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祥雲 Chang, Hsiang-Yun |
---|---|
論文名稱: |
社區工作者核心能力及其學習策略-以萬華區為例 The Core Competencie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of Community Workers: A Case Study of Wanhua District |
指導教授: |
徐敏雄
Hsu, Min-Hsiu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9 |
中文關鍵詞: | 社區工作者 、文化 、核心能力 、學習策略 |
英文關鍵詞: | community workers, culture, core competence, learning strategies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ACE.003.2019.F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4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社區工作者核心能力及其學習策略-以萬華區為例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探討社區工作者核心能力,以傳統產業型的社區工作者為主要研究對象,且以萬華區作為研究場域,旨在分析社區工作者的文化內涵、核心能力及其學習策略。研究方法以深度訪談法進行訪談十位萬華地區的社區工作者。
社區工作者為了培育應具備的核心能力以及運用合宜的學習策略,研究的重要發現為:第一點情感面上,是培養情感連結、在地精神、團隊認同以及社區認同;第二點經濟面上,首先是根據產業變化、貧窮現象與在地需求形塑出在地消費空間,其次在觀光議題上關注社區指南、遊民輔導、古蹟與老建物保存,其三則在社區裡的遊民、獨居老人等議題的討論且提供他們友善的生活協助;第三點學習策略,是需要學校老師的引導、生命歷程中學習、模仿社區人士或者善用自我主導的學習等所建構出的學習途徑;第四點是釐清社區工作者的四大類型,並進一步說明其中的核心能力、學習策略。
社區營造中心、政府相關單位以及未來欲進入社區工作的人們可以將本研究作為方向導引的參考資料,以培訓出符合社區工作者的能力與學習策略。期望本研究之論述對社區工作有興趣者,增進學習效能,快速養成必備之核心能力,以符合社區工作之需要。
關鍵字: 社區工作者(community workers)
文化(culture)
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
學習策略 (learning strategies)
The Core Competencie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of
Community Workers: A Case Study of Wanhua District
Summary
The them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mmunity workers in conventional stores community, and adopted Wanhua District as the research field, aiming to analyze core competence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of community workers. The method of In-depth Interviewing of ten interviewers is applied to this research.
From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interview, the key findings are cultivating emotional connection, local spirit, team identity and community identity in the emotional aspect. In the economic aspect, referring to the changes of industry, poverty and local demand to shape the localized consumption space; then, on tourism purpose, concerned about community guides, homeless service, the preservation of monuments and old building; discussions of the related issues of elderly living alone and vagrant and how to friendly offer the living assistance to them. And pay attention to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school teacher guidance, life history,
imitate community workers or make good use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The last , to clarify Four types of community workers with further explanation of their core
competencie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our research, we recommend the followings for Community Empowerment Network, government, and those who dedicate himself to engaging as community workers in the future, this research could be a direction guidance. It is expected that our findings in this study will be a benefit to enhanc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quickly develop the core competencies.
Keywords: community workers;culture;core competence;learning strategies
一、中文部分
丁仁傑(2012)。全球化下的地方性:臺南西港刈香中的時間、空間與村際網路。 臺灣人類學刊,10(1), 93 -158。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1988)。 社區營造與社區學習。臺北市:師大書苑。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2003)。 社區學習文化。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本壯、李永展、吳碧霜、洪惠冠、洪德仁、陳惠民等(2016)。 開枝散葉:台灣社區營造的捕夢網。臺北市:唐山。
