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常如玉 |
---|---|
論文名稱: |
公營金融事業機構組織變遷之研究─以臺北銀行為例 |
指導教授: |
吳忠吉
Wu, Chung-Chi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約250頁 |
中文關鍵詞: | 組織變遷 、組織發展 、金融機構 、公營金融機構 、民營化 、合併 |
英文關鍵詞: | Organizational Change,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Financial Institution, Public Financial Institution, Privatization, Merger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81 下載:4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公營金融機構成立之初,皆有冠冕堂皇的成立願景,以供行員追求,但組織變革愈多,其成立宗旨愈不彰顯;甚至在民營化或與金融機構合併,乃至成為金控公司之子公司後,早期建構之公益服務旨趣,已為利潤所取代,此係當前民營金融機構之普遍現象,但此種情形,對於早期投資的公部門乃是最諷刺之事。
臺北銀行歷經多次變革;即由非法人變成法人;由非公司變成公司;由公營轉型為民營;進而與其他民營金融機構合併,最後成為不再是獨立主體之金控公司之子公司,其變化之大,固屬罕見,而其轉型之快,更屬國內金融機構轉型之首見,說明組織變革並無底線,祇有組織生命週期之循環。
臺北銀行之組織變革可視為臺灣公營金融機構轉型最值得研究的案例之一,乃因其轉型過程中有許多成功的經驗;也有殊多失敗或失望的經歷。對於臺北銀行之組織變革,至少有以下的經驗是值得記取者,比如:
一、 組織轉型,規劃作業不週。
二、 組織轉型,過程溝通不良。
三、 組織轉型,員工保障不備。
皆是臺北銀行在組織轉型中,已呈現的不理性現象;前車之鑑,正可提供未來公營金融機構組織轉型之重要參考。
Every public financial institution begins with a foundation based on a great vision for their employees to pursue; one intended to instill a sense of service, a focus on the public and community. However as time and personnel move on, organizational change often veers in a different direction, even contradicting the institution's initial mission. In many instances, after public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ere privatized or else merged with privat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r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they more often than not turned their value of public interest into seeking private benefits. This transition, the resulting change, is contrary to the institution's original public purpose. The end result being the neglect of the public sector, which was originally the primary founder of these public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ne such institution is Taipei Bank, which has been subjected to several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s: from non-legal entity to legal entity, from non-corporation to corporation, from public bank to private bank, then being merged with a private bank. But now the private bank has become a subsidiary of a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Taipei Bank's evolution is not only of great contrast, but also one of great speed -- certainly a rare occurrence among Taiwan'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uch a case proves to be an excellent example that there are no limitations for organizational change.
Due to its past transitional history, we can also view Taipei Bank as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cases for a study on organizational changes of Taiwan's public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following deductions are worth noting. They had:
1. An incomplete transformation plan.
2. Ineffici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processes.
3. Insufficient guarantees for employees.
The history of Taipei Bank's evolution coupled with irrational mistakes of the institution's past make good examples for other public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avoid and try to improve upon dur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1. 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1992),《企業的危機應變與風險管理》,臺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2. 司法院公報(41:9,1-21)(1999),〈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四八八號解釋〉。
