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珮玟
Hsu,Pei-Wen
論文名稱: 王學之質疑及其流弊──以理論之探究為中心
The criticisms and complications of Wangism──A deliberation on theories
指導教授: 莊耀郎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8
中文關鍵詞: 王學流弊無善無惡性善格物致知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2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陽明提倡良知教,成為明代學術思想的主流,王學一出,風行天下,造成天下莫不言良知,是以吾人欲掌握明代儒學,必定先求對王門有一清楚的理解。然而,王學雖達到心學理論的高峰,但隨之亦衍生出流弊,並引起當時以及後來學者的批評。
    流弊可分為「法病」與「人病」兩大部分。思考法病的意義,實大於人病,因為找出法病,便是有在理論源頭止弊的可能。因此找出王學在理論源頭的缺失,對治流弊便有入手處。陽明的理論,有其不夠完滿之處,因此,後人批評王學,在本體上多從「無善無惡」一語出發。雖然就陽明四句教來說,並不構成問題,但從教化的角度來看,確實有壞教的可能。另外,陽明學說,為何會造成王學末流的弊病,這也是王學在理論上,有無法彌縫之處,這恐怕是陽明需要負責的。至於在工夫上,後來的學者多回到以收斂型態的「敬」、「主靜」等工夫。因為致良知的工夫,有發散的危險,甚至是蕩越的差失,只談超悟。更進一步說,可能因其工夫無法貞定心體,以致流弊錯出。故後人在反省王學以及流弊的討論,多執此兩大面向展開。
    在良知學之外,有儒者以其生命實踐道德,展開不同的教法。如朱子學者代表羅欽順、江門學派的陳白沙與湛甘泉。整菴以理一分殊的思考型態,強調對事物之理的認識。白沙在靜中體悟端倪,期有把柄在手,重視純粹的道德主體。甘泉隨處體認天理,認為格物就在以身至物,較為重視客觀事物。若是從質疑王學以及作為王學參照的角度出發,不論是重視客觀面向,強調存在之理,重視氣的一面,或是求心體之純粹無渣滓,都可提供王學在理論上的不同的思考面向。
    至於明末兩大學派,東林學與蕺山學,則可定位為「對治王學流弊而起之學」,因為彼其所處的時代,正是流弊叢出,收拾不住的年代。故對於流弊的感受特別強烈,也據此展開其說。東林學人,以顧憲成與高攀龍為代表,彼在儒門中,在在強調「性善」的重要性,以小心知本作為工夫教路;另外,其強調氣節風骨,也有掃蕩明末風氣的正面意義。至於蕺山則是將陽明致知,轉向誠意,是歸顯於密,化念還心的思考,以收斂對治陽明作為顯教可能出現的弊端。故不論是東林學人或是蕺山,都對於如何在源頭上止弊,因其切身的體會而提出相應的說明。
    總的來說,陽明學的教法,雖然導致明末流弊的出現,理論上,或有不盡善處,此是吾人在後設討論上的求全責備,但是不因弊端的出現或是理論的不完滿,而減損陽明學的時代意義與價值。另外,不論是甘泉、整菴站在不同系統的學問脈絡上,對王學提出質疑,或是可能的修正,以及東林顧、高二人與蕺山,真實的面對王學的流弊,直接能夠提出救病之方,在在都顯示出,明代儒者對時代學術的回應,以及在學思、實踐勇於承擔的魄力。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評述 5 一、總論王學流弊 5 二、從專家研究出發 8 (一)湛甘泉 8 (二)朱子學人 9 (三)東林學人──顧憲成、高攀龍 11 (四)劉蕺山 1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視域 16 一、研究方法 16 二、研究視域 17 第四節 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 20 第二章 對王學的反省 21 第一節 對心體的批評 23 一、心即理說 23 二、以無善無惡說心 28 三、錯認《孟子》 32 四、援外道入儒 33 第二節 對工夫的討論 35 一、格物致知 36 二、知行合一 38 第三章 從心學的不同型態省思王學 43 第一節 白沙之學宗自然 44 一、心具眾理 45 二、靜中養出端倪 49 (一)靜坐 49 (二)無欲 52 (三)天地氣象 53 第二節 甘泉之隨處體認天理 54 一、一本不二 55 (一)理一而已 56 (二)心為主宰 58 (三)內外合一 58 二、隨處體認 62 (一)主敬收心 63 (二)一貫自然 65 三、《大學》格物義的再詮釋 66 第三節 江門對王門心學的商榷 69 一、心學的不同進路 69 (一)陽明為白沙傳人 70 (二)各自得其學 72 二、體物而不遺 76 (一)心物關係 76 (二)格物之辨 79 三、作為王學參照的意義 81 第四章 朱子學者對王學的批判 85 第一節 理氣為一 86 一、心思得理 87 (一)道心人心 88 (二)理一分殊 90 二、操持格物 91 (一)操即敬也 92 (二)格物窮理 94 第二節 對心學的批駁 96 一、心是否即理 97 二、知覺與良知 101 三、格物 104 四、對陽明學的參照意義 109 第五章 面對流弊而起之學(一)──東林學派 111 第一節 顧憲成之小心即敬 112 一、性為心矩 113 (一)性善而已 113 (二)心亦理也 116 (三)良知良能 119 二、小心工夫 121 第二節 高攀龍之格物知本 124 一、性體心用 125 (一)性善具足 125 (二)心者氣之靈 128 二、復性主敬 131 (一)心無一事 131 (二)靜坐慎獨 132 (三)格物知本 134 第三節 東林學派對王學的批判與修正 137 一、批判無善無惡之說 138 (一)卑善 139 (二)以善為意 145 二、蕩越工夫 147 (一)重悟輕修 148 (二)格物非狥外 149 三、救弊途徑 152 第六章 面對流弊而起之學(二)──劉蕺山 157 第一節 慎獨之學 158 一、意根最微 158 (一)性善 158 (二)意為心主 161 二、好善惡惡 169 (一)慎獨 170 (二)紀過 172 第二節 致知轉向誠意 175 一、重解《大學》 176 二、論王門流弊 184 (一)良知異化 185 (二)蕩越工夫 187 第七章 結論 189 參考文獻 197

    一、陽明及後學著作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2006年。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新編本,浙江:浙江古籍,2011年。
