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麒泰
LAI CHI-TAI
論文名稱: 環境運動的社會力源起:人情初探
指導教授: 王順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5
中文關鍵詞: 社會力環境運動紮根理論研究法人情
英文關鍵詞: social forc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realationship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9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八0年代中期以降,台灣的社會力蓬勃湧現,激烈地衝撞當時的威權體制。九0年代以降,台灣的環境運動在民主化的階段中發展。社會力不再僅僅是突然,或偶發的現象,而是在日常民主生活中持續萌發的一個常態。大多數的社會運動研究僅以外部政治機會結構的改變,來解釋社會力的興起。將集結於環境團體下的諸多行動者,視為沒有歷史、文化,追求簡單目標的個體。視社會力,為“非日常性的、激烈的與憤恨的”抗議與革命。

    首先,本研究視社會力為“日常性的、溫和的與愉悅的”抗議與革命。其次,唯有深切理解環境行動者的生命傳記背景、回到環境行動者參與的環境團體、環境行動的現場及日常生活中來深度考察,才能知曉如何在不同情境下轉化為各種行動的基礎。最後,本研究分析單位是「事故」,即「個人」與「他人/群體」間行動/互動方面的資料。綜合以上,本研究企圖正面回答社會內部自主性力量形成的根源。

    本研究採紮根理論研究法,資料收集方式主要有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問卷調查,及文件分析等,本研究的經驗性發現可以歸納如下:

    首先,環境行動者之間的人情類型有三種,分別是同志、同志亦朋友、同志似家人。其次,人情類型的產生繫乎於彼此之間「致力經營」或「不致力經營」人情的策略與技巧,即形成人情類型的機制。環境運動的形成,是透過行動者及其生命傳記背景,在環境的限制下所主動選擇的歷程。訪談資料指出:組織劇碼、議題與策略皆不是中性的。個人在社會關係中,並非由社會文化機械性地規約的;反之,個人是有相當的自由度與自主性的。社會不但模造了個人,個人也在不斷地模造社會。再其次,行動者由一開始原初的身體,進入到不同的人情類型中,慢慢的身體也會起了轉化,漸漸有了享受自然的愉悅身體。甚至,擁有環境權的身體。本研究稱此三階段的轉化歷程,為環境權感受的形成。由「人與人」的關係,發展到「人與人」及「人與自然」彼此交織為生活脈絡的「人情」。

    最後,本研究提出了立基於本土經驗的研究架構與結果,期能更充分、正面地解釋九0年代以降台灣環境運動的社會力源起。

    In the midterm of 1980s, the period of dictatorship in Taiwan, there were various social forces continuously flourishing and colliding with the contemporary authority. In the 1990s, the period of Taiwan moving towar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progressively sprouted up. Hereafter, social forces are no more the occasional or accidental phenomenon, but the germinating normality in the daily life. Most researches in social movements explain the rise of social forces only by the change of external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 In these researches, many actors in the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 were regarded as people who have no historical concept, no cultural level, and pursue simple goals. Also, social forces were regarded as the attribution of unexpectedness, violence, and resentment.

    This research is different. First of all, this research regarded social forces as “expected, mild, and delightful” protests and revolutions. Secondly, only when we thoroughly comprehend the environmental actors’ biographical backgrounds and deeply examine their environmental groups, actions, scenes, and daily life, we can understand how these backgrounds have been transformed into various bases of different activities in different situation. Finally, the analysis unit of this research is “incidents”, that is, the information of action/interac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others/groups.” To sum up,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positively answer the origin of autonomic forces inside the society.

    This research adopts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In this approach, the main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are participating observation, depth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ext analysis. The “field experience-based” discoveries of this research are concluded as follows.

