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培萱
Wu, Pei-Hsuan
論文名稱: 傳承與新變:以宋代道教南宗心性論的研究為主
指導教授: 謝聰輝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4
中文關鍵詞: 心性論金丹派南宗張伯端白玉蟾雷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H.031.2018.A0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2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道教心性論在中國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過往的道教思想研究,注意到了魏晉到唐代重玄學之間思想從本體論到心性論的轉向,以及鍾呂內丹道所重視的性命雙修,但是還未仔細勾勒出宋朝以後心性論的具體的變化,而通過分析宋代道教心性論的沿革,考察道教心性論在南宗的變化過程,能夠擴大道教思想史的研究面向。 

      本文考察心性論之所以形成的歷史背景。先秦時期吸收了老子的宇宙論以及《莊子》心齋、坐忘的工夫論,以及求生養仙之說的發展,當中對於形神相養的注重、以及相信人能透過養生的各種方術來轉化生命的信念,漸漸發展成為道教「有命在我不在天」的價值觀。心性論的形上建構是透過「天人相應」思維模式而發展,六朝修仙理論當中「守一」與「存思」的方法,在唐代之後改造成內丹的存想,對於日後心性論的發展也有重要的推力。重玄學派透過與佛學的論辯而興起,改造了道論,並藉由對於道性的探討,對於心性論有具體建樹。

      心性論正式興起後,鍾呂內丹道繼起,是對於煉丹的一波反省動力。鍾呂內丹不但重視修煉身中的精氣神,也相當重視心性的煉養。北宋張伯端正式提出了「性命雙修」的框架,重視心的作用,認為心具眾理而能夠統攝性命。白玉蟾繼承了張伯端的思想,進一步認為「心即道,道即心」,並且也納入對於氣質之性的觀點,強調須復歸氣質之性為天地之性,透過心主宰的精氣神,性命兼修而不偏廢,且最後要能夠忘物、忘我、忘道。宋朝時期的心性論,由白玉蟾作為集大成,內丹中的心性修煉,是修道者需要作的工夫。
      
      心性論在宋朝道教思想的轉向,是新變在雷法上。本文除了探索「道」、「心」、「法」之間的關係,也考察雷神如何作為道法之中媒介,人必須要以正心誠意行持,才能感通上天。心性論固然有對於修養心性的論述,也融合了道教的「存思」、「守一」等早期修練功法,並且改造成為道教法術與儀式當中的最主要的操作。以「自身元炁」和「先天之炁」相合,以「自身元神」搭配「先天之神」方能夠變神,達成「我即雷神,雷神即我」的境界,才能夠調度神將,使法術與儀式應驗。

    第壹章 緒 論 1 第一節、研究義界與背景目的 1 (一)道教心性論的義界 1 (二)何謂中國思想史傳統的心性論 3 (三)宋代道教心性論的傳承與新變意義價值 5 (四)研究範圍劃分與文獻材料 8 第二節、前人研究成果析論 9 (一)綜論類 10 (二)專論類 14 (三)金丹派南宗 15 (四)雷法類 17 (五)外文研究 18 第三節、問題意識展開與探究 21 第四節、研究方法 23 (一)思想史研究方法 23 (二)經典研究法 25 第五節、章節安排 26 第六節、預期目標與貢獻 28 第貳章、傳承與創新:道教心性論的形成 29 第一節、從體道返性到神仙說的演變 30 (一)道家所強調的體道與返性 30 (二)神仙信仰的盛行 33 (三)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對傳統命觀的顛覆 35 第二節、傳統天人相應的思維模式與道教的改造 37 第三節、修仙理論的演變 42 (一)存思 42 (二)守一 45 第四節、重玄學派對心性論的初期建構 46 第參章、宋代道教南宗內丹修煉的心性論──以張伯端為例 51 第一節、心性論新變的歷史背景 52 (一)內丹思潮的興起 52 (二)宗教大突破的歷史背景 56 第二節、張伯端的重「心」的思想及其淵源 58 第三節、張伯端的性命修持 62 (一)氣質之性的先後論辯 64 (二)性命闡釋 65 第肆章、宋代道教南宗內丹修煉的心性論(二)──以白玉蟾為例 69 第一節、心體道 69 (一)白玉蟾心與道的層次 70 第二節、白玉蟾性與命及其相關的議題 75 (一)道與性命 75 (二)天地、人性、氣質之性 78 (三)神與魂魄 79 (四)性、神的位階 81 第三節、《修道真言》中的心性體驗 84 第四節、忘作為一種境界追求 88 第伍章、白玉蟾雷法行持的心性論──以《道法會元》為主的討論 91 第一節、雷法與心性修煉 92 (一)雷法的淵源 93 (二)雷法的效用:從個人成仙到救渡眾生 95 (三)造化雷神倚賴自己元神 97             第二節、雷法中「道」、「心」、「法」的關係 98 (一)道中之道,法中之法 98 (二)心與法 98 (三)溝通心與法的媒介:雷霆 102 第三節、心性修持在雷法當中的作用 103 (一)先天一炁論 103 (二)學道行法的規範 104 (三)內丹中的神炁相合 107 第四節、靜坐、書符與祈禱 111  (一)靜坐工夫 111 (二)書符 115 (三)祈禱 119 第陸章、結論 122 參考文獻 124

    參考文獻
    (一)道教經典
    [凡例]本文所使用《正統道藏》版本為三十六冊本〔明〕張宇初等編纂:《正統道藏》(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書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影印上海涵芬樓藏北京白雲觀所藏明刊本,1988 年)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道藏》第1冊。
