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末 Zhang, Mo |
---|---|
論文名稱: |
玩味聖賢書:晚明《七十二朝人物演義》版畫研究 Relishing Confucian Canon: A Study on the Woodblock Illustrations in Qishier Chao Renwu Yanyi |
指導教授: |
林麗江
Lin, Li-Chi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藝術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1 |
中文關鍵詞: | 晚明版畫 、杭州版畫 、七十二朝人物演義 、袁了凡 、陸武清 、陳洪綬 |
英文關鍵詞: | Woodblock prints of Hangzhou, Yuan Liaofan, Lu Wuqing, Chen Hongshou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43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1 下載:5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七十二朝人物演義》於1640年(明崇禎十三年)出版於杭州,內含四十部短篇小說,各圍繞一名《四書》中出現的人物展開。因為以小說體裁演繹儒家經典,在先秦歷史故事中加入因果報應等佛道思想,該書在晚明數量眾多、題材各異的小說中別具一格,也得到了詳細的文學研究。
本論文聚焦於還未有專門研究的《七十二朝人物演義》版畫插圖。這套插圖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在其特殊的編排方式:每個短篇故事,不僅配有一幅表現故事場景的插圖,還有第二幅圖,描繪一個與文本有關的器物、花鳥、嬰戲等主題。繪稿者陸武清,刻工項南洲、洪聞遠均為晚明杭州具有代表性的版畫名家,造就了這套插圖精美的質量。
《七十二朝人物演義》最初的文本偏重道德勸誡,但出版時加入的評點和插圖,強調了該書作為小說的娛樂性閱讀價值。插圖的風格顯示了晚明杭州版畫融合當地繪畫傳統和多種外來、新興因素的特點,也有意營造了與故事內容相契合的仿古效果。在圖文關係方面,物品圖從不同於場景圖的角度,或提點故事內容,或以象徵意涵表示諷喻,令讀者在多層次的玩味中得到閱讀樂趣。賦予物品敘事功能的做法,與繪稿者學習陳洪綬有關,同時,在晚明杭州版畫的流行趨勢中也有跡可循。通過對《七十二朝人物演義》插圖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明末杭州版畫的風格特徵,了解當時的視覺文化和出版、閱讀的傾向。
Qishier Chao Renwu Yanyi is a short story collection published in 1640, Hangzhou. Each of the forty stories is about an ancient figure who appears in the Four Books. The stories combine Confucian canon and entertaining novels, interpret historic tales by Buddhist and Taoist thoughts. Therefore, the book outstands the vast novels of Ming Dynasty and has been carefully researched in literature field.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woodblock illustrations of Qishier Chao Renwu Yanyi, which has no specialized study so far. The editing of the illustrations is very unique. Each story is illustrated not only a picture of a scene, but also a close up of particular object related to the story. Besides, the illustrations are elaborately made by Lu Wuqing, Xiang Nanzhou and Hong Wenyuan, the best woodblock artists in Late Ming Hangzhou.
The original text of Qishier Chao Renwu Yanyi stresses moral values, while the publisher made it more entertaining and readable by adding reviews and illustrations. The style of the woodblock prints is a mixture of local painting tradition and new external influences, and it agrees with the ancient background of the stories. As for the image-text relationship, the object images and scene pictures represent storie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n illustration of object can remind the reader of a particular plot, or critique the story through its metaphorical meaning. Thus readers can turn over pages and enjoy compound contents. This kind of narrative grows in the soil of late Ming Hangzhou woodblock prints, and is probably influenced by Chen Hongshou, In conclusion,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Qishier Chao Renwu Yanyi, we hope to know more about Hangzhou’s regional style, visual culture and publishing culture of late Ming.