3. (41:9,22-31)(1999),〈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四八九號解釋〉。
4. 臺北銀行(1999),《臺北銀行三十年》。
5. (2001),《臺北銀行章則彙編》,臺北銀行法務處。
6. (2002),〈臺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報告〉。
— 91.4臺北市議會第八屆第七次大會。
7. (2002),〈臺北銀行與富邦金控進行股份轉換專案報告〉。
—91.8臺北市議會第八屆第八次定期大會。
8. (2003),〈臺北市政府投資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報
告〉。
—92.3臺北市議會第九屆第一次大會。
9. (2003),〈臺北銀行加入富邦金控公司之效益及適法性問題專案
報告〉。
—92.4臺北市議會第九屆第一次大會,財政建設委員會專案報告。
10. 臺北市議會(2004),〈臺北市市庫代理銀行遴選及委託自治條例(制定案)〉。
11. 行政院(1999),〈行政院金融機構合併法草案總說明〉。
12. 行政院經濟革新委員會報告書(1985),〈國營事業管理制度革新之研究〉,第六冊經濟行政組報告。
13. 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2002),《臺灣銀行員勞動年鑑》(2000-2001)。
14. (2003),《臺灣銀行員勞動年鑑》(2002)。
15. (2004),《臺灣銀行員勞動年鑑》(2003)。
16.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1999),〈「企業法制改造」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7. 文馨瑩(1990),《經濟奇蹟的背後》,臺北—自立晚報社。
18. 于宗先(2003),《開放民營銀行設立之經驗與啟示:臺灣案例》,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
19. 于趾琴編(2003),《新金融商品大觀》,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0. 王文宇(2000),《公司與企業法制》,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21. (2002),《新金融法》,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22. (2002),《新公司與企業法》,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23. 王克陸等(2003),〈臺灣高科技企業採用網路銀行服務之影響因素與應用程度〉,科技管理學刊第八卷第四期,頁67─88。
24. 王忠宗(2002),《目標管理與績效考核—企業與員工雙贏的考評方法》,臺北:日正企顧公司。
25. 王佩文(2004),〈臺灣地區金融機構良善併購後整合管理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第五十五卷第二期,頁1─10。
26. 王泰允(1991),《企業購併實用》,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7. 田弘茂等(1991),《我國證券市場改革之研究—控股公司法制之研究》,臺北:國家政策研究院。
28. 古慈音與朱瑞驍(1996),《臺灣公營銀行民營化可行性研究》,臺北:臺北銀行經濟研究室。
29. 石齊平與蔡妙姍(1990),〈公營事業民營化-論公經濟部門最適比例問題〉,財稅研究第22卷第3期。
30. 史綱等主編(2001),《企業購併理論與實務》,臺北:樂觀文化公司。
31. 司徒達賢(1981),《組織診斷與組織發展》,臺北:商務印書館。
32. (1995),《策略管理》,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33. (2001),《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臺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34. 邱昌泰(2000),《公共行政:基礎篇》,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35. 伍忠賢(1991),《國際併購》,臺北:財團法人省屬行庫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
36. (2002),《金融市場》,臺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7. (2002),《企業併購---理論與實務》,臺北:新陸書局。
38. (2003),《公司治理的第一本書》,臺北:商周出版。
39. 江丙坤(1997),<公營事業民營化與全民優惠釋股>,載理論與政1997年秋季號。
40. 江岷欽(1993),《組織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41. (2003),《企業倫理》,臺北:臺灣電視公司。
42. 江岷欽與林鍾沂(1995),《公共組織理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43. 李 誠主編(2003),〈誰偷走了我們的工作:1996年以來臺灣的失業問題〉,臺北:天下遠見。
44. 李述德(2003),〈臺北銀行加入富邦金控公司之效益及適法性問題專案報告〉,臺北市議會第九屆第一次定期大會財政建設委員會專案報告。
45. 李文雄(2002),《策略管理:理論實務與診斷分析》,臺北:全威圖書公司。
46. 李宗勳(2002),《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理論與實務》,臺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7. 李佩芝與莊安祈譯(2004),《亞洲銀行新未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48. 李俊瑩(2000),〈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之檢討與法制變革重點建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9. 李國鼎與陳木在(1984),《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李國鼎主編「中華民國經濟發展策略叢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50. 李滿治等(2001),《強化我國問題金融機構處理機制之研究》,臺北:中央存款保險公司。
