:2019年5月19日。
    新竹縣政府,〈印尼山口洋市訪問團訪竹縣共鳴客家之音與印尼籍新住民歡度秋節〉,《新竹縣政府縣府新聞》2017年10月02日,https://www.hsinchu.gov.tw/News_Content.aspx?n=153&s=102707,瀏覽日期:2021年6月9日。
    新竹縣寶山鄉網頁 ,https://www.hcpst.gov.tw/cht/index.php?code=list&flag=detail&ids=3&article_id=46,瀏覽日期:2019年9月19日。
    葉欣玟,〈從異域到在地:印尼華僑來臺後的生活面貌〉,http://www.ntcu.edu.tw/ogawa/history/6th/6-1.pdf,瀏覽日期:2012年6月9日。
    趙金川,〈蘇西洛出席春節活動 承諾解決印尼華人地位問題〉,《新華網》, http://news.southcn.com/international/huaren/200602050229.htm,瀏覽日期:2019年5月19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