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秀新
Ting, Siew Sing
論文名稱: 南宋紹興府志《嘉泰會稽志》及《寶慶會稽續志》之變遷——以「圍湖造田」為中心
The Changes in the "Gazetteer of Jiatai Kuaiji Prefecture" and the "Continuation Gazetteer of Baoqing Kuaiji Prefecture" of Shaoxing during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Centered on "Enclosing Lakes for Cultivation"
指導教授: 李宗翰
Lee, Tsong-Han
口試委員: 李宗翰
Lee, Tsong-Han
山口智哉
Yamaguchi Tomoya
李如鈞
Lee, Ju-Chun
口試日期: 2024/07/25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5
中文關鍵詞: 嘉泰會稽志寶慶會稽續志紹興鏡湖圍田
英文關鍵詞: Gazetteer of Jiatai Kuaiji Prefecture, Continuation Gazetteer of Baoqing Kuaiji Prefecture, Shaoxing, Jing Lake, Enclosing Fields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比較研究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78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1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南宋寧宗、理宗兩朝(1194-1233)在「圍田」議題上的政策變遷,並通過比較《嘉泰會稽志》(1201年編纂)與《寶慶會稽續志》(1225年編纂)兩部地方志,分析中央、地方政府與地方精英之間的互動,及其對地方志編纂內容的影響。
      紹興府的水利資源豐富,加上南遷後南方人口增長,圍湖造田成為農業生產的關鍵。同時,隨著圍田擴張,與復湖派之間的矛盾逐漸加劇,特別是鏡湖之圍墾和復湖爭議。研究發現《嘉泰志》之編纂團隊多由地方精英組成,內容偏重於地方社會議題與文化,並明顯表達復湖派的立場,試圖通過地方志推動復湖。然而在《寶慶續志》編纂時期,由於國家財政壓力及當時政治、社會、自然環境之變遷,復湖計畫的推行難以實現,而後《寶慶續志》在內容上避談復湖議題,強調地方官政績。
      本研究依據國家政策、地方社會與環境三大面向分析「圍田」問題背後的深層因素。首先,政策方面,朝廷在利益與政策之間搖擺不定。其次,社會方面,圍田導致的水利破壞及豪強勢力的擴張,使得復湖計畫面臨重重阻力。第三,環境方面,圍墾雖增加土地面積與經濟收益,但改變當地水利系統,造成災害頻發,使得復湖問題更為複雜。
      綜合本文討論,本研究通過比較《嘉泰志》與《寶慶續志》,揭示不同時期、不同編纂者如何運用地方志回應中央政策與地方需求的差異,並提供分析地方志編纂與內容變遷的新視角。透過對「圍田」議題的深入探討,希望能夠為南宋地方志的研究提供參考,並進一步理解中央與地方的權力運作及其對地方社會的影響。

    This study explores policy changes regarding the issue of "enclosing fields" during the reigns of Emperors Ningzong and Lizong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94-1233). By comparing the Gazetteer of Jiatai Kuaiji Prefecture (compiled in 1201) and the Continuation Gazetteer of Baoqing Kuaiji Prefecture (compiled in 1225),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local authorities, and local elites, as well as their influence on the compilation of these gazetteers.
    Shaoxing Prefecture, with its abundant water resources, became a key area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specially after the migration of the southern population. The practice of enclosing lakes for cultivation became essential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owever, as the practice of "enclosing fields" expanded, conflicts between proponents of reclamation and supporters of lake restoration gradually intensified, particularly in disputes over the reclamation of and restoration efforts regarding Jing Lake.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compilation team of the Gazetteer of Jiatai Kuaiji Prefecture consisted mostly of local elites, who focused on social issues and culture. They explicitly supported the lake restoration faction, attempting to promote the restoration of lakes through the gazetteer. However, during the compilation of the Continuation Gazetteer of Baoqing Kuaiji Prefecture, due to pressures on state finances and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natural environmen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ke restoration plan beca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As a result, the Continuation Gazetteer of Baoqing Kuaiji Prefecture avoided discussing the restoration issue and instead emphasized the achievements of local official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deep-seated factors behind the issue of "enclosing fields"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state policy, local society, and the environment. First, in terms of policy, the court wavered between competing interests and policy decisions. Second, from a social perspective, the de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caused by "enclosing fields" and the expansion of powerful local forces created significant resistance to the lake restoration plan. Third, from an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 while reclamation increased land area and economic benefits, it altered the local water system, leading to frequent disasters and further complicating the issue of lake restoration.
