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箴
Liau, Jane
論文名稱: 軟實力的競賽: 海峽兩岸對海外漢學推廣之比較(1978-2011)
The Cross-Strait Competition in Soft Powe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Studies (1978-2011)
指導教授: 黃城
Huang, Che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6
中文關鍵詞: 軟實力漢學奈伊孔子學院臺灣書院
英文關鍵詞: Soft Power, Chinese Studies, Joseph S. Nye, Confucius Institute, Taiwan Academ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08下載:3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中國大陸政經實力的崛起,漢學軟實力(Soft Power)已成為全球矚目下,兩岸競合的下一波發展主力。2004年11月中國大陸在南韓首爾設立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截至2011年8月為止,全球已成立826所孔子學院及孔子課堂,孔子學院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符號。而臺灣在2008年1月,馬英九先生競選總統時,選擇以「文化」為出發旗幟,推出文化為核心的全球佈局,宣示將在世界廣設臺灣書院以抗衡孔子學院,2011年10月在美國紐約、休士頓和洛杉磯揭牌成立,推廣「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展現臺灣民主、自由、經濟穩定發展的成果,希藉此重拾對「中華文化的論述權」。
    本論文從奈伊(Joseph S. Nye)的軟實力理論出發,並利用其概念探析海峽兩岸(臺灣及中國大陸)對海外漢學推廣軟實力的運用,時間範圍界定在1978-2011年間,以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大陸及臺美斷交後的臺灣做為研究對象,從歷史的角度出發,分析兩岸軟實力競賽的情形及臺灣如何突破官方外交困境,如何努力建構新的國際形象。期望透過本論文,能全面性和系統性的比較海峽兩岸在海外漢學推廣的成效。

    After the rise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power from Mainland China, the soft power coming from developing Chinese studies has become a new strength of global politics. Starting from November 2004 when Mainland China set up the first Confucius Institute in Seoul, South Korea, as of August 2011 there has been 826 Confucius Institutes and Confucius classrooms set up throughout the world in 104 countries. Confucius Institute is seen as the symbol of China’s “Going global” strategy. In January 2008 when Mr. Ma Ying-jeou was running in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he promoted the idea to have culture as the core of his foreign policy. In order to compete against Confucius Institute, the Republic of China government has established the Taiwan Academy in three cities, L.A., Houston and New York, in the U.S.A in October 2011 to promote Taiwan’s unique Chinese culture. This is on one hand to showcase Taiwan’s achievements of democracy, freedo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on the other hand re-gain the main distributor role of Chinese culture.
    This dissertation sets out from Joseph Nye’s soft power theory and adapts this idea to explore how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implement its soft power by promoting Chinese studies overseas. Ranging from 1978 to 2011,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cross-strait competition between mainland China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form and open policy, and Taiwan after the break-off of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with the US, her struggle and break-through despite of all the diplomacy difficulties, and her efforts to establish a new image around the globe. Through this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tudy, we will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global effects genera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hinese studies promotion across Taiwan Strait.

    目次…………………………………………………………Ⅰ 表次…………………………………………………………Ⅲ 圖次…………………………………………………………Ⅳ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10 第四節 名詞介紹與界定………………………………… 13 第二章 軟實力相關理論探討 ………………………… 19 第一節 西方學界對軟實力相關理論探討 …………20 第二節 中國大陸軟實力的相關理論探討………… 26 第三節 臺灣軟實力的相關理論探討……………… 32 第四節 小結………………………………………… 35 第三章 海峽兩岸海外漢學的推廣………………………37 第一節 海外漢學發展的歷史脈絡………………… 38 第二節 臺灣:以復興中華文化對抗文化大革命… 41 第三節 中國大陸:從文化大革命到和平崛起…… 48 第四節 小結………………………………………… 52 第四章 海峽兩岸官方角色────孔子學院與臺灣書院的比較 55 第一節 成立背景與理念…………………………… 56 第二節 組織架構與運作模式……………………… 60 第三節 地區分佈及經費預算……………………………67 第四節 小結………………………………………………73 第五章 海峽兩岸非官方角色────蔣經國基金會與中國大陸非官方組織的比較…75 第一節 蔣經國基金會……………………………………76 第二節 中國大陸非官方組織……………………………87 第三節 國際漢學會議的召開……………………………93 第四節 小結………………………………………………98 第六章 海峽兩岸軟實力推廣目標、策略及特色………101 第一節 海峽兩岸軟實力推廣目標………………………102 第二節 海峽兩岸軟實力推廣策略………………………109 第三節 海峽兩岸軟實力推廣特色………………………118 第四節 小結………………………………………………123 第七章 海峽兩岸軟實力推廣成果比較…………………125 第一節 問卷編製過程及受訪對象基本資料……………126 第二節 海峽兩岸華語文教學及研究環境比較…………134 第三節 臺灣書院與孔子學院的比較……………………138 第四節 小結………………………………………………142 第八章 結論………………………………………………143 第一節 研究發現…………………………………………143 第二節 研究建議…………………………………………148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153 參考文獻 一、英(外)文獻………………………………………155 二、中文文獻……………………………………………159 三、網路資料……………………………………………172 附錄 〈附錄一〉漢語橋工程與臺灣書院施行內容………… 174 〈附錄二〉孔子學院章程……………………………… 177 〈附錄三〉孔子學院分佈圖…………………………… 181 〈附錄四〉孔子學院中方資金管理辦法……………… 182 〈附錄五〉國家漢辦對各國孔子學院重要項目支出表 184 〈附錄六〉2006至2011年漢學研究中心外籍學人獎助名單…185 〈附錄七〉線上問卷…………………………………… 191 〈附錄八〉問卷受訪者對於「你覺得那個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廣做 的最好?」