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郁芳 Huang, Yu-Fang |
---|---|
論文名稱: |
臺灣茶文化探索暨茶器運用於茶席擺設考─茶器與其詩意的棲居 Tea Culture Exploration in Taiwa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ea Set to Tea Table Display: Tea Ware and Its Poetic Dwelling |
指導教授: |
鄧成連
Teng, Cheng-Le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3 |
中文關鍵詞: | 茶文化 、茶藝 、茶席擺設 、茶器創作 |
英文關鍵詞: | tea culture, tea arts, tea setting, tea ware craft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D.041.2018.A1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5 下載:4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當今社會中快速而拋棄式的生活飲品成為茶商業主體,反而與歷史悠久、相對緩慢運行且在意器物使用經驗的精緻飲茶文化背道而馳,本研究深表可惜。經由對器物的興趣,探究茶葉歷史與茶器的講究,並提取日久浸淫於茶文化的人物個案加以研究,從中明晰茶席擺設的原則與習慣。亦試圖以創作器物,投入實際使用的過程加以檢視,回歸器物與精緻茶文化的連結。
茶的種植與飲用歷史,以中國大陸為發源地。唐朝陸羽著《茶經》,將過往的茶葉知識統整歸納成明確步驟、程序與用器的方法論,從此開啟了「茶學」先河。出於對茶香與茶味無盡的追尋,歷史上三個品茶文化璀璨的朝代:唐朝煎茶、宋朝點茶、明朝淹茶,分別代表了不同時代的風格和情感,也促進了茶器與茶文化的多元面貌;清以前主要為綠茶飲用,烏龍茶始見於清朝初期,其製作技術於十八世紀傳入臺灣。
臺灣茶藝在當今世界飲茶文化中蔚為一派風格,自1970年代後期茶界人士定義臺灣茶文化為「茶藝」,以脫胎自福建功夫茶的臺灣自產烏龍茶小壺品茗法為主,參考日本茶道儀節與器物配置,逐漸發展為一門綜合技藝。
茶與其相關活動將人們從現實生活中抽出,到達另一個綜合藝術的層次,是「茶席」當下的表達,也是茶知識研讀之後回歸真實行為的一種體驗與檢視。「茶會」作為茶文化的整合表現方式,因其主辦人的立意不同分為(1)茶品、(2)某一主題或形式、或(3)其他目的為主的聚集型態;本研究認為三種型態中,以(2)主題或形式包覆的茶會,較容易為入門茶客所獲悉以及產生興趣。
茶器於茶席之擺設,不外乎「符合茶人的事茶習慣」與「以茶人為中軸的左右視覺平衡」二點;囊括功能性與美感需求,行茶路線若安排妥當可使茶人操作純熟、流利,與周圍物件搭配也能更加和諧如一。
本研究的創作以文獻探討之結論將器物設計的前置條件限定為(1)非主泡器、(2)陶瓷材質、(3)少量量產的傳統注漿工藝運用。以照片蒐集與詩詞意境聯想收斂為主題概念《檐》,雨水與屋檐的互動情境為茶器的型制與紋樣提供了設計藍圖,最終成果為一組杯器與一組方盤。
實際放入展場與茶席中試驗,不同的展出情境與目的相異的茶器使用,對照個案分析結果並輔以其他參與者的互動和回饋,提供了茶器後續改良與延伸創作之可能性。茶器進入真實茶事體驗,豐富了茶器本身的生命歷程。
In nowadays society, instant and disposable daily drink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tea business. It is a pity that such trend goe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s to the historic and exquisite tea culture which relatively proceeds slowly and cares the experience of using ware. Through the interest in the ware, this study probes into the history of tea and tea ware and study the cases who spend a lot of time immersing themselves in tea culture for clarifying the principle and habit of tea setting.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er attempts to connect the ware and exquisite tea culture back together through creating the ware and inspecting its actual process of using.