    In summary, by comparing the Gazetteer of Jiatai Kuaiji Prefecture and the Continuation Gazetteer of Baoqing Kuaiji Prefecture, this study reveals how different compilers in different periods utilized gazetteers to respond to central policies and local needs, 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compilation and content changes of gazetteers. Through an in-depth discussion of the issue of "enclosing fields," it is hoped that this research will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Southern Song gazetteers and offe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peration of power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and its impact on local society.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V 表次 V 圖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主題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12 第二章 編纂概況 15 第一節 《嘉泰會稽志》的編纂背景 15 第二節 《寳慶會稽續志》的編纂背景 27 第三節 二志的編纂架構與體例 35 第三章 寧宗時期紹興府「圍湖造田」的活動 47 第一節 寧宗時期紹興府「圍湖造田」的概況 47 第二節 浚廢湖之爭與地方意見 52 第三節 陸游與《嘉泰會稽志》 60 第四章 理宗前期紹興府「圍湖造田」的活動 68 第一節 理宗前期紹興府「圍湖造田」的概況 68 第二節 鏡湖湮廢與水利建設發展 71 第三節 汪綱與《寶慶會稽續志》 75 第五章 結論 83 參考書目 84

    文獻史料
    1. 刁抱石撰編,《宋陸放翁先生游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2. 宋‧王十朋,《梅溪王先生文集》,上海:上海商務,1936。
    3. 宋‧王應麟,《玉海》,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
    4. 春秋‧左丘明撰,《春秋左傳正義》,收入《愛日精廬藏書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5.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
    6. 清・吳榮光,《石雲山人文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7. 宋‧李心傳撰,徐規點校,《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
    8. 清‧杜春生,《越中金石記》,收入《石刻史料新編》,臺北:新文豐,1979。
    9. 宋‧沈作賓修,施宿等纂,《嘉泰會稽志》,收入《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10. 元‧周密撰,吳企明點校,《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8。
    11. 宋‧俞松集,《蘭亭續考》,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
    12. 清‧查慎行,《得樹樓雜鈔》,收入《查慎行全集》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2016。
    13. 宋‧孫應時,《燭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14. 清‧徐松輯,劉琳等校點,《宋會要輯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15. 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16. 宋‧祝穆,《方輿勝覽》,北京:中華書局,2003。
    17. 宋‧秦觀,《蠶書》,北京:中華書局,1985。
    18. 明‧顾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9. 宋‧馬端臨撰,《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11。
    20. 宋‧張淏,《雲谷雜記》,收入《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15。
    21. 宋‧張淏纂修,《寶慶會稽續志》,收入《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22. 清‧張營堠修,周家駒等纂,《嘉慶武義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浙江府縣志輯》,上海:新華書店,1993。
    23. 元‧脫脫,《宋史》,上海:中華書局,1977。
    24. 宋‧莊綽,《雞肋編》,收入《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3。
    25. 清‧陳乃乾,《宋長興施氏父子事跡考》,收入《宋人年譜叢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3。
    26. 清‧陳玉蘭,《武義文獻叢編‧何德潤卷》,北京:中華書局,2019。
    27. 宋‧陳邦瞻撰,《宋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2018。
    28.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9. 元‧陶宗儀纂,《說郛》,北京:中國書店出版,1986。
    30. 清‧陸心源撰,吳伯雄點校,《宋史翼》,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
    31. 宋‧陸游,《渭南文集》,收入《陸放翁全集》上冊,北京:中國書店出版,1991。
    32. 宋‧陸游,《劍南詩稿》,收入《陸放翁全集》中冊及下冊,北京:中國書店出版,1991。
    33. 元‧單慶修、徐碩編纂,《至元嘉禾志》,收入《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34. 宋‧曾鞏,《元豐類稿》,上海:商務印書館,1967。
    35. 宋‧程珌,《洺水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36. 清‧黃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7。
    37. 宋‧黃震,《黃氏日抄》,收入《全宋筆記》第10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18。
    38. 清‧萬斯同,《宋大臣年表》,收入《二十五史補編》,上海:開明書店,1937。
    39. 宋‧葉適著,《水心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
