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啟鐘 |
---|---|
論文名稱: |
清代閩北的客民與地方社會 |
指導教授: | 林麗月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69 |
中文關鍵詞: | 清代 、福建 、客民 、地方社會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4 下載:4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一個地方之所以能吸引外地人口移居當地生活,並從事某些經濟活動,勢必有其條件優越之處。因此,在探討清代閩北的客民與地方社會關係之前,先從閩北的地理位置、山林資源和清代閩北的動亂,及清廷的墾荒政策等方面,分析清代閩北能吸引客民進入的內、外因素。
閩北本身有利於客民流入的內部吸力,加上清代動亂所造成當地土著人口的損失,及因此而來政府所採取具開放態度的墾荒和招撫政策,導致有清一代,大量的外來人口進入閩北地區從事農業、經濟作物、手工業、商業等經濟活動,並對當地造成極大的影響。他們所從事的經濟活動有同有異,也具有本身的特質。
大量在閩北從事經濟活動的客民勢必會對當地帶來若干衝擊,特別是植茶事業產生的影響,和客民經濟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因此引發的糧食供需改變。對此,當地人和政府採取了若干因應措施。
清代閩北客民除了對當地經濟、環境帶來衝擊外,也使得社會秩序產生極大的變動,並衍生出許多相關問題,特別是在社會風氣、土客和客民間衝突、客民盜匪、秘密結社等方面。藉由對社會問題出現原因的分析,可以瞭解客民與清代閩北社會秩序變動兩者間的關係。
在清代客民對閩北社會的重塑過程中,國家力量發揮了若干程度的作用,特別是在社會秩序方面。面對客民所引起的社會變遷和對社會秩序的威脅,清朝中央與地方政府基於社會安定及政權穩固,發佈了一連串的相關政策與措施,特別是在施行保甲聯甲、調整衙署兵力及稽查封禁山林等方面。
清代閩北固然存在大量季節性或流動率高的客民,但也有不少長久移居者,後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後,漸漸在新住所站穩腳跟,並取得當地戶籍,進而融入當地社會,成為新土著。而在客民土著化與認同地方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社會地位的取得和宗族組織的重建。
一、方志
[明]何喬遠,《閩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1995。
[清]王宗猛編,《建安縣鄉土志》,光緒31年稿本。
[清]王復禮撰,康熙《武夷九曲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地理類,第241冊,臺南縣:莊嚴文化出版社,1996,據浙江圖書館藏康熙57年刻本影印。
[清]王琛等修,[清]張景祁等纂,光緒《邵武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73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據光緒26年刊本影印。
[清]甘國堳、梁夢劍修,[清]陳銑、吳秉芳纂,康熙《續纂建寧縣志》,收入《清代孤本方志選》,第2輯第29冊,北京:線裝書局,2001,據康熙45年刻本影印。
[清]李麟瑞等修,[清]何秋淵纂,光緒《光澤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221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據光緒23年刊本影印。
[清]汪麗日纂修,康熙《邵武府續志》,據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康熙9年刊本攝製。
[清]沈延芳等纂,[清]定長等修,乾隆《福建續志》,乾隆33年刊本。
[清]周憬、陳于逵修,[清]陳恂纂,康熙《建寧縣志》,收入《清代孤本方志選》,第2輯第29冊,北京:線裝書局,2001,據康熙11年刻本影印。
[清]東平兩等小學堂編,《沙縣鄉土歷史教科書》,民國舊抄本。
[清]東平兩等小學堂編,《政和縣鄉土歷史教科書》,光緒33年修、民國3年抄本。
[清]林采修,康熙《沙縣志》,康熙40年刻本。
[清]邱豫鼎編,《光澤縣鄉土志略》,光緒32年鉛印本。
[清]金鳴鳳,[清]張彭修,[清]陳南賢纂,康熙《光澤縣志》,收入《清代孤本方志選》,第1輯第29冊,北京:線裝書局,2001,據康熙22年刻、乾隆15年蔣廷芳重修本影印。
[清]金鋐、鄭開極修纂,康熙《福建通志》,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地理類,第34-35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據康熙刻本縮印。
[清]施文燽修,[清]許燦纂,乾隆《泰寧縣志》,收入《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第40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據抄本影印。
[清]柳正芳修,[清]王維文等纂,康熙《建陽縣志》,收入《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第14-15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據抄本影印。
[清]段夢日修,[清]魏洪纂,乾隆《光澤縣志》,收入《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第21-23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據抄本影印。
[清]洪濟修,[清]江應昌編,康熙《泰寧縣志》,收入《福建舊方志叢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
[清]孫大焜、王庚修,[清]徐逢盛、陳名世纂,道光《沙縣志》,據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道光14年修、同治10年重刊本攝製。
[清]徐觀海等纂,[清]李永錫、程廷栻修,乾隆《將樂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39冊,上海:上海書店,2000,據乾隆30年刻本影印。
[清]翁天祜等修,[清]翁昭泰等纂,光緒《浦城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96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據光緒26年刊本影印。
[清]郝玉麟等監修,[清]謝道承等纂修,乾隆《福建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27-530冊,臺北 :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清]馬璵修,[清]龔駿聲纂,康熙《續纂光澤縣志》,收入《清代孤本方志選》,第1輯第29冊,北京:線裝書局,2001,據康熙50年刻、乾隆15年蔣廷芳重修本影印。
[清]高澍然等纂,[清]盛朝輔等修,道光《重纂光澤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1冊,上海:上海書店,2000,據同治9年補版重印本影印。
[清]崔銑等修,康熙《建安縣志》,康熙52年刻本。
[清]張葆森纂,[清]李正芳修,咸豐《邵武縣志》,收入《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第24-25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據咸豐5年刻本影印。
[清]張鳳孫等修,乾隆《邵武府志》,乾隆35年刻本。
[清]梁輿、李再灝修,[清]江遠青等纂,道光《建陽縣志》,收入《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第16-18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據抄本影印。
[清]陳庭樞修,順治《永安縣志》,順治9年刻本。
[清]陳壽祺等撰,同治《福建通志》,臺北:華文書局,1968,據同治10年重刊本影印。
[清]陳樹蘭纂,道光《永安縣續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228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據道光14年刊本影印。
[清]陳鍈修,[清]呂天芹等纂,乾隆《順昌縣志》,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120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據乾隆30年刻本影印。
