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簡頊函 Chien, Hsu-Han |
---|---|
論文名稱: |
後博物館的地方文化認同:以糖廍文化園區為例 The Loc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of Post-Museum: A Study of Tangbu Cultural Park |
指導教授: |
廖世璋
Liao, Shih-Ch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8 |
中文關鍵詞: | 後博物館 、地方文化認同 、結構化歷程理論 、糖廍文化園區 |
英文關鍵詞: | Post-Museum, Loc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Structuration theory, Tangbu Cultural Park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98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5 下載:6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究臺北市糖廍文化園區的地方文化認同及結構因素,並採取認知圖繪製、深度訪談法以及文獻分析法。而本研究將地方文化認同分為:地方認知、情感歸屬以及行動參與度。
研究發現個體會依據其身分背景、幼時記憶等因素,對萬華或日常生活路徑而有不同的觀感。整體而言,「老舊」、「髒亂」及「娼妓文化」是居民對萬華地區的觀感。而居民們將糖廍文化園區視作一整體性的公園,容易忽略三棟古蹟糖倉的存在,主要原因是開放性的公園部分相對於封閉性高的古蹟空間,使居民對在地的認同產生多元駁雜的情形。
在地方認知方面,經營管理現況是居民們最不了解的部分。情感歸屬則因園區的成立使得糖廍里是個適宜的居住社區,且在園區內是感到視野開闊、心曠神怡的。行動參與度面向可知,一般居民幾乎不想投入地方活動的執行。協會則作為主要的行動者
造成園區多元的地方文化認同現象,主要是因園區經營管理機關複雜、管理限制、明華園開放性不足、地方紛爭以及歷史條件使然等。
本研究認為基於後博物館的觀點,糖廍文化園區應全面開放,並且連結人與典藏的關係,能夠使園區有更好的發展,也能增強在地居民的認同。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loc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structural factor of Tangbu Cultural Park in Taipei. The methods used in this paper are known as the drawing the cognitive map, in-depth interview and document analysis. And the theory about loc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is differentiated three parts:
local cognitive, emotional attribution and action participation.
The finding of the research is the one will have different perspective of Wanhua or daily route according to their backgrounds, the memories of childhood and the other factors. Overall, the residents take "olden", "disordered" and "whore culture" to describe Wanhua area.
The residents take Tangbu Cultural Park as a whole park. They easily neglect the existence of the three sugar warehouses.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compared to the open side of the park and the highly closed monuments, the local identity of the residents have multivariate and heterogeneous cognitive. Moreover, the users of the park are mostly elderly people and children which cause the fracture of local culture identity.
As the part of local cognitive, the residents do not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management.As to the part of emotional attribution, the park makes Tangbu Li as a suitable residential community, and the residents feel spacious, relax and refreshing in the park.The dimensions of action participation, general population almost do not want to p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local activities. But the association is the main actors.
The reasons which cause the phenomenon of multivariate local culture identity are the complex management agencies, the restrictions of management, the insufficient openness of Ming-Hua Yuan, the local conflicts and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perception of Post-museum, Tang-bu Cultural Park should be fully open and connec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en and the collections, so that the park can have a better develop and enhance the identity of the residents.
