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忠諺
Chung-yen Yang
論文名稱: 外籍學生漢字學繁識簡與學簡識繁之辨識策略研究
指導教授: 葉德明
Yeh, Teh-M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畢業學年度: 8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9
中文關鍵詞: 學繁識簡學簡識繁辨識率辨識策略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9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學繁識簡與學簡識繁是學習中文的外籍學生遲早會面臨到的問題。雖然學界大多主張學繁識簡比學簡識繁容易,可是一直到本研究開始進行為止,並沒有任何實證研究檢驗過這樣的說法。因此我們希望能夠藉由實驗的方式來檢驗「學繁識簡比學簡識繁容易」說法的真實性並探討以下幾個相關的問題:(1)漢字認讀能力以及句子,對於辨識另一種漢字字體時是否有影響?(2)學繁識簡和學簡識繁的辨識率是否有明顯的差異?(3)對於各組受試者來說,各類字的辨識難易度是如何?(4)各組受試者在辨識另一種漢字字體時,採用了哪些策略?(5)各組受試者在辨識另一種漢字字體時,有哪些主要的相似及相異之處?
    本研究以單字和句子的測驗方式來檢視受試者的辨識率,以訪談和分析受試者作答資料的方式來歸納受試者的辨識策略,最後的研究結果顯示:(1)能認讀的漢字量、上下文、使用的辨識策略,以及策略的使用效率都會影響辨識率。(2)在我們分類法裡的「省一邊」、「省一角」、「同音替代」是屬於較容易辨識的類別;「省兩邊」、「其他改形」、「會意」是屬於較難辨識的類別。(3)所有受試者對於目標字的難易度感受,以及基本辨識策略的大方向都相當地接近。不過外籍學生和中文母語者在漢字辨識能力與辨識技巧上有明顯的差異;學繁識簡和學簡識繁的受試者,則是在運用的辨識策略上有所不同。(4)由於形聲字和同音替代字的影響,在有上下文的情況下,學繁識簡會明顯比學簡識繁容易。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2 1.2. 研究範圍與用語定義 2 1.3. 研究目的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2.1. 中文母語者學繁識簡的研究 6 2.2. 形聲字聲旁的研究 8 2.3. 同音替代字的研究 10 2.4. 漢字辨識策略的研究 1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3 3.1. 受試者 13 3.2. 研究設計 14 3.3. 測驗程序 21 3.4. 辨識率統計方式 2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24 4.1. 漢字認讀能力與辨識率的相關性 24 4.2. 句子對於辨識率的影響 25 4.3 學繁識簡與學簡識繁的辨識率比較 29 4.4. 各類字的辨識難易度 34 4.5. 小結 38 4.6. 辨識策略與使用比例 39 4.7. 主要的辨識策略 43 4.8. 由單字到句子的辨識策略變化 45 4.9. 小結 48 第五章、 討論 49 5.1. 漢字認讀能力和句意對於辨識的影響 50 5.2. 學繁識簡和學簡識繁的辨識率比較 51 5.3. 各類字的辨識難易度 55 5.4. 受試者的辨識策略 56 5.5. 各組受試者的異同點 6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7 6.1. 結論 67 6.2. 對於華語教學的建議 69 6.3. 研究限制以及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71 參考書目 74 附錄一 78 附錄二 85 附錄三 92 附錄四 96

    Chen, M. J. and J. C. Yuen. 1991. Effects of Pinyin and Script Type on Verbal Processing: Comparisons of China, Taiwan, and Hong Kong Exper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14. 14. 429-448.
    Foss, D. J. and D. T. Hakes. 1978. Psycho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Hayes, E. B. 198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haracter Complexity and Character Recognition.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12. 2. 45-57.
    Hayes, E. B. 1988. Encoding Strategies Used by Native and Non-native Readers of Chinese Mandarin.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2. 188-195.
    Healy, A. F. and A. Drewnowski. 1983. Investigating the Boundaries of Reading Units: Letter Detection in Misspelled Word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9. 413-426.
    Healy, A. F., W.L. Oliver and T. P. McNamara. 1987. Detecting Letters in Continuous Text: Effects of Display Siz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3. 279-290.