    《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經》,《正統道藏》第1冊。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玉樞寶經集注》,《道藏》第2冊。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道藏》第2冊。
    《紫陽真人悟真篇三注》,《道藏》第2冊。
    《悟真篇拾遺.禪宗歌頌詩曲雜言》,《道藏》第2冊。
    《三洞眾戒文》,《道藏》,第3冊。
    《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鍊丹訣卷上》,《道藏》第4冊。
    《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鍊丹訣卷中》,《道藏》第4冊。
    《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鍊丹訣卷下》,《道藏》第4冊。
    《修真十書玉隆集》,《道藏》,第4冊。
    《修真十書上清集》,《道藏》,第4冊。
    《修真十書武夷集》,《道藏》第4冊。
    《清微丹訣》,《道藏》第4冊。
    《清微神烈祕法》,《道藏》第4冊。
    《清微元降大法》,《道藏》第4冊。
    《清微齋法》,《道藏》第4冊。
    《修真十書玉隆集》,《道藏》第4冊。
    《修真十書雜著指玄篇》,《道藏》第4冊。
    《修真十書悟真篇》,《道藏》第4冊。
    《靈寶領救濟度金書》,《道藏》第8冊。
    《太上黃籙齋儀》,《道藏》,第9冊。
    《靈寶淨明大法萬道玉章祕訣》,《道藏》第10冊。
    《太上洞玄靈寶淨明飛仙度人經法》,《道藏》第10冊。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道藏》第11冊。
    《道德真經廣聖義》,《道藏》,第14冊。
    《太上老君經律》,《道藏》第18冊。
    《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道藏》第18冊。
    《明真破妄章頌》,《道藏》第19冊。
    《真誥》,《正統道藏》,第20冊。
    《三論元旨》,《道藏》第22冊。
    《洞玄靈寶自然自九天生神玉章經解》,《道藏》第22冊。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內義》,《道藏》第22冊。
    《雲笈七箋》,《道藏》,第22冊。
    《金丹四百字》,《道藏》,第24冊。
    《還源篇》,《道藏》,第24冊。
    《還丹復命篇》,《道藏》,第24冊。
    《太上靈寶淨明洞神上品經》,《道藏》第24冊。
    《淨明忠孝全書》,《道藏》第24冊。
    《道教義樞》,《道藏》,第24冊。
    《磻溪集》,《道藏》第25冊。
    《道法會元》,《道藏》第28冊。
    《上清靈寶大法》,《道藏》第31冊。
    《道門十規》,《道藏》第32冊。
    《沖虛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話》,《道藏》第32冊。
    《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道藏》第33冊。
    《清和真人北遊語錄》,《道藏》第33冊。
    《海瓊白真人語錄》,《道藏》第33冊。
    《海瓊問道集》,《正統道藏》,第33冊。
    《道德寶章》,《藏外道書》第1冊。
    《修道真言》,《藏外道書》第23冊。

    (二)古籍資料
    [北宋]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南宋]白玉蟾著:《宋白真人玉蟾全集》(臺北:宋白真人玉蟾全集輯印委員會,1976年)
    [南宋]陸九淵撰、鍾哲點校:《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理學叢書》本,1980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新校本並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
    (三)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1.中文論著
    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修訂本)。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朱逸輝等校註:《白玉蟾全集校注本》(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余英時:《東漢生死觀》(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
    李志鴻:《道教天心正法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李遠國:《神霄雷法:道教神霄派沿革與思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
    李豐楙:《許遜與薩守堅:鄧志謨道教小說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
