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邱慶豐 Ciou, Cing-Fong |
---|---|
論文名稱: |
腦力激盪術融入國小構圖教學方案對學生構圖表現與創造力之成效研究 The Influence of Brainstorming Teaching involved in Drawing Composition lesson 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Creativity |
指導教授: |
潘裕豐
Pan, Yu-Fong |
口試委員: |
陳龍安
Chen, Lung-An 張雨霖 Chang,Yu-Lin |
口試日期: | 2021/04/23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7 |
中文關鍵詞: | 腦力激盪 、構圖教學 、創造力 、威廉斯創造力測驗 、共識評量 |
英文關鍵詞: | Brainstorming, Drawing Composition Lesson, Creativity, William's Creativity Assessment, Consensus Assessment Techniques |
研究方法: | 準實驗設計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97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5 下載:2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七至十二歲正值認知發展上的轉變階段,是培養美感的關鍵點,然而研究者在指導時發現,其畫面構圖常出現制式化的排列與造型,創意表現普通,因此興起探討創造力與構圖的想法。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腦力激盪思考融入構圖教學方案教學之可行性,規劃出適用的課程內容,探究其對國小學生創造力之影響。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國小三年級108名學生,本研究採用準實驗法,研究工具為:威廉斯創造性思考與共識評量並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教學前後學生創造力改變情形。本研究發現結果:
一、在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方面:
(一)實驗組在精密力、測驗總分皆顯著優於控制組。
(二)實驗組和控制組在流暢力、變通力與獨創力的分數則未達顯著差異。
(三)實施腦力激盪思考之構圖教學方案,對提升國小學生創造力有成效的。
二、在構圖創作共識評量方面:
(一)實驗組在符合主題上顯著優於控制組。
(二)實驗組和控制組在主客畫面、形、方向及色彩、畫面平衡感、構圖豐富性等方面,
皆無顯著差異。
綜合上述,研究者根據實驗結果提出在教育上的建言與未來研究的方向。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7 to 12-year-old children is the transition stage and the key point of aesthetic perception. Found out when teaching, ordinary creativity in drawing composition was institutionalized in arrangement and shape. Therefore, focus on drawing composition and creativity. This study focus on exploring Implementing the Influence of Brainstorming Teaching involved in drawing composition lessons has its feasibility 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creativity. The subjects were 108 third-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The adopted research tools included “William’s Creativity Assessment” and “Consensus Assessment Techniques”.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one-way analysis of covariance to find out the changes in student’s creativity after the instruction. Important discoveries in the research include:
1. William’s Creativity Assessment:(a)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part of elaboration and original ability. (b)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art of fluency, flexibility, and originality. (c) The research provided “brainstorming teaching with drawing composition lesson” in Chapter 16 can improve 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creativity.
2. Drawing Composition for Consensus Assessment Techniques:(a)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part relevant to the subject. (b)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art of in figure and ground, shape and color, balance, and a rich sense of layering.
In conclusion, the researcher provided advice in education and the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中文
David Sanmiguel Cuevas & Antonio Munoz Tenllada (1997)。構圖(王荔,譯)。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於:1997)。
Stephen Bowkett (2007)。創意思考教學的100個點子(賴麗珍,譯)。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07)。
Todd Lubart(2007)。創意心理學(蔣國英,譯)。遠流。(原著出版於:2003)。
丁慶騰(2015)。揮灑想像力的色彩–想像力繪畫課程之發展與教學成效。國立
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毛連塭、郭有橘、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心理出版社。
王千倖(2000)。提昇教師教學創造力。中等教育,51(3),60-71。
王木榮、林幸台(1987)。威廉斯創造力測驗(指導手冊)。心理出版社。
王臣名(2007)。團隊創新氛圍、團隊工作動機及團隊創造力傾向對團隊研發績效關聯性之實證研究--以K公司研發團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王佳瑩(2010)。合作學習應用在資訊競賽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的創造力影響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朱厚儀(2010)。運用遊戲於語文領域以提升國小低年級學生創造想像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江孟鴻(2011)。「話我蘆荻」未來想像教學方案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事業創新經營研究所。
江美惠(2005)。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方案對資優學生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何靜瑛(2009)。無字圖畫書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吳品芬(2015)。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國小四年級學童閩南語學習成效和學習技巧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呂燕卿(1991)。繪畫鑑賞教學之內涵及實施。新竹師院學報,第五期。
呂燕卿(1994)。談美勞科教學評量及作品評量(上)。美育,40-46。
呂燕卿(1994)。談美勞科教學評量及作品評量(下)。美育,41-48。
呂燕卿(2000)。如何落實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課程。國立編譯館通訊。
呂燕卿、陳明華、簡志雄、蘇振明(1999)。藝術教育教師手冊─國小美術篇。國立藝術教育館。
巫春子(2006)。提昇兒童繪畫中色彩之課程與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李品頤(2000)。國小中年級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以視覺藝術為主之教學實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李美華(2014)。融入設計思考於未來想像教學之行動研究――「在水一方」未來
想像教學方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李美蓉(1995)。視覺藝術概論。雄獅圖書出版社。
汪正明(2010)。數學科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三年級資優生創造力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周文敏(2004)。「創造性圖畫書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與繪畫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林玉山(1993)。葛德納兒童繪畫發展研究與認知發展之探討。國教月刊,4,39, (69),11-26。
林奇佐(2000)。建構九年一貫課程的教學策略。九年一貫課程研討論文集(下)- 邁向課程新紀元。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384-393。
林雅玲(2002)。國中小創意教師教學策略與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
查顯良(1997)。國民小學中年級兒童繪畫空間表現特質之多重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市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范乃中(2013)。以美術鑑賞教學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生繪畫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原 來(2004)。腦力激盪術徹底應用。新潮社。
袁金塔(1987)。中西繪畫構圖之比較。藝風堂出版社。