一、古籍
1. [戰國] 《國語》,台北:河洛圖書,1980。
2. [漢] 劉熙,《釋名》,收於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
3. [唐] 孔穎達,《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1999。
4. [唐] 鄭玄注、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2014,影印南宋越刊八行本。
5. [宋] 朱熹注,《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台大,2016。
6. [明] 王實甫撰,李贄評,《李卓吾先生批點西廂記真本》,西陵(杭州)天章閣,崇禎十三年(1640)。
7. [明] 伏雌教主編,且笑廣主人評點,《醋葫蘆》。
8. [明] 百子山樵(阮大鉞),《懷遠堂批點燕子箋》。
9. [明] 胡正言編,《十竹齋箋譜》,1644。民國三十年(1941)重刻。
10. [明] 袁黃,《了凡四訓》,上海:上海佛學,1934。
11. [明] 袁黃,《了凡雜著》,收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80,《子部‧叢書類》,北京:書目文獻,1988。
12. [明] 袁黃,《遊藝塾文規正續編》,武漢:武漢大學,2015。
13. [明] 袁黃,《寶坻政書》,收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48,《史部‧政書類》,北京:書目文獻,1988。
14. [明] 袁黃,《袁氏叢書》,明萬曆間嘉興袁氏刊本,國立中央圖書館藏。
15. [明] 袁黃輯,《功過格分類彙編》,收於《叢書集成續編》62冊,台北: 新文豐,1989。
16. [明] 張楚叔、張旭初編,《白雪齋選訂樂府吳騷合編》,武林張氏白雪齋,明崇禎十年(1637)。
17. [明] 董說,《西遊補》,收於《通俗小說名著 第一集》,台北:世界書局,1962。
18. [明] 醉西湖心月主人,《弁而釵》,收於《思無邪匯寶:6》,台北:台灣大英百科,1995。
19. [明] 薛應旂,《四書人物考》,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京都大學藏。
20. [明] 薛應旂著,許胥明、朱阜訂補,《四書人物考訂補》,明天啟間刊本,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藏。
21. [明] 薛應旂著,焦竑注釋,《新刻七十二朝四書人物考註釋》,明萬歷三十六年(1608),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藏。
22. [明]《七十二朝人物演義》,收於《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1994。
23. [明]《七十二朝人物演義》,收於《古本小說叢刊 第十輯》,北京:中華書局,1990。
24. [明]《七十二朝人物演義》,收於《明清善本小說叢刊 初編第一輯:短篇白話小說》,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1985。
二、專書
1. Brokaw Cynthia Joanne, The Ledgers of Merit and Demerit: Social Change and Moral Ord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2. Chia, Lucille, Printing for Profit: the Commercial Publishers of Jianyang, Fujian (11th-17th centuries), Cambridge, MA : Publish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for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3. Craig Clunas, 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4. Craig Clunas, Superfluous Things :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5. Hegel, E. Robert, Reading Illustrated Fiction in the Late Imperial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1998.
6. Julia K. Murray, Mirror of Morality: Chinese Narrative Illustration and Confucian Ideolog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7.
7. Maria Franca Sibau, Reading for the Moral: Exemplarity and the Confucian Moral Imagination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Short Fiction, Albany, New York: SUNY Press, 2018.
8. McDermott , Joseph P.,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Book,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9. Murray, Julia, 「Didactic Illustrations in Printed Books」, in Cynthia J. Brokaw and Kai-wing Chow ed., Printing and Book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L.A.,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pp.417-450.
10. Park, J. P., Art by the Book: Painting Manuals and the Leisure Life in Late Ming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2.