    〔明〕王陽明,陳榮捷著:《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學生書局,1998 年。
    〔明〕徐 愛、錢德洪、董 澐著,錢 明編校:《徐愛 錢德洪 董澐集》,江蘇: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鄒守益著,董平編校:《鄒守益集》,江蘇: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歐陽德著,陳永革編校:《歐陽德集》,江蘇: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王 畿著,吳 震編校:《王畿集》,江蘇: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聶 豹著,吳可為編校:《聶豹集》,江蘇: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羅洪先著,徐儒宗編校:《羅洪先集》,江蘇:鳳凰,2007年。
    〔明〕羅汝芳著,方祖猷、梁一群、李慶龍編校:《羅汝芳集》,江蘇:鳳凰出版社,2007年。
    二、古籍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收錄於〔清〕阮元校刻《十三 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宋﹞周濂溪:《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程 顥、程 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宋]胡 宏:《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宋〕朱 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2003年。
    〔宋〕朱 熹:《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明〕陳獻章:《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明〕羅欽順:《困知記》,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明〕羅欽順:《整菴先生存稿》,收錄於《儒藏》精華編,253冊集部,北京:北京大學,2009年。
    〔明〕湛甘泉:《湛甘泉先生文集》,收錄於《儒藏》精華編,253冊集部,北京:北京大學,2009年。
    ﹝明﹞湛甘泉:《聖學格物通》,收錄於〔清〕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16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明〕詹 陵:《異端辨正》,收錄於《和刻本中國古逸書叢刊》,第31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
    〔明〕陳 建:《學蔀通辨》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明]馮 柯:《求是編》,收錄於《貞白五書》;《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明〕方學漸:《心學宗》,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儒家類第12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年。
    〔明〕顧憲成:《小心齋劄記》,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明〕顧憲成:《涇皐藏稿》,收錄於〔清〕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2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明〕顧憲成:《顧端文公遺書》,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儒家類第14冊,臺北:莊嚴文化事業,1995年。
    〔明〕高攀龍:《高子遺書》,收錄於〔清〕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2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明〕劉宗周:《劉宗周全集》,浙江:浙江古籍,2007年。
    〔清〕黃宗羲:《宋元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
    〔清〕黃宗羲:《黃宗羲全集》,浙江:浙江古籍,2005年。
    〔清〕顧炎武:《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2006年。
    〔清〕張 烈:《王學質疑》,上海:上海商務,收錄於《叢書集成初編》,第 114冊,1936年。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民國〕徐世昌等編:《清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三、專著
    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兩大宗派的對峙與合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方祖猷:《王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2001年。
    王文娟:《湛甘泉哲學思想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12年。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2004年。
