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怡如 |
---|---|
論文名稱: |
高 中 歷 史 教 學 人 物 評 價 問 題 之 研 究─ 以 劉 銘 傳 在 台 建 設 為 例 |
指導教授: | 鄭瑞明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7 |
中文關鍵詞: | 高中歷史教學 、人物評價 、劉銘傳 、劉銘傳在台建設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65 下載: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個人從事歷史教育已進入第八年,這幾年的歷史教學工作可謂在「變」中不斷成長,每次教育政策的變革都讓站在歷史教育第一線工作的我們倍感壓力,然歷史教學並不是單純的傳遞歷史知識而已,同時透過教學活動以建立學生的歷史意識。然在歷史教育政策有了重大變革後,教科書版本開放、內容大幅度變動,再加上社會政治風氣改變,社會價值觀出現許多不同的聲音,如何將教材內容傳授給學生,實為一重要課題。
本研究以劉銘傳在台建設為例,討論高中歷史教科書中人物評價問題,透過學術論文的蒐集、分析,各版本教材的比較,問卷調查,試圖建立最適當的教學方法,妥善運用人物評價,達到教學目標。
本研究歸納如下:
一、歷史人物評價在高中歷史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階段的學生,認知人格發展已逐漸趨近成年人的模式,但仍處於自我混淆的階段,若無適當的引導,容易有分裂的人格思維出現;再者,從傳統的教學經驗和今日教學研究趨勢來看,教條式的訓示無法獲得共鳴,唯有人類的經驗才是最有說服力的例證,而讓人最有共鳴性的當然是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
二、歷史人物(以劉銘傳為例)在教科書的安排。
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必須以史學研究成果為基礎,達成教育的目的,並非以一人之好惡為教材選擇的標準。以劉銘傳在台建設為例,史家研究評價受政治社會風氣影響,從早期的肯定論、1970年代的否定論、到1980年代修正論;教科書對劉銘傳的評價,從國編本到審定本也受到此趨勢影響,從強調「奠下現代化基礎」到「奠下現代化相當基礎」到「清代現代化最進步地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先檢視教科書作者對此人物的評價所持意識及立場,再從各個角度分析,不應僅就某一角度給予簡單的評論。
三、歷史教科書與歷史知識建立的相關性。
就學生的角度來看,老師講述、教科書內容、電視節目的歷史劇劇情,都是歷史知識的來源,然歷史劇是戲劇不是歷史,其中不乏杜撰者;教科書的內容也非歷史的全部。因此老師如何引導,實關乎歷史教學成敗。
四、運用教科書達成教學目標。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接觸最多和使用最頻繁的教材,還是歷史教科書,但此非唯一的教材應以其他類型的歷史教材作為輔助和補充。老師應掌握教科書內容,簡明扼要,化繁瑣文字為圖表,以歷史人物為中心,更能引起學生注意,既能方便講解,更能加深學生印象。
歷史教育除了要建構歷史知識以達認知目的外,更重要的還要達到情意與技能的目標。然高中歷史課程,尤其高一歷史課程,範圍大、內容多,與授課時數不成正比,為達教學目標,把課程講授完畢,大抵採用講述法為之,應用媒體、電腦,配合小組討論或計畫專題,其他教學法立意甚佳,但在有限的教學時數中,實有實施的困難。
一、史料
1.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德宗實錄選輯》,台北市:台灣銀行,民53.9。
2.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劉銘傳撫台前後檔案》,南投市:台灣文獻委員會,民86.6。
3.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編輯委員會編輯小組,《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台中市:台中圖書館,民74.6。
4.胡傳,《台灣日記與稟啟》,南投市:台灣文獻委員會,民86.6。
5.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南投市:台灣文獻委員會,民86.6。
6.劉寧顏總纂,《重修台灣省通志》,南投市:台灣文獻委員會,民82.4。
7.鄭樵,《通志》卷五十四,職官四,台北:商務,民72.12台一版。
二、課程標準
1.教育部,《中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正中,民41。
2.教育部中等教育司,《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正中書局,民60.2。
3.教育部中等教育司,《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正中書局,民72.8。
