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邱垂正
Chiu,Chui-Cheng
論文名稱: 台海兩岸和平整合模式之建構
Formulating the Peaceful Integration Patter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指導教授: 黃城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1
中文關鍵詞: 兩岸關係兩岸共構全球商品供應鏈經濟互賴制度整合論民主價值分享兩岸三角和平整合模式
英文關鍵詞: Cross-Strait Relation, Constucting global Commodity Supply Chain by both Sides of Taiwan Strait, Economic Interdepence, Institution Integration, Democratic-value Shared, Triangulating Peace Across Taiwan Strai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3下載:5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兩岸關係如果要確保和平穩定避免戰爭,唯一的途徑就是透過和平整合。過去有許多學界與政界提出兩岸和平整合建議,所提出的兩岸整合方案,絕大部分屬於應然式的建言,而缺乏建立在實證資料的基礎,以致於兩岸關係理論化研究顯然不足,本文即以實徵研究為基礎,期待能建構兩岸和平整合模式,作為資料蒐集的分析架構,進而得以解釋兩岸整合現狀與預測兩岸和平未來發展。
    首先本文論證,兩岸現階段經濟整合對兩岸和平的影響,有威脅也有機會,從威脅的角度而言,兩岸處於非正常化、非制度化的整合關係,使得台灣內部朝野掀起對中國政策的爭議。從機會角度而言,兩岸「經濟互賴」現狀是「兩岸共構全球商品供應鏈」,從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將是台灣最佳的安全防衛機制,問題是台灣如何對「兩岸共構全球商品供應鏈」繼續保持優勢,本文以「兩岸共構全球商品供應鏈」作為觀察兩岸和平的重要變項。
    從「新自由制度主義」的途徑,「國際建制」是影響國際和平安全互動重要的分析面向,本文以兩岸「制度整合」等制度性安排,作為觀察影響兩岸和平的第二項重要變項。從「建構主義」途徑,強調觀念認同與知識共享的重要性,認為國際體系的物質性結構只有在觀念性結構的框架中才能有意義,兩岸基本價值分享與互動對和平帶來重要影響,本文以「民主價值共享」作為第三項觀察兩岸和平的觀察變項。
    結合「經濟互賴」、「制度整合」、「民主價值共享」等三者與兩岸和平關聯性,以及任一者與其他兩者之間的相互關係,建構出「兩岸三角和平」理論架構。

    Abstract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perpetual peace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which is how to be lead toward the peaceful integration patterns. In Taiwan academic community, many have already offered prescriptive integration patterns ; however, most of them build up theories or framework without following empirical materials. This dissertation is base on empirical materials for analysis framework, and hope to develop a general theory of peaceful integration patterns in order to explain and predict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 the given and future in term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The thesis demonstrates given situation there a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under economic integration. From perspective of risks, because the given of cross-strait is under ad-normalization and non-institutionaliz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which lead also to controversies on China policy in Taiwan’s domestic partisans. From perspective of opportunity, the given of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cross-Strait could be described as the term, “Constructing Global Commodity Supply Chain by two sides of Taiwan Strait ”, and it will be the best protective mechanism for Taiwan security.
    In addition, by the approach of the “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is the important analytical dimension to affec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promote cooperation each other, “Institution Integration” was designed as the second variable. In term of the approach of the “Constructivism”,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value identification and shared knowledge;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s defined by material construction has been understood through their conceptive construction frame. Because democratic value shared and practices would be vital demansion for peace between Cross-Strait, the thesis designated “shared democratic value” as the third observing variable to examine the social facts across Taiwan Strait.
    Formulating hypotheses from relationships among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shared democratic value” and the relationships connecting one of them with the other two can establish the theory of “Triangulating Peace across Taiwan Strait”, and contributed to the common theory of Peace model of Cross-Strait.

