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慧珍
Apinya Siriwan
論文名稱: 現代漢語「在+處所詞」與現代泰語相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Zai+locatives”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Its Counterparts in Thai with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指導教授: 陳俊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論文頁數: 241
中文關鍵詞: 漢語表示處所介詞「在」「在+處所詞」不同句式的用法泰語表示處所的系統漢泰對比分析教學語法
英文關鍵詞: Mandarin locative preposition 「zai」, 「zai + locative」sentence pattern, Thai locative system, contrastive study of Mandarin and Thai, Grammar Pedagog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64下載:5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基於「格語法(Case Grammar)」、認知語法的「句式語法」(Construction Grammar)以及「意象圖式(Image schema)」這些理論來探討解釋「在+處所詞」語意句法及篇章兩個層次。本文圍繞「在+處所詞」出現在句中不同位置而組成不同的句式類型這個概念將「在+處所詞」的句式分爲三類基本句式來討論,句首(主語前)、句中(動詞前)、句尾(動詞後)。然後分析討論「在+處所詞」各個相關構式的語意及句法功能特徵。本文探討的「在」本身為「介詞」,本身不具有實在意義,但並不是無義,由其本義引申出來的「存在」、「所在」義。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按照語義格可以將「在+處所詞」所引進的賓語分為「處所格(Locative)」與「終點格(Goal)」。正因爲「在+處所詞」本身具有複雜語義特徵和多重語法功能,加上學者受到母語的干擾 ,致使泰籍學習者使用介詞「在+處所詞」時有很高的偏误率。偏誤類型主要有:错序偏误(errors of ordering)、遺漏偏誤(errors of omission)、誤加偏誤(errors of addition)、誤代偏誤(errors of selection)四類。
    對於介詞「在」在泰語中的形式,詞彙上的功能對等於泰語介詞「thi」是最爲恰當的。但通過「在+處所詞」介詞短語的漢泰對比分析屬於「多對一」的形式。最後,本文以「結構複雜度」、「語義複雜度」、「跨語言距離」三個平面為標準列出對泰籍漢語學習者「在+處所詞」的教學排序並提出相應的教學對策。
    我們之所以以這些為基礎,主要是爲了給泰籍學習者漢語學習者在學習「在+處所詞」前,對這個語法點有個初步的概念,減少他們學習「在+處所詞」的各個方面困難與干擾,包括種種類型的使用偏誤,從而提高對「在+處所詞」的掌握度,以使他們能正確運用「在」的各種語義功能。

    This research is mainly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Case Grammar」, 「Construction Grammar」, and 「Image schema」 to investigate the syntactic meaning and discourse of 「zai+locative」.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used 「zai+locative」 in different sentence locations and patterns to discuss the sentence front (subject front), sentence middle (verb front), and sentence end (verb end). Further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ve meaning and syntactic characteristics of 「zai+locative」. The 「zai」 in this research is a preposition. It has no concrete meaning, but does not mean it has no meaning. The 「zai」 that this research observe is the core meaning that circulate itself, which is 「existence」 and 「being」.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shows in semantic case, the object in 「zai+locative」 can be 「Locatvie」 and 「Goal」. The reason being 「zai+locative」 itself has complicated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and multiple grammatical function. Moreover, the influence by ones native language can lead to numerous language errors. The four common types of errors found in Thai native learners are: 「errors of ordering」, 「errors of omission」, 「errors of addition」, and 「errors of selection」.