    Firstly,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relationship among environmental actors. Secondly, these types of relationship were generated from mutually “cultivated” or “decultivated” tactics and skills, which formed the mechanism of relationship. The formation of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is the process of free-will options from environmental actors and their biographical backgrounds in the context. It’s showed clearly in the interview data that organizational repertoires, issues, and tactics are not neutral. In the social relations, individuals were not mechanically restricted by social culture. On the contrary, individuals have quite a few freedom and autonomy.Society models individuals, and individuals also unceasingly model the society.Thirdly, from their initially original body, actors get into different types of relationship and then their body transformed. Step by step, they go deep into the delighted body of nature enjoyment. They even eventually have the body of owing environmental rights. The above-mentioned three-stage course is the formation of environmental rights perception in this research. That is, the relations of “person to person” goes into the relationship interwove by “person to person” and “person to nature” in the context.

    In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brings up the study skeleton and result based on local experience. Hopefully it could completely and positively explain the origin of social force in Taiwan environmental movement since 1990s.

    誌謝 …………………………………………………… Ⅰ 中文摘要………………………………………………… Ⅱ 英文摘要………………………………………………… Ⅲ 內容目次………………………………………………… Ⅴ 圖目錄 ………………………………………………… Ⅶ 表目錄 ………………………………………………… Ⅶ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4 第二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一節 質化研究方法………………………………… 17 第二節 紮根理論研究方法…………………………… 19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過程 …………………………… 22 第四節 研究評價 …………………………………… 46 第三章 研究結果分析 第一節 人情類型 …………………………………… 47 第二節 經營人情之機制……………………………… 65 第三節 形成環境權感受……………………………… 122 第四章 研究結論、限制與啟示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4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啟示 …………………………… 153 參考文獻 ……………………………………………… 159 附錄 附錄一 田野筆記 ……………………………………… 168 附錄二 報紙及其他 …………………………………… 169 附錄三 基隆港鳶之記錄表 …………………………… 170 附錄四 基隆鳥會《老鷹通訊》停刊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171 附錄五 SOW第六期解說員訓練期中暨期末旅行問卷調查173 附錄六 訪談綱要 …………………………………… 174 圖目錄 圖1-1 台灣「生態保育類」環境抗爭案 …………… 8 圖1-2 台灣「生態保育類」環境抗爭案件--歷年累加表示9 圖2-1 環境行動者的伙伴關係概念圖 ………………… 23 圖3-1 友誼關係圖 ……………………………………… 46 圖3-2 社會心理理論圖 ………………………………… 47 圖4-1 本文研究架構與結果摘要 ……………………… 146 表目錄 表1-1 1980年~1990年初的19種新興社會運動 ………… 5 表2-1 受訪者基本特徵描述 …………………………… 25 表2-2 研習活動、演講與專訪逐字稿特徵描述 ……… 28 表2-3 參與觀察歷程表 ………………………………… 30 表2-4 SOW解說教育訓練工作委員會--常務執行委員月會會議記錄36 表2-5 SOW第六期解說員訓練期中暨期末旅行問卷調查回收基礎特徵描述 37 表2-6 開放性編碼〈受訪者編號005〉為例 …………… 40 表2-7 開放性編碼〈受訪者編號008〉為例 …………… 42 表2-8 編碼歸類、建構類屬〈受訪者編號005〉為例…… 44 表2-9 典範模型的現象—「人情類型」之例 …………… 45 表3-1 SOW台南分會家庭接待報名表 ……………………105 表4-1 環境行動者的人情關係 ……………………………150

