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慧玲
論文名稱: 張方平與北宋中期政治
指導教授: 廖隆盛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4
中文關鍵詞: 張方平慶曆變法王安石變法北宋中期應天府書院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7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張方平(1007~1091)是北宋政壇上較少為學界注意,卻相當特殊的歷史人物,他見證了五任皇帝的更迭,且親身參與了仁、英、神三朝重大歷史事件的議論,並多次擔任要職。在其作品中記載著對時局的批判與政治主張,其中某些見解受到當政者的採納,甚至對重要決策造成影響。本文試著從張方平個人生長的時代背景、政治風格、人際交往、思想變遷等多方面角度加以觀察,文章架構大致可分為五個部分,除第一章、第五章分別為緒論及結論外,第二章從張方平的家庭背景與進入仕途的經歷,探討他早年入仕的各方條件,並針對他在崑山知縣任上所撰寫的《芻蕘論》分析其早年的政治主張及時代背景。第三章從仁宗朝中期對內與對外的兩件歷史大事著眼,自宋夏戰爭與慶曆變法以後,北宋政壇的論爭與關懷核心即集中於外患與變法之上,張方平亦適於此時進入政府中央,其政治立場攸關日後政治主張與仕途的發展,故考察他在此段歷史背景中所扮演的角色便格外重要。第四章首先以張方平在仁宗朝後期的政治主張與經歷為主軸,一方面觀察其改革思想在慶曆變法結束後的轉化,另一方面探討其政治經歷及考察其實踐,並從他在英宗、神宗改革部署中所扮演的角色,觀察他對神宗任用王安石變法的批評。本文初步希望能藉由爬梳史料還原他的政治生涯,進而探討他與北宋政治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期望能對北宋中期的歷史提供不同角度的探討面向。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1 第三節 研究取材與論文架構 6 第二章 政治理念的形成 9 第一節 家世背景與求學歷程 9 第二節 初入仕途 18 第三章 對外戰爭與對內改革 31 第一節 張方平與宋夏和戰 31 第二節 慶曆改革中的張方平 42 第四章 張方平與神宗變法 55 第一節 仁宗朝後期政局與張方平的進退 55 第二節 神宗改革部署與張方平的進退 67 第五章 結論 81 附錄:張方平年譜 83 徵引書目 109 一、史料文獻 109 二、近人論著 111