的回覆內容………………………192 表次 表1-1 三種權力型態析…………………………………7 表1-2 奈伊對硬實力與軟實力的界定光譜……………14 表2-1 奈伊著作彙整……………………………………22 表2-2 臺灣研究國外軟實力相關碩士論文……………25 表2-3 中國大陸「軟實力」、「軟權力」、「軟力量」研究文獻資料統計表………28 表2-4 臺灣研究中國大陸軟實力相關碩士論文………30 表2-5 臺灣研究臺灣軟實力相關碩士論文……………34 表4-1 國際對外推廣語言及文化機構…………………56 表4-2 漢語橋工程與臺灣書院施行策略對照…………59 表4-3 孔子學院(課堂)及臺灣書院海外分佈統計(截至2010年)70 表4-4 孔子學院與臺灣書院比較………………………73 表5-1 蔣經國基金會各地區補助項目…………………80 表5-2 蔣經國基金1989-2009年各地區補助金額及補助件數…83 表5-3 1989-2009年蔣經國基金會補助金額比例…… 84 表5-4 蔣經國基金會各國補助金額……………………85 表5-5 中國大陸漢語國際推廣基地……………………88 表7-1 問卷結果統計……………………………………127 表8-1 海峽兩岸文化軟實力SWOT分析…………………145 圖次 圖1-1 研究架構…………………………………… 12 圖1-2 文化外交影響途徑………………………… 15 圖4-1 孔子學院組織架構………………………… 61 圖4-2 臺灣書院組織架構………………………… 63 圖4-3 中外合作成立孔子學院流程……………… 64 圖4-4 2005-2011年孔子學院數量……………… 68 圖4-5 孔子學院(課堂)各洲分佈……………… 68 圖4-6 臺灣書院海外據點各洲分………………… 69 圖5-1 蔣經國基金會組織系統…………………… 78 圖5-2 蔣經國基金會1989-2009年各地區補助金額… 84 圖7-1 受訪者職業分析………………………… 133 圖7-2 受訪者年齡分析………………………… 133 圖7-3 受訪者國籍分析………………………… 133 圖7-4 受訪者居住國分析……………………… 133 圖7-5 受訪者選擇到臺灣/中國大陸學中文的理由比較…134 圖7-6 受訪者到臺灣/中國大陸目的比較………… 136 圖7-7 受訪者得知臺灣研究獎助消息管道………… 136 圖7-8 受訪者選擇到臺灣或中國大陸原因………… 137 圖7-9 受訪者對於臺灣書院推廣內容認識………… 139 圖7-10 受訪者希望臺灣書院提供的服務…………… 139 圖7-11 受訪者對於孔子學院推廣內容認識………… 140 圖7-12 受訪者認為海峽兩岸在海外推廣中華文化關係…141 圖8-1 從軟實力資源到行為(結果)的轉化……… 149

    一、英(外)文獻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2005/12/6),“Will China Wield Soft Power in Asia?”全文詳見:http://www.aei.org/htmlpage/will-china-wield-soft-power-in-asia-page/ (2011年10月1日檢索)
    Brzezinski, Zbigniew著、郭希誠譯(2004),《美國的抉擇》,臺北:左岸文化。
    Cheow, Eric Teo Chu (2004), “China’s Increasing ‘Soft power’ in Northeast Asia” 全文詳見:http://twcnomad.blogspot.com/2004/05/chinas-increasing-soft-power-in.html (2011年10月1日檢索)
    Ding, Sheng (2008), “To Build a ‘Harmonious World’: China’s Soft Power Wielding in the Global South”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 13, no. 2:193-213.
    Ding, Sheng (2008), The Dragon’s Hidden Wings: How China Rises with Its Soft.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Ding, Sheng and Huang,Yanzhong (2006), “The Dragon’s Underbelly: An Analysis of China’s Soft Power” East Asia: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vol. 23, no. 4: 22-44.
    Ding, Sheng and Saunders Robert A. (2006), “Talking Up China: An Analysis of Cultural Power and the Global Populariza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East Asia: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vol. 23, no. 2: 3-33.
    Donnelly, Jack高德源譯(2002),《現實主義與國際關係》,臺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Friedman, Thomas L. 著,楊振富、潘勛譯(2005),《世界是平的》,臺北:雅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Gilpin, Robert (1981),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Press.
    Goodman, David and Segal, Gerald eds. (1997), China Rising: Nationalism and Interdependence.London: Routledge Press.
    Greenway, H.D.S.(2004), “The right mix of hard and soft power” 全文詳見:http://www.boston.com/news/globe/editorial_opinion/oped/articles/2004/03/19/the_right_mix_of_hard_and_soft_power/(2011年10月1日檢索)
    Halloran, Richard (2007), “Going Soft: China’s Alternative Route to Regional Influence, ” Jane’s Intelligence Review, Vol. 19 No. 7, June 2007, pp.54-55.
    Huang, Yanzhong and Ding, Sheng (2006), “The Dragon’s Underbelly: An Analysis of China’s Soft Power” East Asia: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vol. 23, no. 4, 22-44.
    Huntington, Samuel P. and Harrison, Lawrence E. 編著,李振昌、林慈淑譯(2000),《為什麼文化很重要》,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Huntington, Samuel P. 著,黃裕美譯(1997),《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Kennedy, Paul 著,張春柏、陸乃聖主譯(1995),《霸權的興衰史:1500至2000年的經濟變遷軍事衝突》,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Keohane, Robert and Joseph S. Nye (1998),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Foreign Affairs 77: 81-94.