The history of tea cultivation and drinking is originated from China.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as a pioneer of the tea studies, Lu Yu systematically integrated and summed up the knowledge of tea into clear steps and procedures of tea brewing and methods of ware-using in his The Classic of Tea (Cha Jing). Out of the everlasting search for fragrance and flavor of tea through history, there are three Dynasties which have enriched tea culture: Tang Dynasty’s boiled tea, Song Dynasty’s whisking tea and Ming Dynasty’s dipping tea. They respectively represent three different periods, styles and emotions of tea and also promote the diversities of tea ware and tea culture. Before Qing Dynasty, people mainly drink green tea. Oolong tea is originated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and its technique is introduced to Taiwan during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aiwan has its own unique tea drinking culture in the world. Since the late 1970s, tea culture has been defined as “tea arts” by the tea experts. Transforming from Fujian’s gongfu tea ceremony and extracting the etiquette and ware setting of the Japanese tea ceremony, Taiwan’s tea ceremony gradually develops into integrated arts which mainly uses small pots tasting method with oolong tea made in Taiwan.
Tea and other related activities detach people from reality life, reaching to a level of integrated arts. It is what “tea setting” presents at that moment. It also returns to an authentic action of experiencing and inspecting after studying the knowledge of tea. As an integrated presentation of tea culture, “tea ceremon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types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of the host: (1) the way of tea, (2) certain theme or style, (3) gathering with specific purposes. Among the three types, the researcher considers the second type is easier for the novices to learn and arouse their interest in tea arts.
Including the 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needs, the arrangement of tea ware in tea setting is nothing more than “conforming the habit of tea artists” and “the tea-artist-centered visual balance.” If the procedure of the ceremony is well arranged, the tea artist could have skillful and fluent performance and go in harmony with the objects around as well.
The creation in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design is specified to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1) the creation is not the brewing vessel; (2) the creation material is ceramic; (3) the creation applies traditional slip-casting method for low-volume production. The topic of creation is “YAN,” (the eaves). It is developed from the imagination and the association of the photos and poetic imagery from Chinese poetry. The blueprint of tea ware’s profile and design is derived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ain and the eaves; then finally it becomes a set of cups and plates.