    參考文獻

    丁仁傑(1999):《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台北:聯經。
    中華鳥會(1993):〈基隆市野鳥學會:活動預報表〉。《中華飛羽》,第六捲第六期,頁1。
    王巧寅(1994):〈芝山岩文化/古蹟公園居民關懷小組半年記實〉。《主婦聯盟》,第八十八期,頁13。
    王季新(1992):〈WBST全方位的理念和作法〉。《冠羽雙月刊》,第四期,頁16。
    《台中市新環境促進協會活動看板》,線上資料。(http://www.tcne.org.tw/index2-2.htm),2005/5/5。
    王琪玉(2001):〈來講村長:陳俊霖這個人〉。《荒野快報》,第一0六期,頁46。
    王雅各(1999):《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巨流。
    汐湖聯絡處(2002):〈好山好水內溝情:佈下荒野社區種子〉。《荒野快報》,第一二五期,頁3-5。
    何明修(2000):《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環境運動為例(1986-1998)》。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何明修(2003a):〈政治民主化與環境運動的制度化(1993-1999)〉。《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五十期,頁217-275。
    何明修(2003b):〈民間社會與民主轉型:環境運動在台灣的興起與持續〉。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台北:新自然主義。
    何明修(2003c):〈自主與依賴:比較反核四運動與反美濃運動中的政治交換模式〉。《臺灣社會學期刊》,第三十期,頁1-49。
    朱美珍(1992):〈社會科學研究中有關質的探討〉。許臨高主編:《質化研究在社會工作界的應用:論見彙編》。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中心。
    沈振中(1992):〈與自然重逢〉。《中華飛羽》,第五捲第十一期,頁45-46。
    沈振中(2001a):〈1993-2001年基隆港鳥類記錄簡報及省思〉,線上資料。(http://kite.center.kl.edu.tw/keelung/),2005/4/23。
    沈振中(2001b):〈歡迎來基隆港觀鳥〉,《老鷹通訊電子報--老鷹季特刊》。(http://enews.tacocity.com.tw/browser.phtml?enews=chenkwn&total=57&page=4),2005/4/26。
    沈振中(2001c):〈基隆鳥會教育訓練第一階段討論記錄〉,線上資料。(http://enews.tacocity.com.tw/browser.phtml?enews=chenkwn&total=57&page=3),2005/5/10。
    沈振中(2003a):〈2003年臺灣地區黑鳶主要聚集族群及繁殖調查結果簡報〉,線上資料。http://kite.center.kl.edu.tw/keelung/),2005/4/23。
    沈振中(2003b):〈黑鳶十年大事紀〉,線上資料。(http://bpower.myweb.hinet.net/black%20kite/bk%2020years%20restropect.htm),2005/4/24。
    沈振中(2003c):〈臺灣黑鳶之最〉,線上資料。 (http://bpower.myweb.hinet.net/black%20kite/bk%20miscellanea.htm),2005/4/24。
    村長(2001a):〈荒野解說教育委員會的新世紀展望〉。《荒野快報》,第九十一期,頁2。
    村長(2001b):〈解說組業務現況:台北總會〉。《荒野保護協會解說教育工作委員會:第二屆解說教育工作委員會工作報告1998.7-2001.6》。台北:荒野保護協會(未出版)。
    李丁讚、林文源(2000):〈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1970-86〉。《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八期,頁133-206。
    李丁讚、林文源(2003):〈社會力的轉化:台灣環保抗爭的組織技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五十二期,頁57-119。
    李偉文(1999):〈荒野為台灣做了什麼?:荒野四週年有感〉。《荒野快報》,第五十八期,頁32。
    李偉文(2001):〈橫向交流:荒野社團〉。《荒野快報》,第一0六期,頁109。
