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連子萱 Lien, Zi-xuan |
---|---|
Thesis Title: |
清代內繪鼻煙壺圖繪研究 The Paintings of Inside-Painted Snuff Bottles in the Qing Dynasty |
Advisor: |
曾肅良
Tseng, Su-Liang |
Degree: |
碩士 Master |
Department: |
藝術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 History |
Thesis Publication Year: | 2016 |
Academic Year: | 104 |
Language: | 中文 |
Number of pages: | 188 |
Keywords (in Chinese): | 內繪鼻煙壺 、玻璃畫 、周樂元 、馬少宣 、葉仲三 、丁二仲 |
Keywords (in English): | Inside-Painted Snuff Bottles, glass paintings, Zhou Leyuan, Ma Shaoxuan, Ye Zhongsan, Ding Erzhong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874 |
Thesis Type: | Academic thesis/ dissertation |
Reference times: | Clicks: 185 Downloads: 75 |
Share: |
School Collection Retrieve National Library Collection Retrieve Error Report |
本文聚焦清代內繪鼻煙壺圖繪,採用資料統整、風格分析法以及文化研究的
方式來進行討論。內繪鼻煙壺主要有京(北京)、冀(河北)、魯(山東)、粵
(廣東)等流派,本文研究的時間是清中晚期,即嘉慶朝(1796-1820)始,到
宣統朝(1909-1912)為止,以京派為主,內繪畫家包括:周樂元、葉仲三、馬
少宣、丁二仲等人;取樣的標準是公立博物館及專門研究者所藏共206 件內繪鼻
煙壺作品。
經本文探討,可知內繪鼻煙壺主要選用玻璃材質製壺坯,經過掏膛等多項工
序製成,而清代玻璃生產地點,有山東博山、廣東廣州,以及內廷玻璃廠,正和
內繪鼻煙壺流派若合符節。內繪鼻煙壺畫家所使用的背畫工藝,則是十八世紀時
由歐洲人帶至廣東的技巧。內繪鼻煙壺是中西文化交流之下的產物,結合多項工
藝技術與書畫藝術。分析內繪鼻煙壺的款識,可以發現藝術家選擇引用的題材主
要是文人詩詞或文學作品;內繪鼻煙壺圖繪,可分為器物文字、人物、植物、動
物、花鳥、山水等類,不少直接取樣自民間畫譜。內繪鼻煙壺無論在題材選擇、
繪畫風格和內容意涵,顯透出內繪家及其贊助者的好尚,主要和文人繪畫有所關
聯。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paintings of inside-painted snuff bottles in the Qing Dynasty,
using the methods of data integration, style analysis and cultural studies. The painters
of inside-painted snuff bottles formed Beijing school, Hebei school, Shandong school.
This thesis focus on the period from Jiaqing reign (嘉慶, 1796-1820) to Xuantong
reign (宣統, 1909-1912) ,especially the works of Beijing school, the painters included:
Zhou Leyuan (周樂元), Ma Shaoxuan (馬少宣), Ye Zhongsan (葉仲三), and Ding
Erzhong (丁二仲), etc. Samples are 206 pieces of inside-painted snuff bottles from
possessions of public museums and specialized investigators.
Inside-painted snuff bottles were made by glass with evisceration processes. The
sites of glass production in Qing dynasty were Boshan (Shandong), Guangzhou, and
the palace. They were accord to the schools of inside-painted snuff bottles. Painters of
inside-painted snuff bottles had to use a technique called “back painting,” which the
Europeans brought to Canton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nside-painted snuff bottles
were products of cultural exchange, combined several kinds of crafts and arts.
Inscriptions of inside-painted snuff bottles were poems and articles quoted from
literati and literature. The pictures of inside-painted snuff bottles can be divided into
implements and characters, portraiture designs, plant designs, zoomorphic designs,
flower and bird designs, and landscape designs. After analyzing them, we can find
that both the painting styles and the meanings of illustrations revealled the taste of
painters and their sponsors, and were associated with “literati painting” (文人畫,
wenrenhua).
