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怡伶
Yi-Ling, Chen
論文名稱: 精神復健機構的評鑑制度與專業實踐:建制民族誌之分析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Agencies Accreditation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An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Analysis
指導教授: 吳亭芳
Wu, Ting-Fang
徐淑婷
Hsu, Su-T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復健諮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1
中文關鍵詞: 精神復健評鑑制度專業實踐復元建制民族誌
英文關鍵詞: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accreditation system, professional practice, recovery,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9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精神復健人員在權力體制規範之下的工作樣貌,並嘗試分析評鑑制度與實際工作經驗之間的斷裂經驗,發掘體制背後的意識型態是如何運作,以及精神復健人員在實務工作中所展現的工作樣貌及對專業的實踐。

    透過建制民族誌作為探索問題的角度,以國家透過評鑑制度與精神復健機構、精神復健人員和精神障礙者之間所形成的權力結構作為研究場域,並訪談五位精神復健機構資深的管理者或專業人員,藉由對在地經驗的描述,理解精神復健機構如何回應評鑑制度的要求,以及法規、文本對精神復健工作的擠壓,並沿著評鑑制度建制的脈絡描繪出精神復健體系的權力運作。研究發現如下:

    一、精神復健的專業在建制化過程中,延續了精神醫療的意識型態,國家運用評鑑制度管控精神復健機構的服務品質,設置辦法、評鑑基準和評鑑委員帶有醫療比社區更專業的邏輯,進而對機構進行審視並達到管控的目的,評鑑的結果主導著健保給付資源的分配。

    二、機構為因應評鑑制度生產各式的文本紀錄以佐證服務績效,機構運用各種工作知識滿足了國家的要求,但機構服務的主體—精神障礙者,卻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被消費,上下權力來回拉扯的結果,犧牲精神障礙者的需求和主體性。

    三、復元的觀點帶給精神復健人員重新詮釋專業的機會。在精神復健發展的歷程中,精神復健的工作人員應擺脫醫療觀點和評鑑的限制,適時的丟掉專業的角色,又該在什麼時候穿上專業的外衣,從精障者的生活中去了解其能力及限制,以精神障礙者的本質做為主體,看見的是個人的發展,而不再只是著重在病情控制與管理,並以社區為基礎並貼近精神障礙者的生活,充分展現精神復健工作的多元樣貌。

    建議未來評鑑制度應將服務品質回歸到精障者的需求,並理解精神復健人員在地性經驗,考量精神復健機構在社區化的多元樣貌,使評鑑制度更加完善。

    This research was generated from the day-to-day work experience and problems of the researcher who serves as a psychiatric practitioner and an executive manager of a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agency, and intended to explore work experiences under the accreditation system and to analyze the disjuncture between accreditation system and practical fieldwork, as well as to discover the operation of ideology behind the power system which strongly impact the profession of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The methodology of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was adopted. The research focus was the power structur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gencies, professionals, and persons with psychiatric disabilities behind the accreditation system in the field of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The texts generated by the fieldwork, and regulations and document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accreditation system were examined. Five senior supervisors and professionals also participated in-depth interviews to describe their experiences to meet the demands from the accredita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are below:

    1.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profession of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retains the ideology of psychiatry as a medical system. The government uses the accreditation system to control the service quality of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agencies. Also,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f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agency and the appointment process of accreditation surveyors convey the ideology that the medical system is more professional than the filed of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and agencies in the communities. Furthermore, the government censors and controls the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agencies by the results of accreditation which leading to the redistribution of reimbursement form the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system.

    2. To prove the service outcomes, the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agencies use various records to meet the standard of accreditation. In other words, the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agencies implant a kind of working knowledge to satisfy the government. However, the subjectivity of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service, i.e., the voices, needs, and the lives of persons with psychiatric disabilities, would disappear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of power.

    3. The notion of recovery brings opportunity for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to reinterpret their profession. The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should extricate themselves from the ideology of medicalization and the limitations from accreditation system i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y should be able to adjust their professional positions and structure according to multiple faces of the subjectivity and lives of the people with psychiatric disabilities living in the communities, rather than to emphasize symptoms control and management.

