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盧聖真 Lu- Sheng Chen |
---|---|
論文名稱: |
泰雅族宗教變遷的地理意涵--以桃園復興鄉三光村為個案研究 |
指導教授: | 潘朝陽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1998 |
畢業學年度: | 8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6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宗教是一文化群體將其宇宙觀或世界觀,透過信仰的內涵與儀式中展顯出來,並且深入影響到這一文化群體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因藉著宗教信仰的內涵與儀式,人類才能夠得到存在於世的「安全感」,也才能將文化群體抽象的宇宙觀或世界觀,具體地創塑於地表上,展現出獨有的文化景觀與生存空間。宗教本身雖是一種『精神事物』,但也必須落實而形成圖騰、寺廟、教堂等形態,遂在地表上有其景觀可尋,而成為一種『形態之物』,所以便會產生分布狀態、區域特色、人地關係或空間結構之種種現象。本文從景觀的攝握,藉Hagerstrand等學者的擴散過程概念著手去瞭解三光泰雅族宗教變遷中基督宗教傳播過程及與環境變動間的辯證關係。此外,更進一步透過時空地理學概念,藉空間組織的結構觀點詮釋主體人即信徒,在整個敬拜活動過程所型塑出來的點、路徑與教區在時空上所具有的意涵。從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有計畫地透過政策的推行,一步一步地將三光泰雅族的傳統逐漸毀壞,致使光復後基督宗教得以無礙地傳入山地區。由於宣教師的熱心傳教及物資的救濟,在短暫的一、二十年間,先後許多大大小小的教派傳入三光地區,因受傳統的部落組織特性影響造成多教派同時並立、『家族教會』的現象產生。之後,外部環境因素不斷介入,原本封鎖的三光地區不再與外界隔離,因交通改善 ,逐漸與外界往來而融入臺灣大環境中,而後市場經濟與北部地區快速工業化的影響造成人口大量外移、教堂殞沒變動,使得三光村宗教信仰再次受波及而改變。就信徒敬拜活動觀之,其表現在地表上有明顯的點(信徒的家、教堂)、線(行徑路線與方向)、面(教區範圍)特徵,由此型塑出一深具內在性之信仰空間。以地理學觀點考量三光村基督宗教信仰活動之空間特性,教堂便是宗教空間係統上的若干「節點」,基督宗教信仰內涵以及其信徒分別賦予該「節點」某些特質,且豐富「節點」內涵,為構成空間交互作用所不可或缺的一大動力。由於信仰活動的聯繫,促成了上帝與信徒、教堂與信徒乃至於信徒與信徒的連結,而組織了信仰的網路結構。而每週日或週六敬拜活動所帶來的信徒聚集及各教派信徒的分布範圍則構成了若干以教堂為核心而鄉互交疊的「場區」,亦即『教區』。因此教堂成為部落的『神聖中心』,由三光村各教派信徒所創塑出來深具意義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