    史革新、李 帆、張昭軍等著:《清代理學史》,廣州:廣東教育,2007年。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2000年。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______:《慧菴論學集》,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______:《顧涇陽、高景逸思想之比較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向世陵:《理氣性心之間:宋明理學的分系與四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
    ______:《心體與性體》,第1冊,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
    ______:《心體與性體》,第2冊,臺北:正中書局,2002年。
    ______:《心體與性體》,第3冊,臺北:正中書局,2001年。
    ______:《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學生書局,2000年。
    ______:《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書局,2002年。
    ______:《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2003年。
    ______:《現象與物自身》,臺北:學生書局,2004年。
    ______:《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商務,2006年。
    吳 光主編:《陽明學綜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9年。
    吳 震:《聶豹 羅洪先評傳》,南京:南京大學,2001年。
    ______:《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2003年。
    ______:《羅汝芳評傳》,南京:南京大學,2006年。
    ______:《泰州學派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9年。
    何 俊、尹曉寧:《劉宗周與蕺山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9年。
    杜保瑞:《劉蕺山的功夫理論與形上思想》,臺北:花木蘭文化,2009年。
    呂妙芬:《胡敬齋與陳獻章》,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______:《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年。
    步近智、張安奇:《顧憲成 高攀龍評傳》,南京:南京大學,2011年。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1990年。
    ______:《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4年。
    ______:《四端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臺大出版中 心,2012年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文津出版社,1992年。
    ﹝德﹞伽達默爾著,夏鎮平、宋建平譯:《哲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2005年。
    ﹝德﹞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北京:商務,2007年。
    東方朔:《劉蕺山哲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______:《劉宗周評傳》,南京:南京大學,2006年。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______:《詮釋與工夫》,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8年。
    ______:《陽明「內聖之學」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2009年。
    ______:《異曲同調──朱子學與朝鮮性理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學生書局,1990年。
    林繼平:《明學探微》,臺北:商務,1984年。
    ______:《王學探微十講》,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份子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周熾成:《復性收攝──高攀龍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日﹞岡田武彥著,吳 光、錢 明、屠承先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2000年。
    姜允明:《陳白沙其人其學》,臺北:洪葉文化,2003年。
    ______:《王陽明及陳白沙》,臺北:五南出版社,2007年。
    ﹝日﹞島田虔次著,甘萬萍譯:《中國近代思維的挫折》,江蘇:江蘇人民,2005年。
    侯外廬等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胡元玲:《劉宗周慎獨之學闡微》,臺北:學生書局,2009年。
    胡發貴:《羅欽順評傳》,南京:南京大學,2001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臺北:學生書局,1994年。
    ______:《中國哲學原論:原教》,臺北:學生書局,1994年。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臺北:台灣開明書局,1975年。
    徐儒宗:《江右王門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9年。
    [瑞士]耿寧:《心的現象》,北京:商務,2012。
    ____________:《人生第一等事》,北京:商務,2014年。
