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秀如
論文名稱: 戰後台中縣地方派系與地方發展---以縣議會為中心(1950~1994)
指導教授: 吳文星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2
中文關鍵詞: 台中縣山海屯區地方派系地方自治地方發展地方建設第三勢力質詢議會決議案議事錄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5下載:13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20年總督府宣稱實施「地方自治」,標榜採地方分權主義原則,制定州、市、街庄制度,此一制度不僅為行政區劃,並在州、市、街庄設協議會,作為諮詢機關,即所謂「準地方自治時期」。然各協議會員完全官選,議員只能對諮問案提出意見,以及附議各項預算,並無議決權、行政監察權、建議權等,協議會只不過是徒具形式的民意代表機關。州、市、街庄仍受上級監督,自主權和自治立法權非常有限,因而深具中央集權的官治主義性格。
    1921年起林獻堂領導持續14年共15次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期間成立之組織「台灣文化協會」、發行之刊物「台灣」、「台灣民報」、「台灣青年」等發揮啟迪民智之效,1927年「台灣民眾黨」成立並要求州市街庄等自治機關民選,1930年以促成台灣地方自治為職志之「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並向日本國會提出改革台灣地方制度建議書。日本政府於1935年頒布「台灣州制」、「台灣市制」、「台灣街庄制」等,在制度中明定州、市、街為法人,各級並設會及協議會,會員則半官選半民選產生,表示其開放的自治態度。同年,辦理第一次市會議員選舉。此時當選為市會議員、街庄協議會議員者在戰後多成為地方派系領袖,足以證明台中縣地方派系確實濫觴於日治時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台中縣雖有行政區劃,但一般人卻常以「山線」、「海線」、「屯區」作為區分,此一區分也源自日治時期。針對台中縣地方派系分為紅黑兩派有多種說法,本文試圖將多種說法彙整,並發現仍有與日治時期相關之說法。
    戰後戒嚴時期,台中縣地方派系在國民黨地方派系策略下活動空間侷限在鄉鎮或縣市區域中,紅黑兩派在府會關係上亦呈現「紅黑輪治」現象,且國民黨為有效掌控地方聴任地方派系掌握地方政治與地方經濟,農會信用部、信用合作社、銀行、汽車客運公司成為派系獨占事業,而屬地方層次之首長和民意代表如省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農漁會總幹事等多為地方派系領導人重要幹部。解嚴後,第三勢力楊派崛起、民進黨積極介入地方政治後,更增添台中縣地方政治之變數,而楊派因其雄厚的經濟實力,每能左右選情,對地方造成深遠影響。府會運作方式隨著民進黨介入後由「紅黑輪治」轉為「紅黑共治」的局面。由於政商環境變遷導致自第十二屆議會起次級問政團體出現,此一超派系的次級問政團體出現對於紅黑兩派而言將成為轉型的契機。
    由於紅黑兩派的競爭,使得議會中的討論、質詢和決議案,每集中於文教、交通及重大建設,從議事錄中發現,自第一屆議會始,派系對於此三方面建設影響頗鉅,因派系利益或個人利益導致決議案的通過與否,對地方建設而言是促進也是妨礙。在政黨輪替的時代,地方派系在選舉時仍以其慣有的動員方式影響選情,但在問政方式上卻呈現轉型的徵兆,值得研究者持續觀察與紀錄。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台中縣地方自治與地方派系之發展………………13 第一節 日治時期地方自治與地方派系之形成…… 13 第二節 戰後戒嚴時期地方自治與地方派系之分合.29 第三節 解嚴以來地方自治與派系之發展………… 88 第三章 台中縣地方派系與地方文教………………………95 第一節 地方文教建設之促進………………………95 第二節 地方文教發展之妨礙…………………… 130 第四章 台中縣地方派系與地方交通………………………167 第一節 地方交通建設之促進……………………167 第二節 地方交通發展之妨礙……………………178 第五章 台中縣地方派系與地方重大建設………………185 第一節 工業區設立之促進與妨礙…………… 187 