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素霞
論文名稱: 血祭愛爾蘭─以《豪情本色》與《吹動大麥的風》來探討英愛歷史糾葛
指導教授: 陳登武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8
中文關鍵詞: 愛爾蘭獨立邁可柯林斯豪情本色尼爾喬丹吹動大麥的風肯洛奇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8下載: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愛爾蘭曾被英國統治將近800年之久,因為種族、文化、宗教的不同,愛爾蘭與英格蘭衝突迭起,再加上政治、社會與宗教上的不平等待遇更讓愛爾蘭人決心求去,十九世紀,國際間民族主義潮湧,愛爾蘭也出現民族運動,如土地運動、天主教解放運動、自治運動等。在十九世紀末自治運動出現停滯期,此時葉慈等人領導的文藝復興運動,使愛爾蘭文化逐漸復興,民族自尊心被提振,民族意識被凝聚。而有1916年,在都柏林爆發的「復活節起義」,與 1921年爆發的英愛戰爭。最終,愛爾蘭自由邦成立,卻又因為對《英愛條約》的看法兩極,而爆發了長期的愛爾蘭內戰。
    愛爾蘭是一個文化底蘊深遂、內涵豐富的國家,在高中歷史課本中卻鮮少論述,而有關愛爾蘭的電影卻有頗多不俗的表現。若要在課堂上談論愛爾蘭民族獨立的歷史,影視史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眾多愛爾蘭的相關影片中,《豪情本色》與《吹動大麥的風》可說是最切中主題的兩部,然而影視史學也有其限制,就導演的觀點,影片敘述的年代,與影片虛實的問題都會影響到學生對歷史的認知。
    導演尼爾喬丹的《豪情本色》,觀點由上而下,根據邁可柯林斯的傳記,拍攝開國英雄為國家獨立所做的奮鬥,全片帶有強烈的史實色彩,而把史實連貫起來,令整部戲能夠流暢精彩,卻需要一些虛構的元素,才能圓滿。
    肯洛奇導演的《吹動大麥的風》,則以民眾的立場為觀點,敘述那些參與國家建立的小人物的故事。那些故事都曾在愛爾蘭發生過並在民間流傳著,經肯洛奇採訪挖掘、連貫建構而成。
    《豪情本色》與《吹動大麥的風》都是得獎大片,都各自有其真實與虛構,實與虛各自有其存在的必要與意義。對於每一部影片,先了解導演的敘事手法,就比較能夠掌握影片中的虛與實,而不至於輕易被影片的片面資訊所左右。藉著影片在課堂上的討論,彼此激盪,學習與歷史人物對話,使得歷史人物的情意得以延續,並藉以擴大自己書本以外的眼界,也是影視史學的目標。

    第一章 緒論 1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 研究回顧 4 三 研究方法與步驟 11 第二章 英國與愛爾蘭的歷史情仇 13 第一節 英國統治愛爾蘭 13 第二節 英國對愛爾蘭制定的法律 20 第三節 愛爾蘭人民的反抗 28 第三章 《豪情本色》──英雄視角的歷史再現 40 第一節 尼爾喬丹導演的從影經歷及其敘事風格 40 第二節 《豪情本色》「歷史再現」的文本分析 47 第三節 《豪情本色》的「實中虛」分析 59 第四章 《吹動大麥的風》──平民視角的歷史再現 66 第一節 肯洛奇導演的從影經歷及其敘事風格 66 第二節 《吹動大麥的風》「多元想像」的文本分析 79 第三節 《吹動大麥的風》的「虛中實」分析 91 第五章 誰的歷史記憶 99 第一節 兩部影片敘事手法的分析與比較 99 第二節 妥協與堅持,誰才是英雄? 109 第三節 影片與民族主義結合的教學與實作 120 第六章 結論 133 附錄一 135 附錄二 138 附錄三 146 參考書目 150

    一、專書
    Debora Thomas著,李義達、曹玉玲譯,《解讀好萊塢─電影的空間與意義》(Reading Hollywood : space and meanings in American film ),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Eric Hobsbawn 艾瑞克‧霍布斯邦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 ),台北,麥田出版,1997年。
    Gelff Andrew著,焦雄屏譯,《導演視野─遇見250位導演》(Directors A-Z: A Concise Guide to the Art of 250 Great Film-makers),台北,麥田,2005年。
