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宋千卉
論文名稱: 大學生校園環境知覺、校園投入與學校認同之研究─以臺北市三所公立大學為例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Campus Environment Perception, Campus Involvement, and School Identification ─Take Three Public Universities in Taipei City for Example
指導教授: 張雪梅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7
中文關鍵詞: 校園環境知覺校園投入學校認同
英文關鍵詞: Campus Environment Perception, Campus Involvement, School Identifi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6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三所公立大學學生校園環境知覺、校園投入與學校認同的現況,進一步比較不同個人背景的大學生對於校園環境知覺、校園投入與學校認同的差異情形,探討校園環境知覺、校園投入與學校認同的相關情形。依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蒐集相關文獻探討,擬定研究架構及編製問卷之基礎,以進行調查研究。
    研究者參考文獻自編「大學生校園環境知覺、校園投入與學校認同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並以102學年度第2學期就讀於臺北市三所公立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分層叢集抽樣;有效問卷共計615份。將所獲取之資料予以IBM SPSS Statistics 22.0 for Windows進行信效度、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ANOVA單因子變異數及Pearson積差相關等統計分析。依據分析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大學校院相關單位、教職人員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campus environment perception, campus involvement, and school identification and to examine if campus environment perception, campus involvement, and school identif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iffered in regard to selected factor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also attempt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mpus environment perception, campus involvement, and school identif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study employed a survey research design.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was used to select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from three public universities in Taipei City.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Questionnaire of College Students’ Campus Environment Perception, Campus Involvement, and School Identification.” Totally, 615 usable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liabilit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 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s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data using IBM SPSS 22 for Windows.
    Based on the findings, recommendations for universities entities as well as future research for college students’ reference to environment perception, campus involvement, and school identification are provided.

    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次 V 表次 VII 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界定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校園環境知覺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校園投入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22 第三節 學校認同理論探討及其相關研究 3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假設 4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1 第五節 實施程序 63 第六節 資料處理 6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7 第一節 大學生不同背景資料分析 67 第二節 校園環境知覺現況與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的差異分析 70 第三節 校園投入現況與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的差異分析 84 第四節 學校認同現況與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的差異分析 99 第五節 大學生校園環境知覺、校園投入與學校認同之相關分析 11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1 第一節 結論 121 第二節 建議 126 參考文獻 130 壹、中文部分 130 貳、英文部分 134 附錄一 專家內容效度評定問卷 137 附錄二 專家學者修正建議彙整表 146 附錄三 正式問卷 153

    壹、 中文部分
    內政部統計處(2009)。98年嬰兒出生狀況統計。2013.12.28取自 內政部統計通報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
    王柔翔(2009)。融入環境特色之科學數位遊戲學習對學校認同與環境覺知的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朱全斌(1998)。媒體、認同與傳播新科技:關心本土傳媒發展的文化研究。臺北:遠流。
    朱朝煌(2005)。大學生個人因素、個人經驗及校園環境知覺與能力感發展之關聯性研究:以成功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碩士班碩士論文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碩士班,臺北市。
    朱潔嵐(2001)。建立台灣認同--自決與認同的心理基礎。TC Magazine,23。
    江威廷(2013)。從少子化趨勢下探討高職學校本位特色之發展。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111。
    何希慧(2007)。化被動為主動─國外一流大學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五妙方。評鑑雙月刊,6,9-11。
    余秀文(2011)。教育大學學生組織變革知覺與學校認同關係之研究-以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明清(1997)。學校實施開放教育的原則。台北:漢文書店。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 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淑敏(2006)。學校領導者好感度對教師學校認同感與教師動機之效應研究。義守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台北:五南。
    周素足(2008)。技職校院新生入學期望與校園經驗之研究─以北區一所技術學院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至善(2001)。大學生發展理論-社團負責人研習方案之運用。載於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76-93。台北市: 東吳大學課外活動指導組。
    林慧菁(2006)。台中地區大學生運動涉入對學校認同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大學運動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邱淑宜(2005)。教學空間之認同感與領域感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胡毓正、謝秀珮、石杜娟(2002)。 藝術與學校環境結合的方案課程模式建構。 於「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理論與實務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載於Book 藝術與學校環境結合的方案課程模式建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
    苗延威、張君梅譯(1998)。M. Argyle著。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臺北市:巨流。
    徐淑女(2009)。學生對教育資源品質之滿意度與學校認同感知研究-以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為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徐磊青、楊公俠(2005)。環境心理學-環境、知覺和行為。台北:五南。
    高翠霞(2011)。環境與學習行為。國家文官學院T&D飛訊,117。
    國立政治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13)。通識教育課程實施準則,取自http://gebookstore.nccu.edu.tw/coreschool
    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2013)。通識領域課程地圖,取自http://coursemap.aca.ntu.edu.tw/course_map/index.php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13)。通識課程實施辦法,取自http://www.ntnu.edu.tw/aa/aa5/cge/laws/laws.htm
    張自健(2003)。高職校園景觀配置內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工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 (重訂版)。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統計處(2013)。大專校院校數統計。2013.12.28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4076&Page=20047&Index=5&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教育部統計處(2014)。大專校院學校數及學生數。2014.01.07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4076&Page=20047&Index=5&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梁實秋(1985)。名揚百科大辭典(總審定)。台北市:名揚。
    畢恆達 (1989)。環境心理學研究資料引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4,117-118。
    郭乃禎(2011)。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與學校認同度之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郭為藩(2008)。高等教育的品質保證-理念與現實之間。於「教育品質與教育評鑑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載於 Book 高等教育的品質保證-理念與現實之間,臺北市。
    陳東宏(2006)。應用公共藝術共同參與及學校認同之研究─以台東縣豐里國小畢業班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市。
    陳舜芬(2004)。松竹楊梅四校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91-2413-H-007-003)。新竹市: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曾慈慧(2011)。兒童的校園環境涉入、地方感與學校認同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34(1),109-139。
    湯志民(1994)。現有學校建築設施的開放空間設計。教育研究雙月刊,40,12-26。
    湯志民(2006)。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臺北:五南。
    湯志民、廖文靜(2001)。校園文化藝術環境的規畫。臺北:德伸。
    黃玉(2000)。大學生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 9,161-200。
    黃玉(2003a)。e世代多元背景大學生校園投入經驗與心理社會、認知發展歷程之縱貫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NSC 91-2413-H-003-015)。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玉(2003b)。從環境中增進學生事務功能-論學校環境與學生發展。文教新潮, 8(2),1-11。
    楊敏芝(2002)。地方文化產業與地域活化互動模式研究—以埔里酒文化產業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婉君譯(2002)。(Richard J. Light著)哈佛經驗:如何讀大學。臺北縣:立緒文化。
    劉若蘭(2005)。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成功學習模式之建構與驗證-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若蘭、楊昌裕(2009)。不同身分背景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滿意度之關係模式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6(2),1-21。
    鄭詩釧(2005)。國民中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關華山譯(1996)。研究與設計:環境行為研究的工具。臺北:田園城市文化。


