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永章
論文名稱: 雲林大部花鼓陣發展過程之研究
指導教授: 蔡禎雄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4
中文關鍵詞: 大部民俗體育花鼓陣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4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雲林大部花鼓陣發展過程之研究
    摘要
    花鼓陣自民國五十四年傳入大部後,即成為地方廟會活動時的陣頭,早年雖曾風光一陣子,然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農村人口大量外流,大部花鼓陣出現青黃不接的窘境。所幸於民國八十年左右,在地方人士及政府相關措施的努力推動下,花鼓陣成為大部的最具特色的活動。本論文針對大部花鼓陣的發展過程的起承轉合,藉由文獻分析與人物訪談,究明它的發展歷程中有何特殊面貌。
    根據筆者研究,對其提出幾點論述:
    一、大部位在雲林縣褒忠鄉的一個小社區,居民世代以農為生。花鼓陣的成立乃因大部本身沒有一個陣頭,有鑑於此大張招先生於民國五十四年,聘請褒忠鄉民林成裕先生到大部教授花鼓陣。
    二、花鼓陣雖源自於跳鼓陣,但已走出自己的風格。大部花鼓陣的特色在於腳步的動作、陣勢的變換及獨特的花衣服。民國八十三年婦女花鼓陣成立後,除陣勢增加變化外,服飾上的改變甚鉅,斗笠、全套花衣服、繡花鞋,讓大部花鼓陣在廟會中蛻變成注目的焦點。民國九十年的國際性活動的參與,將劇情融入花鼓陣的展演上,開啟花鼓陣的另一特色。
    三、「大部花鼓文化促進會」這個自發性的民間組織,為真正落實文化的扎根與社區的再造,促進會一方面與居民進行溝通,另一方面積極尋求外在奧援。促進會重要幹部楊素蕊、張三旗、張清運及地方的領袖的奔走下,大部成為台灣第一個自發性辦理社區總體營造的地方。民國八十五年全國文藝季的舉辦及日後花鼓節的舉辦都是促進會的重要工作之一。
    四、政府在民國八十左右隨著政治環境的轉折,逐步重視鄉土文化的發展,如教育部於民國八十二年修定中、小學課程標準中將鄉土教育納入正式課程的一部份;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的社區總體營造案、全國文藝季的轉型等措施均對大部花鼓陣的發展造成影響。
    五、大花鼓陣的成立是基於宗教的需求,對居民來說是休閒娛樂的 一部份,也是村民聯絡情感的媒介。後來經歷各式各樣活動的舉辦後,大部花鼓陣已成為大部的代言人、媒體的焦點,居民對於花鼓陣益加重視,花鼓陣不光只是一個宗教性的陣頭,同時也是大人的驕傲。
    六、綜觀上述,大部原本只是默默無聞的小農村,自從有「大部花鼓文化促進會」來推動社區文化的重建與保存,加上政府對地方文化的重視及學術單位的協助,讓大部花鼓陣更加茁壯,褒忠鄉也推展成花鼓之鄉。從筆者的訪談及文獻的探索來看,大部這個小社區能匯集如此多的能量,「人的因素」是關鍵所在。是故「大部花鼓文化促進會」對大花鼓陣發展過程的影響,居功厥偉。
    關鍵詞:大部、民俗體育、陣頭、花鼓陣

    The Research For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wa-Ga Chen in Da-Bue,Yunlin
    Abstract
    Since the Hwa-Gu Chen was introduced to Da-Buh, it then became an activity of temple called “Chen-Toe”. It was famous at once. However, follow the transfer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ociety, a large population is moving out from rural village. Hwa-Gu Chen faced the dilemma because of the lack of performers in that period. Fortunately, in 1990’s, because of the pushing from local gentleman and the government, Hwa-Gu Chen has become the most unique activity in Da-Buh. This research is about the history and the special feat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wa-Gu Chen by interviewing some elder and searching literatures. There are some summaries of the research:
    1.Da-Buh is one of the small rural communities in Bao-Chung, Yun-Lin. Because Hwa-Gu Chen did not have a leader, Chao Chaung hired by Cheung-Yu Lin taught Hwa-Gu Chen and became a team leader in 1965. Hwa-Gu Chen then was started.
