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靜宜
論文名稱: 中唐動物寓言詩研究
指導教授: 顏瑞芳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9
中文關鍵詞: 中唐動物寓言詩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0下載:5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世界三大寓言體系當中,中國是東亞寓言體系的發源地,然而直至一九一九年沈德鴻(茅盾)《中國寓言》出版,中國才開始系統的以「寓言」名義整理古代寓言遺產。中國古代寓言向來以散文體為主,寓言詩創作有限,受到的關注也相對較少。觀察寓言詩,唐代以前每個朝代大抵多為數十首,到中唐數量上升到數百首,至晚唐時數量又回到數十首,筆者對此現象甚感興趣,於是以中唐為範疇,欲深入探索原因。然因寓言詩作品太多,筆者將研究主題聚焦於動物寓言詩,盼能探討動物寓言詩在中唐大盛之因,觀察其文學地位及價值,以及寓言詩體為何未能成為詩體主流之因。
    論文共分為八章,首章為緒論,分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考察、研究範圍及方法等,以此勾勒出論文結構。第二章為中唐歷史文化背景探析,藉由探討中唐歷史文化環境,討論其對中唐動物寓言詩造成的影響。第三章為動物寓言詩之定義及發展,先界定「動物寓言詩」之範疇,再觀看其發展源流,透過溯源動物寓言詩的發展,得以觀看此種文體發展背後承載的文學文化傳統。第四章為中唐動物寓言詩主要作家與作品,藉由分述各家作品,檢視作家生平遭遇對作品風格的影響。第五章為中唐動物寓言詩主題分析,將作品主題統一觀看,探討作品的共通之處,亦可看出歷史背景對文本的影響,也從其中探討文學作品反映歷史現實,及作品的時代意義。第六章為中唐動物寓言詩的動物形象分析,考察各種動物符號在中國文化中代表的意義。第七章為中唐動物寓言詩藝術手法分析,從文本敘事結構、情節與寓意的結合及其寫作手法觀看其作品藝術價值。第八章為結論,以前面章節論述為基礎,歸納出中唐動物寓言詩的價值及其侷限,並探討其對後世的影響。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考察…………………………………………………………… 1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疇…………………………………………………… 3 一、研究方法 …………………………………………………………… 3 二、研究範疇 …………………………………………………………… 6 第二章 中唐歷史文化背景探析………………………………………… 9 第一節 中唐政治社會背景………………………………………………… 9 一、 藩鎮割據與外敵寇擾 ……………………………………………… 9 二、 宦官亂政與朝臣黨爭 ……………………………………………… 11 三、 民生凋敝與世風敗壞 ……………………………………………… 14 第二節 中唐文學背景 …………………………………………………… 18 一、 比興傳統之繼承 …………………………………………………… 18 二、 元和尚怪之詩風 …………………………………………………… 20 小結 ……………………………………………………………………………23 第三章 動物寓言詩之定義及發展……………………………………… 25 第一節 動物寓言詩之界定 …………………………………………………25 一、 寓言詩定義 …………………………………………………………25 二、 寓言詩與詠物詩、諷諭詩、敘事詩之分別 ………………………27 三、 動物寓言詩定義 ……………………………………………………33 第二節 中唐以前動物寓言詩之發展 ………………………………………35 一、先秦兩漢動物寓言詩 ………………………………………………35 二、魏晉南北朝動物寓言詩 ……………………………………………42 三、初、盛唐動物寓言詩 ………………………………………………45 小結 ……………………………………………………………………………52 第四章 中唐動物寓言詩主要作家與作品 ……………………………55 第一節 刺與嘆之間——寫實諷諭的元白 …………………………………55 一、 志在兼濟的白居易 …………………………………………………56 二、 刺美見事的元稹 ……………………………………………………60 第二節 悲與憤之間——書寫貶謫的劉柳 …………………………………63 一、 摧折落魄的柳宗元 …………………………………………………63 二、 氣骨桀驁的劉禹錫 …………………………………………………64 第三節 醜與美之間——搜奇抉怪的韓孟 …………………………………66 一、 怪偉特絕的韓愈 ……………………………………………………67 二、 蹇澀憂戚的孟郊 ……………………………………………………72 第四節 其他詩人作品………………………………………………………74 一、 反應現實的韋應物 …………………………………………………74 二、 教化諷喻的顧況 ……………………………………………………75 三、 其他 …………………………………………………………………75 小結 ……………………………………………………………………………78 第五章 中唐動物寓言詩主題分析………………………………………81 第一節 政治諷諭……………………………………………………………81 一、諷藩鎮外族 …………………………………………………………81 二、諷黨爭之禍 …………………………………………………………84 三、諷貪官權奸 …………………………………………………………88 四、提出政策建言 ………………………………………………………91 第二節 社會諷諭……………………………………………………………92 一、 諷社會現象 …………………………………………………………92 二、 勸諭世人 ……………………………………………………………96 第三節 自諭懷抱……………………………………………………………98 一、懷才不遇 ……………………………………………………………98 二、寄託遭遇 ……………………………………………………………99 小結……………………………………………………………………………101 第六章 中唐動物寓言詩的動物形象分析 …………………………103 第一節 良禽類 ……………………………………………………………103 一、 形象高潔的鶴………………………………………………………103 二、 寄寓仕隱之辨的燕雀………………………………………………106 三、 能言人語的鸚鵡……………………………………………………108 四、 其他…………………………………………………………………109 第二節 猛禽類 ……………………………………………………………112 一、 不祥的烏鴉…………………………………………………………112 二、 貪殘的鷹鳶鴟鷙……………………………………………………114 