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忠義 Chung Yi Wang |
---|---|
論文名稱: |
制度變遷下中國經濟改革之路徑選擇 The Pathway Selection of the Economic Reform of China during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
指導教授: |
施正屏
Shih, Cheng-P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4 |
中文關鍵詞: | 經濟改革 、區域整合 、新制度經濟學派 、制度變遷 |
英文關鍵詞: | Economic Reform, Regional Integration,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 School, Institutional Chang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3 下載:7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校所名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論文題目:制度變遷下中國經濟改革之路徑選擇
畢業時間:2007年(九十五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摘要)
研究生姓名:王忠義 指導教授:施正屏博士
論文摘要:
本文透過新制度經濟學派之觀點探討區域經濟下的整合關係,闡述中國的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的關係。藉由「制度」的建立帶動組織的再造,而組織則係利用制度所創造的機會增加組織競爭力。組織透過制度變動以降低交易成本所帶來的利益和新組織的形成再影響制度的變遷。中國自一九七零年代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制度及經濟發展結構的轉變,使得中國已經能夠快速融入國際經濟體系,加速其與全球化接軌的腳步。改革開放後中國充分運用自身的國際優勢,包括:廣大的市場、廉價的勞工及遼闊的土地等優勢,中國的外匯儲備已於二零零六年突破一兆美元。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在高速經濟發展與全球化嚴峻的挑戰下,對內的區域整合面臨新形勢下不得不快速做出調適,以解決嚴重的區域發展不協調問題,此一問題係中國未來的是否能保持穩定成長的重大關鍵議題。由於經濟蓬勃發展,亦使得中國對外的談判籌碼及空間大增。中國大陸自二零零一年在中國大陸加入世貿組織後開始採取對外區域擴張策略,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區域整合的經濟組織;例如中國與東協正式簽署「中國與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定」。此舉不僅象徵中國已在東亞區域具有影響力,更意味著中國欲取代日本在東亞經濟的領導地位,進一步主導東亞經濟區域整合。展望未來,中國快速融合全球經貿市場亦將面臨更不確定的機遇與挑戰。「十一五規劃」中,中國擬藉由調整外向型經濟戰略轉為擴大中國內需市場戰略,藉以平衡地區差距擴大問題,並縮小外匯順差及貿易衝突;然而,內需市場不足將是中國十一五規劃中最大的變數,倘中國政府不能妥善解決通貨緊縮與失業問題,人民幣升值將重創中國經濟;三大階段的矛盾(城鄉差距、工農差距及地區差距)加劇中國社會的不確定因素,並將衝擊亞太地區的經濟及政治穩定,與國際權力動態均衡。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Title of Thesis :The Pathway Selection of the Economic Reform of China during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Student: Chung Yi Wang Advisor: Cheng Ping Shih Ph.D.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labo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achievement in China by discussing the integrated relationship of regional economy through the viewpoints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 school.
To drive organizational reengineering by establishing the institution and organization increases the competitiveness by utilizing the opportunities created by institution. Organization reduces the transactional cost and gain the profit via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the formation of new organization to further affect the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Since China embarked on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1970, it is capable for China to quickly merge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and accelerate the connection with globalization along with the transition of institution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a had fully utilized its international strength includes the large-scaled market, the low-priced labors, and the vast territory. In 2006, th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of China had already exceeded more than one thousand billion dollars.
China is in high-spe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acing the tough challenges of being globalization in 21 century, it has to quickly adjust when facing the internal regional integration to solve the severe problem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consistency. This problem concerns the key issue that the future of China is capable of maintaining the steady growth or not. Because of the vigor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has more predominance to negotiate with other countries.
