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呂雅燕
Ya-Yen Lu
論文名稱: 大學社團參與經驗對其畢業後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 - 以東吳大學畢業生為例
The Impact of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in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s on Alumni’s Career Development – A Case Study on Soochow University Alumni
指導教授: 黃玉
Huang, Y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0
中文關鍵詞: 社團參與經驗生涯發展心理社會發展認知發展生活素養
英文關鍵詞: the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in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 career development,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cognitive development, life competen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8下載:27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大學社團參與經驗對其畢業後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
    - 以東吳大學畢業生為例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畢業生大學時期參與社團活動的經驗對畢業後生涯發展的影響,本研究的研究問題為:大學社團參與的歷程與內涵為何?大學社團參與經驗對心理社會、認知發展的影響與改變為何?大學畢業生畢業後生涯發展歷程為何?社團參與經驗對生涯決策、所需能力與生活素養的影響為何?對學生參與社團及學校輔導社團的具體建議為何?
    本研究採用質性方法之個案研究,以立意取樣方式,透過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選取六位東吳大學90年代曾參與社團之畢業生做為研究參與者。採用三角檢正、參與者檢核、同儕審視、厚實敘寫,並與研究參與者建立信任互賴關係,以建立信實度。研究結果如下:
    一、大學社團參與的歷程與內涵
    (一)大學社團參與的歷程
    1.國、高中的社團活動經驗及興趣、社團的氣氛、獲得情感歸屬、與主修領域結合或是社團參與可補學業學習之不足、社團具有發展性又真正獲得學習、滿足自我實現的成就感是參加社團的主要動機。
    2.六位研究參與者在大學時期分別有3-4年的校內外社團參與經歷。
    3.面對卸下社團領導人的角色轉換,有人因為生活頓失重心無法適應,但也有角色轉換順利並已開始思考未來生涯發展。
    (二)大學社團參與的內涵
    1.社團活動特色深受90年代當時時代背景、教育部與學校政策影響。
    2.參與不同屬性社團,發展出不同領導風格與角色扮演,包括:分工授權式領導、人際救火式領導、運用組織概念的人性化管理、刻板化性別角色分工、善用女性特質的協調式領導與權威式領導。
    3.參與社團表現傑出,不僅在學校創辦大型活動或創立新社團,並獲得社團獎學金或相關榮耀。
    4.參與社團若做好時間規劃並與主修領域結合,能在社團與學業間取得平衡,增加學習效果;但若花太多時間在社團,會影響學業成績。
    二、大學社團參與經驗對心理社會、認知發展的影響與改變
    (一)對心理社會發展的影響與改變:藝術鑑賞與思考能力提升;時間規劃得宜,學業學習能力提升;創意、溝通、負責任與領導能力的培養;待人處事人際能力增進;壓力調適與排除負向情緒的能力增強;從依賴、競爭、自主到與他人互賴的關係;容忍與尊重不同意見,維持親密人際關係;從缺乏自信到自我肯定,獲得自我實現的滿足與成就感;從迷惘到設定目標勇於達成,並走向自我承諾。
    (二)認知發展影響與改變的歷程:大部分研究參與者從參與社團到卸下領導人後,認知發展由絕對認知階段到過渡認知階段,最後發展到獨立認知階段。
    三、大學畢業生畢業後生涯發展歷程
    六位研究參與者畢業後的生涯發展包含了繼續深造、參加不同類型考試、服兵役、就業、婚姻等。
    四、社團參與經驗對生涯決策、所需能力與生活素養的影響
    (一)對生涯決策的影響:成為再進修的動力或助力;影響再進修學科領域之選擇;就業的選擇或是進入職場的加分效果;影響戀愛或婚姻;提升面對挑戰的自信心與執行力。
    (二)對生涯發展所需能力的影響:企劃、創意與執行力;情緒管理、溝通協調與團隊領導能力;圓融人際關係與人脈組織能力;穩健的台風與擅於表達的能力;勇於面對挫折與挑戰;具判斷力與膽識;勇於承擔責任的態度;充滿熱情的個性。
    (三)對生活素養的影響:對學校與同儕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樂意為他人付出;社團培養的興趣持續延伸;勇於追求理想與表達意見;保持開放的學習態度;成立民間社團或文教基金會;認真負責與積極正向的態度。
    五、對學生參與社團及學校輔導社團的具體建議
    (一)對學生參與社團的建議:全心投入享受社團;妥善規劃時間管理,取得學業與社團平衡;投入社團前謹慎選擇;若社團不佳可以打工為替代方案。
    (二)對學校輔導社團的建議:軟硬體資源的提升;給予社團適度發展空間;將社團列為必修學分;主動協助社團運用資源;鼓勵社團閱讀;媒合社團與外界合作;持續聘用充滿熱情的課外活動組老師。

    本研究根據上述結果與發現,針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大學學校政策、東吳大學輔導政策及大學生參與社團提出具體建議,也對進一步研究提出建議。

    關鍵字:社團參與經驗、生涯發展、心理社會發展、認知發展、生活素養

    The Impact of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in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s on Alumni’s Career Development
    – A Case Study on Soochow University Alumni

    Ya-Yen Lu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in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s on alumni’s career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questions included: what are the process and content of participation in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s? What are the impacts of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in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s on 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What are the processes of career development after graduating from college? What are the impacts of participation in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s on career decision-making, career skills and life competence? What are the recommendations to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s and the policy of school in advising student groups?
