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可均
Hung Ke Jiun
論文名稱: 夾縫中求生存──依違在遼與中原政權之間的邊人
Surviving in the Conflicts: Borderers Who Swing between Liao and Regime in North China
指導教授: 廖隆盛
Liao, Lung-S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0
中文關鍵詞: 邊人地方勢力宋遼關係燕雲近世吐渾党項義勝軍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0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邊人」是以政權中央為出發點,對邊區出身者的稱呼,常見於北宋的史料中,且同時具有政治與地理分佈上的判斷。本文中,該辭彙所指的是遼與中原政權並峙時期的河東(山西)北部與河北北部出身者。
    自隋唐以降,河北與河東北部,時常是「中國」與北方非漢民族勢力的過渡地帶,即被認為是「邊疆」的地區。西元八世紀後半開始,唐室逐漸衰弱,此地陷入諸多勢力分據的所在,眾多的「中央」在此區並存。十世紀前半,契丹與華北地區的政治勢力,分別大量吸納了本區的出身者,並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遼與中原政權在壯大的同時,也逐步削弱或消滅了在這個區域中由邊人組成的勢力,再度讓這個區域走向「邊區化」。此一趨勢經歷十世紀下半與十一世紀的南北對峙後,更趨穩固。直到十二世紀,女真南侵,才打破了此一局面,並逐漸讓此區「內地化」,並讓部分地區成為金、元、明、清等朝,中國的政治核心所在。
    因此,本文轉換傳統的視角,立足於邊人的立場,以十世紀到十二世紀前半為範圍,探究河北與河東出身者,包括政治菁英、部族群體,以及無名的庶民,在近二百年間和戰交錯的歷史進程中,如何自存?如何面對週遭政治環境的變化?如何與政權互動?除了欲重新檢視並評價邊人外,也企圖分析邊人的活動與遭遇在近世史中的意義,以彌補過去史觀的失衡。

    Abstract

    Surviving in the Conflicts: Borderers Who Swing between Liao and Regime in North China