After joining WTO in 2001, Mainland China began to take the exterior expanding strategy and also actively to participate the economical organ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gional-integration such as formally signing the comprehensive economic-cooperation agreement with ASEAN. This act not only symbolizes that China has full influence power in East Asia, but significantly means that China desires to substitute Japan for taking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East-Asia economy.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China will face the more uncertain circumstances and challenges after merging the global trade market. In the China’s 11th five-year plan, China intends to transfer to the strategy of expanding domestic-demand market from the strategy of adjusting export-oriented economy, and balancing regional difference and reducing the surplus of foreign exchange and trade conflict via executing this plan. However, the deficiency of China’s domestic-market is the most serious variable in the China’s 11th five-year plan. If China government fails to properly solve the de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problems, China’s economy will be inflicted heavy losses because of the revaluation of Renminbi. The contradiction of three stag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ity and tow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ggravates the uncertainty of China society, and also possible to impact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in Asia Pacific Zone and the international power equilibrium.
一、中文文獻
丁元竹、王紹光與胡鞍鋼(2002),<經濟繁榮背後的社會不穩定>,北
京:《戰略與管理》,第3期,頁21-42。
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197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
人民。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1992),《「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
件選讀》。北京:人民。
中共黨史出版社編寫組(2001),《「十五」計劃詳說:九屆人大四次會
議檔學習讀本》,北京:中共黨史。
中國統計年鑑(1978-2006),北京:中國統計。
中山大學(1999),《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的整合與產業發展》,台北:行
政院陸委會。
尹慶耀(1988),<評析中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理論與政策》,
第2卷第2期,頁90-104。
王誠、楊開煌合著(1998),《中國大陸研究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
學。
王信賢(1990),<當代西方「中國研究」之新制度典範>,《中國大陸研
究》,第43卷第8期,頁23-46。
────(1992),《組織同形與制度內捲:中國國企改革與股市發展的動
態邏輯》,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4),《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策略及對兩岸互動的影響》,發
表於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與兩岸經貿互動學術研討會,台北: 政治大學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2004),<物以類聚:台灣IT產業大陸投資之群聚現象與理論辯析
>,《中國大陸研究》,第47卷第3期,頁87-96。
王躍生(1997),《新制度主義》,台北:揚智。
王耀鋒(2003),《終止耕地三七五租約之研究-以制度變遷與交易成本
為基礎》,台北大學地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植彬(1996),《中國革命與中國社會主義》,北京:中央編輯。
王誠、楊開煌著(1998),《中國大陸研究概論》,台北:國立空中
大學。
王瑞璞主編(1995),《中共中央關於印發「當前農村經濟改革的若
干問題」的通知》,北京:解放軍。
方蘇(1997),《股份制主要針對大致國有企業-林毅夫談中共十五大的
經改藍圖》,香港:九十年代。
甘國輝、郭騰雲與陸大道(2001),〈中國開放政策對區域發展的作用〉,
《地理學報》,第56卷第5期,頁581-589。
田國興(2003),《我國政風機構組織設計之研究-新制度主義之分析》,
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西蒙(Herbert H. Simon)著(1982),楊礫與徐力譯(1991),《現代決策理
論的基石:有限理性學說》,北京:北京經濟學院。
朱蓓蕾(2000),<中共中央與地方政經互動關係:新制度主義之分析>,
《東亞季刊》,第31卷第4期,頁29-62。
朱德米(2001),<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興起>,《復旦學報(社會科學