    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丹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思想史(第三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
    袁康就:《鍾呂內丹道德觀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張廣保:《金元全真道內丹心性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張廣保:《唐宋內丹道教》(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張廣保:《道家的根本道論與道教的心性學》,(四川:巴蜀書社,2008年)。
    張廣保:《道教的根本道論與道教的心性學》(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張廣保:《尹志平學案》收入張廣保主編,《全真學案》第1輯(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郭 武:《《淨明忠孝全書》研究──以宋、元為社會背景的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郭 武主編:《丘處機學案》,收入張廣保主編,《全真學案》第1輯(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楊 軍:《宋元三教融合與道教發展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楊維中:《中國佛教心性論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覺群佛學博士文庫》本,2007年)。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與方法》(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與方法(二)》(北京:三聯書店,2012年)。
    詹石窗主編:《金丹派南宗(甲)》(臺北:中華大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詹石窗主編:《金丹派南宗(乙)》(臺北:中華大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詹石窗主編:《金丹派南宗(丙)》(臺北:中華大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學生書局,1990年)。
    蓋建民:《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論:道派、歷史、文獻與思想綜論(上)(下)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
    劉子健:《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劉仲宇:《道教法術》(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
    樂愛國:《中國道教倫理思想史稿》(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黎志添主編:《道教圖像、考古與儀式──宋代道教的演變與特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6年)。
    謝世維:《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臺北:台灣商務出版社,2010年)。
    謝世維:《大梵彌羅:中古時期道教經典當中的佛教》(臺北:商務出版社,2013年)。
    謝師聰輝:《新天帝之命:玉皇、梓潼與飛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2.外文論著
    [日]秋月觀暎著、丁培仁譯:《中國近世道教的形成:淨明道的基礎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日]野口鐵郎主編,《道教の道団と儀礼》(東京:雄山閣出版社,2000年)。
    [日]野口鐵郎主編:《道教と中国思想(講座道教第四卷》(東京:雄山閣出版社,2000年)。
    [日]野口鐵郎主編:《道教の生命觀と身體論(講座道教第三卷)》(東京:雄山閣出版社,2000年)。
    [日]漥德忠:《道教史》(東京:山川出版社),1987年。
    [美]Lowell Skar, “Ethical Aspects of Daoist Healing: The Case of Song and Yuan Thunder Rites,” in East Asian Science: Tradition and Beyond, ed. Hashimoto Keizo, Catherine Jami, and Lowell Skar (Osaka: Kaisai University Press, 1995),
    [美]Wang li,A Daoist way of transcendence: Bai Yuchan’s inner alchemical thought and practice ,2004
    221–229;“ Administering Thunder: A Thirteenth–Century Memorial Deliberating the Thunder Rites,” Cahiers d’Extreme-Asie 9 (1997).