51. 呂盈良(1998),〈五C政府改造理論在臺灣民營化政策上的應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2. 何喻方譯(2002),《改善策略—成功的組織變革》,臺北:臺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53. 吳文弘(2000),《公營事業民營化》,臺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54. 吳永猛等(2003),《金融市場與機構管理》,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55. (2003),《臺灣集團企業》,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56. 吳明儒(1989),〈臺灣勞工福利發展之福利理論分析—兼論勞工福利在社會變遷中之角色與功能〉,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7. 吳清山(1996),《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臺北:心理出版社。
58. 吳惠林(1998),《臺灣經濟的奇蹟:危機與轉機》,臺北:正中書局。
59. 吳秉恩(2002),《分享式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程序與實務》,臺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60. 吳 庚(2003),《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臺北:三民書局。
61. 吳泉源(1999),〈拆穿「民營化」的謊言 開拓另類的經濟思考〉,收錄於臺灣勞工陣線《新國有政策---臺灣民營化政策總批判》,臺北商周出版。
62. 吳學良等(2004),〈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前後績效變化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第五十五卷第二期,頁37─64。
63. 吳瓊恩等(2004),《公共行政學》,臺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4. 沈中華(2002),《金融市場》,臺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65. 沈中華等(2002),《我國金融機構併購問題及個案探討》,臺北:臺灣金融研訓院。
66. 沈宗瑞(1994),《臺灣工會的角色與發展(1950-1992)》,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67. 沙永傑等(1998),《企業診斷》,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68. 並木高矣(1989),《企業診斷要領—企業診斷的理論和操作方法》,臺北:書泉出版社。
69. 周一鴻與楊德庸(2004),《金融控股公司法解析》,臺北:臺灣金融研訓院。
70. 周添城(1999),《臺灣民營化的經驗》,臺北: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71. 金桐林(2004),《銀行法》,臺北:三民書局。
72. 林大鈞(1994),《勞工政策與勞工法論》,臺北:華泰書局。
73. 林大侯(2003),《金融機構合併對解決我國逾期放款問題可行性研究》,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74. 林子儀(1983),〈國家從事公營事業之憲法基礎及界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5. 林宜賢、蔡惠菁譯(2001),《公司治理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n Corporate governance》,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76. 林卓民(2004),〈本國銀行生產力之分析—拔靴法之應用〉,臺灣銀行季刊第五十五卷第一期,頁1─22。
77. 林柄滄(2002),《成功的企業購併》,臺北:作者自行出版。
78. 林振賢(2001),《勞基法的理論與實務》,臺北:捷太出版公司。
79. 林祖嘉與陳蕙薇(2003),〈就業期間,就業次數與薪資—臺灣地區專上畢業生縱橫資料分析〉,第七屆經濟發展學術研討會— 當前失業問題探討論文,臺北:國立臺北大學經濟系。
80. 林淑芬(2002),〈金控公司組織因素、人員整合策略、工作角色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臺北: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1. 林嘉誠等(2003),《二0一0臺灣》,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82. (2004),《政府績效評估》,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83. (2004),《電子化政府》,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84. 林樹明等(2004),〈當前金融改革之總體經濟效果之實證分析〉,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第八屆經濟發展學術研討會—當前金融問題探討。
85. 林麗香(2004)〈公司治理與經營機構之改革—由日本之規定檢視我國改革方向〉,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暨公共政策碩士班「全球化對政府治理的挑戰與機會—法律面與公共行政面的探討」研討會。
86. 周添城(1998),〈民營化、產業政策與財團化〉,收錄於周添城所編《臺灣民營化的經驗》,臺北,中華徵信所。
87. 侯金英(1990),《公營金融機構民營化可行途徑之研究》,臺北:二十一世紀基金會。
88. 洪貴參(1999),《關係企業法理論與實務》,臺北:元照出版社。
89. 段 樵等(2002),《公有企業改革與民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90. 范秋鳳與傅清源(2004),《2004金融業營運趨勢展望問卷調查》,臺北:臺灣金融研訓院。
91. 柯承恩等(2002),《公司治理與平等系統》,臺北:商智文化公司。
92. 柯芳枝(2002),《公司法論》,臺北:三民書局。
93. 胡偉珊譯(2002),《 標竿學習:向企業典範取經》,臺北:三民書局。
94. 胡鐸清(1995),《銀行分行經營管理實務》,臺北:財團法人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
95. 施顏祥(1997),《民營化之路—公營事業民營化理論與實務探索》,臺北: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
96. 袁如華(1992),〈我國公營銀行民營化之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97. 徐作聖(1999),《國家創新系統與競爭力》,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98. 高翠霜譯(2003),《績效評估》,臺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99. 莊蕙玲與黃維喬(2003),〈”Suicide and Unemployment: Is There a Connec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uicide Rates in Taiwan,”第七屆經濟發展學術研討會---- 當前失業問題探討論文〉,臺北:國立臺北大學經濟系。