11. 上海圖書館編,《上海圖書館藏明代尺牘》,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2002。
12. 大木康,《明末江南の出版文化》,東京:研文,2004,
13. 大阪市立美術館編,《中國明清の繪本》,大阪:大阪市立美術館,1987。
14. 大塚秀高,《增補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東京:汲古書院,1987。
15. 小林宏光,《中国の版画 : 唐代から清代まで》,東京:東信堂,1995。
16. 小林宏光,《中國版畫史論》,東京:勉誠,2017。
17.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 繪畫編20版畫》,台北:錦繡,1994。
18. 王三慶,〈明代書肆在小說市場上的經營手法和行銷策略〉,收於《東アジア出版文化研究》,日本学術振興会アジア.アフリカ学術基盤形成事業,2010,頁31-56。
19. 王伯敏,《中國版畫史》,台北:蘭亭,1986。
20. 包筠雅(Brokaw Cynthia Joanne)著,杜正貞、張林譯,《功過格 : 明清社會的道德秩序》,杭州:浙江人民,1999。
21. 石守謙,《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史論集》,台北:允辰,1996。
22. 石守謙、楊儒賓編,《明代名賢尺牘集》,臺北: 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2013。
23. 石昌渝,〈明代印刷業的發展與白話小說的繁榮〉,收於《東アジア出版文化研究》,日本学術振興会アジア.アフリカ学術基盤形成事業,2010,頁301-307。
24.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联书店,1994。
25. 吳希賢編,《所見中國古代小說戲曲版本圖錄》,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5。
26. 吳震,《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大學,2009。
27. 李致中、袁瑞萍點校,《七十二朝人物演義》,北京:書目文獻,1988。
28. 周心慧,《中國古代版刻版畫史論集》,北京:學苑,1998。
29. 周心慧、王致軍撰集,《徽派 武林 蘇州版畫集》,北京:學苑,2000。
30. 周心慧主編,《古本小說版畫圖錄(修訂增補本)》,北京:學苑,2000。
31. 周心慧主編,《新編中國版畫史圖錄》,北京:學苑,2000。
32. 周亮編,《武林古版畫》,南京:江蘇美術,2013。
33. 周亮編著,《明清戲曲版畫》,合肥:安徽美術,2010。
34. 周蕪,周路,周亮編,《建安古版畫》,福州:福建美術,1990。
35. 周蕪、周路、周亮編,《日本藏中國古版畫珍品》,南京:江蘇美術,1999。
36. 周蕪編,《中國版畫史圖錄》,上海:上海人民美術,1988。
37. 周蕪編,《武林插圖選集》,浙江:浙江人民美術,1984。
38. 周蕪編,《金陵古版畫》,南京:江蘇美術,1993。
39. 周蕪編,《徽派版畫史論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
40. 孟久麗 (Murray, Julia K.)著,何前譯,《道德鏡鑒:中国叙述性图画与儒家意识形态》,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41. 板倉聖哲編,《東アジアのなかの日本美術》,東京:小學館,2015。
42. 林崗,《明清之際小說評點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9。
43. 金維諾,《中國美術史論集》,北京:人民美術,1984。
44.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台北:丹青,1983。
45. 首都圖書館編,《古本小說版畫圖錄》,北京:線裝書局,2006。
46.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台北:廣雅出版公司,1983。
47. 殷德儉編,《陳洪綬書畫集》,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2003。
48. 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書畫研究中心編,《宋畫全集》,杭州:浙江大學,2008。
49. 祝重壽編,《中國插圖藝術史話》,北京:清華大學,2005。
50. 酒井忠夫,《中國善書の研究》,東京:弘文堂,1960。
51. 高居翰著,王嘉驥譯,《山外山:晚明繪畫(1570-1644)》,台北:石頭,1997。
52. 高居翰著,李佩樺譯,《氣勢撼人:十七世紀中國繪畫中的自然與風格》,台北:石頭,1994。
53.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明代版畫選初輯》,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69。
54. 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上海市:人民社,1989。
55. 清華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藏善本書目》,北京:清華大學,2003。
56. 莊國富,《中國服飾通史》,寧波:寧波,2002。
57. 陳昭珍,《明代書坊之研究》,收於《古典文獻研究輯刊》七編,台北縣:花木蘭文化,2008。
58. 陳階晉、賴毓芝主編,《追索浙派》,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
59.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台北:大安,1988。