    40. 宋‧劉克莊撰,王瑞來集證,《玉牒初草集證》,北京:中華書局,2018。
    41. 宋‧樓鑰撰,《攻媿集》,臺北:新文豐出版,1984。
    42. 宋‧潛說友撰,《咸淳臨安志》,收入《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43. 清‧盧文弨,王文錦點校,《抱經堂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44. 明‧蕭良幹修,張元忭、孫鑛纂,[萬曆]《紹興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區‧520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45.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上海:上海書局出版社,2011。
    46. 清‧錢大昕,《潛研堂文集》,收入《嘉定錢大昕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
    47. 清‧錢大昕,田漢雲點校,《陸放翁先生年譜》,收入《嘉定錢大昕全集》第4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
    48. 清‧繆荃孫著,《金石分地編目》,收入《繆荃孫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
    49. 宋‧羅濬纂,《寶慶四明志》,收入《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50. 北魏‧酈道元,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

    專書
    1. 《中國方志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方志大辭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2. 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收入《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1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10-18。
    3. 巴兆祥,《方志學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
    4. 王建華主編,《鑒湖水系與越地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 王善軍,《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6. 王瑞明,《宋代政治史概要》,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7. 包偉民,《宋代城市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4。
    8. 包偉民,《陸游的鄉村世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
    9. 包弼德(Peter K. Bol)著、王昌偉譯,《歷史上的理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10. 包弼德(Peter K. Bol)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
    11. 史念海、曹爾琴,《方志芻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12. 何忠禮,《宋代政治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13. 何忠禮,《南宋政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4. 何忠禮,《科舉與宋代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15. 何冠環,《宋初朋黨與太平興國三年進士(修訂本)》,上海:中西書局,2018。
    16. 吳錚強,《文本與書寫:宋代的社會史——以溫州、杭州等地方為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
    17. 宋晞,《方志學研究論叢》,臺北:臺灣商務,1999。
    18. 宋晞編,《宋史研究論文與書籍目錄(增訂本)》,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83。
    19. 李華瑞,《宋型國家歷史的演進》,北京:商務印書館,2022。
    20. 李德輝,《全唐文作者小傳正補》,瀋陽:遼海出版社,2011。
    21. 李曉方,《縣志編纂與地方社會:明清《瑞金縣志》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22. 沈松平,《方志發展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23. 沈松平,《越地方志發展史》,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20。
    24. 來新夏,《方志學概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25. 來新夏、齋藤博主編,《中日地方史志比較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6。
    26. 周迅,《中國的地方志》,臺北:臺灣商務,1994。
    27. 林天蔚,《方志學與地方史研究》,臺北:南天書局,1995。
    28. 林天蔚,《地方文獻論集》,海南:南方出版社,2002。
    29. 林正秋主編,《浙江方志概論》,長春:吉林省圖書館學會,1985。
    30. 林衍經,《中國地方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1. 林衍經,《方志學綜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32. 林瑞翰,《宋代政治史》,臺北:正中書局,1989。
    33. 邱鳴皋,《陸游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4. 金達邁,《方志文體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5. 柏文莉(Beverly Bossler)著、劉雲軍譯,《權力關係:宋代中國的家族、地位與國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
    36. 倉修良,《方志學通論》(增訂本),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37. 宮崎市定,〈東洋的近世〉,收入《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1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153-242。
    38. 桂始馨,《宋代方志考證與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39. 馬潤潮著、馬德程譯,《宋代的商業與城市》,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85。