    The research was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by means of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 Through purposive sampling, six Soochow University alumni, who had involved themselves in student organizations during their college year from 1990 to 1999, had been selected as research participants. For establishment of the trustworthiness, the methods of triangulation, member check, peer reviewing, thick description, and developing trust relationship with participants were employed.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are:
    1.The process and the content of participation in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s:
    (1)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ion in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s:
    a. The major motivation for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to join the student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 include: previous experiences in junior or high school student organizations and personal interests; the social climate of the student organizations; the sense of belonging; the relatedness to their school majors, which can complement the academic study, prospect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through practical learning and self-realization.
    b. Six participants have 3 to 4 years of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 either inside or outside the school in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s during their college period.
    c. Fac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role as leaders after leaving the student organizations, some alumni are difficult to adapt themselves to normal life; however, others can transform their role successfully and start to think about future career development.
    (2) The content of participation in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s:
    a. Student organizations in the 1990s are strongly characterized by the historical context, the polic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school.
    b. Six participants develop different forms of leadership, which include: duty allocation and delegation; seeking assistance using the leader's personal connections; organizational human management; duty allocation by gender’s stereotype; female characteristics co-ordination leadership; and authority leadership.
    c. The participants perform outstandingly in student organizations during the college, such as organizing significant on-campus events, or founding new student organizations, are rewarded with scholarships or other forms of honor.
    d. Balance between the student organizations and the academic learning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good time management and relatedness to their majors. However, over-participation in the student organizations leads to downgrade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2. The impacts of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in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s on 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1) The impacts on 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Improves appreciation ability of arts and reasonability; has higher academic learning ability through better time management; develops creativity, communication skills, responsibility and leadership; upgrades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strengthens stress and negative-emotion management; moves through dependence, competition and autonomy toward interdependence; develops the capacity to interpersonal tolerance and appreciation of differences and maintain intimat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moves from lack of self-assurance to self-confidence; develops the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through self-realization; and moves from being confused to goal establishment, as well as achieves self-commitment.
    (2) The impacts on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Most participants in this research come through the stage of Absolute Knowing, to the stage of Transitional Knowing, and finally arrive at the stage of Independent Knowing.
    3. The processes of career development after graduating from college:
    The processes of career developments of six participants include: continue advanced study; participate in professional tests; do military services; get jobs and get married, etc.
    4. The impacts of participation in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s on career decision-making, career skills and life competence:
    (1) The influences on career decision-making: The experience becomes a motivation and a support for advanced study; influences the selecting of area of advanced study; becomes an encouragement for selecting and provide extra skills for certain job; it also influences personal love relationship and marriage; helps build up self-confidence against challenges, and the ability of carrying through plans.
    (2) The impacts on career skills: The experience helps improve the ability to plan, to create, and to execute plans; as well as it helps improve emotion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and leadership; it helps to develop 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social network; it also help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express oneself or give a public speech; develops the ability to face failures and challenges; has the ability to judge with courage; and it encourages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the passion in the individual.
    (3) The influences on life competence: The experience helps to develop sentiments with the school and bonding with the peers; be willing to give others; extends and develops personal hobbies, which comes from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s; develops the courage to pursue one’s visions and to express opinions; has an open mind to learn; motivates the founding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or educational foundations; and develops the attitude of responsibility and positive thinking.
    5. The recommendations to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s and the policy of school in advising student groups:
    (1) The recommendations to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s: students can totally involve themselves in and enjoy the student organizations while having good time management to remain balance between the organizations and the academic study; before participating, students should make a careful selection; a part time job can be an alternative if the student organizations are not beneficial.