    This study discovered the fact of the disjuncture between the work experiences and subjectivity of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under current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and proces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future accreditation system should focus on service qualities which reflect the needs of persons with psychiatric disabilities who live in community, and should take diverse perspectives of local experience of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 into account.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Ⅲ 目次…………………………………………………………………………… Ⅴ 表次…………………………………………………………………………… Ⅷ 圖次…………………………………………………………………………… Ⅸ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精神復健專業的意涵……………………………………………… 7 第二節 體制權力與精神復健………………………………………………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取向…………………………………………………………… 2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3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5 第四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37 第五節 研究的嚴謹性……………………………………………………… 42 第六節 研究倫理…………………………………………………………… 44 第四章 待宰前夕的沈默羔羊………………………………………………… 45 第一節 機構日常的運作…………………………………………………… 46 第二節 確保服務品質的「評鑑制度」—由上而下的權力運作………… 51 第三節 文本建構的事實—強化「由上而下」的權力觀點……………… 67 第四節 評鑑前的準備工作對機構的衝擊………………………………… 80 第五節 評鑑制度與日常運作的拉扯……………………………………… 94 第五章 評鑑制度建制的精神復健專業……………………………………… 97 第一節 精神復健的工作樣貌—評鑑制度的擠壓………………………… 97 第二節 精神復健人員的專業實踐………………………………………… 11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評鑑制度與專業實踐的建議……………………………………… 123 第二節 評鑑制度的限制與再思考………………………………………… 126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128 第七章 後記…………………………………………………………………… 131 參考文獻…………………………………………………………………………135 附錄………………………………………………………………………………141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41 附錄二 訪談題綱……………………………………………………………… 142 附錄三 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支付標準…………………………………… 143 附錄四 精神復健機構設置管理辦法(含設置標準)……………………… 145 附錄五 精神復健機構評鑑作業程序………………………………………… 152 附錄六 臺灣地區精神復健機構評鑑基準(日間型)……………………… 157 附錄七 精神復健機構評鑑申請書…………………………………………… 168 附錄八 機構開業登記事項查證回復單……………………………………… 169 附錄九 精神復健機構現況調查表(日間型)……………………………… 170 表 次 表3-1 研究參與者之背景資料一覽表…………………………………………33 表3-2 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訪談狀況一覽表…………………………………34 表3-3 研究參與者訪談編號一覽表……………………………………………37 表3-4 文本資料之內容與來源一覽表…………………………………………39 表4-1 評鑑與督考比較表………………………………………………………49 表4-2 精神病患照顧體系權責劃分建議表……………………………………56 表4-3 全民健康保險慢性精神病患社區復健轉介醫囑單及申請書…………60 表4-4 臺灣地區精神復健機構評鑑標準(日間型)配分修正比較表………62 表4-5 精神復健機構評鑑標準在體制內的意涵………………………………66 表4-6 某社區復健中心收案晤談紀錄表………………………………………72 表4-7 某社區復健中心收案評估表……………………………………………73 表4-8 某社區復健中心職能評估報告…………………………………………74 表4-9 某社區復健中心活動紀錄表……………………………………………77 表4-10 日常生活對話與專業術語比較表…………………………………… 78 表4-11 某社區復健中心意見申訴單………………………………………… 89 表4-12 某社區復健中心意見申訴回覆單…………………………………… 90 圖 次 圖3-1 文本事實的社會組成…………………………………………………… 27 圖3-2 建制民族誌之間的關係重要概念……………………………………… 28 圖3-3 從真實到說法的知識形成過程示意圖………………………………… 30 圖3-4 建制民族誌為方法之分析架構………………………………………… 41 圖4-1 中心之組織架構與職務分工…………………………………………… 48 圖4-2 某社區復健中心工作手冊目錄………………………………………… 69

