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昶亨 Liu, Chang-heng |
---|---|
論文名稱: |
林口地區民間儒家教化傳統與當代變革 The Tradition and Contemporary Transformation of Folk Confucianism in Linkou area |
指導教授: |
潘朝陽
Pan, Chao-Y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東亞學系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8 |
中文關鍵詞: | 儒家 、儒教 、儒家教化 、林口地區 、當代轉變 、家族 、族譜 、祠堂 |
英文關鍵詞: | The Enlightenment of Confucianism, Linkou, Contemporary Transformation, Chinese Folk life, Family Confucianism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15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5 下載: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擬由儒家實踐功夫中,與中國傳統民間生活關係最密切之儒家教化為著眼點,以林口地區為地理範圍,對儒家教化進行探索與思考。
本文從儒家傳統教化定義開始,釐清官方儒學與民間儒家教化之意涵,再由民間儒家傳統的實踐方向,分別為家族儒家教化、地方私塾與民間信仰三方面加以探究,將儒家思想落實的具體路徑作一整理的理解。
家族儒家教化,有族譜、祠堂及祭祀,私塾塾師的教化,不僅是識字謀生能力的培養,也有儒家教化道德實踐的意涵在其中,同時也是家族儒家教化的延展。民間信仰一方面安撫地方百姓,一方面也透過民間神明信仰達到勸善懲惡的道德實踐。
有了對臺灣儒家傳統的基本理解後,在第叁章及第肆章中,則聚焦於林口地區之儒家教化傳統發展。雖然位在北部地區,但林口開發較晚,家族的成形與影響力自然較慢形成,同時因為在臺北的邊陲,加上地勢及交通不便,文教開展自然較鄰近新莊、泰山地區晚。
儘管如此,在清末、日據迄於光復後,隨著家族力量的發展成熟,儒家教化的實踐,自然也展現在上述三方面的實踐。掌握住林口地區傳統儒家教化的沿革後,復將現代林口地區之儒教發展現況加以比對,透過訪談地方人士、教師、年輕學子,可在家族儒教、地方教育及民信仰方面,比對儒教傳統及現代的差異。更盼望能藉此找出儒家教化在林口及其他都市化地區,如何推展與延續的可能。
總之,本文企盼藉由釐清儒家教化的當代困難處,發掘出可能的方向及適應法門,期能在持續都市化的過程中,為儒家教化找到調適與延續之可能。
This thesis intends to focus on the Confucianism that is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life in Confucian practice, and explore and think about Confucianism with the geographical scope of Linkou.
The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definition of Confucian traditions, clarifies the meaning of official Confucianism and folk Confucianism, and then explores the three aspects of family Confucianism, local private schools and folk beliefs, and implements Confucianism. The specific path is a sort of understanding.
Family Confucianism, genealogy, ancestral halls and sacrific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private teachers are not only the cultivation of literacy and earning ability, but also the meaning of Confucian moral practice, and also the extension of family Confucianism. On the one hand, folk beliefs appease the local people,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the folk gods' beliefs, they can achieve the moral practice of persuading and punishing evil.
After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in Taiwan, in the third chapter and the third chapter,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in the Linkou region. Although i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due to the late development of the Linkou area, the forma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is naturally slower.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borders in Taipei, the terrain and the in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the culture and education are naturally later than the neighboring Xinzhuang and Taishan areas.
Despite thi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Japanese dynasty, after the recove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power, the practice of Confucianism is naturally manifested in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practice. After grasping the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in the Linkou area, we will compar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in the modern Linkou area. By interviewing local people, teachers, and young students, we can compare Confucian traditions in family Confucianism, local education, and folk beliefs. And modern differences. I hope to find out how Confucianism can be promoted and extended in Linkou and other urbanized areas.
In short, this article hopes to find out the possible directions and adaptation methods by clarifying the contemporary difficulties of Confucianism, and find the possibility of adjustment and continuation for Confucianism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urbanization.