    Preposition 「zai」can be refer to as 「thi」 in Thai language, as they both has the similar lexical function. But, through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prepositional phrase,「zai+locative」,it appeared to be a 「multiple to one」 figure. Lastly, based upon the 「constructive complicity」, 「semantic complicity, and 「crosslinguistic rang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ome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for improving Chinese language pedagogy. The reason we focuse on these basics were to give Thai learners some precautions in using 「zai+locative」. Also, to reduce the difficulties and interference they face while learning 「zai+locative」. As well as, aim to prevent all other types of usage errors in 「zai+locative」. Hopefully in the future, Thai learners can extend their language usage of the preposition of 「zai」 itself.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辭 III 目錄 V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範圍 4 第三節 研究架構 5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有關「在+處所詞」之基本概念與一般性原則 9 一、「在」的語義引申概念 9 二、介詞「在」之歷時語義發展 11 三、「在+處所詞」短語中内部關係 15 第二節 有關「在+處所詞」之相關理論 20 一、意象圖示(image schema)與「在」的「空間」概念 20 二、「在」的「構式語法」理論之研究 22 (一)Goldberg(1995) 23 (二)沈家煊(1999) 24 (三)小結 28 三、「在」的相關語義研究—「格語法」研究 28 (一)Fillmore 29 (二)鄧守信 30 (四)小結 33 第三節 「在+處所詞」之文獻探討 33 一、「在+處所詞」句法分佈位置 33 二、「在+處所詞」之認知語法的角度 37 三、「在+處所詞」之事件結構研究 47 四、現代漢語「在+處所詞」 篇章角度之研究 51 第四節 泰籍學習者使用「在+處所詞」常見偏誤的相關研究 60 第三章 論文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65 第一節 論文架構 65 一、本文分析「在+處所詞」的基本理論 65 二、本研究架構 66 第二節 研究工具 67 一、問卷 67 二、語料蒐集 69 第三節 小結 70 第四章 「在+處所詞」之界定 71 第一節 「在+處所詞」語義分類和句法功能 71 一、「在+處所詞」的語義分類 71 二、「在+處所詞」之句法功能 72 三、「在+處所詞」介詞短語的綜合分類表 73 四、動詞的語意特徵之分類 74 第二節 現代漢語「在+處所詞」之語料分析與驗證 76 第三節 「在+處所詞」的語義句法界定 78 一、「在1」的語義句法功能 78 (一)「在1A」的語義句法功能 81 (二)「在1B」的語義句法功能 86 (三)「在1C」的語義句法功能 90 二、「在2」的語義句法功能 94 三、小結 104 第四節「在+處所詞」的篇章功能 104 一、「在+處所詞」的管轄範圍 104 二、信息焦點 110 三、前景與背景 114 四、「在+處所詞」的銜接與連貫功能 118 五、小結 125 第五章 現代泰語處所表達法探討 127 第一節 論説現代泰語表處所形式與類型之界定——以介詞「ˈtʰîi」為例 127 一、泰語表處所形式之特徵 128 (二)泰語中表處所的概念 130 二、泰語表處所介詞的語義分類 132 四、泰語表處所介詞的語法特徵 140 (一)論説「ˈtʰîi」與其他表處所標記之詞性 140 第二節 現代漢語介詞「在」的功能意義與泰語相對應詞語 153 一、《現代漢泰詞典》對「在」之泰語對應詞語 153 二、從泰漢詞典探討現代泰語「ˈtʰîi」的功能語義 156 三、現代泰語「ˈtʰîi」的功能語義延伸情形 164 四、泰籍學習者所用來翻譯「在+處所詞」介詞短語的泰語形式 169 第六章 漢泰對比分析 171 第一節 漢泰對比分析的基本概念與理論 171 一、對比分析的依據與對比範圍 171 二、漢泰對比的基本概念 172 第二節 功能性對比與形式對比 179 第三節 「在+處所詞」與泰語相應形式語義句法對比分析 183 一、「在1」的語義語法對比 183 二、「在2」的語義語法對比 192 第四節 漢泰篇章對比分析 194 第五節 泰籍學習者使用「在+處所詞」介詞短語的偏誤 197 一、錯序偏誤(Misordering) 198 二、遺漏偏誤(Omission) 202 三、誤加偏誤(Addition) 203 四、誤代偏誤(overrepresentation) 205 第七章 教學排序與教學内容 207 第一節 教學語法的基本原則 207 第二節 漢語「在+處所詞」介詞短語對泰籍學習者的教學排序 210 一、結構:結構愈複雜,困難度愈高。 210 二、語義:語義愈複雜,困難度愈高。 213 三、跨語言:跨語言差距愈大,困難度愈高。 216 四、「在+處所詞」的教學排序 219 第三節 漢語「在」介詞短語對泰籍學習者的教學内容 223 一、「在1」的教學内容 224 二、「在2」的教學内容 227 第四節 小結 228 第八章 結論 229 第一節 總述 22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省思 231 參考文獻 233 中文部分 233 泰文部分 235 英文部分 237 網路資訊 238 附錄 239

    中文部分
    王還 (1957)。說「在」。中國語文。2。25-26。
