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佳靜 Wu, Chia-Ching |
---|---|
論文名稱: |
民初「畫學衰落」論述的產生與變遷─以康有為《萬木草堂藏畫目》為核心 On Kang You-Wei’s Wanmu Caotang Catalogue of Collected Paintings: “Theories of Artistic Decline” Proposed and its Changes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
指導教授: |
白適銘
Pai, Shih-M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5 |
中文關鍵詞: | 康有為 、《萬木草堂藏畫目》 、民初美術 、中國畫學 、畫學衰落 |
英文關鍵詞: | Kang You-Wei, Wanmu Caotang Catalogue of Collected Paintings (Wanmu Caotang Canghua Mu)y, Art of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Chinese painting study, Theories of Artistic Decline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88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1 下載:4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康有為(1858-1927)完成於丁巳年(1917)十月的《萬木草堂藏畫目》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同時嘗試探究民初「衰落」與「畫學」這兩個詞彙的主要意涵與使用情形,藉此進一步分析康有為的藝術觀點及藏畫目中的「畫學衰落」論,在哪些層面對民初藝術界產生了實際的影響。
本篇研究首先耙梳清末民初文藝界所面臨的身分與環境轉型的因素,並將研究聚焦於晚年的康有為與其藝術書寫。由清末到民初,舊士人在政治變革、社會變動與西方知識影響的情形下轉型為新式知識分子,並對文化藝術界產生實際的衝擊,而此時的藝術論述,亦因傳播媒體的擴增、關懷焦點的改變以及求新求變的時代氛圍,解構了清末以前趨向單一化的論述,促使中國美術產生一系列的現代化轉型;另一方面,透過文獻分析可知,豐富的海外覽遊經驗與對民國成立的抗拒,對康氏中晚年藝術書寫在主題與立論的概念建立,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
其次,本文嘗試關注《萬木草堂藏畫目》的成書問題。除了討論此書的命名、編輯形式、內容以及出版物的差異之外,藉由其所留存的書籍文章以及與文藝界學生的交流可知,此書的一大撰述目的,是為了提供繪畫研究,且讓學生能夠藉由畫目向其借閱其中的繪畫藏品,學習中國繪畫在不同時期的風格。最後,本文探討「畫學」與「衰落」二詞在民初的應用方式與意義變遷,康有為所使用的「畫學」與「衰落」用語,在民初具有不同於傳統意涵的新意,且反映著此時知識分子們接納新知、回應傳統的情況。康有為的「畫學」,不僅指向現代概念下的「學門」,並成為國家文明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其「畫學衰落」論,更深刻影響了劉海粟、徐悲鴻等門生的藝術理念。
本研究認為,康有為在《萬木草堂藏畫目》中,透過對中國歷代繪畫的問題診斷,尋訪中國繪畫在世界變遷中仍能持續進化不止的有效藥方,而「畫學衰落」論的提出,並非為了貶抑中國繪畫的價值而迎合西方風尚,亦非耽溺於傳統經典價值,而是試圖在不變的沉滯之中,以突破性的做法找到中國繪畫再度前進的動能,與可能的新方向。
This paper studies Wanmu Caotang Catalogue of Collected Paintings (Wanmu Caotang Canghua Mu) selected and edited by Kang You-Wei (1858-1927) in October 1917 and at the same time explores the chief definitions and usage of Decline and Painting Study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Thus his perspectives of art and Theories of Artistic Decline in the book are analyzed further to discover what influences the two elements actually brought on which facets of the art circles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First, this paper clarifies why a change of identity and surroundings happened to the art circles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and focuses on Kang’s later years and his art writing. From the late Qing to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traditional scholars became new intellectuals in the context of political revolution, social change, and Western knowledge increase. This change had quite an impact on the culture and art circles. In the same period, due to an expansion of the mass media, a change of the media focus, and the pursuit of innovation and reform, the discourse upon art deconstructed the discourse tending to be simplified in the late Qing and also urged the Chinese art to undergo a series of modernization. In addition, both his experience of overseas journeys and defiance against the Republic of China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upon the way he constructed his topics and arguments for the art writing in his middle and late periods.
Secon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of Wanmu Caotang Catalogue of Collected Paintings. By discussing its title, editing, content, and differences among various editions, referring to the books and articles he preserved, and looking into his communication with arts and culture majors, this paper learns that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book is to assist the study of paintings and enable his disciples to borrow his painting col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catalogue, learning styles of Chinese paintings in different periods.