    台海兩岸和平整合模式之建構 章節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問題與範圍…………………………………………………3 第三節 途徑與方法…………………………………………………5 第四節 假設與架構…………………………………………………7 第五節 文獻檢討………………………………………………….11 第六節 理論建構………………………………………………….24 第二章 國際關係整合理論對和平安全的爭論與適用…….....35 第一節 經濟整合論對和平安全的爭論與適用…………………..35 一、 傳統經濟整合論的爭論 二、 全球化下經濟整合論的發展與實踐 三、 經濟整合論對兩岸和平安全的適用 第二節 制度整合論對和平安全的爭論與適用………………….45 一、 制度整合論的爭論 二、 全球化下制度整合論的發展與實踐 三、 制度整合論對兩岸和平安全的適用 第三節 民主整合論與對兩岸和平的爭論與適用………………53 一、 民主和平論的爭論 二、 民主和平的發展與實踐 三、 民主整合論對兩岸和平安全的適用 第三章 現階段兩岸非正常化的整合關係…………………………63 第一節 台灣對中國不對稱的經濟依賴………………………….64 一、 台灣對中國貿易之不對稱依賴 二、 台灣對中國投資之不對稱依賴 三、 台灣對中國與國際市場消長之不對稱依賴 第二節 現階段中共對台非制度化的統戰作為………………….71 一、 「經濟吸納」香港模式的統戰作為 二、 中共對台國際政治經濟邊緣化作為 三、 「一中原則」架構下統戰策略與作為 第三節 兩岸非正常化整合關係的效應…………………………81 一、 發動對台灣「以經促政」統戰攻勢 二、 兩岸非正常化整合是中共對台統戰的必然過程 三、 引發台灣內部對中國關係的嚴重爭論 第四章 「經濟互賴」與兩岸和平整合……………………………87 第一節 兩岸共構全球商品供應鏈的形成……………………….89 一、 全球化兩岸經濟整合分工新趨勢 二、 「兩岸共構全球商品供應鏈」的形成因素 三、 兩岸共構全球商品供應鏈的競爭與變動 第二節 兩岸共構全球商品供應鏈的運作與特質……………….94 一、 「全球商品供應鏈」的運作模式—以資訊產業為例 二、 現階段兩岸共構全球商品供應鏈的主要特質 第三節 兩岸共構商品供應鏈對兩岸和平的影響……………….101 一、 中國對台動武的代價評估 二、 「兩岸共構全球商品供應鏈」作為新的經濟戰略 三、 台灣最佳防衛機制 第五章 「制度整合」與兩岸和平整合……………………………107 第一節 兩岸官方民間化的協商與互動………………………….107 一、 中國在「反分裂法」制訂前後的兩岸交流政策 二、 中國對台協商新模式:官方民間化協商模式 三、 兩岸交流協商的新發展與新模式 四、 現階段兩岸協商的互動模式分析 第二節 國際機制對兩岸整合的引導作用……………………….117 一、 兩岸加入WTO的互動情形 二、 中國在東亞區域經貿整合中邊緣化台灣 三、 中共推動CEPA的戰略意涵 第三節 兩岸制度化的和平意涵…………………………………122 一、 兩岸制度化整合的構想與障礙 二、 兩岸在國際機制整合的對抗 三、 國際(或兩岸)機制對兩岸衝突的制約作用 第六章 「民主價值共享」與兩岸和平整合………..………………133 第一節 現階段中共對台政策的敵意與善意…………………….135 一、 中共去台灣主權化、政府化的打壓敵意 二、 中共對台灣政治團體的區隔對待--「統獨有分」 三、 中共對台灣內部分化的區隔對待--「官民有別」 第二節 中國對台灣民主價值與實踐的理解…………………….142 一、 中國對台灣民主價值的理解 二、 中國對台灣憲改價值的理解 三、 中國對台灣民主操作與傷害 第三節 兩岸民主價值共享的機會與挑戰………………………..153 一、 兩岸「民主政治」發展差異 二、 中國知識份子對重建民主價值的呼籲 三、 現階段中共對台和平整合方案的價值評估 第七章 兩岸三角和平整合模式的建構…………………………159 第一節 經濟互賴對兩岸和平整合的解釋與預測……………….161 一、 「政冷經熱」的整合現狀 二、 制度化、價值性整合是兩岸經濟再整合的前提 三、 兩岸經濟整合是創造和平的誘因與條件 第二節 制度整合對兩岸和平整合的解釋與預測……………….172 一、 兩岸制度化整合的對立與攻防 二、 制度化整合是兩岸經貿正常化的關鍵 三、 兩岸制度化整合基礎在於價值化的整合 第三節 「民主和平」價值整合對兩岸和平整合的解釋與預測..184 一、 兩岸民主價值與實踐對經濟互賴的影響 二、 兩岸民主價值與實踐與制度整合的影響 三、 兩岸民主價值認知對台海和平的挑戰與機會 第八章 研究結論.. …………………………………………………193 第一節 研究發現……………………………………………………193 第二節 研究建議……………………………………………………199 第三節 研究展望……………………………………………………203 參考書目…………………………………………………………………..209

    參考書目

    一、中文專書與期刊

    《2005中國外商投資報告》,2005年10月9日,中國商務部出版,p182。
    Addison , Craig (2001),金碧譯,《矽屏障:臺灣最堅強的國防》,台北:商智文化。
    Fontaine, Pascal(2007),《認識歐盟》,台北,歐洲經貿辦事處翻譯更新版。
    Glipin ,Robert(1989) ,楊宇光譯,《國際關係政治經濟學》(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北京 ,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
    Paul Hirst & Grahame Thompson著(2000),朱道凱譯( 2002)《全球化迷失》(Globalization in Questio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Governance),台北市,群學出版社。
    Russett, Bruce & Starr ,Harvey (2001),王玉珍等譯,《世界政治》(World Politics:The Menu for Choice),北京,華夏出版社。
    Schumpeter, Joseph(1999),吳良健譯,《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北京,商務出版社。
    Thody, Philip(2001),鄭棨元譯,《歐洲聯盟簡史》(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European Union),台北,三民書局。
    Thomas Friedman著(2000) ,蔡濟光、李振昌、霍達文等譯,《了解全球化:凌志汽車與橄欖樹》(The Lexus and Olive Tree),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Thomas Friedman著(2005) ,楊振富、潘勛譯,《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台北市,雅言出版社。
    丁渝洲(2004),《2003-2004台灣安全戰略評估》,台北市,遠景基金會出版。
    丁韶彬(2004),〈自由國際關係理論的新發展----三角和平論評析〉,北京,《歐洲研究》,第3期,頁54-64。
    尹啟銘(2004),《台灣經濟:轉捩時刻》,台北,商周出版社。
    文久(2004),〈兩岸較量國際間〉,香港,《廣角鏡》,第382期,頁50-54。
    王俊南(2001),〈兩岸統合歧見之探討〉,《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7卷第12期,頁8-24。
