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鄭字廷 |
---|---|
論文名稱: |
漢代「謠諺」與「時政」間的互動 |
指導教授: | 管東貴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5 |
中文關鍵詞: | 謠諺 、漢代 、時政 、謠 、諺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6 下載:9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 文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討漢代的謠諺與時政之間的互動關係,在一般觀點中,謠諺僅僅具有反映政事的情形,並呈現出一種靜態的反映。但在文中將會發現謠諺具備了流通性和普及性,因此得以產生影響時政的力量以及對於政事動態的反應。在文章中除了緒論和結論之外,正文有四個章節。
第二章的內容將會討論有關於民間謠諺的意義,在過去謠諺分屬於兩個不同領域的文體,兩者帶著不相同的性質。但流傳至今,在現人的眼中來看只剩下文字的留下,至於兩者文體差異不是本章的討論重點,而是著重在它們流傳至今的文本價值。在此,我們尚必須討論到漢代的知識份子,士人是國家政治的支柱也是政策的貢獻者,因此討論謠諺反映的時政時,亦必須討論到士人的存在以及它們對於時政的影響。
第三章將會討論謠諺以及與謠諺有關的政事內容,文中從謠諺看出民間對於時政以及社會的關心與批評,內容將會討論到中央、地方的施政以及有關於皇室的批評。同時也會討論到人物品評的謠諺,從謠諺品評人物的功能去瞭解漢代的政治環境。最後會討論到比較特殊的政治預言:童謠,童謠所具有的政治預言能力被漢代人所接受,因此才帶出了漢代讖言的興起,因此在這裡也必須瞭解到童謠在謠諺中所代表的意義。
第四章則去討論比較不屬於民間的謠諺,讖語雖然具有謠諺中流傳性和普及性,但是它所代表政治預言的性質卻和前一章童謠不相同因此被歸類到非民間謠諺當中。因為士人的創作代表著一種特殊的言論是屬於不同管道的建議,此外將討論樂府、漢賦和個人的謠諺,從文中將會發現它們雖然並沒有民間謠諺的特殊性質,卻也是深刻反映出漢代政治環境的謠諺。其中也會討論到士人間所產生的謠諺:士人風謠,觀察由士人間產生的謠諺所產生與時政間的互動。
第五章首先討論民間的謠諺如何向政府傳達之外,同時討論民間謠諺引發出政府的反應,觀察謠諺對於時政的實際效益,在文中除了說明謠諺被接收的方式之外,還將討論它們與士人討論時政的議論相結合。最後討論到政府面對民間謠諺時的對應策略,及接受謠諺之後的施政改變。
徵引書目:
一、史料:
1. 《禮記》,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6月,王雲五編四部叢刊經部。
2. 《新校本史記三家注並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2002年12月,十三版。
3. 《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十一刷。
4. 《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99年4月,二版一刷。
5. 《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7月,第二版。
6. (漢)王充;蔡鎮楚注譯;周鳳五校閱,《論衡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10月。
7. (漢)孔鮒,《孔叢子》收錄於(清)王謨 輯《增訂漢魏叢書》卷三,台北:大化書局,1983年,初版,景清乾隆五十六年金谿王氏刻八十六種本。
8. (漢)荀悅,《兩漢紀上.前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第一版。
9.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斷句套印本)》,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
10. (漢)劉安;熊禮匯注譯;侯迺慧校閱,《新譯淮南子》,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初版。
11. (漢)劉珍等撰,《東觀漢記》。收錄於(清)王謨 輯《增訂漢魏叢書》卷二,台北,大化書局,1983年,初版,景清乾隆五十六年金谿王氏刻八十六種本。
12. (漢)劉歆,《西京雜記》。收錄於(清)王謨 輯《增訂漢魏叢書》卷三,台北:大化書局,1983年,初版,景清乾隆五十六年金谿王氏刻八十六種本。
13. (漢)應劭,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台北:明文書局,1988年,再版。
14. (晉)干寶,《搜神記》。收錄於(清)王謨 輯《增訂漢魏叢書》卷四,台北:大化書局,1983年,初版,景清乾隆五十六年金谿王氏刻八十六種本。
15. (晉)王嘉,《拾遺記》收錄於(清)王謨 輯《增訂漢魏叢書》卷四,台北:大化書局,1983年,初版,景清乾隆五十六年金谿王氏刻八十六種本。
16. (晉)杜預集解;(日本)竹添光鴻會箋,《左傳會箋》,台北:慶文書局,1961年9月,初版。