    麥仲貴:《王門諸子致良知學之發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3年。
    ﹝德﹞康德著,牟宗三先生譯註:《純粹理性之批判》,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學生書局,2000年。
    ﹝德﹞康德著,李明輝譯:《道德底形上學基礎》,臺北:聯經,2005年。
    茍小泉:《陳白沙哲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高明士:《中國教育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85年。
    ﹝日﹞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上海:上海古籍,2010年。
    張伯宇:《湛甘泉心學思想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2010年。
    張豈之主編:《中國思想學說史》明清卷,廣西:廣西師大,2008年。
    張翔浩:《王守仁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7年。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2003年。
    章 沛:《陳白沙哲學思想研究》,廣東:廣東人民,1984年。
    許珮玟:《王門後學工夫論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2015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冊三(下),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嵇文甫:《左派王學》,臺北:國文天地:1990年。
    湯一介、李中華主編:《中國儒學史》全七冊,北京:北京大學,2011年。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黃明同:《陳獻章評傳》,南京:南京大學:2006年。
    黃信二:《王陽明「致良知」方法論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
    黃敏浩:《劉宗周及其慎獨哲學》,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1994年。
    喬清舉:《湛若水哲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彭國翔:《良知學的開展──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三聯書局,2005年。
    ______:《近世儒學的辨正與鉤沉》,臺北:允晨文化,2013年。
    楊祖漢:《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______:《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楊國榮:《良知與心體:王陽明哲學研究》,臺北:洪葉文化,1999年。
    ______:《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3年。
    楊 菁:《清初理學思想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劉又銘:《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2000年。
    劉述先:《黃宗羲心學的定位》,臺北:允晨文化,1986年。
    鮑世斌:《明代王學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4年。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陳 來:《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4年。
    ______:《中國近世思想史》,北京:商務,2004年。
    ______:《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學,2007年。
    ______:《仁學本體論,北京:三聯書店,2014年。
    陳郁夫:《江門學記:陳白沙及湛甘泉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陳福濱:《晚明理學思想通論》,臺北:環球出版社,1983年。
    陳應燿編:《白沙先生纪念集》,香港:陳氏耕讀堂,1952年。
    錢 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江蘇:江蘇古籍,2002年。
    ______:《王陽明及其學派論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______:《浙中王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9年。
    錢 明、葉樹望主編:《王陽明的世界──王陽明故居開放典禮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杭州:浙江古籍,2008年。
    錢 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學生書局,1977年。
    ______:《陽明學述要》,臺北:素書樓,2001年。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臺北:三民出版社,2007年。
    ______:《王學流衍》,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蔡家和:《羅整菴哲學思想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2010年。
    鄧克銘:《理氣與心性:明儒羅欽順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香港:中文大學,2000年。