Finall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usage of Painting Study and Decline and how their definitions changed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These two terms Kang You-Wei used in a different 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meaning and reflected an age when the contemporary intellectuals embraced the new and responded to the old. Because of Kang You-Wei, not only does the Painting Study become an academic subject in the modern world, it also forms a necessary part to develop national culture; furthermore, his Theories of Artistic Decline influence profoundly the perspectives of art of Liu Haisu and Xu Beihong among other disciples.
By completing Wanmu Caotang Catalogue of Collected Paintings, Kang You-Wei diagnosed Chinese paintings of past dynasties in his quest to find a prescription for the Chinese paintings to constantly improve in the changing world. Besides, Kang proposed Theories of Artistic Decline not to play down the value of Chinese paintings, catering to Western taste or to adore the classics value, but to discover brand new motivation and directions for Chinese paintings to move on even the state was stagnant then.
參考書目
一、中文資料
(一)史料
[宋]郭熙,《林泉高致》,北京:中華書局,2010。
[宋]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
[南齊]謝赫撰,《古畫品錄》,收錄自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古畫品錄外二十一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清]吳榮光著,《辛丑銷夏記》,台北:漢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71。
[清]紀昀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
[清]高士奇著,《江村銷夏錄》,臺北:漢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71。
[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 六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疏證》,臺北:華正出版社,1985。
[清]康有為原著,《萬木草堂論藝》,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11。
[清]康有為原著,上海市文保管委員會編,《康有為遺稿─列國遊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
[清]康有為原著、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文獻研究部編,《萬木草堂詩集─康有為遺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清]康有為原著、姜義華、吳根樑編,《康有為全集》(全三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清]康有為原著、崔爾平校著,《廣藝舟雙楫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
[清]康有為原著、蔣貴麟主編,《康南海先生遺著匯刊》(全二十二冊),臺北:宏業書局,1976。
[清]康有為原著、龔鵬程導讀,《廣藝舟雙楫》,臺北:金楓出版、萬象發行,1999。
[清]康有為著,《不幸則言中‧不聽則國亡》,上海:長興書局,1918。
[清]康有為著,《萬木草堂藏畫目》,上海:長興書局,1918。
[清]康有為著,馬洪林、盧正言主編,《康有為集》(全十冊),廣州:珠海出版社,2006。
[清]康有為著、李冰濤校注,《歐洲十一國游記》,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清]康有為著、樓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編年譜》(外二種),北京:中華書局,1992。
[清]康有為著、樓宇烈整理,《論語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4。
[清]康有為著、蔣貴麟譯,《萬木草堂藏中國畫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
[清]康有為撰、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全十二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清]梁啟超,《梁啟超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清]盛叔清輯,《清代畫史》,臺北:廣文書局,初版,1970。
[清]蔣寶齡撰,《墨林今話》,臺北:明文書局,1985。
[清]學部編,《學部官報》,第1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0。
[清]龐元濟著,《虛齋名畫錄》(全三冊),臺北:漢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71。
(二)近人專書
《上海出版志》編纂委員會主編,《上海出版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
20世紀中國藝術史文集編委會編,《藝術的歷史與事實:20世紀中國藝術史的若干課題研究(1900-1949)》,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2006。
于安瀾編,《畫論叢刊(下)》,臺北:華正書局,1984。