    (四)學位論文
    王廷錡:《金元全真心學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王見川:《張天師之研究:以龍虎山一系為考察中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3年)。
    王儷蓉:《白玉蟾謫仙與內丹思想研究》(新竹: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李志鴻:《雷神、雷法與清微道派研究》(福州:福建大學宗教學碩士論文,2004年)。
    李麗涼:《北宋神霄道士林靈素與神霄運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林永勝:《南朝隋唐重玄學派的工夫論》(新竹:清華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8年)。
    林東毅:《唐代重玄思想研究──從道論到心性論》(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17年)。
    段致成:《道教丹道易學研究──以《周易參同契》與《悟真篇》為核心的開展》(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05年)。
    曾金蘭:《宋代丹道南宗發展史研究:以張伯端與白玉蟾為中心》(臺南:成功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7年)。
    黃瑩暖:《朱子所理解的佛教思想──以心性意涵與修持工夫為討論中心》(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0年)。
    楊軍:《宋元時期三教融合研究》(四川:四川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7年)。
    董立民:《宋代老子學之心性論研究──以儒道會通為視域中心》(淡江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4年)。
    鄭燦山:《邁向聖典之路──東晉唐初道德經學》(臺北: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謝師聰輝:《修真與降真:六朝道教上清經派仙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五)期刊論文
    1.中文
    丁強:〈《清微道法樞紐》簡析〉,《宗教學研究》,2002年第2期,頁100-103。
    方立天:〈中國佛教心性論研探〉,《圓光佛學學報》,1993年創刊號,頁183-198。
    方立天:〈略論佛教對道教心性論的思想影響〉,《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3期,頁24-33。
    王見川:〈龍虎山張天師的興起與其在宋代的發展〉,《光武通識學報》1期,2004年,頁243-283。
    王明:〈談談道教哲學的範疇〉,《求索》,1984年第2期,頁12-23。
    江淑君:〈成玄英《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中的心性論述〉,《中國學術年刊》第36期,2014年,頁19-42。
    江淑君:〈秉要執本,在乎情性之極:陸希聲《道德真經傳》「性情論」發微〉,《國文學報》第50期,2014年,頁57-79。
    呂錫琛:〈論淨明道吸納儒家倫理的方式及其意義〉,北京:《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3期,頁87-92。
    呂錫琛:〈論淨明道對儒家忠孝思想的繼承與發展〉,株洲,《株洲工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頁9-11。
    呂錫琛、易佳:〈論道教心性修煉的道德培育意義〉,《求索》,2007年,頁155-157。
    呂錫琛:〈金丹派南宗的修煉思想及其與儒釋的關係〉,《宗教哲學》42期,2007年,頁81-93。
    李玉用:〈略論兩宋時期道教南宗對儒佛思想的吸收與融會——以張伯端和白玉蟾為中心〉,《宗教哲學》第 68 期, 2014 年,頁 81-95。
    李志鴻:〈雷法與雷神崇拜〉,《中國道教》,2004年第3期,頁32-36。
    李志鴻:〈試論清微派的「會道」與「歸元」〉,《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3期,頁117-124。
    李志鴻:〈天心派的三光之說與三光密咒〉,《中國道教研究》,2006年第6期。頁28-31、60。
    李志鴻:〈天心正法與兩宋道教的齋醮之變〉,《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1期,頁58–66。
    李志鴻:〈撫州華蓋天心正法考〉,《中國道教》,2008年,第4期,頁1-15。
    李志鴻:〈驅邪與濟度:天心正法與兩宋的齋醮之變〉,《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1期,頁58-66。