第二節 台中港重建之促進與妨礙…………… 193 第六章 結論………………………………………………… 233 附錄一 第一屆台中縣議員名冊…………………………………237 附錄二 第二屆台中縣議員名冊…………………………………239 附錄三 第三屆台中縣議員名冊…………………………………242 附錄四 第四屆台中縣議員名冊…………………………………244 附錄五 第五屆台中縣議員名冊…………………………………246 附錄六 第六屆台中縣議員名冊…………………………………248 附錄七 第七屆台中縣議員名冊…………………………………250 附錄八 第八屆台中縣議員名冊…………………………………252 附錄九 第九屆台中縣議員名冊…………………………………254 附錄十 第十屆台中縣議員名冊…………………………………256 附錄十一 第十一屆台中縣議員名冊………………………………258 附錄十二 第十二屆台中縣議員名冊………………………………260 附錄十三 台中縣各國民學校人事處理補充辦法………………262 參考書目………………………………………………………………263 表 次 表2-1-1 台灣雜誌社股份公司組織表………………………………17 表2-1-2 台灣文化協會幹部表………………………………………18 表2-1-3 日治時期台中縣行政區域演變………………………… 21 表2-1-4 第一屆台中市會議員(1935年底,第一次選舉)台人 當選人一覽表…………………………………………… 25 表2-1-5 第二屆台中市會議員(1940年底,第一次選舉)台人 當選人一覽表…………………………………………… 26 表2-1-6 第一屆街庄協議會議員表………………………………26 表2-1-7 第二屆街庄協議會議員表………………………………27 表2-2-1 1953年至1994年台中縣各鄉鎮人口總數表…………31 表2-2-2 台中縣行政區劃演進表(1945~1993)……………… 32 表2-2-3 台中縣第一屆縣參議員當選人名單……………………35 表2-2-4 台中縣派系主要領導人一覽表…………………………41 表2-2-5 台中縣紅、黑兩派核心人物及鄉鎮佈置人物一覽表…42 表2-2-6 台中縣歷屆民選縣長派系屬性一覽表…………………45 表2-2-7 台中縣歷屆縣議會議長及副議長派系屬性一覽表……48 表2-2-8 各派系與企業經營一覽表………………………………51 表2-2-9 台中縣議員選舉選區演變………………………………52 表2-2-10 歷屆議員派系屬性統計表………………………………54 表2-2-11 歷屆紅派縣議員鄉鎮分布人數統計表…………………55 表2-2-12 歷屆黑派縣議員鄉鎮分布人數統計表…………………55 表2-2-13 歷屆其他派系縣議員鄉鎮分布人數統計表……………56 表2-2-14 歷屆各派縣議員平均年齡一覽表………………………57 表2-2-15 歷屆紅派議員教育程度分佈一覽表……………………58 表2-2-16 歷屆黑派議員教育程度分佈一覽表……………………59 表2-2-17 歷屆其他派議員教育程度分佈一覽表…………………60 表2-2-18 歷屆紅派議員經歷分析表………………………………61 表2-2-19 歷屆黑派議員職業分析表………………………………62 表2-2-20 歷屆其他派議員職業分析表……………………………63 表2-2-21 台中縣議會歷屆審查會委員會編制演進一覽表………64 表2-2-22 歷屆第一審查會委員派系分佈一覽表…………………66 表2-2-23 歷屆第二審查會委員派系分佈一覽表…………………68 表2-2-24 歷屆第三審查會委員派系分佈一覽表…………………69 表2-2-25 歷屆第四審查會委員派系分佈一覽表…………………70 表2-2-26 歷屆第五審查會委員派系分佈一覽表…………………72 表2-2-27 歷屆第六審查會委員派系分佈一覽表…………………72 表2-3-1 第十三屆次級問政團體一覽表…………………………91 表2-3-2 第十四屆次級問政團體…………………………………92 表5-1-1 台中縣工業區編定表……………………………………188 圖 次 圖2-2-1 台中縣議會議員歷屆派系勢力消長圖……………………53 圖2-3-1 第十三屆和第十四屆次級問政團體相承關係圖…………93 圖3-2-1 教育文化決議案統計比較圖…………………………… 130 圖4-1-1 交通類決議案統計比較圖……………………………… 168 圖5-1-1 建設類決議案統計比較圖……………………………… 188