高筱蒨(2015)。運用形線畫活動提升國小四年級學生注意力之行動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課程綱要草案 [公告]。國教院。
崔光宙(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師大書苑。
張世彗(2007)。創造力:理論、技法與教學。五南圖書。
張明麗(2013)。以視覺藝術創造思考教學提升國小學童創造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張振松(2001)。自然科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張凱涵(2006)。合作學習運用在視覺藝術課程對國小低年級學童創造力與繪畫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張銘芬(2007)。透過單色線畫構圖訓練以提升觀察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教育部。
教育部(2002)。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部。
教育部(2005)。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部。
教育部(2009)。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中程計畫書。教育部顧問室。
教育部(2013)。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103年至107年)臺灣‧好美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教育部。
許純純(2009)。創造思考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郭禎祥(1992)。中美兩國藝術教育-鑑賞領域實施現況之比較研究。文景書局。
郭禎祥(2008)。當代藝術教育課程研發展論文集序文。載於張家琳主編:當代藝術教育課程研發展論文集,1-2。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論文集。
陳美秀(2001)。兒童繪畫表現與大眾文化關係之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自發性漫畫創作之多重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
陳朝平、黃壬來(1995)。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五南圖書。
陳龍安(1998)。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創造思考能力的影響。臺北市立師院學報,19,115-147。
陳龍安(1999)。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五版)。心理出版社。
陳龍安(2000)。創造思考教學。載於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合著: 創造力研究,212-262。心理出版社。
陳龍安(2005)。創造思考的策略與技法。教育資料集刊,30,201-221。
陳瓊花(2002)。審美與認知。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156-168頁)。桂冠。
陳瓊花(2003)。藝術概論。台北市:三民書局。
陳麗如(1996)。國小低年級兒童繪畫表現模式極其影響因素之多重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曾子瑛(2008)。繪本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資優生創造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黃小華(2011)。閱讀賞析導入兒童繪畫創作教學研究--以國小中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黃壬來(1993)。國小美勞科教學研究。五南圖書。
黃文彬(1999)。具科學創造力之國小學童人格特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楊文政(2014)。兒童繪畫比賽標準之探析:以2002-2012年全國美展國小高年級組得獎作品為例。南華大學視覺與媒體藝術學系。
楊曼琳(2016)。運用小組遊戲競賽法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成效與合作學習經驗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楊婷婷(2019)。啟動感官的想像力藝術課程之教學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葉玉珠(2000)。「創造力發展的生態系統模式」及其應用於科技與資訊領域之內涵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2(1),95-122。
葉玉珠、李梅齡、林志哲、葉玉環、彭月茵(2006)。「幼兒創造力測驗」之發展。測
驗學刊,53(1),129-154。
董奇(1999)。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五南圖書。
詹文成(2003)。西洋繪畫測驗對於類寫實階段學童鑑賞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
劉振源(1996)。兒童畫教材教法。藝術家。
劉嬰滿(2017)。兒童線畫研究應用於童趣飾品之創作-以海洋生物為例。亞洲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
劉豐榮(1991)。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水牛文化。
劉豐榮(1991)。審美判斷之發展認知歷程與學習之研究。載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舉辦之審美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劉豐榮(1999)。後現代主義對當前藝術批評教學之啟示。發表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美教系學術專題演講。
潘裕豐(2006)。為何及如何做創意教學。生活科技教育,39,38-55。
蔡佩樺(2016)。運用設計思考提升國小四年級學童創造問題解決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蔡欣蓉(2015)。以合作學習法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穆佩芬、尹亭雲、張家慧(2014)。兒童繪畫發展與臨床應用。榮總護理,頁414-425。
蕭文欽(2010)。原型開發漫畫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兒童創造力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蕭佳純(2012)。國小學生內在動機、學科知識與創造力表現關聯之研究:教師創造力教學的調節效果。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89-113。
賴美辰(2011)。「與2030年的我對話」未來想像教學方案發展之行動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謝正瑜(2005)。兒童圖畫書的圖像語言表現賞析教學對兒童繪畫表現影響之研究(以6-9歲兒童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謝惠珍(2011)。應用數位科技在中年級繪畫構圖表現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教學科技碩士班。
簡惠燕(2000)。國小學童在科學問題解決過程中創造力與後設認知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
英文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Inc.
Chan, D. W., & Zhao, Y. J. (201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awing Skill and
Artistic Creativity: Do Age and Artistic Involvement Make a Difference?.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2(1), 27-36.
Csikszentmihalyi, M. (1996). 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ical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Eisner, E. W. (1972).Educating artistic vision. New York:Nacmillian.
Howe, R. (1997, November).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approaches processes for teaching and doing creative activ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minar of Instruction for Creative Thinking. Taipei: NTNU.
Jesson, Jill. (2012).Developing Creativity in the Primary School. Open University Press.
Kovalik, S., & Olsen, K.(1994).ITI:Integrated thematic instruction(3rd. ed.)From EDRS ERIC ED374894.
Lewis, H. P. & Mussen, P. H. (1969).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for evaluating children’s artistic creativit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10(3), 25-48.
Osborn, A. F. (1953). Applied Imagination: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of Creative Problem-Solving. New York: Scribner.
Parsons, M. J. (2010).Boxes and Corrals: Creativity and Art Education Revisited.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Education. 8 (2), 31-41.
Rhodes, M. (1961). 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 Phi Delta Kappan, 42, 305-310.
Williams, F. E. (1980). Creativity assessment packet (CAP): Manual. Buffalo: D.O.K. Publishers, Inc.
Yunghans, M. (1981), A pull-out program for gifted elementary students, School arts,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