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李洋 Wu, Lee-Yang |
---|---|
論文名稱: |
三至七世紀江南社會與政權關係──以變亂與信仰為中心 Social and Political Dynamics in Jiangnan Region from the 3rd to the 7th Century: Centered on Rebellions and Beliefs |
指導教授: |
陳登武
Chen, Den-Wu |
口試委員: |
劉馨珺
Liu, Hsin-Chun 呂春盛 Leu, Chuen-Sheng 陳登武 Chen, Den-Wu |
口試日期: | 2024/01/04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8 |
中文關鍵詞: | 地域社會 、天師道 、彌勒信仰 、末劫思想 、祠神 |
英文關鍵詞: | Regional society, Way of the Celestial Masters, Maitreya faith, End-Times thinking, Shrines |
研究方法: | 歷史研究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6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1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的課題為三至七世紀,也就是建康政權始建立,至華北政權再次統治江南,南北禮制又趨一統的時間斷限,以變亂與信仰作為主要視角,分析江南社會與政權的互動、歸納江南歷代變亂原因,並釐清宗教變亂信仰歸屬,梳理各信仰此間流變。
江南變亂不僅有直接的武裝變亂,也有透過文化手段如神祇的塑造,對政權進行抵抗。江南民風「尚鬼神」,包括佛、道與祠神,皆是變亂的重要元素;而政權不僅會因應宗教變亂祭出相關措施,甚至也會利用江南祠神來打擊或威嚇北方政權。由於史書對宗教變亂的描述隱晦,本文透過釐清變亂者事蹟,判斷其宗教信仰歸屬,梳理江南的宗教信仰流變,並分析、歸納變亂的原因。漢末至兩晉時期,江南主要盛行道教,爾後已逐漸融入傳統文化的佛教,也成為宗教變亂的重要號召。而南北朝盛行的末劫思想,由於過往政權對道教的警戒,以及南方彌勒信仰在蕭梁之前尚未與末劫思想結合,故並未出現於政治核心揚州;隋唐後即有彌勒信徒陸續變亂。
本文還探討祠神在江南地區被多重力量所形塑和利用的情境。江南雖好巫俗,盛行厲鬼,卻非所有祠神皆是厲鬼。項羽、蔣子文、廬山神等,皆以厲鬼形象先被塑造;蘇峻、陳果仁、汪華等變亂領袖成神者,則未曾是厲鬼。而這些祠神於禮制祀典中獲封爵位的上限,與地緣有莫大關係,如蔣子文、蘇峻、陳果仁信仰皆流行南方政權首都附近,得以成為國家級祠神。歷經魏晉南北朝長期分裂三百餘年後,七世紀再入華北統一政權的隋唐,欲逐步一統國家禮制,如武周時狄仁傑禁毀淫祠,最終留下的江南祠廟,幾乎都是有「化民成俗」效果的儒教先賢,僅「人格化」的江水神伍子胥較例外,因為江南對於航運安全的需要,被官方認可保留,以兼顧禮制與江南風俗、地理環境需要,並達成安定地域社會之效果。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eriod from the third to the seventh century, cover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Jiankang regime to the resurgence of North China's rule over Jiangnan. The study focuses on turmoil and belief systems, analyz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Jiangnan society and political authorities. It synthesizes the historical causes of unrest in Jiangnan, clarifies the religious affiliations of upheavals, and traces the evolution of various beliefs in this region.
Jiangnan's unrest includes not only direct armed uprisings but also cultural resistance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deities. The local inclination towards the worship of gods, including Buddhism, Daoism, and ancestral spirit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upheavals. Authorities respond not only with religious measures but also by utilizing local deities to intimidate or challenge Northern regimes. Due to the vague descriptions of religious unrest in historical records, the paper clarifies the potential religious affiliations of rebels, examines the evolution of religious beliefs in Jiangnan, and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auses of unrest.
From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to the Jin period, Daoism predominated in Jiangnan, gradually incorporating Buddhism into traditional culture, becoming a significant rallying point for religious unrest. The prevalence of apocalyptic thinking during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combined with past caution towards Daoism by ruling powers and the late integration of Southern Maitreya beliefs, prevented their emergence in the political core of Yangzhou. The Sui-Tang period witnessed the rise of Maitreya followers and subsequent unrest.