    王家英、孫同文、廖光生編(1996),《兩岸四地的互動整合---機遇與障礙》,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
    王家英、孫同文編(1996),《兩岸關係的矛盾與出路》,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
    王逸舟(1995),〈國際關係與國內體制---民主和平〉,北京,《國際政治》6月號,頁31-40。
    王塗發(2006),〈全球化等於中國化的迷思〉,收錄於《台灣經濟重新起爐—全民經濟發展會議》論文集,台北,群策會主辦,3月18日-19日。
    王義祪(2003),〈三角和平論與國際關係的三維世界----評三角和平:民主、相互依存與國際組織〉,上海,《太平洋學報》,第3期,頁91-96。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1999),《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
    卡帕羅索 李邁,林翰譯(1995),《政治經濟學理論》,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平生(1992),〈從「互賴理論」探討兩岸統一問題〉,《共黨問題研究》,台北,八十一年七月。
    朱立群、王妙琴(1996),〈評民主和平論〉,北京,《中國與世界》6月號,頁35-37。
    朱松柏(1991),《分裂國家統一的歷程》,台北,政大國關中心。
    朱炎(2006),蕭志強譯,《台商在中國---中國旅日經濟學者的觀察報告》,台北,財訓出版社。
    朱景鵬(1999),〈區域主義、區域整合與兩岸整合問題之探討〉,《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2卷第8期,八十八年八月,頁71-93。
    朱新民、洪中明(1992),《衝突?整合?海峽兩岸統一政策之研究(一九八七至一九九二年)》。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江啟臣(2005),〈坎昆會議的WTO角色:主要國際關係論的詮釋〉,台北,《政治科學論叢》,第23期,頁133~168。
    何頻、高新(1998),《北京如何控制香港》,明鏡出版社。
    吳釗燮(2006),〈和平與發展---開創兩岸雙迎新局〉,發表於2004年7月4日,收錄於《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11月,頁135。
    吳釗燮(2006),〈和平與發展---開創兩岸雙贏新局〉,收錄於《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陸委會編印,11月,頁126-135。
    吳新興(1992),〈民間交流對於台海兩岸整合的意義---理論的探討與食物的驗證〉,《國立成功大學社會科學學報》,八十一年十二月,頁99-199。
    吳新興(1994),〈台海兩岸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理論與政策》,第8卷第4期,頁67-77。
    吳新興(1995),〈整合理論及其中國問題解決的應用〉,台北,《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2期,頁20-31。
    吳新興(1995),《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吳新興(2001),〈整合理論:一些概念性的分析〉,《中國事務季刊》,台北,第五期,頁41-55。
    吳福成(2002),〈從失位定位---推動兩岸FTA思考〉,台北,《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通訊》,Vol.2,九十一年三月,頁21-24。
    吳豔君(2005),〈試論民主和平論與冷戰後的美國推進戰略〉,武漢,《全球視野理論月刊》,第7期,頁136-139。
    呂亞力(1985),《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呂芳城(2001),〈未來解決兩岸主權統合方式之研究〉,《國防雜誌》,台北,九十年六月。
    宋立功(1996),〈菁英政治。統戰策略。籌委人選──試論中方如何招收治港班底〉,《信報財經月刊》,香港,第227期。
    宋新寧、陳岳(1999),《國際政治經濟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宋鎮照(1995),《發展政治經濟學---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少軍(1995),〈評 “和平民主論”〉,北京,《歐洲》第4期,頁4-8。
    李非(2005a),〈建立”兩岸共同市場”問題研究〉,北京,《台灣研究》,第73期,2005年第3期,頁1-5。
    李非(2005b),〈如何建立 “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北京,《兩岸關係》,第97期,頁10-11。
    李家泉(1996),<各種解決兩岸關係構想或模式之探討>,收錄於《中國統一論壇論文集》,香港,7月。
    李家泉(1998),《香港回歸望台灣》,香港,香港文匯出版社出版。
    李登輝(2006),《台灣經濟發展政策建言書暨全民經濟發展會議李前總統談話集》,台北,全民經濟發展會議3月18-19日,群策會主辦。
    李銘義(2006),《兩岸關係與中國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頁50-51。
    杜震華(2002),〈加入WTO還是不夠〉,台北,《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通訊》,Vol.2,九十一年三月,頁27-28。
    汪堯田(2002),《國際規則發展契機---加入WTO後的中國》,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
    肖平(2005),〈民主和平論對布希政府對外政策的影響〉,成都,《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26卷,頁276-279。
    辛旗(1998),〈著眼於兩岸人民的未來,共同締造一個統一的中國:對於汪道涵關於一個中國內涵論述的理論思考〉,中國評論,八月頁43-53。
    邢慕寰、金耀基(1986),《香港之發展經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周志懷(2002),〈論海峽兩岸經貿關係的制度化安排〉,北京,《台灣研究》,第58期,2002年第2期,頁7-14。
    周志懷(2005),〈反分裂國家法與是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戰略性舉措〉,北京,《台灣週刊》,第621期,頁2-3。
    周志懷(2005),〈反分裂國家法與新時期大陸對台政策〉,北京,《台灣研究》,第72期,2005年第2期,頁1-5。
    周恩來(1984),《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
    周恩來(1991),《周恩來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孟昭昶(2000),〈聯邦制?邦聯制?海峽兩岸整合的前瞻〉,《政策月刊,台北,第62期,八十九年九月,頁2-5。