    Graeme Turner 著,林文淇譯,《電影的社會實踐》(Film As Social Practice),台北市,遠流出版,1997年2月。
    Jacques Aumont &Michel Marie著,吳珮慈譯,《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台北市,遠流出版,1996年1月。
    James Mayall詹姆斯˙奧梅爾著,王光中譯,《民族主義與國際社會》,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年。
    Noel Burch 著,李天鐸、劉現成譯,《電影理論與實踐》,台北市,遠流出版,1997年,2月。
    Robert Lapsley&Michael Westlake 著,李天鐸、謝慰雯譯,《電影與當代批評理論》,台北市,遠流出版,1997年,9月。
    Timothy Corrigan 編,迷走譯,《在歷史與幻象之間》(The Films of Werner Herzog),台北市,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7月。
    W.A.史派克(W.A.Speck)著,糜佳譯,《劍橋英國簡史,抗拒民主的國家,1707-1975》,台北,左岸文化2002年。
    王榮堂,《英國近代史綱》,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8年9月。
    布萊恩‧威爾森(Brian Wilson)著,傅湘雯譯,《基督宗教的世界》,台北,貓頭鷹出版社,1999年。
    艾德娜‧歐伯蓮((Edna O’Brien)著,陳榮彬譯,《永遠的都柏林人》,台北,左岸文化,2003年。
    伯納德著,孫洪雲譯,《記錄片也要講故事》,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年3月。
    何英傑著,《鏡頭外的人生》,新北市,遠景出版,2011年12月。
    克里斯托弗‧A.斯奈德(Christopher A.Snyder)著,范勇鵬譯,《不列顛人─傳說和歷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克里斯蒂昂‧德拉熱、樊尚‧吉格諾著,楊旭輝、王芳譯,《歷史學家與電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8年,6月。
    吳祥輝著,《驚歎愛爾蘭》,台北,遠流,2007年。
    吳潛誠著,《航向愛爾蘭:葉慈與塞爾特想像》,台北,立緒,1999年。
    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出版,1999年。(原書Anderson, B.〔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Y: Courier.)
    李二仕著,《英國電影十面體》,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李天鐸、劉現成譯,《電影理論與實踐》,台北市,遠流出版,1997年。
    李天鐸、謝慰雯譯,《電影與當代批評理論》,台北市,遠流出版,1997年。
    李美華,《繽紛愛爾蘭》,台北,宏碩文化事業,2001年。
    李邁先,《西洋現代史》,台北,三民書局,1978年。
    屈勒味林著,錢段森譯,《英國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1966年台一版。
    周惠民,《愛爾蘭史:詩人與歌者的國度》,台北,三民出版社,2009年。
    彼得‧根特(Peter Gaunt)著,吳孟峰譯,《不列顛內戰》,台北,麥田出版,1999年
    彼得‧寇斯提羅(Peter Costello)原著,林玉珍譯《喬伊斯傳》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
    林文淇譯,《電影的社會實踐》,(台北:遠流出版,1997年)。(原書Turner, G. 〔1993〕Film as Social Practice.NY:Routledge.)
