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東穎
Tsai, Tung-Yin
論文名稱: 高等教育文化再製之研究---以某大學日間/進修部為例
Cultural Reprodu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a University
指導教授: 王美文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7
中文關鍵詞: 文化再製高等教育大學日間部大學進修部資本階級布赫迪厄
英文關鍵詞: university adult continuing education, day division of university, divisi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capital, cultural reproduction, Pierre Bourdieu, clas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ACE.004.2019.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5下載:4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欲探討大學日間/進修部文化再製的現象,分別以某大學日間/進修部各兩位畢業生以及兩位教授作為訪談對象,採用質性研究之個案研究法及深度訪談法,透過此研究給予高等成人教育政策相關制定者的政策參考。
    研究結果顯示,大學日間部學生因原生家庭在經濟資本較為優渥,所能轉換成文化以及社會資本的機會較多,而進修部學生受限於家庭經濟而能轉換成其他資本的機會有限,兩者進入到大學後,透過學校的相關政策制定與執行再製其優劣勢階級的象徵符號,讓兩者原先的資本條件差距持續並加以擴大。因此透過學校文化再製的結果,日間/進修部學生畢業後分別在工作與學術場域中,兩者原先具有的優劣勢條件加以延續和擴大,並且再製日間/進修部的階級象徵符號。

    The study investigated cultural reproduction in the day division and divisi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a university. A case study viewed on a university as context, us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2 graduates of the day division, 2 graduates of the divisi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as well as 2 professors, to propose sugges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students, studying in the day division, with financial support from originated family, transformed sufficient economic capitals into cultural and social capitals. By contrast, the capitals held by students of the divisi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were relatively limited. This disparity was widened because of the classed symbols reproduced by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 Furthermore, the disparity of capitals will continue, broaden, and reproduce the symbols of classed division in the graduates’ future work or academic fiel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我國大學進修部發展與相關研究 15 第二節 Bourdieu 的文化再製理論 32 第三章 實證設計 7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7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81 第三節 受訪對象設計 8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8 第五節 訪談過程執行 94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與研究倫理 97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103 第一節 受訪大學生的原生家庭與資本 104 第二節 大學日間/進修部的區隔與分化 144 第三節 大學日間/進修部學生課餘生活與資本 171 第四節 大學日間/進修部學生知覺自身的社會位置 220 第五節 結語 228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建議 247 第一節 結論 247 第二節 建議 255 參考文獻 261 附件一 訪談題目 271 附件二 受訪者資料表 276 附件三 訪談同意書 277