    參考書目

    一、政府出版品

    1.台中縣立文化中心編印,《中縣口述歷史》(第一~五輯)(豐原:台
    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1997)。
    2.台中縣立文化中心編印,《台中縣鄉賢傳》(豐原:台中縣立文化
    中心,1992年6月)再版。
    3.台中縣議會秘書室編印,《台中縣議會議事錄》第一屆至第十二屆
    (台中縣議會秘書室)。
    4.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編,《台灣省民意機關之建立》(台灣
    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1946)。
    5.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編,《台灣省民意機關法令輯覽》(台
    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1946)。
    6.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編輯室編譯,《地方自治開始實行法》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1946)。
    7.呂實強等編著,《台灣近代史政治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85
    年6月)。
    8.周格非、胡定一編輯,《自由民主的台灣》(台北:新中國文化,
    1951年8月)。
    9.林祚堅,《台中縣地方自治史料彙編》(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1994年6月)。
    10.黃秀政,《台中縣海線開發史》(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1)。
    11.張勝彥主編,《台中縣志》(豐原:台中縣政府,1989年9月)。
    12.張榮樓編纂,《台中縣志稿大事記》第一冊(台中:台中縣政府,
    1965年6月)初版。
    13.程璟主編,《台灣省行政區域》(台北:台灣書店,1950年11月)。
    14.詹朝勝等編著,《台中縣議會回顧專輯1》(台中:台中縣議會秘
    書室,1994年6月)。

    二、報章雜誌

    1.《公論報》(1951年1月、1953年1,2月、1956年11月、1958年
    1月,1961年1月)
    2.《中華日報》(1950年5月16日第9版、5月4日、5月9日、
    5月10日、5月11、日7月12日第5版、 7月15日第4版、
    8月6日第4版)。
    3.《中時晚報》(1991年9月21日,第5版)
    4.《台灣》(1922年)。
    5.《台灣民報》(1922~1930年)。
    6.《台灣青年》(1920~1921年)。
    7.《台灣新民報》(1930~1932年)。
    8.《台灣日日新報》(1924~1931年)。
    9.《聯合報》(1995年11月4日,第39版、1992年12月22日,第
    16版、1992年11月18日,第4版、1992年11月19日,第16
    版、1992年12月19日,第16版)。

    三、專著

    1.王詩琅,《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
    (台北:稻鄉出版社,1995年11月)。
    2.王振寰,《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第一版。
    3.文崇一,《台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
    年),初版。
    4.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10月),初版。
    5.田弘茂,《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2年4月),初版三刷。
    6.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王洛林總監譯,《台灣抗日運動史(1~4)》,
    (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0年),初版。
    7.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台灣社會運動史》(原《台灣總督府警察
    沿革志》第二篇,中卷)(東京,原書房重刊,1973年)。
    8.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王乃信等譯,《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
    年)第一冊~第五冊》(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0年),初版。
    9.佐伯迪編,《日治時期台灣文獻史料輯編第十一號---台灣地方自
    治》(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昭和10年刊本影印,1999年6月)。
    10.呂亞力,《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4月),修訂五版
    五刷。
    11.周婉窈,《日據時代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北:自立報系
    文化出版,1989年10月),初版。
    12.周明,《台灣歷史名人傳---楊肇嘉傳》(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2000年11月),第一阪。