王宏仁譯(2010)。 P. Corrigan 著,消費社會學。臺北市:群學。
王志弘(2012)。新文化治理體制與國家-社會關係:剝皮寮的襲產化。人文社會學報,13,31-70。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3)。 M.Crang 著,文化地理學。臺北市:巨流。
王志弘、徐苔玲譯(2006)。 T. Cresswell 著,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市: 群學。
王淑燕、俞智敏、陳光達譯(1988)。 C. Jenks 著。文化。臺北市:巨流。
公益交流站(2017)。 當老萬華長出最兼容的支持網:從政府的「福利社區化」 到民間的「社區照顧」。2018 年 7 月 11 日,取自: https://npost.tw/archives/38914。
古宜靈(2007)。文化產業發展的學習型市鎮現象。都市與計劃,34(2), 75-94。
甘珮姍、吳萬益、陳碩珮(2000)。台灣企業派外人員跨文化訓練有效性之實證研究。臺大管理論叢,10(2),167-203。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2)。古蹟土地容積移轉辦法。2018 年 5 月 19 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70029。
自由時報(2016)。 萬華「培根市集」開幕 推廣社福團體服務。2018 年 7 月 11 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899629。
吳幸蓉(2007)。 女性社區工作者增權展能歷程之研究—以高雄縣婦女館婦女方 案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博士論文。
吳芝儀譯(1996)。 Vernon G.Zunker 著,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楊智。
呂奕欣譯(2008)。 Juliana Mansvelt 著,消費地理學。新北市:國立編譯館與韋伯。
李正賢譯(2007)。 Kathleen B. deMarrai 著,透視質性研究。臺北市:五南。
李宛蓉譯(2014)。 F.Fukuyama 著,信任:社會德性與經濟繁榮。新北市:立緒。
李明璁(2009)。去/再領域化的西門町: 「擬東京」消費地景的想像與建構。文化研究,9,119-163。
李易駿、鄭如雅(2011)。社區工作者核心能力之探討:專業社會工作者之經驗與觀點。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1(1), 1-42。
周保男(2014)。不同引導式學習策略對大學生電子化反思學習成效影響之個案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3(2), 35-53。
周曉虹譯(1995)。 Albert Bandura 著,社會學習理論。臺北市:桂冠。
林文一、邱淑宜(2014)。後政治的社區動員與共識建構-一個臺北社區文化建構的案例。地理學報,72,85-109。
林秀幸(2007)。界線、認同和忠實性:進香,一個客家地方社群理解和認知他者的社會過程。臺灣人類學刊,5(1), 109-153。
林振春(1998)。 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9)。 台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2008)。 社區學習。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萬億(2007)。論徐震教授對台灣社區發展理論與實務的貢獻。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32。
林曉君(2015)。論析社區工作者、社區成人教育者在社區發展脈絡下之工作角色。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5(1),1-34。
協力聯盟 Facebook(2006)。 2018 年 7 月 11 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wanhuacc/。
施智婷、陳旭耀、黃良志((2011)。主管管理職能提升:自我導向學習與知覺組織支持的交互效果。臺大管理論叢,1(22),135-164。
胡幼慧(2008)。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夏鑄九(1989)。一個休閒空間的理論架構。戶外遊憩研究,2(1), 19-30。
徐震(1985)。 社區發展 : 方法與研究。臺北市:文大。
徐震(2004)。臺灣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的異同-論社區工作中微視與鉅視面的兩條路線。社區發展季刊,107,22-31。
徐儷瑜(2008)。父母衝突下兒童情緒反應之探討:社會學習理論與情緒安全感假說之比較。許文耀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2), 111-138。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2016)。 榮民整體狀況。2018 年 5 月 9 日,取自:https://www.vac.gov.tw/cp-2009-2898-1.html。
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 教育大辭書搜尋生命歷程。2018 年 4 月 19 日,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4147/。
培根市集 Facebook(2016)。 2018 年 7 月 11 日,取自: https://zh-tw.facebook.com/EmpowerGrassrootsBaconMarket/。
張君玫譯(2001)。 J.Story 著,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臺北市:巨流。
張春炎(2013)。地方文化傳播與社區營造:苗栗「灣寶社區」動員之初探研究。 新聞學研究,116,173 - 206。
張春興(1996)。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張美惠譯(2000)。 F.Fukuyama 著,跨越斷層。臺北市:時報。
莫邦豪(1994)。 社區工作原理與實踐。香港:集賢社。
許雅惠(2011)。社區能力與社區工作者關鍵能力:成人學習觀點的分析。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1(1), 91-136。
