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魏子仁
論文名稱: 河溪生態工法概念融入台北縣雙溪鄉小學課程環境教育議題推動對策之研究
指導教授: 汪靜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生態工法河溪生態工法環境教育后番子坑溪
英文關鍵詞: eco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Houpentzukeng Strea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0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配合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主辦之「2003年台灣生態工法博覽會-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以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保護中心汪靜明教授研究小組主持之「后番子坑溪集水區域自然生態工法博覽會規劃及設計服務」之計畫,於2003年11月至12月其間,針對台北縣雙溪地區雙溪、上林、柑林和牡丹四所國民小學共55名教師,以問卷調查法為研究方法,進行對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之認知與推廣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環境教育之基本課題調查分析研究。
    本研究之目的,旨在了解雙溪地區四所國民小學教師對於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的瞭解、認知程度與獲取資料來源,並藉由教師教學專業經驗,分析雙溪地區四所國民小學推廣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環境教育時,其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參與者角色與功能、推行之教育管道、可用之教學資源、推行之適當時機與可行之教學方法,俾便作為今後台灣各地區國民小學推動河溪生態工法環境教育之參考。
    在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概念來源上分析指出,雙溪地區四所國民小學教師之相關概念主要來源為研討會及活動參與、報章雜誌書刊,並認為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成功之最重要要件為施工期間與施工完畢後,雙溪鄉公所、民間單位與學校單位進行教育宣導,顯示雙溪地區四所國民小學教師認為實施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環境教育以傳遞后番子坑溪生態與工法概念給學生,是維持后番子坑溪河溪環境永續發展的最重要要件。
    雙溪地區四所國民小學教師認同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符合「全球性思考、地方性行動」的全球環境教育理念,認為后番子坑溪及其溪岸環境最重要的功能為提供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棲地環境;后番子坑溪及其溪岸環境遭受破壞後最可能之環境問題為河岸水土流失、生物棲地破壞、生態機能喪失。因此,培養學生對家鄉河溪生態環境的覺知,培養其對河溪生態環境正確的價值觀與態度是最為重要的河溪生態工法環境教育目標;並認定生態環境與水資源兩大概念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兩大教學目標。
    本研究建議雙溪地區四所國民小學可以由學校之課程發展委員會,擬定學校推行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環境教育之學校教育目標,建立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環境教育教學、教育、人力資料庫,並廣為結合地方政府、雙溪鄉公所、學術機關、民間環保團體等資源,以規劃設計適合於地區學生之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環境教育,以維持后番子坑溪生態環境之永續發展,謹供台灣其他地區推行河溪生態工法環境教育參酌。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teachers who teach at the Shuangsi area’s primary school. During the period of November and December in 2003, survey questionnaires and the 5 level evaluation index were used to conduct an analytical surve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sources of the stream ecotechnological concepts of teachers,a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Houpentzukeng Stream’s ecotechnology. Relying 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e were going to build topics about how to Houpentzukeng Stream’s eco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ut into practice in Shuangsi.
    An analysis of the stream ecotechnological concept sources revealed that concepts harbored by the teachers are apparently obtained from symposium, newspaper and magazines. They considered that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oupentzukeng Stream,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s important to local students after ecotechnological project finished.
    The survey about educational goals of Houpentzukeng Stream’s eco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vealed to develop local students’ awareness to their country and correct attitude to stream are the most important educational goals.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contents of Houpentzukeng Stream’s eco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eachers identified that Houpentzukeng Stream’s ecotechnology is fitted in with “thinking globally, acting locally.” They considered that to provide biota habitat divers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 of Houpentzukeng Stream’s shore. So ecologic environment and water resource concepts will be the main topics of Houpentzukeng Stream’s eco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oupentzukeng Stream’s nation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roposed that the primary school in Shuangsi area set “course developmental committee” to build educational goals, plan course, design teaching programs, build manpower and funds database of stream eco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 also can connect with local government, academic institution, and non-governmental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 to plan Houpentzukeng Stream’s eco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at is proper to students of Shuangsi area. And these achievements are referable for other areas in Taiwan that are going to develop stream eco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目 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 1-01 第二節、研究目的………………………………………………… 1-03 第三節、名詞界定………………………………………………… 1-04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一節、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特色分析…………………… 2-01 第二節、環境教育議題教學之教學策略………………………… 2-10 第三節 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環境教育推動現況…… …………2-14 第三章、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研究流程………………………………………………… 3-01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 3-03 第三節 研究限制………………………………………………… 3-07 第四章、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背景資料分析…………………………………………… 4-01 第二節 雙溪鄉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環境教育基本課題分析… 4-06 第五章、推動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環境教育之課題與對策…… 5-01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6-01 參考文獻…………………………………………………………… R-01 附錄A、雙溪鄉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環境教育基本課題問卷……A-01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行政院。