    (2) The recommendations to the policy of school in advising student groups: upgrades both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resources; develops an adequ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hool and student organizations; considers making the“student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to be a required course; helps the organizations utilize the school resources; helps the student organizations cooperate with the outside resources; encourages reading; continues to the employments of extra-curricular guidance staff, who are care of the students.

    Based on the results and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policies, advising policies at the Soochow University, and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student organizations are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to the further research are also presented.

    Keywords: the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in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 career development;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cognitive development; life competence.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價值與重要性 10 第五節 研究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社團活動與相關大學生發展理論 13 第二節 影響大學生生涯發展的因素 31 第三節 社團參與經驗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 41 第四節 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與社團發展概況 4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61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64 第三節 研究實施程序 68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73 第五節 研究的信實度 76 第六節 研究者的反思 79 第四章 資料分析結果與討論 82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A的資料分析 82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B的資料分析 98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C的資料分析 111 第四節 研究參與者D的資料分析 124 第五節 研究參與者E的資料分析 138 第六節 研究參與者F的資料分析 149 第七節 綜合分析結果與討論 16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90 第一節 結論 190 第二節 建議 194 參考文獻 199 中文部份 199 西文部份 207 附錄 209 附錄一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表與初步訪談大綱 209 附錄二 研究參與者訪談同意書 213 附錄三 研究參與者訪談時間表 214 附錄四 研究參與者訪談逐字稿範例 215 附錄五 研究參與者要素稿範例 227 附錄六 研究參與者訪談詮釋文 246 附錄七 研究參與者訪談詮釋文確認回函表 260 表 次 表3-2-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67 表4-1-1 研究參與者A社團參與表 84 表4-2-1 研究參與者B社團參與表 99 表4-3-1 研究參與者C社團參與表 112 表4-4-1 研究參與者D社團參與表 125 表4-5-1 研究參與者E社團參與表 139 表4-6-1 研究參與者F社團參與表 150 圖 次 圖2-1-1 Kolb學習循環圖 27 圖2-2-1 大學畢業生生涯路徑圖 35 圖3-1-1 研究初步架構圖 63 圖3-3-1 研究程序圖 68 圖4-1-1 研究參與者A大學畢業後的生涯發展圖 92 圖4-1-2 研究參與者A大學社團參與經驗與生涯發展歷程圖 97 圖4-2-1 研究參與者B大學畢業後的生涯發展圖 107 圖4-2-2 研究參與者B大學社團參與經驗與生涯發展歷程圖 110 圖4-3-1 研究參與者C大學畢業後的生涯發展圖 119 圖4-3-2 研究參與者C大學社團參與經驗與生涯發展歷程圖 123 圖4-4-1 研究參與者D大學畢業後的生涯發展圖 134 圖4-4-2 研究參與者D大學社團參與經驗與生涯發展歷程圖 137 圖4-5-1 研究參與者E大學畢業後的生涯發展圖 144 圖4-5-2 研究參與者E大學社團參與經驗與生涯發展歷程圖 148 圖4-6-1 研究參與者F大學畢業後的生涯發展圖 157 圖4-6-2 研究參與者F大學社團參與經驗與生涯發展歷程圖 161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井敏珠(1982)。我國大學生社團參與、人格特質及其相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俊秀(2002)。校園文化在台灣-通識視窗與潛在課程。學生事務,41(4),10-18。
    丘為君(2003)。台灣學生運動(1949-1979)。台北縣:稻鄉。
    仲崇親(2000)。課外活動組工作概述。載於呂雅燕(主編),社團故事(頁31-33)。台北市:東吳大學。
    何進財(1988)。我國台灣地區大學訓育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余朝權(1993)。生涯規劃技巧-圓一場人生大夢。台北市︰長程。
    吳幼妃(1977)。我國大學生次級文化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芝儀(譯)(1996)。V. G. Zunker著。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Career Counseling Applied Concepts of Life Planning)。台北市:揚智。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 Q.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 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台北:桂冠。
    吳毓津(1998)。大學生科系選擇因素的分析-以中央大學與政治大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靜吉(1998)。青年的四個大夢。台北市︰遠流。
    宋文琪(2003)。擔任學生社團幹部領導經驗對企業領導經驗的影響。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頁367-368)。台北市:東吳大學。
    宋其英(2002)。師院生次級文化之調查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宋玫玫(2005,3月)。公私立大學學生在校生活及未來規劃之差異。論文發表於清華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舉辦之「國科會整合型計畫: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第一階段成果報告」研討會,新竹市。
    李彥儀、宋明娟、郭盈君、蔡韶珊(2004)。現象學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245)。台北市:高等教育。