100. 張玉山(1999),〈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白皮書期末報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專案研究計劃。
101. 張向昕(1998),〈金融機構合併與競爭法美國法制與國內實務〉,公平交易季刊。
102. 張忠本(1998),《臺灣投資:決策、風險評估與實務》,臺北:財訊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103. 張淑華與郭修華(2004),〈金融發展與產業之經濟成長—臺灣之實證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第八屆經濟發展學術研討會—當前金融問題探討。
104. 張紹勛(2001),《研究方法》,臺中:滄海書局。
105. 徐錫漳(1993),《金融機構合併之理論與實證-以美國為例》,臺北:產業經濟。
106. 崔國華(2003),《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財政金融政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7. 梁曉鶯譯(2002),《購併典範 Masters of the Universe》,臺北:經典傳訊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108. 許士軍(1964),《國營事業之監督》,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109. 陳 沖(1990),〈公營銀行民營化之省思〉,財稅研究,第22卷,第三期。
110. 陳明麗與邱順南(2004),〈臺灣銀行業金融預警模型之探討〉,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第八屆經濟發展學術研討會—當前金融問題探討。
111. 陳永華(1984),〈臺灣金融市場之發展與檢討〉,臺灣銀行季刊第三十五卷第三期,頁23─163。
112. 陳伯志(2004),〈日本金融結構改革之回顧〉,問題與研究雙月刊第四十三卷第一期,頁33─62。
113. 陳定國(2003),《現代管理通論》,臺北:三民書局。
114. 陳俊堅(1997),《日本金融機構合併改制及相互援助制度》,臺北:中央存款保險公司。
115. 陳容芳(1999),〈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模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16. 陳春山(2002),《企業併購及控股公司法實務問題》,臺北:學林文化事業公司。
117. 陳春山(2004),〈金融機構之公司治理及財務透明化〉,臺灣銀行季刊第四十卷第四期,頁1─10。
118. 陳淑芬(1991),〈我國現階段公營事業民營化之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119. 陳添壽(1996),《臺灣政經發展策略》,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20. 陳朝威(1990),〈公營事業民營化之問題與探討〉,理論與政策,第5卷,第一期。
121. 陳義勝(1985),《臺北市市營事業機構經營狀況與趨勢之研究》,臺北:臺北市政府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
122. 陳義勝(1995),《組織行為》,臺北:華泰書局。
123. 陳 儀譯(2002),《企業購併》,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124. 陳彰儀(1999),《組織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
125. 陳駿逸等(2003),《臺灣金控大火拼》,臺北:商訊文化。
126. 陳繼堯(2003),《危險管理論》,臺北:作者自行出版。
127. 陳櫻琴(2001),《公平交易與經濟政策》,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128. 彭素君(2004),〈購併活動對主併公司影響之實證研究—以我國證券業為例〉,臺灣銀行季刊第五十五卷第一期,頁286─306。
129. 黃日燦(2004),《法律決勝負:企業併購與技術授權》,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130. 黃玉珍(2002),《企業併購法解析》,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131. 黃偉峯(2002),《併購實務的第一本書》,臺北:商周出版。
132. 黃達業(2001),《提升我國金融機構競爭力之研究》,臺北:臺灣金融研訓院。
133. 黃慶源(1999),〈金融機構併購的法律問題〉,中美經濟合作策進會研討論文。
134. 賀力行等譯(2002),《公司治理》,臺北:美邦敦漢國際有限公司。
135. 辜輝越(2001),《企業e 化知識管理策略》,臺北:知行文化公司。
136. 楊日旭等(1992),《我國勞資爭議行為規範之立法》,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137. 楊仁壽等合譯(2002),《組織理論與管理》,臺北:雙葉書廊。
138. 楊秋月與許慶萍譯(1991),《經營計畫與分析》,臺北:小知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39. 楊偉文等(2003),《金融控股公司法》,臺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140. 楊換昭(1999),《一加一不等於二-淺談「金融機構合併」》臺北:今日合庫。
141. 楊櫻花(2001),〈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勞資爭議問題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42. 詹中原(2004),《危機管理:理論架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143. 詹鎮榮(2003),〈論民營化類型中之「公私協力」〉,月旦法學雜誌,第一0三期,頁8-29。
144. 葉萬安(1989),《從國際民營趨勢看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之發展》影印本。
145. 葉萬安與邱顯明編(1985),《中國之公營生產事業》,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146. 廖大穎(2003),《公司制度與企業金融之法理》,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147. 薛琦與胡仲英(2002),〈臺灣民營化之經驗〉,臺北:臺灣金融研訓院。
148. 劉孔中與歐陽正(2003),《公平交易法》,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149. 劉其昌(2004),〈金融七法修正案之闡述〉,臺灣銀行季刊第四十卷第四期,頁11─42。