干樹海主編,《劉海粟美術館藏品─中國歷代書畫集》,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
中國國家畫院編,《中國畫學》第一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
中國蔡元培研究會編,《蔡元培全集》第六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卞孝萱、唐文權,《民國人物碑傳集》,北京:團結出版社,1995。
戈公振,《中國報刊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方志欽、王杰編,《康有為與近代文化》,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
水天中著,《中國現代繪畫評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王正華,《藝術、權力與消費:中國藝術史研究的一個面向》,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1。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
王汎森等著,《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
王明德,《百年家族─康有為》,臺北:立緒文化,2002。
王扆昌主編,《中華民國三十六年美術年鑑》,上海:上海市文化運動委員會出版,1948。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王爾敏編,《康有為手書真跡》,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王燕來選編,《歷代書畫錄續編》(一至二十),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
申松欣、李國俊編,《康有為先生墨跡》(一至五),河南:中洲書畫社出版,1983。
伍永忠,《康有為美學思想研究》,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安宇,《衝撞與融合-中國近代文化史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
朱金樓、袁志煌編,《劉海粟藝術文選》,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
朱鑄禹編、李石孫助編,《唐宋畫家人名辭典》,北京:中國古典藝術出版社,1956。
何懷碩主編,《近代中國美術論集》(一至六),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1 。
余杰,《徬徨英雄路─轉型知識分子的心靈史》,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余英時,《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臺北:時報文化,1985。
余紹宗,《書畫書錄解題》,北京:北京圖書館,2003。
吳天任編,《康有為先生年譜》,臺北:藝文出版社,1994。
吳嘉陵,《清末民初的繪畫教育與畫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
呂澎,《20世紀中國藝術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李仁淵,《晚清的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份子》,臺北:稻香出版社,2005。
李明方編,《蔣貴麟文存》,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2001。
李桂林等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李焯然、陳團初、謝飄雲編,《康有為著作與研究資料索引》,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李雲光,《康有為家書考釋─康有為晚年思想及生活新證》,香港:匯文閣書店,1979。
李雲光編,《南海康先生法書》,香港:明謙有限公司出版,1985。
李運亨、張聖潔、閻立君編著,《陳師曾畫論》,北京:中國書店,2007。
李鑄晉、萬青屴,《中國現代繪畫史:民初之部》(一九一一至一九四九),臺北:石頭出版社,2001。
李鑄晉、萬青屴,《中國現代繪畫史:晚清之部》,臺北:石頭出版社,2001。
李鑄晉主編、石莉譯,《中國畫家與贊助人─中國繪畫中的社會與經濟因素》,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
汪榮祖,《康有為》,臺北:東大出版社,1998。
沈雲龍,《康有為評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9.10。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二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
沈寧編,《滕固藝術文集》,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沙培德、張哲嘉主編,《近代中國新知識的建構》,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
阮榮春、胡光華,《1911-1949近代中國美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阮璞,《畫學叢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卓聖格,《徐悲鴻研究》,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89。
周君適,《溥儀和滿清遺老》,臺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84。
周策縱,《五四運動史》,臺北:桂冠圖書,1989。
周積寅編,《余劍華美術論文選》,山東:山東美術出版社,1986。
岡村繁日文譯著、俞慰剛中譯,《歷代名畫記譯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林子青,《弘一大師新譜》,臺北:東大出版社,1993。
邵琦,《晚明以來中國畫的語境與語義》,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2。
邵琦、孫海燕編著,《二十世紀中國畫討論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
金山,《藝術大師徐悲鴻》,臺北:雄獅圖書,1990。
阿瑟‧赫爾曼(Arthur Herman)著,《文明衰落論─西方文化悲劇主義的形成與演變》(張愛平、許先春、蒲國良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青島市文化局編,《康有為青島遺墨》,青島:青島出版社,2006。
保羅‧S‧芮恩施(Paul S. Reinsch)著,李抱宏、盛震溯譯,《一個美國外交官使華記》,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俞劍華,《中國畫論類編》,臺北:華正書局,1977。