[清]傅爾泰修,[清]陶元藻等纂,乾隆《延平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99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據同治12年重刊乾隆30年刊本影印。
[清]焦長發修、王家奮纂,乾隆《尤溪縣志》,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123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據乾隆41年刻本影印。
[清]程應熊、姚文燮纂修,康熙《建寧府志》,收入《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續編》,第6-10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據康熙5年抄本影印。
[清]程鵬里等修,[清]魏敬中總纂,道光《政和縣志》,收入《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第19-20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據道光13年刻本影印。
[清]黃恬主修,嘉慶《新修浦城縣志》,收入《福建舊方志叢書》,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
[清]董天工修纂,《武夷山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清]裘樹榮纂修,雍正《永安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224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據雍正10年修、道光13年重刊本影印。
[清]賈懋功修,道光《順昌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220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據道光12年修、光緖7年重刊本影印。
[清]鄒山、蔡登龍纂,[清]張琦修,康熙《建寧府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5冊,上海:上海書店:2000,據康熙32年刻本影印。
[清]管聲駿纂修,康熙《崇安縣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第32冊,北京:中國書店,1992,據日本內閣文庫藏康熙9年刻本影印。
[清]劉宗樞修、劉鴻略纂,康熙《尤溪縣志》,收入《清代孤本方志選》,第2輯第28冊,北京:線裝書局,2001,據康熙50年刻本影印。
[清]劉埥修,[清]張彬纂,雍正《崇安縣志》,雍正11年刻本。
[清]潘拱辰等纂修,康熙《松溪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232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據康熙39年修、民國17年重刊本影印。
[清]鄧其文修,康熙《甌寧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94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據康熙32年刊本影印。
[清]應丹詔纂,[清]楊桂森修,嘉慶《南平縣志》,據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嘉慶15年修、同治11年校刊本攝製。
[清]韓琮修、方乃霞等纂,乾隆《建寧縣志》,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123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清]魏大名修,嘉慶《崇安縣志》,嘉慶13年刻本。
朱書田等纂,秦振夫修,民國《邵武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0冊,上海:上海書店,2000,據民國26年永生堂鉛印本影印。
沙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沙縣志》,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志叢書》,福州: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松溪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松溪縣志》,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志》,福建省,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4。
洪簡、詹繼良修纂,民國《重修崇安縣志》,收入《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第26-27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據稿本謄清本影印。
張書簡等纂,民國《建寧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104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據民國8年鉛印本影印。
詹繼良纂,《五夫子里志稿》,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鄉鎮志專輯,第26冊,上海:上海書店,1992,據福建省圖書館藏民國20年稿本影印。
福建通志局編纂,民國《福建通紀》,台北:大通影印本,1968,據民國11年刊本影印。
趙模修,王寶仁纂,民國《建陽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237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據民國18年鉛印本影印。
劉超然等修,鄭豐稔纂,民國《崇安縣新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238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據民國30年鉛印本影印。
劉敬等纂,高登艇、潘先龍修,民國《順昌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1冊,上海:上海書店,2000,據民國25年鉛印本影印。
蔡建賢纂,吳栻修,民國《南平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217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據民國10年排印本影印。
蔡振堅纂,詹宣猷修,民國《建甌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95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據民國18年鉛印本影印。
鄭豐稔等纂,陳石、萬心權修,民國《泰寧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39冊,上海:上海書店,2000,據民國31年永安縣代印書局鉛印本影印。
盧興邦修,洪淸芳纂,民國《尤溪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230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據民國16年刊本影印。
錢鴻文等修,李熙等纂,民國《政和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97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據民國8年鉛印本影印。
羅克涵纂,梁伯蔭修,民國《沙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233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據民國17年鉛印本影印。
二、族譜
[清]江先禮總修,建寧《江氏宗譜》,福建省圖書館據同治7年木活字本複印。
[清]余振豪等修,建陽《書林余氏重修宗譜》,光緒22年新安堂刊本。
[清]吳懋基主修,浦城《西吳宗譜》,光緒17年豫章集賢堂刊本。
[清]周炳麟等修,浦城《周氏宗譜》,光緒26年活字本。
[清]徐其昌等修,《纂修浦城徐氏宗譜》,光緒33年木活字本。
[清]徐松林主修,[清]徐其昌纂修,浦城《東海徐氏宗譜》,光緒33年豫章集賢堂活字本。
[清]徐松林主修,[清]徐其昌纂修,浦城《東海徐氏宗譜》,光緒33年豫章集賢堂活字本。