17. (晉)陶潛,《群輔錄》收錄於(清)王謨 輯《增訂漢魏叢書》卷二,台北:大化書局,1983年,初版,景清乾隆五十六年金谿王氏刻八十六種本。
18. (晉)常璩,《華陽國志》。收錄於(清)王謨 輯《增訂漢魏叢書》卷二,台北:大化書局,1983年,初版,景清乾隆五十六年金谿王氏刻八十六種本。
19. (晉)酈道元,《水經注》。收錄於(清)王謨 輯《增訂漢魏叢書》卷四,台北:大化書局,1983年,初版,景清乾隆五十六年金谿王氏刻八十六種本。
20. (晉)謝承,《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99年4月,二版一刷。
21.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收錄於(清)王謨 輯《增訂漢魏叢書》卷四,台北,大化書局,1983年,初版,景清乾隆五十六年金谿王氏刻八十六種本。
22. (宋)李昉編,《太平御覽》,台北:新興書局,1959年。
23.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初版。
24. (明)楊慎撰;(清)史夢蘭補注,《古今謠諺》,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25. (清)杜文瀾輯,《古謠諺》,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年,台一版。
26.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5月,第二版七刷。
二、專書:
1. 于迎春,《漢代文人與文學觀念的演進》,北京市:東方出版社,1997年第1版。
2. 布爾迪厄(Pierre Bourieu)著;孫智綺譯,《「以火攻火-」催生一個歐洲社會運動》,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3. 卡普費雷著;鄭若麟、邊芹譯,《謠言》,台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初版。
4.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5. 朱凡介,《諺語的功能‧源流》,台北:東方文化供應社,1970年。
6. 朱自清,《中國歌謠》,台北:世界書局,1999年6月,二版一刷。
7. 林平和,《鹽鐵論析論與校補》,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8. 林劍鳴,《秦漢社會文化》,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8年。
9. 洪長泰,《新文化史與中國政治》,台北:一方出版社,1995年5月,初版一刷。
10. 朋尼維茲(Patrice Bonnewitz)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初版。
11. 徐復觀,《「增訂」兩漢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1976年。
12. 屈萬里,《詩經詮釋》,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初版。
13. 張玉法,《先秦的傳播活動及其影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4月,初版一刷。
14. 許倬雲,《求古編》,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初版。
15. 簡宗梧,《漢賦的源流與價值之商榷》,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12月,初版。
16. 簡宗梧,《漢賦史論》,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5月。
17. 閻沁恆,《漢代民意的形成與其對政治之影響》,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4年。
18. 韓復智,《漢史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10月,初版。
19. 鍾宗憲,《先秦兩漢文化的側面研究》,台北:知書房,2005年,第一版。
20.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台北:里仁書局,1985年,三刷。
21.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漢地方行政制度》,台北:中央研究所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年6月,四版。
22. 謝貴安,《中國謠諺與古代社會》,武昌: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
23. Chang-tai Hung, Going to the People: Intellectual and Folk Literature, 1918-1937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85.