4.教育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編輯審查小組,《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民85。
三、教科用書
1.王仲孚,《歷史(下)》,台中市:康熙圖書網路,民93.2修訂四版。
2.林能士等,《歷史(下)》,台南市:南一書局,民88。
3.呂實強、蔣永敬,《高中歷史》第三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民86.8,13版。
4.李孝悌,《歷史(下)》,台北縣:龍騰文化,民92。
5.吳文星、張勝彥,《認識台灣(歷史篇)》,台北市:國立編譯館,民86。
6.金兆梓,《新編高中本國史》下冊,上海:中華書局,民37.8,28-29版。
7.胡春惠等,《歷史(下)》,台北市:正中書局,民88.12。
8.許雪姬、劉妮玲,《歷史(下)》,台北市:三民書局,民90.11。
9.夏德儀,《高級中學歷史》第三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民68.8,八版。
10.郭廷以,《高中歷史》第二冊,省教育廳,民46.2,四版。
11.郭廷以,《高中歷史》第二冊,教育部標準教科書編印委員會,民57.12,六版。
12.陳豐祥,《歷史(下)》,台北縣:建宏出版社,民89.1。
13.羅元鯤,《高中歷史》第三冊,開明書店,民36.5,12版。
14.藍孟博,《興中高中歷史》第二冊,台北:正中書局,民40.11,台再版。
四、專書、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報告
1.于西友主編,《中學歷史教學法》,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于西友等著,《歷史學科教育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1991.1。
3.王德昭,《怎樣教歷史》,台北市:正中書局,民74、13版。
4.王仲孚,《歷史教育論集》,台中市:大同資訊,民90.7。
5.王仲孚,〈高中歷史第一~三冊新舊教材比較─我國歷史教育之研究第二年報告〉,《行政院國科會補助計劃報告》,師大史研所編號:MSC(75(0301(H003(0597(148,民76.6。
6.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縣:帕米爾,民74.7。
7.北京師範大學歷史教學法教研室、天津師範大學歷史教學法教研室、北京師範學院歷史教學法教研室編著,《中學歷史教學法概論》,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5。
8.台灣省高級中學教學輔導團,《高中歷史教學與研究》第三輯,台灣省: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民86.6。
9.台灣省高級中學教學輔導團,《高中歷史教學與研究》第四輯,台灣省: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民87.6。
10.李國祁,《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1860-1916)—閩浙台地區》,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74。
11.金相成、陸滿堂、陳雪良,《歷史教學法概論》,安徽省: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
12.金耀基,《傳統到現代》,台北市:時報,民68。
13.林清山主編,《有效的學習方法》,台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民86。
14.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台北市:聯經,1997。
15.洪致文,《台灣鐵道傳奇》,台北市:時報文化,1993初版四刷。
16.海峽兩岸紀念劉銘傳逝世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組織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編,《海峽兩岸紀念劉銘傳逝世一百周年論文集》,合肥市:黃山書社,1998。。
17.連橫,《台灣通史》,台北市:商務,民47.5。
18.徐萬民、周兆利,《劉銘傳與台灣建省》,福建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8。
19.郭廷以,《台灣史事概說》,台北市:正中書局,民47.5。
20.許雪姬,《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台北市:自立晚報,1993。
21.許南村,《認識台灣教科書評析》,台北市:人間,1999。
22.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市:台灣中華書局,民70台14版。
23.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所編,《中學歷史教育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所,民71.12。