    沈 六(1995)。訓導生態學。訓育研究,34(4),1-16。
    周甘逢(1988)。實用主義變化實體論對大專院校社團活動的啟示。載於周甘逢(主編),社團理念(頁3-29)。高雄:復文。
    東吳大學(2000)。世紀春風-東吳大學建校百年紀念特刊。台北市:東吳大學。
    東吳大學生涯發展組(2000)。85級校友現況及建議調查。台北市:東吳大學。
    東吳大學生涯發展中心、校友連絡組(2003)。東吳大學88級畢業校友現況調查報告。台北市:東吳大學。
    東吳大學社團大事記(1999)。台北市:東吳大學。
    東吳大學青年社(1973)。學生社團活動的意見調查表,東吳青年,60。
    東吳大學校史工作坊(1998)。2004年11月23日。取自http://www.scu.edu.tw/ planning/Historyweb/new/index.htm
    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2003)。那一年,我們在社團-東吳課外活動的特色與茁壯。東吳校友,4,19-22。
    林月雲、林文政、鄭晉昌(1999)。八十五年專科以上學校畢業青年就業狀況調查報告。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政治大學。
    林至善(1999)。90年代學生社團活動特色。載於林至善(主編),東吳大學社團大事記(頁7)。台北市:東吳大學。
    林至善(2000a)。學生社團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6-15。
    林至善(2000b)。90年代學生社團輔導工作之回顧與前瞻。載於曾建元(主編),大學社團人(頁131)。台北市:東吳大學。
    林至善(2001)。從美國校園活動標準及指導原則探討課外活動組之經營與運作。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233-270)。台北市:東吳大學。
    林至善(2002)。以社區服務加強學校與社區的聯結。載於林至善(主編),學校與社區關係初探(頁36-49)。台北市:東吳大學。
    林至善(2003)。由定向輔導概念淺論大一新生高中職時代社團經驗之調查與回應。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頁484-508)。台北市:東吳大學。
    林至善、楊仕裕(2003)。大專校院社團活動執行參考手冊。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林孟儀(2004)。社會狀元贏在事業考卷。商業週刊,870,98-100。
    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1999)。生涯輔導。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林淑貞(2004,12月)。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對其生涯發展之影響。論文發表於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舉辦之「課外活動指導組評鑑指標與學生社團發展」研討會,台北市。
    林錦川(2000)。回顧。載於呂雅燕(主編),社團故事(頁21-22)。台北市:東吳大學。
    邱筱琪(2003)。高等教育中的沈默耕耘者-女性大學學生事務行政人員生涯發展之質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市︰東華。
    姜淑華(2003)。台東師院學生社團參與及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柯慧貞(2003)。南區大專校院學生之社團活動參與程度及其與憂鬱、自殺之關係(摘要)。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頁509)。台北市:東吳大學。
    洪慧芸(2002)。大學生生涯成熟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59-170)。台北市: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市:巨流。
    徐 明(2002)。大學生道德認知發展與關懷倫理-道德課程方案設計。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頁29-37)。台北市:東吳大學。
    徐 明(2003)。關懷倫理作為現代公民道德基礎之研究-深入多元領域民間團體志工的服務人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訓育研究(2000)。大學社團參與對我的生涯影響座談會紀錄。訓育研究,39(3),13-2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2004)。高等教育品質民意調查。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壯熙(2000)。為年輕的歲月點燈-大專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效益評析。當代青年,38-40。
    張添洲(1998)。生涯發展與規劃。台北市;五南。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2002)。學生沈淪誰該反省-論新世紀我國大學學生事務工作的新角色、功能與挑戰。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頁98-114)。台北市:東吳大學。
    張雪梅(2004)。大專院校學生事務工作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企畫書。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教育部(2002)。全國大專校院學生事務(訓輔)工作調查分析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編輯委員會(編)(1981)。重編國語辭典。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86)。社團參與及運用。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88)。社團活動的參與。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2000)。推動校園社團發展方案。訓育研究,39(1),61-62。
    教育部統計處(2003)。大學生時間運用調查結果摘要分析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05)。大學生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許龍君(2002)。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行政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許藤繼(2005,3月)。家庭社經背景對大專學生就學影響之調查研究。論文發表於清華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舉辦之「國科會整合型計畫: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第一階段成果報告」研討會,新竹市。
    郭謹瑜(1996)。台灣女性主管管理風格、人際關係、決策形態與領導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佳雲(2004)。文教及社福基金會女性主管生涯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金貴(2001)。學生涉入理論運用在學生事務探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81-97)。台北市:東吳大學。
    陳若玲(1995)。大學生涯輔導實務。載於青年輔導年報編輯小組(主編),大專生涯輔導論文集(頁58-82)。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陳雅玲(2004)。兩種狀元。商業週刊,870,80-97。
    陳銘仁(2003)。大學生參與社團意願初探-以海洋大學為例。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頁383-397)。台北市:東吳大學。
    傅木龍(2000)。校園學生社團活動之發展與輔導。訓育研究,39(1),16-24。
    傅木龍(2001)。跨世紀大學學生事務工作發展與輔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129-168)。台北市:東吳大學。