    一、史料文獻
    丁傳靖輯,《宋人軼事彙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王珪,《華陽集》,臺北:新文豐,1984。
    王鞏,《聞見近錄》,收入《全宋筆記》,第二編六,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王欽臣,《王氏談錄》收入《全宋筆記》,第三編三,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王安石,《王安石文集》,收入《王安石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
    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0。
    王先謙,《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6。
    方勺,《泊宅編》,收入《全宋筆記》,第二編八,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司馬光,《司馬光奏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司馬光,《涑水記聞》,北京:中華書局,2009。
    司馬光,《司馬光日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石介,《徂徠石先生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
    朱熹,《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5。
    李燾編,《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杜大珪編,《新刊名臣碑傳琬琰之集》,收入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室輯,《宋代傳記資料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吳處厚,《青箱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91。
    范仲淹,《范文正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范純仁,《范忠宣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5。
    洪邁,《容齋續筆》收錄於《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
    徐度,《卻掃編》,收入《全宋筆記》,第三編十,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孫升語、劉延世編,《孫公談圃》收入《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脫脫等編,《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脫脫等編,《遼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張方平,《張方平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黃以周輯,《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北京:中華書局,2004。
    彭百川,《太平治績統類》,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
    葉夢得,《石林詩話》收入歷代詩話統編,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出版社,2003。
    葉夢得,《石林燕語》,收入《全宋筆記》,第二編十,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葉夢得,《避暑錄話》,收入《全宋筆記》,第二編十,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釋文瑩,《玉壺清話》,北京:中華書局,1984。
    蘇象先,《丞相魏公談訓》,收入《全宋筆記》,第三編三,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蘇洵,《嘉祐集箋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蘇轍,《龍川別志》,北京:中華書局,1997。
    蘇轍,《欒城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
    蘇舜欽,《蘇舜欽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二、近人論著
    1. 專書
    方健,《范仲淹評傳》,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李華瑞,《宋夏關係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祝尚書,《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陶晉生,《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01。
    陳雯怡,《從官學到書院》,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
    游彪,《宋代蔭補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漆俠,《探知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
    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3。
    劉靜貞,《皇帝和他們的權力-北宋前期》,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
    鄧廣銘,《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鄧小南,《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聯書店,2006。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廖隆盛,《國策貿易戰爭-北宋與遼夏關係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聶崇岐,《宋史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80。
    2. 期刊論文
    王德毅,〈呂夷簡與范仲淹〉,《史學彙刊》,4(臺北,1971),頁85-119。
    王智勇,〈張方平年譜〉,收入四川大學文化研究資料中心主編,《宋代文化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1993),頁148-179。
    王智勇,〈讀《宋史.張方平傳》-北宋中期士人交際論考(一)〉,收於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等編,《宋代文化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0),頁273-282。
    王志双,〈整理本《張方平集》指瑕〉,收入《漆俠先生紀念文集》編委會編,《漆俠先生紀念文集》,保定:河北大學,2002。
    王曉薇,〈論張方平的政治改革主張與實踐〉,《貴州文史叢刊》,1(貴陽,2006),頁6-18。
    田景麗,〈張方平非議論〉,《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2:4(鄭州,2009),頁84-87。
    朱瑞熙,〈范仲淹和慶曆新政研究中的一些問題〉,《大陸雜誌》,81:4(臺北,1990.),頁174-181。
    李弘祺,〈范仲淹與北宋的書院傳統〉,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編,《范仲淹一千年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90。
    金中樞,〈范仲淹的革新政策考〉,收入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編,《范仲淹一千年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90,頁961-1027。
    汪天順,〈張方平西北邊防思想論略〉,《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7:2(西寧,2001),頁56-60。
    林瑞翰,〈宋代制科考〉,《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8,(臺北,1981),頁67-82。
    梁庚堯,〈市易法述〉,《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0/11(臺北,1984.),頁171-242。
    張祥云,〈張方平的社會革新思想與實踐再探〉,《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4:7(商丘,2008),頁13-17。
    黃繁光,〈論北宋募役與民生經濟的關係〉,《淡江史學》,5(臺北,1993),頁35-70。
    黃海燕,〈張方平政治思想述論〉,《史學集刊》,2(臺北,1994),頁13-17。
    葉世昌、鍾祥財,〈張方平經濟思想新論〉,《史學月刊》,6(開封,1986),頁12-17。
    劉春霞,〈張方平其人及其談兵之文〉,《船山學刊》,72(長沙,2009),頁66-69。
    鄭涵,〈張方平《樂全集》簡論〉,《中州學刊》,4(河南,2001),頁185-188。
    廖隆盛,〈北宋對吐蕃的政策〉,《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臺北,1976),頁141-178。
    韓桂華,〈試論宋人別集的史料價值-以張方平《樂全集》為例〉,收入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秘書處編《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史學系,1996),頁625-640。
    謝佩芬,〈張方平年譜新編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7),頁1-10。
    關鎬曾,〈宋夏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9(臺北,1964),頁267-317。
    學位論文
    徐紅,《北宋太平興國五年進士研究-以精英份子為中心》,濟南:山東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7。
    陳育源《宋仁宗時期對夏戰爭的議論》,宜蘭: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
    張祥云,《論張方平及其政治經濟思想與實踐》,開封: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04。

    黃繁光,《宋代民戶的職役負擔》,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0。

    鐘佳伶,《宋代弓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