    黎業明:《湛若水年譜》,上海:上海古籍,2009年。
    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1998年。
    四、學位論文
    邱素雲:《陳白沙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黃敏浩:《湛甘泉的生平及其思想》,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曾光正:《東林學派的性善論與工夫論》,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王財貴:《王龍溪良知四無說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胡森永:《從理本論到氣本論──明清儒學理氣觀念的轉變》,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孫中曾:《劉宗周的道德世界》,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莊溎芬:《王陽明與劉蕺山工夫論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余建中:《劉蕺山哲學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林啟聰:《王龍溪哲學思想之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曾文瑩:《劉蕺山心性學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陳玉嘉:《劉蕺山誠意之學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鄭自誠:《明代前期理學思潮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林嘉怡:《明代中期「以氣論性」說的崛起──羅欽順與王廷相人性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賴昇宏:《湛甘泉理學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陳正宜:《羅欽順理學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佳銘:《劉蕺山的誠意慎獨之學與陽明致良知教之比論》,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啟文:《劉蕺山之道德主體理論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傅玲玲:《陳白沙心學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王涵青:《劉蕺山對王學的反思與批判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朱湘鈺:《高攀龍心性論研究》,暨南國際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李宇婷:《湛甘泉哲學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張佑珍:《從出世到入世──湛若水對「學宗自然」之闡釋》,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廖俊裕:《道德實踐與歷史性──關於蕺山學的討論》,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陳立驤:《劉蕺山哲學思想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博士論文,2003年。
    陳美吟:《高攀龍理學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劉姿君:《陽明入聖二變八階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蕭敏如:《東林學派與晚明經世思潮》,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柯正誠:《劉蕺山「盈天地間一氣」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曾明泉:《陳獻章哲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陳美玲:《劉蕺山道德抉擇論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王和群:《宋明理學中「意」的概念之研究─以朱子、王陽明、劉蕺山為研究對象》,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許錦雯:《羅欽順、王廷相、吳廷翰自然氣本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喬 娟:《明代中期氣論思潮研究》,蘇州大學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05年。
    潘玉愛:《王心齋與中晚明儒學的轉折──兼論道德自我與社會人倫的衝突與和諧》,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陳慈惠:《高景逸實學思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朱湘鈺:《平實道中啟新局──江右三子良知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高瑋謙:《王龍溪「見在良知」說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唐伯瑜:《晚明顧憲成由王返朱的思想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楊錦璧:《劉蕺山「主意」說到「大統會」思想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陳百興:《顧憲成之思想與講學》,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