參考書目
一、古籍
1. (明)姚旅著、劉彥捷點校,《露書》(福州:福建人民,2008年)。
2. (清)王士禎撰;趙伯陶選評,《香祖筆記》十二卷(北京:學苑,2001年)。
3. (清)年希堯《視學》,收入《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四冊》第一版(鄭州市: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1995年,頁4-711)。
4. (清)李調元,《南越筆記》(臺北:廣文,1969年)。
5. (清)孫廷銓著,李新慶校注,《顏山雜記校注 四卷》(濟南:齊魯書社,2012年)。
6. (清)許之衡原著、葉喆民譯註,《飲流齋說瓷》(北京:紫禁城,2005年)。
7. (清)趙之謙,《勇盧閒詰》,收入黃賓虹、鄧實編,《美術叢書》第一冊(江蘇:江蘇古籍,1986年)。
8. (清)劉廷璣撰、張守謙點校,《在園雜志》(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9. (清)不著撰者,《點石齋叢畫》(中國書店,1991年)。
10. (清)周慕橋、張奇明主編,《飛影閣畫集:周慕橋專輯》(上海市:上海畫報出版社,2002年)。
11. (清)不著撰者,《古今名人畫譜》(上海:上海書局,1987年)。
12. (清)不著撰者,《芥子園畫傳》(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年)。
二、近人著作
(一)中文
1. 丁鋼(2015),〈村童與塾師:一種風俗畫的教育詮釋〉,《社會科學戰線》,2015年第2期。
2. 干福熹等著(2005),《中國古代玻璃技術的發展》,上海:上海科學技術。
3. 王小娟、牟克(2012),〈中國傳統嬰戲圖發展脈絡及特徵〉,《黑河學院學報》第6期。
4. 王正華(2011),〈羅振玉的收藏與出版:「器物」、「器物學」在民國初年的成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頁277-320+325。doi:10.6541/TJAH.2011.09.31.05
5. 王安珠編著(2004),《中國烟具文化》,天津:百花文藝。
6. 王青青(2012),《論魯派內畫鼻煙壺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西安美術學院碩士論文。
7. 王金海(1996),《鼻烟壺鑑賞與收藏》,上海書店。
8. 王冠宇(2012),《鼻煙壺的收藏故事》,北京:故宮出版社。
9. 王習三主編(2005),《中國內畫圖典》,石家莊:河北美術。
10. 王拴印(2007),《清宮造辦處御製金屬胎畫琺瑯鼻烟壺的歷史演變及其藝術特色》,首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11. 王朝聞主編(2000),《中國美術史》:清代卷(下冊)。
12. 王闌西主編(1990),《鍾馗百圖》,廣州:嶺南美術。
13. 王耀庭主編(2007),《新視界:郎世寧與清宮西洋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4. 月生編,王仲濤譯(2004),《中國祥瑞象徵圖說》,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15. 尤景林(2010),〈洋風鏡子畫 清代玻璃油畫《香山九老圖》《湖邊風景中的牧羊女》賞談〉,上海工藝美術。
16. 天主教輔仁大學主編(1991),《郎世寧之藝術:宗教與藝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幼獅。
17. 天津楊柳靑畫社編著(1998),《中國吉祥圖案百科》,臺北:笛藤。
18. 不著撰者(2007),〈中國內畫:行走在繁榮與稀少兩端〉,《中國報導》,頁31-33。
19. 中國鼻烟壺協會(2010),《中國鼻烟壺協會會訊》,創刊號,臺北:中國鼻烟壺協會。
20. 中國鼻烟壺協會(2011),《中國鼻烟壺協會會訊》,第2期,臺北:中國鼻烟壺協會。
21. 中國鼻烟壺協會(2011),《中國鼻烟壺協會會訊》,第3期,臺北:中國鼻烟壺協會。
22. 中國鼻烟壺協會(2012),《中國鼻烟壺協會會訊》,第5期,臺北:中國鼻烟壺協會。
23. 中國鼻烟壺協會(2012),《中國鼻烟壺協會會訊》,第7期,臺北:中國鼻烟壺協會。
24. 野崎誠近撰,古亭書屋譯(1979),《中國吉祥圖案》,臺北:眾文。
25. 田寶川(2008),《中國冀派內畫鼻烟壺藝術研究》,蘇州大學藝術設計學碩士論文。
26. 朱培初,夏更起編著(1991),《鼻烟壺史話》,北京:紫禁城。
27. 朱振宏(2010),〈論貞觀十三年(639)「九成宮事件」及其影響〉,《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3期,頁49-88。doi:10.6243/BHR.2010.043.049
28. 朱樂朋(2010),〈乾嘉學者論碑帖的臨摹〉,《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卷1期,頁144-147。