    芭芭拉‧貝爾佛德著,謝名學譯,《王爾德的愛與死》,台北,宜高文化,2004年。
    邵宗海、楊逢泰、洪泉湖編撰,《族群問題與族群關係》,台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施正鋒、謝若蘭主編,《當代愛爾蘭民主政治》,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2009年。
    姚定塵,《英國與其殖民地》(又名《大英帝國》),南京,正中書局,1934年。
    洪鎌德,《民族主義》,台北,一橋出版社,2003年。
    約翰‧勞頓/亞當‧斯密著,張樹智/李文譯,《電影》,香港,三聯書店,2000年,8月。
    約翰‧蓋伊(John Guy) 著,蘇福忠譯,《英國千年史》,卷三,香港,三聯書店2000年12月一版。
    范永邦,《關於電影學的100個故事》,台北市,宇河文化出版,2009年,12月。
    倪平編著,《蕭伯納與中國》,河北,河北人民出版,2001年。
    馬克.費侯(Marc Ferro)著,張淑娃譯,《電影與歷史》,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馬克‧卡爾提斯(Mark C.carnes)編,王凌霄譯,《幻影與真實─史家眼中的好萊塢歷史片》,台北,麥田,1998年
    張雅萍譯,《大眾電影研究》,台北:遠流出版,2001年。(原書Hollows, J. & Jancovish, M.[1995]. Approaches to popular film.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張廣智,《影視史學》,台北,揚智文化,1998年。
    陳曉律、王蘇琦、王君、袁滿,《英帝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
    莊坤良主編,《橋伊斯的都柏林》,台北,書林出版公司,2008年。
    莊萬壽,《中國民族主義與文化霸權》,台北,允晨文化,2011年。
    許維德,《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台灣客家、原住民與台美人的研究》,台北,遠流出版,2013年。
    許寶強、羅永生選編,《解殖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連摩爾與柏蘭(M.M.Liamm'oir &E.Boland)著,劉蘊芳譯,《葉慈》,台北,貓頭鷹出版,2000年。
    郭幼龍、陳儒修譯,《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出版,2002年。(原書Stam, R.〔2000〕.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London: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郭洪紀,《文化民族主義》,台北,楊智文化,1997年。
    陳烱彰,《英國史》,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
    陳登武,《歷史與人生》,台北,三民書局,2008年。
    陳福成,《歷史上的三把利刀》,台北,時英出版社,2006年。
    湯瑪斯‧高希爾(Thomas Cahill)著,曾惠蘭譯,《愛爾蘭人如何拯救文明─影響深遠的英雄傳奇故事》,台北,究竟出版社,2002年。
    焦雄屏等譯,《認識電影》,台北:遠流出版,1992年。(原書Giannetti, L. D.〔1990〕Understanding Movies. )
    焦雄屏,《法國電影新浪潮》,台北市,麥田出版,2003年。
    焦雄屏,《閱讀主流電影》,台北市,遠流出版,1990年1月。
    費希特著,藏廣恩譯,《告日爾曼同胞書》,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54年。
    黃仁,《電影與政治宣傳》,台北:萬象出版,1994年。
    黃新生,《電影理論》,台北市,五南出版,2010年2月。
    幕啟蒙編,侯景文譯,《天主教史》,卷二,台北光啟社,1995年3月。
    翟金秀,《解讀西歐後民族主義:傳統與後現代語境下多為視角》,山東省,山東大學出版社,2012年。
    聞天祥,《告別大師》,新北,知書房出版,1996年。
    劉立行,《影視理論與批評》,台北,五南出版,2005年。
    樊明德,《電影與人生》,台北市,五南,2002年。
    蔡秀女,《歐洲當代電影新潮》,台北市,遠流出版,1993年,11月。
    錢乘旦等,《二十世紀英國史》,香港:商務印書館,1997年7月初版
    閻照祥,《英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二、期刊論文

    Kellner Douglas李東儒等譯,〈電影、政治與意識形態──邁向一個多元觀點的電影理論〉,《當代》,第73期,1992年,頁90-119。
    Robert Rosenstone A.,張四德譯,〈歷史事實與歷史電影--論「誰殺了甘迺迪」〉,《當代》,第74期,1992年6月,頁40-47。
    Weber Max,黃進興譯,〈歷史解釋的邏輯〉,《當代》,第70期,1992年2月,頁32-47。
    White Hayden,周樑楷譯,〈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當代》,第88期,1993年8月,頁10-17。
    毛樹清,〈愛爾蘭民族主義與十九世紀中葉大饑荒〉,《淡江學報》,第10期,1971年11月,頁7-20。