    李志鴻:〈《度人經》與宋元道教〉,《中國道教》,2010年5期,頁23-26。
    李志鴻:〈《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論:道派、歷史、文獻與思想綜合研究》評論〉,《宗教學研究》,2013年第4期,頁273-275。
    李英華:〈白玉蟾《道德寶章》的心性理論及歷史作用〉,《中國道教》,2007年2期,頁25-26。
    李剛:〈成玄英的復性論發微〉,《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2期,頁68-80。
    李遠國:〈道教符籙咒語的初步探討〉,《中國道教》,1991年第3期,頁22-27。
    李遠國:〈論道符的結構與筆法〉,《宗教學研究》,1998年第2期,頁8-13。
    李遠國:〈南宗內丹學與雷法──兼及白玉蟾的雷法思想〉,《道韻》(第5輯),1999年,頁26-57。
    李遠國:〈道教符籙派諸宗概述(一)〉,《中國道教》,1999年第5期,頁38-40。
    李遠國:〈道教符籙派諸宗概述(二)〉,《中國道教》,1999年第5期,頁18-20。
    李遠國:〈道教符籙派諸宗概述(三)〉,《中國道教》,1999年第6期,頁19-21。
    李遠國:〈道教咒術初探〉,《宗教學研究》,1999年第2期,頁47-54。
    李遠國:〈陳楠與神霄派〉,《中國道教》2000年3期,頁6-8。
    李遠國:〈道教神霄派淵源略考〉,《宗教學研究》,2001年第一期,頁1-9。
    李遠國:〈道教雷法沿革考〉,《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3期,頁88-96。
    李豐楙:〈傳承與對應:六朝道經中「末世」說的提出與衍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9期,1996年,頁91-130。
    李豐楙:〈宋元道教神霄派的形成與發展〉,《許遜與薩守堅:鄧志謨道教小說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頁171-206。
    李豐楙:〈丹道與濟度:道教修行的實踐之道〉,《宗教哲學》,22期,2000年,頁123-136。
    李豐楙:〈許遜與吳猛:一個「常與非常」觀點下的人物形象〉,中央研究院文哲所主辦「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年。
    李豐楙:〈神仙三品說的原始及其演變──以六朝道教為中心的考察〉,收入李豐楙,《仙境與遊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頁1-46。
    李豐楙:〈嚴肅與遊戲:六朝詩人的兩種精神面向〉,收入衣若芬、劉苑如主編:《世變與創化:漢唐、唐宋轉換期之文藝現象》,臺北:國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2000年,頁1-57。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第2卷第3期,1991年,頁1-65。
    林永勝:〈六朝道教三一論的興起與轉折──以存思技法為線索〉,2008年,頁67-102。
    林永勝:〈二重的道論:以南朝重玄學派的道論為線索〉,《清華學報》42卷第2期,2012年,頁233-260。
    林永勝:〈從才性自然到道性自然─道教自然說的興起與轉折〉,收入:楊儒賓編,《自然觀念史》,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頁99-144。
    林永勝:〈氣質之性說的成立及其意義──以漢語思維的展開為線索〉,《臺大中文學報》第48期,2015年,頁1-38。
    林富士:〈臺灣地區的道教研究總論及書目(1945-2000)〉,《古今論衡》第16期,2007年。
    柳立言:〈何謂「唐宋變革」?〉,收入《宋代的家庭與法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頁3-42。
    段致成:〈試論金丹派南宗張伯端之「內丹」思想與「禪宗」的關係,《鵝湖月刊》333期,2003年,頁35-47;此文以張伯端受到禪宗思想立論,另及精氣神的修煉。
    卿希泰:〈武當清微派與武當全真道的問題〉,《社會科學研究》,1995年06期,頁31-34;頁70。
    卿希泰:〈道教神霄派初探〉,《社會科學研究》,1999年第4期,頁35–40。
    孫亦平:〈宋明「三教合一」思潮中的心性旨趣〉,《河北學刊》,1991年3月,頁15-23。
    孫亦平:〈論早期道教心性論的理論指歸──從人的本真的生命存在去追求生命的超越〉,《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1997年第4期,頁35-41。
    孫亦平:〈論道教仙學兩次理論轉型的哲學基礎〉,《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1998年第4期,頁27-32。