60. 程國賦,《明代書坊與小說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
61. 黃強、王穎輯校,《遊戲八股文集成》,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
62. 葉樹生、余敏輝,《明清江南私人刻書史略》,合肥,安徽大學,2000。
63. 裘沙,《陳洪綬研究——時代、思想和插圖創作》,北京:人民美術,2004。
64. 路工,《訪書見聞錄》,上海:上海古籍,1985。
65.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編,《中國古代小說版畫集成》,上海:漢語大詞典,2002。
66. 趙前編著,《明代版刻圖典》,北京:文物,2008。
67. 劉昕主編,《中國古版畫‧人物卷》,長沙:湖南美術,1998。
68. 潘承弼、顧廷龍,《明代版本圖錄‧初編》,台北:成文,1978。
69. 鄭振鐸,《中國古代木刻史略》,上海:上海書店,2006。
70. 鄭振鐸編,《中國版畫史圖錄》,北京:中國書店,2012。
71. 鄭基良,《晚明改過思想之研究》,台北:文史哲,2012。
72. 戴不凡,《小說見聞錄》,杭州:浙江人民,1980。
73. 韓錫鐸、王清原編纂,《小說書坊錄》,瀋陽:春風文藝,1987。
74. 瀧本弘之編,《中国古典文學挿画集成(七) 小說集一》,東京:遊子館,2009。
75. 瀧本弘之編,《中国古典文學挿画集成(三).水滸傳》,東京:遊子館,2003。
76. 瀧本弘之編,《中国古典文學挿画集成(四).金瓶梅/紅樓夢》,東京:遊子館,2003。
77. 瀧本弘之編,《中國古代版畫展》,町田:町田市立國際版畫美術館,1988。
三、期刊論文
1. Hiromitsu Kobayashi,「Publishers and Their Hua-p’u in the Wan-li Perio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Painting Manual in the Late Ming」, 《故宮學術季刊》22: 2 (2004), pp. 167-198.
2. Katherine Carlitz, 「The Social Use of Female Virtue in Late Ming Editions of Lienv Zhuan,」 Late Imperial China 12.2, 1991, pp117-152.
3. Lin, Li-Chiang. 「A Study of the Xinjuan hainei qiguan, A Ming Dynasty Book of Famous Sites」 in Jerome Silbergeld, Dora C. Y. Ching, Judith G. Smith, and Alfred Murck, eds., Bridges to Heaven: Essays on East Asian Art in Honor of Professor Wen C. Fong, volume II,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2011, pp.779-812.
4. Lin, Li-chiang. 「The Cre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Ancient Rulership in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 A look at Dijian tushuo (Illustrated Arguments in the Mirror of the Emperors),」 in Dieter Kuhn & Helga Stahl eds., Perceptions of Antiquity in Chinese Civilization, Heidelberg: Edition Forum, 2008, pp. 321-359.
5. Lin, Li-chiang. 「Wang Tingne Unveled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Late Ming Woodblock-Printed Book Renjing Yangqiu,」 Bulletin de l'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95 (2012), pp.296-297.
6. Michela Bussotti, 「Editions of Biographies of Women as Examples of Printed Illustrations from the Ming Dynasty」, 《漢學研究》,28卷2期 (2010),頁169-224。
7. Murray, Julia, 「Changing the Frame—Prefaces and Colophons in the Chinese Illustrated Book Dijian Tushuo (The Emperor’s Mirror, Illustrated and Discussed),」 The East Asian Library Journal 12:1 (Spring 2006), pp. 20-67.
8. Shang, Wei. 「Jinping mei and Late Ming Print Culture,」 in Judith Zeitlin and Lydia Liu, eds., Writing and Materiality in China: Essays in Honor of Patrick Hana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n Center, 2003, pp. 138-187.
9. Wu, K. T. (吳光清),「Ming Printing and Printer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7:3 (Feb.1943), pp. 203-260.