    簡毅銘:《明末清初儒者經世致用之道》,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李唯嘉:《劉蕺山心性學之衡定》,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李慧琪:《劉蕺山的氣論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許慧敏:《陳白沙自得之學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羅菀榆:《羅欽順思想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吳銘輝:《明代中期程朱學者的特色》,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侯潔之:《晚明王學宗性思想的發展與理學意義──以劉師泉、王塘南、李見羅、楊晉菴為中心的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傅咨銘:《對劉蕺山、方以智、王夫之生命實踐理論之研究──從道器關係為論》,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游騰達:《湛甘泉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劉清泉:《儒家內聖之學的極致──「宋明理學殿軍」的蕺山思想》,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羅傳樵:《論顧憲成之本體工夫論及其對朱王之評論》,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五、期刊論文
    丁為祥:〈理氣、心性與儒佛之辨──羅欽順思想特質試析〉,《哲學與文化》,第347期(2003年4月)。
    方國根:〈王畿心學思想的走向和發展──兼論王畿與王陽明後學的異同〉,《中國文化研究》,1999年第2期。
    ______:〈湛若水心學思想的理論特色──兼論湛若水與陳獻章、王陽明心學的異同〉,《哲學研究》,2000年第10期。
    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清末明初學風之轉變〉,《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第65本,第2分(1994年6月)。
    王瑞昌:〈論劉蕺山的無善無惡思想〉,《孔子研究》,2000年第6期。
    朱 丹、張 琳:〈從本體到工夫:晚明理學思想的創造性轉化──以東林學與劉蕺山為個案〉,《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
    朱人求:〈「六經糟粕」論與明代儒學的轉向──以陳白沙為中心〉,《哲學研究》, 2009年第6期。
    朱湘鈺:〈從宋明到清初理學家「性善論」義涵的概念演變──以高攀龍為例〉,《中極學刊》,第3輯(2003年12月)。
    何佳駿:〈羅欽順與王門書信往來探析──以其中所涉格物致知思想為論述焦點〉,《鵝湖》,第350期(2004年8月)。
    吳 震:〈陽明後學概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7期(2002年9月)。
    吳秀玉:〈羅欽順思想研究──從其批判陽明心學談起〉,《宜蘭大學學報》,第2期(2004年3月)。
    吳振漢:〈明儒高攀龍的思想與殉節〉,《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7期(2009年1月)。
    李明輝:〈朱子論惡之根源〉,收錄於《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上冊,1993年。
    李孟儒:〈從「靜坐」衡定陳白沙之心學〉,《鵝湖》,第387期(2007年9月)。
    周 群:〈從陽明到卓吾的中介──論羅近溪思想的定位〉,《南京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______:〈論近溪對明道「一體論」的遠祧與變異〉,《福建論壇》,2008年第1期。
    周志文:〈鄒守益與劉宗周〉,《佛光人文社會學刊》,第1期(2001年6月)。
    周熾成:〈從高攀龍如何面對王學看他在晚明儒學史上的地位〉,《孔子研究》,2008年第1期。
    林月惠:〈良知與知覺──析論羅整菴與歐陽南野的論辯〉,《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4期(2009年3月)。
    林嘉怡:〈羅欽順的理氣觀〉,《哲學與文化》,第345期(2003年2月)。
    姚才剛:〈論顧憲成對王學的修正〉,《鵝湖》,第357期(2005年3月)。。
    ______:〈儒家道德精神的重建──論高攀龍對王學的修正〉,《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
    施輝煌:〈從王學興起看羅欽順的成學過程及其思想屬性〉,《東方人文學誌》,第5卷第4期(2006年12月)。
    洪 波:〈論蕺山學派對王學的師承與嬗變〉,《浙江學刊》,第93期(1995年8月)。
    茍小泉:〈近三十年陳獻章哲學思想研究述評〉,《哲學動態》,2006年第9期。
    孫寶山:〈陽明學與明代前期儒學〉,《鵝湖》,第429期(2011年3月)。
    高瑋謙:〈王龍溪「見在良知」說下對良知本體的特殊洞見〉,《揭諦》,第14期(2008年2月)。
    崔大華:〈劉蕺山與明代理學的基本走向〉,《中州學刊》,第3期(1997年5月)。
    張學智:〈論劉宗周的「意」〉,《哲學與文化》,第238期(1994年3月)。
    莊 勇:〈論王陽明的善惡觀〉,《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12月。
    許惠敏:〈就牟宗三對陽明後學的流弊的看法提出省思〉,《當代儒學研究》,第9期(2010年12月)。
    許珮玟:〈白沙的心學〉,《人文社會學報》,第15期(2014年7月)。
    ______:〈甘泉的心學〉,《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29期,(2015年3月)。
    陳永革:〈從良知之辨看蕺山之學的義理建構〉,《中國哲學史》,2007年第2期。