    Kissinger, Henry著,林添貴、顧淑馨譯(1998),《大外交》,臺北:智庫文化出版社。
    Kurlantzick, Joshua (2006), ”China's Charm Offensive in Southeast Asia.”Current History: 270-276.
    Kurlantzick, Joshua (2007), Charm Offensive: 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 Yale University Press.
    Lampton, David M. 著,計秋楓譯(2003),《同床異夢:處理1989至2000年之中美外交》 (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Maloney, Sean M.(2005), The Roots of Soft Power: The Trudeau Government, de-Natoization, and Denuclearization, 1967-1970. Martello Paper No. 27. Kingston: Queen's University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arsh, David and Stoker, Gerry 著(1998),陳菁雯等譯,《政治學方法論》(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臺北:韋伯出版社。
    Matsuda, Takeshi (2007), Soft Power and Its Perils: U.S. Cultural Policy in Early Postwar Japan and Permanent Dependenc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cGiffert, Carola (2009), Chinese Soft Pow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
    Melissen, Jan (2005) The New Public Diplomacy: Soft Pow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Melissen, Jan ed. (2005), The New Public Diplomacy: Soft Pow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algrave Macmillan.
    Miller, W. L. & Crabtree, B. F. (1992), Primary care research: A multimethod typology and qualitative road map, In B. F. Crabtree & W. L. Miller (Eds.),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3-28, Newbury Park, CA: Sage.
    Morgenthau, Hans J. (1985),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Munro, Ross M.(1992), “Awakening Dragon: The Real Danger in Asia is From China.” Policy Review, No.62:10-16.
    Nathan, Andrew J.(2000), “What’s wrong with American Taiwan policy.”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3, no. 2: 96-106.
    Nunez, Joseph R. (2002), A 21st Century Security Architecture for the Americas: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Liberal Peace, and Soft Power. US Army War Colleg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Nye, Joseph S. (1988), Nuclear Ethics. Free Press.
    Nye, Joseph S. (1990),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80: 153-171.
    Nye, Joseph S. (1990),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s.
    Nye, Joseph S., Keohane, Robert O. and Hoffmann, Stanley (1993),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Strategies in Europe, 1989-1991.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ye, Joseph S. (1995), “The Case for Deep Engagement.” Foreign Affairs, vol. 74, no. 4: 90-102.
    Nye, Joseph S. and William A. Owen (1996), “America’s Information Edge.” Foreign Affairs, vol. 75, no. 2: 20-36.
    Nye, Joseph S. (1997),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 New York: Longman.
    Nye, Joseph S., Keohane, Robert O. (2000),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New York: Longman.
    Nye, Joseph S.著,蔡東杰譯(2002),《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臺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Nye, Joseph S. (2002),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and American Soft Power.” Asia Pacific Review, vol. 9, no.1:60-76.
    Nye, Joseph S. (2004), “The Decline of America’s Soft power.” Foreign Affairs 83, no. 3: 13-21.
    Nye, Joseph S. (2004), Power in the Global Information Age: From Realism to Globalization. Routledge.
    Nye, Joseph S.著,門洪華譯(2005),《硬權力與軟權力》,北京大學出版社。
    Nye, Joseph S. (2004),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Public Affairs.
    Nye, Joseph S.(2005/12/29)“The Rise of China's Soft Power,”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全文詳見網址:http://belfercenter.ksg.harvard.edu/publication/1499/rise_of_chinas_soft_power.html(2011年10月1日檢索)
    Nye, Joseph S.著,吳嘉恆、方祖芳譯(2006),《柔性權力》(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Nye, Joseph S.(2007/1/4)“Taiwan and Fear in US-China Ties,” Taipei Times,全文詳見: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editorials/archives/2008/01/14/2003397224 (2011年5月30日檢索)
    Nye, Joseph S. (2008), The Powers to Lea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Nye, Joseph S.著,李靜宜譯(2011),《權力大未來 軍事力、經濟力、網路力、巧實力的全球主導》(The Future of Power),臺北:天下文化有限公司。
    Pearson, Frederic S., and Rochester, J. Martin著,胡祖慶譯(1989),《國際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Reinol, Theresa (2008), Soft Power in Foreign Policy - The U.S. and the Wars Against Iraq in 1991 and 2003. Lightning Source Inc,.
    Restall, Hugo (2005), “China's Rise in Asia: Promises and Perils.”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Vol.168, Iss. 10: 70-72.
    Richard Rosecrance原著(2002),李振昌譯,《虛擬國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Richmond, Yale (2005), “Cultural Exchange and the Cold War: How the Arts Influenced Policy,”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Law, and Society, vol.35, issue 3: 239-245.
    Ross, Christopher (2002), “Public Diplomacy Comes of Age.”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25, no. 2: 75-83.
    Rug, William A. (2005), American Encounters with Arabs: The "Soft Power" of U.S. Public Diplomacy in the Middle East. Westport, CT and London, UK: Praeger Security International.
    Taylor, Trevor 等著,鈕先鍾譯(1985),《國際關係中的學派與理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Tuch, Hans N. (1990), Communicating With the World: U.S. Public Diplomacy Oversea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Wang, Hongying (2003), ”National Image Building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 46-72.
    Warnier, Jean-Pierre著,吳錫德譯(2003),《文化全球化》,臺北:城邦文化出版社。
    Wyszomirski, Margaret J. (1998), “Comparing Cultural Poli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Law, and Society, vol.27: 265-281.
    Zhang, Juyan (2004),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Propaganda: An Ellulian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8: 307-321.