    李曉珊(2003):《三位花蓮環保團體領袖其環境行動養成之生命歷程探索》。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耀基(1992):〈人際關係中人情之分析〉,《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金耀基(1995):〈中國人的「公」、「私」觀念:兼論中國人對私隱權的理解〉。
    文思慧、張燦輝主編:《公與私:人權與公民社會的發展》。香港:香港人文科學。
    范雲(2003a):〈連結運動者與變動的政治機會結構:八0年代到九0年代台灣民主轉型過程中社會運動參與者的個案研究〉。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台北:新自然主義。
    范雲(2003b):〈政治轉型過程中的婦女運動:以運動者及其生命傳記背景為核心的分析取向〉。《台灣社會學》,第五期,頁133-194。
    林秀幸(1997):〈重建鄉村社群:新港文教基金會的成立背景與組織探討〉。《思與言》,第三十五卷第三期,頁87-117。
    林秀幸(1998):〈民間力量與政治結構的辯證關係:以新港文教基金會的地方經營為例〉。《思與言》,第三十六卷第二期,頁213-252。
    林淑英(1991):《顏面傷殘者自我概念與社會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益仁(2004):〈環境實踐的「全球」與「在地」辯證:以法鼓山的「環保」論述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五十五期,頁1-46。
    林鶴玲、鄭陸霖(2001):〈台灣社會運動網路經驗:一個探索性的分析〉。《台灣社會學刊》,第二十五期,頁111-156。
    Patton, Michael Q.著,吳芝儀、李奉儒譯(1990):《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柯惠珍(2001):〈第五屆第三次理監事會聯席會會議摘要〉,《老鷹通訊電子報90.11》。(http://enews.tacocity.com.tw/browser.phtml?enews=chenkwn&total=57&page=4),2005/5/10。
    胡秀芳(1996):《探索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初創時期推展環境教育工作的狀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怡慧(2004):《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環境教育推動歷程之探究》。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荒野保護協會(1999):〈這一年參與荒野守護的紀錄之一〉。《荒野快報》,第五十八期,頁12。
    荒野保護協會(2001a):〈協會的成長〉。《荒野快報》,第一0六期,頁11。
    荒野保護協會(2001b):《搶救全台為一食蟲植物復育區:竹北市仙腳石食蟲植物區颱風災後緊急復育計畫》。台北:荒野保護協會(未發表)。
    荒野保護協會(2001c):〈歷年會務統計簡表〉。《荒野快報》,第一0八期,頁19。
    荒野保護協會(2001d):〈環保議題〉。《荒野快報》,第一0八期,頁35。
    荒野保護協會(2001e):〈解說員管理規章〉。《荒野快報》,第一一0期,頁8-9。
    荒野保護協會(2002):〈荒野七週年年刊〉。《荒野快報》,第一二六期,頁3。
    荒野保護協會(2003):〈荒野八週年年刊〉。《荒野快報》,第一四一期,頁12-41。
    徐仁修(1999):〈我們對自然解說的態度與方法〉。《荒野快報》,第六十七期,頁2。
    徐宗國(1986):〈由田野研究資料建立紮根的理論〉。《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第十八期,頁51-62。
    徐宗國(1989):〈用田野方法研究少數民族〉。《法商學報》,第二十三期,頁155-177。
    徐宗國(1993):〈女人和男人的工作與家庭:攸關時間〉。《婦女與兩性學刊》,第四期,頁175-206。
    徐宗國(1994a):〈紮根理論研究法及其對婦女研究的若干啟示〉。《質化研究、次級分析與綜合方法》。台北:中研院民族所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檢討與前瞻第二次科技研討會。
    徐宗國(1994b):〈紮根理論研究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四期,頁194-221。
    徐宗國(2004):〈拓邊照顧工作的回顧與前瞻〉。《慈濟護理雜誌》,第三卷第三期,頁14-22。
