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妍佑
論文名稱: 剪影圖形應用在海報設計之創作研究⎯以國際無車日形象海報創作為例
指導教授: 張柏舟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9
中文關鍵詞: 剪影圖形海報設計
英文關鍵詞: silhouette, figures, poster desig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5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海報作為一種戶外廣告,面對的是匆匆而過的行人,必須要在瞬間引起行人的注視和興趣,將廣告資訊深植入他們的腦海中,這種於瞬間傳達資訊的力量需靠圖形來完成,所以圖形的創意和表現成為海報設計的關鍵。從當代海報圖形的表現來看,利用多種元素以同構成新圖形的海報已經成為一種主要的表現形式且被越來越多的海報設計師所應用。於是我想研究出有效表現海報圖形創意的形式 。
    首先,藉由文獻歸納出剪影的形式特點與視覺心理學要點,再探究圖形設計的創意表現方法與當代海報設計構成之訴求,以應證出異質同構的確是當代海報設計圖形表現的趨勢。最後透過剪影形式特點和同構圖形表現的原則對照與案例分析後歸納出快速表現創意的海報形式!
    本創作以國際無車日為主題以呼應剪影的跨國際圖像語言特性,在創作表現形式中也由剪影的輪廓特徵性進而強調形的創意表現,希望透過同構的剪影圖形強化海報的傳達效果。

    Posters, one of out-door advertisements, facing pedestrians walking by fast, must attract people’s visual attention and interest instantly and then the advertising
    information would be implanted into brains. This kind of strength to convey information in an instant would rely on figures. Thus, the creations and performance of figures would be a key point in poster design. Among performance of
    contemporary poster figure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poster designers adopting multi-elements to isomorphism new figures and hence it has driven me to study ways to make posters perform effectively.
    First of all, through literature some features about patterns of silhouette and visual psychology have been sorted and induced. The creation performance of figure
    design and the constitution of contemporary poster design have been explored. It is found that “heterogeneous isomorphism” indeed is a trend of contemporary poster
    design. Through the principle comparison and case study between pattern features of silhouette and the isomorphism presentations, posters that can quickly demonstrate
    creativeness are induced.
    This study has focu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Car Free Day, which reflected the cross-nations’ pattern language features in silhouette. In performance styles, the profile of silhouette has also underscored the creativeness performance in shapes. It is hoped that isomorphism silhouette could enhance the presentation results of posters.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圖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五節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剪影概述 5 一、 剪影的定義 5 二、 剪影的由來 6 三、 剪影的表現與歷史意義 8 四、 剪影形式之特性 9 五、 小結 14 第二節 圖形概述 15 一、 圖形的概念 15 二、 圖形設計的發展與變化 15 三、 圖形設計的特徵 16 四、 圖形心理學 18 五、 圖形的同構 19 六、 小結 23 第三節 海報概述 24 一、 海報的意義 24 二、 海報的特性 25 三、 海報設計的原則 26 四、 小結 26 第三章 案例分析 第一節 剪影為主的海報設計 28 一、 東方-福田繁雄 28 二、 西方-尼古拉斯·卓斯樂(Niklaus Troxler) 33 三、 臺灣當代設計師游明龍 37 四、 臺灣當代設計師李根在 41 五、 小結 46 第二節 商業海報設計 47 一、 3C產品廣告—iPod 47 二、 運動產品類 50 三、 食品類 51 四、 小結 53 第三節 其他剪影表現形式分析 54 一、 部份化 54 二、 重疊化 54 三、 倒影化 55 四、 剪影攝影 56 五、 變形化 56 六、 閉合剪影 57 七、 小結 58 第四章 個人創作理念與表現 第一節 主題設定 59 第二節 個人創作理念 60 第三節 創作發想過程 61 第四節 創作作品說明 63 第五章 結論與後續研究 第一節 結論 83 第二節 後續研究 85 參考文獻 86

