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賴志遠 |
---|---|
論文名稱: |
兩漢樂府中反映之生活與民俗研究 |
指導教授: | 邱燮友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0 |
中文關鍵詞: | 兩漢樂府 、民俗 、漢代生活 、詩歌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6 下載:4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國民歌發展至漢代樂府,可謂登峰造極,其清新可愛的語言、栩栩如生的人物、貼近人民的情感,無一不在後世之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並以「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影響歷代的詩歌。兩漢樂府不論在詩歌的格式、語言的運用及寫作的技巧都有高度的成度,其中更具歷史價值的,在於其保留諸多兩漢民俗。藉由對兩漢樂府詩歌的回顧與整理,我們幾乎可以發現樂府詩所呈現的價值,除了文學以外,還有較少人注意到的民俗學的價值。樂府詩的文學價值猶如盛開的花,而這樣的花究竟根植於什麼樣的土壤呢?民俗就是樂府的土壤。本文擬就花向土壤的回溯,討論兩漢樂府詩中所蘊藏的民俗事項。
本篇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正因作品的生命取決於時代精神和周圍民俗,因此我們要向漢代的樂府抛出一個問題:漢代的民俗究竟有哪些?第二章介紹民俗學的定義和範疇,及民俗與樂府的關係。第三章從口頭民俗的部份,作為研究動機的第一個回答。這些從兩漢樂府詩中歸納出來的口頭民俗包括神話、傳說、民歌、謠諺、敘事詩等。第四章則討論物質民俗,包括兩漢樂府詩中的食、衣、住、行。第五章從精神民俗的部份,更認識漢樂府詩歌中所流露出來的漢人精神民俗生活。第六章則是總結前五章的研究。
說明:
1、茲分專著、期刊、論文三大類,各類別下再細分。
2、所有資料依書名筆劃順序排列。
3、出版年代在臺灣者以民國記之,非臺灣出版者以西元記之。
壹、專著之屬
一、古籍之部
《三輔黃圖》,清孫星衍。(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二年)
《文選》,蕭統編。﹙台北:華正書局,民國七十九年﹚
《古今注》﹙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十一冊﹚,晉崔豹。﹙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
《古諺謠》清杜文瀾(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四十九年)
《古詩源箋注》,清沈德潛。﹙台北:華正書局,民國七十三年﹚
《史記會注考證》,瀧川龜太郎。﹙台北:洪氏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清紀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四年﹚
《玉臺新詠》,陳徐陵。(台北:中華書局,民國六十五年)
《西京雜記》,晉葛洪。(四部叢刊,子部)
《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清丁福保編。﹙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七年﹚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清逯欽立輯校。﹙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宋書》,梁沈約。﹙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十六年﹚
《風俗通義》,漢應劭。﹙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十一冊﹚,晉崔豹。﹙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
《後漢書》,宋范曄。﹙台北:洪氏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
《晉書》,吳士鑑等注。﹙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十六年 ﹚
《梁書》,唐姚思廉等撰,清錢大昕考異。﹙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
《陳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七十九年﹚
《隋書》,唐長孫無忌。﹙台北:鼎文書局,民國七十九年 ﹚
《漢書》,漢班固。﹙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十六年﹚
《漢書補注》,清王先謙。﹙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八十五年﹚
《漢詩統箋》,清陳本禮,收錄在《叢書集成三編》。﹙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
《漢鼓吹鐃歌十八曲集解》,清譚儀,靈鶼閣叢書本。
《漢鐃歌釋文箋正》,清王先謙。﹙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六十三年﹚
《詩比興箋》,清陳沆。﹙台北:廣文書局,民國五十九年﹚
《詩藪》,明胡應麟。﹙台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二年﹚
《詩體明辯》,明徐師曾。﹙台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一年﹚
《樂府古題要解》﹙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八十一冊﹚,唐吳兢。﹙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
《樂府詩集》,宋郭茂倩輯。﹙台北:里仁書局,民國八十八年﹚
《樂府廣序》,清朱嘉徵,見《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總集類。﹙台北:莊嚴文化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六年﹚
《論衡今註今譯》,韓復智註譯。(臺北:編譯館,民國九十四年)
《禮記今註今譯》,王夢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三年﹚