    夏曉鵑(2000):〈美濃反水庫運動的社區抗爭〉。陳光興主編:《發現政治社會:現代性、國家暴力與後殖民民主》。台北:巨流。
    傅仰止(1995):〈都市人的社會心理特質:公私場域之分〉。《中國社會學刊》,第十八期,頁17-73。
    傅仰止(2002):〈個人網絡中他人聯繫強度的結構原理〉。《台灣社會學》,第三期,頁163-209。
    葉亭均(2002):〈天母媽媽走出來:捍衛陽明山生態〉,《生命力公益新聞網》。(http://140.136.88.201/ShowNewsDetail.asp?no=2002320235956),2005/6/7。
    陳介玄(1991):〈「地理結構」與「社會結構」對台灣環保問題形成與解決之限制〉。《思與言》,第二十九卷第二期,頁137-183。
    陳芳蘭(2004):〈保變住6-6環評未通過:馬市長縱容下屬先偷跑〉,《環境資訊電子報》。(http://e-info.org.tw/reply/2004/re04120101.htm),2005/6/7。
    陳俊霖(2001):〈二格山緣起〉。《荒野保護協會解說教育工作委員會:第二屆解說教育工作委員會工作報告1998.7-2001.6》。台北:荒野保護協會(未出版)。
    陳俊霖(2002):〈荒野解說七年的幾點心得〉。《荒野快報》,第一三二期,頁11-13。
    陳俊霖、林慧年、王光正(2003):〈民間環境團體的解說運作理念:以荒野保護協會為例〉。花蓮:2003年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許世璋(1999):〈影響環保團體成員環境行動與行動意願之變項分析研究〉。台北:八十八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許世璋(2001):〈論環境教育與環境行動〉。《中等教育》,第五十二卷第二期,頁53-75。
    許世璋(2002a):〈探討影響環境行動者養成的重要生命經驗:城鄉間之比較研究〉。台中:2002年海峽兩岸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許世璋(2002b):〈影響環境行動者養成的重要生命經驗研究〉。台中:2002年海峽兩岸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許世璋(2003a):〈影響花蓮環保團體積極成員及其環境行動養成之重要生命經驗研究〉。《科學教育學刊》,第十一卷第二期,頁121-139。
    許世璋(2003b):〈大學環境教育課程介入研究:著重於環境行動、內控觀、與環境責任感的成效分析〉。《環境教育研究》,第一卷第一期,頁139-172。
    許世璋、李曉珊(2003):〈影響三位花蓮環保團體領袖其環境行動養成之生命歷程探索〉。花蓮:2003年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許烺光口述,徐隆德記錄(1997):〈人類關係的基本理論〉,《邊緣人:許烺光回憶錄》。台北:南天。
    許烺光著,許木柱譯(2002):〈情感、人格與文化〉,《徹底個人主義的省思:心裡人類學論文集》。台北:南天。
    許嘉玲、王順美(2000):〈探索高雄都會公園義務服務員之學習特質及影響參與學習的因素〉。《國家公園學報》,第十卷第二期,頁160-173。
    基隆鳥會(1998):〈臺灣地區黑鳶二十年欣賞、研究、保育計畫〉。沈振中:《鷹兒要回家》。臺中市:晨星出版社。
    無名(1995):〈無題〉。《冠羽雙月刊》,第十六期,頁22。
    曾旭正(2000):〈台灣的社區時勢與願景〉。陳光興主編:《發現政治社會:現代性、國家暴力與後殖民民主》。台北:巨流。
    曾華璧(1995):〈一九七0年代《中國論壇》有關環境主題論述之歷史意義〉。《思與言》,第三十三卷第四期,頁1-28。
    曾華璧(1996):〈一九八0年代《中國論壇》環境主題之論述及其與環境主義關係之研究〉。《思與言》,第三十四卷第一期,頁205-262。
    童燕齊(2003):〈轉型社會中的環境保護運動:台灣和中國大陸的比較研究〉。
    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台北:新自然主義。
    黃小萍(1999):〈這一年我們做了什麼〉。《荒野快報》,第五十八期,頁3。
    黃小萍(2003):〈尼加拉瓜荒野正式成立〉。《荒野快報》,第一三八期,頁22。
    黃少華、陳文江(2002):《重塑自我的遊戲: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大學社會所。
    黃晴華(1991):〈有愛:芝山岩步道〉。《主婦聯盟》,第四十九期,頁12。
    黃厚銘(2000):〈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臺大社會學刊》,第二十八期,頁117-154。