The set is put on the display and in the tea site as an experiment to clarify the usage of tea ware in different contexts and purposes. Through comparing the result of analysis with other participants’ interactions and feedbacks, it provides improvement for the tea ware and expands the possibility of creating. The actual practice of the tea ceremony enriches the tea ware’s life journey.
Michael, Q.P. (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新北市:桂冠圖書。
Neuman, W. L.(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Social Research Methods)(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譯)。臺北市:學富文化發行。
Yin, R. K. (2001)。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尚榮安譯)。臺北市:弘智文化。
丁旭(2015)。李曙韻─事茶人的茶事美學。海峽飛紅網:人。檢索日期:2018/4/26。網址:http://www.itaiwannews.cn/2015-12-24/dac9229c-c339-8203-e4ff-4356b1f4415e.html
三十六度五(2016)。人|李曙韻:不斷尋求生命的出走與突破。The Temperature,2016(18),刊載日期:2015/5/6。刊載網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zU2OT
YwOQ==&mid=2650587788&idx=1&sn=ef177025f931e0e883b1a1e78ca402b9&scene=0#wechat_redirect
三恩茶業(2016)。是什麼影響著茶樹的生態環境。每日頭條:文化。檢索日期:2018/1/6。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xzpzyeo.html
中國矽酸鹽學會(1982)。中國陶瓷史。北京市:文物出版社。
中國茶葉博物館(2005)。圖說中國茶藝:中國茶葉博物館茶藝集。杭州市:浙江攝影出版社。
仇立平(2008)。社會研究方法。重慶市:重慶大學出版社。
公益財團法人小笠原流煎茶道(無日期)。煎茶道的意義。檢索日期:2018/3/7。網址:http://www.ogasawararyuu.or.jp/chinese/ogswchinese.htm
孔憲樂(1993)。中外茶事。上海市:上海文化出版社。
日央茶苑(2017)。不完美的完美-東方美人茶。檢索日期:2018/3/21。網址:http://www.riyang-teayard.com/2017/10/18/the-imperfect-perfection-oriental-beauty/?lang=zh-hant
日央茶苑(2017)。六大茶類。檢索日期:2018/3/20。網址:http://www.riyang-teayard.com/2017/10/06/the-six-types-of-tea/?lang=zh-hant
日野明子(2014)。器之手帖──【1】茶具(陳令嫻譯)。臺北市:大鴻藝術。
王為國、張奕華、許正妹、黃世奇、劉世閔、羅國俊(2006)。質性資料分析與文獻格式之運用:以QSR N6與EndNote 8為例。臺北市:心理。
王玲(1992)。中國茶文化。北京市:中國書店。
王超琴(2016)。茶席:一種可以玩的藝術。茶博覽,2016(08),58-59。
卡柏氏茶舖(無日期)。茶葉資訊-茶的歷史。檢索日期:2018/3/8。網址:http://www.cuppa.com.tw/communication.html
四宜茶坊(2015)。唐宋明清四朝代不同的飲茶方式。檢索日期:2018/2/28。網址:https://goo.gl/zm3wjn
布目潮渢(1991)。飲茶文化的歷史。中國飲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71-87。
全國經濟會農業處(1936)。茶業調查報告之一:日本臺灣之茶業。全國經濟委員會。
吉兆豐(1962)。古今茶具圖。台北縣:常春樹書坊。
向常華(2005)。茶藝大觀。北京市:金城出版社。
安永拓世(2012)。江戸時代中後期における煎茶趣味の展開と煎茶道の成立。商経学叢,59(2),185-208。
朱光裕(2006)。台灣消費者茶類消費與飲茶習慣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臺中市。
朱自振、沈漢(1973)。中國茶酒文化史。臺北市:文津出版社。
朱自勵(2014)。茶藝理論與實踐。北京市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朱景英、唐贊袞(1987)。臺灣文獻史料叢刊 第七輯:海東札記/ 臺陽見聞錄(合訂本)(孔昭明編印)。臺北市:大通書局。(臺陽見聞錄原著成書:189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無日期)。農業知識入口網-百年農業發展史-大事紀。檢索日期:2018/3/1。網址:http://kmweb.coa.gov.tw/Century/Event_List.aspx?year=193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葉主題館(無日期)。台灣主要茶業的分類。檢索日期:2018/3/14。網址:https://kmweb.coa.gov.tw/subject/ct.asp?xItem=105184&ctNode=1645&mp=