三、 其他…………………………………………………………………117 第三節 走獸類 ……………………………………………………………119 一、 等待伯樂的馬………………………………………………………119 二、 橫行為虐的虎………………………………………………………122 三、 狡滑的狐兔鼠………………………………………………………123 第四節 蟲魚類 ……………………………………………………………125 一、 昆蟲類………………………………………………………………125 二、 水族類………………………………………………………………127 小結……………………………………………………………………………129 第七章 中唐動物寓言詩藝術手法 …………………………………131 第一節 寫作技巧分析……………………………………………………131 一、成功的敘事引導 …………………………………………………131 二、刻意的框架經營 …………………………………………………132 三、善用凸寫強調主題 ………………………………………………133 四、靈活的聚焦與變焦轉換 …………………………………………134 第二節 故事與寓意的結合方式…………………………………………135 一、故事結合作者說理 ………………………………………………136 二、在故事中表現寓意 ………………………………………………137 第三節 詩體與寓言結合之美……………………………………………139 小結 …………………………………………………………………………143 第八章 結論………………………………………………………………147 第一節 中唐動物寓言詩的價值…………………………………………147 一、時代現象的托寓與諷刺 …………………………………………147 二、作家欲望的呈現與反思 …………………………………………148 三、文化符號內涵的繼承與開展 ……………………………………154 四、寓言文體的開展與侷限 …………………………………………156 第二節 中唐動物寓言詩對後世的影響…………………………………157 一、詩體形式的延續 …………………………………………………158 二、寫作題材的模仿 …………………………………………………158 第三節 未來研究展望……………………………………………………159 附錄一、唐代寓言詩作家作品一覽表 ………………………………………161 附錄二、中唐動物寓言詩主題寓意一覽表 …………………………………171 參考書目暨引用文獻 …………………………………………………………181

    參考暨引用資料
    本書目分專書、期刊論文、碩士論文與外文書籍四部分,前三者均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若筆劃相同,則依出版年份排序,外文書籍則依字母順序排列。
    一、 專書
    (一) 總集、別集、選集
    十三經注疏 《尚書》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55年
    十三經注疏本 《論語》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5年
    十三經注疏本 《孟子》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9年
    十三經注疏版本 《禮記》 台北:藝文印書館 2001年
    王逸章句,洪興祖補注,劉向原著 《楚辭章句補注》 台北:世界書局 1956年
    朱熹 《昌黎先生集考異》 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山西祁縣圖書館藏宋本景印 1985年
    李時珍 《本草綱目》 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6年
    吳文治 《韓愈資料彙編》 臺北:學海出版社 1984年
    沈德潛 《古詩源》 台北:世界書局 1998年
    何寧 《淮南子集釋》 北京:中華書局 1998年
    周振甫注,劉勰原著 《文心雕龍注釋》 台北:里仁書局出版 1984年
    皇甫湜 《皇甫持正文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年
    班固 《漢書》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55年
    孫詒讓 《墨子閒詁》 台北:世界書局 1969年
    高棅 《唐詩品匯》 台北:學海出版社 1983年
    馬其昶校注;馬茂元編次,韓愈原著 《韓昌黎文集校注》 台北:漢京文化 1983年
    涂公遂 《文學概論》 台北:華正書局 1988年
    陳兼善 《普通動物學》 台北:國立編譯館 1963年
    郭茂倩 《樂府詩集》 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1968年
    陸游 《陸游全集》 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1968年
    陸贄著,郎曄注 《陸宣公集》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1971年
    郭慶藩輯釋 《莊子集釋》 台北:河洛出版社 1974年
    清聖祖御定 《全唐詩》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78年
    陳寅恪 《陳寅恪先生文集》 台北:里仁書局出版 1981年
    張華 《禽經》 台北:明文書局 1981年
    郭璞注 《爾雅註疏》 台北:藝文出版社 1985年
    陳尚君 《全唐詩補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92年
    許慎 《說文解字》 台北:萬卷樓出版 1999年
    逯欽立編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北京:中華書局 1983年
    翟云升 《焦氏易林校略》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
    廖仲安、李華、李景華 《唐詩一萬首》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6年
    劉永濟編 《文心雕龍校釋》 台北:正中書局 1954年
    劉晝 《劉子》 台北:世界書局 1962年
    潭潤生 《唐代樂府詩》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2000年
    韓非 《韓非子》 台北:中華書局 1965年
    韓嬰 《韓詩外傳》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9年