24.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編,《高級中學歷史教學法研討會資料彙編》,台北市: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民82.5。
25.陳美璊 ,《多元智慧融入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後壁高中為例》,台南縣:後壁高中,民91.12。
26.郭生玉,《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縣:精華書局,民74.8修訂版。
27.彭懷恩、朱雲漢主編,《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市:時報文化,民72.11,四版。
28.張世賢,《晚清治台政策》,台北市: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67.6。
29.張朋園,《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1860-1916)—湖南省》,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72。
30.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台北市:師大書苑,民78.7增訂二版。
31.溫世頌,《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三民書局,民76.9五版。
32.楊碧川,《後藤新平傳》,台北市:克寧出版社,1994.9。
33.廖風德,《台灣史探索》,台北市:台灣學生,民85。
34.趙恆烈,《歷史思維能力研究》,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
35.鄭和鈞、鄧京華,《高中生心理學》,台北市:五南,民84.2。
36.戴國煇,《台灣史研究:回顧與探索》,台北市:遠流,2002。
37.蔡美瑛,《綜藝節目對塑造青少年次文化之影響》,台北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民87.9。
38.蔡琰,《電視歷史劇價值系統與社會意識分析》,台北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民85.8。
39.魏授章,《歷史課堂教學藝術》,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
五、碩士論文
1.卓宏祺,〈清代台灣理番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7.6。
2.袁筱梅,〈國中歷史教科書中歷史人物的選擇與撰述─以秦漢史為範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
3.吳重義,〈清末台灣洋務運動之研究(1874-1891)〉,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0。
4.楊慶平,〈清末台灣開山撫番戰爭(1885-1895)〉 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4.6。
六、期刊
1.王劍英,〈歷史地圖在歷史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收入於于西友主編,《中學歷史教學法》,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3,頁306-310。
2.王國璠,〈劉銘傳〉,《台北文獻》,第11、12期合刊,民59.6,頁262-264。
3.王壽南,〈歷史教育的目的〉,收入於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主編,《歷史教學與研究》,台北市:幼獅,1992,頁1-12。
4.朱昌崚,〈劉銘傳與台灣近代化〉,收入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現代史論集》34,台北市:商務,民75,頁277-298。
5.李國祁,〈我國中學歷史課程及教材之檢討與建議〉,《台灣教育》,445期,民77.2,頁4-8。
6.李國祁,〈歷史教學中的人物介紹〉,《歷史教學》,1:1,台北市:中國歷史學會,民77.7,頁122-128。
7.李國祁,〈清季台灣的政治現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收入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現代史論集》34,台北市:商務,民75,頁31-62。
8.李國祁,〈政治近代化的肇始〉,收入於李國祁主編,《台灣近代史》政治篇,台中:台灣省文獻會,民84,頁125-172。
9.李春芳,〈媒體運用〉,收入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台北市:師大書苑,民78.7增訂二版,頁327-358。
10.李時岳,〈劉銘傳與台灣建省〉,收入於黃康顯主編,《近代台灣的社會發展與民族意識》,香港:香港大學校外課程部,1987.12,頁137-150。
