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睿穎 CHEN Jui-Yin |
---|---|
論文名稱: |
家庭的情意結—台語片通俗劇研究 Family Complex: Research for Taiwanese Dialect Melodrama Films |
指導教授: |
林芳玫
Lin, Fang-Me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1 |
中文關鍵詞: | 通俗劇 、台語片 、家庭 、愛情 、敘事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melodrama, Taiwanese dialect films, family, love, narrativ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41 下載:4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語片具有明顯的形式特徵與內容格式,盛行於1956年至1970年代初期之 間。期間經歷了與廈語片、日片、國語片、洋片乃至於電視的競爭,最終於1981 年完全消失。台語片從誕生之初便從既有的民間敘事系統中大量取材,並且與各 種大眾娛樂媒體結合,成為能夠代表60年代本土的/大眾的/鄉村的再現系統。
台語片有活絡的類型(genre)發展軌跡,其中探討愛情與家庭的通俗劇 (melodrama)是台語片中的最大宗,甚至在其他類型中,通俗劇模式 (melodramatic mode)仍佔據極為重要的位置,家庭中的倫理秩序和性別角色, 成為穩定故事衝突、賦予新生力量的重要象徵。在50年代通俗劇文本大量佚失, 70年代僅出產少量通俗劇文本的狀況下,本研究以60年代通俗劇作品為研究對 象,採用結構主義概念對個別文本進行敘事分析,詮釋出在台語片通俗劇中的家 庭意念、愛情功能,以及對家庭秩序、性別角色的想像。
第一章概述研究動機、方法及文獻回顧。第二章開始,就60年代早期通俗劇、 60年代中期通俗劇、60年代晚期以降通俗劇進行文本閱讀。60年代早期通俗劇展 現了50年代台語片市場邊界未明的百家爭鳴狀態,家庭的想像針對作者言說目的 與目標市場的不同,而傳達著不同的意義。第二章筆者挑選了留日知識分子、外 省籍團隊以及市場導向之台語片製片商所主導的作品來凸顯其中家庭與愛情論 述的差異。就形式上來說,家庭是這個時期最主要的穩定力量。60年代中期則是 通俗劇型式最成熟的時期,為了凸顯本階段台語片類型化與本土化的成熟,第三 章集中討論此時期的跨文化、跨媒體轉譯作品,探究其中家庭與愛情意義的變 遷。發現愛情成為促進家庭重組新生的正面力量,而家庭仍然是給予愛情體制內 肯定的重要象徵。60年代晚期的通俗劇,向急速變遷的現實社會靠近,將焦點轉 移到家庭內部的問題,處理重點包括叛逆而不成熟的青少年、失和的婚姻、破碎 的家庭等。家庭在這時期作品的意義被放大,中心角色透過重新認識家庭的意 義,並且服膺於家庭秩序而完成成長儀式,愛情的敘事角色又回到60年代初期狀 況,成為低於家庭的次等力量。接著,第五章則討論其他類型台語片中,通俗劇 模式出現的情形。在台語片多元的類型敘事中,家庭扮演著道德和自我認同的凝 聚力量,而成為個人正面能量和道德地位之象徵。
壹、英文部分
一、專書:
Gibbs, John.(2002). Mise-en-scène : Film Style and Interpretation. London; NewYork: Wallflower Press.
Hébert, Louis. Julie Tabler tran. (2006). Tools for Text and Image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Semiotics. online eboook, published by Texto! http://www.revue-texto.net/Parutions/Livres-E/Hebert_AS/Hebert_Tools. html
Manchel, Frank.(1990). Film study: An Analytical Bibliography. New Jersey: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s, Linda.(1998). Playing the Race Card: Melodramas of Black and White from Uncle Tom to O. J. Simps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二、期刊論文與單篇文章:
Taylor, Jeremy(戴杰銘).(2008). From Transnationalism to Nativism? The Rise, Decline and Reinvention of a Regional Hokkien Entertainment Industry. In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9:1. pp. 62-81.
Williams, Linda.(1998). "Melodrama Revised," in Browne, Nick eds. Refiguring American Film Genres. History and Theo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42-88.
