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施祖方
Shih, Tsu-Fang
論文名稱: 師大附中新生代校友的地方認同建構
Place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Young Generation HSNU Alumni
指導教授: 林聖欽
Lin, Sheng-Ch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6
中文關鍵詞: 師大附中校園文化地方認同無地方性
英文關鍵詞: HSNU, campus culture, place identity, placelessnes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G.026.2018.A0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4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簡稱師大附中」的校友,素以「開放」、「愛校」、「愛唱校歌」聞名,也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活動與現象。包括2012年的「萬人唱校歌」挑戰、集體返校參加開學典禮等。若將師大附中視為一個單純的教學場所,我們可能很難有效解釋學生離開母校後卻念念不忘其母校之行為。因此,本研究試圖從人本主義地理學的角度出發,透過質性訪談近十年畢業的校友與校內師長,佐以附中相關文本(包括附中內部的刊物、附中相關的社群網路貼文、與附中相關新聞影音資料),利用Edward Relph的「地方認同」與「無地方性」兩大概念,探討師大附中校友熱愛母校的原因與行動方針。
    研究發現:師大附中的校風,是由校園空間、行政體系、學生生活三者之間的對話而形成。校園空間始於兩任重要校長對於教育理念的發揚與建樹;行政體系則在校長譜出概念後由師長端支持、維繫;最後學生透過生活於其中,在碩大的校園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空間,在多元的活動與社團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從而建構出自由的風氣。
    高中生活的經驗在跟大學與職場等現實生活的相互比較中昇華成美好經驗,從而更加喜愛自己的母校,並建立其附中的認同。為了回味過去的美好經驗,校友積極的歸返母校重溫過去的生活,如高頻率返校、參與校友會、協助學弟妹等。而校歌、班號、校訓、制服、紀念品等,則成為維繫附中認同的中介質。校友可以透過這些中介質宣示自我的身分與認同,並吸引更多附中校友相認、相聚。
    然而,真實的附中,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的變遷,而學生對於高中的生活與政策也受到時代背景與政治意識形態的影響而開始質疑固有的傳統。這樣的變遷與衝突都使得附中校友感受到真實附中與自己在學時期的附中差距愈來愈大。校友遂將對師大附中的認同凍結在自己在學的時間。持續追憶、分享心中的附中樣貌。

    The alumnus from The Affiliated Senior High School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known as HSNU, are known as ‘proud of being part of the member of HSNU’. They’ve also created many special activity, such as ‘draw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alumnus singing the school song altogether to break the world record in April, 2012.’, ‘gather alumnus to join the School Opening Ceremony.’ and so on. If we treat HSNU as a leaning space, we may hard to explain why the alumnus love their alma mater so much. Therefor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proce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stic geography. It interviews with alumni who graduated in the past ten years and the teachers who had taught those alumni, then analyze HSNU-related texts (such as HSNU publications, Facebook groups about the HSNU, news about the HSNU and so on) to existence the verification phenomena, then utilizing Edward Relph's Two Concepts, "Place Identity" and "Placelessness", to analyze why and how they love their alma mater.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HSNU's school ethos is formed by the dialogue between campus space,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student lifestyle. The campus space star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by two important principals. Their thought is bring supported by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Then the students live inside the campus to enjoy and carry forward their thought. They have found their place in the campus and construct a "free" and "lively" atmosphere.
    Because of the increase of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difficulty of reappearing the life style in HSNU, the life experience from the HSNU become unique and precious for the alumnus. Therefore, the alumnus from HSNU construct the sense of identity with the school after graduate quickly. In order to relive the intimate experiences of the past and sxpress self-identity of HSNU, alumnis actively return to the school, or participate in the alumni association, or actively recognize more people take the initiative to help the students in HSNU.
    However, the HSNU is constantly changing over time. New students in the HSNU today are also begin to question the traditional which may not fit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political ideology. Such changes and conflicts have made alumni feel that the gap between “the study time in HSNU” and “HSNU today” is getting bigger and bigger. Finally, the alumnis will freeze their identity of the HSNU at the time of their studies.