    Zhang, Juyan., and Glen T. Cameron (2003), “China’s Agenda Building and Image Polishing in the US: Assessing an International Public Relations Campaign.”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9: 13-28.
    Zhongqi, Pan (2003), “US Taiwan Policy of Strategic Ambiguity: a dilemma of deterrenc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2, no. 35, pp. 387-407.
    入江昭(Akira Iriye),〈文化与外交〉,《外交论坛》(日),2004年第4期,第12。

    二、中文文獻
    刁明芳(2008),《國際漢學的推手》,臺北:天下文化。
    方怡文(2004),《從全球治理探討我國第二軌道外交之限制與機會:一個民主與人權的觀點》,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世明(2003),《中國大國外交與夥伴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洪葉文化。
    王吉林(1980、1981),〈記國際漢學會議上、下〉,《世界華學季刊》(臺北),1:4、2:1,頁1-10、85-93。
    王汎森(2003),《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王汎森(2010),〈漢學研究中心的貢獻及面臨的危機〉,《國文天地》(臺北),第305期,頁29-33。
    王宏文(2003),《臺灣民主化與務實外交政策,1988-2000》,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奕翔(2008),《中國軟權力之研究: 以在東南亞的睦鄰外交為例,1997-2007》,銘傳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高成(2005),交往與促變: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外交戰略》,臺北:五南圖書出版。
    王家鳳、李光真(1991),《當西方遇見東方:國際漢學與漢學家 (一)》臺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王健華(2008),《從柔性權力觀點探討國家安全新構面: 以美國、中共為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殿卿(2006),〈孔子及儒學的新生與中國的文化選擇〉,《湖南科技學院學報》(湖南),第27卷,12期,頁3-4。
    王毓莉(2007),〈解析中共放寬境外媒體採訪限制的政策〉,《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1期,頁19-28。
    王滬寧(1993),〈作為國家實力的文化:軟權力〉,《復旦學報》(上海),第3期,第93頁。
    王滬寧(1994),〈文化擴張與文化主權:對主權觀念的挑戰〉,《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3期。
    王璦玲(2010),〈漢學研究之「全球化」與「在地化」──漢學研究中心成立三十週年之意義與願景〉,《國文天地》(臺北),第305期,頁19-22。
    包宗和(1992),〈務實外交的理論意涵〉,《國家政策與區域發展學術研討會》,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主辦。
    包宗和(2006),《兩岸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石之瑜(1994),《中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臺北:三民書局。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臺北:五南書局。
    石之瑜、張登及(2010),〈中國崛起的認識論與敘事衍生〉,《世界經濟與政治》,總 353 期,頁 37-52。
    申學庸、陳其南(2000),《文化建設與國家發展》,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
    朱馬杰(2001),〈新世紀國際關係中的軟國力競爭〉,《國際展望》,總第411期,頁7-11。
    朱啟華(2003),《中華民國務實外交之研究,1988-2000》,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雲漢(2004),〈臺灣民主發展的困境與挑戰〉,《臺灣民主季刊》,第1卷第1期,頁143-162。
    朱新民主編(2005),《胡溫體制的平衡戰略--思維與政策》,臺北:遠景基金會。
    朱蓓蕾(2005),《兩岸交流的非傳統性安全》,臺北:遠景基金會。
    江宜樺(1997),〈中華文化認同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作用〉,《中國大陸研究教學通訊》(臺北),第 18 期,頁 14-16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二○○四年文化白皮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江衍良(1995),《中國當代儒學發展的知識社會學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江庭蔚(2007),《軟權力在美國對中共外交的運用: 柯林頓與小布希政府的比較》,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佟立華(2006),《從文化外交角度探討文建會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之轉型》,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定(2003),《政策管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吳雨蒼(2007),《中國軟實力的迷思: 奈伊理論及相關之爭辯》,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秀蓮(2006),Soft Power - Vision for a New Era,臺北:總統府出版。
    呂郁女(1981),〈國家形象之塑造〉,《新聞學研究》,第28集,頁201-208。
    呂郁女、鄧中堅(2008),〈中國大陸軟權力的發展與影響〉,《全球政治評論 》,第21期,頁1-18。
    呂紹江(2008),《從尉繚子的戰略思想解析美國硬權力與軟權力的運用: 以第二次波灣戰爭為例》,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宋仲福、趙吉惠、裴大洋(1991),《儒學在現代中國》,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
    宋效峰(2005),〈文化全球化與中國的文化安全〉,《探索》(北京),第5期,頁166-169。
    宋效峰(2005),〈試析中國和平崛起中的軟權力因素〉,《求實》(北京),第8期,頁76-79。
    宋效峰(2006),〈文化全球化與我國的意識形態安全〉,《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天津),第3期,頁98-102。
    宋效峰(2006),〈國際威望的實現路徑及其對中國崛起的啟示〉,《國際觀察》(北京),第2期,頁20-24。
    希葉(1980),〈「國際漢學會議」的餘波迴盪〉,《幼獅月刊》(臺北),52:4,頁30-33