The paper also investigates the shaping and utilization of local deities in Jiangnan. While the region embraces supernatural beliefs, not all deities are associated with malevolence. Figures like Xiang Yu, Jiang Ziweng, and Lushan Deity were initially portrayed as malevolent, creating fear to exert pressure on authorities for concessions. However, leaders like Su Jun, Chen Guoren, and Wang Hua were deified without the typical malevolent image, gaining recognition from subsequent regimes and serving as tools for political influence.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se deities receiving noble titles correlates with regional political centers, contributing to their elevation to a national level. Following three centuries of division during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Sui-Tang reunification in the seventh century aimed to establish a unified national ritual system. The actions taken during Wu Zetian's reign, such as the ban on immoral temples by Di Renjie, led to the preservation of Jiangnan temples predominantly dedicated to Confucian sages, ensuring adherence to ritual norms while accommodating local customs, geography, and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一、史料(依作者年代先後排序)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魏〕曹丕,《列異傳》,收入鄭學弢輯注,《列異傳等五種》,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
〔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7。
〔晉〕干寶撰,李建國輯校,《新輯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著,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84。
〔南朝宋〕劉義慶,鄭晚晴輯注,《幽明錄》,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北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段熙仲點校,陳橋驛復校,《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南朝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南朝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
〔南朝梁〕釋僧佑,《弘明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東魏〕楊衒之撰,楊勇校箋,《洛陽伽藍記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6。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隋〕虞世南,《北堂書鈔》,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21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清光緒十四年南海孔氏三十有三萬卷堂刻本影印。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80。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83。
〔唐〕姚思廉,《陳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唐〕魏徵,《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唐〕李肇,《唐國史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唐〕駱賓王著,〔清〕陳熙晉箋注,《駱臨海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唐〕駱賓王著,〔清〕陳熙晉箋注,王群栗點校,《駱賓王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
〔唐〕張鷟著,趙守儼點校,《朝野僉載》,北京市:中華書局,1979。
〔唐〕劉餗著,程毅中點校,《隋唐嘉話》,北京市:中華書局,1979。
〔唐〕許嵩著,張忱石點校,《建康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唐〕釋道宣撰,郭紹林點校,《續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2014。
〔唐〕唐臨撰,方詩銘輯校,《冥報記》,北京:中華書局,1992。
〔唐〕釋道宣,《廣弘明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唐〕,釋道世《法苑珠林》,收於《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3冊,臺北:新文豐,1983。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歐陽脩,《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司馬光著,《資治通鑑》,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宋〕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
〔宋〕李昉,《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馬令撰,濮小南點校,《南唐書》,收入濮小南、胡阿祥點校《南唐書(兩種)》,南京:南京出版社,2010。
〔宋〕陸游撰,胡阿祥、胡簫白點校,《南唐書》,收入濮小南、胡阿祥點校《南唐書(兩種)》,南京:南京出版社,2010。
〔宋〕王讜著,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
〔宋〕洪邁,《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宋〕蘇軾著,王松齡點校,《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1995。
〔宋〕晁公武撰,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周應合,《景定建康志》,收於王曉波等點校,《宋元珍稀地方志叢刊.甲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