    謝誌 …………………………………………… I 摘要 …………………………………………… II 目次 …………………………………………… IV 圖次 …………………………………………… V 表次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 6 第四節 研究概念與方法…………………… 7 第二章 生活的附中—附中的校園生活與風氣建構13 第一節 師大附中的空間變遷……………… 13 第二節 師大附中師長端的政策與活動辦理…17 第三節 師大附中的學生日常生活……… 29 小結 …………………………………………… 36 第三章 追憶的附中—校友的附中認同建構………………37 第一節 新生代校友的困境 ……………………37 第二節 校友對母校的行動 ……………………40 第三節 附中的中介質 ……………………50 小結 …………………………………………… 63 第四章 世代差異的附中—校友的附中認同凍結現象65 第一節 附中的政策更替 ……………………65 第二節 附中的世代衝突 ……………………69 第三節 「凍結」的附中 ……………………83 小結 …………………………………………… 88 第五章 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 ……………………89 第一節 結論 …………………… 89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92 參考文獻 …………………………………………… 93

    外文文獻
    Aurore Marcouyeux and Ghozlane Fleury-Bahi (2010), Place-Identity in a School Setting:Effects of the Place Image.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43(3) 344–362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arton J.Hirsch(2004). A Place To Call Hom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David Harvey (1996). 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 Blackwell Publisher, Cambridge, MA.
    David Seamon & Jacob Sowers(2008).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Edward Relph. Key Texts in Human Geographym London, Sage, 43-51
    David Seamon (1980). Body subject, Time-Space Rutines, and Place-Ballets in Buttimer. The Human Experience of Space and Place. Croom Helm, London, 148-165
    David Semon (2012). Place Attachment and Phenomenology: The Synergistic Dynamism of Place. Place Attachment: Advances in Theory, Methods and Research, New York., 11-22.
    Dorren Massey(1994). Space, Place, and Gender.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eapolis.
    Edward Relph (1976). Place and Placeness. London
    Edward Soja (1999). Thirdspace: Expanding the Scope of th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Human Grography today polity, Cambridge 260-278.
    Simon Catling(2005). Children’s Personal Geographies and the English Primary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 Children’s Geographies. 325-344
    Simon Dalby and Fiona Mackenzie (1997). Reconceptualising local community:environment, identity and threa, Area, 29(2), P99-108
    Tim Cresswell (2004)。王志弘、徐苔玲(2006)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市,群學。
    Yi-Fu Tuan (1977). Space and place :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London.