    “Borderers,” as was documented in the official materials of the Sung dynasty, means people who were born and grew up in the frontier as opposed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north China in political and geographical sense. In this thesis, “Borderers” indicates the inhabitants of the Ho-tung(Shan-hsi) and Ho-pei during the era when Liao co-existed with regimes in North China.
    From the Sui-Tang dynasties onward, northern Ho-tung and Ho-pei area frequently became th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Regime in North China” and non-Chinese(Han) races, an area which was therefore seen as “border”.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8th century, with the decline of Tang government, this area gradually fallen into the hands of local warlords. In others words, many political powers and centers co-existed in this area. In the early 10th century, Liao (Khitan) and regimes in north China started to recruit political elites from this area, which resulted in the opposition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With the rise of Liao and regimes in north China in the middle of 10th century, the “local” powers and tribes composed by the borders were gradually weakened or eliminated by the regimes, leading to the re-marginalization of this area. This area remained as such until the invasion of Jurchens in early 12th century. Under the rule of Jurchens, most of the “borders” became part of China proper, some of these areas even became the heart of Chinese Empire from Chin to Ch’ing dynasty.
    Taking a different approach from those adopted by traditional scholarship,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inquiry how the northern Ho-tung and northern Ho-pei inhabitants survived for almost two centuries in terms of the standpoint of the “borderers”, including political elites, tribes, and partially nameless plebian. And it tries to explore how they are adapted to the continuous changes in political sphere and responded to the different regimes, and especially why they swung between Liao and north China regime. Furthermore, in order to revise the ideas ab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borderers and regimes in the traditional scholarship, this thesis not only tries to survey and re-evaluate the “borderers”, but also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borderers’ ” activities in the early modern history in East Asia.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回顧……………………………………………………3   三、研究範圍與架構……………………………………………6 第二章 邊人在遼與五代中原政權間的向背………………………11  第一節 為遼與中原政權所拔擢的邊人…………………………13   一、邊人與遼的興起……………………………………………13    (一)文士的俘虜與擢用……………………………………13    (二)搖擺於南北間的武裝集團領袖………………………16    (三)不得南返的將領………………………………………20   二、後唐至後周間為中原政權吸納的河北邊人………………24    (一)由河北邊區地方勢力轉附於河東李氏勢力者………25    (二)由其他管道進入河東勢力與中原政權的河北邊人…32   三、後唐至後周間為中原政權吸納的河東邊人………………39    (一)在政權中的興起與衰退………………………………42    (二)歷朝間將領的延續與邊緣化…………………………45  第二節 「邊區勢力」的發展與離散……………………………49   一、狼山孫氏在兩大政權間的依違……………………………49 二、吐渾的反覆與衰散…………………………………………53 (一)自主空間的逐步喪失…………………………………53 (二)遼與後晉抗衡間的分裂與削弱………………………55 三、党項與傾向中原政權的府州折氏…………………………61 (一)折氏與五代中原政權的關係…………………………61 (二)折氏與其他党項的互動………………………………64  小結…………………………………………………………………67 第三章 為遼宋政權所吸納與壓抑的邊人…………………………69  第一節 政權對邊區勢力的掌控或削弱…………………………69   一、地方勢力隱憂的拔除………………………………………70   二、府州折氏的實力消長………………………………………72   三、豐州王氏的附宋與失陷……………………………………77   四、觀望於宋遼間的唐龍鎮……………………………………84  第二節 遼宋政權對立下的邊民…………………………………89   一、跨界移徙……………………………………………………89    (一)促成邊人移徙的因素…………………………………89    (二)被宋廷接納的「歸明人」……………………………95    (三)為宋廷所拒的投附者…………………………………103   二、越界與侵界…………………………………………………105    (一)游走南北政權間的刺事人……………………………105    (二)逐利的竊盜與貿易……………………………………108    (三)地土的買賣與侵佔……………………………………116   三、曖眛處境中的兩屬人戶……………………………………120    (一)兩屬戶的形成與待遇…………………………………120    (二)邊界衝突中的角色……………………………………124  第三節 遼宋對立下的邊人出處…………………………………129   一、河北邊人與北宋政治………………………………………129    (一)河北邊區出身的文臣…………………………………131    (二)河北邊區出身的將領…………………………………134   二、河東邊人與北宋政治………………………………………139   三、遼朝中後期政治中的邊人…………………………………145    (一)逐漸中央化的遼初降附者及其後裔…………………145    (二)遼朝中後期興起的河北邊區仕宦者…………………149    (三)遼朝中後期興起的河東邊區仕宦者…………………153  小結…………………………………………………………………155 第四章 遼宋金政治角力中邊人的政治抉擇………………………157  第一節 北宋圖燕之際的邊人……………………………………157   一、簞笥壺漿以迎王師──宋廷對邊人政治態度的擬想……157    (一)邊人意向的建構………………………………………157    (二)想像與現實的矛盾……………………………………161   二、宋金攻遼時期邊人的反應…………………………………167    (一)附宋風潮………………………………………………167    (二)助宋圖遼………………………………………………170    (三)拒宋招納………………………………………………174    (四)棄燕降金………………………………………………175  第二節 金宋和戰期間邊人的遭遇與反應………………………179   一、漢兒──宋金交涉的籌碼…………………………………179    (一)交換常勝軍……………………………………………179    (二)張覺叛金降宋的憑藉…………………………………181   二、宋廷對燕地與燕人的態度…………………………………184    (一)治燕政策的問題………………………………………184    (二)被猜忌的燕雲出身者…………………………………187    (三)趙良嗣之死……………………………………………189    (四)懷抱貳心的義勝軍……………………………………192  第三節 從遼宋邊人到金國編民…………………………………197   一、背宋降金的邊人……………………………………………197    (一)為金廷所吸納的士人…………………………………197    (二)府州折氏的沒落………………………………………201   二、「義軍」與「叛將」的消逝………………………………204    (一)抗金「義軍」…………………………………………204    (二)「叛將」李成…………………………………………207  小結…………………………………………………………………212 第五章 結論…………………………………………………………213 徵引書目………………………………………………………………223

    徵引書目

    史籍
    王欽若,《冊府元龜》,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年11月,臺二版,據明刻本影印。
    王欽若,《宋本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1月,初版,據南宋中葉眉山刻本與新刊監本影印。
    王稱,《東都事略》,收於:《二十五別史》,冊14,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5月,初版。
    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6月,初版。
    宇文懋昭,《大金國志》,收於:《二十五別史》,冊17,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5月,初版。
    吳任臣,《十國春秋》,收於:《五代史書彙編》,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5月,初版。
    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京都:中文出版社,1983年3月,據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廣雅書局本影印。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1983年2月,四版。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9月,再版。
    徐松纂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11月,初版。
    徐夢梓,《三朝北盟會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9月,初版,據光緒四年(1878年)袁祖安本影印。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6月,再版,據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許涵度本影印。
    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6月,新一版。
    脫脫,《金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7月,初版。
    脫脫,《遼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0月,初版。
    黃以周等輯注,《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初版。
    葉隆禮,《契丹國志》,收於:《二十五別史》,冊16,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5月,初版。
    路振,《九國志》,收於:《五代史書彙編》,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5月,初版。
    趙汝愚編,《宋朝諸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初版。
    歐陽修,《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2月,初版。
    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2月,初版。
    錢大昕,《廿二史考異》,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初版,冊454。
    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5月,初版。
    薛居正,《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5月,初版。