    孟德斯鳩(1998),張雁深譯,《論法的精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林中斌(2005),〈橫眉冷對反分裂法〉,蘋果日報3月14日,A15版。
    林中斌(2006),〈認清反分裂法的真正面目〉,蘋果日報3月14日,A15版。
    林向愷(2003),〈台中經貿往來對國內經濟的衝擊與國家經濟安全:台、中經貿往來十六年的檢討〉,台北,收錄於兩岸交流與國家安全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11月1日至2日,群策會主辦,頁71-109。
    林佳龍(2003),《未來中國—退化的極權主義》,台北,時報文化。
    林武郎(1998),《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的整合與產業發展》,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林郁方(1992),《分裂國家統一經驗研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林碧炤(1987),〈歐洲整合:理論與爭議〉,《中山社會科學譯粹》,第二卷第二期,高學,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頁116-119。
    林潔珍、廖柏偉(1998),《移民與香港經濟》,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
    林濁水(2004),〈反分裂國家法與中國的對台戰略〉,台北,收錄於《國家發展研究》,第四卷第一期,12月,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編印,頁207-240。
    林濁水(2006),《共同體—世界圖像下的台灣》,台北,左岸文化。
    林聰標等人(1995),《一九九七前後中資企業在香港所扮演的政經角色及其對台灣可能的影響》,台北,陸委會。
    邵宗海(1997),〈香港在中共經濟擴張與兩岸關係發展中扮演的角色〉,《中共研究》,第31卷第3期,頁64-78。
    邵宗海(1998),<中國統一模式與統一過程互動評估>,《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邵宗海(2006),《兩岸關係》,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邱宏輝(1997),〈香港與中國大陸經濟的互補互動關係〉,《中共研究》,第31卷第2期,頁65-73。
    邱垂正(1999),《過渡期中共對香港主權轉移之運作模式分析》,台大國發所碩士論文。
    邱垂正(2003),〈WTO下中共對台「經濟吸納」的建構與部署〉,台北,國防政策評論,第3卷,第3期,頁4-23。
    邱垂正(2005),〈以商圍政的香港模式〉,中國時報。3月21日,第13版。
    邱垂正(2005),〈兩岸非正常化經濟整合關係之省思與挑戰〉,台北,展望與探索,11月,頁18-38。
    邱垂正(2007),〈兩岸共構全球商品供應鏈之現象與挑戰〉,台北,師大政治論叢,國立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出版,2月,頁65-94。
    邱淑美(2001),〈兩岸關係與歐盟關係下〉,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3期,台北,新世紀基金會出版,頁78-86。
    俞可平(2003),《增量民主與善治---轉變中的中國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俞可平(2005),《中國模式與北京共識超越華盛頓共識》,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姜家雄(2004),〈國防預算檢討與和平的可性〉,雷敦龢主編《平安如江河—和平學論文集(二)》,台北,輔仁大學出版,頁295-314。
    柯俊吉(1992),《從整合理論論台海兩岸關係發展(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二年)》,台北。
    胡孝紅(1997),〈國際經濟合作與國家主權〉,中國湖北,《社會科學研究》,3月號,頁76-81。
    香港里昂證券(2006),《兩岸經濟正常化的影響評估》(Cross-Strait Business Normalisation Impact Study),台北市歐洲商務協會贊助,11月。
    倪世雄(2001),《當代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唐稟鈞(2007),〈歐盟50--輝煌的過去,煩惱的開始〉,台北,《NEWSWORLD》,中央社出版,第45期,3月號,頁16-28。
    孫國祥(2004),《亞太綜合安全年報》,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出版。
    孫國祥(2005),〈東亞區域整合之演進與願景:經貿、金融與安全面向的探討〉,《遠景基金會季刊》,台北,遠景基金會出版,頁119-174。
    徐斯儉(2002),〈全球化:中國大陸學者的觀點〉,收錄於宋國誠主編《21世紀中國—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卷二,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民91,頁110-113。
    徐斯儉(2006),《中國大陸民主化指標研究暨資料庫》,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陸委會印行。
    秦亞青(2001),〈國際政治的社會建構—溫特及其建構主義國際政治理論〉,《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頁231-264。
    秦亞青(2001a),〈國際體系的無政府性〉,北京,《美國研究》,第2期,頁135-145。
    秦亞青(2004),〈現代國際關係理論的沿革〉,北京,《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7期,頁56-63。
    翁松燃(2001),〈統合模式初探〉,《國家主權與統合模式》研討會,台北,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3期,頁6-10。
    袁鶴齡(2002),〈新經濟時代兩岸資訊科技之發展與互動〉,收錄於饒美蛟、陳廣漢主編《新經濟與兩岸四地經貿合作》, 香港,商務印書館。
    高長(2001),〈加入WTO後兩岸經貿互動對台灣經濟發展的影響〉,台北,《中國事務季刊》,第二期,九十八年十月。
    高長(2002),〈兩岸加入WTO後,台灣對大陸經貿政策的因應與挑戰〉,台北,《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通訊》,Vol.2,九十一年三月。
    高朗(1998),〈從整合理論分析兩岸間整合的條件與困境〉,收錄於《兩岸關係理論研討會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主辦。
    康德(2002),李明輝譯,《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國科會經點譯注計畫,台北,聯經出版社。
    張五岳(1992),《分裂國家互動模式與統一政策之比較》,台北,業強。