    王文中、呂金燮、吳毓瑩、張郁雯、張淑慧合著(1999):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台北:五南。
    王鑫等六人(1987):環境保護理念架構之規劃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教育發展處,台北市。第21頁。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88):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加強推動環境教育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綜合計畫處,台北市。第155頁。
    汪靜明(1992a):河川生態保育。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中市。第188頁。
    汪靜明(1995a):河川環境教育理念—建構台灣河川環境教育計畫。環境教育季刊(25):19-37。
    汪靜明(1995b):自然保育內涵及其教育特徵。環境教育季刊(26):23-36。
    汪靜明(1995c):社會環境教育之推動與落實。教育資料集刊(20):213-235。
    汪靜明(1997b):我國環境教育推廣者之河川環境概念來源與生物歧異度概念認知之研究。頁432-442於中華民國第十三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及短篇論文彙編。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汪靜明(2000):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季刊第43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保護中心,台北市。第18-34頁
    汪靜明(2002a):河溪生態與工程變遷。第75至96頁於自然生態工法研究會(主管班)論文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中華民國環境綠化協會主辦。
    汪靜明(2002b):生態工法之生態內涵。第4-1至4-17頁於生態工法講習班論文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台北科技大學水環境研究中心主辦。
    汪靜明(2003a):后番子坑溪集水區域自然生態工法博覽會規劃及設計服務建議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保護中心,台北市。第1-1頁-第3-8頁。
    汪靜明(2003b):后番子坑溪生態系統及其生態工法教育策略。第3-1頁-第3-19頁於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教學活動設計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保護中心、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第一工程所主辦。
    汪靜明、魏子仁(2003)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教學活動理念與示例。第5-1頁-第5-2頁於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教學活動設計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保護中心、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第一工程所主辦。
    吳清山(1991):學校行政。台北:心理出版社。第262頁。
    余民寧(1997)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坤崇(1998)人性化、多元化教學評量—從開放教育談起。頁91-134於多元教學評量。高雄: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資源發展中心。
    李坤崇(1999):多元教學評量。台北:心理出版社。第122-124頁、第136-140頁。
    林玉体譯,John Dewey著(1996):民主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第216頁。
    林清江、蔡清田(1997):國民中小學課程發展共同原則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程心。
    林本、李祖壽(1986):課程編製原則及類型。載於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台北:商務。第131-139頁。
    林憲德(1999):城鄉生態。台北:詹氏書局。第157-158頁。
    邱美虹(1998):水資源創意教學模組開發研究。經濟部水資源局,台北市。174頁。
    周儒、張子超、黃淑芬譯(2003),David C. Engleson & Dennis H. Yockers著:環境教育課程規劃。台北:五南。第19頁。
    周淑卿(1999):論九年一貫課程的統整問題。頁55-79於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台北:揚智。
    洪福財(1999):學校本位管理中校長的角色。教師天地第101期。第54頁。
    施登堯(2000):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學校本位課程初探。翰林文教雜誌第14期。第12-15頁。
    姜文閔、韓宗禮(1994):教育百科辭典,台北:五南。第449頁。
    高新建(1999):營造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有利情境。教師天地第101期。第25-31頁。
    浦珍珠(2002):從山美國小談原住民教育問題。南一新講壹教育雜誌第11期。第11頁。
    徐愛婷(2003):82年版與89年版課程總綱決策歷程之比較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暫行課程綱要。教育部。
    陳文典(1999):從生活中學習科學,從科學中學習生活。引言於STS科學教育研討會論文彙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教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台北市。
    陳英豪、吳裕益(1991):測驗與評量。高雄:復文書局。
    陳伯璋(1995):我國中小學課程統整與連貫問題之檢視。台灣教育,540。第11-15頁。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南一新講壹教育雜誌第2期。第6頁。
    黃人傑、董秀蘭、鄧毓浩、莊明鴻(1996):議題中心教學模式在高中公民類科教學的應用於教育部學習加油站網站。
    網址:http://content.edu.tw/junior/civics/cy_sg/ps/ps_3.htm
    黃朝恩(1995):環境議題分析與教學。頁20-33於環境教育季刊第27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台北市。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書局。第292、297頁
    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台北:漢文書店。
    第65-66頁。
    黃炳煌(1999):談課程統整。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印,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革新。第52-57頁。
    黃清勇(2000):淺談統整課程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翰林文教雜誌第14期。第40-41頁。
    莊明貞(1995):在國小課程的改進與發展—真實性評量。教師天地第79期,第21-25頁。
    莊志宏(2003):台北縣雙溪鄉上林村后番子坑溪整治工程。第6-1頁於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教學活動設計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保護中心、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第一工程所主辦。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第89-90頁。
    張蘭畹(1996):建構主義的評量。建構主義教學研討會。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連啟瑞、盧玉玲(1999):STS取向學生問題中心教學之提問與成效。頁65-73於STS科學教育研討會論文彙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教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台北市。
    郭俊賢、陳淑惠譯,David Lazear著(2000):落實多元智慧教學評量。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第30-31頁。