    13.李筱峰,《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北:自立晚報社,1993
    年),修訂版一刷。
    14.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1992年),初版。
    15.吳三連、蔡培火,《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社,1990
    年6月),第一版六刷。
    16.林聰舜,《台灣新統治霸權的形成》(台北:商鼎文化出版,1994
    年9月),第一版。
    17.施威全,《地方派系》(台北:揚智文化事業,1996年12月),初
    版一刷。
    18.施雅軒,《台灣的行政區變遷》(台北:遠足文化事業與故鄉出版
    公司合作,1996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19.若林正丈著,台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譯,《台灣抗日運動史
    研究》(台北:播種者文化出版,2007年),初版。
    20.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台北:播種
    者文化出版,2000年8月),初版。
    21.原幹洲,《日治時期台灣文獻史料輯編第十號---台灣地方法制自
    治要求運動》(台北:成文出版,據昭和七年刊本影印,1999年
    6月)。
    22.許世楷,《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台北:玉山社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1月),初版一刷。
    23.許雪姬、薛化元、張淑雅等撰文,《台灣歷史辭典》(台北:遠流
    出版事業,2004年5月18日),一版一刷。
    24.連溫卿著,張炎憲、翁佳音編校,《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
    鄉出版社,2003年11月),再版。
    25.陳明通,《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新自然主義,2001
    年6月),二版一刷。
    26.陳俐甫,《日治時期台灣政治運動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1996
    年7月),初版。
    27.陳君愷,《台灣「民主文化」發展史研究》(台北:記憶工程,2004
    年3月),初版一刷。
    28.陳君愷編著,國立編譯館主編,《狂飆的年代---1920年台灣的政
    治、社會與文化運動》(台北:國立編譯館,2006年10月),初
    版一刷。
    29.陳東升,《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台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
    分析》(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5年),一版五刷。
    30.陳陽德,《台灣當前三大政治問題》(台北:自立晚報社,1992年
    11月),第一版一刷。
    31.張勝彥,《清代台灣廳縣制度之研究》(台北:華世出版社,1993
    年3月),初版。
    32.張正昌,《林獻堂與台灣民族運動》(台北:益群書店,1981年6
    月),初版。
    33.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下》(台北:
    玉山社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4月),初版六刷。
    34.張昆山、黃正雄,《地方派系與台灣政治》(台北:聯合報社,1996
    年)。
    35.黃富三,《林獻堂傳》(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6年11月
    30日),修訂再版。
    36.黃秀政,《台灣史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8月),
    增訂再版。
    37.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台灣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
    有限公司,2003年3月),初版四刷。
    38.黃昭堂著、廖為智譯,《台灣民主國研究---台灣獨立運動史的一
    斷章》(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年1月),初版第一刷。
    39.黃煌雄,《蔣渭水傳…台灣的孫中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2006
    年3月),初版一刷。
    40.黃煌雄,《兩個太陽的台灣…非武裝抗日史論》(台北:時報文化
    出版,2006年7月),初版一刷。
    41.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40年》(台北:自立晚報社,1990年5
    月),第一版三刷。
    42.彭懷恩,《認識台灣---台灣政治變遷50年》(台北:風雲論壇出
    版,1997年10月)。
    43.葉榮鐘,《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下冊》(台北:晨星出
    版有限公司,2000年),初版。
    44.葉榮鐘著,李南衡、葉芸芸編註,《台灣人物群像》(台北:時報
    文化,1995年4月),初版一刷。
    45.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台北:三民書局,1967年2月),初
    版。
    46.趙永茂,《台灣地方派系與地方建設之關係》(高雄:德馨室出版
    社,1978年5月),初版。
    47.趙永茂,《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
    限公司,2002年12月),增訂三版。
    48.廖忠俊,《台灣地方派系及其主要領導人物》(台北:允晨文化出
    版社,2001年6月),初版二刷。
    49.廖忠俊,《台灣地方派系的形成發展與質變》(台北:允晨文化出
    版社,1997年),初版。
    50.鄭欽仁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立國的宏規》(台北:聯
    經出版社,1982年6月),初版。
    51.鄭牧心,《台灣議會政治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1991年),
    初版。

    52.鄭梓,《本土菁英與議會政治---台灣省參議會史研究
    (1946-1951)》(台中:偉群彩色事業,1985年6月),初版。
    53.蔡明惠,《台灣鄉鎮派系與政治變遷---河口鎮「山頂」與「街仔」
    的鬥爭》(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2月),初版一
    刷。
    54.薄慶玖編著,《地方政府與自治》(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
    公司,2004年3月),五版三刷。
    55.歐素瑛主編,《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五)---地方自治與
    選舉》(台北:國史館,2001年12月),初版一刷。
    56.戴寶村,《台灣政治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11月),初版一刷。
    57.戴寶村,《台中港開發史》(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87年)。
    58.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5月),初版第四刷。
    59.蘇永欽主編,《地方自治:實人民主權的第一步》(台北:財團
    法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2002年11月),初版。
    60.蘇子琴等著,《權與錢:透視台灣政商關係》(台北:新新聞文化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0月),初版七刷。
    61.嚴家淦等著,《林獻堂先生紀念集/年譜、追思錄》
    (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12月)。