《儀禮譯注》,李景林,王素玲,邵漢明。﹙台北:建宏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
二、近人專書
甲、詩歌類
《中國之美文及其歷史》,梁啟超。﹙台北:中華書局,民國六十九年﹚
《中國詩史》,陸侃如等。﹙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6年﹚
《中國詩歌史》,張敬文。﹙台北:幼獅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
《中國詩歌研究》,羅宗濤等。﹙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四年﹚
《中國詩歌流變史》,李曰剛。﹙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
《中國詩學》,黃永武。﹙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九年﹚
《中國歌謠》,朱自清。﹙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七十六年﹚
《中國歷代故事詩》,邱師燮友。﹙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五十八年﹚
《中國韻文史》,澤田總清。﹙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四年﹚
《中國韻文概論》,梁啟勳。(台北: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六年)
《孔子詩學研究》,文幸福。(台北巿:台灣學生書局,民國85年)
《古韻新聲:潘麗珠吟誦教學》。(台北巿:幼鄉,民國92年)
《兩漢詩歌研究》,趙敏俐。﹙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
《兩漢樂府研究》,亓婷婷。﹙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
《兩漢樂府詩之研究》,張清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八年﹚
《紅樓夢考論集》,皮述民。(台北巿:聯經書局,民國83年)
《品詩吟詩》,邱師燮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八年﹚
《樂府:大地之歌》,傅錫壬。(台北巿:時報文化,民國70年)
《樂府文學史》,羅根澤。﹙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
《樂府古辭考》,陸侃如。﹙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九年﹚
《樂府通論》,王易。﹙台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八年﹚
《樂府詩紀》,汪中。﹙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
《樂府詩研究論文集》,作家出版社編輯部。﹙大陸: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
《樂府詩粹箋》,潘重規。﹙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
《樂府詩論叢》,王運熙。﹙大陸:上海中華書局,1962年﹚
《樂府詩選注》,汪中。﹙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
《漢代詩歌新論》,倪其心。﹙大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2年﹚
《漢代樂府箋注》,曲瀅生編著。﹙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八十八年﹚
《漢代樂府與樂府歌辭》,張壽平。﹙台北:廣文書局,民國五十九年﹚
《漢短簫鐃歌注》,夏敬觀。﹙台北:廣文書局,民國五十九年﹚
《漢詩研究》,方祖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五十六年﹚
《漢樂府研究》,張永鑫。﹙大陸: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漢魏六朝詩論叢》,余冠英。﹙大陸:上海中華書局,1962年﹚
《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蕭滌非。﹙台北:長安出版社,民國七十年﹚
《漢魏六朝樂府研究》,陳義成。﹙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民國六十五年﹚
《漢魏六朝樂府詩》,王運熙等。﹙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二年﹚
《漢魏樂府的音樂與詩》,錢志熙。﹙大陸:大象出版社,2000年﹚
《漢魏樂府風箋》,黃節。﹙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乙、民俗類
《中國禮俗史》,王貴民。(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
《中國風俗史》,張亮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八十二年)
《中國古代服飾風俗》,周汛,高春明。(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
《中國服飾史》,黃能馥,陳娟娟。(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西元1995年)
《中國民俗與民俗學》,張紫晨。(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西元1985年)
《中國民俗研究史》,王文寶。(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西元2003年)
《民俗學》,陶立璠。(北京:學苑出版社,西元2003年)
《民俗學概論》,王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西元2002年)
《民俗信仰》,王作楫。(北京市 : 中國文史出版社,西元2007年)
《民俗文化與民間文學》,陳益源。(台北市 : 里仁,民國八十六年)
《先秦兩漢文化的側面研究》,鍾宗憲。(台北:知書房,民國九十四年)
《漢族風俗史》,周耀明,萬建中,陳華文。(上海:學林出版社,西元2004年)