29. 朱慶征(2001),〈故宮藏建築裝修用玻璃畫〉,《故宮博物院院刊》,頁66-72+98-100。
30. 呂冬梅,張兆祥(2007),〈名家內畫鼻煙壺鑒賞〉,《收藏界》,頁110-113。
31. 呂曉(2010),〈再論王概與《芥子園畫傳初集》〉,《故宮博物院院刊》2010卷2期,頁48-65。
32. 宋海洋(2005),《鼻煙壺:中國藝術品投資與鑒寶叢書》,北京:中國水利水電。
33. 宋暖(2008),《魯派內畫鼻煙壺及其產業化發展初探》,山東大學碩士論文。
34. 李哲賢(2003),〈論戴震(1723-1777)與乾嘉時期之考證學〉,《漢學論壇》第二輯,頁1-12。
35. 祁慶富(1995),〈劉海戲金蟾〉,《商業文化》,頁51-54。
36. 那志良(1997),《珍藏鼻煙壺》,臺北:台灣先智。
37. 冷東(2012),〈十三行與鼻煙、鼻煙壺的發展〉,《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2期,頁76-78。
38. 何丹(2008),〈試論中國鳳文化的“歷史素地”及其在文化類型學上的深層涵義〉,《中國文化研究》,頁173-179。
39. 武丹(2010),〈論設計之“道器合一”―基于中國龍紋演變的闡釋〉,《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6卷5期,頁114-117。
40. 柏冬友(2006),〈內畫大師王習三〉,《海內與海外》,頁37-39。
41. 胡光華(2002),〈中國最早的油畫家史貝霖〉,《美術觀察》。
42. 胡嘉綺(2010),〈玻璃胎鼻煙壺成分、名稱與演變-以清代發展面貌為例〉,《造形藝術學刊》,頁183-210。
43. 郎世寧繪、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輯(1983),《郎世寧作品專輯》,臺北:故宮博物院。
44. 侯怡利主編(2012),《通嚏輕揚:鼻煙壺文化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45. 香港中國鼻煙壺收藏家學會、香港市政局聯辦(1977),《中國鼻煙壺》,香港:香港藝術館。
46. 香港藝術館編(1978),《清代鼻煙壺》,香港:Urban Council。
47. 徐天福、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2007),《盈握洞天:鼻煙壺精選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48. 高居翰(James Cahill)作、夏春梅等初譯(2013),《江岸送別:明代初期與中期繪畫》,臺北:石頭。
49. 馬增善(2005),〈馬少宣家族兩代三人的內畫壺作品(下)——論署名馬少宣鼻煙壺作品的鑒定〉,《藝術市場》第12期,頁58-59。
50. 馬增善(1998),《馬少宣與內畫藝術》,北京:文物出版社。
51. 徐耀新主編(2003),《南京文化志》,北京:中國書籍。
52. 耿寶昌、趙炳驊主編(1992),《中國鼻煙壺珍賞》,臺北:台港。
53.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輯(1991),《故宮鼻烟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54.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1997),《盈握天地鼻煙壺》,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55.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2008),《壺裏乾坤:鼻煙壺珍品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56. 常德強〈美術史視野外的吳友如—從云藍閣學徒到飛影閣主人〉,《美術學報》,頁32-38。
57. 殷麗君譯(2001),Wolfgang Schivelbusch著,《味覺樂園--看香料.咖啡.菸草.酒,如何創造人間的私密天堂》,臺北:藍鯨。
58. 席會東(2010),〈《王石谷全黃圖》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2010卷1期,頁115–131。
59. 耿寶昌、趙炳驊主編(1992),《中國鼻煙壺珍賞》,臺北:台港。
60. 陳玉堂編著(2005),《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61. 陳佩文(2006),《清代蒙古族鼻煙壺研究》,內蒙古大學碩士論文。
62. 陳俊秀,畢庶強(2012),《天地氤氳 人文粹媺:有機鼻煙壺》,臺北:陳俊秀。
63. 陳豫(2014),〈嬰戲圖文化歷史的研究〉,《芒種》第454期,頁249-250。