150. 劉金華(2001),《金融機構管理》,臺中:吉田出版社。
151. 劉承愚(2002),《金融機構合併之法律問題》。
152. 劉秋枝譯(2000),《優勢組織》,臺北:寂天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53. 劉進興(2001),《臺灣加入WTO後的勞動政策》。
154. 劉常勇、熊映梧主編(1996),《兩岸公營事業管理與改革》,臺北:華泰書局。
155. 劉鳳文與左洪疇(1984),《臺灣公營事業之發展》,李國鼎主編「中華民國經濟發展策略叢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156. 潘東豫(2003),《淨評估—全面掌握國家與企業優勢》,臺北:經典傳訊文化公司。
157. 潘東豫與柯承恩(2003),《文人領軍與公司自理》,臺北:經典傳訊文化公司。
158. 衛民與許繼峰(1999),《勞資關係與爭議問題》,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159. 鄭興弟(2003),《政策規劃:理論與方法》,臺北:商鼎文化出版公司。
160. 鄭育仁(2003),《國營事業民營化治理與誘因機制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博士論文。
161. 鄭伯壎等(2001),《組織文化:員工層次的分析》,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162. 鄭伯壎等(2003),《組織行為研究在臺灣:三十年回顧與展望》,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63. 蔡宏昭(1989),《勞工福利政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64. 賴英照(2002),〈依法行政與金融管理〉,中國人權協會及華泰文教基金會座談會。
165. 賴英照(1999),〈從金融機構合併法草案論銀行與農漁會信用部之合併〉,金融財務季刊。
166. 鄭溫清(1998),〈民營化員工權益與公股股權管理〉,收錄於周添城所編《臺灣民營化的經驗》,臺北,中華徵信所。
167. 戴至中譯(2001),《購併之神》,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168. 戴國良(2004),《組織行為學:從企業觀點出發》,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169. 戴照煜(1993),《談判、談判》,臺北:成長國際文化事業公司。
170. 賴榮仁譯(2001),《六個希格瑪的管理》,臺北:哈佛企業管理顧問公司。
171. 蕭全政(1988),〈經濟活動中的政治特性─市場價格機能論的檢討〉,社會科學論叢,第三十六輯,頁439─457。
172. 簡資修(2004),《經濟推理與法律》,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173. 顏雅倫(2003),〈我國結合管制之檢討與前瞻—以金融產業之結合為例〉,公平交易季刊第十一卷第三期,頁77─132。
174. 羅家德(2003),《企業關係管理—NQ關係管理智慧》,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175. 羅際棠(1999),《銀行授信與經營》,臺北:三民書局。
176. 譚地洲與白雅編(2003),《MBA教程之公司戰略管理—作個聰明的決策人》,臺北:漢湘文化事業公司。
二、英文書目
1. Alto Palo(1992), Handbook of Industrial &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New York:Prentice-Hall.
2. Andrews, Kenneth R.(1989), Ethics in Practices: Managering the Moral Corpora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3. Bender, Ruth and Ward, Keith, 2003, Corporate Financial Strategy, Boston: Butterworth-Heinemann.
4. Boyne, George A., et al.(2003), Evaluating Public Management Reform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5. Buchanan, Paul. G. and Nicholls, Kate(2003), Labour Politics in Small Open Democracie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6. Burke, W. Warner(2002), Organization Change: Theory and Practice, Thousand Os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7. Chiang, Alpha C.(1992), Elements of Dynamic Optimiz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8. Clegg, Stewart(2002), Central Currents in Organization Theory: I. Frameworks and Applications (Volume one-four),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9. Cooper, Donald R., & Emory, C. William(1995),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 Chicago: Richard D. Irwin, Inc.
10. Copeland, Tom, et al.(2000), Valuation: 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Value of Companie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1. Cummings, G. Thomas, & Worley, G. Christopher(2001),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hio: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12. Dawson, Patrick(2003),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3. Denhardt, Robert B.(1993), Theories of Public Organization, New York: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4. Drucker, Peter (1954),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New York:Harper & Row.
