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飛曄 Lee,FeiYeh |
---|---|
論文名稱: |
台東當代原住民藝術的創作題材及其文化意涵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Creation Themes of Contemporary Taitung Aboriginal Art and their Culture Significance. |
指導教授: | 廖仁義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9 |
中文關鍵詞: | 台東原住民藝術 、創作題材 、文化意涵 、文化認同 |
英文關鍵詞: | aboriginal art, artistic themes, cultural significance, cultural ident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18 下載:8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藝術與文化發展是以漢文化為主流藝術,相較於主流美學藝術創作,非主流的原住民藝術創作更顯其世代文化意義。多元文化崛起的後現代社會,整體社會歷史從解構至再建構,重新以族群共同記憶書寫歷史,原住民族是最早遷徙至台灣生活的族群,歷經百年相異文化政權統治下,原住民族傳統祭儀與習俗相繼流失。1980年代原住民族運動是原住民「民族自覺」的開始,歷經汙名化、向政府爭取權益與文化再認同的過程,原住民族紛紛開始使用文學書寫與藝術創作,建立原住民族真實的文化樣貌。
原住民族追尋散失的部落文化,以藝術創作方式雕刻下部落裡的共同記憶,藝術是一種文化紀錄方式,透過藝術創作傳承延續部落傳統文化。原住民族藝術是來自於原住民族血脈裡對文化的認同,展現山海文化的民族性格,表現原住民族性格的力與美、純樸誠摯的真實情感。
本論文以台東當代原住民藝術的創作題材及其文化意涵為研究,首先從原住民、文化政策與台東藝術發展,檢視台東原住民藝術發展現況;使用選樣方式以哈古、希巨•蘇飛、魯碧•司瓦那等三位藝術家,代表台東藝術發展脈絡的部落藝術、現代藝術、當代藝術,透過創作題材及其文化意涵的探討,展現台東地區原住民藝術發展歷程;最後,試以文化傳承與藝術實踐分析「內我」崩解、再建構共同文化記憶後,原住民族如何進行文化傳承與創新,並分析歸納台東原住民藝術形象的轉變與藝術特質。
In the artistic cultural development, although Han culture is the mainstream art, non-mainstream aboriginal art comparatively presents more profound cultural meanings. As diverse cultures sprang up in the postmodern society which hence went through successive historical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history had been rewritten with collective memory. Being governed by diverse cultures in a century results in the continual loss of their traditional rituals and customs. Nonetheless, aborigines’ movement in 1980’s is the beginning of their self-awareness. Undergoing stigmatization and striving for rights and cultural recognition, aborigines started literary writing and artistic creations that facilit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real aboriginal cultural appearance.
Art is a way to contain and pass down traditional tribal cultures. Searching for their lost tribal cultures, aborigines stored collective tribal memory up through artistic creations. Derived from their recognition, their art presents aborigin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monstrates the strengths and esthetics as well as their simple and sincere emotions.
This thesis is focused on the study of artistic themes and cultural meanings of contemporary aboriginal arts in Taitung. The author starts with examining the status quo of aboriginal artistic development in Taitung from the aspects of aboriginal people, cultural policies, and art. Three artists, Haku, Hsi Chu Su Fei, and shi yingyuan, are selected as examples to re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art, which are respectively tribal art, modern art, and contemporary art. The artistic themes and cultural meanings