中文文獻
Frank Muyard, Liang-Kai Chou, Serge Dreyer主編(2009)。文物、文化遺產與文化認同。南投市:臺灣文獻館。
于國華(2003)。文化‧創意‧產業—十年來臺灣文化政策中的「產業」發展。典藏今藝術,128,46-49。
方益萍、何曉軍(譯)(2001)。城市意象(原作者:K. Lynch)。北京:華夏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60)
公視中晝新聞(2015年4月30日)。區公所建議移地耕種居民集體抗議。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tsz_O3MQlw
王怡雯(2010)。應用模糊認知圖探討影響電子商務24小時道或系統因素兼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王姿雯(2013)。2012 國際最適宜居住社區獎臺北勇奪4獎。臺北畫刊,540,44-47。
王國川、翁千惠(譯)(2005)。質性資料分析:如何透視質性資料(原作者:Richard E. Boyatzis)。臺北:五南。
王皓平(2005)。地方利害關係人治理模式之研究:以台北市大理街社區運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王龍德(2012)。以生態博物館作為苗栗縣圳頭社區發展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虎尾科技大學,雲林縣。
台北市都市更新處(2015)。中正萬華復興計畫戶外開講說明會會議實錄。台北市: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糖廍文化協會(2015)。台北市糖廍文化協會第九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手冊。台北:糖廍文化協會
台北艋舺扶輪社(2012)。艋舺千帆再起─文化故鄉古今時空漫步。臺北市:台北艋舺扶輪社。
台灣社區通─台北市糖廍文化協會。取自
http://sixstar.moc.gov.tw/blog/ttbca/communityAction.do?method=doCommunityView
台灣糖業公司(1976)。台糖三十年發展史。台北:台糖公司。
白宗易、力佳潔(2010)。遊客參與東港迎王祭典滿意度與文化認同度之探討。身體文化學報,11,1-26。
伍雪苹(2011)。三峽、鶯歌及北大特區的地方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朱盈蒨、汪文政(2010)。社區意識與節慶文化活動認同之研究─以澎湖乞龜活動為例。島嶼觀光研究,1(3),125-144。
池永歆(200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2011)。9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初步統計結果提要分析。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吳鄭重(2004)。「菜市場」的日常生活地理學初探:全球化台北與市場多樣性的生活城市省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5,47-99。
宋舫臣(2004)。從認知圖角度來探討步行學童通學環境之構成─以臺北市西園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李秀美(2004)。珍惜過往是為了讓未來更美好糖廍文史工作室─陳金耀。臺北畫刊,441,30-34。
李康、李猛(譯)(2007)。社會的構成:結構化理論大綱(原作者:Anthony Giddens)。台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李瑞華、袁楠(譯)(2001)。無牆的博物館(原作者:Andre Malraux)。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明華園戲劇總團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hytwoperafans/?fref=ts
邱紹雯(2011年4月29日)。戲服旁擺電鍋古蹟當廚房明華園挨批自認
默默耕耘。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488345
卓世宏(1998)。國民中學一年級學生的鄉土知覺與鄉土認同─以台東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臺東市。
官美慈(2008)。 建構社區博物館衡量指標之研究-以北投溫泉博物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周仕桓(2007)。生態博物館與社區互動之研究─以北投溫泉博物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周青青(2013)。生態博物館如何面對文化資產保存與振興地方觀光的課題──以「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為例。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館刊,1,37-46。
林士哲(2008)。地方文化認同與社區營造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三民社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市。
林律友(2009)應用模糊認知圖探索第三方物流業者營運動態變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林潔盈等(譯)(2001)。博物館經驗。(原作者:John H. Falk、Lynn D. Dierking)。台北:五觀。
林潔盈等(譯)(2007)。博物館行政。(原作者: Hugh H. Genoways、Lynne M. Ireland)。台北:五觀
柯P小旅行艋舺走透透(2015年10月21日)。取自臺北市政府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Msl-WVsDDU&app=desktop
洪鐮德(1996)。紀登士社會學理論之評述。臺灣社會學刊,20,163-210。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
記憶拼圖-無牆博物館。取自http://vrmuseum.hchcc.gov.tw/about
馬田(2012)。試論新博物館學與民族教育實踐的可能發展。文化驛站,31,4-9。
夏黎明(1988)。鄉土定義之分析。臺東師院學報,1,281-300。
徐純(譯)(2003)。有影響力的博物館。(原作者:Kenneth Hudson)。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翁聿煌。(2012年7月11日)。糖廍園區種樹明華園挨批毀損古蹟。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598673/print
畢恆達(2005)。環境知覺一二三。人與環境研究電子報HERS第11期。取自
http://www.bp.ntu.edu.tw/hdbih/%E9%9B%BB%E5%AD%90%E5%A0%B1%E7%AC%AC11%E6%9C%9F.htm
張巧芳(2002)。地方文化的形成及其意義─安平地區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張春興(1995)。張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譽騰(譯)(1996)。後現代/後博物館──當代博物館評論的新走向(原作者:Rebecca Duclos)。博物館學季刊,2(10),3-12。
