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鄧裕馨 |
---|---|
論文名稱: |
STS理念融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科教學之研究--以環境教育議題為例 |
指導教授: | 鄧毓浩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5 |
中文關鍵詞: | STS理念 、國中社會學習領域 、環境教育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1 下載:4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準實驗研究進行實驗教學,以國中七年級與參與教學者為研究對象,以定期評量、環境態度量表等量化資料,探討學生在學習成效上之差異,輔以教學回饋問卷、各節課之作業單等質性分析來討論學生的學習成效、心得感想與教學活動設計的適切性。另從教師札記與教師教學觀察紀錄表等質性資料,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自我省思與成長。
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 學生在接受STS理念融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科之環境教育後,在定期評量上的表現並無顯著差異。
二、 學生在接受STS理念融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科之環境教育後,在環境態度量表的「環境行動」、「環境認知」、「環境覺知」、「環境倫理」與總分數上並無顯著差異。
三、 學生在接受STS理念融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科之環境教育後,在環境行動力方面有顯著改變。
四、 學生在接受STS理念融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科之環境教育後,產生的回饋是喜歡此種課程,可以有「解決問題」、「行動能力」與小組學習的學習經驗。
五、 教師在實施STS理念融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科之環境教育後,發現教材的選擇要有效連結學生相關新舊知識與日常生活經驗;教師的專業知識與能力會影響教學活動的進行與成效;教學策略與評量要多元化;教師在實施STS理念融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科之環境教育後,對於STS理念也更加清楚了解。
關鍵字:STS理念、國中社會學習領域、環境教育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澄霞(1995)。STS活動中之『學』與『教』。科學教育學刊。3,115-
137。
江陳富(2002)。以建構理論的觀點探討國中理化中密度與浮力的教學。中原
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沈家平(2003)。STS模式教學對學生批判思考能力之影響。臺灣師範大學物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琬瑩(2004)。國小高年級社會學習領域「科學、技術和社會」議題式教學
設計與實施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璧純(1999)。科學—技術—社會(STS)的「道德與公民」課程。教育研究集刊,42,79-95。
吳璧純(2001)。科學—技術—社會教育思潮及教學取向。教育研究月刊,92 ,69-76。
吳永瑞(2003)。國民小學實施環境教育主題統整教學之個案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汪靜明(2000)。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季刊,43,11-27。
李大偉(1995)。STS課程設計理念對科技教育的啟示。中等教育,46(3),6-10。
李聰明(1992)。環境教育。台北:台灣學生。
周 儒(1992)。環境倫理的探討。環境教育,15,21-26。
林明瑞(1997)。STS模式之環境教育教學法。科學教育,204,24-31。
陳文典 (1998)。STS理念下之教學。台灣教育,575,10-19。
陳美音 (2004)。STS教育理念融入國小社會科教學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美音、何明潭(2003)。社會課程中的「科學—技術—社會」(STS)理念。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2),40-48。
陳怡靜(2005)。STS理念之教學對國小學童學習溫室效應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張子超(2000a)。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台灣教育,589,12-21。
張子超(2000b)。國民中小學實施環境教育之理念與策略。北縣教育,32,31-34。
張子超(2001)。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台灣師大。
張倩如 (2005)。國小環境議題教學之行動研究—以STS教學模式為導向。花
蓮師範學院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教育部(2003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許雅雯(2000)。打造綠色家園:以環境教育推動生態策略的社區營造─中寮鄉
災後社區重建個案。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曾富林(2001)。環境覺知教育之探究 以國小五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復瑜(1998)。STS導向教學在建構El Nino概念上之應用。海洋大學海洋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
馮莉雅(2001)。國中教師教學效能評鑑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萬居 (2002)。由教學原理論述STS教學活動之應用。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002專刊,59-85。
黃慧貞(2006)。應用STS理念教學將環境教育議題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中。
游森南(2004)。國小自然科實施STS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宜蘭五十二甲濕地議題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傅木龍(1990)。國民小學環境教育內容及學生環境知識與態度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楊冠政(1991)。環境課程發展模式與程序。環境教育季刊,9,9-19。
楊冠政(1995)。環境價值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0,55-82。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台北:明文。
楊冠政(2001)。邁向二十一世紀永續發展的環境倫理。中等教育,52(2),4-19。
楊冠政(2002)。環境倫理—環境教育的終極目標。環境教育學刊,創刊號,1-12。
鄧毓浩(2003)。環境價值融入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之研究--社會學習領域(公
民素養)。(國科會專案報告,計劃編號:NSC90-2511-S-003-077,NSC91-2511-S-003-049)
鄭春蕓、邱美虹(1995)。環境教育與以STS為導向的科學教育。科學教育學刊, 180,17-22。
盧俊良(2003)。在國小自然科實施STS教學之協同行動研究—以宜蘭雙連埤生態議題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魏明通(1998)。科學--技術--社會(STS)教育簡介。台灣教育, 575,2-9。
謝皓渝(2006)。國小高年級STS綠色能源教學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怡雯(2004)。以焚化爐STS模組教學探討國小學童環境認知及態度之成效。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環境教育資訊網(2006):http://eeweb.gcc.ntu.edu.tw/。
二、西文部份
Heath, P. A.(1992).Organizing for STS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doing of STS. Theory Into Practice, 31(1), 52-58.
Hungerford, H. R., Bluhm, W. J, Volk, T. L. & Ramsey, J. M.(2001).Essential reading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hampaign ,Illinois:204 West University.
Marker, G. W.(1992).Integrating science-technology-science into social studies education.Theory Into Practice, 31(1), 20-26.
Merryfield, M. M.(1991).Preparing American secondary social studies teachers to teach a global perspective: A status report.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2(1),11-20.
NCSS(1990).Teach about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in social studies: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in the 21st century.Social Education, 54(4), 189-193.
Yager, R. E.(1996).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as reform in science education.Albany,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