    2.Hwa-Gu Chen was deviated from Tao-Gu Chen, but now it has it’s own characters. The characters of Da-Buh Hwa-Gu Chen include the move by the foot, the direction changing of Chen-Toe and special costumes.
    3.Da-Buh Hwa-Gu Culture Promote Association plays a rol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residents and seeks for economic sponsor. It also holds many performances in national art seasons.
    4.The government has focused on rural culture since1990’s. Rural culture becomes a part of textbook in1993 and other policies make big influences of Da-Buh Hwa-Gu Chen.
    5.Hwa-Gu Chen was an activity of religion at the beginning. It became an entertainment later, and a bridge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sidents. Hwa-Gu Chen is not only a religion activity but also a proud of Da-Buh.
    6.Da-Buh was a small unfamiliar village before, but now it famous for Hwa-Gu Chen and became a model community in the country. We can see that small community will grow up, because of the Hwa-Gu Chen. Da-Buh can concentrate our attention on culture power, because the key point is “person factor”. Da-Buh Hwa-Gu Culture Promote Association also has significant impact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Finally, we hope it will make this activity succeed.
    Keywords:Da-Buh Folk Sports Chen-Toe Hwa-Gu chen

    雲林大花鼓陣發展過程之研究 目 錄 序章---------------------------------------------------------------------------------1 壹、 研究動機與目的---------------------------------------------------------------1 貳、 相關文獻探討和研究的意義-----------------------------------------------2 第一章大花鼓陣的源起 第一節 大花鼓陣成立的時代背景-------------------------------------17 第一項 地方文化的漠視---------------------------------------------17 第二項 官方的對應措施---------------------------------------------18 第三項 大花鼓陣的成立------------------------------------------25 第二節 跳鼓陣前導下的大花鼓陣-------------------------------30 第一項 跳鼓陣的內涵-----------------------------------------------30 第二項 花鼓陣的內涵-----------------------------------------------38 第三項 跳鼓陣與花鼓陣的比較----------------------------------54 第三節 大花鼓陣與地方上的互動--------------------------------56 第一項 宗教力量的參與-------------------------------------------56 第二項 促進人際交流----------------------------------------------58 第三項 休閒娛樂的花鼓陣----------------------------------------59 第四節 本章小結-----------------------------------------------------61 註釋-------------------------------------------------------------------------63 第二章 大花鼓陣的再造 第一節 鄉土文化的抬頭--------------------------------------------------66 第一項 當時的社會概況--------------------------------------------------66 第二項 台灣文史工作室的興起----------------------------------67 第三項 大花鼓文化促進會的成立----------------------------------72 第二節 文化促進會主導下的大花鼓陣----------------------------78 第一項 婦女花鼓陣的成立-----------------------------------------------78 第二項 陣勢、動作內容的改變----------------------------------------78 第三項 