俞劍華,《中國繪畫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
南海博物館編,《康有為手跡》,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8。
故宮博物院編,《故宮博物院50年入藏文物精品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
柯文(Paul A. Cohen)著,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臺北:稻香出版社,1991。
柯律格(Craig Clunas)著,高昕丹、陳桓譯,《長物─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15。
洪鎰昌,《康有為《孔子改制考》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9。
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范國強,《尊碑─康有為書法研究》,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4。
茅海建,《從甲午到戊戌─康有為《我史》鋻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郎紹君、水天中編,《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文選(上)、(下)》,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
夏曉虹編,《追憶康有為》(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09.4。
孫殿起,《琉璃廠小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徐中約著,計秋楓、朱慶葆譯,《中國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學,2002。
徐柏陽,金山合編,《徐悲鴻年譜》,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1。
徐悲鴻著、徐柏楊、金山合編,《徐悲鴻文集(上)(下)》,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87。
秦仲文,《中國繪畫學史》,北京:立達書局,1934。
秦紹德,《上海近代報刊史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
耿雲志,《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研究導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馬洪林,《康有為大傳》,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
馬洪林,《康有為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馬洪林、盧正言主編,《康有為集》,廣州:珠海出版社,2006。
高平叔編,《蔡元培美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
高偉濃,《二十世紀初康有為保皇會在美國華僑社會的活動》,北京:學範出版社,2009。
啟功著,《啟功叢稿 題跋卷》,北京:中華書局,1999。
國家檔案局明清檔案館編,《戊戌變法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59。
崔爾平校,《明清書論集(上、下)》,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1。
康德(Immanuel Kant)著,鄧曉芒譯,《判斷力批判》,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
張少俠、李小山《中國現代繪畫史》,杭州:江蘇美術出版社,1986。
張灝,《危機中的知識份子:尋求秩序與意義》,北京:新星出版社,2001。
張灝,《時代的探索》,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
張灝,《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 1890-190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張灝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臺北:時報出版社,1980。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書局,1984。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臺北:文海出版社,1964。
梁啟超,《梁啟超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梁啟超著、潘光哲導讀,《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書房出版,2008。
章詒和,《最後的貴族》,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
莊申,《由白紙到白銀─清末廣州書畫創作與收藏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許志浩,《中國美術社團漫錄》,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4。
許志浩,《中國美術期刊過眼錄1911-1949》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4。
許紀霖,《中國知識份子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1980。
郭繼生,《藝術史與藝術批評》,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陳師曾,《中國繪畫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4。
陳師曾,《中國繪畫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陳師曾、(日)大村西崖合著,《中國文人畫之研究》,上海:中華書局,1922。
陳崧,《五四前後東西文化問題論戰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陳傳席,《中國繪畫理論史》,臺北:東大出版社,1997。
喬志強,《中國近代繪畫社團研究》,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9。
彭萊編著,《古代畫論》,上海:上海書局,2009。
湯志鈞著,《康有為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湯志鈞編,《康有為政論集(上)》,北京:中華書局,1981。