10. 大澤顯浩,〈明代出版文化中「二十四孝」─論孝子形象的建立與發展〉,《明代研究通訊》第5期(2002),頁11-33。
11. 小川陽一,〈明代小說與善書〉,《漢學研究》第6卷第1期(1988年6月),頁331-340。
12. 小林宏光,〈中國繪畫史における版畫の意義─『顧氏畫譜』(1603年刊)にめる歷代名畫複製をめぐつて〉,《美術史》第128期(1990年3月),頁123-135。
13. 小林宏光,〈宮樂圖屏風にみる帝鑑圖說の轉成─近世初頭繪畫における明代版畫變容の一例〉,《國華》1131(1990年2月),頁11-31。
14. 小林宏光,〈陳洪綬の版畫活動(上)─崇禎十二年(1639)刊『張深之先生正北西廂秘本』の插繪を中心とした一考察─〉,《國華》第1061期(1983)。頁25-39。
15. 小林宏光,〈陳洪綬の版畫活動(下)─崇禎十二年(1639)刊『張深之先生正北西廂秘本』の插繪を中心とした一考察─〉,《國華》第1062期(1983)。頁35-51。
16. 小林宏光,〈顧炳による中國繪畫集大成の試み─萬曆三十一年(1603)刊『顧氏畫譜』の研究〉,《實踐女子大學文學部紀要》第30期(1988),頁143-173。
17. 毛一波,〈袁黃的生平〉,《華學月刊》第20期(1973年8月),頁12-15。
18. 王正華,〈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32期(2001年9月),頁76-89。
19. 王玉超、劉明坤,〈對「代聖賢立言」原則的超越——《七十二朝人物演義》與《東郭記》內容的比較〉,《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03期(2007),頁1-4。
20. 王佩琴,〈明清通俗小說的發展特質與發展傾向:從印刷出版的技術與市場談起〉,《書目季刊》,35卷3期(2001),頁17-31。
21. 田子爽,〈八股文與小說的嫁接——以《七十二朝人物演義》為考察文本〉,《求索》04期(2011),頁182-184。
22. 吳敢,〈巴黎讀書錄〉,《明清小說研究》02期(1997),頁220-231。
23. 吳震,〈關於袁了凡善書的文獻學考察——以《省身錄》《立命篇》《陰鷙錄》為中心〉,《中國哲學史》第3期(2016),頁107。
24. 宋麗華,〈插圖與明清小說的閱讀及傳播〉,《文學遺產》04期(2004),頁116-125。
25. 李伯重,〈明清江南的出版印刷業〉,《中國經濟史研究》第3期(2001),頁94-107。
26. 李咏梅,〈明代私人刻書業經營思想成熟的五個表現〉,《四川圖書館學報》第4期(1996),頁77-80。
27. 李咏梅,〈試論明代私人刻書業與思想文化的關係〉,《四川圖書館學報》第2期(1997),頁76-80。
28. 沈津,〈明代坊刻圖書之流通與價格〉,《國家圖書館館刊》第1期(1996),頁101-118。
29. 周辰,〈明代浙江武林版画插图的艺术特征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2016),頁111-118。
30. 周亮,〈明刊本《琵琶記》版畫插圖風格研究〉,《藝術探索》第1期(2009年02月),頁8-19。
31. 周亮,〈明末武林和苏州版画共同性初探〉,《创意与设计》第3期(2010),頁65-67。
32. 周亮,〈明末徽派版画对武林版画的影响及武林版画新的风格确立〉,《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2010),頁115-119+130。
33. 周亮,〈從明清金陵、蘇州版畫的演變觀其風格的同異〉,《江南大學學報》第3期(2009),頁113-117+124。
34. 周亮,〈試析明末戲曲、小說版畫新的造型樣式和風格特征〉,《美術研究》第4期(2007),頁68-69。
35. 林志鵬,〈袁黃《四書刪正》及其對朱熹的批駁〉,《鵝湖月刊》第483期(2015),頁35-47。
36. 林麗江,〈由傷感而至風月—白居易〈琵琶行〉詩之圖文轉繹〉,《故宮學術季刊》第20卷第3期(2003),頁21-23。
37. 林麗江,〈明代版畫《養正圖解》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33期(2012年9月),頁163-224。
38. 林麗江,〈晚明規諫版畫《帝鑑圖說》之研究〉,《故宮學術季刊》33卷2期(2015年12月),頁83-142。
39. 林鶴宜,〈晚明戲曲刊行概況〉,《漢學研究》9卷1期(1991年6月),頁287-326。
40. 邱江寧,〈八股文「技法」與明清戲曲、小說藝術〉,《文藝研究》第5期(2009),頁82-91。
41. 侯美珍,〈談八股文的研究與文獻〉,《中國學術年刊》,30卷1期(2008),頁167-197。
42. 孫秀君,〈《七十二朝人物演義》版本考——兼論書名與篇名〉,《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第55期(2006年4月),頁39-54。