    中文部分
    王增勇、郭婉盈(2008)。建制民族誌:勾勒在地權力地圖的社會探究。載於周平、蔡宏正(主編),日常生活的質性研究(27-44頁)。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王增勇(2010)。建制民族誌:為弱勢者發聲的研究取徑。IE建制民族誌工作坊上課講義。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王馨梓(1993)。去機構化運動與精神病患社區復健。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勝輝、高麗芷、陳淑萍、黃嬡齡、楊美惠、劉蓉台、謝佳容(2005)。品質管理篇。載於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主編),精神復健機構作業規範手冊(115-116頁)。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江一平(2008)。康復之家社區精神復健服務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淑怡(2007)。康復之家精障者的復元內涵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若柔(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原作者:W. L. Neuman)。台北:揚智。
    呂淑貞、劉蓉台(2005)。貳、歷史沿革篇。載於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主編),精神復健機構作業規範手冊(5-24頁)。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呂美慧(2008)。M. Foucault 與D. E. Smith 論述分析之比較及其對教育研究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9(2),71-104。
    宋麗玉(2000)。促進社區精神復健之使用—一個實驗方案結果之呈現。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4(1),157-197。
    宋麗玉(2004)。台灣精神障礙者之社區照護(復健)發展:理想與實務研討會彙編。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長期照護委員會。
    宋麗玉(2005)。精神障礙者之復健與復元-一個積極正向的觀點。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4),1-29。
    余漢儀(2003)。醫院之社區精神復健服務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91-2412-H-002-005。
    吳文正(2003)。精神障礙者照護之現況分析與未來發展-衛生政策層面。台灣精神障礙者照護發展研討會彙編。13-17。
    吳文正(2004)。建構精神障礙者社區照護服務體系。台灣精神障礙者之社區照護發展:理想與實務研討會彙編。49-51。
    吳嘉苓(2000)。醫療專業、性別與國家:台灣助產士興衰的社會學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4,191-268。
    吳秀玲(2004)。權力與專業自主性:護理人員專業地位現況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栩慧(2005)。抗拒異化:醫院精障就業輔導員的行動反思。國立陽明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致瑩、鍾麗英、陳詞章、施陳美津、楊念慈、潘璦琬(2006)。職能治療專業認同感之探討:國立大學生的觀點。醫學教育,10(3),197-208。
    林萬億(2002)。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胡若瑩、陳靜江、李崇信、李正雄(2003)。身心障礙者就業轉銜之社區化就業服務理念與實務-作業流程與工作表格使用手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胡幼慧(2001)。新醫療社會學-批判與另類的視角。台北:心理。
    胡幼慧、姚美華(2008)。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17-132頁)。台北:巨流。
    洪瑞璇(2007)。國中教師專業認同之研究:游走在「結構—能動」之間。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高麗芷(2005)。台灣社區精神照護研討會─家庭照護與就業服務─彙編。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長期照護委員會。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2006)。95年度台灣地區精神復健機構評鑑計畫委員行前暨共識會議-資料手冊。台北: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
    郭峰志(譯)(2001)。現代社區精神醫療─整合式心理衛生服務體系(原作者:W. R. Breakey)。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6)
    梁畢玲(2005)。國小教師生活型態、專業認同與職涯滿意度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侃如(2003)。精神社工專業認同之形塑與掙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紀言(2004)。影響精神醫療專業人員推動精神復健服務相關因素之研究。暨南大學社會政策暨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炳輝(2002)。福柯的權力觀。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52(4),84-90。
    陳彥君(2005)。專業諮商員生涯困境與心理調適歷程之生命故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陶蕃瀛(1991)。論專業的社會條件:兼談台灣社會工作之專業化。當代社會工作學刊,創刊號,1-16。
    陶蕃瀛(1999)。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分析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88,190-196。
    張玳菱(2006)。社工新人無法拋置的生命經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作貞(1997)。影響社區精神復健服務使用之相關因素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馥媛(1991)。從權力結構的觀點探討臺灣精神醫療體系中臨床心理師與精神科醫師對於臨床心理師角色的知覺。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廣運(2003)。臺灣臨床心理師專業發展的比較分析。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苙雲(1998)。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台北:巨流。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
    萬育維(1996)。專業認同與工作滿意之間的關係探討-以從事兒童保護社絕工作人員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05-332。
    楊幸真、游美惠、楊滿玉(2005)。組織民族誌。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0,130-134。
    楊正誠(2005)。析論組織俗民誌的意義、概念、方法與實例。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223-254。
    廖靜薇(2003)。臺灣地區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者專業認同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高橋(1982)。社會學。台北:巨流。
    謝宏林(1999)。精神分裂症家屬主要照顧者期待病患長期安置之相關因素探討。暨南大學社會政策暨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佳容、蕭淑貞(2006)。台灣社區精神復健機構的服務現況與展望。精神衛生護理雜誌,1(2),41-49頁。
    羅曉瑩(2005)。研究者社工認同的形塑、探索與掙扎—一種過程取向的差異對話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美麟(2009)。以「生命的自主性」為指標批判精復機構評鑑的妥適性與精神醫療的病態發展。演慈、奇岩康復之家季刊,5,1。

    英文部分
    Anthony, W. A. (1993). Recovery from mental illness: the guiding vision of the mental health service system in the 1990s.Psychosocial Rehabilitation Journal. 16(4), 11-23.
    Deegan, P. E. (1988). Recovery: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rehabilitation. Psychosocial Rehabilitation Journal, 11(4), 11-19.
    Russinova, Z.(1999). Providers' hope-inspiring competence as a factor optimizing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outcomes.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65(4), 50-5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