    張五岳(2005),《中共對台商政策、策略及方法》,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
    張五岳(2007),〈關注今年兩岸關係發展的熱點〉,台北,《交流》,第92期,4月,頁39-42。
    張亞中(1998),《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
    張亞中(1998),《歐洲統合》,台北,揚智文化。
    張亞中(1999),〈兩岸未來:有關簽署「兩岸基礎協定」的思考〉,《問題與研究》,八十八年九月,頁1-29。
    張亞中(2000),〈兩岸統合之理論與實踐:歐盟經驗的啟示〉,美歐季刊,台北,八十九年三月,頁35-82。
    張亞中(2000),《兩岸統合論》,台北,生智。
    張亞中(2001),〈兩岸統合與『第三主體』的建立〉,《中國事務》,台北,第五期,九十年七月,頁56-67。
    張亞中、孫國祥(1999),《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伙伴》,台北,生智。
    張京育等編(2004),《四年期程國家安全情勢評估報告》,台北,中華歐亞基金會發行。
    張建一(2006),〈兩岸產業發展趨勢及其產品在世界主要市場的競合〉,《兩岸經貿》5月號,頁10-13。
    張祖樺(2001),《中國大陸政治改革與制度創新》,台北,大屯出版社。
    張登及(2003),《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台北,揚智。
    張順洪(1997),《大英帝國的瓦解----英國的非殖民地與香港問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
    張源容(2005),〈台商大陸投資風險—防範經驗(上)〉,收錄於《台商張老師月刊》,台北,台北企業經理協進會出版,頁56-67。
    張瑞育(2006),〈台商赴大陸投資之產業網絡關係之研究---以IT產業為例〉,收錄於《兩岸關係與大陸問題研究》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辦,頁97-112。
    張榮恭(1999),〈兩岸關係的正確途徑—對等分治、和平競賽、民主統一〉,《政策月刊》,台北,八十八年十月。
    張維邦(2001),〈歐洲整合意涵與模式〉,《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3冊,台北,財團法人陳隆志新世紀文教基金會,頁24-35。
    張維邦(2003),《莫內與歐洲媒鋼共同體的建立》,台北,一橋出版社。
    張曉慧(2002),〈 “民主和平”論〉,北京,《國際資料信息》,頁30-32。
    張讚合(1996),《兩岸關係變遷史》,台北,周知文化。
    梁寶華(2005),《大陸台商一千大》,台北,工商時報主編,工商財經數位出版。
    盛九元(2005),〈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前提與前景〉,收錄於《第十四屆海峽兩岸關係研討》,中國鄭州,全國台灣研究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等主辦,八月,頁147-160。
    許阡(1996),〈由西歐經驗評析兩岸整合問題〉,《政策月刊》,第17期,八十五年六月。
    許家屯(1993),《許家屯香港回憶錄》上下冊,台北,聯經出版社。
    郭建中(2003),〈應用WTO與FTA擴展經濟發展空間〉,收錄於台灣經濟戰略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智庫主辦,2月,頁77-101。
    郭偉峰(2003),《大陸對台思維轉化解讀》,香港,中國評論文化有限公司出版。
    郭樹永(1998),〈經濟依存和平論初探〉,北京,《歐洲研究》,第5期,頁28-33。
    郭樹永(2000),〈評國際制度和平論〉,上海,《美國研究》,第1期,頁24-40。
    陳文鴻、朱文暉(1997),〈台灣資訊電子業的發展及其對中國統一構成的挑戰〉,北京,《戰略與管理》雙月刊,總第25期,頁20-31。
    陳明通等(2005),《民主化台灣—新國家安全觀》,台北,先覺出版社。
    陳明通(2006),〈國家認同新典範的躍升〉,收錄於蕭新煌編《台灣新典範》,台北,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出版,頁136-169。
    陳欣之(2003),〈國際安全研究之理論變遷與挑戰〉,《遠景基金會季刊》第4卷第3期,台北,遠景基金會,頁1-40。
    陳添枝、鹽谷隆英編(2005),《迎向東亞經濟整合》,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陳博志(2003),〈深耕台灣、佈局全球之重點戰略〉,收錄於《台灣經濟戰略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智庫主辦,二月,頁1-20。
    章念馳(2006),〈『台灣主體意識』辨析與建構新型的兩岸關係〉,香港,《中國評論》,6月號,頁6-11。
    曾怡仁、張惠玲(2000),〈區域整合理論的發展〉,台北,《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8期,頁53-70。
    曾柔鶯(1993),〈歐市整合與兩岸關係〉,《台灣經濟》,台北,82年8月。
    湯紹成(1992),〈從德國統一經驗看台海兩岸關係〉,台北,《政治評論》,81年6月。
    童振源(2003),《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台北,生智出版社。
    童振源(2005),〈東亞經濟整合與台灣戰略〉,收錄於《東亞區域整合與兩岸關係》論文集,第五屆兩岸遠景論壇,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主辦。
    童振源(2006),〈東亞經濟整合與台灣的戰略〉,台北,《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2期,頁25-60。
    賀衛方(2002),〈走向具體法治〉,北京,《現代法學》,第24卷第1期,頁3-4
    黃立、李貴英、林彩瑜(2001),《WTO國際貿易論》,台北,元照出版社。
    黃明和、陳信甫(2000),〈歐洲聯盟經濟整合模式適用於兩岸關係之探析〉,《全國律師》,台北,八十九年九月。
    黃偉峰(2000),〈歐盟共同區域政策的發展與其為區域性動員之影響〉,收錄於洪德欽主編,《歐洲聯盟經政策》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六月,頁9-47。
    黃偉峰(2000),〈歐盟整合模式與兩岸主權爭議〉,收錄於《歐洲整合模式與兩岸紛爭之解決》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所歐盟研究小組主辦,六月九日,頁1-19。
    楊開煌(1991),〈海峽兩岸「談判學」----未來海峽兩岸各種可能接觸談判模式與利弊分析〉,《大陸經貿投資月報》,台北,八十年九月。
    楊銘(1998),《中國概念投資總覽》,台北,財訓出版社。
    群策會(2003),《從T到T+----台灣21世紀國家總目標》,台北,玉山社。
    葛永光(1991),《文化多元主義與國家整合》,台北,正中。