服裝、人數的改變-----------------------------------------------85 第三節 大花鼓陣與地方上的互動-------------------- -------------88 第一項 大花鼓陣的成果展現 ---------------------------------------88 第二項 花鼓陣功能的轉折-----------------------------------------------93 第三項 社區小學花鼓陣的成立-----------------------------------------95 第四節 本章小節---------------------------------------------------------100 註釋-------------------------------------------------------------------------102 第三章 大花鼓陣的茁壯 第一節 時代背景--------------------------------103 第一項 社會概況------------------------------103 第二項 官方的對應措施-----------------------104 第三項 官方政策與大的對應---------------116 第二節 官方積極參與後的大花鼓陣------------120 第一項 官方的協助-----------------------120 第二項 陣勢動作的變容----------------------125 第三節 大花鼓陣與地方上的互動-------------132 第一項 國際活動的參與-----------------------------133 第二項 花鼓陣功能的轉折--------------------------134 第三項 其它社區及學校的參與------------------------------137 第四節 本章小結-----------------------------140 註釋---------------------------------------------142 第四章·結章 第一節 結論------------------------------------------------------------------------145 第二節 今後研究課題------------------------------------------------------------148 參考文獻---------------------------------------------------149 附 錄 附錄一:大廍花鼓陣發展大事年表(民國38年—民國90年)-----------------156 附錄二:各屆花鼓節活動內容---------------------------------------------------------162 附錄三:大花鼓文化促進會爭取地方建設資料---------------------------------164

    參考文獻
    一、 法令規章
    1、 教育部,『國民學校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1952年。
    2、 教育部,『國民學校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1962年。
    3、 教育部:『中華民國教育年鑑』(第四次),台北:正中書局,1974年。
    4、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台灣省國民體育有關法令彙編』,台北:台灣省教育廳,1979年。
    5、 教育部體育司:『體育法規選輯』,台北:教育部,1984年。
    6、 行政院文建會:『文化建設重要法令彙編』,台北:行政院,1988年。
    7、 台灣省政府:『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志11卷---國民體育』。(光復前後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之概況及推展)。
    8、 台灣省教育廳:『台灣教育史料彙編』(體育教育篇),台北:台中圖書館,1988年。
    9、 行政院體委會:『體育法規彙編』,台北:行政院,1989年。
    10、 李永熾、薛化元:『台灣歷史年表1945-1988』,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1990年。
    11、 李仁德:『體育法令彙編』,台北:一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12、教育部:『中華民國教育年鑑』(第六次),台北:教育部,1996年。
    13、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台灣省體育法規彙編』,台北: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97年。
    二、 政府出版品
    1、 台南縣政府:『台南縣志』,台北:台南縣政府,1970年。
    2、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灣省通志』,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
    3、 教育部:『中國民間傳統技藝調查與現況』,台北:行政院教育部,1984年。
    4、 教育部:『中國民間傳統技藝與藝能調查研究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部,1984年。
    5、 教育部:『中國傳統技藝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教育部,1984年。
    6、 台灣省政府文化處:『文化建設與教育發展』,台北:省文化處,1995年
    7、 雲林縣褒忠鄉大花鼓文化促進會:『跳躍花鼓大情活動成果專輯』,台北:雲林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8、 雲林縣政府:『雲林縣發展史(上、下冊)』,台北:雲林縣政府,1997年。