    孫亦平:〈張伯端「道禪合一」思想述評〉,《中國哲學史》,2000年1期,頁101-108。
    孫亦平:〈論道教宇宙論的兩條發展思索──以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為例〉,《宗教學研究》,2006年第2期,頁45-54。
    孫亦平:〈清淨與清靜:論唐代道教心性論的兩個致思向度──以杜光庭思想為視角」,《哲學研究》,2016年第9期,頁53-60。
    常 裕、孫堯奎:〈張載心性理論對張伯端內丹學說的影響〉,《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3期,頁61-63。
    張 欽:〈論清微派法術與丹功結合的內丹思想〉,《宗教學研究》,2003年4期,頁16-18、頁40。
    張 欽:〈論神霄派的宇宙觀與保神養心的內丹思想〉,《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1期,頁77-81。
    張廣保:〈全真道與理學心性論比較研究〉,《原學》,1995年1月,頁179-201。
    張廣保:〈關於淨明道的研究〉,北京:《中國史研究動態》,1997年第9期,頁19-21。
    張廣保:〈原始道家的道教與心性論〉,《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1期,頁82-93。
    張廣保:〈全真教研究述評〉,《中國史動態》,2009年第4期,頁2-10。
    張廣保:〈多重視野下的西方全真研究〉,《中國史動態》,2011年,頁68-73。
    張澤洪:〈道教科儀齋醮中的存想〉,《中國道教》,1999年第4期。
    張澤洪:〈淨明道與正一道〉,《江西社會科學》,2001年12期,頁6-10。
    張澤洪:〈淨明道與靈寶派──兼論與正一道法術的關係〉,收入詹石窗主編,《道韻》第九輯《淨明閭山派與養生哲學》,臺北:中華大道文化,2001年,頁102-126。
    張澤洪:〈閤皂山靈寶派初探〉,《中國道教》,2004年第2期,頁8-13。
    莊宏誼:〈北宋道士張伯端法脈及其金丹思想〉,《輔仁宗教研究》,第7期,2003年,頁119-151。
    郭武:〈神聖、凡俗與淨明、忠孝〉,成都:《宗教學研究》,2004年第4期,
    頁10-16。
    郭武:〈元代淨明道與朱、陸之學關係略論〉,成都:《宗教學研究》,2005
    年第2期,頁9-14。
    郭武:〈淨明道與傳統道派關係考述〉,《雲南社會科學》,2005年3期,頁97-101、106。
    郭武:〈淨明道的道德觀及其哲學基礎:兼談道教「出世」與「入世」之圓融〉,成都:《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頁72-77。
    郭武,〈宋、元淨明道與儒學關係綜論:兼談影響宗教融合的因素〉,臺北:《宗教哲學》,卷34,2005年,頁17-34。
    郭武:〈白玉蟾在西山的活動及其對淨明道的影響〉,北京:《中國道教》,2006
    年第2期,頁21-23。
    郭武:〈宋元淨明道的修行方法及其現代意義〉,湘潭:《湖南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頁25-30。
    郭武:〈「淨明」、「忠孝」辨析──兼談淨明忠孝道學說的現代意義〉,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一輯「道教與現代生活」專號,北京:三聯書局,2006年。
    郭武:〈略論淨明道與金丹道派的關係〉,臺北:《宗教哲學》,卷39,2007年,頁119-126。
    陳俊民:〈宋明「三教合一」思潮中的心性旨趣〉,河北學刊,1991年3月,頁15-23
    陳俊民:〈論全真道及內丹思想的演變〉,《漢學研究》,第16期第二卷,1998年,頁239-266。
    陳弱水:〈隋代唐初道性思想的特色與歷史意義〉,收入氏著《唐代文士與唐宋思想的轉型(增訂本)》(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頁141-163。
    傅樂成:〈唐型文化與宋型文化〉,《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曾金蘭:〈白玉蟾交遊論考〉,《世界宗教學刊》第10期,2007年,頁251-354。
    黃俊傑:〈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收入黃俊傑所編譯《史學方法論叢》(臺北:學生書局,1981年)。
    黃俊傑:〈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試論〉,《人文學報》,1997年第16期,頁1-43。
    詹石窗:〈道教哲學的定義、特點與地位作用簡論〉,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第(二十一輯)──「道教與現代生活」專號》,2006年,頁78-91。
    廖雅嫻:〈《道教義樞》〈道性義〉對佛性思想的吸收與轉折〉,《漢學研究》第35期,2017年,頁105-134。