    宋學文編(2000),《第二軌道外交之機會與限制》,臺中:大同資訊圖書。
    李亦園(1999),〈回首十年間——執行長的話〉,《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十周年慶專刊》,頁62-65。
    李希光、周慶安編(2005),《軟力量與全球傳播》,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李俊毅(2008),〈北京的儒學外交〉,《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5期,頁41-62。
    李海娟(2004),〈『軟權力』競爭背景下的文化戰略〉,《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北京),第12期,頁49-54。
    李國雄(1996),〈非正式外交途徑:增進與非邦交國家關係的探討〉,許慶復主編,《地球村中的臺灣》,臺北:正中書局。
    李智(2003),〈試論文化外交〉,《外交學院學報》(北京),第1期,頁83-87。
    李智(2004),〈試論美國的文化外交:軟權力的運用〉,《太平洋學報》(北京),第2期,頁64。
    李智(2005),〈論文化外交對國家國際威望樹立的作用〉,《國際政治》,第1期,頁28-32。
    李智(2005),《文化外交:一種傳播學的解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登科(2000),〈冷戰後中共大國外交策略之研究〉,《國際關係學報》(北京),第15期,頁33-67。
    李新華(2004),〈美國文化外交淺析〉,《思想理論教育導刊》(北京),第11期,頁38-42。
    杜維明(1995),〈文化中國與儒家傳統〉,網址:
    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3/n29313.htm (2011年10月1日檢索)
    杜學知(1980),〈中研院與國際漢學會議〉,《中國論壇》(臺北),11:2,頁40-42。
    李亦園(1999),〈回首十年間〉,《蔣經國基金會十週年慶專刊》,網址:
     http://www.cckf.org.tw/publication-10y.htm#Lee (2011年10月1日檢索)
    李憲榮(2005),〈A New Interpretation of "Soft Power" for Taiwan〉,《臺灣國際研究季刊 》第1卷第2期,頁1-23。
    李曉明(2002),〈國家形象與軟權力——論運用非軍事手段維持增進國家的對外影響力〉,《太平洋學報》(北京),第4期,頁16-21。
    李興華(2007),《後冷戰時期中美軟權力之較勁》,國立政治大學中國大陸研究英語碩士學程(IMCS),未出版。 
    李環(2002),〈淺析美國國家軟力量〉,《國際關係學報》,第1期,年,頁23-28。
    李瀚洋(2006),《美國「柔性權力」之研究: 以兩次海灣戰爭為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寶俊(1998),〈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外交的特點〉,《教學與研究》(北京),第11期,頁18-23。
    汪凱(2005),《轉型中國:媒體、民意與公共政策》,北京:復旦大學出版社。
    肖可(2005),〈全球漢語熱:中國軟實力的提升〉,《中國社會導刊》,第14期,頁56。
    肖佳靈、唐賢興編(2003),《大國外交》,北京:時事出版社。
    阮宗澤(2004),〈中國和平崛起發展道路的理論探索〉,《國際問題研究》(北京),第4期,頁29-31。
    卓珮蒨(2005),《我國中央行政機關推動國際文化關係單位之角色及策略分析》,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孟曉駟(2006),〈和諧世界理念與外交大局中的文化交流〉,《求是》(北京),第20期,頁58-60。
    岳南,(2011),《南渡北歸》,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林正義 (1997) ,〈美、日加強安保:臺灣的觀點〉,《世界》(日本岩波書店),第641期,頁142 -146。
    林戊蓀(2007),〈弱勢文化條件下的對外傳播〉,《對外大傳播》(北京),第2期,頁48-51。
    明安香(2008),《傳媒全球化與中國崛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易君博(1984),《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
    林彥呈(2007),《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對中國大陸國家形象塑造之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未出版。 
    林漢發(2011),《21世紀中國對泰國之文化軟權力研究:以孔子學院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未出版。
    林碧炤(1991),〈我國非經濟性國力的評估〉,蔡政文等主編,《我國對外政策及行動取向》(臺北),第24期。
    林碧炤(1999),《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臺北:五南出版公司。
    周淑媚(2005),〈學衡派與新文化運動者的多重對話〉,《東海中文學報》,頁 127-152。
    邵宗海(2011),《新形勢下的兩岸政冶關係》,臺北:五南出版公司。
    邱建義(1993),《我國現階段務實外交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誌勇、鄭志文、蔡政修主編(2011),《全球化下的臺灣軟實力 : 媒體產業與跨文化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侯尊堯(2008),《後冷戰時代中國的柔性權力分析和北京申奧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施偉倫、許倫彰(2005),〈臺灣開拓國際關係的另一條道路——推動知識外交之策略研究〉,《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0期,頁90- 95。
    洪玉瀞(2008),《從華盛頓共識到北京共識?: 霸權穩定理論與軟權力的觀點》,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表皎(2005),〈方興未艾的對外漢語教學及漢語輸出〉,《寧波教育學院學報》,頁27-29、75。
    洪鳳儀(2003),〈細水長流的文化外交〉,《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6卷第12期,頁64- 68。
    范正祥(1991),《中華民國現階段國際宣傳策略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唐小松(2007),〈中國公共外交的發展及其體系構建〉。引自www.cpra.org.cn/news/dzjb/2007/718/07718155942CDEHJ2EA2IF7EKBJ4ic.html
    唐仁俊(2008),〈大陸文化外交的策略思維與實踐〉,《中共研究》,第45卷第10期,頁72- 83。
    高焜源(2012),〈臺灣語言與文化的再中國化──戰後的分期試論〉,《大同大學通識教育年報》第八期,頁148-152 。
    夏潮基金會編(1999),《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論文集,海峽學術出版。
    孫秀玲、廖箴(2008),〈興與變:近25年來臺灣漢學研究發展初探〉,《漢學研究通訊》,27卷第1期,頁1-7。
    孫科,〈復興中華文化與弘揚中國的道統〉,《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2卷11期,頁6。