華天雪,《徐悲鴻的中國畫改良》,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著,張理京譯,《美國與中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著、劉廣京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編譯室譯,《1800-1911年劍橋中國晚清史(上、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黃克武,《近代中國的思潮與人物》,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黃賓虹著、趙志鈞輯、朱金樓校,《黃賓虹美術文集》,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
楊家駱主編,《戊戌變法文獻彙編》,第3冊,臺北:鼎文書局,1973。
楊瑞松,《病夫、黃禍與睡獅─「西方」視野的中國形象與近代中國國族論述想像》,臺北:政大出版社,2010。
萬青屴,《並非衰落的百年:十九世紀中國繪畫史》,臺北:雄獅圖書, 2005。
萬青屴,《萬青力美術文選》,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葉子,《中國歷代收藏家圖表》,上海:中西書局,2013。
葛路,《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發展史》,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
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著,張總等譯,《萬物:中國藝術中的模件化和規模化生產(Ten Thousand Things︰Module and Mass Produc-tion in Chinese Art)》,北京:三聯書局,2005。
熊月之,《西風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趙林鳳,《中國近代憲法第一人: 汪榮寶》,臺北:新銳文創,2014。
趙慎修編著,《劉師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
趙爾巽等,《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第78卷─康有為梁啟超羅振玉鄭孝胥》,北京:榮寶齋出版社,1997。
劉金庫,《南畫北渡:清代書畫鑑藏中心研究》,臺北:石頭出版社,2007。
劉海粟,《齊魯談藝錄》,山東:山東美術出版社,1985。
劉海粟,《劉海粟藝術文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
劉海粟美術館編,《劉海粟研究》,上海:劉海粟博物館出版,2000。
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著,汪堂家譯,《論文字學》,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
潘耀昌著,《中國近現代美術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潘耀昌編著,《中國歷代繪畫理論〈清代卷下〉》,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9。
蔡元培著、文藝美術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蔡元培美術文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
蔡建國,《蔡元培與近代中國》,上海:社會科學院,1997。
蔣廣學、何衛東著,《梁啟超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鄭工,《演進與運動:中國美術的現代化(1875-1976)》,廣西:廣西美術出版社,2002。
鄭午昌,《中國畫學全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魯迅,《且介亭雜文》,北京:人文文學出版社,1973。
蕭公權著、汪榮祖譯,《康南海思想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海:商務出版社,1937。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北商務印書館,1995。
薛永年,《清代繪畫史》,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
邁克‧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著,陳衛河、錢崗南譯,《20世紀中國藝術與藝術家(上)(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邁克‧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著,趙瀟譯,《東西方藝術的交會(The Meeting of Easetern and Western Art)》,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顏娟英主編,《上海美術風雲─1872-1949申報藝術資料條目索引》,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6。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著,廖柏彥譯,《大清帝國的衰亡》,臺北:時報文化,2011。
羅威廉(William Rowe)著,李仁淵、張遠譯,《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羅炳良主編,《張之洞勸學篇》,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嚴復著、王栻主編,《嚴復集(五)》,北京:中華書局,1986。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著,程巍譯,《疾病的隱喻》,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
顧森、李樹聲主編,《百年中國美術經典文庫 第1卷:中國傳統美術1896-1949》,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
(三)學位論文
白璋,《徐悲鴻中國畫改良之析探》,臺中:東海大學美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余美玲,《康有為書學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
吳宇浩,《廣智書局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0。