24. 約翰.史都瑞John Storey著;李根方、周素鳳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出版社,2004年4月。
三、期刊
1. 亓婷婷,〈漢代樂府詩的社會功能〉,《國文學報》,18,1989.06,頁193-210。
2. 王文發,〈兩漢諺謠管窺〉,《師大歷史學報》,10,1982.06,頁19-52。
3. 王保頂,〈後漢風謠、清議與士人品格〉《孔孟月刊》,34:11=406(1996.7),頁37-45。
4. 王建生,〈漢代詩歌-樂府與民歌〉,《中國文化月刊》,122,1989.12,頁95-105。
5. 仝晰剛,〈漢代的鄉里風謠與舉謠言〉,《人文雜誌》,4,1999年,頁110-111。
6. 田博元、郭瓊瑜,〈史記謠諺管窺〉,《人文社會學報》,1:2(元智大學,1999.7),頁37-52。
7. 李樹青,〈論知識份子〉,《知識份子與中國》(周陽山編),台北:時報出版社,1980年10月,頁3-32。
8. 何永清,〈漢代謠辭試探〉,《中國語文》,86:4=514,1990.4,頁47-54。
9. 朱自清,〈自己的園地歌謠〉,《歌謠週刊》,8,三版。
10. 林淑貞,〈雜歌謠辭所反映的社會現象〉,《中國學術年刊》,17,1996.3,頁165-191。
11. 范志軍,〈簡論兩漢時期的“風俗使”〉,《濮陽教育學院學報》,15:4(河南, 2002.11),頁13-14。
12. 范志軍、吳海燕,〈兩漢”風俗使”演變及職能初探〉,《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9:3(河南,2002.02),頁19-21。
13. 胡守為,〈“舉謠言”與東漢吏政〉,《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2:44,2004.09,頁64-69。
14. 洪安全,〈復古與創新—兩漢經學的發展〉,《中國文化新論(學術篇)—浩瀚的學海》,台北:聯經出版社,1993.5,初版七刷,頁138-186。
15. 施之勉,〈讀史記會注考證札記--民歌、童謠、民謠〉,《大陸雜誌》,60:5,1980.5,頁44。
16. 姚秀彥,〈「鹽鐵論」--漢代的財經論戰及其意義〉,《歷史月刊》,138,1999.7, 頁32-37。
17. 胡鈍俞,〈漢代樂府與古詩〉,《中國詩季刊》,1:3,1970.9,頁1-84。
18. 胡曉明,〈略論兩漢樂府民歌中所體現的人性精神〉,《鵝湖》,21:9=249, 1996.3,頁45-50。
19. 倪芳芳,〈童謠析論:以《古謠諺》為範疇〉,《元培學報》,3(新竹,1996.12),頁185-203。
20. 殷善培,〈讖言與美刺--漢代謠辭的兩種類型〉,《中文學報》,7,2001.6,頁45-61。
21. 袁剛,〈漫談漢隋時期的舉民謠督察官史〉,《歷史月刊》,1999.1,頁129-131。
22. 馬新,〈時政謠言與兩漢民眾參與意識〉,《齊魯學刊》,165(山東,2001.3),頁82-88。
23. 郭燦輝,〈中古民謠的政治指向性〉《社科縱橫》,20:5(甘肅,2005.10),頁160-161。
24. 陳文豪,(漢代政治決策與政治運作基本原則的檢討),《空大學訊》,216 1998.05.16-05.30,頁49-55。
25. 陳文豪,〈漢代「政治明牌」-讖緯〉,《歷史月刊》,92,1995.09,頁49-53。
26. 陳槃,〈讖緯命名及其相關之諸問題〉,《幼獅學報》,1:1,1958,頁1-35。
27. 陳萬鼐,〈漢代樂府之研究〉,《藝術評論》,3,1991.10,頁117-158。
28. 張書文,〈漢代歌謠與音樂〉,《學術論文集刊》,2,1973.12,頁107-126。
29. 葛紹歐,〈柏臺風憲匡政風-監察制度〉《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立國的宏規》,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4,初版第十刷,頁138-186。
30. 傅樂成,〈西漢的幾個政治集團〉,《中國通史論文選輯》,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9.1,二版四刷,頁365-396。
31. 鄭欽仁,〈鄉舉里選—兩漢的選舉制度〉,《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立國的宏規》,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4,初版第十刷,頁187-212。
32. 劉增貴,〈論後漢末的人物評論風氣〉《成功大學歷史學報》,10,1984.9,頁159-216。
33. 戴晉新,〈漢代以前的讖語與預言〉,《歷史月刊》,92,1995.9,頁44-48。
34. 謝崇耀,〈從漢至晉之間的童謠看-謠言與當代環境和思想的關係與價值〉,《古今藝文》,28:4,頁18-24。
35. Hellmut Wilhelm “The Scholar’s Frustration: Notes on a Type of Fu” in John K. Fairbank (ed.) 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7). pp.310-319.
四、學位論文:
1. 文淑卿,〈漢代民間樂府〉,香港:能仁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1991。
2. 翁燕珍,〈漢諷諭賦研究:漢代賦家的愛與痛〉,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6。
3. 黃羨惠,〈兩漢樂府古辭研究〉,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0。
4. 熊仙如,〈古謠諺中的諺語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