[清]祖國鈞纂修,《蓮湖祖氏族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家譜叢刊.閩粵僑鄉卷》,第31-33冊,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2000,據光緒25年刻本影印。
[清]梁芳儒、梁元棟修,[清]梁以松、梁以柏纂,光緒浦城《梁氏合修族譜》,光緒32年豫章集賢堂木刻本。
[清]章馨山等修,浦城《全城堂章氏會譜》,光緒15年活字印本。
[清]葉贊元纂修,浦城《南陽濟美葉氏家譜》,光緒29年浦城葉氏濟美堂刊本。
[清]詹氏琛、詹程勛纂輯,《浦城詹氏族譜》,光緒31年浦城詹氏刻本。
[清]熊日新主修,建陽《潭陽熊氏宗譜》,光緒7年書林熊氏木活字本。
[清]劉秉鈞修,建陽《建州劉氏三族忠賢傳》,福建省圖書館據光緒6年建陽麻沙劉氏木活字本複印。
危日映主修,光澤《樵西晉昌危氏族譜》,福建省圖書館據1917年光澤危氏東璧堂木活字本複印。
吳玉魁主編,南平《延陵南山吳氏大宗譜》,2000年南平電腦排印本。
祖平正等修,順昌《入閩祖氏宗譜》,2000年順昌祖氏鉛印本。
祖忠福等修,浦城《范陽堂閩北祖氏續譜》,2000年浦城祖氏鉛印本。
梁讓德、梁清祥修,浦城《梁氏合修族譜》,民國26年浦城陳錦春印刷局石印本。
楊成遇主修,楊思順纂修,浦城《閩浦金章楊氏宗譜》,民國19年重修本。
葉邦烈等修,建陽《溪山葉氏宗譜》,福建省圖書館據民國8年建陽葉氏木活字本複印。
葛贊新等修,建甌《璜溪葛氏宗譜》,民國16年石印本。
應象晉、應珍聘纂修,南平《西峽應氏重修族譜》,福建省圖書館據民國13年鉛印本複印。
三、官修正史、政書、檔案
[清]允祿等撰,《大清會典(雍正朝)》,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3編,第761-790冊,台北縣:文海出版社,1994-1995。
[清]伊桑阿等撰,《大清會典(康熙朝)》,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3編,第711-730冊,台北縣:文海出版社,1992-1993。
[清]托津等奉敕撰,《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642-660冊,台北縣:文海出版社,1991。
[清]宋權等撰,《皇清奏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詔令奏議類,第47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據民國影印本影印。
[清]姚雨薌原纂、胡仰山增輯,《大清律例會通新纂》,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211-220冊,台北縣:文海出版社,1987。
[清]席裕福、沈師徐輯,《皇朝政典類纂》,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871-920冊,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82。
[清]崑岡等奉敕撰,光緒《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25年石印本。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清]清高宗敕撰,《欽定皇朝文獻通考》,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32-638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清]清高宗敕撰,《欽定皇朝通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42-643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清]清高宗敕撰,乾隆《欽定大清會典則例》,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20-62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盛康輯,《皇朝經世文續編》,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831-850冊,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2。
[清]賀長齡輯,《皇朝經世文編》,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731冊,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2。
[清]劉錦藻撰,《清朝續文獻通考》,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不著編人,《道咸同光四朝奏議》,收入《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史料叢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鈔本影印。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輯,《明清史料》,丁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緖宣統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軍機處光緖宣統兩朝上諭檔影印編輯出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咸豐同治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軍機處咸豐同治兩朝上諭檔影印編輯出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軍機處全宗乾隆時期的上諭檔影印。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199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諭旨匯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譯編,《雍正朝滿文朱批奏摺全譯》,合肥:黃山書社,1998。
故宮博物院文獻館編,《史料旬刊》,北京:故宮博物院發售室,1930-1931。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咸豐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0-。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省例》,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19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據同治間刻本排印。
趙爾巽等纂,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清史稿校註》,臺北縣:國史館,1986-1991。
四、文集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謝肇淛,《五雜俎》,北京:中華書局,1959。
[清]丁紹儀,《東瀛識略》,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2種,臺北:臺灣銀行,1957。
[清]于成龍,《于山奏牘》,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詔令奏議類,第67冊,台南縣:莊嚴文化出版社,1996,據天津圖書館藏康熙22年刻本影印。
[清]于成龍,《于清端政書》,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18冊,台北:台灣商務,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清]卞寶第,《卞制軍(頌臣)政書》,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195冊,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68。
[清]卞寶第,《卞制軍奏議》,光緒20年序家刊本。
[清]卞寶第,《閩嶠輶軒錄》,光緒間刊本。
[清]王家勤編,《王靖毅公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149-150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據同治間刻本影印。
[清]王恕,《樓山省身自訂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92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據宣統3年鉛印本影印。
