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魏孟涓
Wei, Meng-Chuan
論文名稱: 「臺灣國際打擊樂節」品牌策略之探討
Exploring the Brand Strategy of the‘Taiwan International Percussion Convention Festival’
指導教授: 何康國
Ho, Kang-Kuo
口試委員: 何康國
Ho, Kang-Kuo
王孟超
Wang, Austin
呂弘暉
Lu, Hung-Hui
口試日期: 2025/01/07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5
畢業學年度: 11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3
中文關鍵詞: 臺灣國際打擊樂節藝術節慶品牌策略行銷策略
英文關鍵詞: Taiwan International Percussion Convention, Arts Festivals, Brand Strategy, Marketing Strategy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深度訪談法文獻分析法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藝術節慶在文化和娛樂領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品牌策略對其成功至關重要,但一個優秀的品牌策略不僅僅是一個吸引人的標誌或行銷宣傳,它還包括如何將藝術、文化和娛樂元素融入品牌核心,以獲得參與者和觀眾的共鳴,從而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品牌策略不僅塑造了藝術節的形象,還定義了它的價值觀和在參與者心中的位置,研究者將針對其品牌策略、品牌價值方面展開研究。而臺灣許多藝術節慶的品牌策略都面臨著一定的不穩定性和挑戰,這包含如何在不斷變化的文化和娛樂環境中保持吸引力,以及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如何在參與者和觀眾中建立積極的形象,這都是一大難題。
    本研究將深入探討藝術節慶品牌策略,以臺灣國際打擊樂節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分析,運用文獻分析法整合所蒐集的文獻資料,以及訪談臺灣國際打擊樂節第十一屆之創辦者、演出者、贊助商、相關領域者、執行單位及參與者。透過文獻分析與不同的觀點及經驗分享進行交叉比對,以利分析出更完整的研究結果。

    Arts festivals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cultural and entertainment domains, and a successful brand strategy is crucial for their success. However, an excellent brand strategy goes beyond an attractive logo or marketing campaign; it encompasses integrating artistic, cultural, and entertainment elements into the brand core to resonate with participants and audiences, thereby achieving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Brand strategy not only shapes the image of arts festivals but also defines their values and position in the minds of participants. Researchers focus on brand strategy and brand value aspects. Many arts festivals in Taiwan face certain instability and challenges in their brand strategy, including how to maintain attractiveness in a constantly changing cultural and entertainment environment, stand out in a competitive market, and establish a positive image among participants and audiences.
    This study will delve into arts festival brand strategy, with the Taiwan International Percussion Convention as the primary subject of analysis. The study will utilize literature analysis to integrate collected literature data and interviews with founders, performers, sponsors, stakeholders, and participants of the 11th edition of Taiwan International Percussion Convention.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cross-referencing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experiences, a mor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utcome will be derive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藝術節慶品牌策略之探討 4 第二節 藝術節慶的行銷策略 15 第三節 臺灣國際打擊樂節發展歷程 17 第四節 近五年國內外的碩博士論文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工具 31 第二節 研究架構 3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4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訪談大綱 37 第五節 研究限制 45 第六節 研究倫理 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7 第一節 臺灣國際打擊樂節創辦動機 47 第二節 臺灣國際打擊樂節品牌策略 60 第三節 臺灣國際打擊樂節行銷策略 63 第四節 臺灣國際打擊樂節優勢及劣勢 70 第五節 臺灣國際打擊樂節未來發展及期望 75 第六節 本章小結 76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7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5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88 參考資料 91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中文) 94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英文) 95 附錄三 訪談逐字稿 96