are studied to express the progress of ingenious art. At last, the thesis analyzes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artistic practice to figure out how aborigines pass down and innovate cultures after inner self disintegrates and reconstructs collective cultural memory, and end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itung aborigines’ artistic im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一、專書
王嵩山,《當代臺灣原住民的藝術》,臺北市:臺灣藝術教育館,2001年。
王嵩山,《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市:聯經,2001年。
王嵩山,《藝術原境-台灣原住民族創意人類學》,臺北縣:遠足文化,2014年。
申學庸、陳其南,《文化建設與國家發展》,臺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2000年。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會,1998年。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白皮書2004年》,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會,2004年。
汪曉菁主編,《原民意識:東台灣部落藝術論文集》,花蓮市:東華大學,2009年10月。
林永發、林勝賢,《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13台東地區》,臺北市:日創社文化,2003年。
孫大川主編,《舞動原住民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 第三輯藝術教育》,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年7月。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市:聯合文學,2010年2月二版。
浦忠成,《思考原住民》,臺北市:前衛出版,2002年。
浦忠成,《被遺忘的聖域:原住民神話、歷史與文學的追溯》,臺北市:五南,2007年。
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臺北市:臺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出版,1998年。
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目錄2010~2011》,高雄市,2010年。
許功明,《原住民藝術與博物館展示》,臺北市:南天,2004年。
陳奇祿,《民族與文化》,臺北市:黎明文化,1981年。
陳奇祿,《臺灣土著文化研究》,臺北市:聯經,1992年。
曾媚珍,《蒲伏靈境-山海子民的追尋之路》,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2010年。
黃應貴,《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市:聯經,1986年。
廖新田等,《再現原始-臺灣「原民/原始」藝術再現系統的探討論文集》,臺北市:師大美術系,2013年。
趙剛,《頭目哈古》,臺北市:聯經,2005年。
劉其偉,《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臺北市:雄獅圖書,1995年。
劉其偉,《原始藝術探究》,臺北市:玉豐,1977年。
潘小雪,《東台灣藝術故事. 視覺篇》,臺北市:藝術家,2007年。
鄧憲卿主編,《臺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1998年。
盧梅芬,《天還未亮:台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臺北市:藝術家,2007年。
謝世忠,《認同的汚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羣變遷》,臺北市:自立晚報,1987年。
簡扶育,《搖滾祖靈-台灣原住民藝術家群像》,臺北市:藝術家,1998年。
藤井志津枝,《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譚光鼎研究主持,《原住民教育與文化政策規劃之研究》,臺北市:原住民委原會,1998年。
二、學術論文與期刊論文
王福東,〈與獵人共枕-原住民美術採訪七日記〉,《雄獅美術》第243期,1991年5月,頁106-110。
瓦歷斯•尤幹,〈瓦解與對立-歷史顯影下的台灣原住民「正名」呼聲〉,《島嶼邊緣》第5期,1992年月,頁20-29。
安力.給怒,〈臺灣原住民藝術--「傳統與現代」的課題〉,《文化生活》, 1998年5月,頁9-13。
夷將•拔路兒,〈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發展路線初步探討〉,《山海文化雙月刊》第4期,1994年5月,頁23-38。
夷將•拔路兒,〈從「山胞」到「原住民」的正名運動使〉,《台灣史料研究》第5期,1995年2月,頁114-122。
6. 朱苓尹,〈檳榔花的傳奇-哈古漢他雕刻刀下的卑南情事〉,《雄獅美術》第243期,1991年5月,頁111-115。
吳鼎武.瓦歷斯,〈2001吳鼎武.瓦歷斯個展--隱形計畫〉,《CADesigner》第155期,2001年2月,頁154-161。
李昭瑩,〈當代原住民藝術的非物質性特質-從族群文化的象徵符號談起〉,《再現原始-臺灣「原民/原始」藝術再現系統的探討論文集》,臺北市:師大美術系,2013年,頁259-288。
李美蓉,〈後現代思考(2)-思考媒材〉,《美育》第122期,2001年7月,頁42-49。