    40. 崔瑞德(Denis Twitchett)、史樂民(Paul Jakov Smith)編,宋燕鵬等譯,《劍橋中國宋代史(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
    41. 張邦煒,《宋代婚姻家族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2. 張國淦,《中國古方志考》,上海:中華書局,1962。
    43. 張維玲,《從南宋中期反近習政爭看道學型士大夫對「恢復」態度的轉變(1163-1207)》,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
    44. 梁庚堯,《中國社會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6。
    45. 梁庚堯,《南宋的農地利用政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77。
    46. 梁庚堯,《南宋的農村經濟》,新北:聯經出版社,2021。
    47. 盛鴻郎主編,《鑒湖與紹興水利》,北京:中國書店,1991。
    48. 陳光貽,《中國方志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49. 陳恆嵩著,《禹貢、經筵、科舉:宋明《尚書》學新探》,臺北:萬卷樓,2019。
    50. 陳國燦,《南宋城鎮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1. 陶晉生,《北宋土族——家族、婚姻、生活》,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01。
    52. 陸振岳,《方志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3。
    53. 傅振倫,《傅振倫方志論著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54. 彭靜中,《中國方志簡史》,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0。
    55. 斯波義信;方健、何忠禮譯,《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56. 曾棗莊,《宋代序跋全編》,濟南:齊魯書社,2005。
    57. 曾棗莊、劉琳,《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58.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
    59. 黃苇等著,《方志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
    60. 黃寬重,《宋代的家族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
    61. 黃寬重,《政策‧對策:宋代政治史探索》,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
    62. 黃寬重,《孫應時的學宦生涯 : 道學追隨者對南宋中期政局變動的因應》,臺北 : 臺大出版中心,2018。
    63. 黃寬重,《晚宋朝臣對國是的爭議──理宗時代的和戰、邊防與流民》,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77。
    64. 葛劍雄主編,吳松弟著,《中國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65. 虞云國,《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寧宗時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66. 賈志揚,《宋代科舉》,臺北:東大發行三民總經銷,1995。
    67. 寧波市水文化研究會、紹興市鑒湖研究會編,《浙東水利史論:首屆浙東(寧紹)水利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寧波:寧波出版社,2016。
    68. 劉子健著、趙冬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轉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21。
    69. 劉伯驥,《宋代政教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
    70. 劉偉毅等輯,《宋遼金元方志輯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71. 潘捷軍,《方志館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72. 蔡涵墨(Charles Hartman),《歷史的嚴妝:解讀道學陰影下的南宋史學》,北京:中華書局,2016)。
    73. 蔣復璁編著,《宋史新探》,臺北:正中書局,1975。
    74. 諸葛計,《中國方志兩千年通鑒(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75. 盧萬發,《方志學原理》,成都:巴蜀書社,2007。
    76. 戴仁柱(Richard L. Davis)著、劉廣豐、惠冬譯,《丞相世家:南宋四明史氏家族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4。
    77. 戴思哲(Joseph Dennis),《中華帝國方志的書寫、出版與閱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78. 薛虹,《中國方志學概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
    79. 韓明士(Robert P. Hymes)、謝康倫(Conrad Schirokauer)著、劉雲軍譯,《為世界排序:宋代的國家與社會》,北京:九州出版社,2022。
    80. 韓明士(Robert P. Hymes)著、皮慶生譯,《道與庶道︰宋代以來的道教、民間信仰和神靈模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81. 魏希德(Hilde De Weerdt)著、劉雲軍譯,《宋帝國的危機與維繫:信息、領土與人際網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21。
    82. 顧宏義,《宋朝方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83. 顧宏義主編,《劉永翔教授嚴佐之教授榮休紀念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84. Robert P. Hymes.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85. Joseph R. Dennis, Writing, Publishing, and Reading Local Gazetteers in Imperial China, 1100-1700, Cambridge, Mass: Harvard Press University Press, 2015.
    86. Sukhee Lee. Negotiated Power: The State, Elites, and Local Governance in Twelfth- to Four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4.