[清]王楚堂,《云翁自訂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131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據光緖13年刻本影印。
[清]左孝同編,《左宗棠家書》,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805冊,台北縣:文海出版社,1972。
[清]左宗棠,《左宗棠全集》,上海:上海書店,1986,據光緒18年刻本影印。
[清]朱仕琇,《梅崖居士文集》,乾隆23年刊本。
[清]朱克簡,《按閩奏議》,收入《臺灣文獻匯刊》,第2輯第13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清]朱秉銘,《焚餘草》,清刊本。
[清]余思復,《中邨逸稿》,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7輯第2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清]宋士琛,《建郡松政被匪克復紀略》,收入《福建叢書》,第2輯第10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清]宋滋蓍,《夬庵文錄》,光緒年間中華書局鉛印本。
[清]周亮工,《周亮工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清]周亮工,《閩小紀》,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第73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據康熙周氏賴古堂刻本影印。
[清]周亮工,《賴古堂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0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康熙14年周在浚刻本影印。
[清]季芝昌,《丹魁堂自訂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144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清]林昌彝,《射鷹樓詩話》,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詩文評類,第170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林昌彝,《海天琴思錄》,同治3年刊本。
[清]施鴻,《徵景堂宦游小集》,收入《天津圖書館孤本秘籍叢書》,集部,第13冊,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9。
[清]施鴻保,《閩雜記》,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清]查繼佐,《東山國語》,收入《四部叢刊三編》,史部,第17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據上海涵芬樓影印海寧張氏鐵如意館傳錄本影印。
[清]洪亮吉,《卷施閣集》,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443-447冊,台北縣:文海出版社,1977。
[清]范光陽,《雙雲堂文稿》,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256冊,台南縣:莊嚴文化出版社,1997,據天津圖書館藏康熙46年鄭風刻本影印。
[清]孫爾準,《孫文靖公奏牘》,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602冊,台北縣:文海出版社,1990。
[清]徐炘,《吟香書室奏疏》,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192冊,台北縣:文海出版社,1968。
[清]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
[清]徐時作,《嘯月亭筆記》,乾隆35年崇本堂刊本。
[清]徐棟、丁日昌輯,《保甲書輯要》,收入《中國方略叢書》,第19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據同治10年刊本影印。
[清]徐經,《雅歌堂文集》,收入《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第19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清]徐繼畬,《松龕先生全集》,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411-412冊,台北縣:文海出版社,1977。
[清]翁白,《梅莊遺草》,收入《浦城遺書》,第32冊,嘉慶17年中浦城祝氏留香室刊本。
[清]馬新貽,《馬端敏公奏議》,收入《清末民初史料叢書》,第43種,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據光緒20年校刊本影印。
[清]高澍然,《抑快軒文集》,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883-884冊,台北縣:文海出版社,1973。
[清]張伯行,《正誼堂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254冊,台北縣:莊嚴文化出版社,1997。
[清]張師誠,《一西自記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126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清]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北京:中華書局,1981。
[清]張際亮,《張亨甫全集》,同治6年孔慶衢校刊本。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收入《清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1,據道光25年北東園刻本為底本點校。
[清]郭柏蒼,《沁泉山館詩》,光緒中刻本。
[清]郭柏蒼,《柳湄小榭詩》,光緒中刻本。
[清]郭柏蒼,《鄂跗草堂詩》,光緒中刻本。
[清]郭柏蒼,《葭柎草堂集》,光緒中刻本。
[清]郭柏蒼,《閩產錄異》,長沙:岳麓書社,1986。
[清]郭嵩燾,《郭侍郎奏疏》,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10輯第3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清]陳弘謀,《培遠堂偶存稿》,光緖22年湖北藩署重排印本。
[清]陳盛韶,《問俗錄》,收入《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清]陳慶鏞,《籀經堂類稿》,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522-152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光緖9年刻本影印。
[清]陳輝祖,《可齋府君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97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清]陳璧,《望喦堂奏稿》,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93冊,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67。
[清]陸廷燦,《南村隨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雜家類,第116冊,台南縣:莊嚴文化出版社,1995,據北京圖書館藏雍正13年陸氏壽椿堂刻本影印。
[清]程岱葊,《野語》,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8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據天津圖書館藏道光12年刻、25年廛隱廬增修本影印。
[清]黃之雋,《 堂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271冊,台南縣:莊嚴文化出版社,1997,據陝西省圖書館藏乾隆刻本影印。
[清]黃俊苑(清美),《止齋遺書》,光緒元年9月刻於福州,板存南平黃氏家塾。
[清]黃貽楫編,《李石渠先生治閩政略》,光緒元年晉江黃謀烈梅石山房活字本。
[清]楊士美,《山中問答》,收入《叢書集成續編》,子部,第88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據昭代叢書影印。