43. 孫秀君,〈《人物演義》孔子弟子故事源流考〉,《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 第80期(2008年5月),頁20-32。
44. 孫秀君,〈論古典小說的情節安排——以《七十二朝人物演義》為例〉,《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第92期(2009年5月),頁56-63。
45. 孫秀君,〈論明代社會教育與小說——以《人物演義》為例〉,《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第79期(2008年4月),頁28-41。
46. 孫玲,〈《七十二朝人物演義》之「宰予晝寢」〉,《名作欣賞》11期(2014),頁81-82+162。
47. 孫玲,〈「四書」接受與《七十二朝人物演義》的創作〉,《文藝評論》04期(2014),頁53-58。
48. 徐文琴,〈「西廂記」與瓷器──戲曲與視覺藝術的遇合個案研究〉,《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第26期(2009),頁137-166。
49. 酒井忠夫著,伊建華譯,〈袁了凡及其善書〉,《宗教學研究》第2期(1999),頁7-19。
50. 酒井忠夫著,伊建華譯,〈袁了凡的生平及著作〉,《宗教學研究》第2期(1998),頁78-82。
51. 酒井忠夫著、蔡懋棠譯,〈明朝善書之研究〉,《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卷第2期(1972),頁106。
52. 馬孟晶,〈《隋煬帝豔史》的圖飾評點與晚明出版文化〉,《漢學研究》28卷2期(2010年6月),頁7-56。
53. 馬孟晶,〈文人雅趣與商業書坊──十竹齋書畫譜和箋譜的刊印與胡正言的出版事業〉,《新史學》第10卷第3期(1999),頁32-33。
54. 馬孟晶,〈耳目之玩──從「西廂記」版畫插圖論晚明出版文化對視覺性之關注〉,《美術史研究集刊》13期(2002年9月),頁201-276。
55. 張之傑主講、李小平整理,〈民間的善書〉,《宗教世界》第9卷第1期(1987),頁55-56。
56. 張永葳,〈八股文對擬話本文體的塑造〉,《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第160期(2010),頁111-115。
57. 張國標,〈簡論徽派版畫黃氏家族等主要刻工〉,《東南文化》第101期(1994年01月),頁152-167。
58. 許文美,〈深情鬱悶的女性──論陳洪綬《張深之正北西廂秘本》版畫中的仕女形象〉,《故宮學術季刊》第18卷第3期(2001),頁137-178。
59. 許瑜翎,〈吳嘉謨《孔聖家語圖》版畫研究〉,《史物論壇》第7期(2008年12月),頁89-96。
60. 嵇若昕,〈從嘉定朱氏論明末工匠地位的提升〉,《故宮學術季刊》第9卷第3期(1991),頁20-44。
61. 馮鳴陽,〈宋畫《采薇圖》中的環境考察——兼論南宋環境人物畫的新樣式〉,《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第5期(2016),頁50-59+208。
62. 黃士珊,〈版畫與繪畫的互動--從宋元佛教版畫所見之宋畫元素談起〉,收入《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研究(特輯一):宋畫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杭州:浙江大學,2017,頁1-75。
63. 黃強,〈批判與攀比——明清小說与八股文關係之一瞥〉,《揚州教育學院學報》第20卷第4期(2002),頁1-6。
64. 黃強、王玉超,〈《七十二朝人物演義》為袁黃所作考〉,《明清小說研究》 01期(2008),頁286-299。
65. 黃裳,〈晚明的版畫(續)〉,《讀書》(1981年02月),頁138-145。
66. 黃裳,〈晚明的版畫(續完)〉,《讀書》(1981年03月),頁126-134。
67. 黃裳,〈晚明的版畫〉,《讀書》(1981年01月),頁120-125。
68. 董捷,〈明末版畫創作中的不同角色及對「徽派版畫」的反思〉,《新美術》第4期(2010),頁13-27+47。
69. 雷虹霽,〈歷代孝子圖像的文化意蘊〉,《民族藝術》第3期(1999),頁126-142+176。
70. 劉芳如,〈論兩宋人物畫的形質之變(上)〉,《故宮文物月刊》157期(1996年4月),頁26-41。
71. 劉芳如,〈論兩宋人物畫的形質之變(下)〉,《故宮文物月刊》158期(1996年5月),頁68-83。
72. 蕭麗玲,〈隱喻型的生產模式——《十竹齋箋譜》的編輯原則〉,《漢學研究》第28卷第2期(2010年6月),頁57-86。
73. 磯部彰,〈大聖寺藩舊藏漢籍の研究〔加賀市立図書館所蔵聖藩文庫漢籍分類目録〕〉,《富山大學人文學部紀要》第11號(1986),頁304-540。
74. 謝剛主,〈漫談明清時代的版畫〉,《文獻》第2期(1979),頁121-132。
75. 龔維英,〈《四書人物演義》選評〉,《合肥教育學院學報》第3期(1999),頁18-22+27。