    9、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花鼓傳鄉情』,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年3月。
    10、 臺灣省手工研究所:『社區總體營造-行政能源手冊』,台北:臺灣省手工研究所,1997年。
    11、雲林縣政府,『雲林縣政府八十六年施政計畫』,台北:雲林縣政府,1997。
    12、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主編:『雲林縣鄉土史料耆老口述歷史叢書』,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
    13、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年10月。
    14、台灣省政府文化處:『兩岸民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省文化處,1999年。
    15、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我國民俗體育活動現況與發展策略之研究,初稿』,台北:行政院體委會,1999年5月。
    16、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台北:行政院體委會,1999年7月。
    17、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年。
    18、雲林縣政府,『雲林縣政府統計要覽』,台北:雲林縣政府,44-51期,1993-2000年。
    三、 專書類
    1、 毛一波:『台灣文化源流』,台北:台灣省新聞處,1969年。
    2、 連雅堂:『台灣通史』,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70年。
    3、 婁子匡、許常樂:『台灣民俗源流』,台北:省政府新聞處,1971年。
    4、 林惠祥:『民俗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5、 陳國均:『文化人類學』,台北:三民書局,1977年。
    6、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8年
    7、 李秉彝:『中華民俗體育』,台北:台灣書店,1980年。
    8、 吳瀛濤:『台灣民俗』,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0年。
    9、 邱坤良:『野台高歌』,台北:皇冠出版社,1980年。
    10、片崗嚴著、陳金田譯:『台灣風俗誌』,台北:大立出版社,1980年。
    11、吳騰達:『民俗遊藝』,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0年。
    12、陳奇祿:『民族與文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13、吳文忠:『中國體育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1981年。
    14、吳騰達:『台灣民間武獅之研究』,台北:大立出版社,1983年。
    15、許義雄:『體育的理念』,台北:現代體育出版社,1983年。
    16、彭懷恩,『中華民國政治體系的分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3年。
    17、凌志四:『台灣民俗大觀』,台北:大威出版社,1985年。
    18、劉還月:『台灣民俗誌』,台北:洛城出版社,1986年。
    19、賴健祥:『今日台灣中部民俗』,台北:東方文化,1986年。
    20、尹建中:『民間傳統的傳遞與發揚』 臺大考古人類學刊第九種,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1987年。
    21、朱鋒:『南台灣民俗』,台北:『中國民俗學會』,1987年。
    22、王客敬:『台灣民間產業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87年
    23、胡小明:『民族體育集錦』,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24、黃文博:『台灣民間信仰見聞論』,台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88年。
    25、邱金松:『運動社會學』,台北:國立體育學院,1988年。
    26、陳健銘:『野台鑼鼓』,台北:稻鄉出版社,1989年。
    27、蔡相輝:『台灣的祠祀與宗教』,台北:臺原出版社,1989年。
    28、林美蓉:『人類學與台灣』,台北:稻鄉出版社,1989年。
    29、陳健銘:『野台鑼鼓』,台北:稻鄉出版社,1989年。
    30、黃美英:『台灣文化斷層』,台北:稻鄉出版社,1990年。
    31、劉一民:『運動哲學研究』,台北:師大書院,1991年。
    32、黃文博:『台灣藝陣傳奇』,台北:臺原出版社,1992年。
    33、陳麗娥:『車鼓戲之研究』,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
    34、林美蓉:『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台北:自立晚報,1993年。
    35、劉進慶等:『台灣之經濟』,台北:人間出版社,1993年,頁36。
    36、盛崎、丁志明:『中國傳統體育風俗』,台北:百觀出版社,1994年。
    37、高丙中:『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38、陳正之:『樂韻泥香-台灣的傳統藝陣』,台北:台灣省新聞處,1995年。
    39、邱坤良:『民俗藝術的維護』,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年。