    曾建元(2000)。大學通識教育理念與學生社團參與。載於曾建元(主編),大學社團人(頁11-35)。台北市:東吳大學。
    黃 玉(1995)。大學學生事務工作發展之省思與借鏡。公民訓育學報,4,333- 357。
    黃 玉(1999)。Student Involvement and Involving College - The Theory and Imple- mentation。公民訓育學報,8,605-622。
    黃 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 玉(2001)。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與應用。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35-80)。台北市:東吳大學。
    黃 玉(2002a)。另類聲音-大學女生校園經驗與心理社會發展之質性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0-2413-14-003-038)。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黃 玉(2002b,5月)。團體活動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探討。論文發表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舉辦之「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統整課程之教學」研討會,彰化市。
    黃 玉(2002c)。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與應用再探。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頁3-28)。台北市:東吳大學。
    黃 玉(2003)。E世代多元背景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心理社會、認知發展歷程之縱貫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1-2413-H- 003-015)。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黃 玉、劉若蘭、劉杏元、林至善、柯志堂、楊昌裕(2004)。高等教育「學生事務工作實施準則與自我評量指引」之研究-新生定向輔導方案、學生宿舍方案與輔導、校園活動、學生司法事務、成果評估與方案評鑑。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黃 玉(2005a)。E世代多元背景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心理社會、認知發展歷程之縱貫研究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2-2413-H- 003-008)。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黃 玉(2005b)。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與應用。載於陳伯璋、蓋浙生(主編),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頁393-470)。台北市:高等教育。
    黃光雄、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譯)(2002)。R. C. Bogdan, & S. K.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嘉義市:濤石。
    黃淑芬(1981)。大學生自我統整與職業成熟及自我確認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雅容(2005,3月)。拓展大學生思考廣度的大學經驗。論文發表於清華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舉辦之「國科會整合型計畫: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第一階段成果報告」研討會,新竹市。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圓桌雜誌(2002)。使生活保持平衡:全人觀念。2004年10月23日,取自http://www. mdrt.org/translation/Chinese/magazine/mag0902-1002/gettingbalanced.html
    新華社(2002,9月)。因特網「網住」美國大學生生活。中國網網上中國電子報。2004年12月2日,取自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 EDU-c/205270. htm
    楊永森(2002)。社團經驗對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影響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楊淑娥(1996)。大學社團參與及其心理社會發展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楊極東(1976)。我國大學院校學生課外活動現況調查研究。台北市:正中。
    楊碩祐(2004)。資訊科技人員成為高階經理人之生涯發展及影響生涯決策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寶乾(1962)。怎樣辦理大專社團活動。台北市:幼獅。
    雷渝齊(1968)。課外活動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中國文化學院。
    廖敏如(2000,5月24日)。亞洲就業網針對大學生調查-五成應屆生不懂生涯規劃。聯合報,45版。
    趙婉君(譯)(2002)。R. J. Light著。哈佛經驗-如何如大學(Making the most of college)。台北市:立緒。
    劉杏元、趙淑員(2004)。是不交會的平行線還是親密的教育夥伴-開創學生事務的教育夥伴關係以提升學生學習。學生事務,43(4),50-62。
    劉淑鈴(2001)。大學理工科系畢業之女性生涯轉變歷程之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惠琴(1994)。台北地區大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對通識教育相關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209364-S200906)。台北市:東吳大學心理系。
    劉源俊(1997)。成功的人需要成功的社團經驗。載於黃慧玲(主編),薪傳-社團活動經驗談(頁1-3)。台北市:東吳大學。
    潘維大(2000)。大學法與東吳社團相關法規介紹。載於曾建元(主編),大學社團人(頁243-258)。台北市:東吳大學。
    潘慧玲(2004)。現象學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9)。台北市:高等教育。
    蔡美華(2002)。高中資優生之生涯發展準備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鄭汝璜(1992)。完人教育-課外活動的學術理論探微。學生輔導通訊,22,88-90。
    鄭汝璜(2000)。課外活動組工作概述。載於呂雅燕(主編),社團故事(頁39-42)。台北市:東吳大學。
    鄧丕雲(1993)。大學改造(二)-學生政府的成立。載於80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頁246-251)。台北市:前衛。
    蕭詠琴(2005)。大學社團參與經驗與心流經驗相關之研究-以國立台灣大學學生社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水南(1992)。全人教育。研習資訊,9(2),4。
    謝政諭(1999)。70年代學生社團活動特色。載於林至善(主編),東吳大學社團大事記(頁5)。台北市:東吳大學。
    謝政諭(2000a)。體驗有益的大學社團活動-以達認識與充實生涯規劃。訓育研究,39(3),29-32。
    謝政諭(2000b)。那一片我們共同追逐的雲彩。載於呂雅燕(主編),社團故事(頁34-38)。台北市:東吳大學。
    顏妙桂(2000)。學生社團之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31-33。