    中文文獻
    Pierre Bourdieu(2008)。布爾迪厄論電視(Sur la television)(王德威,譯)。台北:麥田。
    Crossely, M. L.(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Introducing Narrative Psychology)(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嘉義:濤石。
    Pierre Bourdieu(2009)。布爾迪厄社會學面面觀(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李猛、李康,譯)。台北:麥田。
    Patrice Bonnewitz(2002)。布赫迪厄的社會學第一課(Premieres lec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孫智綺,譯)。台北:麥田。
    于承平、林俞均(2011)。歐洲終身學習成就認證之探討。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7(3),215-240。
    王文瑞(2010)。澎湖縣國小教師的價值觀對學生文化再製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
    文雅玄、陳靜瑩(2012)。多元升學制度下的菁英生產:貴族習尚之學校實踐。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2(2),85-122。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行政院(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江明修(2009)。研究方法論。台北市 : 智勝文化。
    李政翰(2007)。學校跳脫文化再製現象之可能性——從教師專業倫理角度之實踐。學校行政,48,169-186。
    吳佳芬(2016)。進修部應英系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典型相關研究。科學與人文研究,4(1),47-46。
    吳歆嬫、陳桂容(2011)。進修部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南台灣某科技大學為例。中州管理與人文科學叢刊,1(1),157-170。
    余貞誼(2015)。閨秀文學到女性主義書寫:以場域觀點論周芬伶。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1,131-172。
    余舜基(2016)。大專進修部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之相關性研究。聯大學報,13(1),85-98。
    邱天助(2007)。國家意志下,人文社會學術生產的再反思:Bourdieu場域分析的啟示。圖書資訊學研究,2(1),1-19。
    邱春堂(2010)。國民小學校長社會資本、教導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台北。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法務部(2013)。中華民國學位授予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ty=ONEBAR&kw=%E5%AD%B8%E4%BD%8D%E6%8E%88%E4%BA%88%E6%B3%95
    周冠廷(2017)。布迪厄的移地研究:遊戲場域的資本與階級。國立交通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
    周新富(2005)。Bourdieu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台北:心理。
    林曉鈴(2004)。社會變遷與高等教育:我國成人高等教育之發展。國立暨南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投。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
    姜添輝(2003)。教師是專業或是觀念簡單性的忠誠執行者?文化再製理論的檢證。教育研究集刊,24(4),93-126。
    洪鎌德(1995)。卜地峨社會理論之評析。台大社會學刊,24,1-34。
    洪翠華(2011)。四位「口碑教師」的教師關注之生命史研究。國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台北。
    教育部(1998)。邁向社會白皮書。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important_list.asp
    教育部(2018)。教育部統計處大專院校在學學生。取自http://www.rootlaw.com.tw/LawArticle.aspx?LawID=A040080040001200-1020611
    教育部(2018)。各縣市大專院校統計概況。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News_Content.aspx?n=82CAED1A33B4CD83&sms=DBDDB8DC17D0D8C4&s=EE0008EC00FB61C4
    教育部(2018)。教育部字典。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o=dcbdic&searchid=Z00000152556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台北:五南。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93)。大學推廣教育之實施。台北:教育部。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莊琇雲(2015)。從文化再製論的教師習性探討國小補救教學的執行方式與問題。國立台南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
    張德榮(2004)。涂爾幹《道德教育》之研究——對台灣德育之啟示。國立新竹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
    張錦華(2001)。從Pierre Bourdieu的文化社會學看閱聽人質性研究的發展。傳播文化,9,61-106。
    梁琍玲(2013)。紐澳資歷架構在終身學習的應用與啟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台北。
    彭子睿(2002)。從一般知覺到審美知覺——一個現象學的進路。國立中央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
    傅光鴻(2001)。學校文化的社會學分析——布迪厄之文化再生產觀點之啟示。國立花蓮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
    黃富順(1994)。大學成人教育的意義源起及實施,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大學成人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1)。高等教育與社區大學的設立,載於楊國樞、瞿海源、林文瑛(主編),新世紀大學教育。台北:前衛。
    黃富順(2000)。成人教育導論。台北:五南。
    黃靖惠(2010)。不同媒體場域的評審:以歌唱競賽節目為例。中華傳播學刊,17,173-205。
    黃瑞琴(1999)。質性研究。台北:心理。
    黃春松、陳牡丹、黃喬敬(2012)。探討大學進修部學生學習成就感之層次性影響因素。國立台中技術學院學報,16,73-97。
    鈕文英(2018)。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
    詹棟樑(2005)。成人教育學。新北:冠學。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楊思偉(2000)。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模式初探。教育研究資訊,8(4),17-32。
    楊國賜(1994)。我國大學成人教育的政策及發展方向,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大學成人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德(1997)。大學的新形象與新任務。成人教育,39,53-54。
    溫明麗(2008)。P. Bourdieu資本理念及其在台灣大學校院合併之蘊義,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台北。
    劉維公、Honneth, Axel(1992)。片斷化的象徵世界──波迪爾文化社會學的省思,當代,77,14-31。
    劉維公(1998)。習性(Habitus)與偶成性(Kontingenz):P. Bourdieu與N. Luhmann的理論介紹。台大社會學刊,26,1-51。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天下。
    鄭秀圓(2010)。解構台灣「自行車熱」的媒體描述。淡江大學為出版之碩士論文,新北。
    C.Frankfort-Nachmias(200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潘明宏、陳志偉,譯)。新北:韋伯文化。
    蔡麗珍(2011)。科技大學進修部學生之生活壓力與心理調適。德明學報,35(1),1-19。
    謝志龍、莊致嘉(2016)。文化資本的代間傳遞與轉換對國中學生教育成就的影響。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1(3),163-195。
    謝孟穎。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2),255-287。
    謝佩珊(2015)。古典音樂表演者的身體及其自我認同形構之研究——以Pierre Bourdieu場域理論觀點。國立暨南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投。
    蕭瑞麟(2017)。不用數字的研究 : 質性研究的思辨脈絡。台北市:五南書局。
    魏宗明(2001)。學校在文化再製中的角色——Bourdieu觀點。國民教育學報,7,85-106。
    藍佩嘉(2014)。做母職、做階級:親職敘事、教育實作與階級不平等。台灣社會學,27,97-140。
    譚光鼎(1998)。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教育研究期刊,1,23-50。

    西文文獻
    Barker, C. (2004). The sage dictionary of cultural students. London, UK: Sage. Doi:10.4135/9781446221280
    Baron,S. (2000) .Social capital : crit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rg, B. L.(1998).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Boston, MA: Allyn & Bacon.
    Bourdieu, P.(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241-260). New York, NY: Greenwood Press.
    Bourdieu, P.(1989).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R . Nice. Trans.). London, UK: Routledge.
    Bourdieu, P. & Wacquant, L. J. D.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Bourdieu, P. (1991).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religious field. Comparative Social Research, 13,1-43.
    Bourdieu, P. (1990). Programme for a sociology of sport. In P. Bourdieu (Ed.), In other words, (pp. 156-167). London, UK: Polity Press.
    Carol E. K, Amy D. R ,& Jovita M. R (2015).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UK: sage.
    Cicourel, Aaron V. (1993).Aspects of structural and processual theories of knowledge. In C. Calhoun, E. Lipuma, and M. Postone. Bourdieu : A Critical perspectives(pp.89-115),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rickson, B. H. (1996). Culture, class, and connec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2(1) , 217-251.
    Granovetter, M. S.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 1360-1380.
    Knowles, M. S. (1977). A history of the adult education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Malabar, India: Krieger .
    Knowles, M. S. (198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From pedagogy to andragogy (rev. ed.). 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
    Kadushin, A. (1990). The social work interview: A guide for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als.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iPuma, E. (1993). Culture and the concept of culture in a theory of practice. In C. Calhoun, E. LiPuma, &M. Postone. (Eds.), Bourdieu: Critical per spectives (pp. 14-34).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rriam, S. B. & Brockett, R. G. (1997). The profession and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
    Mishler, E.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wartz, D. L.(1997).Culture and domination: The social theor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hornton, S. (1995). Club cultures: Music, media and subcultural capital.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M. Postone, C. Calhoun, E Lipuma,(1993). Introduction bourdieu and social theory, In Bourdiru : A critical perspective, pp. 1-13.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utnam, R. D.(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402-415.
    Robert K. Yin (2001).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2nd ed.
    Williams, D. (2006).On and off the net: Scales for social capital in an online era,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1(2), 593-62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