[清]楊捷,《平閩紀》,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雜史類,第56冊,台南縣:莊嚴文化出版社,1996,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康熙22年世澤堂刻道光10年印本影印。
[清]葉世倬,《退思堂集》,道光14年葉德豫校刊本。
[清]葉世倬,《葉健庵自訂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118-119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清]鼎臣抄輯,《成案匯編》,舊抄本。
[清]廖騰煃,《慎修堂詩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242冊,台南縣:莊嚴文化出版社,1997,據吉林大學圖書館藏康熙55年刻本影印。
[清]趙慎畛,《榆巢雜識》,收入《清代史料筆記叢刊》,第38冊,北京:中華書局,2001。
[清]劉世英,《芝城記略》,光緒間抄本。
[清]劉埥撰,《片刻餘閒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3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據乾隆19年刻本影印。
[清]德福,《閩政領要》,收入《臺灣文獻匯刊》,第4輯第15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清]歐陽昱,《見聞瑣錄》,長沙:岳麓書社,1986。
[清]蔡世遠,《二希堂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2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清]蔣良騏,《東華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第36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據乾隆刻本影印。
[清]蔣蘅,《雲寥山人文鈔》,咸豐元年朱箎等校刊本。
[清]鄭光策,《西霞文鈔》,收入《臺灣文獻匯刊》,第4輯,臺灣相關詩文集,第13-14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清]黎士弘,《託素齋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223冊,台南縣:莊嚴文化出版社,1997,據福建省圖書館藏雍正2年黎致遠刻本影印。
[清]蕭正模,《蕭深谷文集》,康熙56年刊本。
[清]譚鍾麟,《譚文勤公奏稿》,收入《清末民初史料叢書》,第12種,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據宣統3年刊本影印。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2005。
印鸞章編著,鄧球柏、鍾楚楚標點,《清鑑綱目》,長沙:岳麓書社,1987。
溫廷敬編,《丁中丞政書》,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761-765冊,台北縣:文海出版社,1980。
五、近人論著
(一)專書
王笛,《跨出封閉的世界-長江上游區域社會研究1644-1911》,北京:中華書局,2001。
王晴佳,《臺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朱維幹,《福建史稿》,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
池子華,《中國近代流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李文治,《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1輯(1840-1911年),北京:三聯書店,1957。
邢義田、林麗月主編,《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社會變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
姚賢鎬編,《中國近代對外貿易史資料1840-1895》,北京:中華書局,1962。
徐曉望,《福建通史》,第4卷,明清,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徐曉望,《閩北文化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馬西沙、韓秉方,《中國民間宗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張建民,《明清長江流域山區資源開發與環境演變:以秦嶺-大巴山區為中心》,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連立昌,《福建秘密社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陳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陳文濤,《福建近代民生地理志》,福州:遠東印書局,1929。
陳啟鐘,《明清閩南宗族意識的建構與強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
陳景盛,《福建歷代人口論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陳慈玉,《近代中國茶業的發展與世界市場》,台北:中研院經濟研究所,1982。
傅衣凌,《明清社會經濟史論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傅衣凌,《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傅家麟主編,《福建省農村經濟參考資料彙編》,永安:福建省銀行經濟研究室,1941。
彭澤益編,《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1840-1949)》,北京:三聯書店,1957。
黃志繁,《「賊」「民」之間:12-18世紀贛南地域社會》,北京:三聯書店,2006。
葛劍雄、吳松弟、曹樹基著,《中國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劉平,《被遺忘的戰爭:咸豐同治年間廣東土客大械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劉永成,《清代前期農業資本主義萌芽初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劉鑑唐、張力主編,《中英關係繫年要錄(公元13世紀-1760年)》,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
鄭振滿,《鄉族與國家:多元視野中的閩台傳統社會》,北京:三聯書店,2009。
鄭銳達,《移民、戶籍與宗族:清代至民國期間江西袁州府地區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9。
戴一峰,《區域性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以近代福建地區為中心》,長沙:岳麓書社,2004。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
羅德胤,《仙霞古道》,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
羅德胤,《觀前碼頭》,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海:地圖出版社,1982。
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北京:科學出版社,1955。
下中邦彥主編,《アジア歴史事典》,東京:平凡社,1959-1962。
山田賢,《移住民の秩序 : 清代四川地域社会史研究》,東京: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5。
Cohen, Paul A.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中譯本:柯文著,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北京:中華書局,1989)
Gardella, Robert Paul. Fukien's Tea Industry and Trade in Ch'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The Developmental Consequences of a Traditional Commodity Export. Ann Arbor, Michigan: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1976.
