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怡君
論文名稱: 性別平等教育法校園實施之現況---以宜蘭縣為例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ct Enforced in Campus---Take Yi-Lan County For Example
指導教授: 林安邦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4
中文關鍵詞: 性別平等教育性別評等教育法
英文關鍵詞: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c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48下載:5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性別平等教育法校園實施之現況-以宜蘭縣為例,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四:ㄧ、探知承辦人員對性別平等教育法之內涵認知情形。二、探究性別平等教育法執行現況與成效。三、發現性別平等教育法執行之缺失與困境。四、瞭解承辦人員對執行性別平等教育法之需求。五、歸納研究之發現,提供性別平等教育法未來執行之建議與方針。研究方法主要採文獻探討法與問卷調查法,以宜蘭縣立公立國民中學性別平等教育業務承辦人員為研究對象進行普查,以電腦統計軟體SPSS12.0 進行統計分析,包括次數分配、平均數、標準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處理統計資料。
    本研究得到以下結論:一、性別平等教育法實施下校園現場所面臨性別解構二、在性別平等教育法校園實施之現況部分發現承辦人員在性別平等教育法內涵認知、執行層面及困境與需求之認同上皆呈現中上程度。三、不同背景變項之承辦人員對性別平等教育法在認知、執行及困境育需求三方面的差異情況:就不同個人背景變項而言:
    (一)不同生理性別,在性平法之認知、執行及困境與需求三方面皆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年齡,在性平法之執行與困境與需求上具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教育程度,在性平法之認知、執行及困境與需求上有著顯著差異
    (四)不同教育背景,在性平法之認知及困境與需求上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在校職務,在性平法之認知、執行及困境與需求上呈現顯著差異
    (六)不同承辦性平業務年數,在法的執行上及困境與需求上有顯著不同的意見
    (七)不同進修次數,在性平法之認知、執行及困境與需求三方面皆有顯著差異
    (八)不同專長領域,在性平法之認知及困境與需求上有顯著差異
    (九)不同學校規模,在性平法之認知、執行、困境與需求三方面皆有顯著差異
    (十)不同學校所在地,在性平法認知、執行、困境與需求三方面皆有顯著差異

    根據以上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一、對中央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一)以試辦性質將性別議題直接呈現於教科書中、(二)規劃完善的通報表揚制度、(三)改變傳統紙本評鑑模式、(四)、聘請優良講師巡迴演講、(五)、在師資培育體系設立調查性侵害及性騷擾的專業認證、(六)規範正式教師每年需有性別平等研習時數。二、對縣級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一)設置性別平等教育法律諮詢機構、(二)慎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委員、(三)提供E化平台強化服務內容、(四)教師進修研習需分層實施、(五)增加預算改善校園的性別空間。三、對性別平等教育業務承辦人員的建議:定期參與研習,強化性別敏稅度,並期許自己以性侵害性騷擾專業調查人員自立。四、對學校的建議:強化行政單位橫向聯結與強化校內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五、對後續研究之建議:分別在研究對象、研究變項、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上提出未來步研究之參考

    The study is meant for a close look at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ct enforced in school campus—taking Yilan County as an example, the study possesses four purposes. First, the understanding and recognition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ct is measured, mainly those who undertake the Act. Second, the enforcement and effect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ct is discussed. Third, it is to find out the flaws and challenges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ct. Fourth, it is going to see into the needs of those who undertake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ct. In the end, concluding the finding of this study, it is about to offer suggestions and guiding principles when enforcing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ct 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 methods mainly involve documentary research and questionnaire, which is based on people who undertake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ct in Yilan public high schools by means of the computer program SPSS12.0 to do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including frequency distribution, average, standard deviation, one way ANOVA, and so on.
    This study concludes as following: first, under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ct, gender, the campus is confronted with gender deconstruction. Second, whe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ct is enforced on campus, people who undertake the Act are found highly in recognition with its awareness, administration, obstruction, and requirement. Third, those who are in charge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ct have different conditions toward the awareness, administration, obstruc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Act, which are listed below:
    1. People of different genders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all the awareness, administration, obstruc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Act.