張譽騰(2004)。生態博物館─一個文化運動的興起。台北:五觀藝術。
張繼文(2003)。鄉土視覺藝術教學之意義:地方視覺文化與地方文化認同。國教天地,153,20-28
梁雅青(2013年5月)。蘆洲神將文化產業知識管理活動與地方認同互動之研究。
劉仲矩(主持人),區域文創經營。2013第六屆商務科技與管理研討會文創業的科技化與商務化,致理技術學院。
許坤榮(譯)(1993)。結構歷程和地方──地方感和感覺結構的形成過程(原作者Lefebvre, H.)。載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81-103。台北:明文書局。(原著出版年:1979)
許殷宏(1998)。紀登斯「結構化理論」對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啟示。教育研究集刊,40,93-112。
清寰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1998)。華中堤頂公園暨果菜市場、環南市場用地再利用規劃及華中堤線外移、水文、水理(含水工試驗)規劃案。台北:台北市政府都發局。
郭瑞坤(2010)。現代觀看文化下的博物館展示。文化研究月報,110,3-24。
陳正絢(2008)。女性自我認同與名牌意識之研究:以服飾配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佳利(2004)。社區博物館:全球化的觀點。博物館學季刊,18(4),43-57。
陳佳利(2009)。社區互動與文化參與新取徑:探萊斯特郡開放博物館的理念與實務。博物館學季刊,23(2),22-36
陳坤宏(2001)。安平文化與民居建築。九十年度南區國民中小學教師鄉土藝文研習會資料,台南師範學院,10-1-10-20。
陳幸均(2000)。老市中心社區之空間實踐:萬華大理街社區運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昭靜(2008)。國小低年級學童的校園、住家、社區認知圖之行動研究─屏東縣大明國小之個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國寧(1997)。臺灣地區中小型博物館經營管理之研究。臺北市:文建會。
陳國寧(2001)。社區博物館的經營與社區資源互動。社區博物館與文化產業研討會,3-14。臺北市:文建會。
陳傑軒(2011)。生態博物館概念應用於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探討—以高雄市壽山台泥礦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陳德君(2002)。危機與轉機:追蹤萬華大理街社區的空間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慧玲(2012)。台北糖廍文化園區遊客旅遊動機與滿意度。北市教大社教學報,11,126-152。
博物館理念─博物館學教育資源中心。取自http://art.tnnua.edu.tw/museum/html/comp4_4.html
黃少瑋(2013)。以生態博物館再現地方集體記憶之研究─以桃園眷村故事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世輝(2001)。社區自主營造的理念與機制。台北:建築情報。
黃宗偉(2015)。知識經濟的核心:博物館、類博物館及社會企業產業趨勢。國父紀念館刊,42,92-96。
黃衍明(2012)。詔安客的自我描繪與建構─詔安客家文化生態博物館的萌生與實踐。博物館學季刊,26(4),167-181。
舒開智(2008)。傳統節日、集體記憶與文化認同。天府新論,2,1-10。
楊心憑(2011)。地方認同下的社區傳播:以宜蘭復辦童玩節運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葉至誠(2006)。社會科學概論。台北市:揚智文化。
葉至誠、葉立誠(2003)。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
廖世璋(2014)。後博物館的地方實踐─寶藏巖。博物館學季刊,28(2),35-71。
廖嘉展、江大樹、張力亞(2010年9月)。臺灣社區營造的價值、機制與困境。
文學與社區營造。「海峽兩岸文化高峰論壇」發表之論文。
臺北市議會(2012)。糖廍文化園區(第11 屆第1 次臨時大會)。臺北市議會公報。9(86),3430-3432。
臺北市萬華區公所─行政區域圖。取自
http://whdo.gov.taipei/ct.asp?xItem=25577&CtNode=3475&mp=124111
趙家民、涂智慧、吳琬蓉、巫忠晉(2012)。參與動機、活動體驗、文化認同與社區意識關係之研究—以北港藝閣遶境活動為例。文化事業與管理研究,10,88-115。
歐陽麗真(2013)。金門地區在學青少年的生活滿意度、社會參與及地方認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秀如(2010)。國小學童對休閒農場目的地意象認知圖之研究:以雲科生態休閒農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蔡怡怡、黃靖惠(2013)。類博物館的地方文化館參與節慶與地方意識之連結──以平溪為例。博物館學季刊,27(1),5-32。
劉榮、邱紹雯、凌美雪(2011年4月24日)。明華園拆糖廠古月台 惹民怨被批古蹟殺手。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486847
鄭欽文(2011)。節慶活動參與與文化認同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做十六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賴光祺(2008)。高度現代性之下的主體構成─紀登斯(Anothony Giddens)思想在教育上的推演(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盧盈文(2012)。以生活博物館館點規劃萬華地區常民文化園區之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薛怡珍、賴明洲、林孟龍(2010)。應用生態博物館理念規劃七股地區生態旅遊遊程。臺灣觀光學報,7,39-54。
戴文鋒(2002)。萬年船香火,世代沐法華;萬華寺廟導覽。台北:萬華社區大學。
鍾泓良(2015年4月28日)。百年糖廍甘蔗園萬華區公所要求換地種。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300805
鍾瑋慈(2010)。運用生態博物館模式進行古蹟再利用─以剝皮寮歷史街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環境科學大辭典(2002)。環境認知。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20587/
羅世宏(譯)(2010)。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原作者:Chris Barker)。臺北:五南。(原著出版年:2007)
羅欣怡(1998)。博物館與社區發展:兼論美國二座社區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12(2),89-103。
譚建中(2010)。環境藝術的建構─法國龐畢度中心梅茲館的Constellation活動。美育雙月刊,175,73-80
外文文獻
Bogdan, R. C.& Biklen, S. K.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Breakwell, G. M.(1986).Coping with Threatened Identity. London, Engliand: Methuen.
