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盧永昌
論文名稱: 線上適性測驗系統之研究--以空間能力為例
The Study on the Networked Adaptive Testing System—Illustrated with Spatial Ability
指導教授: 康鳳梅
Kang, Fong-Mei
戴文雄
Dai, Wen-Sh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3
中文關鍵詞: 空間能力試題反應理論系統雛型法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5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建構一個動態式主從架構的「網路適性測驗系統」,以提供高職學生一個空間能力電腦網路輔助測驗的環境,並期能藉由試題反應理論的特性,達到測驗適性化與網路化,並評估此系統的使用效益及實用性。
    本研究是以系統雛型法進行系統開發,歷經系統規劃、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等步驟以建構出系統雛型,並對此雛型不斷的進行系統維護與修正,循序漸進完成平台的發展。最後,以台中聖英資訊公司及山榮科技公司共七位專家進行系統功能面的專家評估,並以國立秀水高工教職員8人、學生42人共50人,實施線上操作與評估。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 使用系統雛型法,較能達成教師與學生對空間能力之網路適性測驗系統平台的需求。
    二、 「網路適性測驗系統」有助於學校推展電腦輔助測驗。
    三、 透過本系統的評量記錄,教師可以瞭解學習者的學習狀況、進度,並可以激發學生上網進行線上測驗意願。
    四、 「網路適性測驗系統」具有以下的特色:教師可以自行在線上建立及維護題庫、多元的選答題型、測驗時間的長短自訂、教師容易查詢試題參數、學生可以隨時查詢個人測驗結果、系統自動寄發正式成績單。
    最後,提出具體建議作為系統後續發展與研究的參考。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五節 名詞釋義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測驗理論 14 第二節 電腦化測驗 23 第三節 空間能力之相關理論 29 第四節 網站互動式理論 33 第五節 系統開發程序之相關理論 41 第三章 研究設計 46 第一節 系統發展架構 46 第二節 研究工具 48 第三節 系統分析與設計 50 第四節 資料處理 62 第四章 系統製作與測試 75 第一節 系統製作 75 第二節 系統測試 83 第三節 系統評估 8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0 第一節 結論 100 第三節 建議 103 參考文獻 104

    王國榮(民87)。Active Server Pages & Web 資料庫。台北:旗標圖書公司。
    王國榮(民88)。Active Server Pages 網頁製作教材。台北:旗標圖書公司。
    王緒溢(民89)。Frontpage 2000…帶了就走。台北: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公司。
    古松民(民90)。線上適性測驗系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向陽(2002)。串流媒體及其應用技術。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民92年5月6日,取自:http://www.cbttn.com/nwc。
    吳鐵雄、陳新豐、葉千綺(民86)。電腦在測驗與輔導上之應用。測驗與輔導,144,2918-2984。
    何榮桂(民79)。電腦化測驗概述。現代教育,5,121-129。
    何榮桂(民81)。題庫的概念及其應用。資訊與教育,31,10-13。
    何榮桂、朱延平(民84)。CAI 課程軟體編製技術參考手冊。台北:教育部電算中心。
    何榮桂、蘇建誠(民86)。遠距適性態度測驗系統設計。第六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175-185。
    何榮桂、吳正已、賴錦緣、籃玉如(民88)。各國資訊教育課程實施概況及其對九年一貫資訊課程的啟示。課程與教學季刊,2(4),43-60。
    何榮桂(民89)。量身定製的測驗-適性測驗。測驗與輔導雙月刊,157,3288-3293。
    余民寧(民80)。題目反應的介紹─測驗理論的發展驅勢(一)。研習資訊,8(6),13-17。
    余民寧(民81)。題目反應的介紹─測驗理論的發展驅勢(二)。研習資訊,9(1),5-9。
    余民寧。試題反應理論介紹。教育測驗出版社。民92年7月6日,取自:http://www.edtest.com.tw。
    余民寧(民86)。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杜榮珠、王美智(民83)。電腦在教學上的應用─美國中小學電腦教學最新概況。民92年8月3日,取自:http://www.edu.tw/information。
    邱芳傑(民84)。以電腦輔助電表測量之科學過程技能學習的建構分析。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士賓(民89)。網站吸引人潮必學JavaScript。台北:電腦人文化事業股份公司。
    林鴻源(民88)。線上測驗回饋型態對國小學童學習影響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文欽、歐滄和、許擇基(民84)。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心理出版社。
    周文正(民87年2月)。WWW上電腦輔助測試系統之研製。第七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論文集,138 - 141。
    秦靜儀(民89)。部分給分之電腦化適性測驗系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究所碩士論文。
    康鳳梅、戴文雄、王照明(民83)。我國工業技術人力所需知識建構之研究-機械製圖業。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2-0111-S-003-059)。臺北:國科會。
    郭生玉(民87)。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
    許元(民87)。資訊系統分析、設計與製作。台北市:松崗。
    陳麗如(民86)。電腦化適性測驗題庫之品質管理策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采穗(民87)。虛擬實境在加強空間能力學習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新豐(民88)。國小學生對電腦化適性測驗態度之調查研究。國民教育學報,5,301-330。
    陳英豪、吳裕益(民89)。測驗與評量。高雄:復文圖書公司。
    莊謙本、李進寶(民87)。電子技術電腦化適性化測驗之研究。第七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論文集,350-357。
    康鳳梅、戴文雄、王照明(民84)。我國機械製圖業技術人力所需知識建構之研究-知識項目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4-2511-S-003-027TG)。臺北:國科會。
    康鳳梅、戴文雄(民87)。因應產業電腦化電腦製圖所需能力項目之研究。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創刊,99-106。
    康鳳梅、鍾瑞國(民87)。機械相關系學生工程圖學剖視圖解題歷程之研究。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2,39-54。
    康鳳梅、戴文雄等(民90)。機械製圖交線與展開提昇學生空間能力之研究。第十六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313-322。
    溫玲玉、洪銘建(民85)。電腦在測驗與評量上的應用。商業職業教育季刊,66,38-42。
    蔡福興(民88)。國中生活科技教學活動網路資源系統發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麗芬(民78)。兒童空間認知能力發展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2,249-281。
    張大鈞(民90)。互動式線上學習系統發展之研究-以微處理機課程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英傑 (民91)。Flash MX 網頁動畫寶典。台北:上奇科技股份公司。
    劉俊祥(民89)。機械製圖科學生空間能力與立體圖成就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文雄(民83),學習型態與電腦輔助學習對機械製圖學習成效之研究。第九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一般技職及人文教育類,231-240。