Gardella, Robert Paul. Harvesting Mountains: Fujian and the China Tea Trade, 1757-193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二)論文
山田賢著,太城佑子譯,〈中國明清時代「地域社會論」研究的現狀與課題〉,《暨南史學》,2(南投,1999)。
王巧萍,〈重慶移民會館產生和興盛的原因探析〉,《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2:2(重慶,2005)。
王向紅,〈清代秦嶺、大巴山區的農業開發與生態變遷〉,《海南師範學院學報》,16:5(海口,2003)。
王東杰,〈「鄉神」的建構與重構:方志所見清代四川地區移民會館崇祀中的地域認同〉,《歷史研究》,2008:2(北京)。
王炎,〈「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與清政府的行政調控〉,《社會科學研究》,1998:6(成都)。
王炎,〈離異與回歸:從土客對立的社會環境看客家移民的文化傳承〉,《中華文化論壇》,2008:1(成都)。
王家範,〈中國古代的流民問題〉,《探索與爭鳴》,1994:5(上海)。
王業鍵,〈十八世紀福建的糧食供需與糧價分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2(廈門)。
安介生,〈清代山西境內「客民」芻議〉,《晉陽學刊》,1998:6(太原)。
朱自振,〈明清東南山區農業的商品性發展與特點〉,《中國農史》,12:4(南京,1993)。
朴基水,〈清中期廣西的客民及土客械鬥〉,《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5:4(廈門)。
池子華,〈中國古代流民綜觀〉,《歷史教學》,1999:2(天津)。
宋德劍、游海華,〈略論江西客民與客家的關係問題〉,《宜春師專學報》,20:3(宜春,1998)。
李文軍,〈清代地方訴訟中的「客民」-以《樊山政書》為中心的考察〉,《貴州文史叢刊》,2010:2(貴陽)。
李木子,〈明末清初贛西北「棚民」問題研究〉,《宜春學院學報》,27:5(宜春,2005)。
李恭忠,〈客家:社會身份、土客械鬥與華南地方軍事化-兼評劉平著《被遺忘的戰爭》〉,《清史研究》,2006:1(北京)。
李曉方,〈明清時期閩粵客家的倒遷與贛南生態環境的變遷述論〉,《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7:5(贛南)。
杜正勝,〈中國社會史研究的探索-特從理論、方法與資料、課題論〉,收入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編,《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青峰出版社,1991
杜正勝,〈什麼是新社會史〉,《新史學》,3:4(南港,1992)。
杜海斌,〈清前期四川農村政策與農業發展〉,《西北大學學報》,33:1(西安,2003)。
佳宏偉,〈清代陝南生態環境變遷的成因探析〉,《清史研究》,2005:1(北京)。
周邦君,〈清代四川土地開發與環境變遷-以水土流失問題為中心〉,《西南交通大學學報》,7:3(成都,2006)。
周偉華、黃志繁,〈明清時期流民與粵東北山區開發〉,《嘉應學院學報》,26:1(梅州,2008)。
孟晉,〈清代陝西的農業開發與生態環境的破壞〉,《史學月刊》,2002:10(鄭州)。
岸本美緒著,何淑宜譯,〈明清地域社會論的反思-《明清交替と江南社會》新書序言〉,《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0(台北,2000)。
林汀水,〈明清福建植被的破壞與水土流失〉,《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2:3(廈門)。
林同奇,〈「中國中心觀」:特點、思潮與內在張力〉,收入柯文著、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
林麗月,〈明代禁奢令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2(台北,1994)。
林麗月,〈傳統中國社會的「禁奢」與「反禁奢」〉,《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7(台北,1999)。
林麗月,〈禁奢與崇奢:明清消費觀念的思想文化史考察〉,收入李國祁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編輯小組編,《近代國家的應變與圖新》,台北:唐山出版社,2006。
林麗月,〈正風俗與反禁奢:明清崇奢論的社會史與思想史〉,《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學術通訊》,2008:3(上海)。
宮寶利,〈清代游民問題探析〉,《南開學報》,1998:4(天津)。
徐泓,〈明代福建社會風氣的變遷〉,《東吳歷史學報》,15(台北,2006)。
徐泓,〈風華再現:清代福建社會風氣的變遷〉,收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編,《近世中國的社會與文化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7。
徐曉望,〈明清閩浙贛邊山區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收入傅衣凌、楊國禎主編,《明清福建社會與鄉村經濟》,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7。
徐曉望,〈商品經濟與明清以來福建自然環境的變更〉,《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0:3(西安)。
耿占軍,〈試論清代陝西的經濟關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西北史地》,1998:4(蘭州)。
高順艷,〈太平天國戰爭後的廣德縣移民〉,《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3:1(安慶,2004)。
常建華,〈中國社會史研究十年〉,《歷史研究》,1997:1(北京)。
常建華,〈日本八十年代以來的明清地域社會研究述評〉,《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8:2(廈門)。
常建華,〈跨世紀的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國社會歷史評論》,8(天津,2007)。