    趙元任(1968)。69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鄧守信(1975) 現代漢語語法論文集。臺北:文鶴出版社。
    黃宣範(1978)。中英翻譯:理論與實踐。臺北:文鶴。
    范繼淹(1982)。論介詞短語「在+處所詞」。語言研究,1,71-86。
    朱德熙(1982)。語法近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鄧守信(1983)。對外漢語語法點難易度的評定。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 索。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魯健驥(1984)。中介語理論與外國人學習漢語的語音偏誤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
    俞光中(1987)。「V在NL」的分析及其來源獻疑。語文研究。3。
    戴浩一(1988)。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國外語言學。1,10-19。
    李監定(1990)。現代漢語動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漢民;徐赳赳(1992)。篇章中的「在+處所」結構。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
    齊滬揚(1994,12月)。「N+在+處所+V」句式語義特徵分析。漢語學習,6,21-28。
    劉月華(1996)。 實用現代漢語語法。臺北:師大書苑出版社。
    崔希亮(1997)。動詞的語義、配价以及論元之間的關係—以漢語「在」字結構為例。第五屆國際漢語教學,北京
    方霽(1998)。「我在加州住」與「我住在加州」—試論「NP在PPVP」與「NPVP在PP」的區別。對外漢語教學探討集。39-48。
    齊滬揚(1998,6月)。動作「在」字句的語意、句法、語用分析。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7,61-67。
    齊滬揚(1999,4月)。表示靜態位置的狀態「在」字句。漢語學習, 2,1-7。
    俞詠梅(1999)。論「在處所」 的語義功能和語序制約原則。中國語文。1,21-29。
    王一平(1999)。介詞短語「在處所」前置、中置和後置的條件和限制。語文建設,5。
    沈家煊(1999)。「在」字句和「給」字句。中國語文。2,94-102。
    黃婉梅(2002,7月)。表處所的「在Np」的語義分析。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84-86。
    張寳勝(2002)。「在」 + NP在句中的位置和動詞的類。語法修辭問題探素。
    黃婉梅(2003,9月)。「在」字句研究補述。樂山師範學院學報。18,35-38。
    鄧守信(2003)。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總則。第七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
    會論文集,第七冊-教學應用組(頁170-176)。
    鄧守信(2003)。對外漢語語法點難易度的評定。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
    索-首屆國際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研討會論文集(頁103-11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林齊倩(2004)。「VP+在L」和「在L+VP」。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3,72-78。
    陸儉明(2004)。增強學科意識,發展對外漢語教學。世界漢語教學。第1期。
    林齊倩(2004)。介引處所的介詞短語「在NL」。碩士論文:蘇州大學。
    陳立元(2005)。把字句的教學語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叔湘(2005)。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
    林齊倩(2006)。「NP+在NL+VP「與「在NL+NP+VP」。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1,41-49。
    陳俊光(2007)。 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臺北:文鶴出版社。
    許愛聯(2007)。泰國學生使用含表示處所介詞「在…」句子的偏誤分
    析。曼谷:朱拉隆功大學文學係對比分析課程期末報告。
    吳素蘭(2007)。從中泰對比看泰國學生漢語常用介詞的習得與教學。蘇州: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洪于惠(2007)。「在」之語料庫分析及其教學語法。台北:台北師範大學華語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春霞(2007)。漢語「向」、「朝」、「往」之語義分析與教學語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p.93。
    屈承熹(2009)。 漢語認知功能語法。臺北:文鶴出版社。
    張國憲(2009)。「在+處所詞」構式的動詞標量取值及其意義浮現。中國語文。4,346-358。
    張國憲(2010)。「在+處所詞」狀態構式的事件表述和語篇功能。中國語文。6,483-495。

    泰文部分
    Phanthumetha, Nawawan (1911). ไวยากรณ์ไทย (Waiyagorn Thai; Thai Grammar). Bangkok :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Sumittra Angwattnakul(1966)。Preposition in Thai. Bangkok :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Press.