11.李騰嶽,〈劉銘傳在台灣—建省始末〉,《文獻專刊》,第四卷第一、二期,南投市:台灣文獻委員會,民42.8,頁17-30。
12.余玥貞等記錄整理,〈歷史教科書與歷史教學座談會(記錄摘要)〉,《新史學》11:4,台北市:三民,2000.12,頁139-194。
13.呂實強,〈四十年來我國的高中歷史教育〉,《教育資料集刊》16輯,民80.6,頁155-168。
14.呂實強,〈綜論劉銘傳的歷史功績〉,《歷史月刊》,1996.1,頁26-43。
15.吳文星,〈如何看待日據時代的台灣史〉,《歷史學科教育之趨勢》,台北市: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民87.4,頁19-32。
16.吳密察,〈劉銘傳與台灣〉,《國文天地》,第5卷11期,1990.4,頁56-58。
17.杜維運,〈中國歷史教育的過去與未來〉,《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二十八期,民85.9,頁389-396。
18.林玉茹,〈1945年以來台灣學者台灣史研究的回顧─課題與研究趨勢的討論(1945-2000)〉,《台灣史料研究》,21期,台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3.9,頁2-33。
19.林滿紅,〈當代台灣的史學與社會〉,《教學與研究》,第十八期,民85,頁69-97。
20.林衡立,〈劉銘傳在台灣—撫墾〉,《文獻專刊》,第四卷第一、二期,南投市:台灣文獻委員會,民42.8,頁49-72。
21.研究組輯,〈「劉銘傳與台灣」研究論文目錄(初編)〉,《史聯雜誌》,第十七期,民79,頁147-152。
22.胥端甫,〈劉銘傳年譜〉,《文獻專刊》,第四卷第一、二期,南投市:台灣文獻委員會,民42.8,頁5-15。
23.郭廷以,〈甲午戰前的台灣經營—沈葆楨丁日昌與劉銘傳〉,收入於氏著,《近代中國的變局》,台北市:聯經,1987,頁299-327。
24.郭廷以,〈台灣的開發和現代化〉,收入於氏著,《近代中國的變局》,台北市:聯經,1987,頁335-375。
25.郭崇美記錄,〈劉銘傳與台灣現代化座談會紀錄〉,《台北文獻》,直字第143期,民92.3,頁1-58。
26.郭子亮,〈中學歷史教材立體處理法探研〉,《中學歷史教學》,1989.5,頁1-12。
27.郭海鳴,〈劉銘傳在台灣—清賦〉,《文獻專刊》,第四卷第一、二期,南投市:台灣文獻委員會,民42.8,頁31-48。
28.許雪姬,〈卲友濂與台灣的自強新政〉,《清季自強運動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77,頁427-458。
29.許雪姬,〈近年來大陸對台灣的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期,民75.3,頁66-77。
30.邢奕斐,〈關於歷史人物的教學〉,收入於于西友主編,《中學歷史教學法》,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3,頁301-306。
31.茅家琦,〈陳永華、劉銘傳與台灣社會發展〉,收入於海峽兩岸紀念劉銘傳逝世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組織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編,《海峽兩岸紀念劉銘傳逝世一百周年論文集》,合肥市:黃山書社,1998,頁85-91。
32.陳世慶,〈劉銘傳在台灣—交通建設〉,《文獻專刊》,第四卷第一、二期,南投市:台灣文獻委員會,民42.8,頁73-88。
33.陳在正,〈台灣建省與近代化〉,收入於氏著,《台灣海疆史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3,頁179-194。
34.陳旭麓,〈台灣建省與洋務派〉,收入於黃康顯主編,《近代台灣的社會發展與民族意識》,香港:香港大學校外課程部,1987.12,頁185-203。
35.陳聖士,〈劉銘傳與自強運動〉,《清季自強運動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77,頁405-421。
36.曹潛,〈清代台灣郵路郵站考〉,《郵政研究季刊》,第二期,民70.4,頁57-67。
37.張元,〈從具體描述到深入解釋—國中、高中歷史教學的區隔〉,《歷史月刊》,1996.10,頁96-101。
38.張玉法,〈歷史教育與人生〉,收入於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主編,《歷史教學與研究》,台北市:幼獅,1992,頁13-20。
39.張炎憲,〈台灣建省與劉銘傳治台〉,收入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現代史論集》34,台北市:商務,民75,頁251-276。
40.張炎憲,〈台灣史研究的新精神〉,《台灣史料研究》,第1期,1993.2,頁76-86。
41.張隆志,〈劉銘傳、後藤新平與台灣近代化論爭—關於十九世紀台灣歷史轉型期研究的再思考〉,《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第二冊,台北市:國史館,1998,頁2031-2056。