    游家政(1999):課程統整的概念及其行動研究。花師院刊,29。第19-25頁。
    楊冠政等(1988):台灣地區推行環境教育之規劃研究。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台北市。第64頁。
    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台北市:明文書局。第50頁、第209頁、第321頁。
    楊冠政(2001):環境倫理-一條通像永續發展之路。頁144於台灣師大民國90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國賜(1990):社會機構在推行自然保育工作上之角色。頁19-24於第二屆自然保育研習會論文及暨會議紀要,汪靜明、湯曉虞主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北市。
    楊龍立(1995a):國小社會與自然課程之統整。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6(3)。第51-62頁。
    楊龍立(1999a):從教學概念混淆談九年一貫概念問題。國教新知,46(1)。第1-9頁。
    楊龍立(1999c):科學教導學。台北:文景圖書。第147頁。
    楊龍立(2001):統整課程的探討與設計。台北:五南圖書。第33-38頁、第106-109頁。
    廖春文(2001)九年一貫統整課程—理念與設計實例。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第21頁。
    歐用生(1999):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析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1),第22-23頁。
    歐用生(1999):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師天地第101期。第15頁。
    歐宗明(2000):九年一貫學校本位課程實施問題之探討。翰林文教雜誌第14期。第32-33頁。
    顏慶祥、湯維玲主編(1994):教育百科辭典。台北:五南。第608頁。
    蘇宏仁(1999):STS教學策略—議題分析與調查技巧。頁127-131於STS科學教育研討會論文彙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教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台北市。
    蘇宏仁(1996):科教課程模式—科學、技學、社會(STS)之探討研究。科學教育月刊第190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台北市。第2-12頁。
    蘇育任、張晏梅、林文質(1998):多元化評量—以自然科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評量與統計方法研究發展中心,測驗統計簡訊雙月刊,第23期。
    羅文基(2001):九年一貫的推廣與省思。翰林文教雜誌第24期。第4頁。
    顧明遠等編(1990):教育大辭典第一冊。上海教育出版社。
    Airasian, P.W.(1996).Assessment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McGraw-Hall
    Beane, J.A.(1991).The middle school:the natural home of integrated curriculu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9(1),9-13.
    Beane,J.A.(1997).Curriculum intergration.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eane, J. A.(1998).Curriculum Integration 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N. Y.:Teachers College Press.
    Blake,D., & Hanley,V.(1995).The Dictionary of Educational Terms. Arena. P.81.
    Brandt, R.(1991).On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A conversation with Heidi Hayes Jacob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9(1), 25-26.
    Burke, K.(1993).How to Assess Thoughtful Outcomes. Palatine, Ill.:IRI/Skylight Publishing.
    Connole, R. R. J.(1937).A Study of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in Present-day Curriculum Making. Washington, D. C.: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Gardner, H.(1993).Multiple Intelligences: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Basic Books.
    Glatthorn, A. A. & Foshay, A. W.(1991).Integrated curriculum. In Lewy, A.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Oxford:Pergamon Press.
    Good, H. G. & Teller, J. D.(1973).A history of American education.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 p.159、P.308.
    Graham,C.S.(1986).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lated global problem: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scie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3, 599-618.
    Ingram, J.B.(1979).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nd lifelong education.Unesco.
    Linn, R.L & Gronlund, N.E.(1995).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in teaching(7th. ed.).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Marsh, C. (1992). Key concepts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New York: Palmer.
    Marsh, C., Day, C., Hannay, L., & McCutcheon.(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ew York: Palmer.
    Page, T., Thomas,J.B.,& Marshall,A.R.(1977).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Kogan Page Limited. P179
    Pines, A.L. & West L.H.T.(1986).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and science learning:An interpretion of research within a source of knowledge framework. Science Education, 70(5), 583-604.
    Pring, R.(1971).Curriculum integration, In R. Hopper.(Ed).The curriculum contex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265-272. The Open University.
    Ramsey, J.M.、Hungerford, H.R.& Volk, T.L.(1990).Analyzing the issues of STS. The Science Teacher. March,61-63.
    Rowntree, D.(1981).Adictionary of education. Harper & Row, Publishers. p134.
    Skilbeck, M. (1984).School-based curriculumdevelopment. London: Harper & Row.p2.
    Tyler,R.W.(1949).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ESCO.(1997).Trends in Environment Education. UNESCO, Paris.
    Ward, J.M.,Suttle, T.E., & Otto, H.J.(1960).Th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concept applied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University of Texas.
    Yager, R.E.(1995).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and Learning. Bulletin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15(5-6),225-227. ERIC Service No.:EJ522046.
    Yager, R.E. & P. Tamir(1993).STS approach:reasons, intension, accomplishments, and outcomes. Science Education 77(6):637-65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