    黃建榮(2000):《探索劉力學(Pierre Loisel)的重要生命經驗與環境行動在環境教育上的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1989):〈質的幼兒教育研究:省思舉與〉。《國民教育》,第三十卷三十四期,頁10-20。
    黃應貴(1990/1991):〈東埔社布農人的新宗教運動:兼論當前台灣社會運動的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三期,頁1-31。
    簡春安(1992):〈社會工作與質研究法〉。許臨高主編:《質化研究在社會工作界的應用:論見彙編》。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印行。
    蔡乙榮(2001):〈什麼是「墾解」?〉。《陽光之子》,第二十四期,頁2。
    趙剛(1996):〈工運與民主:對遠化工會組織過成的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四期,頁1-39。
    趙剛(1998):《告別妒恨:民主危機與出路的探索》。台北:唐山。
    費孝通(1991):《鄉土中國》。香港:三聯。
    張茂桂(1994):〈民間社會、資源動員與新社會運動〉。《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四期,頁33-66。
    張茂桂、朱雲漢、黃德福、許宗力(1992):《民國七十年代台灣地區「自力救濟」事件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熊毅(1999):《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基隆地區推展資源回收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用生(1992):《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廖鐿鈤(2001):〈虛擬社區凝聚力的初探〉。《資訊社會研究》,第一期,頁57-83。
    鄭陸霖、林鶴玲(2001):〈社運在網際網路上的展現:台灣社會運動網站的聯網分析〉。《台灣社會學》,第二期,頁55-96。
    賴榮孝(2001):〈我們一起走過荒野六年〉。《荒野快報》,第一0六期,頁41-44。
    賴榮孝、汪惠玲(2001):〈成長之路:談台北解說課程安排之沿革〉。《荒野快報》,第一0六期,頁105-107。
    臧保琦(1993):〈我們因為老鷹相遇:記「準」基隆市野鳥學會〉。《中華飛羽》,第六捲第六期,頁16-18。
    臧保琦(2002a):〈鷹訊的由來與未來〉,《老鷹通訊電子報91.1》。(http://enews.tacocity.com.tw/browser.phtml?enews=chenkwn),2005/4/29。
    臧保琦(2002b):〈厲翼‧厲翼飛高高〉,《老鷹通訊電子報91.12》。(http://enews.tacocity.com.tw/browser.phtml?enews=chenkwn&total=57&page=2),2005/4/25。
    臧保琦(2003):〈告別演出—鷹訊,下台一鞠躬〉,《老鷹通訊電子報92.6》。(http://enews.tacocity.com.tw/browser.phtml?enews=chenkwn),2005/4/29。
    謝國雄(1999):〈田野的洗禮,學術的勞動〉。《純勞動:臺灣勞動體制諸論》,頁302-347。台北:中研院社研所籌備處。
    蕭新煌(1983):〈誰在關心台灣的自然環境?生態保育觀念的形成與演進〉。《中國論壇》,第十六卷第八期,頁27-29。
    蕭新煌(1989):《社會力台灣向前看》。台北:自立晚報。
    蕭新煌(1995a):〈多元化過程中社會與國家關係重組〉。徐正光、蕭新煌編:《臺灣的國家與社會》,頁355-377。台北:東大圖書。
    蕭新煌(1995b):〈轉型的台灣社會與轉型的台灣社會:個人幾點觀察〉。《中國社會學刊》,第十八期,頁1-15。
    顧忠華(1999):〈公民結社的結構變遷:以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六期,頁123-145。
    顧忠華(2000):〈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台灣社會學研究》,第四期,頁145-189。
    顧忠華(2003):〈社會運動的「機構化」:兼論非營利組織在公民社會中的角色〉。
    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台北:新自然主義。
    關心陽明山自然生態及磺溪、湧泉自救會(2001):〈搶救陽明山自然生態環境〉,《環境資訊電子報:2001-04-30(全文版)》。
    (http://e-info.org.tw/2001/04/0430/010430A.htm),2005/6/7。