常建華,〈舊領域與新視野:從風俗論看明清社會史研究〉,收入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編,《社會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台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2008。
張芳,〈明清時期南方山區的墾殖及其影響〉,《古今農業》,1995:4(北京)。
張芳,〈清代南方山區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中國農史》,17:2(南京,1998)。
張桂林,〈贛西棚民與福建佃農〉,《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86:3(福州)。
張嵐,〈近代中國社會流民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咸陽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6:3(咸陽,2001)。
張萍,〈清代徽州民間社會對棚民的應對〉,《淮南師範學院學報》,7:4(淮南,2005)。
張愛民,〈近代安徽人口的變遷〉,《安徽師大學報》,24:3(蕪湖,1996)。
張福運,〈意識共同體與土客衝突-晚清湖團案再詮釋〉,《中國農史》,2007:2(南京)。
曹樹基,〈明清時期的流民與贛南山區的開發〉,《中國農史》,1985:4(南京)。
曹樹基,〈明清時期的流民與贛北山區的開發〉,《中國農史》,1986:2(南京)。
梁勇,〈清代四川客長制研究〉,《史學月刊》,2007:3(鄭州)。
莊國土,〈鴉片戰爭前福建外銷茶葉生產和營銷及對當地社會經濟的影響〉,《中國史研究》,1999:3(北京)。
許懷林,〈棚民.客籍.客家意識:義寧州客家的歷史實際〉,《嘉應大學學報》,18:2(梅州,2000)。
郭明章、郭啟熹,〈清初福建移民入川以及川、閩間的互動發展〉,《閩西職業大學學報》,2001:4(龍巖)。
郭松義,〈清初四川外來移民和經濟發展〉,《中國經濟史研究》,1988:4(北京)。
陳支平,〈閩江上下游經濟的傾斜性聯系〉,《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5:2(廈門)。
陳良學、鄒榮礎,〈清代前期客民移墾與陝南的開發〉,《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88:1(西安)。
陳亞平,〈清代巴縣的鄉保客長與地方秩序-以巴縣檔案史料為中心的考察〉,《太原師範學院學報》,6:5(太原,2007)。
陳國棟,〈經濟發展、奢侈風氣與傳統手工藝的發展-以明代為中心的例證〉,收入曹添旺、賴景昌、楊建成主編,《經濟成長、所得分配與制度演化》,台北:中研院社科所,1999。
陳慈玉,〈近代黎明期福建茶之生產與貿易構造〉(上、下),《食貨月刊》,6:9(台北,1976)、6:10(台北,1977)。
陳慈玉,〈十九世紀末葉中國茶的國際競爭〉,《大陸雜誌》,62:4(台北,1981)。
陳慈玉,〈十九世紀後半期影響中國茶葉輸出的因素分析〉,《史學評論》,1982:4(台北)。
陳瑞,〈清代中期徽州山區生態環境惡化狀況研究-以棚民營山活動為中心〉,《安徽史學》,2003:6(合肥)。
陶德臣,〈武夷岩茶中的包頭制現象〉,《農業考古》,1998:4(南昌)。
陶德臣,〈武夷山茶葉生產經營管理中的奇特現象〉,《農業考古》,2001:2(南昌)。
喬志強,〈中國社會史研究的對象和方法〉,《光明日報》,1986.9.10(北京)。
喬新華,〈近30年來中國社會史研究的方法論意義〉,《安徽史學》,2010:5(合肥)。
鈔曉鴻,〈晚清時期陝西移民入遷與土客融合〉,《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8:1(廈門)。
鈔曉鴻,〈明清人的「奢靡」觀念及其演變-基於地方志的考察〉,《歷史研究》,2002:4(北京)。
馮爾康,〈開展社會史研究〉,《歷史研究》,1987:1(北京)。
馮賢亮,〈清代浙江湖州府的客民與地方社會〉,《史林》,2004:2(上海)。
黃志繁,〈國家認同與土客衝突:明清時期贛南的族群關係〉,《中山大學學報》,42:4(廣州,2002)。
黃志繁,〈神明信仰與土客關係:清代上猶縣營前觀音堂碑文的解讀〉,《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8:2(贛南)。
楊鴻雁,〈略論清朝對客民的法律調控措施〉,《貴州大學學報》,27:2(貴陽,2009)。
萬芳珍,〈清前期江西棚民的入籍及土客籍的融合和矛盾〉,《江西大學學報》,1985:2(南昌)。
萬芳珍、劉綸鑫,〈客家入贛考〉,《南昌大學學報》,25:1(南昌,1994)。
萬芳珍、劉倫鑫,〈江西客家入遷原由與分布〉,《南昌大學學報》,26:2(南昌,1995)。
葛慶華,〈試論清初中期川陝交界地區的開發與環境問題〉,《西北史地》,1999:1(蘭州)。
葛慶華,〈太平天國戰後皖南地區的移民活動〉,《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7:2(西安,2002)。
葛慶華,〈太平天國戰後蘇浙皖交界地區的兩湖移民〉,《湖南大學學報》,19:4(長沙,2005)。
趙世瑜,〈社會史:歷史學與社會科學的對話〉,《社會學研究》,1998:5(北京)。
趙世瑜,〈再論社會史的概念問題〉,《歷史研究》,1999:2(北京)。
趙世瑜,〈多元的時間和空間視閾下的19世紀中國社會-幾個區域社會史的例子〉,《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8:5(北京)。
趙世瑜、鄧慶平,〈二十世紀中國社會史研究的回顧與再思考〉,《歷史研究》,2001:6(北京)。
趙岡,〈清代的墾殖政策與棚民活動〉,《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3(西安)。
趙常興、周敏,〈移民對清代陝南地區農業經濟的開發與制約〉,《安徽農業大學學報》,13:1(合肥)。
趙常興、張小明、秦敏,〈清代陝南移民及其對當地經濟的影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4:1(楊陵,2004)。
劉正剛,〈清代福建移民在四川分布考-兼補羅香林四川客家人說〉,《清史研究》,1991:4(北京)。
劉正剛,〈清代四川的廣東移民經濟活動〉,《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2:4(廈門)。
劉正剛,〈清代前期廣東移民四川原因考述〉,《廣東社會科學》,1995:1(廣州)。