    2. People of different ages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administration, obstruc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Act.
    3. People of different education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awareness, administration, obstruc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Act.
    4. Peopl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awareness, obstruc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Act.
    5. People of different school positions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all the awareness, administration, obstruc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Act.
    6. People of different working experiences have obvious different opinions in the administration, obstruc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Act.
    7. People of different further training courses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all the awareness, administration, obstruc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Act.
    8. People of different fields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awareness, administration, obstruc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Act.
    9. People of different school scales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all the awareness, administration, obstruc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Act.
    10. People of different school locations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all the awareness, administration, obstruc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Act.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e study proposes the following advice: first, advice for centr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1) try to present gender issues directly in the textbooks (2) draw out complete informing and commending system (3) replace traditional paper evaluation form (4) hire excellent lecturers to deliver speech all around (5) set up professional verification regarding sexual assault and sexual harassment in teachers training system (6) regulate formal teachers to take courses on gender equity each year. Second, advice fo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n counties: (1) set up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ct consulting agency (2) carefully choose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committee members (3) provide E-access and reinforce services (4) delaminate teachers’ further training courses (5) increase budget to improve gender spaces in schools. Third, advice for people in charge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attend courses regularly, reinforce gender sensitivity, and establish expectation as a professional researcher in sexual assault and sexual harassment. Fourth, advice for schools: reinforce connection between administration agencies and intensify courses o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within schools. Fifth, advice for the following study: propose references for future study respectively in research target, research variables, research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五節 名詞解釋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性別平等教育的內涵與理論 15 第二節 性別平等概念於各法律領域之實踐 36 第三節 性別平等教育法 48 第四節 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相關研究 6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7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8 第四節 研究假設 89 第五節 研究實施 92 第六節 資料處理 94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95 第一節 宜蘭縣高級中等以下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法實施 之現況分析 95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下承辦人員對性別平等教育法認知 之差異分析 108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下承辦人員對執行性別平等教育法 之差異分析 120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下承辦人員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需求與建議差異分析 13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7 第一節 結論 157 第二節 建議 163 參考文獻 167 中文文獻 167 英文文獻 175 附 錄 177 附錄一 177 附錄二 172 附錄三 177 附錄四 196 附錄五 203