86&kpi=0&hashid=
吳岳二(2010)。茶器,中國茶文化的精髓。茶器 第2輯。昆明市:雲南科技出版社。
吳宥姍(2017)。英式下午茶禮儀。禪天下,152,66-70。
吳德亮(2014)。察一茶 泡茶與茶器。鄉間小路,40(05),26-28。
吳覺農編(1987)。茶經評述。北京市:農業出版社。
李力昌(2009)。李力昌的教學部落格:質化研究中的「客觀」問題。檢索日期:2018/4/18。網址:http://blog.xuite.net/lichanglee/kuastm/27502399
李力群(2011)。英國茶文化的內涵與魅力。大眾文藝,2011(17),299、291。
李紅艷(2008)。傳播學研究方法。北京市: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李菊生(2005)。景德鎮陶瓷在線:陶瓷成形技法。檢索日期:2018/7/10。網址:http://www.jdzmc.com/jdztc/Article/Class12/Class29/2041.html
李萌、孫曦、陶瑩(2012)。探尋中國茶。文化月刊,2012(08),28-37。
李歐納.科仁(2011)。Wabi-Sabi : 給設計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學基礎(Wabi-Sabi : for artists, designers, poets & philosophers)(蔡美淑譯)。臺北市 : 行人文化實驗室。(原著出版年:1994)
李曙韻(2011)。茶味的麁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李曙韻(2015)。李曙韻談茶席密碼。三聯生活週刊,刊載日期:2015/5/6。刊載網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Tc5MTU3NTYyMQ==&mid=215302181&idx=2&sn=49519b55452fabfd855d7d0faf41f5a9&scene=5#rd
芊一月文化顧問有限公司(2017)。臺灣傳奇茶師陳阿翹的茶湯。茶有喝過才能說,33。北京市。
周守倉(2010)。泡茶者之泡茶動機與泡茶的正向情緒、社會互動效益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彰化市。
周佳靈(2015)。茶席设计的意境营造。 藝術教育,2015(11),285-286。
周高起、董其昌(明)原著,司開國、尚榮編(2012)。陽羨茗壺系.古董十三說。北京市:中華書局。
周鍾瑄(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一種:諸羅縣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臺北市:臺灣銀行。
岡倉天心(2009)。茶之書(The Book of Tea)(谷意譯)。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06)
岡倉覺三英(1985)。茶之書:茶道美學(許淑真譯)。桃園縣:茶學文學。(原著出版年:1906)
林木連、蔡右任、張清寬、陳國任、楊盛勳、陳英玲、賴正南、陳玄、張如華編(2009)。台灣的茶葉。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谷芳(1998)。茶與樂的對話。臺北市:望月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林奕岑(2013)。茶道精神、花藝美學源於禪宗。禪天下,105,54-58。
林柏瀚(2015)。水墨山水構圖應用於文具造型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臺北市。
林書妍(2018)。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葉改良場:茶葉分類簡介。檢索日期:2018/3/14。
網址:https://www.tres.gov.tw/view.php?catid=1397
林莉書(2018)。茶藝課上課簡報:台灣茶製造過程。上課日期:2018/2/9。臺北市:臺北書院(中山堂)。
林莉書(2018)。茶藝課口述內容。上課日期:2018/1/19。臺北市:臺北書院(中山堂)。
林莉書(2018)。茶藝課主題:臺灣六大茶。上課日期:2018/1/5。臺北市:臺北書院(中山堂)。
林瑞萱(2010)。中國歷代飲茶法。臺北市:坐忘谷茶道中心。
林鼎盛(2007)。新式台灣茶飲的社會學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花蓮縣。
林馥泉(1956)。烏龍茶及包種茶製造學。臺北市: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茶葉傳習所。
竺濟法(2011)。「神農得茶解毒」由來考述。茶博覽,2011(6),60-63。
邱子恆(無日期)。質性研究概述與訪談法。臺北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上課簡報。
邱喬嵩、楊美珠、黃正宗(2017)。誰才是正港「烏龍」。茶業專訓,102,6-8。
侯月嬌(2006)。宋代茶酒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姚松濤(2012)。跟品評師學茶:賞茶.泡飲.茶道.初學圖典。北京市:中國輕工業。
姚國坤、姜堉發、陳佩珍(2004)。中國茶文化遺跡。上海市:上海文化出版社。
姚國坤、胡小軍(1998)。中國古代茶具。上海市:上海文化出版社。
柳宗悅(2013)。工藝之道:日本百年生活美學之濫觴(戴偉傑、張華英、陳令嫻譯)。臺北市:大鴻藝術。
胡俊媛(1997)。臺灣茶文化的萌芽與發展:兼論本土文化之形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