    40、林美蓉:『台灣文化與歷史重構』,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
    41、吳騰達:『台灣民間陣頭技藝』,台北:東華書局,1996年。
    42、王衍芬:『社區文化建設』,台北:財團法人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1996年。
    43、蔡宗信:『武龍技藝之研究』,台北:供學出版社,1997年。
    44、吳騰達:『跳鼓陣研究』,台北:台灣省教育廳,1997年。
    45、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
    46、王兆祥、劉文智:『中國古代廟會』,台北:商務出版社,1998年。
    47、張仁善:『中國古代民間娛樂』,台北:商務出版社,1998年。
    48、李亦園:『田野圖像-我的人類學生涯』,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1999年。
    49、劉還月:『台灣民俗田野行動入門』,台北:常民文化出版,1999年。
    50、劉還月:『地方文史工作室現況初探』,台北:常民文化出版,1999年。
    51、陳克寧:『台灣與閔南民間舞蹈文化之比較研究』,台北:霧峰出版社,1999年。
    52、林美蓉:『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看地方』,台北:臺原出版社,2000年。
    53、時報文化,『珍藏20世紀台灣』,台北市:時報文化,2000年。
    54、黃文博:『台灣民間藝陣』,台北:常民文化出版,2000年。
    55、李重申:『敦煌古代文化』,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
    56、楊彥騏:『台灣百年糖紀』,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年。
    57、李天民:『台灣傳統舞蹈』,台北:台灣藝術教育館,2001年。
    四、 論文與期刊
    1、 林恩顯:「台灣民俗的現況和維護」『社教雙月刊』,78期,1980年2月,頁7-9。
    2、 尹建中:「社區如何推動民俗技藝活動」『社會福利』,78期,1980年2月,頁10-13。
    3、 李秉彝:「民俗體育活動的推行與展望」『師友』,1982年6月,頁13-16。
    4、 林恩顯:「跳鼓陣」『社教雙月刊』,23期,1988年1月,頁31-34。
    5、 李秀娥:『民間傳統文化的持續與變遷---以臺北市南管社團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6、 蔡欣欣:『台灣地區現存雜技考述』,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7、 黃文博,「台灣的趣味陣頭」『臺灣風物』,第四十卷第三期,1990年九月,頁113-135。
    8、 林瑋嬪,『火樹銀花耀通宵—鹽水蜂炮儀式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9、 李豐楙,「媽祖與儒、釋、道三教」『歷史月刊』,第六十三期,1993年4月,頁34-42。
    10、 黃美英,「媽祖香火與神威的建構」『歷史月刊』,第六十三期,1993年4月,頁43-46。
    11、 屏東師院:『民俗文化與教育學術論文集』,台北:屏東師院語文教育系,1993年。
    12、 羅興南:「國民小學體育課程民俗體育之變遷」『南師體育』,第二期,1994年。
    13、 楊嵐雅,「台灣主要民俗活動應用於文化觀光方式之研究」『規劃與設計學報』,1:3期,1994年5月,頁27-42。
    14、 蔡宗信,「民俗體育範疇和特性的探討」『國民體育季刊』,106期,1995年9月,頁68-76。
    15、吳騰達:「鄉土體育的意義範圍與內容」『國民體育季刊』,106期,1995年9月,頁78-84頁。
    16、林玫君:「從六推運動會談地方體育活動之推廣」『國民體育季刊』,二十四卷第三期,1995年9月,頁46-55。
    17、蔡長啟:「我國鄉土體育之回顧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二十四卷第三期,1995年9月,頁4-11。
    18、吳萬福:「學校鄉土體育的課程與教材」『國民體育季刊』,二十四卷第三期,1995年9月,頁12-15。
    19、張志堅:「超越顛峰—頭城搶孤」『國民體育季刊』,二十四卷第三期,1995年9月,頁56-60。
    20、王建臺:「台灣原住民運動文化的初探」『國民體育季刊』,二十四卷第三期,1995年9月,頁61-67。
    21、廖達鵬:「民俗體育—扯鈴」『國民體育季刊』,二十四卷第三期,1995年9 月,頁85-91。
    22、陳雅雯:『政府機關在文化建設中角色的研究—以文化建設委員會舉辦文藝季活動為例』,台北: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23、陳其南:「全國文藝季的意義、性質、內涵」『八十五年度全國文藝季活動計劃作業研習營專刊』,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6年,頁5-10。
    24、朱宗慶主編:『八十五年度全國文藝季活動計劃作業研習營專刊』,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6年。
    25、王淑美:『社區總體營造過程之評估—以充實鄉鎮展演設施示範計畫為切入點』,台北: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26、江中信:『社區建築操作方法之研究—台北紫星與雲林大個案』,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城鄉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27、林玫君:「台灣廟會與傳統體育初探」『國民體育季刊』,二十六卷第二期,1997年6月,頁29-37。
