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欣穎
Lin, Hsin-Ying
論文名稱: 提問教學法對促進七年級國語文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
An Research on Question-Posing Strategy for the 7th Graders’ Chinese Reading Comprehension
指導教授: 唐淑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1
中文關鍵詞: 提問教學法閱讀理解七年級國語文
英文關鍵詞: question-posing strategy,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seventh graders, Chines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ED.029.2018.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7下載:4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提問教學法對促進七年級國語文閱讀理解之研究。研究者採取行動研究法,針對國中七年級一個班級進行研究。研究目的有四:一是探討提問教學在七年級國語文課程的實施歷程。二是了解實施提問教學後學生閱讀理解的學習表現。三是了解學生對七年級國語文課程實施提問教學的看法。四是探討教師對七年級國語文課程實施提問教學的省思。

    本研究從國中國文課文出發,依據閱讀理解歷程擬題,探討提問教學是否能改善尋求改變的教學現況。為達研究目的,研究者主要蒐集教學觀察紀錄表、提問學習單、研究者的回顧省思等質性資料,另外輔以訪談紀錄、提問教學問卷、提問教學回饋,來檢視學生閱讀理解的表現情形與對國語文課程實施提問教學的看法,資料分析結果歸納如下:

    一、提問教學有助於國語文閱讀理解課程的規劃。

    二、省思提問教學的意涵可以修正教學歷程:
    連結學生生活,發展高層次問題;連結先備知識,搭建輔助鷹架;以學生為中心,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

    三、提問教學後可看見學生閱讀理解的進步表現與待改善處。

    四、學生對七年級國語文課程實施提問教學多持正向看法:
    教師提問問題與技巧對閱讀理解有正向影響;提問教學促使個人閱讀理解能力的進步;提問教學的上課方式對個人態度有正向影響。

    五、提問教學讓教師獲得省思與成長。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亦提出相關建議,以做為未來在提問教學法促進國語文閱讀理解上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參考。

    This action research aimed to explore how the question-posing strategy enhanced Chinese reading comprehension.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were the twenty-seven seventh graders in class. There were four purposes of the study. (1) to explore the process the question-posing strategy was implemented in the seventh Chinese lesson.(2) to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reading performance after implementing this strategy.(3) to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views on the seventh Chinese lesson implemented by this strategy. (4) to explore the teacher’s reflection on implmenting this strategy in the seventh Chinese lesson.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text on the textbook and raised questions about reading comprehension, which tried to figure out if this instruction could improve the teaching situation. To reach the research purposes, the researcher collected the qualitative data , including the research teaching observation records, the students’ worksheets, and the teacher’s reflective feedbacks. The interview records,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students’ feedbacks were also supplemented to fully underst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performance and the students’ views on the Chinese lesson implemented by the questioning instruct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above data, the findings were inducted as following.

    1. The question-posing strategy was helpful for planning Chinese reading comprehension lesson.

    2. The feedbacks on this strategy could modify the teaching process: pose high-level questions by connecting with the students’ living experiences; build scaffolding by connecting with the prior knowledge;obser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with the student-centered approach.

    3. The question-posing strategy could show students’ progress and drawbacks.

    4. Most of the students had pos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question-posing strategy on the Chinese lesson: the questions posed by the teacher and the skills had postive effect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question-posing strategy not only facilitated personal reading comprehension progress but also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personal attitude.

    5. The question-posing strategy helped the teacher gain reflection and growth.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the future lesson planning and teaching on the Chinese reading comprehension implemented by the question-posing strateg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閱讀理解的相關探究 9 第二節 提問教學的相關探究 15 第三節 以提問教學促進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1 第二節 研究情境 31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3 第六節 研究倫理 45 第四章 提問教學的實施歷程與省思 47 第一節 提問教學方案的設計與規劃 47 第二節 提問教學實施歷程的準備期 53 第三節 提問教學實施歷程的行動期 60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7 第一節 學生閱讀理解的表現情形 97 第二節 學生對提問教學之看法分析 106 第三節 學生個別訪談分析 123 第四節 教師本身的省思 13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39 第一節 結論 139 第二節 建議 143 後記 147 參考文獻 149 附錄 157 附錄一 提問教學問卷 157 附錄二 提問教學回饋 159 附錄三 教學前評估學習單 161 附錄四 〈母親的教誨〉教學設計 165 附錄五 〈母親的教誨〉提問學習單 169 附錄六 〈謝天〉教學設計 173 附錄七 〈謝天〉提問學習單 177 附錄八 〈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181 附錄九 〈五柳先生傳〉提問學習單 187 附錄十 參與研究同意書 191