    戴文雄(民85)。不同正增強回饋型式電腦輔助教學系統對於不同認知型態與空間能力高工學生機械製圖學習成效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案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85-2544-S-018-019)。臺北:國科會。
    戴文雄(民90)。認知型態與空間能力對程式設計邏輯思考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提昇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案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 89-2511-S-018-040)。臺北:國科會。
    簡月梅、王鼎中、秦靜儀(民86)。遠距態度測驗。測驗與輔導雙月刊,144,2987-2989。
    簡月梅(民87)。互動式提示多點計分電腦化適性測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慶郎(民90)。學習正投影對提昇高工學生空間能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Ager, T.(1993).Online placement testing in mathematics and chemistry. Journal and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20(2), 52-57.
    Alesrini, K. L., & Rigney, J. W.(1981). Pictorial presentation & review strategies in science learn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18(5), 465-474.
    Alessi, S. M. & Trollip, S. R.(1991).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Methods and development.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Armstrong, R. D. & Jones, D. H. & Kunce, C. S.(1998). IRT test assembly using network-flow programming.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22(3),237-247.
    Bugbee, A. C.(1992).Examination on demand: findings in ten years of testing by computer 1982-1991. Edina. MN: Tro Learning.
    Bunderson, C. V. & Inouye, D. K. & Olsen, J. B.(1989). The four generations of computerized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New York: Macmillan.
    Crocker, L. C. & Algina, J. K.(1986).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 modern test theory.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New York: Macmillan.
    Fong-Mei Kang, Wen-Shung Tai.(1999).A study of competency items for engineering draftsman:Gaining knowledge & skills for CAD related industries, Proc. Natl. Sci. Counc. ROC, 1(9), 20-23。
    Gallagher, S. A. & Johnson, E. S.(1992). The effect of time limits on performance of mental rotations by gifted adolescents. The gifted child quarterly, 36, 19-22.
    Gardner, H. B.(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uilford, J. P.(1967). 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 New York: McGraw-Hill.
    Gullikson, H.(1987). Theory of mental tests.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ambleton, Ronald K., Swaminathan, H. & Rogers, Jane.(1991). Fundamentals of item response theory. Newbury Park, CA:Sage.
    Holly, C. D. & Dansereau, D. F.(1984). Spatial learning strategi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Kristof, R. & Satran, A.(1995). Interactivity by design:Creating & communicating with new media. Mountain View, CA:Adobe Press.
    Lord, F. M., & Novick, M. R.(1968). Statistical theories of mental test scores. New York:Addison-Wesley.
    Lord, T. R.(1985). Enhancing the visual-spatial aptitude of studen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2(5), 395-405.
    Lord, T. R.(1987). Spatial teaching. The Science Teacher, 52(2), 32-34.
    Mazzeo, J., & Harvey, A. L.(1988).The equivalence of scores from automated and conventional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tests. New York: College Entrace Examination Board.
    Mislevy, R. J.(1986). Bayes modal estimation in item response models. Psychometrika, 51, 177-195.
    McCormack, A.(1988). Visual/spatial thinking: An ele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Council for Elementary Science International,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Mok, C. K.(1996). Designing Business. San Jose, Adobe Press.
    Nielsen, J.(1993). Usability engineering. Boston Academic Press.
    Wright, B. D. & Stone, M. H. (1979). Best test design: Rasch measurement. Chicago: MESA press.
    Wavering, M. J.(1986).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in grades six, nine, twelve on five logical, spatial & formal task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3(4), 321-329.
    Weiss, D. J.(1982). Improving measurement quality & efficiency with adaptive testing.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6, 473-492.
    Smith, I. M.(1964). Spatial ability: Its educational & social significance. San Diego, Knapp.
    Szabo, M. & Dwyer, F. M. & De Melo, H.(1981). Visual testing - Visual literacy's second dimensi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 Technology Journal, 29, 177-18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