    羅麗雲(2001)。大學生社團參與態度及其評價之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蘇家瑩(2001)。大學女生社團領導經驗與心理社會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西文部份
    Astin, A. W. (1984).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al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al, 25, 297-308.
    Astin, A. 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axter magolda, M. B. (1992). Knowing and reasoning in college: Gender-related patterns in student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elenky, M., Clinchy, B., Golderberg, N., & Tarule, J. (1986). Women’s ways of knowing.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ers, P. J., Dickman, M. M., & Fuqua, D. R. (2001). Psychosocial and Career Development Related to Employment of Graduating Seniors. NASPA Journal, 38(3), 326-347.
    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 (1998). Campus Activities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Self-assessment guide. Washington, DC: Author.
    Chickering, A. W., & Reisser, L. (1993). Education and identity (2nd ed.). San Francis- co: Jossey-Bass.
    Cooper, D.L., Healy, M. A., & Simpson, J. (1994). Student development through inv- olvement: Specific changes over tim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5, 98-102.
    Evans, N. J., Forney, D. S., & Guido-DiBrito, F. (1998). Student development in college: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Gati, I. (1986). Making career decision: A sequential elimination approach.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3, 408-417.
    Gilligan, C. (1997). In a different voice: Women’s conceptions of self and morality. In D. T. Meyers (Ed.), Feminist social thought: A reader (pp. 549-582). New York: Routledge.
    Herr, E. L., & Cramer, S. H. (1984). Career guidance & counseling through the life span. (2nd ed.). Bost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Komives, S.R., Woodard Jr., D. B., & Associates. (1996). Student services: 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 (3r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Kuh, G. D., Schuh, J. H., Whitt, E. J., & Associates. (1991). Involving colleges: Successful approaches to fostering student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outside the classroo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Kuh, G. D. (1993). In Their Own Words: What Students Learn Outside the Classroom.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0(2), 277-304.
    Kuh, G. D., Douglas, K. B., Lund, J. P., & Ramin-Gyurnek, J. (1994). Student learning outside the classroom: Transcending artificial boundaries. Washington, DC: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Press.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CA: Sage.
    McEwen, M. K., & Associates. (1996). Part three: Theoretical bases of the profession. In S.R. Komives, D. B. Woodard Jr., & Associates, Student services: 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 (3rd ed., pp. 145-294).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cEwen, M .K. (2003). New Perspectives on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S.R. Komives, D. B. Woodard Jr., & Associates, Student Services: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 (4rd ed., pp.203-233).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1991).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Findings and Insights from Twenty Years of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2005).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A Third Of Research.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Rodgers, R. F. (1990). Recent theories and research underlying student development. In D. G. Creamer & Associates,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 ce for the 1990s. (pp. 27-35). Alexandria, VA: ACPA.
    Sax, L. J., Astin, A. W., Korn, W. S., & Mahoney, K. M. (1998). The America Fresh- man: National norms for fall. L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UCLA.
    Super, D. E. (1957). The psychology of career: An introduction to vocational develop- ment. New Year: Teachers College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