    28、王建臺:「台灣泰雅族的傳統體育介紹」『國民體育季刊』,二十六卷第二期,1997年6月,頁12-18。
    29、陳耀宏:「中國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國民體育季刊』,二十六卷第二期,1997年6月,頁19-23。
    30、鍾志強:「傳統體育之推廣與振興」『國民體育季刊』,二十六卷第二期,1997年6月,頁24-28。
    31、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會實錄』,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7年。
    32、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7年。
    33、陳丁林:「廟會中的民俗藝陣」『南瀛文獻』,42期,1998年2月,頁69-123。
    34、李豐楙 :「台灣的節慶與廟會」『社區民俗文化活動推展』--民俗藝術研習活動成果報告書,台北: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1999年,頁10-17。
    35、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台灣傳統雜技藝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9年。
    36、王清長:「新世紀學校推展民俗體育之我見」『學校體育』,60期,2000年11月,頁4-5。
    37、蔡宗信:「如何推動民俗體育之探析」『學校體育』,60期,2000年11月,頁6-12。
    38、吳富德:「推展學校民俗體育活動的策略」『學校體育』,60期,2000年11月,頁13-18。
    39、李秀娥:「台灣陣頭與民藝活動」『認識台灣民俗成果報告書』,台北: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2000年,頁31-43。
    40、趙郁玲:「台灣藝陣舞蹈」『認識台灣民俗成果報告書』,台北: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2000年,頁44-57。
    41、黃順星:『社區的誕生—社區總體營造的社會學分析』,台北: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42、蕭亞譚:『新興民族認同中的社區運動』,台北: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43、林茂賢:「台灣的民俗觀光資源—以歲時節令與民俗祭典為例」『台灣觀光發展歷史研討會』,台北:臺灣省文獻會,2001年5月,頁6-1—6-32。
    44、張育婷:『電腦多媒體輔助舞蹈學習之研究—以台灣跳鼓為例』,台北: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運動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45、張清運:「大花鼓新故鄉」『文化視窗』,台北:行政院文建會,28期,2001年4月,頁36-39。
    46、林崇熙,「在地觀點的文化保存—兼論地方文史工作室之角色」,http//www.yuntech.edu.tw/~gha/publish/teachers/lin/2000/13.htm。
    47、梁恩嘉,『大花鼓陣對居民社區意識及社區發展影響之研究』,台北: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48、李明宗,『當代台灣節慶活動的形貌—休閒社會學詮釋觀點的提擬』,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
    五、 報告書
    1、 雲林縣大花鼓節成果報告書(1-6屆)。
    2、 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欣欣社區.新新故鄉—八十五年全國文藝季菁華錄』,台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1996年。
    3、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社區民俗文化活動推展』--民俗藝術研習活動成果報告書,台北: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1999年。
    4、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認識台灣民俗成果報告書』,台北: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2000年。
    5、 雲林縣政府:『雲林縣89年度國民中小學傳統藝術教育成果專輯』,台北:雲林縣政府,2000年。
    6、 林時機、郭石吉、黃煌雄:『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報告書』,台北:遠流出版社,2001年。
    六、 錄影帶
    1、「大順天宮破土典禮」,1994年。
    2、「八十五年全國文藝季—跳躍花鼓大情」記錄片,1996年。
    3、「大順天宮入火安座典禮」,1999年。
    4、「第六屆花鼓節踩街活動資料」,2001年。
    七、 其它
    1、『大村社區文化發展計劃』—具體落實「社區總體營造」之文化重整建村計劃,大花鼓村村民社區文化發展重建計劃促進會提案,1994年。
    2、「雲林大花鼓文化促進會組織章程」,1996年。
    3、大社區推動鄉土藝文活動—培育鄉土藝術師資企劃案,大花鼓文化促進會提案,1998年。
    4、雲林縣褒忠鄉大民俗村社區總體營造計劃—建議書,大花鼓文化促進會提案,2000年。
    5、雲林縣政府教育局,「雲林縣89年度國民中小學傳統藝術教育」成果專輯,台北:雲林縣文化局,2000年。
    6、雲林縣政府文化局:「鬥陣弄花鼓2001年雲林大花鼓研習營」,台北:雲林縣文化局,2001年。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