    陳立勝:〈王陽明思想中「惡」之問題研究〉,《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
    陳志強:〈陽明與蕺山過惡思想的理論關聯〉,《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3期(2015年1月)。
    陳美玲:〈劉蕺山論《中庸》首章──蕺山哲學的慎獨論〉,《哲學與文化》,第341期(2002年10月)。
    陳榮灼:〈論唐君毅與牟宗三對劉蕺山之解釋〉,《鵝湖學誌》,第43期(2009年12月)。
    陳福濱:〈高攀龍的心性論及其成德要道〉,《哲學與文化》,第363期(2004年8月)。
    陳劍鍠:〈高攀龍對「靜」的體認──兼及對朱熹未發、已發說的修正〉,《鵝湖學誌》,第28期(2002年6月)。
    陳憲獻:〈論湛甘泉對陳白沙的繼承與揚棄〉,《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景海峰:〈陳白沙與明初儒學〉,《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2期。
    曾振宇:〈「理氣一物」:羅欽順對程朱哲學的「接著講」〉,《山東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
    童中平、粟紅英:〈「天理」與「良知」的緊張與磨合──湛若水與王陽明哲學思想比較〉,《求索》,2010年第4期。
    黃文樹:〈泰州學派的人物特徵〉,《鵝湖學誌》,第20期(1998年6月)。
    ______:〈陽明後學之社會作用與歷史影響〉,《中國文化月刊》,第238期(2000年1月)。
    ______:〈陽明後學的成員分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7期(2000年9月)。
    ______:〈陽明後學講學內容之探討〉,《人文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65期(2001年2月)。
    黃泊凱:〈對湛甘泉工夫的檢視〉,《華崗哲學學報》,第3期(2011年6月)。
    黃敏浩:〈陳白沙自然之學的定位問題〉,《清華學報》,第38卷第4期(2008年12月)。
    ______:〈劉宗周「四句」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31期(1998年9月)。
    黃淑基:〈湛甘泉與王陽明學說思想論辯之初步解析〉,《鵝湖》,第369期(2006年3月)。
    黃慧英:〈陳白沙之工夫論〉,《鵝湖學誌》,第33期(2004年12月)。
    楊 菁:〈高攀龍的靜坐實踐及其體悟〉,《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22期(2011年6月)。
    楊祖漢:〈心學的經典詮釋〉,《興大中文學報》,第21期(2007年6月)。
    ______:〈王龍溪對王陽明良知說的繼承與發展〉,《鵝湖學誌》,第11期(1993年 12月)。
    ______:〈從王學的流弊看康德道德哲學作為居間型態的意義〉,《鵝湖學誌》,第33期(2004年12月)。
    ______:〈論蕺山是否屬「以心著性」之型態〉,《鵝湖學誌》,第39期(2007年12月)。
    ______:〈羅整菴、李栗谷理氣論的涵意〉,《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1期(2007年7月)。
    楊國榮:〈從王陽明到劉宗周──志知之辯的歷史演進〉,《孔孟月刊》,第347期(1991年7月)。
    葛榮晉:〈東林學派與晚明朱學的復興〉,《書目季刊》第22卷第4期,(1989年3月)。
    董 平:〈陽明後學研究回顧與瞻望〉,《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4年第1期。
    劉又銘:〈明清儒家自然氣本論的哲學典範〉,《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2期(2009年7月)。
    劉興邦:〈論江門學派〉,《五邑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
    ______:〈論湛若水的心學思想〉,《五邑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潘振泰:〈劉宗周(1578-1645)對於「主靜」與「靜坐」的反省──一個思想史的探討〉,《新史學》,第18卷第1期(2007年3月)。
    蔡龍九:〈論陳建《學蔀通辨》之貢獻與失誤〉,《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評論》第三十六期,(2008年10月)。
    鄧克銘:〈王龍溪之虛寂說的特色〉,《文與哲》,第5期(2004年12月)。
    ______:〈良知與實體──明中葉羅欽順與歐陽崇一之論爭的意義〉,《鵝湖學誌》,第37期(2006年12月)。
    ______:〈明中葉羅欽順格物說之特色及其效果〉,《鵝湖學誌》,第26期(2001年6月)。
    ______:〈高攀龍之《論語》詮解〉,《鵝湖學誌》,第46期(2011年6月)。
    ______:〈羅欽順「理氣為一物」說之理論效果〉,《漢學研究》,第39期(2001年12月)。
    鄭宗義:〈明儒陳白沙學思探微──兼釋心學言覺悟與自然之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5期(1999年9月)。
    黎業明:〈湛若水對陳白沙靜坐學說的闡釋〉,《哲學動態》,2009年第8期。
    戴景賢:〈論姚江學脈中之龍溪、心齋與其影響〉,《臺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年6月)。
    鍾彩鈞:〈湛甘泉哲學思想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2001年9月)。
    ______:〈羅整菴的心性論與工夫論〉,《鵝湖學誌》,第17期(1996年12月)。
    ______:〈羅整菴的理氣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6期(1995年 3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