    熊鐵基:〈試論王重陽的「全真思想」〉,《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2期,頁60-70。趙衛東主編,《全真道研究》第1輯,濟南:齊魯書社,2011。
    蓋建民、劉恆:〈楊柳崖頭是清徹──王重陽的精神超越與《樂章集》〉,《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5月第3期,頁24-28。
    蓋建民:〈白玉蟾金丹派南宗戒律文獻初考〉,《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頁23-27、60。
    蓋建民:〈東嶽信仰與白玉蟾道教金丹派南宗略考──以福州、寧德地域為中心〉,《社會科學研究》,2013年6月,頁121-128。
    蓋建民:〈白玉蟾道教金丹派南宗與天師道關係新探〉,《湖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4期,2014年,頁104-111。
    蓋建民:〈白玉蟾金丹派南宗與朱熹理學關係新考〉,《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43卷第2期,頁45-55。
    蓋建民:〈道教南宗文獻《修仙辨惑論》考析〉,《甘肅社會科學》,2016年第6期,頁23-28。
    劉子健:〈略論南宋的重要性〉,收入《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1987年),頁79-85。
    蔣義斌:〈全真教祖王重陽思想初探〉,《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17期,1985年,頁47-63。
    鄭志明:〈從《道法會元》談宋元符籙法派的世界秩序觀〉,《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2006年第4期,頁35-57。
    鄭素春:〈金元全真道士的生死觀〉,《輔仁宗教研究》第4期,2001年,頁145-173。
    鄭素春:〈道教南宗煉養寶典──《悟真篇》的詮釋與應用〉,《輔仁宗教研究》,第18期,2009年,頁75-115。此篇主要以宋元註本為主,羅列註解同異處,對於修性之思想,僅用受到禪宗思想影響帶過。
    鄭素春:〈全真道士尹志平(1169-1251)的宗教實踐〉,《輔仁宗教研究》第22期,2011年,頁109-138。
    鄭素春:〈全真道士丘處機的生命觀與宗教實踐〉,《輔仁宗教研究》第24期,2012年,頁165-197。
    鄭素春:〈全真道祖師王重陽的真性思想與儒佛會通〉,《輔仁宗教研究》第25期,2012年,頁137-168。
    鄭燦山:〈唐道士成玄英的重玄思想與道佛融通──以其老子疏為討論核心〉,臺北大學中文學報創刊號,2006年,頁151-178。
    鄭燦山:〈內丹與胎息──唐初道教「精氣神」觀念之轉變及其意義〉,《中國學術年刊》第31期(春季號),2009年,頁61-88。
    鄭燦山:〈道教內丹思想的類型及其意義──以唐代鍾呂《靈寶畢法》為論述核心〉,《臺灣宗教研究》第9卷第1期,2010年,頁29-57。
    鄭燦山:唐初道士成玄英「重玄」的思維模式──以《老子義疏》為討論核心〉,《國文學報》第50期,2011年,頁29-56。
    蕭進銘:〈從外丹到內丹──兩種形上學的轉移〉,《清華學報》36卷第1期,2006年,頁31-71。
    蕭進銘:〈光、死亡與重生──王重陽內丹冥契經驗的內涵與特質〉,《清華學報》第37卷1期,2007年,頁75-116。
    謝世維:〈宋元時期的「東華派」探討──系譜、聖傳與教法〉,《東吳中文學報》第23期,2012年,頁161-190。
    謝世維:〈當代西方對宋元以後內丹研究之回顧〉,《清華中文學報》第10期,2013年,頁443-489。
    2.外文期刊
    [日]今井宇三郎:〈金丹道教の研究:南宋道士白玉蟾の思想〉,《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紀要》8期,1963年,頁91–126。
    [日]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選譯.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頁10-18
    [日]加藤千惠:〈存思の技法──体內神の思想〉,收入野口鐵郎主編:《道教の生命觀と身體論(講座道教第三卷)》(東京:雄山閣出版,2000年),頁120-148。
    [日]松本浩一:〈宋代の雷法〉,《社會文化史學》17,1979年,頁45–65。
    [日]松本浩一:《宋代の道教と民間信仰》(東京:汲古書院,2006年)。
    [日]橫手裕:〈白玉蟾と南宋江南道教〉,《東方學報》,1996年,頁77–182。
    [日]橫手裕:〈道教於「本然之性」與「氣質之性」之言說──兩種的「性」與「神」為核心〉,《興大歷史學報》第17期,2006年,頁27-4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