許雅惠譯(2010)。 成人及繼續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郭宜君(1996)。 嘉義市成人學習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坤宏(1995)。 消費文化理論。臺北市:楊智。
陳威有(2003)。 外派大陸人員海外適應力對員工工作績效之影響。大葉大學國 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盈儒(2005)。 我國老人大學學員學習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 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茂祥(2004) 。自我等向學習理論及其在成人教育上的啟示。朝陽學報,6,1-25。
陳重成 (2010)。全球化語境下的本土化論述形式:建構多元地方感的彩虹文化。 遠景基金會季刊 ,11(4), 43-96。
陳國明(2003)。 文化間傳播學。臺北市:五南。
單文經(2002)。 強化學校與社區關係、增進學生學習機會:美國的作法,27, 191-208。
彭雅卿(2009)。文化認知模式的建構與運作。外國語文研究,10,49-65。
曾旭正(2013)。 台灣的社區營造。新北市:遠足。
曾慈慧、沈進成、陳麗如(2011)。礦業遺產觀光中真實性對觀光意象、地方感與遊後行爲意圖之影響。戶外遊憩研究,24(3), 79-111。
鈕文英(2015)。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黃宛瑜譯(2016)。 J.Urry、J. Larsen 著,觀光客的凝視 3.0。臺北市:書林。
黃敏萍(2010)。 和諧價值觀、群體關係對華人組織成員分配決策之影響:情境效果之探討。元智大學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琇瑩(2013)。 成人外語學習信念、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富順(2002)。 成人學習。臺北:五南。
黃漢偉(2014)。信仰、記憶與建構:談六房媽過爐。民俗曲藝,186,59-101。
黃禮強、張長義(2008)。宗教勝地居民地方感之研究-以苗栗獅頭山為例。都市與計劃, 35(3), 227 - 251。
新港文教基進會(2015)。 社區營造。2017 年 9 月 30 日,取自:http://www.hkfce.org.tw。
楊心怡、李啟嘉(2015)。問題導向學習對法律系大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及自我導向學習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1(60),131-155。
楊凱成(2007)。產業遺址製造與城市形象工程:以魯爾區(Ruhr Area)區域轉型為例。民俗曲藝,157,145-183。
楊惠君譯 (2004)。 S.B. Merriam & R.S. Caffarella 著,終身學習全書:成人教 育總論。臺北市:商周。
當代社區工作之發展(2007)。社區營造。2018 年 5 月 8 日,取自: https://cswe.casehsu.org/index.php?title=%E7%95%B6%E4%BB%A3%E7%A4
%BE%E5%8D%80%E5%B7%A5%E4%BD%9C%E4%B9%8B%E7%99%BC
%E5%B1%95。
詹秀員(2009) 。建構社區能力之研究-社區成人教育觀點。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詹秀員(2011) 。社區能力及其建構理念與策略。2011 年兩岸社會福利學術研討會--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
廖克玲(1982)。 社會學習論巨匠。臺北市:允晨。
廖珮君(2009)。 David Hesmondhalgh 著,文化產業分析。臺北市:韋伯。
廖淑容、周志龍、古宜靈(2000)。文化產業生根與地方發展。都市與計劃,27(3), 319-342。
臺大新聞 e 論壇(2017)。 台北角落——街友的寒冬。2018 年 5 月 9 日,取自: http://ereporting.ntu.edu.tw/article/12145。
臺北市法規查詢系統(2011)。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2018 年 5 月 19 日,取自:http://www.laws.taipei.gov.tw/lawsystem/wfLaw_ArticleContent.aspx? LawID=P13B1002-20110524。
臺北市新移民專區網站(2018)。 臺北市新移民人數統計表(107 年 5 月底,含總數比例)。2018 年 7 月 11 日,取自: https://nit.taipei/News.aspx?n=A81AC21367E6CBD7&sms=8328A0B4118F4B0D。
臺北市萬華區戶政事務所(2018)。 106 年年終各里戶數、人口數統計表。2018
年 7 月 11 日,取自:https://whhr.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A096AAF5A7D55699&sms=C57BA04A0FEBE7BE&s=C0E956491B9194AF。
趙偉妏(2010)。 S.Lash、J.Urry 著,符號與空間的經濟分析。臺北市:韋伯。
劉婉珍(2010)。反制宰制——博物館人的能動性與政治行動。博物館學季刊, 24(3),5-19。
歐用生(1999)。 質的研究。臺北市:師苑。
蔡宏進(1985)。 社區原理。臺北市:三民書局。
蔡佩芳(2016)。 日本岐阜縣古川町。2017 年 7 月 25 日,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6812/2147931。
蔡培村、武文瑛(2007)。我國回流教育政策發展回顧與檢討。教育實踐與研究, 20(1), 91-118。
衛生福利部(2017)。 2006 年內政部社區營造教材入門功夫篇、心訣要義篇以及公民組織篇。2017 年 9 月 30 日,取自:
https://dep.mohw.gov.tw/DOSAASW/cp-562-4944-103.html。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7)。 低收入戶人口。2018 年 5 月 9 日,取自: https://dep.mohw.gov.tw/DOS/lp-2972-113.html。
閱讀臺北(2012)。 萬華區 軸線翻轉 艋舺更新第 489 期。2018 年 7 月 11 日,取自:http://tcgwww.taipei.gov.tw/ct.asp?xItem=49075&CtNode=5267&mp=100021。
鄭如雅(2010)。 社區工作者核心能力專業能力之研究。靜宜大學社區工作與兒 童少年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鄭如雅(2011)。社區工作者核心能力之探討:專業社會工作者之經驗與觀點。台 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1(1), 1-44。