    Ratree Tanwarachorn(1981). 泰語中的語法化.,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Press.
    Phanthumetha, Nawawan (1982). ไวยากรณ์ไทย (Waiyagorn Thai; Thai Grammar). Bangkok :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Phanupong, Wijin (1985). โครงสร้างของภาษาไทย: ระบบไวยากรณ์ (Krongsangkongphasathai: Rabobwaiyagorn; The Structure of Thai Language: Syntax). Bangkok: Ramkamhang University.
    Thonglor, Kamchai (1987). หลักภาษาไทย (Lagphasathai; The Core of Thai Language). Bangkok: Ruamsarn Company Limited.
    Ratree Chamniyom (1991). A study of prepositions converted from verbs in Thai,Silpakorn University Press.
    Intratat, Jaratdao (1996). กระบวนการที่คำกริยากลายแป็นคำบุพบทในภาษาไทย (Grammaticalization of Verbs into Prepositions in Thai). Bangkok: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Graduate School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蔡文星(1999)。泰中辭典。曼谷:中美出版社。
    泰國王家藝術學院(2000)。泰語詞典. 曼谷 : 泰國南美出版社。
    Susadee Maneekanjanasing (2000). Common errors in the us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by Third and Fourth year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Arts Students
    楊漢川(2002)。 現代漢泰詞典。曼谷 : 然三出版社。
    Pensuda Chowvanich (2002) . Common errors in the us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by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Arts Students in the academic year 2000 and 2001
    裴曉睿(2003)。 漢泰詞典。曼谷 : 地勢迪出版社。
    蕭少雲(2003)。 泰漢詞典。曼谷,泰國南美有出版社。
    Prasithrathsint, Amara (2006). หน่วยสร้างที่มีข้อขัดแย้งในไวยากรณ์ไทย (Nuaysangtimi-korkadyang nai waiyagorn thai: Controversial Constructions in Thai Grammar. Bangkok :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Publisher.

    英文部分
    Prator, C. (1967), Guidelines for planning classe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Work Papers i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Matter, Methods,
    Materials. Los Angeles: Department of Englis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Fillmore, C. J. (1971). Some problems for case grammar. Georgetow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Lakoff, G. (1972). 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apers8.
    Teng, S.-H. (1975). A semantics study of transitivity relations i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order, S. Pit (1981). 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 Oxford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llmore, C. J. (1982). The Case For Case. In E. Bach and R. T. Harms (Eds.).
    Universals in linguistic theory (pp. 1-90).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Li & Thompson(1983)。漢語語法(黃宣範譯本).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Langacker, R. 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Mark. (1987)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opper, Paul J (1991) . On Some Principles of grammaticization. In Elizabeth Closs.
    Terence Odlin (1994) .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ldberg, Adele E (1995) .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Structure. The University Chicago Press.
    Teng, S.-H. (1998). Sequencing of structures in a pedagogical grammr.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3, 2, 41-52.
    Teng, S.-H. (2003). The semantics of causatives in Chinese. In S.-H. Teng (Ed.). (2005).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syntax[漢語語法論文集](pp. 283-298).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網路資訊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http://db1x.sinica.edu.tw/cgi-bin/kiwi/mkiwi/mkiwi.sh
    泰國國家語料庫(Thai National Corpus :TNC)ling.¬arts.¬chula.¬ac.¬th/¬TNC/-index.¬php
    Chinese Dictionary, Learn Chinese Mandarin Online :www.nciku.com
    SEAlang Library Thai Dictionary Resources : http://www.sealang.net/thai/
    說文解字 :http://www.shuowen.org/index.php?kaishu=%E5%9C%A8&pinyin=&bushou=&bihua=&jiegouleibie=&jiegou=&xuxuanfanqie=&juanshu=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