版)》,第3期,頁98-113。
江澤民,1997.9.22,<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
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人民日報》,版1、2、3。
────,1987.10.27,〈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在中國
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大表大會的報告〉,《大公報》,版9。
────,(1996),<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的
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
────,(1996),<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決
定>,《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
何思因主編(2003),《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與成果》,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
係研究中心。
貝克爾著,(Gary Staniey Becker)(1992),王業宇譯(2000)《人類行為
的經濟分析》,上海:人民。
杜巧霞(2004),<區域經濟整合深化的衝擊>,《工業雜誌》,頁11-15。
杜平(2002),《中外西部開發史鑒》,湖南:湖南人民。
李文志(2004),<全球化對亞太安全理念的衝擊與重建:理論的初探>,
《政治科學論叢》,第22期,頁31-66。
宋光華主編(2001),《當代中國經濟學》,北京:崑崙。
宋國誠(2000),<新制度主義與中國國有企業改革-一個分析框架的運用
>,《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2期,頁37-77。
────(2000),<產權理論與中國大陸的國有企業改革>,《中國大陸研
究》,第43卷第3期,頁27-57。
宋鎮照(1995),《發展政治經濟學-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李久義(1992),<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共黨問題研
究》,第18卷第11期,頁10-15。
李和(2004),<中國大陸改革路徑與意涵>,《中國大陸研究》,第
47卷第4期,頁1-25。
李英明(2002),《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
────(1995),《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台北:時報文化。
李俊傑、徐耀新與魏力(1988),《社會主義改革史》,北京:春秋。
李紹庚、劉世義(1991),《國情改革發展》,吉林:吉林。
李輝山(2004),<論新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演變>,《開發研究》,
第2期,頁75-93。
李周、林毅夫與蔡昉(1995),《中國的奇蹟-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香
港:中文大學。
李豫雙(2005),《大法官對於憲政制度變遷之分析-新制度主義的觀點》,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克思明(1997),<由「解放思想」到「思想解放」:中共改革思想的緣起與
發展>,《共黨問題研究》,第23卷第3期,頁78-92。
林國明(2003),<到國家主義之路:路徑依賴與全民健保組織體制的形成
>,《台灣社會學刊》,第5期,頁1-71。
林裕琛(2003),《社會主義國家經濟轉型之研究:中俄制度之比較》,東海
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中國經濟改革和與發展》。台北:聯經,初版。
林奎燮(2003),<新制度主義及其在中國大陸研究上的意義〉,《展望
與研究》,第1卷第11期,頁94-111。
周林偉(1997),《中國地方政府經濟行為分析》,上海:復旦大學。
吳玉山(1996),《遠離社會主義-中國大陸、蘇聯和波蘭的經濟轉型》,
台北:正中書局。
────(2003),<探入中國大陸經改策略之研究:一個比較的途徑>,
《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3期,頁1-30。
吳悅,《我國大陸經貿政策變遷之研究-新制度論觀點之分析》,東
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定(2003),《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
吳惠林、周亞真合著(1998),《放權讓利》,台北:中華徵信所。
吳宣恭(2000),《產權理論比較-馬克思與西方現代產權學派》,北京:
經濟科學。
吳易風(2001),《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北京:經濟科學。
吳國光(1994),《國家、市場與社會》,香港:牛津大學。
吳人光(1995),《中共改革開放與大陸社會發展-珠江三角洲個案研究》,
政治大學三研所碩士論文。
邱宏輝(1999),<二十年來中共的經濟體制變革>,《中共研究》,第
33卷,頁32-52。
哈德森著,(Godfrey M. Hodgson),向以斌譯(1993),《現代制度主義
經濟學宣言》。北京:北京大學。
施正屏(2004),<全球化下的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選擇>,發表於中國大
陸區域經濟發展與兩岸經貿互動學術研討會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
係研究中心。
──── (2005),《制度變遷與兩岸關係路徑選擇》,發表於第14屆海峽兩
岸關係學術研討會,河南:鄭州市。
胡鞍鋼(1994),<中國政策週期與經濟週期>,《中國社會科學季刊》,
夏季卷(總第8期),頁85-100。
────(1995),《挑戰中國-後鄧中南海面臨的機遇與選擇》,台北:
新新聞文化。
胡耀邦(1986),<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
十二大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
京:人民,頁6-62。
────(1986),<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十二大以來
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人民,頁558-587。
────(1986),<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新華