    Ju, D. and N. E. Jackson. 1995. Graphic and Phonological Processing in Chinese Character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Reading Behavior. 27. 3. 299-313.
    McClelland, J. L. and D. E. Rumelhart. 1981. An 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 of Context Effects in Letter Perception: Part 1. An Account of Basic Findings. Psychological Review. 88. 375-407.
    Oxford, R. L. 1990.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Rumelhart, D. E. and J. L. McClelland. 1982. An 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 of Context Effects in Letter Perception: Part 2. The Contextual Enhancement Effect and Some Tests and Extensions of the Model. Psychological Review. 89. 60-94.

    中文詞知識庫小組﹒1993﹒《技術報告93-01:新聞語料字頻統計表》﹒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1964﹒《簡化字總表》﹒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尹斌庸、羅聖豪﹒1991﹒〈台灣學生認讀大陸規範簡化字的測查報告〉﹒蘇培成、尹斌庸(編選)﹒1995﹒
    《現代漢字規範化問題》﹒209-213﹒北京:語文出版社﹒
    尹斌庸﹒1992﹒〈漢字習得效率研究〉﹒尹斌庸、蘇培成(選編)﹒1994﹒《科學地評價漢語漢字》﹒155-162﹒ 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文武﹒1987﹒〈關於漢字評價的幾個基本問題〉﹒尹斌庸、蘇培成(選編)﹒1994﹒《科學地評價漢語漢字》﹒ 17-28﹒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王還等(編)﹒1986﹒《現代漢語頻率詞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李大遂(編著)﹒1993﹒《簡明實用漢字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燕、康加深﹒1993﹒〈現代漢語形聲字聲符研究〉﹒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編)﹒ 1995﹒《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29-36﹒北京:語言出版社﹒
    周有光﹒1961﹒《漢字改革概論》(修訂本)﹒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周有光﹒1980﹒《漢字聲旁讀音便查》﹒吉林:人民出版社﹒
    紀李美瑛﹒1990﹒〈中國兒童早期的讀寫發展〉﹒於《第二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理論語分析篇
    下冊》﹒239-252﹒台北: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
    常寶儒﹒1987﹒〈漢語教學常用漢字的優選問題〉﹒於《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451-457﹒北京: 北京語言學院﹒
    許長安﹒1991﹒〈實事求是地評價簡體字〉﹒蘇培成、尹斌庸(編選)﹒1995﹒134-138﹒《現代漢字規範化
    問題》﹒北京:語文出版社﹒
    陳章太.1992﹒〈談漢字簡化〉於 蘇培成、尹斌庸(編選)﹒1995﹒《現代漢字規範化問題》﹒67-80﹒北京:
    語文出版社﹒
    曾志朗﹒1991﹒〈華語文的心理學研究:本土化的沈思〉﹒於 楊中芳、高尚仁(編)﹒《中國人、中國心:發展 與教學篇》﹒539-582﹒台北:遠流出版社﹒
    費錦昌﹒1993﹒〈海峽兩岸現行漢字字形的比較分析〉﹒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編)﹒ 1995﹒《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37-45﹒北京:語言出版社﹒
    黃沛榮﹒1992﹒《漢字的整理與統合》﹒台北:海峽交流基金會﹒
    黃沛榮﹒1996﹒〈部件分析與漢字教學〉於《第一屆紐西蘭華語文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9-62﹒
    黃約齋﹒1956﹒《漢字字體變遷簡史》﹒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裘錫圭﹒1991﹒〈從純文字學角度看簡化字〉﹒蘇培成、尹斌庸(編選)﹒1995﹒《現代漢字規範化問題》﹒ 96-101﹒北京:語文出版社﹒
    鄭谷苑、洪蘭、曾志朗﹒1995﹒〈漢字辨識過程中語言訊息的自動激發歷程〉﹒於《第三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 會論文集:理論與分析篇下冊》﹒81-93﹒台北: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
    鄭昭明、陳學志﹒1992﹒〈漢字的簡化對中文讀寫的影響〉﹒於 姚榮松(編)﹒《中國文字的未來》﹒83-114﹒ 台北:海峽交流基金會﹒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