    文集、筆記
    元好問,《中州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初版,冊1365。
    文彥博,《潞公文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初版,冊1100。
    王渾,《秋澗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初版,冊1201。
    佚名,《墨客揮犀》,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9月,初版。
    宋庠,《元憲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6月,初版。
    李之儀,《姑溪居士後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初版,冊1120。
    李石,《方舟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初版,冊1149。
    杜大珪編,《名臣碑傳琬琰集》,收於: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室輯,《宋代傳記資料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10月,初版。
    沈括,《夢溪筆談》,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初版,冊862。
    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8月,初版。
    柳開,《河東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初版,冊1085。
    洪邁,《夷堅志》,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0月,再版。
    范成大,《攬轡錄》,收於:《范成大筆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9月,初版。
    陸佃,《陶山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初版,冊1117。
    程俱,《北山小集》,收於:《四部叢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85年1月,據商務印書館一九三四年版重印,冊六二。
    張方平,《樂全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初版,冊1104。
    曾公亮,《武經總要前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初版,冊726。
    熊克,《中興小紀》,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初版,冊313。
    樓鑰,《攻媿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初版,冊1153。
    劉一止,《苕溪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初版,冊1132。
    樂史,《太平寰宇記》,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初版,冊469。
    歐陽修,《文忠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初版,冊1103。
    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初版。
    儲大文,《存研樓文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初版,冊1327。
    魏泰,《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0月,初版。
    蘇轍,《龍川略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4月,初版。
    蘇轍,《欒城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初版,冊1112。
    覺羅石麟等,《山西通志》,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初版,冊544。
    《御定全唐詩》,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初版,冊1430。

    近人編纂史料集
    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2月,初版,第三十七冊。
    向陽編,《遼代石刻文編》,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嚴耕望編,《原刻景印石刻史料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工具書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海:地圖出版社,1982年10月,初版。
    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4月,初版。

    近人專著
    江天健,《北宋市馬之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6月,初版。
    何俊哲等,《金朝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8月,初版。
    安國樓,《宋朝周邊民族政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8月。
    周偉洲,《吐谷渾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初版。
    周偉洲,《唐代党項》,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初版。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正補編.新史學合刊》,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10月25日,初版。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收於: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略.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4月,初版。
    陳高華、宋德金、張希清等編,《中國考試通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初版,第二卷。
    陶晉生,《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年2月。
    陶晉生,《宋遼關係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7月,初版。
    陶晉生,《女真史論》,臺北:稻鄉出版社,2003年11月。
    黃寬重,《南宋時代抗金的義軍》,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10月,初版。
    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8月,再版。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9月,初版。
    戴應新,《折氏家族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3月,初版。
    韓茂莉,《遼金農業地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