報》,第9期,頁12-17。
胡婉玲(2002),《從新制度主義論歐洲議會職權之變遷》,中國文化大
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科斯著(Ronald H. Coase)(1937),盛洪譯(1994),《論生產的制度結
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1968),李華夏、陳坤銘譯(1995),《廠商、市場與法律》,台
北:遠流。
高安邦(1997),《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
高長(2002),《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關係》,台北:五南。
────(2004),《展望大陸經濟變動趨勢與全球經貿版圖消長》,行政院
經建會委託。
高良謀(1998),<新制度經濟學與中國經濟改革研討會綜述>,《經濟研
究》,第7期,頁50-82。
高正賢(1994),《中共改革開放對大陸社會衝擊之研究》,文化大學中山所
碩士論文。
耿曙(2001),<「三線」建設始末:大陸西部大開發的前驅>,《中國
大陸研究》,第44卷第12期,頁1-20。
────(2003),<中國大陸的制度轉型與經濟奇蹟:相關文獻的評析>,收
錄於何思因主編《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與成果》,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
係研究中心,頁179-201。
徐筱婷(2003),《經濟改革過程中大陸政府職能轉變之研究─以新制度經濟
學觀點分析》,東華公共行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湘林(2000),〈以政治穩定為基礎的中國漸進政治改革〉,《戰略與
管理》,第5期,頁16-26。
徐斯勤(2002),<新制度主義與當代中國政治研究:理論與應用之間對話的
初步觀察>,《政治學報》,第32期,頁95-170。
馬克思著,(Max Weber),伊海宇譯(1990),《1844年經濟哲學手稿》。台
北:時報文化。
侯善魁(1994),〈產權理論與產權制度改革〉,《北京經濟瞭望》,第6期,
頁3-6。
孫國彬、張秀娥與漆思等主編(1997),《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策論》,吉
林:吉林人民。
唐仁俊(2002),<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的發展與限制>,《中共研究》,
第36卷第8期,頁23-32。
袁鶴齡(2004),《全球化世界的治理》,台中:若水堂。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92),《對中共「十四大」有關問題評析專輯》,台
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
陳棟生(1993),《區域經濟學》,河南:河南人民。
陳鴻瑜,2000.11.26,<中共倡組區域組織,衝擊東亞政經生態>,《中國
時報》,版3。
陳秀蘭,<中港簽CEPA台灣競爭力受影響>,《經濟日報》,2003.6.30,
版2。
陳敦源(2000),<人為何投票?-理性選擇觀點的緣起與發展>,《民意研
究季刊》,第212期,頁31-64。
陳春光、郭琳(1995),<新制度經濟學的前提假定對新古典傳統的拓展
與修正>,《九江師專學報》,第4期,頁16-29。
陳棟生(1993),《區域經濟學》,河南:河南人民。
盛洪主編(2003),《現代制度經濟學》,北京:北京大學。
黑德著(David Held)(1999),楊雪東等譯(2001),《全球大變革:全球化
時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辜勝阻主編(1996),《中國跨世紀的改革與發展》,武漢:武漢大學。
曾俊仁(1996),《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之理論與實際》,
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柯(2003),<制度變遷和WTO下中國銀行業的發展>,《中國經濟評論》,
第3卷第5期,頁65-67。
菲呂博騰等著(Furubotn, Eirik G. and Rudolf Richter) (1998),孫
經緯譯(2002),《新制度經濟學》,上海:上海財經大學。
────(1991),顏愛靜譯(2001),《制度與經濟理論:新制度經濟學之
貢獻》,台北:五南。
舒渥斯基著(Przeworski, Adam)(1991),馬俊鋒、張光譯(1995),《民主
與市場》。台北:桂冠圖書。
張五常(1988),《再論中國》,香港:信報。
張其祿(2001),<管制政策之交易成本途徑分析:以醫療管制為例>,
《東海社會科學學報》,第21期,頁57-72。
張曙光(1992),<論制度均衡與制度變革>,《經濟研究》,第6期,
頁30-36。
張銀生(1996),<產權理論與深化改革>,《新長征》,第7期,頁15-18。
張國聖(1997),<鄧小平理論與中共官方意識型態的重建>,《共黨問
題研究》,第23卷第12期,頁16-31。
張慕津、程建國(2000),《中國地帶差距與中西部開發》,北京:清華
大學。
黃秋龍(2000),<「國家理論」與「當代中國研究」之知識途徑>,《問
題與研究》,第39卷第7期,頁55-81。
黃亦淨(2003),《交易成本、制度與經濟成長》,逢甲大學經濟學系碩
士論文。
黃烈修、潘兆民(1999),《中國政治與社會》,台北:韋伯文化。
黃速建、魏後凱(2001),《西部大開發與東中部地區發展》,北京:經濟管
理。
溫恰溢(1996),<論中共的漸進主義改革-制度典範分析>,《東亞季
刊》,第27卷第3期,頁76-94。
趙春山(2000),<中共政治體制嚴格-問題與對策>,《中共研究》,第36
卷第6期,頁77-85。
趙德馨(1989),《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1967-1984)》,河南:河南人
民。
趙紫陽,1987.10.25,<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在中國共產
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版1。
廖顯仁(2003),《中國國有企業改革之研究-新制度經濟學的觀點》,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小平(1993),《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
────(1993),<中央要有權威>,《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
人民,頁277-278。
蔡萬助(1993),<中共政治體制改革政策目標之研究>,《復興崗學
報》,第49期,頁151-182。
道格拉斯.諾斯著,(Douglas C.North)(1990),劉瑞華譯(1999),《制