    中文文獻
    王大修(2007),〈性自主的經驗反思台灣的性別認同〉,2007/10/5-7性別平等教育種子
    教師進階研習手冊資料。
    王玄如(2001),〈從妨害風化到妨害性自主—刑法妨礙性自主罪章之修正〉,《兩性平等
    教育季刊》,第14期,頁74-79。
    王保進(2006),《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台北:威仕曼。
    王瑞香(2006),〈基進女性主義〉,《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
    王翊涵(2002),《女性特質國中男學生其校園人際處境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
    導研究所(未出版)。
    王穎瑩(2006),《看見民俗裡的性別-一個性別平等教育的行動研究》,高雄師範大學
    性別教育研究所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曉丹(2007),〈性別與法律〉,《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
    王澤鑑(2004),《民法概要》,台北市:三民。
    王儷靜(2007),〈生物決定論奏進大學學測〉,《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42期,頁64-86。
    尤美女(2001),〈打造平權婚姻—民法親屬編之修正〉,《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14期,
    頁46-61。
    申蕙秀(2003),〈性別平等與性別主流化〉,《性別主流化:2003國際婦女論壇會議實
    錄》,台北: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成令方(2007),〈性別團體抗議大學學測英文的腦內性別說〉,《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第42期,頁58-63。
    江雪齡(1996),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師大書院。
    何春蕤(1998a),《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台北市:元尊。
    何春蕤(1998b),〈性/別教育中之偏見—性教育的動力學〉,《性別解碼全紀錄》,台
    北市:教育部。
    何春蕤(2003),《跨性別》,中壢: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何慧卿(2006),《性別平等教育法下的校園性騷擾暨性侵害調查之程序正義:受害人保
    護及行為人權益之兼顧》,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立如(2007),〈婚姻家庭與性別平等-親屬法變遷的觀察與反思〉,《政大法學評論》,
    第95期,頁175-227。
    李銀河(2004),《女性主義》,台北市:五南。
    呂美枝(2007),〈性別平等教育法對於學生受教權之維護〉,【線上資料】,網址:
    http://www.cmes.tn.edu.tw/gender/%B0%F5%A6%E6%AF%B5%AE%D1%B0V%BDm/word/ok%A9%CA%A7O%A5%AD%B5%A5%B1%D0%A8|%AAk%B9%EF%A9%F3%BE%C7%A5%CD%A8%FC%B1%D0%C5v%A4%A7%BA%FB%C5@%A7f%AC%FC%AAK.doc
    瀏覽日期【96年11月7日】。
    呂啟元(2002),〈論民法第1018-1條—從家務有給制至自由處分金〉,【線上資料】,網
    址:http://www.npf.org.tw/particle-1082-2.html,瀏覽日期【96年10月1日】。
    但昭偉、蘇永明(2000),《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吳志光(2006),〈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防治之困境與挑戰〉,2008/6/6宜蘭縣97年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研習手冊,頁4-7。
    吳佳倩(1999),〈國內外兩性平等教育法規編纂〉,【線上資料】,網址:
    http://www.gender.edu.tw/gender/doc/%AAk%A5O%ACF%B5%A6/%B0%EA%A4%BA%A5~%A8%E2%A9%CA%A5%AD%B5%A5%B1%D0%A8|%AAk%B3W%B7J%BDs.doc,教育部,瀏覽日期【96年9月10日】。
    吳嘉麗(1998) ,〈從性別角度看國中數理化教科書〉,《兩性平等教育期刊》,第2期,
    頁58-65。
    吳明隆(2006),《SPSS統計運用與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
    吳幸珍(2003),《性別教育外一章-三個國中女同性戀學生的故事》,臺灣師範大學公
    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雅玲(2000),〈女性主義教育學及其對教育之啟示〉,《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第8期,頁227-238。
    吳麗芬、盧貞穎(2006),〈「反霸凌」可別反而霸掉教育〉,《人本教育札記》,第209
    期,頁33-37。
    林文瑛(2002),〈性別差異與性別角色發展〉,《性別平等教育》,台北:一家親。
    林安邦(2003),〈性別與法律-法律中的性別意識〉,《性別議題導論》,台北:高等
    教育。
    林安邦(2005),〈性別VS法律〉,94年宜蘭縣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研討會研習手冊。
    林芳玫(2006),〈自由主義女性主義〉,《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
    林巧芳(2004),《高職實施性別平等教育之行動研究—以性騷擾防治為例》,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雅容(2003),〈家庭暴力防治工作與婦女離婚問題:家庭暴力防治法理念與現況知兩
    難〉,《台灣社會福利學刊》,第4期,頁19-52。
    林碧雲(2001),《轉化課程的試煉 — 兩性教育融入社會學習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