劉正剛,〈清代四川的廣東移民會館〉,《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3(西安)。
劉正剛,〈清代四川閩粵移民的農業生產〉,《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4(北京)。
劉正剛,〈試論清代四川南華宮的社會活動〉,《暨南學報》,19:4(廣州,1997)。
劉白楊,〈棚民的土地利用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明清江西為考察中心〉,《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8:1(南昌,2007)。
劉秀生,〈清代閩浙贛皖的棚民經濟〉,《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8:1(廈門)。
劉敏,〈論清代棚民的戶籍問題〉,《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3:1(廈門)。
劉麗川,〈論清代粵台兩地客民稱謂之異同〉,《深圳大學學報》,21:3(深圳,2004)。
潮龍起,〈試析清代的游民與會黨〉,《貴州社會科學》,2005:2(貴陽)。
鄭哲雄、張建民、李俊甲,〈環境、移民與社會經濟-清代川、湖、陝交界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民間風俗之一〉,《清史研究》,2004:3(北京)。
鄭振滿,〈清至民國閩北六件「分關」的分析:關於地主的家族與經濟關係〉,《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4:3(廈門)。
鄭振滿,〈明清閩北鄉族地主經濟的發展〉,收入傅衣凌、楊國楨編,《明清福建社會與鄉村經濟》,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7。
鄭振滿,〈明以後閩北鄉族土地的所有權形態〉,《平準學刊》,5(北京,1989)。
鄭振滿,〈明清時期閩北鄉族地主經濟〉,《清史研究》,2003:2(北京)。
鄭維寬,〈清代民國時期四川社會風氣演變的過程及特點〉,《成都大學學報》,2004:4(成都)。
戴一峰,〈近代閩江上游山區初級市場試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硏究》,1985:3(廈門)。
戴一峰,〈近代閩江航運業初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硏究》,1986:3(廈門)。
戴一峰,〈論近代閩江上游山區商品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中國社會經濟史硏究》,1987:3(廈門)。
戴一峰,〈五口通商時期的福建對外貿易〉,《福建論壇》,1988:1(福州)。
戴一峰,〈近代閩江上游山區的商品生產〉,《厦門大學學報》,1988:4(廈門)。
戴一峰,〈再論近代閩江上游山區的商品生產〉,《中國社會經濟史硏究》,1989:4(廈門)。
戴一峰,〈近代閩江上游山區的開發與生態環境〉,《厦門大學學報》,1991:4(廈門)。
謝宏維,〈生態環境的惡化與鄉村社會控制-以清代徽州的棚民活動為中心〉,《中國農史》,2003:2(南京)。
謝宏維,〈清代徽州外來棚民與地方社會的反應〉,《歷史檔案》,2003:2(北京)。
謝宏維,〈清代徽州棚民問題及應對機制〉,《清史研究》,2003:2(北京)。
謝宏維,〈清中晚期至民國時期江西萬載的土客衝突與國家應對〉,《江西社會科學》,2004:2(南昌)。
鍾水映,〈中國歷史上的流民與今日流動人口的比較分析〉,《經濟評論》,2000:1(武昌)。
藍勇,〈清代四川土著和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徵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2(西安)。
饒偉新,〈區域社會史視野下的「客家」稱謂由來考論:以清代以來贛南的「客佃」、「客籍」與「客家」為例〉,《民族研究》,2005:6(北京)。
饒偉新,〈清代贛南客民的聯宗譜及其意義初探〉,《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7:4(贛南)。
稲田清一,〈太平天国前夜の客民について-広西省桂平県における郷約・保甲制再編成を素材として〉,《名古屋大学東洋史研究報告》,11(名古屋,1986)。
菊池秀明,〈広西藤県北部の移住と太平天国-李秀成ら「四王」の族譜分析を中心に〉,《中国近代史研究》,7(東京,1992)。
菊池秀明,〈太平天国前夜の広西における移住と「客籍」エリート : 桂平県金田地区の族譜分析を中心に〉,《史学雑誌》,101:9(東京:1992)。
山田賢,〈清代の移住民社会〉,《史林》,69:6(京都,1986)。
山田賢,〈移住民社会と地域変動―四川省雲陽県における嘉慶白蓮教徒反乱〉,《名古屋大学東洋史研究報告》,12(名古屋,1987)。
山田賢,〈清代の地域社会と移住宗族-四川省雲陽涂氏の軌跡〉,《社会経済史学》,55:4(東京,1989)。
山田賢,〈「紳糧」考-清代四川の地域エリート〉,《東洋史研究》,50:2(京都,1991)。
Skinner, G. William.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4, no. 1-3, 1964-65.(中譯本:施堅雅著,史建云、徐秀麗譯,《中國農村的市場和社會結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三)碩博士論文
王偲宇,〈清代華南地區土客衝突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宋惠中,〈區域發展與生態環境變遷-清代前期閩浙贛交界地區的個案分析〉,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崔如梅,〈明清以來下梅村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廈門:廈門大學碩士論文,2008。
黃怡瑗,〈清代棚民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黃新華,〈明清至民國閩北山區的鄉村社會生活與社會變遷:以順昌縣元坑鎮為中心的個案研究〉,廈門:廈門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8。
鄭振滿,〈明清時期閩北鄉族地主經濟〉,廈門:廈門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