    孫家正(2006),〈提高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求是》(北京),第1期,頁35-36。
    徐小波(2008),《臺灣軟實力:開放穩定國際化創新的經濟新藍圖》,臺北:財信出版。
    徐郁芬、楊昊(2004),〈臺灣開拓國際關係的另一條道路:〈新外交〉的詮釋、實踐與複合網絡策略的建構〉,《新世紀智庫論壇》,第28期,頁63-84。
    徐瑾(2001),〈美國柔性國力的威脅〉,《國家政策論壇》,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出版,第1卷第8期,頁131-132。
    徐蕙萍、徐亞萍(2008),〈中共在海外遍設「孔子學院」初探—從文化間傳播角度觀察〉,《復興崗學報》第92期。
    時殷弘(1995),〈國際政治的世界性規律對中國的啟示〉,《戰略與管理》,第5期,頁1-3。
    殷天爵(1999),〈中共「大國外交」與「伙伴關係」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3期,頁82-93。
    殷海光(1996),《中國文化展望》,臺北:文星書店。
    祝基瀅(1977),〈論文化外交〉,《人與社會》,第5卷第3期,頁38-40。
    耿立群(2009),〈漢學推手二十載──李亦園院士與蔣經國基金會〉,《漢學研究通訊》28:3,頁48-53。
    耿立群、孫秀玲(2009),〈參加「國際中國文化研究學會」籌備會議報告書〉,網址:www.ncl.edu.tw/public/Attachment/22299434571.doc‎ (2012年11月15日檢索)
    袁鶴齡、沈燦宏(2012),〈從全球治理的權力類型探究兩岸合作的可能模式〉,《中國大陸研究》第55卷第2期,2012年 6月
    高朗(1994),《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72-1992)》,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高崇雲(2005),〈中共積極介入東南亞教育之研析〉,和平論壇時事座談會系列(七)中共——崛起的文化強權,中華歐亞基金會主辦。
    馬慶國、樓陽生(2007),《區域軟實力的理論與實施》,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小明(2004),〈重視〈軟權力〉因素〉〉,《現代國際關係》,第3期,頁21-22。
    張小明(2005),〈約瑟夫.奈的『軟權力』思想分析〉,《美國研究》(北京),第1期,頁20-36。
    張五岳主編(2003),《中國大陸研究》,臺北縣:新文京開發。
    張旭成(1997),《一個新時代的開端:臺灣外交與臺灣安全》,臺北:月旦。
    張西平(2007),〈簡論孔子學院的軟實力功能〉,《世界漢語教學》(北京),第3 期,頁26。
    張西平(2011),〈走向世界的漢語所面臨的若干戰略問題思考〉,《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2期,頁9-13。
    張亞中、孫國祥(1999),《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伙伴》,臺北:生智文事業有限公司。
    張亞中、謝大寧(2011),〈文化中華、政治偏安:馬英九新路線〉,引用自財團法人21世紀基金會網址:http://www.21stcentury.org.tw/03_celebrity/02_detail.php?id=99(2012年1月15日檢索)
    張思菁(2005),《舞蹈展演與文化外交—西元1949-1973年間臺灣舞蹈團體國際展演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循(2009),〈漢學內部的「漢宋之爭」──從陳澧的「漢宋調和」看清代思想史上「漢宋之爭」的深層涵義〉,《漢學研究》,第27卷第4期。
    張衛(2003),〈非政府組織並非臺灣〈外交〉的新空間〉,《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6期,頁22-26。
    張鵬初(2004),《中共「和平崛起」戰略思維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驥、桑紅(1999),〈文化:國際政治中的〈軟權力〉〉,《社會主義研究》(北京),第3期,頁38-41。
    敖華、沈宏亮(1996),〈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發展(北京),第8期,頁29。
    梁守德、李義虎主編(2007),《全球化與和諧世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梁紅泉(2006),〈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文化外交〉,《周口師範學院學報》(北京),第23卷第6期,頁64-66。
    許仁和(2007),《柔性權力在臺灣雙邊外交功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志嘉(2004),《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許倬雲(2010),〈三十年辛苦的漢學研究中心〉,《國文天地》(臺北),第305期,頁4-6。
    陳文葳(2007),《霸權的剛性與柔性權力: 從英美歷史看中國崛起》,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玉聃(2006),〈論文化軟權力的邊界〉,《現代國際關係》(北京),第1期,頁57-63。
    陳有滿(2006),〈文化中國 創意未來—中國國際文化發展戰略和文化產業論壇論點采集〉,《共產黨人》(北京),第15期,頁46-47。
    陳恆光(2009),〈文化非零和 專家提兩岸合辦孔子學院〉,《中央日報網路報》,網址: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
    100975055(2012年10月1日檢索)
    陳海彬(2005),《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意涵及對臺灣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滋松(1998),〈民主與非政府組織的民間外交〉,《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期,頁56-60。
    陳隆志等(2002),《臺灣非政府組織國際參與策略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
    陳達弘(1979),〈有感於中美斷交--並提「文化外交」芻見〉,《出版之友》,第9期,頁20-21。
    陳榮照,(2012)〈漢學──溝通中西智慧交流的橋樑〉「國際漢學研究論叢」總序,網址:http://www.fengtipoeticclub.com/engchaw/engchaw-j001.html(2012年10月1日檢索)
    傅筱琳(2006),《軟性權力之概念與應用:以臺灣的外交實踐為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新良(2006),〈從『中法文化年』看我國的文化外交〉,《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81-87。
    彭懷恩(2003),《政治學新論》,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曾文和(2010),《中共廣設孔子學院之研究—軟實力視角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秉芳(2005),《「國家」行銷—公眾外交的新思維》,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湯紹成,〈中共軟實力分析及我因應對策〉引自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http://www.npf.org.tw/post/3/5905(2011年10月1日檢索)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8/4/24),〈馬蕭文化政策〉,網址:
     http://www.npf.org.tw/post/11/4118(2011年10月1日檢索)
    黃 城(2004),〈如何避免兩種次民族主義的衝突〉,《第五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父紀念館。
    黃士芳(2008),《中國柔性權力研究: 文化外交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仁偉等著(2006),《國際體系與中國的軟力量》,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
    黃炎霖(1990),《塑造中華民國國際新形象之研究——國際宣傳途徑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碩風(1999),《綜合國力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黃得時,〈漢學的含義與演變〉,《海外學人》98期。
    黃富娟(2008),〈以文化外交突破臺灣外交封鎖線〉,《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1卷第4期,頁36-42。
    黃奎博(2009),〈從『零和』走向『雙贏』:我國活路外交的戰略轉折〉,《馬總統執政後的兩岸新局:論兩岸關係的新路向》, 臺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頁69-84。
    黃肇衍,〈國際漢學會議的啟示及回聲〉《近代中國》18,頁21-36。
    黃寬重(2010),〈臺灣需要一個推動漢學研究的獨立單位〉,《國文天地》(臺北),第305期,頁7-10。
    黃德源(2007),〈運用「柔性權力」突破國際不利格局:以「不加入」作為「加入」聯合國的迂迴戰略〉,《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8期,頁73-85。
    楊小定等(2010),〈海外「臺灣書院」的定位與願景〉,《臺灣華語文教學》(臺北),第8期,頁76-91
    楊少強(2008),〈躋身國際語言,中文還有段長路〉,《商業週刊》,2008年2月25日-3月2日,頁130。
    楊文琦(2004),《兩岸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歷程與策略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文靜(2004),〈重塑信息時代美國的軟權力—《軟權力:在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現代國際關係》(北京),第8期,頁61- 62。
    楊以彬(2007),〈儒家文化與中共柔性權力:以廣設『孔子學院』為例〉,《展望與探索》(臺北),第5卷第7期,頁23-47。
    楊名豪(2004),〈【專書評介】軟權力:世界政治的成功之道〉,中華歐亞基金會研究通訊,第 7 卷第 9 期。
    楊景堯(2007),〈對中共柔性國力(Soft -Power)面面觀〉,《中共研究》(臺北),第41卷,第9期,頁106-121。
    楊陽(2002),〈淺析文化在國際關係中的作用〉,《現代國際關係》(北京),第4期,頁38-42。
    楊鴻璽(2005),〈傳承中華文化獨特魅力的文化外交〉,《當代世界》(北京),第3期,頁30-31。
    葉自成(2004),《新中國外交思想: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葉至誠、葉立誠(2000),《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
    葉素萍(2007),《中國軟權力的運用:從文化外交層面分析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湟淇(2000),〈「軟實力」─ 我國推展「活路外交」的主軸〉,《外交部通訊》28:6,外交部網址:http://multilingual.mofa.gov.tw/web/web_UTF-8/out/2805/2-3_page.html(2011年11月15日檢索)
    鄒廣文(2006),〈文化產業發展:我們向發達國家學習什麼〉,網址: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9157/49165/4321595.html (2011年10月1日檢索)
    廖登山(2006),《後冷戰時期中國軟權力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德智(2008),〈近年中共在非洲外交戰略軟權力運用之觀察〉,《展望與探索》(臺北),第6卷第4期,頁72-90。
    廖箴(2009),〈「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20週年回顧〉,《漢學研究通訊》28卷4期,頁32-36。
    廖箴(2011),〈打造全球化的漢學研究平臺——臺灣書院「漢學書房」介紹〉,《漢學研究通訊》(臺北),30:3,頁47-51。
    廖箴(2012),〈兩岸海外漢學推廣的競與合:以「孔子學院」及「臺灣書院」為例〉,《國家圖書館館刊》(臺北),101:2,頁113-138。
    趙建民(1993),〈一九九O年代中華民國的務實外交〉,《問題與研究》(臺北),頁1-16。
    趙剛(2004),〈全球化時代的〈軟權力〉與文化安全策略〉,《國際論壇》,第6卷第2期,頁1-4。
    趙綺娜(2001),〈美國政府在臺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一九五一至一九七○〉,《歐美研究》(臺北),第31卷第1期,頁1-4。
    趙磊(2007),〈理解中國軟實力的三個維度:文化外交、多邊外交、對外援助政策〉,《社會科學論壇》(北京),第5期,頁150-157。
    劉乃京(2002),〈文化外交——國家意志的柔性傳播〉,《新視野》(北京),第3期,頁66-68。
    劉大和、黃富娟(2005),〈軟性外交力量:文化外交之研究〉,廖舜右主編,《2004 APEC議題論叢》,臺北:中華臺北亞太經濟合作研究中心。
    劉杰主編(2006),《國際體系與中國的軟力量》,北京:時事出版社。
    劉昌鑫(2007),《中國輿論戰對和諧外交的影響》,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亮(1980),〈成立漢學研究中心的展望〉,《自由青年》,頁61。
    劉瑜(2005),〈全球化視野下的軟權力暨中國軟權力探析〉,《蘭州學刊》(北京),總第144期,頁13-18。
    劉德斌(2001),〈軟權力:美國霸權的挑戰與啟示〉,《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期,頁61。
    劉德斌(2004),〈軟權力說的由來與發展〉,《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4 期,頁55-62。
    歐陽群(2008),《胡錦濤時期的文化外交政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未出版。
    蔡昆宏(2002),《中共大國外交政策的國家利益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東杰(2011),《當代中國外交政策》,臺北:五南。
    蔡金城(2007),《後冷戰時期美國霸權地位演變之研究: 從軟權力概念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政文(1995),〈中華民國務實外交的理念、評估及展望〉,《政治科學論叢》,第6期,頁282。