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時報文化。
────(1981),劉瑞華譯(1999),《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台北:時報
文化。
歐崇亞(1997),《新制度主義與公共組織分析》,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
究所碩士論文。
薛鳳旋(1997),<人民代表大會制反改革建議>,《廣角鏡月刊》, 第4
期,頁80-85。
蕭子音(2003),《英國地方民主之研究-一個歷史制度途徑的探討》,中山
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全政(2004),<論中共的「和平崛起」>,《政治科學論叢》,第22
期,頁14。
魏艾主編(2003),《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市場轉型》,台北 : 揚智文化。
顧隆生(1992),《毛澤東經濟思想引論》,山西:山西經濟。
二、英(外)文書目
Annual Report of the Executive Board for The Financial Year
2004(2004), Wsshington, D.C.,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Press.
Dernberger, Robert F.(1981),“Communist China's Industrial Policies: Goals and Results,”Issue & Studies, Vol.XVΠ, No.7, pp. 44-46.
Dimaggio, P. J. and W. W. Powell(1991),“Introduction.,”
in Walter W. Powell and Paul J. Dimaggio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p. 1-45.
Elinor, Ostrom(1986), “An Agenda for the Study
Institutions,”Public Choice, Vol.40, No.1, pp. 3-25.
Garrent, Geoffery (2000),“The Causes of Globalization., ”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33, No.6, pp. 941-991.
Hall, Peter A. and Rosemary C. R. Taylo(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Vol.44, pp. 936-957.
Huber, John D. and Charles R. Shipan (2000), “The Costs of
Control:Legislators, Agencies and Transaction Cost,”
Legislative Studies Quarterly, Vol.25, No.1, pp. 25-52。
Immergut, Ellen M. (1998),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and Society, Vol.26,
No.1, pp. 5-34.
Lee, Lai To(2001), “China's Relations with ASEAN: Partners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Pacifica Review, Vol.13, No.1,
pp. 61-71.
McMillan, John and N. Barry(1992),“How to Reform A Planned
Economy: Lessons From China,”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Vol.8, No.1, pp. 130-143.
Mccubbins, M. , R. Noll and B. Weingast(1989), “Structure
and Process Politics and Policy:Administrative
Arrangements and the Political Control of Agencies,”
Virginia Law Review, No.75, pp. 431-482.
March, James G. and Johan P. Olsen(198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77, pp. 281-297.
McKinnon, Ronald I. (1994), “Gradualism versus Rapid
Liberalism in Socialist Economies: The Problem of
Macroeconomic Control,” in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Nolan, Peter(1995), “China’s Rise.,” Russia’s Fall :
Politics, Economics and Planning i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talinism, London: Macmillan, pp. 1-36.
North Douglass C. (1981),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Norton.
──── (1986), “Is it Worth Making Sense of Marx?,”
Inquiry, No.29, pp. 57-64.
Oi, Jean(1995), “ 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 Economy,”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4, pp.
1123-1152.
Pei, Minxin(1996), ”Microfoudations of State Socialism
Pattern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Communist and Post-
Communist studies, Vol.29, No.2, pp. 131-145.
Petrella, Riccardo(1996),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Dynamics of The Emgering World
Order,” in Robert Boyer and Daniel Drache eds., States
Against Markets:The Limits of Globalization. New York:
Rutledge, pp. 62-83.