42.張景媛,〈有效教學方法〉,收入於林清山主編,《有效的學習方法》,台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民86,頁21-34。
43.賀嗣章,〈劉銘傳在台灣—產業開發及教育設施〉,《文獻專刊》,第四卷第一、二期,南投市:台灣文獻委員會,民42.8,頁89-96。
44.黃秀政、黃文德,〈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去職研究〉,《台灣文獻》,第四十九卷第四期,南投市:台灣文獻委員會,民87.12,頁9-24。
45.黃秀政,〈談高級中學新課程教科用書審查基準—以歷史類科為例,《國立編譯館通訊》,第十一卷第四期,民87.10,頁10-15。
46.黃純青,〈卷頭言〉,《文獻專刊》,第四卷第一、二期,南投市:台灣文獻委員會,民42.8,頁1。
47.黃富三,〈台灣史上第一次土地改革〉,《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卷12期,1975.12,頁29-39。
48.黃富三,〈劉銘傳與台灣的近代化〉,收入於黃富三、曹永和主編,《台灣史論叢》,第一輯,台北市:眾文,1993.2,頁273-279。
49.黃富三,〈從劉銘傳開山撫番政策看清廷、地方官、士紳的互動〉,收入於國史館主編,《國史上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台北市:國史館,民88.12,頁1161-1189。
50.黃光雄,〈教學目標〉,收入氏主編,《教學原理》,台北市:師大書苑,民78.7增訂二版,頁81-115。
51.賈馥茗,〈從「學」「庸」中所見的教育「準則」和「情懷」〉,收入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編,《中國教育思想》,台北市:偉文,民68.6,頁1-16。
52.楊碧川(高伊哥),〈台灣歷史意識問題〉,收入於施敏輝主編,《台灣意識論戰選輯》,台北市:前衛出版社,民77,頁163-171。
53.廖風德,〈清末台灣現代化問題初探〉,收入於氏著,《台灣史探索》,台北市:台灣學生,民85,頁251-280。
54.廖漢臣,〈劉銘傳在台灣—籌防〉,《文獻專刊》,第四卷第一、二期,南投市:台灣文獻委員會,民42.8,頁97-106。
55.歐陽教,〈教學的觀念分析〉,收入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台北市:師大書苑,民78.7增訂二版,頁1-27。
56.歐陽躍峰,〈劉銘傳撫台施政方案平議〉,收入海峽兩岸紀念劉銘傳逝世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組織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編,《海峽兩岸紀念劉銘傳逝世一百周年論文集》,合肥市:黃山書社,1998,頁151-170。
57.鄧孔昭,〈關於邵友濂盡廢劉銘傳新政的分析〉,收入於蕭克非、仲沖、徐則浩主編,《劉銘傳在台灣》,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頁246-255。
58.鄭欽仁,〈台灣史研究與歷史意識之檢討〉,《台灣文藝》,84期,1983.9,頁7-17。
59.鄭瑞明,〈圖表在中學歷史教學上的應用─以《認識台灣(歷史篇)》為例〉,頁1-17。取自於http://www.his.ntnu.edu.tw.
60.葉小兵,〈對歷史教科書作用的反思〉,收入於張元主編,《清華歷史教學》,第八期,民86.9,取自http://www.vm.nthu.edu.tw/history/histeach/indexes.html.。
61.戴國煇,〈晚清期台灣的社會經濟—並試論如何科學地認識日人治台吏〉,收入於氏著,《台灣史研究:回顧與探索》,台北市:遠流,2002,頁27-88。
62.蕭正勝,〈劉銘傳與台灣建設(上)〉,《台灣文獻》24:3,民62.9,頁97-121。
63.蕭正勝,〈劉銘傳與台灣建設(下)〉,《台灣文獻》24:4,民62.12,頁92-112。
64.Ramon H. Myers著,呂孝德譯,〈台灣經濟的發展〉,收入於彭懷恩、朱雲漢主編,《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市:時報文化,民72.11,四版。
65.蘇梅芳,〈劉銘傳與的自強維新思想與抱負〉,《成大歷史學報》22,民85.12,頁129-161。
66.蘇梅芳,〈李鴻章、劉銘傳與鐵路自強方案〉,《成大歷史學報》23,民86.12,頁286-434。
七、網路資料
1.http://140.111.1.22/(教育部)
2.http://www.his.ntnu.edu.tw.(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3.http://www.nict.gov.tw/(國立編譯館)
4.http://www.npm.gov.tw/(故宮博物院)
5.http://www.sinica.edu.tw/(中央研究院)
6.http://www.vm.nthu.edu.tw(清蔚園)
7.http://ljll.teacher.100point.com/(中學歷史教學資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