    王汎森,〈歷史記憶與歷史〉,《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頁40-49。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頁6-19。
    天鷹,〈電影與史實之間,「黃土的」的訊息〉,《當代》,創刊號,1986年,5月,頁82-85。
    西摩斯.迪恩(Seamus Deane),邱彥彬譯,〈愛爾蘭文藝復興的文學神話〉,《中外文學》,第24卷第4期,19954年9月,頁94-103。
    吳珊妃著,〈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學歷史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9年,頁1-12。
    吳潛誠,〈航向翡翠島一再探愛爾蘭文藝復興〉,《聯合文學》,第12卷第7期,1996年5月,頁70-71。
    阮曉眉,〈誰殺死了導演,多元文化主義的反思〉,《當代》,第210期,2005年2月,頁4-13。
    周英雄,〈愛爾蘭民族主義兩種版本:葉慈與喬依斯〉,收於李有成主編,《帝國主義與文學生產》,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7年11月,頁71-87。
    周英雄,〈搖擺與否定:葉慈的文化民族主義初探〉,《中外文學》,第25卷第10期,1997年3月,頁138-159。
    周惠民,〈有關北愛爾蘭問題的討論〉,《新聞深度分析簡訊》,第49期,1998年5月,頁1-8。
    周惠民著,〈殖民主義與民族主義之互動─以愛爾蘭、朝鮮半島及台灣地區為基礎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1期,1994年1月,頁189-202。
    周樑楷,〈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台大歷史學報》,第23期, 1999年,頁445-470。
    周樑楷,〈銀幕中的歷史因果關係--以「誰殺了甘迺迪」和「返鄉第二春」為討論對象〉,《當代》,1992年6月,第74期,頁48-61。
    周樑楷,〈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當代》,第88期,1993年8月,頁10-17。
    周樑楷,〈辛德勒選民--評史匹柏的影視敘述和歷史觀點〉,《當代》,第96期,1993 年4月,頁44-53。
    周樑楷,〈歷史數字的現實意識〉,《當代》,第104期,1994年12月,頁122-125。
    周樑楷,〈影視史學與歷史思維,以「青少年文化中的歷史圖像」為教學實力〉,《當代》第118期,1996年2月,頁8-21。
    周樑楷,〈歷史劇情片的「實」與「用」--以「羅馬帝國淪亡錄」和「神鬼戰士」為例〉,《當代》,第156期,2000年8月,頁48-61。
    林玉珍,〈喬伊思、葉慈、以及愛爾蘭問題〉,《中外文學》,第21卷第21期,1993年4月,頁118-144。
    林玉珍,〈司芬尼根守靈/醒轉)與愛爾蘭歷史的再創〉,《中外文學》,第23卷第10期,1995年3月,頁45-59。
    林玉珍,〈司法、語言與愛爾蘭主體:喬依斯晚期小說中的審判〉,《中外文學》,第26卷第5期,1997年10月,頁55-76
    唐維敏,〈《影視史學》的「文化轉向」策略〉,《歷史月刊》,1999年8月號。
    莊坤良,〈想像/國家:喬依斯與愛爾蘭民族主義〉,《中外文學》,第26卷第5期,1997年10月,頁38-54。
    莊信正,〈庾辭─《尤里西斯》之謎〉,《中外文學》,第26卷第5期,1997年10月,頁22-35。
    張世倫,〈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艾騰‧伊格言的《A級控訴》〉,《小電影主義》,第255期,2004年7月。
    張家佳,〈影視史學與傳播領域的結合〉,《當代》,第206期,2004年10月,頁116-123。
    陳寶瑜,〈英國北愛愛蘭問題研析〉,《問題與研究》,第14卷,第10期。
    陳登武,〈影視教材在高中歷史教學的應用──以隋唐史教學為中心〉,《歷史教育》,第14期,2009年6月,頁233-264。
    曾怡菁,〈影視教學的嘗試─以木柵高工高職歷史教學為例〉,《台北市立木柵高工學報》,第12期,2008年,頁95-118。
    斯圖亞特‧蘭恩,宋磊譯,〈英國寫實主義導演肯洛奇:歷史與背景〉,《挑戰的代言人:肯洛奇的電影》,1997年第一版,普雷格出版社,頁11-27。
    黃乃琦著,〈「影視史學」的教學分析〉,《歷史月刊》,2002年3月號,頁111-115。
    黃偉峰,〈北愛爾蘭:政教衝突及其和解途徑〉,《歷史月刊》,第129期,1998年10月,頁34-40。
    楊肅獻,〈悲情國度:北愛爾蘭問題探源〉,《歷史月刊》,第84期,1995年1月,頁92-105。
    揚周翰,〈歷史敘述中的虛構,作為文學的歷史敘述〉,《當代》,第29期,1988年9月,頁30-47。
    道格拉斯.海德(Douglas Hyde),沈富源譯,〈愛爾蘭抵制英國化之必要〉,《中外文學》,第23卷第10期,1995年3月,頁8-16。
    齊隆壬,〈電影批評是這樣寫的嗎?〉,《當代》,第6期,1986年10月,頁119-122。
    齊隆壬,〈電影書寫的「縫合」系統與「語言」意識形態,並論「黃土地」與「一切為明天」〉,《當代》,第35期,1989年3月,頁81-87。
    劉惠林,〈北愛爾蘭的歷史背景與民族主義的抬頭(下)〉,《東方雜誌》,第8卷第6期,1974年12月,頁43-48。
    劉惠林,〈北愛爾蘭動亂的歷史背景與民族主義的抬頭(上)〉,《東方雜誌》,第8卷第5期,1974年11月,頁41-48。
    劉怡芳,〈影視史學與歷史學科能力─簡介「文華高中影視史學課程」〉,《清華歷史教學》第18期,2007年5月,頁107-134。