    壹、中文部分
    王淑俐(1997)。教師說話技巧-教師口語表達在教學與師生溝通上的運用。臺北市:師大書苑。
    石德華、宋怡慧、呂淑玲、吳建華、李榮哲、范金蘭、張榮焜、劉清蓮(2018)。國中國文課本第二冊(1下)。臺南市:翰林。
    李吟咏(199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市:心理。
    李坤崇、歐慧敏(2004)。修訂Bloom認知目標分類。取自http://www.csal.fcu.edu.tw/edu/Plan/ex20151006110843f1.pdf。
    李春芳(1988)。發的技巧。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頁296-312)。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惠玉(2014)。提問式教學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發展情形之個案研究-以七年級國文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宋曜廷(2014,7月)。把練習考古題的時間拿來思考。親子天下。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59760-%E6%8A%8A%E7%B7%B4%E7%BF%92%E8%80%83%E5%8F%A4%E9%A1%8C%E7%9A%84%E6%99%82%E9%96%93%E6%8B%BF%E4%BE%86%E6%80%9D%E8%80%83/。
    周美玲(2013)。多層次提問教學融入國語科對國小四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與閱讀動機之影響(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玉体(1995)。西洋教育思想史。臺北市:三民。
    林秀玲(2009)。發問策略教學對學生提問能力及閱讀理解之影響-以國小四年級國語科教學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秋美(2011)。提問策略教學對不同批判思考能力之國小六年級學童在閱讀理解及閱讀提問表現之影響(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基興(2005)。閱讀力:收集、解讀、思考、判斷能力的源頭。臺北市:如何。
    林進材(2000)。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市:五南。
    林進材(2000)。教學理論與方法。臺北市:五南。
    林寶山(1988)。教學原理。臺北市:五南。
    林寶山(2003)。實用教學原理。臺北市:心理。
    吳芳怡(2017)。運用提問策略提升國中學生歷史課學習成就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幸曼玲(2008)。閱讀的心理歷程與閱讀教學。教師天地,154,4-8。
    洪志成(2000)。教學原理。高雄市:麗文文化。
    洪蘭(2004)。閱讀決定思想。教師天地,129,4-7。
    紀閔中(2016)。提問教學法促進七年級學生國語文理解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臺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2009)。教出閱讀力2:教出Super小讀者。臺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9)。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PIRLS 2006報告第二版。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
    施頂清(2000)。自我發問策略與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對國中生國文閱讀理解的效果比較考驗(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高廣孚(1988)。教學原理。臺北市:五南。
    孫劍秋、簡貴雀、吳韻宇、林孟君、陳俐玲等,教育部國語文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團隊執行策畫(2012)。閱讀理解與兩岸課程教學。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2012)。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國語文課程與輔導執行團隊江惜美、洪月女、孫劍秋、鄭圓鈴、劉瑩等(2010)。閱讀評量與寫字教學。臺北市:五南。
    許育健(2015)。高效閱讀—閱讀理解問思教學。臺北市:幼獅文化。
    陳木金、許瑋珊(2012)。從PISA閱讀評量的國際比較探討閱讀素養教育的方向。教師天地,181,37-43。
    陳怡莉(2008)。提問式教學支援系統之同儕互評級學生學習成效(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怡琪(2011)。多層次提問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理解、閱讀理解後設認知與閱讀動機之影響(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信宏(2008)。蘇格拉底對話在六年級學生輔導的應用(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87/pta_5320_2729842_56626.pdf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語文領域(國語文)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46/pta_15908_6926716_67382.pdf
    張玉成(1984)。教師發問技巧。臺北市:心理。
    張玉成(1999)。教師發問技巧。臺北市:心理。
    張晶貽(2015)。互動科技結合提問式閱讀策略對中學生國語文學習成效與興趣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彭明輝(2012)。「公平」的考試犧牲了什麼?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取自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2/11/blog-post_14.html
    黃國秀(2014)。運用提問策略提升國中生中文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以PISA試題的閱讀歷程為架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黃雅鈴(2005)。幼稚園科學主題中師生問答發展歷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黃詩涵(2012)。國中國文專家教師之閱讀教學策略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黃瓊儀(2003)。不同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國小閱讀理解障礙學生教學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溫世頌(1978)。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楊育菁(2018)。高中國文課堂提問教學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董宜俐(2003)。國小六年級學童中文閱讀理解測驗編製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國小戲劇創作課程之教學轉化。臺北市:師大書苑。
    趙鏡中(2003)。提升閱讀例的教與學-趙鏡中先生語文教學論集。臺北市:萬卷樓。
    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2010)。PISA閱讀素養應試指南。取自http://pisa.nutn.edu.tw/download/Publishing/pisa_read_guide.pdf。
    蔡睿瑜(2017)。提問策略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提升閱讀理解與閱讀態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鄭明長(2002)。發問對教學歷程之影響初探。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5,93。
    鄭湧涇(1979)。「探討式討論活動」在科學教育上的應用Ι.發問-一種促進學習的方法。科學教育月刊,31,30-34。
    鄭圓鈴(2013)。閱讀素養一本通。臺北市:天下雜誌。
    鄭圓鈴著,許芳菊採訪撰文(2013)。有效閱讀—閱讀理解,如何學?怎麼教?臺北市:天下雜誌。
    賴榮興(2008)。自我發問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發問與閱讀理解表現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鍾明芳(2016)。古文結構提問教學法對國中國文學習成就之研究─以竹南國中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顏詩穎(2015)。運用提問策略提升國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顏惠君(2015)。提升國中生國文閱讀理解能力之差異化教學實踐歷程與實施成效探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魏嘉慧(2010)。國小四年級國語科常用閱讀測驗之內容分析(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蘇怡芬(2004)。閱讀理解的影響因素及其在教學上的意義。教師天地,129,21-28。
    Adler, M. J. , & Van Doren, C.(2003)。如何閱讀一本書(郝明義、朱衣譯)。臺北市:商務。(原著出版於1940)
    Gagné, E. D. , Yekovich, C. W ., & Yekovich, F. R.(1998)。教育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岳修平譯)。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93)
    Goodman, K. S.(1998)。談閱讀 On Reading(洪月女譯)。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於1996)
    McTighe J. & Wiggins G.(2017)。核心問題:開啟學生理解之門(侯秋玲、吳敏而譯)。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於2013)
    Mayer, R. E.(1991)。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林清山譯)。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87)
    Michael Pressley(2010)。有效的讀寫教學—平衡取向教學(曾世杰譯)。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於1998)
    Stanfield B.(主編)(2017)。學問:100種提問力、創造200倍企業力(陳淑婷、林思玲譯)。臺北市:開放智慧。(原著出版於2010)