參考書目:
古籍:
〔宋〕蘇洵:《嘉佑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宋〕歐陽脩:《歐陽文忠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宋〕朱熹 著:《四書集注》(臺南:大孚書局,1991年)。
〔宋〕朱熹、呂祖謙 撰,王廣 注:《近思錄》(山東:山東畫報出版社,2014年)。
〔明〕王守仁 撰、吳光 等編:《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清〕李光地,《榕村語錄》,收錄於(清)紀昀、永瑢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三一‧儒家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8年)。
史書
〔南朝宋〕范曄撰;(梁)劉昭補志;(唐)李賢注:《後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宋〕歐陽脩、宋祁合撰:《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唐〕李延壽 撰:《新校本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唐〕魏徵 撰:《新校本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清〕谷應泰 著《明史紀事本末》(臺北:新文豐出版,1985年)。
〔清〕錢𠷓:《甲申傳信錄‧卷四‧外戚》(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清〕陳文達:《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清〕江日昇:《臺灣外紀》(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趙爾巽等 撰:《清史稿列傳》(臺北:明文出版社,1985年)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
〔英〕貝利 著;于展、何美蘭 譯:《現代世界的誕生:1780~1914》(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日〕小島毅:《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地方志:
〔清〕胡文銓 修、周應業 纂:《廣德州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曾文敬 主修、張正昌 編纂:《蘆竹鄉志》(桃園縣:蘆竹鄉志編輯委員會,1995年)。
新莊市志編輯委員會:《新莊市志》(臺北縣:新莊市公所,1998年)。
臺北縣林口鄉公所:《林口鄉志》(臺北縣:林口鄉公所,2001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 主編:《臺北縣鄉土史料》(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龜山鄉公所:《龜山鄉志》(桃園:龜山鄉公所,2005年)。
戴德發 監修、盛清沂 總纂:《臺北縣志》(臺北縣: 臺北縣文獻委員會, 1960)。
專書:
王志宇:《寺廟與村落》(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王善軍:《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學生書局,1974年)。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2007年)。
吳震:《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邱榮裕:《邱榮裕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臺北:蘭臺出版社,2018年)
許倬雲:《中國人的精神生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7年)。
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陳支平,《近五百年來福建家族與社會文化》(北京:三聯書店,1991年)。
陳支平:《朱熹及其後學的歷史學考察》(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徐揚杰:《宋明家族治制度史論》(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梁漱溟:《鄉村建設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梁庚堯:《中國社會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張藝曦:《社群、家族與王學的鄉里實踐》(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6年)。
黃麗生:《邊緣與非漢:儒學及其非主流傳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黃麗生 編:《東亞客家文化圈中的儒學與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費孝通:《鄉土中國與鄉土重建》(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3年)。
潘朝陽:《儒家環境空間思想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2011年)。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5年)。
潘朝陽:《臺灣漢人通俗宗教的空間與環境詮釋》(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年)。
潘朝陽:《明清臺灣儒學論》(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
潘朝陽:《臺灣儒學的傳統與現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段凌平:《閩南與臺灣民間神明廟宇源流》(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
曾恕梅、簡瑞瑤、簡惠瑩編著:《選修歷史上》(臺南:翰林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1年)
楊懋春:《鄉村社會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70年)。
楊懋春:《人文區位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3年)。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1979年)。
劉曉東:《明代的塾師與基層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美〕柏文莉 著;劉雲軍 譯:《權力關係:宋代中國的家族、地位與國家》(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年)。
〔美〕韓德林 著;吳士勇、王桐、史楨豪 譯:《行善的藝術:晚明中國的慈善事業》(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年)。
〔日〕伊東貴之:《中國近世的思想典範》(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族譜:
林家齊、林家棟 共編:《外埔林氏家譜》(林口:自印,1986年)。
許永泉 編修:《林口許姓族譜》(林口:自印,1996年)。
周氏族譜編輯委員會:《周氏族譜》(臺北:成光出版社,1966年)。
臺北市周氏宗親會:《汝南周氏大族譜》(未載出版社及出版年)。
林口汝南周姓朝章祖宗親會:《中華民國汝南周姓朝章祖宗親會族譜》(林口:自印,2012年)。
嘉義縣蘇周連宗親會:《蘇氏大族譜》(嘉義:蘇氏族譜編輯委員會,1974年)。
學位論文:
于卓寰:《當代華人儒教論述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邱延洲:《鳳山地區鸞堂信仰及其社會網絡之研究–以鳳邑十一鸞堂為中心》(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陳建男:《清末日初台灣傳統文人的小說接受與創作─一個儒教視角的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陳婷筠:《胡錦濤時期的宗教政策與實踐:以儒教復興個案研究(2002~2012)》(臺北: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潘勳:《伊澤修二對臺教育政策之儒教利用》(臺北: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地圖集: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堡圖》(臺北:遠流出版,1996年)
期刊:
葉憲峻:〈清代臺灣儒學教育設施〉,《臺中師院學報》第13期(臺中:臺中師範學院,1999年)。
顏世安:〈析論論語中禮與仁的關係〉,《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七卷第2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2010年)。
陳支平:〈朱子學‧理學:唐宋變革與明清實踐〉,《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廈門:廈門大學,2014年)。
蔡錦昌:〈從「差序格局」到「感通格局」—社會學中國化的再一次嘗試〉,《第三次「臺灣社會理論工作坊》論文》(宜蘭:佛光大學社會系,2009年)
其他資料:
林口社區大學:《福神里長伯:咱的土地公》(新北市:林口社區大學,2016年)
網頁: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網頁:《臺灣官紳年鑑1934》「林口信用組合:林進富」http://mhdb.mh.sinica.edu.tw/mhpeople/bookimage.php?book=TN&uuid=ABDA2679-0B34-4A44-A5A3-32C4080D89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