貳、日文部分
一、期刊論文與單篇文章:
三澤真美惠(2003)。〈何非光、越境する身体—「忘却」された台湾出身の抗日映画人〉,《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 地域文化研究專攻 紀 要》年報第6號,頁188-212。
參、中文部分(含譯本)
一、專書:
Aumont, Jacques., Michel Marie.(1986) 吳珮慈譯(1996)。《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台北:遠流。
Greimas, A. J.(1966) 吳泓緲譯(1999)。《結構語義學-方法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Stam,Robert.,Robert Burgoyne & Sandy Flitterman-Lewis.(1993).張黎美譯(1997)。《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台北:遠流。
Schatz, Thomas. (1981). 李亞梅譯(1999)。《好萊塢類型電影:公式、電影製作與片廠制度》。台北:遠流。
Turner, Graeme.(1993) 林文淇譯(1997)。《電影的社會實踐》。台北:遠流。 (2007)《「酷搜一下-台語電影文物展」活動手冊》。
(1997)。《粵語文藝片回顧1950-1969》。香港:香港市政局。
石婉舜(2003)。《林摶秋》,「臺灣戲劇館;資深戲劇家叢書」。臺北:臺北藝術大學。
何春耕(2008)。《中西情節劇電影藝術比較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
吳昊(2005)。《邵氏光影系列:文藝、歌舞、輕喜劇》。香港:三聯書店。
李天鐸(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亞太。
呂訴上(1961)。《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
洪卜仁主編(2007)。《廈門電影百年》。廈門:廈門大學。
姚立群編(2008)。《台灣影視歌人物誌1950-1965》。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梁良編(1984)。《中華民國電影上映總目》(上、下)。台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
黃建業等(2005)。《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仁(2008)。《日本電影在台灣》。
黃仁編(2007)。《開拓台語片的女性先驅》。台北:亞太。
黃仁編(2006)。《優秀台語片評論精選集》。台北:亞太。
黃仁(2005)。《辛奇的傳奇》。台北:亞太。
黃仁、王唯編著(2004)。《台灣電影百年史話》。台北:中華影評人協會。
黃仁(1994)。《悲情台語片》。台北:萬象。
黃仁、梁海強、戴獨行、徐桂峰、孟莉萍、李南棣等主編 (1982)。《中國電影電視名人錄》。台北:今日電影雜誌社。 葉龍彥(2006)。《日本電影對台灣的影響1945-1972》。彰化:中州技術學院視訊傳播系電影研究中心。
葉龍彥(1998)。《春花夢露-正宗台語片興衰史》。台北:博揚文化。
葉龍彥(1995)。《光復初期台灣電影史》。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電影資料館口述電影史小組(1994)。《台語片時代》。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廖金鳳、傅葆石、卓伯棠、容世誠編著(2003)。《邵氏影視帝國:文化中國的想像》。台北:遠流。
廖金鳳(2001)。《消逝的影像-台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台北:遠流。
薛惠玲、姚立群編(2000)。《陳子福手繪電影海報集》。台北:文建會、國家電影資料館。 蔡國榮(1985)。《中國近代文藝電影研究》。台北:電影圖書館。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文化(1949-1994)》。台北:遠流。
盧非易編(1994)。《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1949-1994》。台北市:中華民國電影年執委會。
鍾喬主編(1994)。《電影歲月縱橫談》(上、下)。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二、期刊論文與單篇文章:
石婉舜(1994)。〈戲劇的氣味:林博秋訪談錄〉,《電影欣賞》,70,頁22-26。
石婉舜(1994)。〈追憶湖山片廠〉,在〈台灣電影的先行者:林博秋〉專輯,《電影欣賞》70期,頁20。
吳俊輝、林文珮整理(1991)。〈荊棘地裡構築夢土:華興工作人員座談紀錄〉,《電影欣賞》51期,頁8-22。
施如芳(1999)。〈歌仔戲電影所由產生的社會歷史〉,《新聞學研究》。59,頁23-40。
張昌彥(2007)。〈《不平凡的愛》與日本電影《愛染桂》轉換之間〉,《春花夢露五十年—台語片學術研討會》,頁50-64。
張秀蓉、石婉舜(1994)。〈台語電影史上的一脈清流:林博秋其人其事座談會記錄〉,《電影欣賞》,70,頁27-38。
黃仁(1992)。〈台語片二十五年的流變與回顧〉,《電影欣賞》53期,「台語片專題」,1992年2月。
葉龍彥(2000),〈台語片與廈語片大對決〉,《台北文獻》直字131期,頁105-137。
廖金鳳(1999)。〈台灣電影中台語片的形式與內涵初探〉,《台北市立社會教育館館刊》。10,頁27-31。
蔡秀女(1987)。〈台語影片的類型〉,《民俗曲藝》,49,頁30-36。
羅維明(1994)。〈錯愛《錯戀》-台語片的經典,林博秋的名作〉,《電影欣賞》,70,〈台灣電影的先行者:林博秋〉,頁47-50。 原載《中時晚報》1993 年4月2日。
三、學位論文:
林奎章(2008)。《尋找台語片的類型與作者-從產業到文本》。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如芳(1997)。《歌仔戲電影研究》。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幸祺(2004)。《台語電影明星演員研究-以四個明星演員為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如(1991)。《台語片的興衰起落》。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肆、網路資源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伍、田野訪談部份 辛奇。2008年7月31日。地點:丹堤咖啡捷運明德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