15. Dunphy, Dexter, et al.,(2003), Organizational Change for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New York: Routledge.
16. Fink, Steven(1986), Crisis Management: Planning for the Inevitable, New York: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17. Filkin, Geoffrey, et al.(2001), Strategic Partnering for Local Service Delivery: A Practical Guide, London: New Local Government Network.
18. French, Wendell L., & Bell, Cecil H, Jr.(1999),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Behavioral Science Interventions for Organization improvement,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9. Friedlander F.& Brown, L.D. (1974),”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5:313-41.
20. Friend, John & Hickling, Allen(1987), Planning Under Pressure: The Strategic Choice Approach,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21. Goodin, Robert E.(1996),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Desig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 Graham, k. Wilson(2003), Business & Politics: 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 New York: Palgrave Macinillan.
23. Hajer, Maarten A., & Wagenaar, Hendrik(2003), Deliberative Policy Analysis: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in the Network Socie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4. Harrison, Michael I.(1987), Diagnosing Organizations: Methods, Model, and Process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25. Hay, Robert, et al.(1989), Business & Society: Perspectives on Ethics & Social Responsibility, Cincinnati: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Co.
26. Hellmut, Wollmann(2003), Evaluation in Public-Sector Reform:Concepts and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USA: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
27. Hill, Michael & Hupe, Peter(2002), Implementing Public Polic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28. Hosmer, La Rue Tone(1987), The Ethics of Management, Homewood: Richard D. Irwin, Inc.
29. Jaffee, David(2001), Organization Theory: Tension and Change, 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30. Jones L. P. & Mason E.S(1982), “Role of economic factors in size and structure of the Public enterprise sector in less-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mixed economics”, L.P.Jones(ed.), Public Enterprise in Less-developed Countries,London:Cambridge.
31. Lester, James P. & Stewart, Joseph, JR.(2000), Public Policy --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Australia: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32. Levinson, Harry, et al.(1975), Organizational Diagnosis,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33. Mintzberg, Henry (1983), Structure in Fives, 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
34. Mintzberg, Henry (1996),”Manageing Government, Governing Managemen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73(3):75-83.
35. Morgan, Gareth(1997), Images of Organiza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36. Naisbitt & Aburdence, (1994), Megatrends 2000, New Jersey:Prentice-Hall.
37. Oleszek Walter J.(1996), Congressional Procedures and the Policy Process, Washington: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38. Osborne, David and Plastrik(1997), Banishing Bureaucracy:The Five Strategies for Reinventing Government, New York:Addison-Wesleg Publishing Co, Inc.
39. Peters, B. Guy(1996), The Future of Governing: Four Emerging Models, Kansa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40. Pettit, Philip, (1996)”Institutional Design and Rational Choice”, Goodin, Robert E., ed.,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Desig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54-89.
41. Rosenbloom, David H. (1993),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Politics, 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 New York:McGraw-Hill.
42. Rossi, Peter H., & Freeman, Howard E.(1985), Evaluation: A Systematic Approach,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43. Robbins Stephen P.(1990), Organization Theory:Structure Designs and Applic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44. Sathe, Vijay(2003),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Top Managers and New Business Cre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5. Savas, E.S(1987),Prizatization:The Key to Better Government, New York:Latham House Publishers.
46. Shafritz, Jay M., & Ott, J. Steven(1996), Classics of Organization Theor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Co.
47. Shepherd, William G.(1990),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48. Slatter, Stuart and Lovett, David(2003), Corporate Turnaround,東京:鑽石出版公司日譯本,(企業再生的理論與實務)。
49. Tate, Jr., Curtis E.(1988)et al., Business Policy: Administrative, Strategies, and Constituency Issues, Plano: Business Publications, Inc.
50. Vigada, Eran(2003), Developments in Organizational Politics, UK,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51. Yang, Way-wen(2001),World Banking Revolution:The Legal Perspective, Taipei: Hwa-tai Publishing Co., Ltd.
52. Wilson, James(2003),Bureauway , New York:Basic Books, Harmon & Mager,1986.
53. Wollmann Hellmut(2003), Evaluation in Public-Sector Reform,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
三、日文書目
1. 今井宏等(2002),仝社的合併,東京:商事法務研究會。
2. 武藤泰明(2003),經營戰略,東京:PHP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