李韻儀,〈行走在邊界,讓自己成為十字路口-伊命•瑪法琉的被拿/拿走再現藝術〉,《藝術認證》第53期,2013年10月,頁52-57。
李韻儀,〈藝術修行者-見維•巴里〉,《藝術認證》第42期,2012年2月,頁84-87。
李歡,〈另一個素人美術家-哈古〉,《雄獅美術》第243期,1991年5月,頁114-117。
林志興,〈「中心」博物館與國家角落-臺東史前與沖繩博美的館脈論述〉,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年。
林詩晴,〈阿美族藝術家希巨‧蘇飛木雕創作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封德屏,〈深谷之戀-陳文生和他的木雕世界〉,《文訊雜誌》,1991年2月,頁51-54。
洪于雯,〈魯碧‧司瓦那:做為「陰性書寫」的藝術創作歷程〉,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泛原住民意識與台灣族群問題的互動〉,《山海文化雙月刊》第12期,1995年9月,頁91-106。
高子衿,〈獨悠於神靈世界的行旅者〉,《藝術認證》第43期,2012年4月,頁60-65。
張一傑,〈哈古:對一個卑南木雕藝術家創作與風格的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莊淑惠,〈不斷被批判、質疑、超越--臺灣抽象藝術發展概況〉,《典藏藝術》第46期,1996年7月,頁188-194。
許功明,〈台灣原住民藝術:當代與原始的對話〉,《現代美術學報》第6期,2003年11月,頁87-103。
許功明,〈原住民藝術與現代社會:變遷社會中的排灣族群藝術〉,《文星》第118期, 1988年4月,頁92-101。
許功明,〈族群藝術的尊嚴-「哈古」雕刻展所感〉,《雄獅美術》第246期,1991年8月,頁150-155。
陸蓉之,〈誰的裝置藝術為誰?〉,《藝術家》第46期,1998年2月,頁358-365。
童春發,〈臺灣原住民創作「藝術」的概念:以排灣族為例〉,《文化驛站》第28期, 2010年12月,頁33-39。
黃瀞瑩,〈看,都蘭之子的著地奔馳-希巨•蘇飛〉,《藝術認證》第17期,2007年12月,頁90-93。
黃瀞瑩,〈採集與織造的勞動軌跡〉,《藝術認證》第9期,2006年8月,第53期,頁52-55。
黃瀞瑩,〈意識部落裡的漂流人-豆豆〉,《藝術認證》第10期,2006年10月,頁66-69。
黃瀞瑩,〈編織•在歷史的經緯上-織者 尤瑪•達陸〉,《藝術認證》第27期,2009年8月,頁74-77。
萬煜瑤,〈原住民藝術發展及場域社群分析:以「原藝幫」駐村藝術家為例〉,《現代美術學報》第20期,2010年10月,頁37-66。
廖新田,〈傷害的美學:現代美術中原始主義的爭議〉,《再現原始-臺灣「原民/原始」藝術再現系統的探討論文集》,臺北市:師大美術系,2013年,頁59-82。
臧振華,〈再論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問題〉,《南島研究學報》,2012年6月,頁87-119。
鄭芳和,〈從跨文化建構漂流木美學〉,《藝術家》第416期,2010年1月,頁212-217。
盧梅芬,〈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之觀察〉,《藝術認證》第16期,2007年月,頁48-51。
盧梅芬,〈在虛幻與現實之間:臺灣原住民人像雕刻中的去殖民想像〉,《現代美術學報》第14期,2007年11月,頁107-134。
盧梅芬,〈從季.拉黑子的創作歷程看九Ο年代臺灣原住民創作意識的覺醒與矛盾〉,《現代美術學報》第6期, 2003年11月,頁105-124。
盧梅芬,〈當代台灣原住民藝術生態與風格-以台東卑南族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謝世忠,〈「傳統文化」的操控與管理:國家文化體系下的台灣原住民文化〉,《山海文化雙月刊》第13期,1996年月,頁85-101。
謝世忠,〈偏離群眾的菁英-試論「原住民」象徵與原住民菁英現象的關係〉,《島嶼邊緣》第5期,1992年,頁52-60。
謝世忠,〈傳統與新傳統的現身:當代原住民的工藝體現〉,《舞動原住民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 第三輯:藝術教育》,2006年,頁164-181。
謝慧青、彭佳慧、賴孟君,〈漂流生態與台灣原住民女性藝術:邊緣文化/影像再現系列座談紀錄〉,《婦研縱橫》第89期,2009年,頁72-92。
簡瑛瑛、謝慧青,〈邊緣與重生--當代臺灣原住民女性心靈與藝術再現〉,《美育》第172期, 2009年11月,頁60-69。
魏貽君,〈戰後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學形成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曾媚珍,〈走在原漢的稜線上—思考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的問題〉,《藝術認證》第16期, 2007年10月,頁56-59。
三、網路資料
102年度原住民族歲時祭儀-公告附表,http://www.apc.gov.tw/portal/portal/actNews/ActNewsDetail.html?CID=D4F61E554FA73017&id=68DD5C0CFCDF32D5D0636733C6861689(1 Oct. 2013)。
高雄市立美術館-南島當代藝術網站,http://austronesian.kmfa.gov.tw/Ver_10/Default.aspx(15 May. 2014)。
高雄市立美術館-數位典藏,http://collection.kmfa.gov.tw/kmfa/
張繼文,〈視覺文化交會中的「異國風情想像」〉,《2013視覺藝術跨界研討會論文集》,2013,http://140.127.82.166/handle/987654321/15643(12Apr. 2014),頁108-126。
台東生活美學館,http://www.ttcsec.gov.tw/NTLAC/Code/(14May.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