    中文文獻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2018)。〈107-110學年度考招銜接措施〉。取自http://www.jbcrc.edu.tw/。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2018)。〈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壹百壹拾壹學年度起適用)〉。取自http://www.jbcrc.edu.tw/。
    仲秀蓮(2011)。《臺灣地區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文化對學校創新經營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博士論文。
    朱志賢(1996) 。〈大學院校附友會現況(下):統乎?讀乎?附中山〉。附友季刊, 27,17-22。
    朱志賢(1999)。〈寂寞狂沙,舊北樓〉。附友季刊,39,17-21。
    朱志賢(2000)。〈附中精神的奠基者–黃澂〉。附友季刊,42,24-28。
    朱和之等(2002)。《杜撰的城堡:附中野史》。臺北市,商周。
    朱維立(1999) 。〈畢業禮物 大附翁。〉附友季刊, 40,10。
    宋漢崴(2000)。〈鄧奮忠口述歷史,附中社團近代史〉。附友季刊,41,18-21。
    沈六(2011)。〈建構正向的與組織良善的學校文化〉。臺灣教育,668,4-12。
    林佳範(2016) 。〈制服與教育-從威權到民主〉。人本教育札記,322,42-45。
    施祖方、林聖欽(2017)。〈超越家的存在—師大附中社團的逃避空間建構過程〉。歐陽鍾玲,新興學習理論與地理教育,第 21 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臺北。
    馬培治等(2007)。《附中野史2,非杜撰的城堡》。臺北,商周。
    高仲恆(2011)。 《國家、市場與音樂──戒嚴時期臺灣愛國歌曲的流變(1949-198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1)。〈100 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臺北市,國家發展委員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2)。〈101 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臺北市,國家發展委員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6)。〈105 年持有手機民眾數位機會調查報告〉。臺北市,國家發展委員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7)。〈106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臺北市,國家發展委員會。
    梁家瑜(2016) 。〈古今經典與制服爭議〉。人本教育札記,323,34-37。
    郭柏秀(2007)。《依附或割裂的地方經驗? 臺北市寶藏巖聚落的地方認同研究》。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林(2013) 。〈小議日本的制服文化—以校服為例〉。學園,10,189-190。
    陳木金(1999)。〈從學校組織文化塑造談如何增進學校領導效能〉,學校行政雙月刊,第3期,14-29。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中,五南。
    陳怡君(2005)。〈學校文化與領導〉,學校行政雙月刊,第40期,63~76頁。
    陳俊玄(2003) 。〈運動商品與符號消費〉。中華體育季刊,17(1),102-109。
    陳慧婕(1987)。〈豪情萬丈 叱吒風雲—附友在政壇〉。附友季刊,9,11-19。
    程嘉文(1992)。〈我所知道的附中〉。附友季刊,18,41-49。
    馮文全、徐東(2007)論班杜拉社會學習道德教育思想。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35,5,126-129。
    塗佩菁(2017) 。〈從部落遷徙歷程探討地方認同的建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22,35-52。
    楊壬孝等(200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史》。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葉嘉楠、 陳逸嫻(2014)。國中學生手機使用影響與規範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中華行政學報,14,57-87
    劉庭輝、夢應凡(2005)。〈論高校校園文化的構建〉,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6,54-55。
    蔡佳蓉(2013)。《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行銷、學校文化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蔡昕璋(2014)。從「靠北○大」盛行兼論青少年流行次文化與虛擬社群倫理素養的再造。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7),25-30。
    閻沁恒(1950)。〈附中青年反共抗俄團工作紀實〉。新附中,創刊號,13
    謝佳蓉(2010)。《國民中學學校教師會運作功能、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林盼等(2017)。〈再見,明星–合作社告別專題〉。附中青年,139,74-115。
    羅芝芸(2017)。青少年手機使用行為與心理需求在數位學習之應用。數位與開放學習期刊 ,7, 26-48

    網路資源、影音與新聞報導
    PTT鄉民百科(2018)。取自http://zh.pttpedia.wikia.com。
    社聯會(2017年4月9日)。【再見,新北】 附中新北餐廳的回首與告別。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rGvl4M1Jg&
    邱紹雯(2012年4月10日)。附中65歲 週六萬人唱校歌 挑戰金氏紀錄
    附中的故事,由你來說(2015)。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25759574399456/
    偽基百科(2016)。吃飯大附中。取自 http://zh.uncyclopedia.info/wiki/%E5%90%83%E9%A3%AF%E5%A4%A7%E9%99%84%E4%B8%AD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官方網站。取自 https://www.hs.ntnu.edu.tw/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要有會官方網站(2014)。取自 https://hsnuaa.org.tw/
    梁珮綺(2016年3月16日)。學測不理想 師大附中擬嚴管社團活動。 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68961
    黑特八校(2015)。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pg/hateseightschools/posts/?ref=page_internal
    劉厚增(2017年10月11日)。倒數7天──制服日十週年。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6406593169302/permalink/313059489170679/
    劉榮輝、陳奉秦、楊惠琪(2010年3月19日)。臺南女中千人脫褲 抗議校禁短褲。取自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00319/32372443
    學生會 (2012年3月27日)。【蘇俊賓篇】附中萬人唱校歌破世界紀錄。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d_GVQYANPk
    蕭采薇(2014年4月20日)。師大附中學弟一句話 五月天怪獸無酬當高中生吉他老師。取自https://star.ettoday.net/news/34833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