    中文論文
    毛漢光,〈五代之政治延續與政權轉移〉,《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1月,初版,頁391-445。
    王玉婷,〈從遼代韓知古家族墓誌看韓氏家族契丹化的問題〉,《北方文物》,2008年,第1期(哈爾濱,2008年2月),頁59-64。
    王明蓀,〈略論遼代的漢人集團〉,《宋遼金史論文稿》,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7月,再版,頁六三~一二五。
    任愛君,〈唐末五代的「山後八州」與「銀鞍契丹直」〉,頁104-106,收於:韓世明主編,《遼金史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8月,初版,頁101-111。
    安國樓,〈宋遼邊境的「兩屬戶」〉,《中國史研究》,1991年,第4期(北京,1991年11月),頁149-153。
    李昌憲,〈北宋河北雄州的兩屬地〉,《南京大學學報》,1993年,第3期,頁116-118。
    郝樹侯,〈楊氏將世系表〉,頁732,收於:蔡向升、杜雪梅等主編,《楊家將研究.歷史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初版。
    陶玉坤,〈遼宋天池之爭〉,《內蒙古大學學報》,第37卷,第1期(呼和浩特,2005年1月),頁7-11。
    陶玉坤,〈也論遼宋間的兩屬地〉,收於:姜錫東編,《宋史研究論叢》,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初版,頁151-168。
    陶玉坤,〈遼宋間的禁地〉,收於:朱瑞熙等編,《宋史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初版,頁246-257。
    陶晉生,〈雄州與宋遼關係〉,《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史學系,1988年9月,頁一六九~一八四。
    陶晉生,〈宋遼邊界交涉的問題〉,《宋遼關係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5月,初版,頁131-139。
    陳君愷,〈北宋地方世襲政權府州折氏與中央政府關係初探〉,《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 第五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2000年12月,初版,頁583-622。
    陳昭揚,〈金代漢族士人的地域分布──以政治參與為中心的考察〉,《漢學研究》,第26卷,第1期(臺北,2008年3月),頁103-135。
    陳學霖,〈宋代書禁與邊防之關係〉,《宋史論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月,頁175-209。
    曹家齊,〈宋朝對邊塞進出境人員及貿易的管理〉,《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2期(南寧,1999年4月),頁35-40。
    黃淑雯,〈李克用河東集團人物分析〉,《淡江史學》,第九期(臺北,1998年6月),頁19-58。
    傅樂成,〈唐代夷夏觀念之演變〉,《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初版,頁二○九~二二六。
    湯開健,〈五代遼宋時期党項部落的分布〉,《党項西夏史探微》,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頁115-172。
    楊宇勛,〈從自殺殉國來看各族官員對金朝的認同感〉,《民族認同與文化交融》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2006年12月,頁71-118
    廖隆盛,〈北宋與遼夏邊境的走私貿易問題〉,《國策、貿易、戰爭──北宋與遼夏關係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初版,頁117-173。
    張希清,〈遼宋科舉制度比較研究〉,收於:張希清主編,《10~13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初版,頁85-113。
    劉浦江,〈文化的邊界──兩宋與遼金之間的書禁與書籍流通〉,收於:張希清主編,《10~13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初版,頁138-163。
    蔣武雄,〈宋對遼用諜幾個問題的探討〉,《東吳歷史學報》,第十期(臺北,2003年12月),頁1-17。
    薄音湖、陶玉坤,〈北宋對契丹歸明人的政策〉,《中國邊政季刊》,157期,臺北:中國邊政協會,2004年3月,頁59-67。
    蕭啟慶,〈漢人世家與邊族政權──以遼朝燕京五大家族為中心〉,《宋史研究集》第二十七輯,臺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頁481-541。
    羅球慶,〈北宋兵制研究〉,《新亞學報》,第三卷,第一期(香港,1957年8月),頁一六九~二七○。

    學位論文
    李月新,〈論遼屬漢人〉,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5月10日。
    紀楠楠,〈論遼代幽雲十六州的漢人問題〉,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5月。
    陳昭陽,〈金初漢族士人的政治參與〉,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8年2月。
    陳昭揚,〈征服王朝下的士人──金代漢族士人的政治、社會、文化論析〉,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6月。

    日文論文
    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內藤湖南全集》,東京:筑摩書房,1969年8月,卷八,頁111-119。
    毛利英介,〈一○七四から七六年におけるキタイ(遼)・宋閒の地界交涉發生の原因について──特にキタイ側の視點から〉,《東洋史研究》,第六十二卷,第四號,2004年3月,頁1-31。
    西川正夫,〈華北五代王朝の文臣官僚〉,《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27冊,東京,1962年3月,頁二一一~二六一。
    佐伯富,〈宋代雄州における緩衝地兩輸地について〉,《中國史研究》,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內東洋史研究會,1969年,初版,頁四八八~五二三。
    畑地正憲,〈五代.北宋における府州折氏について〉,《史潮》,第百十輯(福岡,1973年2月),頁一三七~一七三。
    宮崎市定,〈東洋的近世〉,《宮崎市定全集》,東京:岩波書店,1992年3月,冊2,頁137-241。
    森部豊,〈唐前半期河北地域における非漢族の分布と安史軍淵源の一形態〉,《唐代史研究》,第5号(東京,2002年6月),頁22-45。
    森部豊,〈唐末五代の代北におけるソグド系突厥と沙陀〉,《東洋史研究》,第六十二卷,第四號,2004年3月,頁60-93。
    德山正人,〈遼.宋國境地帶の兩輸戶について〉,《史潮》,十一年四号,(東京,1942年4月),頁一四~四二。

    西文論著
    Wittfogel, Karl August, 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 Liao (907~1125). Philadelphia: American Philosophy Society, 1949.
    Collingwood, R. G. The Idea of History, with Lectures 1926-1928. Edited and introduction by Jan van der Dussen. Revised edi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3;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