丙、其他類
《中古文學史》,劉師培。﹙台北:文海書局,民國六十一年﹚
《中國文學史》,葉慶炳。﹙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六年﹚
《中國文學發展史》,劉大杰。﹙台北:華正書局,民國八十年﹚
《中國婦女文學史》,謝量。﹙台北:中華書局,民國六十二年﹚
《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王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
《文心雕龍札記》,黃季剛。﹙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六十二年﹚
《文心雕龍讀本》,王師更生。﹙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八十年﹚
《比較文學方法論》,劉介民。﹙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九年﹚
《主題學研究論文集》,陳鵬翔主編。﹙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二年﹚
《先秦兩漢文學史稿》,聶石樵。﹙大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香港:中華書局,1986年﹚
《秦漢禮樂教化論》,蘇志宏。﹙大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修辭學》,黃慶萱。﹙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七年﹚
《漢代文學的情理世界》,李炳海。﹙大陸: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年﹚
《漢魏六朝文學研究》,李文初。﹙大陸: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
《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張仁青。﹙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
貳、期刊之屬
一、 台灣期刊
〈兩漢樂府古辭研究〉,韓屏周。﹙崑山工專學報第一期,民國六十二年七月﹚
〈兩漢樂府歌辭的考識〉,陳友新。﹙花蓮師專學報第十二期,民國七十年﹚
〈從艷歌何嘗行論漢魏晉樂府詩的幾個問題〉,朴英姬。﹙中國文化月刊193期,民國八十四年十一月﹚
〈試論古樂府孤兒行的幾個命題〉,沈志方。﹙中國文化月刊17期,民國七十年三月﹚
〈漢代民歌的藝術分析〉,廖蔚卿,﹙文學評論第六集,民國六十九年﹚
〈漢代樂府之研究〉,陳萬鼐。﹙藝術評論第三期,民國八十年十月﹚
〈漢短簫鐃歌十八曲考釋〉,孔德。﹙東方雜誌第二十三卷,民國六十五年﹚
〈漢鼓吹鐃歌的聲辭分析及說解〉,朱學瓊。﹙﹚
〈漢樂府詩所反映的生活藝術〉,邱燮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一卷一期,民國六十七年﹚
〈漢樂府詩中的婦女問題〉,黃淑貞。﹙中國語文第五九七期,民國九十四年九月﹚
〈樂府詩的特性及其源流〉,邱燮友。﹙幼獅月刊第四十七卷第六期,民國六十七年六月﹚
〈樂府詩試論〉,張春榮。﹙鵝湖第七卷第九期,民國七十一年三月﹚
〈樂府詩總論〉,張草湖。﹙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三卷第三期,民國六十九年三月﹚
〈紅樓夢的民俗學價值及其在文學上的意義〉,葉麗婭。﹙漢學研究第九卷一期,民國八十年六月﹚
二、大陸期刊
〈中國古代婦女文學的感傷傳統〉,喬以鋼。﹙文學遺產,1991年第4期﹚
〈西漢樂府考略〉,趙生群。﹙中國音樂學季刊,1988年第1 期﹚
〈漢樂府東門行新解〉,李固陽。﹙文史知識,1989年第10期﹚
〈論兩漢樂賦中的音樂美學思想〉,蔡仲德。﹙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1年第2期﹚
〈樂府古辭飲馬長城窟行考索〉,傅如一。﹙文學遺產,1990年第1卷﹚
〈盛唐清樂的衰落和古樂府詩的興盛〉,葛曉音。﹙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4年第10期﹚
參、論文之屬
一、碩士論文
《兩漢民間樂府及後人擬作之研究》,李鮮熙,台灣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
《兩漢民間樂府研究》,田寶玉,台灣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四年。
《兩漢民間樂府與後人擬作之研究》,王淳美,政大中研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五年。
《兩漢樂府古辭研究》,黃羨惠,文化中研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
《漢代的音樂發展—從楚聲談起》,李維綺,台灣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
《漢代樂府詩研究》,鄭開道,文化中研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年。
《漢魏文人樂府研究》,沈志芳,東海中研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一年。
《漢魏六朝樂府研究》,陳義成,輔大中研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二年。
《漢魏敘事詩研究》,林彩叔,文化大學中研究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
《漢魏樂府詩美學研究》,楊國娟,香港珠海中研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
《樂府詩集漢魏相和歌辭校注》,李金城,台灣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民國五十五年。
二、博士論文
《先秦兩漢文學言志思想及其文化意義—兼論與六朝文化的對照》,曾守正,台灣師大國研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
《先秦兩漢樂教思想研究》,李美燕,台灣師大國研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二年。
《樂府古辭之原型與流變--以漢至唐為斷限》,劉德玲,台灣師大國研所博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