胡琬琰(2016)。英式下午茶文化中的高貴性和實用性。英語廣場/ English Square,2016(6),29-30。
范佩甄(2014)。茶產業之包裝設計策略探討與創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臺北市。
范增平(2004)。生活茶藝館。長春市: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孫星衍、孫馮翼(清)輯,吳普等(三國魏)述,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神農本草經。山西省:萬榮縣國營印刷廠。
徐珂編撰(1917),商務印書館 第五版(1928)。清稗類鈔 四十八冊。上海市:商務印書館。
徐滬生(出品人)、尹興霖(導演)。(2015,7月17日)。台灣茶家李曙韻:99.9%會做錯,也要去試。上海市:上海一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沪ICP备14036535号-1)。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OSe-EF-WdI&t=146s
徐滬生(出品人)、尹興霖(導演)。(2015,7月23日)。台灣茶家李曙韻:所有的東西 最後都是可以放下的。上海市:上海一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ty3QZg4Gqo&t=141s
徐德明(1996)。中國茶文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徐曉村(2003)。飲茶起源考論。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3(3),76-80。
徐曉村編(2005)。中國茶文化。北京市: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秦偉(2013)。瓷器的故事。北京市:故宮出版社。
茶業改良場(2016)。一起識茶趣!茶業入門篇。教材影片檢索日期:2018/3/14。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UQIyJkx4lM&list=PLPj2GT_TNIxLD5upXUhg7yHx-eaR17J3c(數位教材出版年:2014)
茶葉改良場(無日期)。關於本場。檢索日期:2018/3/18。網址:https://www.tres.gov.tw/
view.php?catid=1381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台北:五南圖書。
冨永園茶舖(2018)。茶の伝来と日本の茶。檢索日期:2018/03/04。網址:http://www.tominagaen.jp/transmission.html
康才媛(2013)。法門寺金銀茶器之探討──兼論茶器之美感與藝術。藝術評論,2013(24),77-109。
張如華(2012)。近十年全球茶葉產銷概況。茶訓,2012(1),2-7。
張宏庸(1987)。茶藝。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宏庸(2002)。台灣茶藝發展史 : 三百年來茶藝本土化的歷程。臺中市 : 晨星發行 。
張廷國(2008)。社會語言學研究方法的理論與實踐。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2010(4),87-120。
張芳全(2010)。論文就是這樣寫(第二版)。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振旺(2009)。手捏茶壺之創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張靜紅(2016)。流動、聚合與區隔:台灣茶藝發展中的矛盾和動力。臺灣人類學刊,14(1),55-87。
梅莉(1998)。茶聖陸羽:中國茶文化的奠基人。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淘者(2010)。茶,器。茶器 第1輯。昆明市:雲南科技出版社。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2010全見版。台北縣:小畢空間出版社。
祥見知生(2013)。日日之器 : 與器皿相遇.交往的方法(陳令嫻譯)。臺北市:大鴻藝術。
許賢瑤(2005)。臺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茶的歷史。檢索日期:2018/1/10。網址:http://www.taipeitea.org.tw/tea/history2.php
許賢瑤(2005)。臺灣包種茶論集。臺北市:樂學書局有限公司。
連橫,商務圖書館重印(1983)。台灣通史(上、下冊)。北京市:商務印書館。(原著出版年:1920-1921分冊出版)
連橫原著,孔昭明編印(1987)。臺灣文獻史料叢刊 第八輯:雅堂文集/ 劍花室詩集(合訂本)。臺北市:大通書局。(原著出版年:1924)
陳仁傑(2015)。日本煎茶道源於隱元。福清僑鄉報:福清新聞網。檢索日期:2018/3/6。網址:https://read01.com/zh-tw/6BmeG7.html#.Wp7TYIKYPdR
陳文華主編(2007)。中國古代茶具鑑賞。南昌市:江西教育出版社。
陳香白(1998)。中國茶文化。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
陳雅文(1995)。國家教育研究院-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檢索日期:2018/4/10。網址: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81584/
陳煥堂、林世偉(2014)。 烏龍茶的世界。臺北市:如果出版社。
陳煥堂、林世煜(2008)。台灣茶第一堂課。臺北市:如果出版社。
陸羽(唐)原著,沈冬梅編(2010)。茶經。北京市:中華書局。