    期刊論文
    1. 小二田章,〈「近世」由來之基:從宋代的「地域」、「地方統治」研究出發〉,《政大史粹》,2013:25,臺北,2013.12,頁83-106。
    2. 小林晃,〈南宋寧宗朝における史彌遠政権の成立とその意義〉,《東洋學報》,91:1,東京,2009.6,頁35-64。
    3. 方震華,〈復仇大義與南宋後期對外政策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8:2,臺北,2017,頁309-345。
    4. 方震華,〈傳統領域如何發展?——對宋代政治史研究的幾點觀察〉,《臺大歷史學報》,2011:48,臺北,2011.12,頁165-184。
    5. 方震華,〈轉機的錯失──南宋理宗即位與政局的紛擾〉,《臺大歷史學報》,53,臺北,2014.6,頁1-35。
    6. 王曾瑜,〈河南程氏家族研究〉,收入《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民族研究所,1998,頁49-80。
    7. 包偉民,〈菁英們「地方化」了嗎?〉,收入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11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頁653–670。
    8. 寺地遵,〈南宋期,浙東の盗湖問題〉,《史學研究》,1989:183,廣島,1989.6,頁 17-31。
    9. 寺地遵,〈湖田に対する南宋郷紳の抵抗姿勢―陸游と鑑湖の場合―〉,《史學研究》,1986:173,廣島,1986,頁 44-69。
    10. 朱瑞熙,〈一個常盛不衰的官僚家族〉,收入《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民族研究所,1998,頁111-138。
    11. 西岡弘晃,〈宋代鑑湖の水利問題〉,《史學研究》,1972:117,廣島,1972.10,頁 27-43。
    12. 李宗翰,〈宋代方志人物傳之演變與士人家族〉,《臺灣師大歷史學報》,2022:68,臺北,2022.12,頁105-158。
    13. 李艷秋,〈明文淵閣地方志收藏述略〉,《圖書與情報》,1996:2,蘭州,1998,頁28-30。
    14. 周魁一、蔣超,〈古鑒湖的興廢及其歷史教訓〉,《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1:3,北京,1991,頁203-234。
    15. 周藤吉之,〈宋代の圩田と莊園制―特に江南東路について―〉,收入《宋代經濟史研究》,東京: 東京大學出版會,1971,頁361-431。
    16. 周藤吉之,〈宋代浙西地方の圍田の發展:土地所有制との關係〉,收入《宋代史研究》,東京:東洋文庫,1969,頁305-426。
    17. 周藤吉之,〈南宋の農書とその性格:特に王禎「農書」の成立と關聯して〉,收入《宋代經濟史研究》,東京: 東京大學出版會,1971,頁 1-72。
    18. 周鑫,〈韓明士:《官宦與紳士:兩宋江西撫州的精英》〉,《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06:7,天津,2006,頁411-420。
    19. 林開世,〈方志的呈現與再現:以《噶瑪蘭廳志》為例〉,《新史學》,18:2,臺北,2007.6,頁1-60。
    20. 柳立言,〈士人家族與地方主義──以明州為例〉,《歷史研究》,6,北京,2009,頁10-18。
    21. 柳立言,〈科舉、人際關係網絡與家族興衰:以宋代明州為例〉,收入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編,《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11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頁1-37。
    22. 柳立言,〈從趙鼎《家訓筆録》看南宋浙東的一個土大夫家族〉,收入《第二届國際華學研究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91。
    23. 柳哲霖,〈嘉泰《會稽志》勘誤一則〉,《中國地方志》,2009:1,北京,2009,頁67。
    24. 洪煥椿,〈南宋方志學家的主要成就和方志學的形成〉,《史學史研究》,1986:4,北京,1986,頁14-22。
    25. 胡昭曦,〈詩書持家、理學名門:宋代蒲江魏氏家族研究〉,收入《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民族研究所,1998,頁239-262。
    26. 屠劍虹,〈試論南宋名宦汪綱對紹興城市建設的貢獻〉,《紹興文理學院學報》,30:4,紹興,2010,頁14-19。
    27. 常建華,〈明代宗族祠廟祭祖的發展——以明代地方志資料和徽州地區為中心〉收入張國剛主編,《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2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28. 張清發,〈秦檜冥報故事的演變發展與文化意涵〉,《高雄海洋科大學報》,24,高雄,2010,頁293-313。
    29. 張維玲,〈評介The Making of Song Dynasty History: Sources and Narratives 960-1279 CE〉,《新史學》,32:4,臺北,2021.12,頁241-250。
    30. 梁庚堯,〈家族合作、社會聲望與地方公益:宋元四明鄉曲義田的源起與演變〉,收入《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民族研究所,1998,頁213-238。
    31. 陳橋驛,〈古代紹興地區天然森林的破壞及其對農業的影響〉,《地理學報》,31:2,北京,1965.6,頁129-141。
    32. 陳橋驛,〈古代鑒湖興廢與山會平原農田水利〉,《地理學報》,28:3,北京,1962.9,頁187-202。
    33. 陳橋驛,〈會稽二志〉,《紹興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2,紹興,1985,頁1-6。
