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翰平 Hannibal , Han-Pin Chen |
---|---|
論文名稱: |
運用數位藝術表現公共藝術情境之研究--以個人公共藝術創作作品為例 A Study on Using Computer Graphics performing Emotional Scenery of Public Arts |
指導教授: |
蘇茂生
Su, Mau-She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4 |
中文關鍵詞: | 公共空間 、公共藝術 、民眾參與 、民眾情緒 、民眾行為 、數位藝術 、數位影像 、電腦繪圖 |
英文關鍵詞: | public space, public art, civil invote, civil emotion, civil behavior, digital art, digital image, computer graphic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2 下載:2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近年來由於政治自由開放,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準逐漸提高,公共藝術之發展,受到時代背景的影響而呈現不同面貌,在民國七十六年解除戒嚴以前,台灣「公共空間」(Public Space)裏的「公共藝術」(Public Art)不僅缺乏在地風格,更沒有地方文化的生命活力;直到解除戒嚴以後的九○年代,由於政府推動了「社區總體營造」、「城鄉新風貌」及「生活環境改造」等相關政策,以提高社會的生活品質,所以台灣「公共空間」的「公共藝術」,便成為「民眾參與」(Civil Participation)的一個重要議題與指標,對於「民眾情緒」(Civil Emotion)及「民眾行為」(Civil Participation)造成了莫大的影響。
台灣的公共藝術從九○年代到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全新的領域,由於公共空間雜亂不堪、都市環境過於擁擠、公共意識缺乏、藝術環境不佳等問題存在,此時正是公共藝術需求最殷切的時機。
由於電子與電腦科技的快速進步,設計也因數位電腦的硬體及軟體的發展,而改變了過去傳統的設計及製作的模式,「數位藝術」(Digital Art)透過「數位影像」(Digital Image)而以「電腦繪圖」(Computer Graphic)的方式來表現,使設計者擁有更多的方法、更快的速度,也更能掌握與發揮設計的創造力。
本研究運用「數位藝術」作為創作之表現,透過「數位影像」而以「電腦繪圖」(Computer Graphic)的方式來呈現,在公共空間的場景中,描繪「公共藝術」之美,及社會大眾與公共藝術之間的互動關係。
研究發現如下:
一、當公共藝術作品不同時,則對民眾情緒之愉快、不愉快,有影響。
二、當民眾情緒不同時,則對民眾行為之趨近、逃避,有影響。
三、當民眾行為不同時,則對公共藝術之創作,有影響。
四、當公共藝術情境不同時,則對數位藝術之表現,有影響。
In recent years , with Taiwan’s freely open in politics, fast development in economy raises people’s living level gradually.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arts were shown differently in affection by different times of background. Before martial – law was lifted in 1987, public arts of public space in Taiwan was not only lack of local features but also without vitality in respect of local culture. Until years of 90’s after the removal of martial – law, the government promoted with relative strategy like “ Total Society Constructing ”, “ New Scenery View in City and Country “ , “ Alteration in Living Environment ” etc. for the purpose of upgrade living quality in Society. Therefore, Public Arts of public space becomes a very important subject and target of Civil Participation . It creates great affection against Civil Emotion as well as Civil behavior.
Public Arts was a brand new field in Taiwan since year of 90’s to twenty-first
century. There are always overcrowded environment with public space messed-up in city, lack of public morality and problems of no suitable good environments for Arts etc. Makes just the best timing for the needs of public arts.
The speedy progress on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has been making Graphic Designer altered their models in traditional way of design as well as artwork production due to development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in digital computer. Designer nowadays got more ways with faster speed also with more controllable capability of art creation performed by Computer Graphic via Digital Image.
This study is using “ digital arts “ to perform creations through the method of “ digital image “ bring to the completion of “ Computer Graphic” in the scenery of public space for describing the beauty of “ Public Arts “ and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ivil and public arts.
Following findings in this research :
1.The creation of digital arts is obviously affecting the scenery performance of public arts.
2.Different public artworks is making distinguished affection in people’s emotion of happy or unhappy.
3.Different civil emotion is making distinguished affection in civil behavior with approach or avoidance.
4.Different civil behavior is making distinguished affection in creation of public arts.