    四、期刊論文

    1.王業立,〈台灣地方派系的轉變:從解嚴到精省〉,《修憲後地方政
    治與行政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5,頁32~52。
    2.王業立、蔡春木,〈從對立到共治:台中縣地方派系之轉變〉,《政
    治科學論叢》,第21期,2004.9,頁189~216。
    3.王靜儀,〈台中縣地方派系之形成背景與組織結構(1951~1987)〉,
    《台灣文獻》,第53卷第3期,2003.9,頁309~339。
    4.朱雲漢,〈台灣政權轉型期政商關係的再結盟〉,《中山社會科學季
    刊》,第7卷第4期,1992.12,頁58~78。
    5.吳文星,〈日據時期地方自治改革運動之探討〉,《台灣史研究暨史
    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台灣史蹟研究中心,1986,
    頁281~308。
    6.若林正丈,〈台灣抗日運動中的「中國座標」與「台灣座標」〉,《當
    代》,第17期,1987.9.1,頁40~51。
    7.高日文,〈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時代背景==台灣議會設置請願
    運動史稿〉,《台灣文獻》,第15卷第2期,1964.6,頁24~46。
    8.高日文,〈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始末〉,《台灣文獻》,第16卷第
    2期,1965.6,頁60~96。
    9.莊天賜,〈台灣地方自治聯盟之研究回顧〉,《輔仁歷史學報》,第
    14期,2003.6,頁267~277。
    10.黃德福、劉宗華撰〈農會與地方政治:以台中縣與高雄縣為例〉,
    《選舉研究》,第2卷第2期,1995.11,頁63~82。
    11.黃秀政,〈1895年清廷割台與台灣命運的轉折〉,《台灣文獻》,第
    57卷第一期,頁255~286。

    12.湯京平、吳重禮、蘇孔志,〈分立政府與地方民主行政:從台中
    縣「地方基層建設經費」論地方派系與肉桶政治〉,《中國行政評
    論》,第12卷第1期,2002.12,頁37~76。
    13.傅奕銘,〈台灣近代史中的議會政治演變---以台灣議會設置請願
    運動(1921~1934)為探討議題〉,《台灣文獻》,第54卷第4期,
    1999.12,頁21~59。
    14.傅奕銘,〈從地方制度與地方財政看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之發
    展〉,《台灣文獻》,第57卷第1期,頁43~72。
    15.劉兆隆,〈動員戡亂時期台灣地方自治權限的探討---以「台灣省
    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為中心〉,《中山學報》,第24卷,
    2003.12,頁181~211。
    16.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編,《台灣地方政治變遷》,第一
    屆「台灣地方政治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民92年12月。
    17.薛化元,〈戰後台灣地方自治體制的歷史變遷〉,《國史館館刊》,
    復刊第32期,2002.6,頁17~35。
    18.謝欣如,〈台灣地方自治政策之回顧與展望〉,《聯合學報》,第20
    期,2002,頁159~185。

    五、學位論文

    1.王靜儀,《台中縣地方派系發展史---以縣長及省議員選舉分析為
    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2.林淑惠,《社區發展與地方政治---以台中縣為例》,東海大學公共
    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3年。
    3.施威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地方派系研究》,國立台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4.孫國慶,《地方派系與縣長選舉關係之研究---以台中縣第十三屆
    縣長選舉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5.陳明通,《威權政體下台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流動(1945-4986)~省
    參議員及省議員流動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研究所
    博士論文,1990年。
    6.陳素卿,《派系動員效果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東海大
    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
    7.陳華昇,《威權轉型期地方派系與選舉之關係:台中縣地方派系之
    分析》,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8.許淑貞,《日據時間台灣地方選舉與政治參與---以兩次市、州會
    議員選舉為例(1935~1940)》,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5。
    9.游光明,《台中縣地方派系權力結構與運作》,東吳大學社會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1994。
    10.楊英杰,《由聯盟理論看台中縣地方派系之互動---以八十三年議
    長選舉為例》,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11.蔡春木,《地方派系對府會關係影響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
    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2年。
    12.蘇孔志,《從地方基層建設經費之編列看縣市議員財政監督行為
    之研究---以台中縣議會為例》,嘉義,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
    所碩士論文,1999年。

    六、網路資料

    瑞穗國民小學簡史:http://www.rses.tcc.edu.tw/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