    瞿蛻園箋證,劉禹錫著 《劉禹錫集箋證》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
    譚天錫 《普通物物學第二版》 台北:環球書社 1984年
    羅聯添 《韓愈》 台北:國家出版社 1986年
    (二) 史學、文學史、寓言集
    司馬光 《資治通鑑》 台北:明倫出版社 1975年
    司馬遷 《史記》 台北:藝文印書館 2005年
    岑仲勉 《隋唐史》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7年
    李肇 《唐國補史》 台北:藝文出版社 1969年
    杜佑 《通典》 台北:大化出版社 1978年
    杜榮琛 《海峽兩岸寓言詩研究》 新竹:先登出版社 1993年
    李富軒、李燕 《中國古代寓言史》 台北:志一出版社 1998年
    吳廷燮 《唐方鎮年表》 北京:中華書局 2003年
    馬積高、黃鈞主編 《中國古代文學史》 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1998年
    陳雲君 《中國書法史論》 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 1987年
    陳致平 《中華通史》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88年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上海:上海書店 1989年
    陳蒲清 《中國古代寓言史》 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年
    陳蒲清 《寓言文學理論.
    歷史與應用》 台北:駱駝出版社 2001年
    傅璇琮主編,陶敏等著 《唐五代文學編年史》 瀋陽:遼海出版社 1998年
    趙翼 《廿二史劄記》 台北:仁愛書局 1984年
    劉大杰 《中國文學發展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劉昫 《舊唐書》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
    歐陽修、宋祁合著 《新唐書》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
    韓愈 《順宗實錄》 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6年
    羅宗強 《唐詩小史》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
    (三) 詩話、詩史、專論
    古遠清 《詩歌分類學》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1991年
    朱熹 《詩集傳》 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2年
    辛文房 《唐才子傳》 台北:廣文出版社 1969年
    吳喬 《圍爐詩話》 台北:廣文出版社 1973年
    何文煥 《歷代詩話》 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年
    李澤厚 《美的歷程》 台北:崑崙出版社 1987年
    沈謙 《東江集鈔》 台南縣:莊嚴文化 1997年
    李建崑 《中晚唐苦吟詩人研究》 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2005年
    李建崑 《韓孟詩論叢》 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2005年
    周亮工 《尺牘新鈔》 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6年
    胡可先 《中唐政治與社會—以永貞革新為研究中心》 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2000年
    胡可先 《政治興變與唐詩演化》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年
    施寬文 《孟郊奇險詩風研究》 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07年
    張耒 《明道雜志》 上海:上海商務印書局 1936年
    陳寅恪 《元白詩箋證稿》 台北:明倫出版社 1960年
    張戒 《歲寒堂詩話》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5年
    郭紹虞編選 《清詩話續編》 台北:藝文出版社 1985年
    陳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4年
    黃鼎康 《李白詩自修讀本》 香港:綠洲書屋 1999年
    葉嘉瑩 《迦陵說詩》 台北:桂冠圖書 2000年
    楊際昌 《國朝詩話》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
    趙翼 《甌北詩鈔》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局 1968年
    聞一多 《聞一多論古典文學》 重慶:重慶出版社 1984年
    魯迅 《偽自由書》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3年
    魯迅 《魯迅全集》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年
    閻琦 《韓詩論稿》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1984年
    錢仲聯集釋,韓愈著 《韓昌黎詩繫年集釋》 台北:學海出版社 1985年
    釋洪惠 《冷齋夜話》 中國:東方學會 1928年
    蘇文擢著,沈德潛原著 《說詩晬語詮評》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5年
    蘇珊‧桑塔格 《旁觀他人痛苦》 台北:麥田出版社 2004年
    顧嗣立補注,韓愈著 《昌黎先生詩集注》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67年
    (四) 西方文學理論專書
    于連著,杜小真譯 《迂迴與進入》 北京:三聯出版社 1995年