    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筱雯(2006),《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性別平等教育態度與實施狀況之研究》,彰化師範
    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慈郁譯、Julie Mertus, Nancy Flowers and Mallika Dutt著(2005),《婦女人權學習手冊在
    地行動與全球聯結》,台北:心理。
    林麗珊(2005),〈女性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3期,頁3-20。
    柯淑敏(2001),《兩性關係學》,台北:揚智。
    洪家榆(2005),《一位國中女性教師性別教育實踐之研究:以性別議題融入綜合活動領
    域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萬生(2003),〈性別與歷史—一個女性主義者的觀點〉,《性別議題導論》,台北:
    高等教育。
    洪泉湖(2005),《台灣的多元文化》,臺北市 : 五南。
    洪鎌德(2004),《西方馬克思主義》,台北:揚智。
    徐西森(2003),《兩性關係與教育》,臺北市:心理。
    高志芳(2004),《解構性別迷思-----國小性別平等課程實踐之行動研究》,台北教育大學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台北:五南。
    畢恆達(1996),《找尋空間的女人》,臺北市:張老師。
    畢恆達(1996),〈安全與無性別偏見校園空間指標之建議〉,《學生輔導》,第58期,
    頁126-132。
    畢恆達(2000),〈從兩性平等到性別平等〉,《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13期,頁125-132。
    畢恆達(2005),《安全與無性別偏見的校園空間小手冊》,台北:教育部。
    晏涵文(2002),《性別平等教育:性別平等、家庭暴力、性騷擾防治》,台北: 一家親。
    晏涵文(2004),《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臺北市:心理。
    教育部(2003),《兩性平等教育》,台北:教育部。
    莊子秀(2006),〈後現代女性主義〉,《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
    莊淑靜(2007),《中學教師處理青少年懷孕事件之探討》,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明貞(1999),〈性別議題與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上)〉,《兩性平等教育
    季刊》,第 7期 ,頁 87 -96 。
    莊明貞(2003),《課程改革:反省與前瞻》 台北:高等教育。
    莊明貞(2005),〈性別與課程的建構—以九年一貫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為例〉,《教育研究月刊》,第139期, 頁16-31。
    莊明貞(2008),〈九年一貫課程性別議題之知識與權利分析〉,97/4/8-10性別平等教育
    進階種子教師研習手冊,頁39-52。
    陳妙芬(2001),〈探尋女性主義法哲學研究的意義:以公、私領域的劃分為例〉,《婦
    女與兩性研究通訊》,第60期, 頁30-35。
    陳音汝(2007),《發展性別容納式的在地科學-以國小自然社團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枝烈(1999),《多元文化教育》, 高雄市 : 高雄復文。
    陳玟池(2005),《性別教育融入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性別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信欽(2005),《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建構取向籃球遊戲教學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曉容(2005),《從「陌生」到「熟悉」-性別議題融入高中美術鑑賞課程之教學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惠美(2007),《消除幼兒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教學研究》,台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未出版)。
    陳惠馨(2004),〈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的時代意義—以法律的有限創造教育的無限〉,《全國律師》,2004年2月號,頁74-86。
    陳惠馨(2005a),〈性別平等教育法–台灣性別教育之繼往與開來〉,《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30期,頁115-129。
    陳惠馨,(2005b),〈認真對待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立法與展望〉,《國家政策季刊》,第4卷第1期,頁21-32。
    陳惠馨(2006a),〈葉永鋕案與性別的關係—一個法律人的觀點〉,《擁抱玫瑰少年》,台北市:女書。
    陳惠馨(2006b),〈台灣法律的認同與變遷──以憲法的觀點出發〉,《當代》,第229期,頁104-121,台北市:合志文化。
    陳惠娟、郭丁熒(1998),〈「母職」概念的內含之探討—女性主義觀點〉,《教育研究集刊》,第41期:73-101。
    陳伶艷(2000),《花蓮縣國小校長多元文化教育認知與實際辦學情形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游美惠(1999),〈性/別平權教育與女性主義的社會學分析〉,《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7期,頁32-51。
    游美惠(2001)〈性別意識&性別意識型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19期,頁98-100。
    游美惠(2004),〈多元文化與女性主義教育學:文獻評析與議題深探〉,《台灣社會教
    育學研究》,四卷二期,頁41-69。
    游美惠(2005),性別教育最前線,台北:女書。
    游美惠(2006),〈反霸凌與性別平等教育〉,《台北市終身學習網通訊》,第32期,
    頁32-39。
    黃尚文,(2006),《多元文化思潮之爭議及其對台灣多元文化教育之啟示》,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富源(2004),〈中小學校園性別化暴力現象之檢視與防治研究〉,【線上資料】,網
    址:http://www.grb.gov.tw/index.htm,國科會,瀏覽日期【96年10月5日】。
    黃囇莉(1999),《跳脫性別框框》, 台北:女書。
    黃囇莉(2003),〈游移於生物決定論與社會建構論之間:心理學中的性別意識〉,《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16期,頁85-120。
    黃囇莉(2008),〈日常生活中做性別〉,《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黃囇莉(2008),〈性別與權力-國際化視野,在地化實現 〉,全國性別平等教育研討會