    雷敦龢主編(2003),《和平學論文集(一)》,台北,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東吳大學張佛人權研究中心共同企畫,唐山出版社。
    雷敦龢主編(2004),《平安如江河—和平學論文集(二)》,台北,輔仁大學出版。
    劉平、洪曉東、許明德譯(1999),《世界貿易體制的政治經濟學:從GATT到WTO》,北京,法律出版社。
    劉吉主編;李君如、吳軍著(1992),《民主並非虛幻的存在》,上海,人民出版社。
    劉復國(1995),〈英國與歐洲共同體:國家利益與區域整合的矛盾〉,《歐美研究》,第二十五卷第三期。
    劉碧珍、陳添枝、翁永和(2005),《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第二版,台北,雙葉書廊。
    劉曉波(2007),〈物權法爭論背後的政治較量論〉,香港,《爭鳴》,第254期,4月1日,頁45-48。
    潘美玲(2003),〈發展理論與和平的建構---弔詭與出路〉,收錄於黃默等著《和平學論文集》,台北市,唐山出版社,頁105-129。
    蔡東杰(2003),〈現實主義〉,台北,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揚智文化, 頁91-80。
    鄭安光(1999),〈民主和平論及其對冷戰后美國外交戰略之影響〉,台北,《美國研究》第2期,頁31-51。
    鄭竹園(1996),〈大中華經濟圈的形成與前景〉,收錄於《邁向二十一世紀中華經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中華共同體促進基金會編印。
    鄭端耀(1997),〈國際關係「新自由制度主義」理論之評析〉,《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12期,頁1-22。
    鄭端耀(2001),〈國際關係「社會建構主義理論」評析〉,《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頁199-229。
    蕭全政(1991),《政治與經濟的整合──政治經濟的基礎理論》, 台北,桂冠出版社。
    蕭萬長(2002),〈老蕭論經濟〉,《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通訊》,台北,春季刊,九十一年三月,財團法人共同市場基金會出版。
    賴怡忠(2007),〈針對「胡四點」與「反分裂法」的「四要一沒有」〉,台北,《交流》,第92期,4月,頁23-30。
    閻健編(2006),《民主是個好東西---俞可平訪談綠》,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顏建發(2001),〈兩岸統合的前景〉,《遠景季刊》,台北,九十年十月,頁101-120。
    龐建國(1994),《國家發展理論---兼論台灣發展經驗》,台北,巨流出版社。
    羅伯特.基歐漢、約瑟夫.奈著(1991),林茂輝等譯,《權力與相互依賴---轉變中的世界政治》,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羅伯特.基歐漢、約瑟夫.奈著(2005),門洪華譯,《權力與相互依賴》(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譚慎格(2007),〈定義台灣的『現狀』〉,台北,自由時報國際名家專欄,4月23日,第4版。
    蘇元良(2005),《嗥嗥蒼狼---開拓台灣電子業新版圖》,台北,財訊出版社。
    蘇宏達(2001),〈歐盟經驗與兩岸統合:建立WTO架構下的雙邊商務糾紛解決機制〉,《問題與研究》,台北,第40卷第2期,頁1-32。
    蘇長和(1996),〈駁民主和平論〉,北京,《國際政治》,8月號,頁10-14。
    蘇長和(1998),〈經濟相互依賴及其政治後果〉,上海,《歐洲》,第4期,頁34-39。
    蘇長和(1998),〈經濟相互依賴及其政治後果〉,北京,《歐洲研究》,第4期,頁34-39。
    鐘京佑(2004),〈全球治理與公民社會〉,台北,《中山人文社會期刊》,26期,頁99-123。
    龔澤宣(2004),〈 “民主國家”之間的利益衝突與戰爭—民主和平論存疑〉,廣州,《政治學研究》,第1期,頁7-85。

    二、政府出版品

    中央通訊社(2006),《2007世界年鑑》,台北,中央通訊社編印,12月。
    反分裂國家法(2005),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王崑義(2006),《反三戰系列之一:中共對台輿論戰》,反三戰系列套書,台北,政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出版。
    台灣民主基金會(2006),《2006中國人權觀察報告》,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出版。
    交通部(2007),〈落實兩岸直航與開放觀光事宜專案報告〉,台北,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書面報告,交通部編印,2007年5月9日。
    行政院主計處(2006),《統計手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編印,12月。
    馬振坤(2006),《反三戰系列之二:中共對台心理戰》,反三戰系列套書,台北,政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出版。
    國安會(2006),《2006國家安全報告》,台北,國家安全會議編,5月20日初版,國安會出版。
    國防部(2006),《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出版,8月。
    陸委會(2003),《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台北,陸委會編印,十一月。
    陸委會(2004),《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台北,陸委會編印,十一月。
    陸委會(2005),《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台北,陸委會編印,十一月。
    陸委會(2005a),〈陸委會對中共通過「反分裂國家法」的最嚴厲譴責〉,收錄於《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台北市,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5月。
    陸委會(2006),《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台北,陸委會編印,十一月。
    陸委會(2006a),《皇后的毒蘋果---透析中共對台軟硬兩首策略》,台北市,陸委會印行,陸委會大陸資訊及研究中心展出。
    陸委會(2006b),《全球佈局與兩岸經貿》,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背景說明文件,6月行政院陸委會編印。
    陸委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2004),《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141期,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印行,5月。