Peter A. Hall and Rosemary C. R. Taylor(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Vol.64, pp. 936-957.
Robbins, Lionel (1935), An Essay On 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Science. London: Macmillan.
Rosenberger, Leif Roderick(1997), “Southeast Asia’s
Currency Crisis: A Diagnosis and Prescriptio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19, No.3 pp. 223-251.
Rostow, W.W. (1960), The Stage of Economic Growth: A Non-
Communist Manifesto, New York: Cambrige Universal Press.
Rudiger, Schott(1973), “Property: PartⅠ, Property from
the Ethnological Standpoint,” in C. D. Kerning, ed.,
Marxism, Communism and Western society: A Comparative Encyclolpedia., N.Y.: Herder & Herder, pp. 65-90.
Steinmo, Sven and Thelen Kathleen,(1992),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ilsm,” Compartive
Analysi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32.
Shirk, Susan(1993),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churmann Franz (1986),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L. A.,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homas Bauer(1983), “The Hungarian Alternative to Soviet-
Type Planning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Vol.7,
No.3, pp. 304-316.
Wu, Yu-shan(2002),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under Authoritarian Regime: China in
the 1990’s.,” in the Conference on the Political Reforms
of Mainland China in a Changing Global Societ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April 25-27.
Zuker, Lynne G. (1983),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ism in
Cultural Persistence,” in Powell, W.W. and Paul
J.DiMaggio,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 83-107.
三、網路資料
OECD,<關於直接外國投資報告>,2004.07.01,www.oecdchina.org/
下載日期:2007.04.15。
<2006中國的事實與數字>,2007.03.26,
http://big5.china.com.cn/economic/zhuanti/2006figures/txt/20
07-01/09/content_7627952.htm。下載日期:2007.04.15。
<2006年我國外貿達到1.76萬億美元>,2007.01.11,
http://www.customs.gov.cn。下載日期:2007.03.06。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增長迅速, 境外中資企業過萬家>,2007.04.02,
http://mnc.people.com.cn/。下載日期:2007.04.15。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2005.10.18,http: // www. xinhuanet.com。下載日期:
2005.10.25。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
2000.10.18,http://www.peopledaily.com.cn。下載日期:
2004.01.13。
<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若干重大關係-江澤民在黨的十四屆五中
全會閉幕時的講話(第二部份)>,1995.09.28,
http://www.people.com.cn。下載日期:2006.11.13。
<商務部:中國企業累計對外直接投資超700億美元>,2007.01.25,
http://big5.china.com.cn 。下載日期:2007.02.20。
中國海關總署,<2006年我國外貿達1.76萬億美元>,2007.01.11,
http://www.customs.gov.cn。下載日期:2007.01.19。
自由貿易協定警示站(FTA ALARM),2007.01.13,
http://fta.globalpes.com。下載日期:2007.3.10。
財政部,<92年12月份海關進出口貿易概況暨補充說明>,《中國時報》,
2004.01.07,http://news.chinatimes.com。下載日期:
2004.10.10。
丁瑤、王小廣、李軍傑與樊彩耀,<2006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報告>,新
華網,2006/10/19,http://www.xinhuanet.com/。下載日期:
2006.11.15。
汪曉波,<從FDI視角看中國改革的困境>,2006.02.16,
http://mnc.people.com.cn/。下載日期:2007.03.03。
徐尚禮,<中國海關:台灣出口市場中國躍居第一>,《中國時報》,
2004.01.01,http://news.chinatimes.com。下載日期:2005.2.07。
張毅,<2003年中國與三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均超過千億美元>,新
華網,2004.01.11,http://www.xinhuanet.com。下載日期:
2005.08.29。
謝曉波,<區域經濟理論十大流派即其評價>,《浙江經濟》,2003年第23
期,2003.11.16,http://www.drcnet.com.cn。下載日期:
2005.02.16。
譚瑾瑜,<台灣應密切關注區域貿易協定對APEC之影響>,《國家政策研究基
金會智庫評論》,2000.11.16,http://www.npf.org.tw/。下載日期:
2004.12.15。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02.09.20,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Programs,
http://usinfo.state.gov.。下載日期:200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