64. 曹南屏(2012),〈玻璃與清末民初的日常生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6期,頁81-134。
65. 曹淦源(2012),《陶瓷紋樣鑒賞》,北京:印刷工業,頁44。
66. 張慧光(2011),〈中國傳統鳳紋圖像形式結構的演繹〉,《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 9期,頁227-230。
67. 張臨生(1992),〈清宮鼻煙壺製器考〉,《故宮學術季刊》,8卷2期,頁1–40。
68. 湯文興(2011),〈寸天釐地密鏤鬼斧神工—論清代內畫鼻煙壺名家及其畫派風格〉,《東方收藏》,頁20-21。
69. 曾肅良、尹毅、趙美紅(2011),《藝術與科學的交會:2011年文物藝術品科學鑑定技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藝術行政曁管理學會。
70. 黃玄龍(2010),《玩古翫》,臺北:翦淞閣。
71. 楊式昭主編(2013),《神壺奇技:鴻遠閣珍藏—索振海內繪鼻烟壺精選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72. 楊伯達(2011),〈鼻煙壺:烙上中國印記的西洋舶來品〉,《東方收藏》,頁10-12。
73. 楊伯達(2007),《楊伯達論藝術文物》,北京:科學出版社。
74. 楊伯達(1988),《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編.10,金銀玻璃琺瑯器》,北京:文物出版社。
75. 楊達志(1995),《一千個鼻煙壺》,香港銅鑼灣:香港千壺齋。
76. 楊新,班宗華等著(1999),《中國繪畫三千年》,臺北:聯經。
77. 楊耀生、王哲仁、劉藝子(2011),《新內畫:未知的拓展》,臺北:臺灣老爺藝術館。
78. 趙汝珍(2006),《古玩指南全編》,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79. 趙麗紅(1999),《鼻煙壺鑑賞與收藏》,吉林: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80. 劉昀華,孫晶昌(2012),《衡水內畫》,北京:科學出版社。
81. 劉越(2009),〈《芥子園畫傳》在中國的影響〉,《文藝評論》2009卷5期,頁79-81。
82. 華覺明,李綿璐(2006),《民間技藝》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83. 萬青屴(2005),〈揀取殘珍入畫屏——從"八破"四看時代變遷〉,《榮寶齋》第2期,頁180-186。
84. 鄧亞梅(2010),〈“八破畫”所表現的美學思想初探〉,《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5卷7期,頁64-66。
85. 鄭淑君(2008),〈潘祖蔭《滂喜齋叢書》、《功順堂叢書》之述論〉,《東方人文學誌》7卷3期,頁215–234。
86. 鄭鵬、孟麗(2007),〈內畫鼻菸壺的歷史與收藏價值〉,《科技信息》第23期,河北衡水。
87. 謝文勇(1985),《廣東畫人錄》,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頁20。
88. 謝兆有,劉勇,王毅編著(2003),《山東書畫家彙傳 清·民國·當代部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89. 蔡國聲(2011),〈簡說鼻煙壺:集中國工藝美術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東方收藏》,頁16-17。
90. 鍾福民(2009),《中國吉祥圖案的象徵硏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91. 鍾興永(2014),〈鍾馗研究述論〉,《云夢學刊》,頁37-39。
92. 蔣興立(2009),〈論〈虯髯客傳〉的人物虛實〉,臺北:《東方人文學誌》第8卷第4期,頁77-98。
93. 賴毓芝(2014),〈清末石印的興起與上海日本畫譜類書籍的流通:以《點石齋叢畫》為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5期,頁57-127。
94. 蘇金海(1999),《齊白石、丁二仲、經亨頤、簡經綸、來楚生印風》,重慶:重慶。
(二)日文
1. 川床邦夫著,張靜譯(2011),《中國煙草的世界》,北京:商務印書館。
2. 野崎誠近(2009),《吉祥図案解題 : 支那風俗の一硏究》,東京都:ゆまに書房。
(三)英文
1. Cammann, Schuyler (1957), Chinese Inside-Painted Snuff Bottles and Their Makers, i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20, No. 1/2 (Jun., 1957), pp. 295-326.