四、學位論文
1. Lin, Li-chiang. 「The Proliferation of Images: The Ink-stick Designs and the Printing of the Fang-shih mo-p'u and the Ch'eng-shih mo-yuan,」 Ph.D.,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8.
2. Ma, Meng-ching. 「Fragmentation and framing of the text: Visuality and Narrativity in the Late-Ming illustrated to ‘The Story of the Western Wing,」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2006.
3. 毛傑,〈中國古代通俗小說版畫研究散論〉,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各體文學理論碩士論文,2009。
4. 田子爽,〈遊戲八股文研究〉,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2。
5. 朴恩和,〈宋代故事人物畫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6. 周亮,〈明末戯曲、小説挿絵に関する研究――黄氏刻工を中心として〉,神戶大學大學院文化研究科博士論文,2001。
7. 祁晨越,〈明代杭州地區的書籍刊印活動〉,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論文,2010。
8. 凌玉萱,〈在訓誡與消遣之間:晚明女教插圖本書籍系列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9. 姬志香,〈明代書坊刊印通俗小說研究〉,河南大學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10. 孫秀君,〈《七十二朝人物演義》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
11. 孫銘陽,〈《七十二朝人物演義》研究〉,黑龍江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17。
12. 袁光儀,〈晚明之儒家道德哲學與世俗道德範例研究-劉蕺山《人譜》與《了凡四訓》、《菜根譚》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13. 馬孟晶,〈晚明金陵「十竹齋書畫譜」「十竹齋箋譜」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14. 張依婷,〈容與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插圖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
15. 許文美,〈陳洪綬「張深之正北西廂秘本」版畫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16. 許詩敏,〈繪刻兼善:劉素明與明末版畫的製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17. 郭奕蘭,〈徐渭《四聲猿》版畫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18. 陳怡蓉,〈丁雲鵬與徽派版畫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19. 彭喻歆,〈北京坊刻版畫之奇葩──明弘治《新刊大字魁本全相參增奇妙註釋西廂記》版畫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20. 曾鈺婷,〈說圖─崇禎本《金瓶梅》繡像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21. 黃馨平,〈二十回本《三遂平妖傳》版畫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22. 董捷,〈明末湖州版畫創作考〉,中央美術學院博士論文,2008。
23. 鄒海豔,〈明代萬曆教化木刻版畫插圖研究〉,西南大學美術學碩士論文,2014。
24. 鄭婷婷,〈石林居士序本《牡丹亭》版畫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25. 蕭世勇,〈袁黃的經世理念及其實踐方式〉,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3。
26. 闕宇彤,〈張夢徵《青樓韻語》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