    貳、英文部分
    Astin, A. W. (1984).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0(5), p. 518-529.
    Astin, A. W.(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 Bass.
    Cohen, A. P.(1985). 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London:Tavistock.
    Erikson, E. H., & Erikson, J. M. (1981). On generativity and indentity: from a conversation with Erikson and Joan Erikson.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1(2), p. 249-269.
    Evans, W. H., Evans, S. S.& Schmid, R. E.(1989). Behavior and instructional management: An ecological approach. Boston: Allyn and Bacon, Inc..
    Gifford, R.(1997). Environment Psycholo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 and Bacon.
    Good, I. J. (1973). What Are Degrees of Freedom?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27(5), p. 227-228.
    Harter, S. (1990). Self and identity development. S. S. Feldman & G. R. Elliot(Eds.). The threshold: the developing adolescent ,p. 352-387.
    Huebner, L. A.(1989). Interaction of student and campus. U. Delworth & G. R. Hanson (Eds. )Student services: 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 San Francisco, CA: Jessey-Bass.
    Jenkins, R.(1996). Social Identity. London:Routledge.
    Kuh, G. D.(2002). 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overview of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Kuh, G. D. (2003). What we're learning about student engagement from NSSE: Benchmarks for effective educational practices. Change, 35(2), p. 24-32.
    Lewin, K.(1951).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NY: Harper.
    Marcia, J. E. (1991). Identity in and self-development. In R. M. Lerner, A. C. Petersen, & E. J. Brooks-Gunn(Eds.). Encyclopedia of adolescent, 1, 158-183.
    Marcus, G. E. (1992). Past, Present and Emergent identities: Requirements for Ethnographies of Late Twentieth-Century Modernity Worldwide. Modernity and Identity, 309-330.
    Marsh, H. W. (1993). The multi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academicself-concept: invariance over gender and ag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0, 841-860.
    Maslow, A. H.(1962). Some basic proposition of a growth and self-actualization psychology. A. W. Combs(Ed.). Washington. D.C. : Yearbook of the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oss, R. H.(1979). Evaluating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Procedures, measures, finding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Ouchi, W.(1981). Theory Z: how American business can meet theJapanese challenge. Reading, MA: Addison Wesley.
    Owens, R. G. S., C. R. (1989). Toward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Journal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27(3), 6-16.
    Pace, C. R.(1984).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Los Angeles, C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ace, C. R., & Kuh, G. D.(1998).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4th e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illari, V.(1988).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Simmons, R. G. B., D. A.(1987). Moving into adolescence: the impact of pubertal change and school context. NY: Aldine de Gruyter.
    Smith, R. M., Neisworth, J. T., & Greer, J. G.(1978). Evaluating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OH: Charles E. Merrill.
    Tinto, V. (1975). Dropout from higher education: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5, 89-125.
    Voelkl, K. E. (1997). Identification with school.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05, 294-318.
    Zeisel, J.(1984). Inquiry by design: Tools for environment-behavior research(ver.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