2. Chen, Jennifer;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 Hall (1998), Bottles of Delight: the Thal collection of Chinese snuff bottles, Seattle Art Museum; Chicago, Distributed by Art Media Resources.
3. Clunas, Craig, Wilson, Verity (1987), Chinese Export Art and Design, London: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p.116-119.
4. Crossman, Carl L. (1991), The decorative arts of the China trade: paintings, furnishings, and exotic curiosities, Woodbridge, Suffolk: Antique Collectors’ Club.
5. Jourdain, Margaret and R. Soame Jenyns (1950), Chinese export art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London: Country Life.
6. Kleiner, Robert (1995), Chinese snuff bottles in the collection of Mary and George Bloch, London: Published for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by British Museum Press, p.5.
7. Low, Denis S. K. (2007), Chinese Snuff Bottles: from the sanctum of enlightened respect III, Singapore: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and Laurence King Pub.
8. Moss, Hugh M. (1971), Snuff bottles of China, London: Bibelot Publishers Ltd.
9. Perry, Lilla S. (1960), Chinese snuff bottles; the adventures & studies of a collector, Tokyo, Rutland, Vt., C.E. Tuttle Co.
10. Stevens, Bob C. (1976), The collector's book of snuff bottles, New York: Weatherhill.
11. Welch, Patricia Bjaaland (2008), Chinese art: a guide to motifs and visual imagery, North Clarendon, VT: Tuttle Pub.
三、圖錄
(一)中文
1. 李久芳(2002),《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鼻煙壺》,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 何炎泉等編(2014),《明四大家特展:沈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3. 侯怡利主編(2012),《通嚏輕揚:鼻煙壺文化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4. 徐天福、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2007),《盈握洞天:鼻煙壺精選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5. 耿寶昌、趙炳驊主編(1992),《中國鼻煙壺珍賞》,臺北:台港。
6.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2002),《小有洞天:鼻煙壺》,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7.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輯(1991),《故宮鼻烟壺》,臺北:故宮。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輯(1989),《故宮書畫圖錄》,第四、七、十、二十四、二十五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張榮主編,故宮博物院編(2008),《你應該知道的200件鼻烟壺》,北京:紫禁城。
10. 趙汝珍(2006),《古玩指南全編》,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1. 藝美聯編(2012),《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北京:中國書店。
(二)日文
1.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編(2008),《鼻煙壺:沖正一郎コレクション;中国工芸の精華》,大阪市:大阪市美術振興協会。
(三)英文
1. Chen, Jennifer;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 Hall(1998), Bottles of Delight: the Thal collection of Chinese snuff bottles, Seattle Art Museum ; Chicago, Distributed by Art Media Resources.
2. Clunas, Craig, Wilson, Verity (1987), Chinese Export Art and Design, London: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p.116-119.
3. Crossman, Carl L. (1991), The decorative arts of the China trade: paintings, furnishings, and exotic curiosities, Woodbridge, Suffolk: Antique Collectors’ Club.
4. Hall, Robert (1987), Chinese Snuff Bottles: October 12-18th,London: Robert Hall, Techpearl Printing.
5. Jourdain, Margaret and R. Soame Jenyns (1950), Chinese export art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London: Country Life.
6. Kleiner, Robert (1995), Chinese snuff bottles in the collection of Mary and George Bloch, London: Published for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by British Museum Press.
7. Low, Denis S. K. (2007), Chinese Snuff Bottles: from the sanctum of enlightened respect III, Singapore: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and Laurence King Pub.
8. Perry, Lilla S. (1960), Chinese snuff bottles; the adventures & studies of a collector, Tokyo, Rutland, Vt., C.E. Tuttle Co.
9. Wang & Co. (2011) One Man’s Choice…IV, Beijing: Wang & Co.
10. Wang & Co. (2012) One Man’s Choice…V, Beijing: Wang & Co.
11. Wang & Co. (2013) One Man’s Choice…VI, Beijing: Wang & Co.
12. White, Helen; photography by Ian Thomas (1992), Snuff Bottles from China: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collection, London: Bamb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