    貳、英文部分
    Bloom, B. S. (ed),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New York, NY: David Mckay.
    Bruner, J. S. (1966). 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New York, NY: Norton.
    Bruner, J. S. (1978). The role of dialogue in language acquistion. In A. Sinclair, R. J. Jarvella & W. J. M. Levelt(Eds. ),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language(pp. 241-256). New York, NY: Springer Verlag.
    Carver, R. P. (1973). Reading as reasoning: Implications for measurement. In W. H. MacGinitie (Ed. ) , Assessment problems in reading(pp. 44-56).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Davis, I. K.(1981). Instuuctional technique.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Gagné, E. D. (1985).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Boston, MA: Little, Brown.
    Gallagher, J. J. , (1963). and Aschner, M. J. A preliminary report: analysis of classroom internation. Merrill-Palmerr Quarterly, 2, 183-194.
    Goodman, K. S. (1967). Reading as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6, 126-135.
    Guilford, J. P. (1956). The structure of intellec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52, 267-293.
    Huey, E. B. (1908). The psychology and of reading. New York, NY: Macmillan. (Reprinted by M. I. T. Press in 1968).
    John-Steiner, V. & Mahn, H. (2003). Sociocultural contexts for teaching learning. In W. M. Reynolds & G. E. Miller(Eds. ) , Handbook of Psychology: Vol. 7. Educational Psychology(pp. 125-151). Hoboken, NJ: Wiley.
    Laberge, D. & Samuels, S.J. (1974). Toward a theory of automa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reading. Cognitive Psychology, 6, 293-323.
    Person, P. D., & John, D. D. (1978).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Piaget, J (1962). Play, 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kdhood. New York, NY: Norton.
    Porter, A. C. & Brophy, J. (1988).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good teaching: Insight
    From the work of the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Teach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5, 74-85.
    Sanders, N. M. (1996). Classroom question:What kind?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Stoodt, B. D. (1989). Reading instruction (2nded. ).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Tappan, M. B. (1998). Sociocultural psychology and caring pedagogy: Exploring Vygosky's “hidden curriculum.ˮ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3(1) , 23-33.
    Vygotsky, L. S. (1962). Thought and language (E. Hanfmann & G Vaker, Trans. ). Cambridge, MA: WIT Press.
    Vygotsky, L. S. (1978). In M. Cole, V. John-Steiner, S. Scribnerr, & E. Souberman(Eds. ), Mind in Society. Cambridge, MA: WIT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