汪正翔,《形式的困境:民初畫學變革及其思想史解釋 ——以北大畫法研究會為研究核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邱敏芳,《民初(1912-1937)北京畫壇中國畫的轉變》,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邱敏芳,《金城繪畫研究》,臺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徐碧君,《五四運動與民初中國美術的新變》,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張瀚云,《鄭午昌研究:兼論民初上海美術團體與民初美術史著作》,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郭武平,《新青年雜誌與民初中國意識轉變》,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陳韻如,《畫亦藝也─重估徽宗朝的繪畫活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所博士論文,2009。
劉迪,《清乾隆朝內府書畫收藏─以《祕殿珠林石渠寶笈》為基本史料之研究》,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博士論文,2010。
劉瑞寬,《中國美術的現代化:美術期刊與美展活動的分析(1911-193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劉瑞寬,《民初上海地區美術團體之研究(1911-1937)》,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鄭利權,《民國美術期刊研究》,浙江:浙江大學美術學研究所碩士學位,2007。
盧宣妃,《陳師曾的繪畫新貌與民初新式知識分子的文化實踐:以「風俗圖冊」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謝宜靜,《民國初年觀畫論畫的現代轉型─以上海地區的西畫活動為例》,桃園: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07 。
(四)民國早期的期刊雜誌
《中華美術報》1-8期,1918,上海。(載於《民國珍稀短刊斷刊資料彙編(上海卷)》,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7,頁31649-31806)。
《文字同盟》第8期,1927,北京。
《北京大學日刊》第16期,1917,北京。
《社會月報》第1卷第2期,1934。
《時務報》第10冊,1896,上海。
《國粹日報》第3卷第6期,1907。
《國粹月刊》第1卷,1929,上海。
《國粹學報》第3卷第7期,1907。
《國學周刊》第5期,1923。
《崑山縣立師範學校季刊》第1期,1927,
《晨光》第1卷第1期,1921,上海。
《湖社月刊》第1-100期,1927-1937。本論文參考天津古籍出版社編,《湖社月刊(上中下、影印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畫風》第2期,1929,廣州。
《新青年》第1-6期,1915,上海。(東京:汲古書院,1970-1971複印本)。
《蒙學報》第1、9期,1897、1903,上海。
《藝林旬刊》第72期,1929,上海。
(五)近人期刊論文
于洋,〈衰敗想像與革命意志——從陳獨秀「美術革命」論看20世紀中國畫革新思想的起源〉,《文藝研究》第3期,2010,頁107-117。
王正華,〈清末民初「古物」的發現、展示文化與國族意識〉,收錄於《玩古‧賞新-明清的賞玩文化》,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4。
王正華,〈傳統中國繪畫與政治權力〉,《新史學》第8卷第3期,1997.9,頁161-215。
王正華,〈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32期,2001,頁76-89。
王非,〈《萬木草堂藏中國畫目》的追蹤與研究〉,《西北美術》第3期,2014,頁69-71。
王洪偉,〈滕固美術史研究受梁啟超「進化」史觀影響辨訛〉,《文藝研究》第2期,2014,頁122-130。
付燕鴻,〈戊戌政變的學術新見〉,《歷史教學》第23期,2009,頁65-68。
石守謙,〈繪畫、觀眾與國難:二十世紀前期中國畫家的雅俗抉擇〉,《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21期,2006,頁151-173。
向達,〈明清之際中國美術所受西洋之影響〉,收錄於何懷碩主編《近代中國美術論集》,臺北:藝術家圖書出版社,1991。
安雅蘭(Julia F. Andrews)著、鍾文睿、韓姝麗譯,〈危機中的一個世紀:二十世紀中國藝術中的傳統與現代〉,《藝術探索》第1期,2003,頁36-41。
余英時,〈戊戌政變今讀〉,《二十一世紀》第45期,1998,頁4-14。
巫佩蓉,〈二十世紀初西洋眼光中的文人畫:費諾羅沙的理解與誤解〉,《藝術學研究》第10期,2012,頁87-132。
李偉銘,〈引進西方寫實繪畫的初衷─以國粹學派為中心〉,《二十一世紀》第59期,2000,頁74-80。
李偉銘,〈康有為與陳獨秀─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史的一樁「公案」及其相關研究〉,《美術研究》第3期,1997,頁64-68。
李國俊,〈《萬木草堂藏畫目》評介〉,《河南師大學報》第2期,1984,頁98-102。
李澤厚、干春松,〈未來中國政治之走向─關於「中國式自由主義」發展路徑的對話〉,《南國學術》第1期,2014,頁16-22。
沈國威,〈康有為及其日本書目志〉,《或問雜誌》第5期,2003,頁51-68。
阮圓,〈近代日本的書法革新:論六朝派與中村不折的中國式碑學風〉,《清華學報》第40卷第3期,2010,頁485-511。
周芳美,〈1920、30年代上海藝壇對於中西融合畫風新國畫之評論(上)〉,《美術研究》第2期,2014,頁15-25。
周芳美,〈1920、30年代上海藝壇對於中西融合畫風新國畫之評論(下)〉,《美術研究》第3期,2014,頁5-10。
杭春曉,〈「共尊宋畫」背後的經驗、立場之差異─民初畫學「激進」與「溫和」之辨析〉,《文藝研究》第217期,2010,頁118-125
林聖智,〈反思中國美術史學的建立:「美術」、「藝術」用法的流動與「建築」、「雕塑」研究的興起〉,《新史學》第23期,2012,頁159-202。
林曉照,〈「美術」殖產:清末的「美術」形象〉,《學術研究》第1期,2009,頁118-125。
林曉照,〈教化之極高點:清末「美術」的興起〉,《文藝研究》第8期,2014,頁134-140。
林曉照,〈晚清「美術」概念的早期輸入〉,《學術研究》第12期,2009,頁93-101。
姚文放,〈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對於康德的接受與改造〉,《社會科學輯刊》第1期,2013,頁44-48。
段漢武,〈論民國時期中國繪畫史著述中的畫論研究〉,收錄於《浙江大學美術文集(下)》,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頁44-48。
洪再新,〈展開現代藝術空間的跨語境範疇:探尋1920年代初上海的「國畫復活運動」的啟示〉,《美術研究》第2期,2014,頁5-14。