〔宋〕沈作賓,《嘉泰會稽志》,收於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史彌堅,《嘉定鎮江志》,收於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張津,《乾道四明圖經》,收於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陳公亮,《淳熙嚴州圖經》,收於收於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李宗諤編,葉樞增補,《龍瑞觀禹穴陽明洞天圖經》,收於〔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纂,《正統道藏》,洞玄部,第18冊,臺北:新文豐,1985。
〔元〕趙道一,《歷世真僊體道通鑑卷》,收於〔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纂,《正統道藏》,洞真部,第8冊,臺北:新文豐,1985。
〔明〕楊守仁、徐楚,《嚴州府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
〔明〕呂昌期、唐仲賢,《續修嚴州府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
〔明〕陸容,《菽園雜記》,收錄於〔明〕鄧士龍輯,許大齡、王天有點校,《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明〕郎瑛,《七修類稿》,北京:中華書局,1959。
〔清〕吳任臣撰,徐敏霞、周瑩點校,《十國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吳士進、胡書源,《嚴州府志》,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
〔清〕吳士進修,吳世榮增修,《嚴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清〕董誥,《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86。
佚名,《搜神記》,收於〔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纂,《正統道藏》,續道藏,第60冊,臺北:新文豐,1985。
佚名,《太上靈寶淨明秘法篇》,收於〔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纂,《正統道藏》,洞玄部,第17冊,臺北:新文豐,1985。
佚名,《太上靈寳淨明洞神上品經》,收於〔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纂,《正統道藏》,太平部,第41冊,臺北:新文豐,1985。
周紹良編,《唐代墓志匯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二、專書(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于賡哲,《狄仁傑的真相》,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方北辰,《魏晉南朝江東世家大族述論》,臺北:文津,1991。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毛漢光,《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王永平,《信仰與習俗:社會文化視野下的唐代道教》,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3。
王永平,《道教與唐代社會》,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 上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王承文,《敦煌古靈寶經與晉唐道教》,北京:中華書局,2002。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朱大渭主編,《中國農民戰爭史——魏晉南北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朱大渭等著,《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吳成國,《六朝巫術與社會研究》,武漢:武漢出版社,2007。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呂春盛,《陳朝的政治結構與族群問題》,臺北:稻鄉出版社,2001。
李映輝,《唐代佛教地理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
李猛,《齊梁皇室的佛教信仰與撰述》,北京:中華書局,2021。
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周振鶴主編,《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下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周能俊,《唐代道教地理分佈專題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2016。
周德全,《道教與封建王權政治交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林韻柔,《唐代佛教群體的記憶與信仰實踐》,新北,稻鄉出版社,2018。
姚大中,《南方的奮起》,臺北:三民書局,1981。
胡孚琛,《魏晉神仙道教《抱朴子內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胡阿祥,《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胡戟,《隋煬帝的真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上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
張澤咸、朱大渭編,《魏晉南北朝農民戰爭史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
張小貴,《中古華化祆教考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臺北:里仁書局,1994。
陳登武,《地獄.法律.人間秩序:中古中國宗教、社會與國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17。
陳登武,《從人間世到幽冥界:唐代的法制、社會與國家》,臺北:五南,2007。
湯用彤,《隋唐及五代佛教史》,臺北:慧炬出版社,1997。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楊俊峰,《唐宋之間的國家與祠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論稿》,臺北:雲龍出版社,1994。
葛兆光,《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
詹鄞鑫,《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雷聞,《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三聯書店,2009。
廖宜方,《唐代的歷史記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蒲慕州,《漢唐的巫蠱與集體心態》,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3。
劉威,《中古王權與佛教》,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
劉淑芬,《六朝的城市與社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蔡宗憲,《北朝的祠祀信仰》,臺北:花木蘭,2011。
蔣少華,《六朝江東佛教地理研究》,臺北:花木蘭,2014。
鄭欽仁等編,《魏晉南北朝史(增訂本)》,臺北:里仁書局,2007。
盧建榮,《誰在統治地方:唐宋地方治理文化打造史》,臺北:暖暖書屋,2022。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臺北:文津,2011。
儲曉軍,《魏晉南北朝民間信仰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21。