    會議資料PPT。
    黃馨慧(2003),〈性別與溝通—兩性差異與溝通〉,《性別議題導論》,台北:高等教育。
    張 玨(1998),《兩性教育的精神與目標》,論文發表於台大婦女研究室主辦之「推動
    大專院校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
    張鈺珮,吳雅玲(1998),〈國中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的意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5期,頁66-81。
    張淑瑜(2004),《臺北市國民中學性別與空間規畫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
    張美玲(2005),《國中性別平等教育教學設計對性別平等態度影響效果之實驗研究》,政
    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建成(2000),《多元文化教育 : 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台北 : 師大書苑。
    楊斐芬(2005),〈愛莉絲.史瓦澤《大性別—人只有一種性別》〉, 《哲學與文化》,
    第32卷,第3期,頁185-193。
    楊清芬(1994),《國小男生與女生的校園生活》,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婉瑩(2006),〈台灣性別法案推法歷程的比較分析〉, 《政治科學論叢》,第29期,
    頁49-82。
    廖書雯,〈我的身體,我的主權〉, 《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14期,頁62-66。
    廖清海、張志成(2000),〈從美國教育修正法案Title IX看男女性別的運動平權〉, 《大
    專體育》,第89期,頁40-46。
    滕德政(2000),《黑白ㄘㄟˋ! 亞當夏娃ㄆㄟˋ? 運動文化的性別刻板印象─ 一個國小班
    級躲避球運動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
    黎素君(2006),《國小校園欺凌行為重複被害之研究》,台北大學犯罪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
    鄭新蓉(2003)〈女性主義視野中的知識、教學與課程〉,《教育研究大陸版》,2003年
    6月號,頁26-31。
    劉毓秀(1995),《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台北:時報文化。
    劉秀娟(1998),《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揚智。
    劉仲冬(1999),〈性別教育之我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7期,頁24-27。
    潘慧玲(1999),〈教育學發展的女性觀點:女性主義教育學初探〉,《教育科學的國際
    化與本土化》,台北:揚智。
    潘慧玲、林昱貞(2000),〈性別平等教育的概念與落實〉,【線上資料】,網址:http://tw.wrs.yahoo.com/_ylt=A3eg8pw49BdJnHcBqyNr1gt.;_ylu=X3oDMTBydTdmYjgyBHNlYwNzcgRwb3MDMQRjb2xvA3R3MQR2dGlkAw--/SIG=127v3mt1f/EXP=1226393016/**http%3A//web.ed.ntnu.edu.tw/~panhu/genderconcept2.pdf,臺灣師大教育系,【瀏覽日期:97年3月11日】。
    潘慧玲(2003),〈性別與教育〉,《性別議題導論》,台北:高等教育。
    蔡漢賢(2000),《社會工作辭典》,臺北市 : 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蔡麗玲(2000),〈男女大不同是科學抑或信仰〉,《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42期, 頁
    33-47。
    賴秀玲、馬辰明(2003),〈聯合國千禧年發展指標之介紹〉,【線上資料】,網址:http://www.bas-association.org.tw,行政院,瀏覽日期【96年10月20日】。
    謝小芩(2001),〈外國性別平等教育立法與實施經驗〉,《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14期, 頁19-24。
    謝小芩(2006),〈性別教育的基本理念與當代發展〉,《「性別.校園.公共政策」大學
    校院教師性別平等教育研討會成果手冊》,【線上資料】,網址
    http://www.mcu.edu.tw/department/genedu/pdf/成果手冊.pdf ,瀏覽日期【96年10月11日】。
    謝臥龍(1997),〈從兩性平等教育的觀點探討教學互動歷程中的性別偏見〉,《教育研究》,
    第54期,頁37-43。
    藍慧萱(2007),《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健康與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一年級為例》,
    台東教育大學體育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培以(2005),《探討國三學生對學習科學及科學事業的性別認知及態度》,彰化師範大
    學生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芊玲(1998),〈家庭和社會也需要落實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創刊》,
    頁37-41。
    蘇芊玲(2002),〈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的研擬過程與內涵〉,《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
    與實踐》,台北:女書文化。
    蘇芊玲、蕭昭君,(2006),《擁抱玫瑰少年》,台北:女書。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1),《多元文化教育》,台北:空中大學。
    羅燦煐(2000),〈從媒體的性別到性別的媒體〉,《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11期,頁26-36。
    羅燦煐(2004),〈媒體教育中的性別平等教育〉,《性別平等教育:性別平等、
    家庭暴力、性騷擾防治》,台北:一家親。
    羅燦煐(2007),〈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線上資料】,網址
    http://cc.shu.edu.tw~gndrcom/frameset.htm,瀏覽日期【96年10月29日】。

    英文文獻
    Allan G. Johnson著、成令芳等譯,《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台北:群學。
    Alice Schwarzer著、劉燕芬譯(2002),《大性別:人只有一種性別》,台北:台灣商務。
    Archer, J. (1991). Human sociobiology: Basic concepts and limitations.