蘇守正譯,三井秀樹著,1989,電腦繪圖與藝術,28(3),頁156 。
王呈瑞,1995,設計中的造形認知-不同設計領域之造形認知模式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品元,1997,公園步道之燈具高度與光源照度對情緒體驗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俊傑,1996,哈囉世界?錯亂我們的世界-蘇黎世設計博物館的純網際網路藝術展,台北,藝術家雜誌,225期,頁231。
王雅倫,2000,光與電:影像在視覺藝術中的角色與實踐(1880-2001),台北,美學書房。
王貳瑞,2003,學術論文寫作,初版,台北,東華書局。
王獻樟,1995,平面設計行業應用電腦繪圖所需知識內涵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文建會,2002,公共藝術論壇實錄,初版,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2,民國九十年公共藝術年鑑,初版,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2,民國九十一年公共藝術年鑑,初版,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建敏,1997,生活中的公共藝術,初版,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藝術家出版社。
林保堯,1997,公共藝術的文化觀,初版,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藝術家出版社。
陳燕靜,1997,水景公共藝術,初版,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藝術家出版社。
劉俐,1997,日本公共藝術生態,初版,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藝術家出版社。
劉永仁,1997,米蘭公共藝術縱橫,初版,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藝術家出版社。
劉伯樂,1997,和青少年談公共藝術,初版,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藝術家出版社。
吳瑪俐,1997,德國公共空間藝術新方向,初版,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藝術家出版社。
鄭乃銘,1997,藝術看公共藝術,初版,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藝術家出版社。
郭少宗,1997,認識環境雕塑,初版,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藝術家出版社。
倪再沁,1997,台灣的公共藝術的探討,初版,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藝術家出版社。
高千惠,1997,芝加哥公共藝術現代化運動,初版,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藝術家出版社。
陳惠婷,1997,公共藝術在台灣,初版,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藝術家出版社。
汪暉、陳燕谷主編,1998,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聯書店。
李佩穗等譯,河口洋一郎著,1992,電腦藝術,藝術家出版社。
曾惠青、黃淑英,2003,虛擬與真實的藝術-探討數位藝術的過去與未來,第三屆國際視覺傳達設計研討會,論文,台南,崑山科大出版。
曾憲楷主編,1991,視覺傳達設計,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周業謙、周光淦譯,1999,戴維.賈里、朱莉雅.賈里著,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吳英明,1999,市民社會與地球村,高雄市,宏文圖書出版社。
吳思慧,1998,公共藝術生產的過程與公共性建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嘉陵,1998,二十世紀台北市公共藝術的探討,私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胡澤民,2000,設計繪畫之概述,台北,藝術家雜誌,第八卷第五期,頁41。
胡寶林,1995,從都市文化觀點論公眾藝術與都市景觀,公眾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雄美術館,1991,第一屆國際雕塑營,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
倪在沁,1997,台灣公共藝術的探索台北,行政院文建會,公共藝術系列,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夏鑄九,1994,公共空間,行政院文建會,公共藝術系列,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1999,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
黃才郎,1994,公共藝術與社會活動,行政院文建會,公共藝術系列,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黃正綱,1998,都市大樓前雕塑品空間之實質屬性與美學屬性對情緒體驗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健敏,1994,美國公共藝術,行政院文建會,公共藝術系列,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彭修銀,1993,美學範疇論,台北,文津書局。
張瑞林,1990,電腦輔助繪圖,台北,全華科技公司。
張靄朱,1999,臨界時/空與公民權之操演:台灣社會運動的空間行動,台中東海大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陳其南,1992,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書局。
……,1999,公共藝術的公共性,聯合報:文化觀測站。
陳碧琳,2000,90年代台灣公共藝術之研究,私立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秉璋、陳信木等,1993,藝術社會學,台北,巨流出版社。
陳俊宏、楊東民編著,1998,視覺傳達設計概論,台北,全華科技圖書公司。
陳惠美,1994,電腦教學軟體畫面設計之探討,視聽教育雙月刊,第36期6卷,12-23頁。
陳淑英,1995,教學媒體-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出版社。
賴新龍,1995,公共藝術在台灣,行政院文建會,公共藝術系列,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陸蓉之,1994,公共藝術的方位,行政院文建會,公共藝術系列,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蘇茂生,1999,構成與實務,台北,聯亞出版社。
蘇振明,1998,插畫表現,台北,美育月刊,91期,頁4。
蘇晃毅,2000,從「人、作品、空間」之互動,探討公共藝術在台北捷運空間的角色-以淡水線與新中線為例,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烯俊,1996,公共藝術與社會互動關係的研究,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保堯,1997,“公共藝術的文化觀”,行政院文建會,公共藝術系列,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 , 1997,公共藝術的文化觀,行政院文建會,公共藝術系列,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李文吉譯,1994,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李欣頻、林書民等著,2000,數位藝術:歐洲-奧、德、荷三國採樣報告,台北,宏碁數位藝術中心。
李硯祖、蘆影等著,2000,視覺傳達設計欣賞,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舒爾曼著,1997,科技文明與人類未來,上海,東方出版社。
林澄枝, 1997,公共藝術圖書,行政院文建會,公共藝術系列,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楊瑞彬,1990,藝術創作與心理過程,台北,現代美術,31期,頁46-50。
邱琬琦,2000,以都市設計觀點探討公共藝術制度改善芻議,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至誠、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一版,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賴明嘉,1994,水景形態及聲音對情緒體驗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本寬,1995,論超現實攝影-歷史形構與影像應用,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游明國,1993,景觀紀念性建築物,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游恆山譯,1993,Strongman, K.T.著,情緒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蔡淑玟,1996,藝術性商品購買決策之屬性-價值階層探討-以苗栗三義木雕品為例,私立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琳凱,1994,消費者情緒涉入程度與商店購物經驗對購物意願影響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肇立,1993,一個現代紀念碑的批判性思考,台北,建築師出版社。
郭禎祥,2001,藝術教育多媒體教學研究與設計,初版,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李賢輝,1996,多媒體藝術導論,http:www.ntu.edu.tw。
洪榮昭,1992,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顏榮泉,1996,全球資訊網輔助學習系統之建構模式-以生活科技課程為例。
顏龍源,1996,Internet上遠距教學系統設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柯萱玉,2002,數位藝術在設計繪畫應用上之研究-以3D造型數位影像童書繪製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英傑,1995,互動式多媒體入門,新視界月刊,5月號,36期,頁32。
…… ,1995,CD-ROM軟體光芒萬丈,新視界月刊,32期,1月號,頁20。
吳鼎武,1994,交談式互動藝術的新觀念,雄獅美術月刊,7月號,281期,頁14。
涂正明,2002,數位化影像的解構與建構之研究與創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珮玲,1998,電腦繪圖插畫表現於平面設計上的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台生,1997,攝影學,台北,華興書局。
楊裕富,1999,創意思境:視覺傳達設計概論與方法,台北,田園城市文化公司。
謝蘭芬,1991,廣告視覺媒體設計,台北,新形象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蕭銘芚,2000,造形發想法之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詹楊彬,1989,插畫新技,台北。
蘆影,2000,視覺傳達設計欣賞,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