    34. 陳橋驛,〈論歷史時期浦陽江下游的河道變遷〉,《歷史地理》,1:1,北京,1981,頁65-79。
    35. 傅振照,〈續志斷想——再讀會稽二志〉,《中國地方志》,2003:4,北京,2003,頁66-68。
    36. 傅樂成,〈唐型文化與宋型文化〉,收入《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1977,頁380。
    37. 森正夫,〈由地方志所見明末社會秩序的變動〉,《瓊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2,海南,1998,頁74-79。
    38. 游彪、劉雅萍,〈《重修琴川志》述評——兼論宋元方志的得與失〉,《史學史研究》,2009:1,北京,2009,頁104-110。
    39. 童永昌,〈溧陽縣相府獻田案所見十三世紀財政壓力下的南宋地方社會〉,《新史學》,34:4 ,臺北,2023.12,頁59-121。
    40. 黃啟方,〈《雲谷雜記》與作者張淏〉,《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2010:12,北京,2010.5,頁142-156。
    41. 黃葦,〈秦漢雜述與方志發端〉,《江西社會科學》,1982:1,南昌,1982,頁43-91。
    42. 黃寬重,〈宋代基層社會的權力結構與運作──以縣為主的考察〉,收入黃寬重主編,《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2009,頁273-325。
    43. 賈燦燦,〈南宋紹興府佛教寺院初探——基于《嘉泰會稽志》的考察〉,《許昌學院學報》,2013:6,許昌,2013,頁98-102。
    44. 鄒志方,〈陸游與嘉泰會稽志〉,《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36:1,紹興,2016,頁1-8。
    45. 劉子健,〈包容政治的特點〉、〈略論南宋的重要性〉,收入《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頁41-88。
    46. 潘晟,〈南宋州郡志:地方官、士人、縉紳的政治與文化舞臺〉,收入《宋代地理學的觀念、體系和知識興趣》,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頁162-184。
    47. 潘晟,〈試論明代方志地圖的編纂〉,《韓山師範學院學報》,24:1,潮州,2003.3,頁19-22、26。
    48. 潘晟,〈誰的敘述:明代方志地圖繪制人員身分初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1,西安,2004.3,頁74-81、158。
    49. 鄧小南,〈龔明之與宋代蘇州的興氏家族——兼詼南宋崑山土人家族的交遊與沈浮〉,收入《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民族研究所,1998,頁81-110。
    50. 鄭利鋒,〈宋代地方志南北修撰異同論〉,《史學史研究》,2009:2,北京,2009,頁101-110。
    51. 鄭學檬,〈宋代兩浙圍湖墾田之弊——讀《宋會要輯稿》「食貨」「水利」筆記〉,《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廈門,1982),頁90。
    52. 謝宏維,〈文本與權力:清至民國時期江西萬載地方志分析〉,《史學月刊》,2008:9,開封,2008,頁70-81。
    53. 魏希德(Hilde De Weerdt),〈重塑中國政治史〉,《漢學研究通訊》,34:2,臺北,2015.5,頁 1-9。
    54. James Hargett,“Song Dynasty Local Gazetteers and Their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Difangzhi Writi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6.2 (Dec., 1996), pp. 405-420.
    55. Peter K. Bol, “The Rise of Local History History, Geography, and Culture in Southern Song and Yuan Wuzhou”,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1:1(Jun., 2001), pp. 37-76.
    56. Peter K. Bol, “The "Localist Turn" and "Local Identity" in Later Imperial China”, Late Imperial China, 24:2(Dec., 2003), pp. 1-50.

    學位論文
    1. 任淑莉,〈宋元浙江方志文獻學研究〉,四川省: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5月。
    2. 何晉勳,〈宋代地方土大夫家族勢力的構成——以鄱陽湖地區為例〉,新竹市: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3. 郭瑞音,〈南宋時期秦檜評價的演變〉,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1月。
    4. 程誌華,〈學術與政治:南宋「慶元黨禁」之研究〉,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6年6月。
    5. 黃俊彥,〈韓侘冑與南宋中期的政局變動〉,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75年。
    6. 廖健凱,〈權相秉國──史彌遠掌政下之南宋政局〉,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6月。
    7. 鄭銘德,〈忠孝世家:宋代吳越錢氏研究〉,新竹市: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