    蔡政文等(1991),《我國對外政策及行動取向》,臺北:業強出版社。
    蔡朝明主編(2009),《馬總統執政後的兩岸新局:論兩岸關係新路向》,臺北:遠景基金會出版。
    蔡德貴(2005),〈儒學在港澳臺和海外的新際遇〉,《學術界》(北京),總第115期,頁257-279。
    鄭翔駿(2007),《中國和平發展下的軟實力問題研究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鄧顯超(2006),〈新時期中國文化外交興起的必然〉,《攀登》(北京),第5期,頁140-143。
    蕭瑞山(1999),《德國柔性權力研究:以歐盟的參與為例》,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閻純德,(2005),〈漢學試論〉,《文化雜誌》57,頁191-198
    戴蓉(2008),《孔子學院與中國語言文化外交》,復旦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薛永華(2003),《新黨的發展與衰退:歷史研究途徑的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玉燕(2007),《對中共構建「和諧世界」之研究-以設立孔子學院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未出版。
    謝明輝,(2012),〈中華文化競爭力現況與提升〉,《第三屆兩岸競爭力論壇論文集》,引用自臺灣競爭力論壇網址:http://www.tcf.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326:121220aaa&catid=80:public&Itemid=587(2011年11月15日檢索)
    謝曉娟(2004),〈論軟權力中的國家形象及其塑造〉,《理論研究》(北京),第19期,頁19-21。
    鍾京佑(2003),〈全球治理與公民社會:臺灣非政府組織參與國際社會的觀點〉,《政治科學論叢》,第18期,頁23-52。
    鞠殿明(2005),〈全球漢語熱彰顯中國軟力量〉,《思想政治課教學》,第10期,頁50-52。
    鍾龍彪、王俊(2006),〈中國公共外交的演進:內容與形式〉,《外交評論》,2006年6月,頁64-69。
    魏新龍(2002),〈文化外交:實現國家國際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理論與改革》,頁89- 90。
    魏鏞(2003),《臺灣海峽兩岸互動模式之發展:歷史回溯、比較分析與制度建構,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與成果》,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羅建波(2006),〈中國崛起的對外文化戰略-一種軟權力的視角〉,《中共中央黨校學報》(北京),第10卷第3期,頁97-100。
    龐中英(1997),〈國際關係中的軟力量及其它-評美國學者約瑟夫奈的『注定領導』〉,《戰略與管理》(北京),第2期,頁49-51。
    龐中英(2005),〈中國軟力量的內涵〉,《瞭望新聞週刊》,頁62。
    龐中英(2006),〈奧運會:增強國家軟力量、超越民族主義弘揚人類精神〉,《外交評論》(北京),第5期,頁9-10。
    龐解(2007),〈柔性國力與中華民國國家生存〉,《中山學報》(臺北),第28期, 頁35-44。
    嚴淳甄(2007),《德國文化外交政策之研究: 柔性權力的施展》,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三、網路資料
    人民網(2004/2/17),〈中國社科院國外中國學研究中心成立〉,網址:http://www.people.com.cn/BIG5/keji/1056/2343911.html (2011年10月1日檢索)
    人民網(2002/5/12),〈怎樣理解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論斷〉,網址:
    http://www.peopledaily.com.cn/BIG5/shizheng/20020512/726429.html (2011年10月1日檢索)
    人民網(2009/10/31),〈第二屆世界漢學大會在京開幕〉,網址: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22226/69556/177071/10582962.html(2011年11月15日檢索)
    大公網(2012/3/10),〈全球孔子學院面臨新使命〉,網址:
    http://202.55.1.83/news/12/03/10/ZM-1460156.htm (2011年10月1日檢索)
    世界新聞網(2013/8/19),〈余英時:中國會回歸文明的主流〉,網址: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news/23399312/ (2011年10月1日檢索)
    新華網(2005/9/17),〈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的講話〉,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rdx/2005-09/17/content_3502346.htm(2011年10月1日檢索)
    新華網(2006/11/17),〈努力提升國家軟實力 學習貫徹胡錦濤同志在第八次全國文代會第七次全國作代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1/17/content_5340466.htm (2011年10月1日檢索)
    新華網(2006/9/13),〈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9/13/content_5087533.htm(2011年11月15日查詢)
    新華網(2008/1/21),〈十六大以來我國對外宣傳和對外文化交流工作綜述〉,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godpp.gov.cn/xczx_/2008-01/21/content_12373300.htm (2011年10月1日檢索)
    新華網(2009/2/28),〈溫家寶總理與網友在線交流答問全回放〉,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2/28/content_10918230.htm(2011年11月15日檢索)
    新華網(2011/11/1),〈臺灣書院如何走向世界〉,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herald/2011-11/01/c_131215538.htm(2011年11月15日檢索)
    聯合報(2011/4/5),〈馬總統政見「臺灣書院」 在美受阻〉,網址:http://city.udn.com/65396/4588794(2011年10月1日查詢)
    聯合晚報(2008/1/24),〈「文化白皮書」馬承諾:每年文化預算200億〉,網址:http://blog.udn.com/hsiangsho/1564868 (2011年11月1日檢索)
    國家圖書館網站: http://www.ncl.edu.tw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http://www.npf.org.tw/post/3/5905
    漢學研究中心網站:http://ccs.ncl.edu.tw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網站:http://www.cckf.org/index-c.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