    Philip Kotler Lane Keller, Alexander Chernev Kevin(2023)。行銷管理(Kotler/Marketing Management 16e)。台北市:華泰文化。
    Scheff Kotler Joanne Philip(1998)。票房行銷-菲利浦.科特勒談表演藝術行銷策略。台北市: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Tobie S.Stein Bathurst, Renee Lasher, Donna Walker-Kuhne Jessica(2023)。表演藝術管理:專業應用指南。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Wheeler Alina(2011)。脫穎而出的品牌致勝秘密。台北市:旗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方瑞瑜、何康國、吳家禎、李佳欣、沈奐恩、林孟穎、林儀瑄、張郁珮、黃郁琁、謝雲麒(2016)。國際藝術展攻略-愛丁堡藝穗節。台北市:臺灣師大出版社。
    王瑋琳(2021)。以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新舞臺藝術節」(2015-2020)個案探討企業基金會舉辦之表演藝術節慶。台北市。
    朱宗慶(2022)。心有所愛, 全力以赴: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五年工作實錄。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朱宗慶、盧家珍、林冠婷(2021)。玩真的!朱宗慶的藝術文化必修課。台北市: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何康國(2010)。我國表演藝術團體:組織定位與經營策略。台北市:小雅音樂有限公司。
    何康國(2011)。藝穗節與藝術節。台北市:小雅音樂有限公司。
    吳孟瑾(2021)。展演中心行銷策略之探討-以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為例。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藝術行政暨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吳淑鈴(2001)。台灣國際藝術節建構之研究。嘉義縣:南華大學。
    汪志堅、陳才、吳碧珠、張淑楨、周峰莎、張惠真、楊燕枝(2022)。行銷管理:綱要與評量。新北市: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亞倫‧凱勒,蕾妮‧馬里諾,丹‧華萊士(2020)。品牌物理學:科技力量與消費模式背後隱而未現的行銷科學。台北市:大寫出版社。
    林子珺(2023)。異業合作主題式文創商品品牌行銷之探討-以三木藝術為例。 台北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
    林欣(2021)。「國際大師鋼琴藝術節」品牌策略之研究。 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
    林霈蘭(2006)。 從文化創意產業的觀點探討朱宗慶打擊樂團隊的多元發展。 台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邱志聖(2019)。品牌策略與管理。 台北市: 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姚國強(2020)。後疫情時代直播演唱會之行銷策略研究。台中市: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
    胡政源、蔡清德、李心怡(2022)。品牌管理 廣告與品牌管理。新北市: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耿慶瑞、陳銘慧、蔡瑤昇、江啟先、廖森貴、胡同來、田寒光、謝效昭(2022)。行銷學(第二版)。新北市: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莊旺霖(2022)。後疫情時代藝術品行銷策略之研究。桃園市:開南大學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陳伶(2023)。臺灣表演藝術團體參與愛丁堡藝穗節之動機與效益-以長弓舞蹈劇場為例。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
    陳俞蓁(2022)。視覺識別運用在整合行銷傳播分析之研究 ─以台、日地景藝術節為例。台北市: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創新設計與管理碩士班。
    陳宣伃(2021)。臺灣新冠肺炎時期對民間表演藝術團隊經營之影響探討──以朱宗慶打擊樂團、故事工廠、阮劇團為例。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
    葉明桂(2022)。品牌的技術和藝術:向廣告鬼才葉明桂學洞察力與故事力。台北市: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劉敬恩(2024)。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之創新與品牌定位。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研究所。
    劉嘉惠(2014)。探討鍵盤打擊樂教學對幼兒音樂教育的幫助─以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為例。台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碩士在職專班音樂專業師資教育組。
    蔡毓珊(2012)非營利組織行銷策略之研究–以朱宗慶打擊樂團為例。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
    鄧昱佑(2023)。顧客基礎觀點的品牌權益分析 —以臺中國家歌劇院為例。高雄市: 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研究所。
    鄭亦汝(2017)。 臺灣現代劇團藝術行政工作者的自我實現與工作價值之研究。 台北市: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
    蕭羽廷(2020)。臺中國家歌劇院品牌策略探討。 臺北市。
    戴國良(2022)。圖解行銷學(第五版)。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羅凱揚、蘇宇暉、鍾皓軒、楊超霆(2020)。STP 行銷策略之 Python 商業應用實戰|網路爬蟲x機器學習x數據分析。台北市:碁峰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30/02/0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