    Basow , S. A., & Howe, K.G. (1979). Sex bias and career evaluations .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49, 705-706.
    Biklen , S. K., & Pollard, D. (1993). Sex, gender, feminism, and education. Gender and Education,5(2), 1-24.
    Bohan, Janis S. (1992). Psychology, gender, and theory. Boulder : Westview Press.
    Caporael, L. R. & Brewer, M. B. (1991). Reviving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Biology meets society.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7(3):187-195, Oxford Blackwell.
    Connell.R.W著、劉泗翰譯(2004),《性 / 別 — 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台北:書林。
    Donovan, J.(1992).Feminist Theory: The Intellectual Traditions of American Feminism New
    York :Continuum.
    Elizabeth Wright著、楊久穎譯(2002),《拉岡與後女性主義》,台北: 貓頭鷹。
    Fritz Klein, MD.(2007).The Bisexual Option:Second Edition:The Haworth Press.
    Hughes, Kate P(1995)Feminist Pedagogy and Feminist Epistemology: An Overview.
    Hooks, b. (1989). Talking back: Thinking feminist, thinking black. Boston, MA: South End Press.
    Iris Marion Young著、何定照譯(2006),《像女孩那樣丟球》,台北:商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14(3),214-30.
    Judith Butler(1990)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Thinking Gender.
    New York & London: Columbia Press.
    Juliet Mitchell(1997)Woman’s Estate,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Maher, F. A., & Tetreault, M(1994)The feminist classroom. New York: Basic Books.
    Peter Kivisto著、陳宗盈、連詠心譯(2007),《多元文化主義與全球社會》,臺北縣
    永和市 : 韋伯文化國際。
    Rosemarie Tong著、刁筱華譯(1997),《女性主義思潮》,台北市:時報文化。
    Shrewsbury, C. M. (1987).What is feminist pedagogy?Women’s Studies Quarterly, 15(3-4), 6-14.
    Sadker, M., & Sadker, D. (1985). Sexism in the schoolroom of the 80s. Psychology Today, 54-47.
    Sleeter, C. E.著、溫明麗譯(1997),Gender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Building bridge,《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辦。
    Sophia Phoca著、謝小岑(1999),《後女性主義》,臺北縣新店市 : 立緖文化。
    Susan Alice Watkins著、朱侃如譯(1995),《女性主義》,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Maher, F. A., & Tetreault, M. (1994). The feminist classroom. New York: Basic Books.
    Tisdell, E. J. (1998). Poststructural feminist pedagogies: The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feminist
    emancipatory adult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dultEducation Quarterly, 48(3), 139-156.
    V.Baird著、江明親譯 (2003),《性別多樣性—彩繪性別光譜》,台北:書林。
    Weiler, Kathleen(1995)F reire and feminist pedagogy of difference. In J. Holland. & M. Blair, & S. Sheldon(Eds.)Debates and issues in feminist research and pedagogy.(pp.23-44).Philadelphia : The Open Univers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