    英文部分

    Babbie, Earl R. (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Belmont,Calif.:Wadsworth Publishers.
    Beatley, Timothy and Manning, K. (1997). The ecology of place: planning for environment, economy, and community. 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
    Berger, Peter and Luckmann, T.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Harmondsworth:Alien Lane.
    Chawla, L. (1999). Life paths into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ac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1(1):15-26.
    Cooley, Charles H. (1909). Social Organisations. NY:Schocken.
    Glaser, Barney and Strauss, A.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Chicago: Aldine.
    Glaser. (1978). Theoretical Sensitivity. Mill Valley, CA: Sociology Press.
    Gough, N. (1999). Kids don’t like wearing the same jeans as their Mums and Dads: So whose ‘life’ should be in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 researc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5(4):383-394.
    Hammersley, M. (1992). What’s Wrong with Ethnography: Methodlogical Explorations. London: Routledge.
    Hidalgo, M.Carmen and Herna’ndez, Bernardo(2001). Place Attachment: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Quest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1:273-281.
    Hsiao, H.H.Michael. (1999).“Environmental Movements in Taiwan.”In Yok-Shiu F.Lee and Alvin Y. So, (ed.) Asia’s Environmental Movements: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NY:M.E. Sharpe, 31-54.
    Hungerford, H.R. and Volk, T.L. (1990). Changing Learner Behavior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1(3):8-21.
    Jamieson, L. (1998). Intimacy: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 & Malden, MA: Polity Press.
    Jensen, B.B. & Schnack, K. (1997). The Action Competence Approach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3(2):163-178.
    Kuzel, Anton J. (1992). “Sampling in Qualitative Inquiry”, In Crabtree and Miller(ed.),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pp.31-45). Thousand Oaks, CA:Sage.
    Liao, S. (2001). Adults Learning in Social Action: Homemakers’ Union and Foundation(HUF) of Taiwa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Lofland, John and Stark, R. (1965). Becoming a World-Saver: A Theory of Conversion to a Deviant Perspectiv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0:826-874.
    Lofland, John and Lofland, Lyn H. (1995).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Lutts, R. H. (1985). Place, home, and story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7(1): 37-41.
    Miller, William L. and Crabtree, Benjamin F. (1992)“Primary Care Research: A Multimethod Typology and Qualitative Road Map”, In Crabtree and Miller(ed.),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pp.3-31). Thousand Oaks, CA:Sage.
    Orr, David, W. (1994). Earth in Mind: On Educ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Human Prospect. New York:Island Press.
    Pahl, R. (2000). On Friendship. Malden, USA:Blackwell Publishers.
    Palmer, J. (1993). Development of concern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formative experiences of educator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4(3):26-30.
    Parsons, T. (1964). Social Structure and Personality. Glencoe:Free Press.
    Rawlins, William, K. (1992). Friendship Matters: Communication Dialectics and the Life Course. N.Y.:Aldine de Gruyter.
    Simmel, Georg. (1955).“The Web of Group-Affiliations”, translated by Reinhard Bendix. In Conflict and the Web of Group-Affiliations (pp.127-195). New York:
    Free Press.
    Sliverman, D.(1993).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Data Methods for Analysing Talk, Text and Interaction. Thousand Oaks, CA:Sage.
    Smith, D. H. (1994). Determinants of voluntary association participation and volunteering: A literature review.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3(3):243-263.
    Steele, Fritz. (1981). The Sense of Place. Boston, Massachusetts:CBI Publishing Company.
    Strauss, A.L. (1987). 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 Cambridge, UK: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Strauss, A.L. and Corbin, J. (1994).“Ground Theory Methodology:An Overview”, In Norman K.Denzin and Yvonna S.Lincoln (ed.),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273-286). Thousand Oaks, CA:Sage.
    Strauss, A.L. and Corbin, J. (1998). 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Thousand Oaks, CA:Sage.
    Tanner, T. (1998a). Introduc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4(4):365-368.
    Tanner, T. (1998b). Choosing the right subjects in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researc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4(4):399-417.
    Tanner, T. (1998c). On the origins of SLE research, questionsChoosing the right subjects in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researc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4(4):399-417.
    Vaske, Jerry J. and Kobrin, Katherine C.(2001). Place Attachment and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2(4):16-21.
    Wilkinson, P. (1971). Social Movement.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