Breakwell, G. M.(1992).Process of self-evaluation: efficacy and estrangement.Social Psychology of Identity and the Self-concept.(pp.35-55) Surrey: Surrey University Press.
Breakwell, G. M.(1993). Integrating paradigms: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Empirical Approaches to Social Representations. Oxford: Claredon Press.Retrieved fromhttp://psych1.lse.ac.uk/psr/PSR2011/20_16.pdf
Bronfenbrenner, U. (1960)Freudian Theories of Identification and Their Derivatives, Child Development,31:15-40.
CHEN CHIA-LI(2010). Museums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Learning and Recollection in Local Museums in Taiwan. Saarbrucken, Germany: VDM Publishing House.
Crabtree, B. F. & Miller, W.L. (Eds. )(1992).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Research methods for primary care (Vol. 3).Newbury Park, CA: Sage.
Davis, P. (1999). Ecomuseum: A Sense of Place. Leiceser: Leiceser University Press.
Erikson, E. H. (1959) In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 W. Morton Company Inc.
Fearon, J. D. (1999, November).”WHAT IS IDENTITY (AS WE NOW USE THE
WORD)?”Retrieved from http://www.seminario2005.unal.edu.co/Trabajos/Fearon/What%20is%20identity%20(as%20we%20now%20see%20the%20world).pdf
Featherstone, M.(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tage.
Featherstone, M.(1993). Global and local cultures. In Bird, J&Curtis, B.&Putnam,T. & TicknerL. etc.(1993),Mapping the Futures(pp. 169-187).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Flick U. (2007).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English: Sage Publication.
Freud S. (1899).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Die Traumdeutung). Leipzig & Vienna,
Austria:Franz Deuticke.
Giddens A. (1979).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 action, structure, and contradiction in social analysis. London, England: Hutchinson.
Giddens A. (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Combridge, England:Polity Press.
Hall, S.(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 In Hall, S. & Gay P. D. (Eds. ),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pp. 1-17). London, England: Sage Publications.
Henderson, C.(1991). Tell me : Planning & Conducting a successful interview.
Bendigo, Vic.: Video Education Australasia. Retrieved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fcdSQMzzd8
Hooper-Greenhill, E. (2000). Museum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Culture.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Jacobs, J. (1961)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Kottak, C. P. (2005). Cultural Anthropology, (11ed) New York, NY: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Kvale, S. (2007).Doing Interviews. London, England: Sage Publication.
Lynch, K. (1960). The image of the city.Cambridge, MA : MITPRESS.
Lynch, K.(1981). Good City Form. Cambridge, MA : MITPRESS.
PENG LI-PEI. (2008). A Study on Place Identity: Focusing on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 and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Tourism in Taiwan.The University of Tokyo, Tokyo.
Picard, R. G.(1989). Media Economics. London, English: Sage Publication.
Relph, E. (1976).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England: Pion.
Silverman, D. (1993).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data: Methods for analyzing talk, text, and interac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Tuan, Fu-Yi.(1975).Place: An Experiential Persepctive, The Geographical Review, 65(2):151-165.
Walsh, K.(1992).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ast: Museums and Heritage in the Post-Modern World.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