    陸委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2006),《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164期,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印行,7月,。
    陸委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2006a),《兩岸經濟統計月報》,台北,第165期,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印行, 8月。
    陸委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2007),《兩岸經濟統計月報》,台北,第170期,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印行, 4月。
    黃志芳(2007),〈外交部施政報告〉,台北,立法院外交委員會書面報告,外交部編印,2007年3月12日。
    詹滿容等(2004),《我國因應中國大陸與東協建立自由貿易區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行政院研考會編印。
    編輯群(2006),《反三戰系列之三:中共對台法律戰》,反三戰系列套書,台北,政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出版。
    蔡宏明等(2004),《大陸與港澳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對兩岸四地經貿互動的影響》,台北,行政院陸委會委託研究報告,行政院陸委會編印。
    英文論文及專書

    Balassa, Bela(1961), 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 by Richard D. Irwin, INC. Homewood, Illinois.)
    Brooks, Stephen G. (2005), Producing Security: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Globalization, and the Changing Calculus of Conflic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arr,E.H.(1964), The Twenty Years’ Crisis: 1919-1939(New York: Harper & Row).
    Christiansen, Thomas & Knud ,Erik Jorgensen(1999), The Amsterdam process: A Structuralist perspective on EU Treaty Reform, European integration online papers, Vol.3, No.1, (http://eiop.or.at/eiop/texte/1999-001a.htm)
    Cobb, Robert W. and Elder ,Charles( 1970),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 Regional and Global Study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Deutsch, Karl W.(1953), Nationalism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Deutsch, Karl W.(1957),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isher, Ronald J.(1997), Interactive Conflict Resolution(New York :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Frey, Brubo S. (1984),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Oxford: Basil Blackwell)
    Galtung, Johan(1996), Peace by Peaceful means: Peace and Conflict, Development and Civilization, PRIO: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Oslo,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Gereffi, Gary(1999),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8,1(June):37-70.
    Gereffi, Gary; Humphrey, John and Sturgeon, Timothy(2005), 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12(1) :78-104.
    Hass, Ernst B.(1958) The Uniting of Europe: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Forc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ass, Ernst B.(1961),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The European and the Universal Proces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15 (4):366-392.
    Hass, Ernst B.(1964), Beyond the Nation-State:Func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Hass, Ernst B.(1975), The Obsolescence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Theory, Research Series, No.25,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ass, peter M.(1992), Introduction: Epistemic Communities and International police Coordin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6(1):1-35.
    Herschensohn, Bruce(2006), Taiwan:The Threatened Democracy(World Ahead Publishing, Los Angeles,CA,USA)
    Hoffmann, Stanley(1966), Obstinate or Obsolete? The Fate of Nation-State and the Case of Western Europe, Daedalus, 95(2): 862-915.