鄭惠珠(2015)。遇見生命:運用生命歷程概念建構老人學相關課程學習進程與效果。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3(1), 51-60。
蕭瑞麟(2006)。 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化研究。臺北市:台灣 培生教育。
韓美文(2015)。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對學業成就之影響-以取得證照信心為干擾 變項。績效與策略研究,12(2), 55-72。
闕漢中、羅國英、張菁芬、賴兩陽(2008)。一個社區實作課群的實施經驗。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9,117-148。
顏亮一、許肇源、林金城(2008)。文化產業與空間重構:塑造鶯歌陶瓷文化城。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1,41-69。
顏家芝(2006)。以地方社會結構爲基礎探討居民對生態旅遊影響之認知。戶外遊憩研究,19(3), 69-98。
羅中峰(2002)。 關於社區總體營造運動的若干省思—兼論文化產業政策的經濟 思維。第一屆社會與文化發展研討會
羅世宏譯(2010)。 C.Barker 著,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羅秀華(2010)。以社區為本的社區大學運作理念與策略。社區研究學刊,1, 33-69。
關紹箕譯(1975)。 E.Hall 著,隱藏的空間。臺北市:三山。
關鍵評論(2016)。 老年人口家庭比率。2018 年 5 月 9 日,取自: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1129。
蘇文賢譯(2008)。 Michael Walzer 著,論包容。臺北市:學富。
蘇景輝(2009)。 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巨流。
顧忠華(2012)。 顧老師的筆記書 II 公民社會˙茁壯。臺北市:開學文化。
二、英文部分
Bandura, A.(1971). Social Learning Theory. New York, NY:General Learning Press.
Bandura, A., Walters R. H.(1963). 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NY:Holt Rinehart & Winston.
Crang, M.(1998).Cultural Geography. London , NY:Routledge.
Haldrup, M., Larsen, J.(2010) .Tourism, performance and the everyday : consuming the Orient. London , UK:Routledge.
Hesmondhalgh, D.(2002).The Cultural Industries. LD : Sage.
Jarvis, P., Holford, J., Griffin, C.(2003).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London , LD:Kogan Page And Sterling, VA:Stylus Publishing.
Jenks, C.(2005). The origions of concept of culture in philosophy and the literary tradition. Culture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LD:Routledge , 6-24.
Jones, D., Mayo, M.(1975) . Community Work. New York, LD:Routledge & Kegan Paul.
Larsen, J., Urry, J., Axhausen, K.(2006). Mobilities. Geographies of Networks and Mobilities. Mobilities, Networks, Geographies. Aldershot, UK:Ashgate,45-61、73-83.
Lash, S., Urry, J.(1994).Economies of Signs and Space. London , UK And California , Calif:Sage.
Mansvelt, J.(2005).Geographies of consumption. Juliana London , UK:Sage.
Relph, E.(1981).Rational Landscapes and Humanistic Geography. Croom Helm,LD and New Jersey, NJ : Barnes & Noble Books.
Sheller, M., Urry, J.(2006).Tourism Mobilities. London , UK:Routledge.
Smith, M., Berge, Z. L.(2009). Social Learning Theory in Second Life. Journal of Online Learning and Teaching. 5(2): 439-445.
Steele, F.(1981).The Sense Of Place. Boston, BT: CBI Publishing Company.
Taylor, J. B., Randolph, J.(1975) .Managing And Leading. Community Worker. New York, NY:Jason Aronson ,93-130.
Twelvetrees, A.(2002). Community Work. Macmillan, LD:Palgrave .
Veen R.V . D.(2002).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citize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22(6),580-596.
Walzer, M.(1983) .Membership. Spheres Of Justice.Oxford, UK:B. Blackwell ,31- 63.
Welton, M.(2002).Listening, conflict and citizenship:towards a pedagogy of civil soc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21(3),197-208.
Williams, R.(1995). Towards a Sociology of Culture.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Chicago, CHI: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