    王先霈 《文學批評原理》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年
    司各特編著,藍仁哲譯 《西方文藝批評的
    五種模式》 重慶:重慶出版社 1983年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心理學
    與西方文學》 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 1986年
    申丹 《敍述學與小說
    文體學研究》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8年
    弗洛伊德 《詼諧與潛意識
    的關係》 香港:米娜貝爾出版社 2000年
    朱光潛 《悲劇心理學》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3年
    伍蠡甫、胡經之主編 《西方文藝理論
    名著選編》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7年
    吉爾伯特.哈特著,
    萬日元、江寧康譯 《諷刺論》 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
    朱立元 《當西方文藝理論》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1999年
    別林斯基 《別林斯基論文學》 上海:新文藝出版社 1958年
    別林斯基 《別林斯基選集》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979年
    佛斯特著,李文彬譯 《小說面面觀》 台北:志文出版社 2002年
    亞瑟.帕勒得著,
    董崇選譯 《西洋文學術語叢刊》 台北:黎明出版社 1978年
    亞里士多德著,
    陳中梅譯注 《詩學》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6年
    亞里士多德著,顏一、崔延強譯 《修辭學.論詩》 台北:額爾古納出版社 2007年
    韋勒克、沃倫 《文學理論》 北京:三聯書店 1984年
    韋勒克 《近代文學批評史》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987年
    胡亞敏 《敍事學[M]》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4年
    培根 《西方文論選》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979年
    凱塞爾 《語言的藝術作品》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984年
    廖炳惠 《關鍵詞200》 台北:麥田出版社 2003年
    羅伯特.司格勒斯著,譚一明審校 《符號學與文學》 台北:結構群出版社 1989年
    羅鋼 《敍事學導論》 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5年

    二、 期刊論文
    王錫九 〈從此憂來非一事—略論柳宗元柳州時期的詩歌〉 《揚州大學學報》
    2005年第四期
    王鳳霞 〈生命橫遭摧殘的哀嘆和控訴:先秦兩漢動物寓言詩的反傷害意識〉 《江漢論壇》
    2004年10月
    白本松 〈淺論蘇軾的寓言詩〉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二期
    朱我芯 〈中國敘事詩早期發展的限制—中國敘事詩的定義談起〉 《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
    第42卷,2001年7月
    汪惠敏 〈先秦寓言的考察:兼評李奕定著《中國歷代寓言選集》〉 《文學評論》第五輯
    余靜芳 〈寓言與寓言式作品〉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十六卷第二期
    孟二冬 〈韓孟詩派的創新意識及其與中唐文化趨向的關係〉 《中國社會科學》
    1989年第六期
    林淑貞 〈寓言、符號與敘寫技巧:論寓言詩與敘事詩、
    詠物詩、賦比興之交疊與分歧〉 《興大中文學報》
    第20期2006年12月
    林淑貞 〈擬譬與寓寄--從「鴟鴞」辨析「比」、「比興」與「寓言詩」義涵之異同〉 《孔孟月刊》第40期
    2002年7月
    洪順隆 〈論六朝敘事詩〉 《華岡文科學報》第二十期1995年4月
    唐繼添 〈賞析白居易的四首寓言詩〉 《語文學刊》2005年8月
    馬自立 〈諫官及其活動與中唐文學〉 《文學遺產》
    2005年第2期
    陳思和 〈黑色的頹廢〉 《當代作家評論》
    1989年第五期
    劉歡 〈劉禹錫寓言詩創作特點探析〉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95年第三期
    蔣凡 〈韓愈與王叔文集團的「永貞革新」〉 《復旦大學學報》
    1980年第四期
    顧學頡 〈白居易與永貞革新〉 《文史》第十一輯
    1981年3月

    三、 碩士論文
    李建崑 《韓愈詩探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1991年
    劉志宏 《邊緣敘事與島嶼書寫──陳黎詩新研究》 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2003年
    鄭致弘 《敘事理論在廣告設計領域之應用與探討─以商業廣告影片為例》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2003年
    顏瑞芳 《中唐三家寓言研究》 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1995年
    四、 外文書籍
    Brogan, t.v.f, preminger, Alex 《The New Princeton encyclopedia of poetry and poetics》 Publish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M. H. Abrams 《The Morror and the Lamp》 New York:Oxford U 1953
    W. Kaiser 《Toward an Exegetical Theology》 Grand Rapids: Baker 198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