    Hveem, Hegle(1999), Political Regionalism : Master and Sevant of Economic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Bjorn Hettne, Andras Inotai and Osvaldo Sunkel eds., Globalism and New Regionalism (London:St. Martin press).
    Jack W. Hou and Kevin H. Zhang(2002), Taiwan’s Outward Investment in Mainland China, in Hung-Gay Fung and Kevin H. Zhang, Financial Market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Greater China (Armonk, N.Y.: M.E. Sharpe), p197.
    Keohane, Robert O(1990), International Liberalism Reconsidered , in John Dune, ed., The Economic Limits to Modern politics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65-194.
    Keohane, Robert O, Joseph S. Nye, and Stanley H. Hoffmann(1993), eds., (1989-1991),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Strategies in Europe(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eohane, Robert O. and Hoffmann, Stanley.(1990),Conclusion: Community Politic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William Wallace, ed., The Dynamic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London:pinter,1990),pp276-300.
    Keohane, Robert O. and Martin, Lisa L. (1995), The promise of Institutionalist Theo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0(1): 42.
    Keohane, Robert O. and Nye, Joseph S. (1977),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New York: Longman).
    Keohane, Robert O.(1984),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eohane, Robert O.(1988),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Two Approache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32(4):379-396.
    Keohane, Robert O.(1989),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Essay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Inc).
    Krasner , Stephan D. ed.(1983) , International Regim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Lenin, Vladimir(1917),Imperialism:The Highest Stage of Capitalism.(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ds).
    Machlup, Fritz (1977), “A History of Thought on Economic Integration”.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earsheimer, John J.(1995), 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International Security, Winter 1994/95,19(3):5-49.
    Moravcsik, Andrew(1998),The Choice for Europe: Social Purpose and State Power from Messina to Maastricht(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Morgenthau, Hans(1985),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Sixth Edition,by Alfred A. Knopf, Inc.
    Nye, Joseph S.(1965),pan-Africanism and East African Integration(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ye, Joseph S.(1971), Peace in Parts: Integration and Conflict in Regional Organization (Boston : Little Brown)
    Pease, Kelly-Kate S.(2003),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Perspectives on Governan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Pentland, Charles (1973), International Theory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London: Faber and Faber)
    Pentland, Charles (1975), Functionalism and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Integration, in A.J.R. Groom & Paul Taylor ed., Functionalism: Theory and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Y.: Crane, Russak & Company)
    Peter, B.Guy (1999),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London, New York: Pinter press).
    Pfenning, Werner ( 2002), “Summarizing Remarks on: Division, Normalization, and Unifi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rom EU to the Cross-Strait Conference” by Peacetime Foundation of Taiwan , Taipei,pp1-8.
    Russett, Bruce & Oneal, John(2001), Triangulating Peace: Democracy,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Russett, Bruce (1967), International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 : A Study In Political Ecology (Chicago : RandMcNally).
    Russett, Bruce(1993), Grasping the Democratic Pea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ussett, Bruce(1997), A Community of Peace: Democracy,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national,in Charles Kegley and Eugene wittkopf eds., 5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 Hill ), p242-243.
    Schmitter ,Philippe C.(1969), Three Neo-Functional Hypotheses about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23( 4):105.
    Smith, Tony(1994), America’s Missi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ld Wild Struggle for Democrac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ung, Yun-wing(2005), China: Global Manufacturing center or world sweatshop?,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Rise of China: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 Institute for National policy Research and Mainland Affairs Council hosted. Taipei, September 10-11, p42.
    Talbott, Strobe(1996), Democracy and the National interest, Foreign Affairs,75(6):47-63.
    Tanner, Murray Scot(2007), Chinese economic Coercion against Taiwan :a tricky weapon to use(Conducted in the RAND National Defense Research Institute , Published by RAND Corporation, CA).
    Tkacik, Jr ,John J.(2004),Rethinking “One China”(The Heritage Foundation, Washington, D.C. ,USA)
    Tung, Chen-yuan (2006),Made by Taiwan but Made in Mainland China: The Case of the IT Industry, in Kevin H. L. Zhang (ed.), China as a World Workshop (London: Routledge), p85-109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2002),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Export Competitiveness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2002), pp. 161-162.
    Waltz, Kenneth N.(1979),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London: Addison-Wesley press).
    Wendt, Alexander(1995), Construct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0, No.1 Summer, p72-74。
    Wendt, Alexander(1999),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ndt, Alexander(2005),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英國劍橋大學授權北京大學發行原文影印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Woodrow Wilson(1999), The Fourteen Points, in Phil William, Donald Goldstein, Jay Shafritz eds. Classical Reading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ort Worth: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p23-26.
    Wu, Raymond R. (2000), A Framework for Cross-Strait Peace: The “One Union, Multiple Systems Formula”, presented at Fifth Roundtable Meeting on US-China policy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Organized by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 August 13-15, NY.
    Wu, Yu-shan(2000),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Cross-Strait Relation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9, no.25. Nov., pp.407-428.
    Zartman, I. William ed.(1995), Elusive Peace: Negotiating an End to Civic Wars,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Washington, D.C. ,US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