韋承紅、陳燁,〈察往知今、溫故求新─國畫復活運動與廣東中國畫 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美術》第3期,2014,頁97-101。
孫瑜,〈從北大畫法研究會到中國畫法研究會─民初畫壇致力畫學進步的兩種取向〉,《美術研究》第4期,2005,頁39-45。
徐雁平,〈1921年的文人與圖書出版業〉,《書目季刊》第22卷第3期,1998,頁24-31。
狹間直樹,〈梁啟超《戊戌政變記》成書考〉,《近代史研究》第4期,1997,頁233-242。
馬忠文,〈康有為自編年譜的成書時間及相關問題〉,《近代史研究》第4期,2005,頁274-288。
高瑞泉,〈近代價值變革與晚清知識分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36卷第1期,2004,頁197-213。
康保延,〈康南海先生書藝瑣聞〉,《廣東文獻季刊》第9卷第1期,1979,頁18-22。
張元茜,〈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對民初美術的影響〉,收錄自《中國─巴黎:早期旅法中國畫家研究》,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89。
張仲民,〈清季啟蒙人士改造民眾閱讀習慣的論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8期,2010,頁51-96。
曹海燕、菊秋芳,〈康有為對近代報業的貢獻〉,《圖書館理論與實踐》第1期,2005,頁51-53。
梅墨生,〈從《萬木草堂藏中國畫目》看康有為書法之所「變」〉,《史博館學報》第6期,1997,頁115-120。
章清,〈中國自由主義「傳統」系譜的建構〉,《二十一世紀》第76期,2008,頁82-86。
郭秀文,〈論陳獨秀對康有為的解讀〉,《長白學刊》第124期,2005,頁88-90。
陳池瑜,〈現代中國畫的傳統與變革〉,《書畫藝術學刊》第7期,2009,頁27-40。
陳池瑜,〈陳師曾中國畫進步論之意義〉,《藝術論壇》第4期,2006,頁11。
陳俊啟,〈晚清報刊雜誌中小說讀者群體概念的消解〉,《漢學研究》第28卷第4期,2010,頁201-232。
陳耀盛,《論康有為目錄學思想》,《近代史研究》第3期,1995,頁179-194。
喬志強,〈論梁啟超「新史學」對民國時期美術史研究的影響〉,《美術觀察》第7期,2004,頁82-84。
雲雪梅,〈金城與中國畫學研究會〉,《美術觀察》第1期,1999,頁59-61。
黃克武,〈西方自由主義在現代中國〉,收錄於黃俊傑編,《中國文化與域外文化的互動與融合》,台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6,頁341-378。
楊新,〈胡廷暉作品的發現與《明皇幸蜀圖》的時代探討〉,《典藏古美術》第96期,2000,頁30-33。
楊瑞松,〈想像民族恥辱: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東亞病夫」〉,《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3期,2005,頁1-44。
萬青屴,〈「中國畫」與「中國畫學」〉,收錄於邵琦、孫海燕編著,《二十世紀中國畫討論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頁390-401。
萬書元,〈康有為與中國美術的現代化——康有為《萬木草堂所藏中國畫目》序言之新解讀〉,《學海期刊》第2期,2012,頁165-168。
廖賢娟,〈中國知識分子面臨的困境與挑戰─自新中國建國迄二十世紀末〉,《通識教育學報》第2期,2008,頁65-84。
劉海粟,〈我的老師康有為先生〉,《大成》第218期,1992,頁2-14。
劉瑞寬,〈民初畫論裡的中國山水與西方風景〉,《興大歷史學報》第17期,2006,頁509-532。
劉瑞寬,〈清末民初繪畫思潮初探〉,《興大文史學報》第21期,1991,頁163-178。
劉瑞寬,〈清季畫論與畫家的關係:繪畫思想及論述形式的分析〉,《興大人文學報》第33期下,2003,頁831-855。
劉瑞寬,〈寫實的意象:民初美術革命觀的演變〉,《興大人文學報》第34期下,2004,頁929-954。
蔣兆和,〈懷念徐悲鴻先生〉,《美術研究季刊》第3期,1983,頁16。
鄭又家,〈元人畫作或宋人摹本─石守謙對楊新看法的幾點回應〉,《典藏古美術》第96期,2000,頁34-37。
鄭恒雄,〈從古典目錄略論當代我國目錄學之發展〉,《佛教圖書館館訊》第29期,2002,頁6-14。
盧正言,〈康有為著述書目匯評〉,《圖書館雜誌》第2期,1994,頁58-60。
盧宣妃,〈陳師曾《北京風俗圖》中的日本啟示〉,《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28期,2010,頁185-246。
蕭瓊瑞,〈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與臺灣地方性風格的形成—一個史的初步觀察〉,收入郭繼生主編,《當代繪畫文選(1945-1990)》,頁28-55。
賴毓芝,〈清末石印的興起與上海日本畫譜類書籍的流通:以《點石齋叢畫》為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5期,2014.9,頁57-127。
薛永年,〈〈明皇幸蜀圖〉與〈春山泛舟圖〉斷代〉,《典藏古美術》第96期,2000,頁38-39。
薛永年,〈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文藝研究》第2期,2001,頁112-127。
顏健富,〈「病體中國」的時局隱喻與治療淬鍊─論晚清小說的身體/國體想像〉,《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9期,2013,頁83-118。
羅儀鳳,〈送交國務院有關康有為先生文稿目錄〉,《大陸雜誌》第63卷第3期,1981,頁144-147。
蘇全有,〈萬木草堂藏書考〉,《圖書館論壇》第32卷第3期,2012.5,頁70-74。
蘇啟明,〈康有為論書畫〉,《史博館學報》第6期,1997.9,頁53-68。
蘇雲峰,〈康有為主持下的萬木草堂(續完)〉,《廣東文獻季刊》第15卷第4期,1985.12,頁103-117。
蘇雲峰,〈康有為主持下的萬木草堂〉,《廣東文獻季刊》第15卷第3期,1985,頁9-21。
蘇雲峰,〈康有為主持下的萬木草堂〉,收錄於《中國近現代史論集‧第十二編戊戌變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頁295-344。
龔鵬程,〈試論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漢學研究》第2卷第1期,(1984),頁277-300。
(六)近人研討會文章
巴東,〈論中國知識界傳統與藝術界的分隔:道德與藝術之範疇分際〉,《東方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頁6-14。
王正華,〈從陳洪綬的《畫論》看晚明浙江畫壇:兼論江南繪畫網絡與區域競爭〉,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區域與網絡:近千年來中國美術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1,頁329-379。
石守謙,〈中國近代美術史研究的幾種思考架構〉,收入洪善杓編,《동아시아 미술의 근대와 근대성》(東亞美術的近代和近代性)(首爾:學古齋,2009),頁251-272。