    蔡美麗,〈從「黃土地」到「大閱兵」關於陳凱歌兩部電影的一些隨想〉,《當代》,第23期,1988年3月,頁84-89。
    蔣保,〈關於「影視史學」的若干問題--與周樑楷先生商榷〉,《當代》,第88期,2004年10月,頁108-115。
    謝宏旻,〈淺談影視史學〉,《興仁教師進修專輯》,第13期,2006年6月,頁71~77。

    三、學位論文

    王章娟,〈高中歷史教學與媒體運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林岱瑋,〈主權重構─以北愛「星期五協議」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林冠吟,〈影視教材在國中歷史教學的運用:以電影《惡魔教室》為中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教學碩士班論文,2011年。
    林繼彥著,〈北愛爾蘭族群衝突研究〉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洪玉華,〈國中生對歷史科多媒體教材學習感受及看法之個案研究-以世界史《希臘、羅馬古文明》單元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洪慧霖,〈電影《被出賣的台灣》對台灣民主運動的再現(1945-1990)─兼論教科書敘述威權體制的意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教學碩士班論文,2011年。
    徐玉蓮,〈從電影《戲夢人生》解析侯孝賢的歷史意識〉,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教學碩士班論文,2013年。
    張家瑞,〈北愛爾蘭問題:衝突與和解〉,國立政治大學外教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張惠君,〈格蘭斯頓的愛爾蘭宗教政策〉,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2003年。
    張雅淳,〈影視教材在高中世界史「西班牙內戰」教學的運用-以《以祖國之名》為中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教學碩士班論文,2013年。
    莊婷伃,〈男性「英雄形象」的鞏固與拆解-從《硫磺島浴血戰》到《硫磺島的英雄們》、《來自硫磺島的信》〉,淡江大學大眾傳撥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陳正田,〈圖像教學對國中生歷史學習成就之影響—以日治時期台灣史教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陳盈如,〈影視史學課程對國一學生歷史思維能力與國家認同影響之研究 : 以二二八事件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陳美玲,〈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陳振皓,〈電影與教育-以日本文化教育為中心-〉,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與所碩士論文,2007年。
    黃致遠,〈國中歷史教育的影視輔助教學分析 ─以王童《香蕉天堂》為中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年。
    黃靖涵,〈影視教材在高中台灣史「白色恐怖」教學的運用:以電影《超級大國民》、《天公金》為中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董榮富,〈格拉斯東的政治特色與信念〉,輔仁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5月。
    廖羽晨,〈影視教學與國中生的歷史思維─《以愛在波蘭戰火時》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鄞伊韋,〈英國統治下北愛爾蘭政治衝突與解決之研究〉,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盧慧芳,〈電視歷史劇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運用─以《漢武大帝》劇之漢、匈關係情節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蕭標才,〈愛爾蘭問題之研究〉,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年12月。
    羅鴻雁,〈電影融入教學對中學生世界史認知學習之教學設計與實施歷程─希臘、羅馬史之教學個案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

    四、網路資料
    1. 尼爾喬丹官方網站 http://www.neiljordan.com/
    2. 吹動大麥的風官方網站http://barley.swtwn.com/
    3. 豆瓣電影http://movie.douban.com/
    4. 馬景文譯寫〈Irish Potato Famine〉http://www.historyplace.com/worldhistory/famine/hunger.htm
    5. 開眼電影網http://www.atmovies.com.tw/hom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