    中文書籍-(按照年代順序排列)
    鮑蘭(1978)。符號的世界。台北市:四季出版社。
    藤澤英昭著(1978)。設計映像的造形心理。東京:鳳山社。
    福田繁雄(1982)。POSTERS OF SHIGEO FUKUDA。東京:光村圖書出版株式會社。
    陳淑娥著(1984)。超現實的美術設計。台北:余氏。
    安海姆著(1985)。藝術與視覺心理學。(李長俊譯)。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陳寶玉(1987)。中國民間剪紙。台北:武陵出版社。
    陸蓉之(1990)。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市:藝術家。
    小林重順 編著(1991)。造形構成心理。台北:藝風堂 。
    王秀雄(1991)。美術心理學。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楊清田著(1992)。反轉錯視原理與圖形設計研究。台北:藝風堂。
    黃光男(1993)。海報設計概論。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呂靜修 譯(1994)。設計的表現形式。台北:六合出版社。
    呂勝中編(1994)。中國民間剪紙。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
    王受之著(1997)。世界現代設計。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何政廣(1997)。馬諦斯。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台北:亞太圖書。
    楊裕富著(1999)。視覺設計概論與方法。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林盤聳 主編(1999)。台灣印象海報設計全集。中國:黑龍江科技。
    林家陽(1999)。圖形創意。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時報廣告執行委員會(1999)。時報廣告創意精選 2。台北:視傳文化。
    庫爾特.考夫卡(2000)。格式塔心理學原理。台北:昭明心理。
    辛敬林(2000)。現代圖形設計。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邱順應 譯(2000)。不守規則創意。台北:滾石文化 。
    劉天課 總編輯(2000)。2000台北國際視覺設計展專輯。台北:藝術館。
    楊宗魁 總編輯(2001)。2001台灣創意百科。台北:設計家文化。
    潘東坡(2001)。平面設計創意手法72變 。台北:視傳文化。
    陳永基(2002)。海報大師在台灣--福田繁雄。台北:台灣海報設計學會。
    劉惠媛 譯(2002)。影像的閱讀。台北:遠流出版社。
    邱顯德(2003)。平面海報設計專集 : 世界海報設計大展。台北:新形象。
    高秀蓮(2003)。影子的雙刃性。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劉建成(2003)。符號‧傳達。台北:7月文化。
    蘇宗雄(2003)。海報的藝術與機能性。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靳埭強,劉小康編(2003)。是設計系列。廣州:汕頭大學。
    王紹強(2004)。圖形創意新靈感。廣西美術出版社。
    呂清夫著(2004)。造型原理。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葉樹楠(2004)。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台北:北星圖書。
    積木文化編輯部(2008)。好樣:台灣平面設計14人。台北:積木文化。
    Richard Hollis著(1999)。平面設計發展史:龍溪出版社。
    Konzept und Bildauswahl, Niklaus Troxler und L. Muller(1999). 《Jazz Blvd》 Niklaus Troxler posters.Baden:L. Muller.

    論文
    李佳珍(1999)。複合意象圖形在平面廣告中應用與表現研究-以海報設計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李根在(2001)。複數相加創意思考法之開發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郭美琦(2001)。影子表現在平面設計之視覺認知的研究與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姜彥竹(2001)。圖像與象徵在海報設計上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高思聖(2003)。剪紙物件在視覺設計上的實驗與研究─以台灣原住民之美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朱仕賢(2004)。「晃動」的光影形式-基雄.布東斯基的〈影子〉作品,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信慧(2005)。剪影圖像在視覺傳達設計上之應用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世杰(2005)。圖像在海報設計的運用與創作研究─以和平議題海報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曾美蓮(2005)。剪影於視覺傳達設計之探討--以女性圖像海報設計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期刊
    湯豔豔;成素珍(2005)。論異質同構圖形在招貼廣告設計中的應用。巢湖學院學報,2005年11月第7卷第6期,161-163頁。
    張宏(2005)。解讀圖形設計的特徵。DECORATION,2005年第4期,3-5頁。
    王興永(2007)。招貼圖形設計的思維模式及推演。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9月第22卷第3期,144頁。
    閆承恂(2007)。論招貼設計中的同構圖形。包裝與設計,2007年第2期。
    孫穎(2007)。平面廣告中圖形設計語言的運用。遼寧絲綢,2007年第4期,44頁。
    裴炅(2007)。招貼廣告中圖形設計的簡約合宜原則。中國科技信息,2007年第14期,170-172頁。
    趙繼榮(2007)。圖形設計在現代設計教學中的發展及意義。甘肅聯合大學學報,2007年11月第23卷第6期,117頁。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