李鑄晉,〈民初繪畫的幾種改革〉,收錄於《中國‧現代‧美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1,頁17-18。
區域與網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區域與網絡─近千年來中國美術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1。
賴毓芝,〈肖像、形象與藝業:以吳昌碩向任伯年所訂製肖像畫為例的個案研究〉,收入《像應神全:明清人物肖像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澳門:澳門藝術博物館,2011,頁298-316。
二、日文資料
(一)日文書目
金井一夫,《近代日本美術教育の研究─明治時代》,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1982。
坂出祥伸,《康有為 : ユートピアの開花》,東京:集英社,1985。
陸偉榮,《中国近代美術史論》,東京:明石書店,2010。
陸偉榮,《中國の近代美術と日本——20世紀日中關係の一斷面》,岡山:大學教育出版,2007。
(二)日文期刊
秋元幸茂,〈図画・工作 教科書〉,收錄於《近代日本の教科書の歩み─明治期から現代まで》,滋賀:滋賀大學附屬圖書館,2006.10,頁72-79。
小川裕充,〈『美術叢書』の刊行について--ヨーロッパの概念"Fine Arts"と日本. の訳語「美術」の導入〉,《美術史論叢》第20期,2004,頁33-54。
平野和彥,〈康有為と徐悲鴻:近代の中国畫改良議論に関する若干の考察〉,《山梨國際研究》第3期,2008,頁23-33。
平野和彥,〈康有為の『論語』解釈 : 『論語注』の視点をめぐる若干の考察〉《山梨國際研究》第2期,2007,頁25-34。
平野和彥,〈康有為の絵画論〉,《中国文化》第49號,1991,頁39-50。
平野和彥,〈日中近代における伝統芸術解釈の二面性(上):「画」と「美術」の認識をめぐって 〉,《山梨國際研究》第4期,2009,頁19-32。
北野紘一,〈康有為の士人觀〉,《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紀要》第51卷第1期,2006.2,頁53-64。
三、英文資料
(一)英文書目
Aida Yuen Wong, Parting the mists: discovering Japan and the rise of national-style painting in modern China, Honolulu: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6.
Aida Yuen Wong, The Other Kang Youwei ─ Calligrapher, Art Activist, and Aesthetic Reformer in Modern China, Brill Academic Pub,2016.
Julia F. Andrews and Kuiyi Shen, A Century in Crisis: Modernity and Tradition in the Art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 New York: Guggenheim Museum, 1998.
Julia F. Andrews and Kuiyi Shen, The Art of Moder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2.
Jung-pang Lo, K'ang-Yu-wei: A Biography and a Symposium, Tucson, Published for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by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1967.
Michael Sullivan, The Meeting of Eastern and Western Art form the Six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Day,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73.
Sherman E. Lee, A History of Far Eastern Art, New York: Thames and Hudson, 1994.
Wen Fong, Between Two Cultures, New York: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二)英文期刊
Aida Yuen Wong,“A New Life for Literati Painting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Eastern Art and Modernity, a Transcultural Narrative?” Artibus Asiae, Vol.60, No.2(2000), pp.297-326.
Cheng-hua Wang,“Rediscovering Song Painting for the Nation: Artistic Discursive Practice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hina,”Artibus Asiae, vol. LXXI, No. 2(2011), pp.221-246.
Young-Tsu Wong,“The Search for Material Civili zation: Kang Youwei’s Journey to the West,”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5, No.1(2008), pp.33-59。
四、網路資料
〈張柏楨條目〉http://baike.baidu.com/view/1628978.htm(檢索日期:2015年12月19日)。
互動百科,〈行書萬木草堂畫目卷〉http://www.baike.com/wiki/%E8%A1%8C%E4%B9%A6%E4%B8%87%E6%9C%A8%E8%8D%89%E5%A0%82%E7%94%BB%E7%9B%AE%E5%8D%B7(檢索日期:2015年6月15日)
北京匡時拍賣網站http://www.council.com.cn/PaiMaiJieGuo/pmwp.php?ppcd=art0046991703&pzid=PZ2025050 (檢索日期:2015年11月20日)。
黃春木,〈學堂選舉鼓勵章程〉,《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4511/?index=6 (檢索日期:2015年7月15日)
廣東省南海區博物館官方網站,〈捐贈芳名錄(2006年以前)〉http://www.nhmuseum.org/jx/jzml/20150528/603.html (檢索日期:2015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