陸亭亦(2014)。英國茶文化觀光之歷史景點發展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麥珊珊、全克林(2017)。廣式早茶與英式下午茶──中英市民家庭觀與貴族家庭觀之比較。校園英語/ English on Campus,2017(31),175-178。
喬木森(2005)。茶席設計。上海市:上海文化出版社。
喬木森(2006)。用茶席設計和諧的生活。農業考古,2016(2),105-108。
彭鋒(2014)。美學專題:關於舞蹈。上課日期:2014/12/16。北京市:北京大學二教307室。
森下典子(2013)。日日是好日:茶道帶來的十五種幸福(夏淑怡譯)。北京:印刷工業出版社。
童啟慶、壽英姿(2001)。生活茶藝。北京市:金盾出版社。
舒玉杰(1996)。中國茶文化古今大觀。北京市:北京出版社。
黃怡嘉編(2017)。臺灣茶事。臺北市:盈記唐人工藝出版社。
黃峰、杜藍(無日期)。第五章:煎茶道(教學講義)。靜安區業餘大學-日本茶道。檢索日期:2018/3/7。網址:http://www.sjdc.net.cn/chadao/
黃琡敬(1936)。臺灣隨筆集其他一種:台海使槎錄(二冊)(王雲五主編)。上海市:商務印書館。
黃翠芬(2011)。日本茶道的臨界空間經驗闡釋。設計學研究,14(1),51-68。
葉士敏(2016)。茶科學.臺灣茶。臺北市:知音出版社。
葉士敏編著(2014)。臺灣紅茶的百年風華。臺北市:知音出版社。
葉至誠、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數位。
葉怡蘭(2005,2011初版三刷)。尋味.紅茶。臺北市:積木文化出版。
廖紫均(2014)。地方特色茶與茶產業的延續與傳承:以木柵鐵觀音茶區為例。華人應用人類學學刊,2014(3:2),45-72。
廖慶樑(2010)。台灣茶聖經。臺北縣:揚智文化。
廖寶秀(1992,2003初版六刷)。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畫。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
維基百科(2017)。日本歷史年表。檢索日期:2018/3/7。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zh-tw/%
E6%97%A5%E6%9C%AC%E5%8E%86%E5%8F%B2%E5%B9%B4%E8%A1%A8
維基百科(2017)。陸羽。檢索日期:2018/02/11。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99%B8%E7%BE%BD
維基百科(2017)。臺灣。檢索日期:2017/11/20。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
87%BA%E7%81%A3
維基百科(2018)。中國朝代。檢索日期:2018/3/7。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
B8%AD%E5%9B%BD%E6%9C%9D%E4%BB%A3
維基百科(2018)。紅茶。檢索日期:2018/5/23。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A
%A2%E8%8C%B6
維基百科(2018)。烏龍茶。檢索日期:2018/5/23。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
8C%E9%BE%99%E8%8C%B6
維基百科(2018)。茶。檢索日期:2018/2/28。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C%B6#cite_note-9
趙汝礪撰(北宋),中華書局出版(1985)。北苑別錄。上海市:中華書局。
歐陽修、宋祁著(北宋),中華書局出版(1975)。新唐書。上海市:中華書局。
滕軍(1992)。日本茶道文化概論。北京市:東方出版社。
潘家怡(2006)。成熟期產品設計差異化之輔助流程探討-多意象視覺特徵演繹法之提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臺南市。
蔡榮章(2013)。現代茶道思想。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鄭惟之(2011)。現代台灣茶文化暨新式茶具設計創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臺北市。
謝寶泰(2013)。設計方法與創意思考-聯想法(association)。檢索日期:2018/5/20。網址:dmntit.blogspot.tw/2013/04/assocation.html
羅文華(2005)。趣談中國茶具。天津市:百花文藝出版社。
蘇文婕(2016)。隱喻法轉換文化符號之商品設計研究與創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臺北市。
Griggs, L, R. (2011). Wabi-Sabi: Finding the Beauty and Peace in Ordinary Things. Mother Earth News, 244, 50-51.
Hodacs, H. (2016). Silk and Tea in the North: Scandinavian Trade and the Market for Asian Goods in Eighteenth-Century Europe. London : Palgrave Macmillan UK.
Rappaport, E. (2013). Sacred and Useful Pleasures: The Temperance Tea Party and the Creation of a Sober Consumer Culture in Early Industrial Britain. Journal of British Studies, 52(04), 99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