謝世維,《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
簡修煒等編,《六朝史稿》,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藍吉富,《隋代佛教史述論》,臺北:臺灣商務,1974。
顏尚文,《中國中古佛教史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顏尚文,《隋唐佛教宗派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0。
魏斌,《「山中」的六朝史》,北京:三聯書店,2019。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
嚴耕望,《魏晉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嚴耀中,《中國東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權家玉,《地域性與南朝政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
三、期刊論文與專書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丁希勤,〈唐宋汪華的神話故事與徽州社會變遷——以《新安忠烈廟神紀實》為中心〉,《安徽史學》2013年第3期(合肥,2013),頁95-107。
丁煌,〈唐高祖太宗對符瑞的運用及其對道教的態度〉,《成功大學歷史學報》第2期(臺南,1975),頁277-307。
于浴賢,〈論陸機賦的東吳情結〉,《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貴陽,2003),頁52-57。
毛漢光,〈三國政權的社會基礎〉,收入氏著,《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頁117-119
王文進,〈論《江表傳》中的南方立場與東吳意象〉,收入氏著,《裴松之《三國志注》新論—三國史的解構與重建》(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7),頁151-196。
王永平,〈「祅道」辯——從南朝梁吳承伯起義談起〉,《晉陽學刊》1999年第3期(太原,1999),頁83-86。
王永平,〈孫吳統治者之尚巫及其對待道教、佛教之政策〉,《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鎮江,2008),頁6–12。
王永平,〈論唐代民間道教對陳碩真起義的影響——兼與林梅村同志商榷〉,《首都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期(北京,1995),頁100-107。
王永平,〈關於「祅」與「祆」之辨——兼論「祅道」非「祆道」辨〉,《唐都學刊》第33卷第6期(西安,2017年11月),頁5-11。
王健秋,〈蘇峻何以有祠——晉史札記〉,《淮陰師專學報》第16卷第4期(淮安,1994),頁40-41。
王皓月,〈東晉末、劉宋時期道教與政權關係問題——以孫恩起事和五斗米道改革爲中心〉,《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2015年第1期(武漢,2015),頁88-109。
田餘慶,〈孫吳建國的道路——論孫吳政權的江東化〉,收入氏著《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頁262-295。
何維剛,〈六朝季子廟祠祀的雅俗交涉〉,《中國學術年刊》第40期(臺北,2018),頁53-74。
何維剛,〈先代帝王與土地所在:南朝會稽夏禹祠祀的文化互動與在地意義〉,「慷慨有餘哀:中古中國的思想與信仰」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主辦,2023年6月3-4日。
何維剛,〈南朝吳興項羽信仰的神蹟文本製作與國家地方之互動〉,《民俗曲藝》第215期(臺北,2022),頁1-42。
何維剛,〈孫權冊封蔣子文的歷史意義——從南朝封神現象談起〉,《興大人文學報》第45期(臺中,2015),頁1-27。
何維剛,〈隱匿的太伯:六朝吳地太伯廟考察〉,《東亞漢學研究》(長崎大學多文化社會學部)第9號(長崎,2019),頁276-284。
何德章,〈隋文帝對江南的控制及其失策〉,《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2期(重慶,1993),頁73-78。
余英時,〈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收入氏著,《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頁167-258。
吳李洋,〈初唐江南道的宗教信仰——陳碩真事件的再檢視〉,「2021中國古代史暨宗教史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主辦,2021年6月12日。
吳李洋,〈唐代浙江宗教信仰與地域性格——以陳碩真叛亂為中心〉,《中正歷史學刊》第22期(嘉義,2019),頁55-73。
呂春盛,〈「吳人」與「南人」:六朝時期地域意識轉變之考察〉,《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66期(臺北,2021),頁1-41。
呂春盛,〈三國時代的山越與六朝的族群現象〉,《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3期(臺北,2005),頁1-26。
呂春盛,〈中國史上的征服統治——以隋文帝滅陳之後對江南的征服統治為例〉,收於臺灣歷史學會編,《認識中國史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0),頁127-153。
呂春盛,〈東晉時期「晚渡北人」的形成及其不遇的原因〉,《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50期(臺北,2013),頁1-32。
呂春盛,〈南朝時期「晚渡北人」的興衰及其原因〉,《漢學研究》第33卷第4期(臺北,2015),頁141-176。
呂春盛,〈族群關係與孫吳政權的成立〉,《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61期(臺北,2019),頁1-37。
李文瀾,〈六朝地域人神的形成及其政治文化背景〉,收入谷川道雄編《地域社會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東京:玄文社,1989),頁195-203。
李伯重,〈東晉南朝江東的文化融合〉,《歷史研究》2005年第6期(北京,2005),頁91-107。
李柏,〈由項羽入佛看齊梁佛教的民間化——《吳興楚王神廟碑》考論〉,《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新鄉,2009),頁214-217。
李紅艷,〈南朝「蘇侯神」祭祀初探〉,《民俗研究》2005年第4期(濟南,2005),頁112-120。
李豐楙,〈洞天與內景:西元二至四世紀江南道教的內向游觀〉,《東華漢學》第9期(花蓮,2009),頁157-197。
李豐楙,〈唐代「洞淵神呪經」寫卷與李弘——兼論神呪類道經的功德觀〉,《第二屆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家圖書館,1991),頁481-500。
周一良,〈南朝境內之各種人及政府對待之政策〉,原載《史語所集刊》第7本4分(臺北,1936),後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頁 27-79。
岳純之,〈唐朝前期民間群體性反叛的原因與處置〉,《蘭州學刊》第11期(蘭州,2009),頁212-214。
林梅村,〈從陳碩真起義看火祅教對唐代民間的影響〉,《中國史研究》1993年第2期(北京,1993),頁140-142。
林富士,〈中國六朝時期的蔣子文信仰〉,收入林富士、傅飛嵐(Franciscus Verellen)主編《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臺北:允晨文化,2000),頁164-204。
林富士,〈六朝時期民間社會所祀「女性人鬼」初探〉,《新史學》第7卷第4期(臺北,1996),頁95-117。
林富士,〈東漢晚期的疫疾與宗教〉,收入氏著,《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頁29-79。
金相範,〈唐代祠廟政策的變化——以賜號賜額的運用為中心〉,《宋史研究論叢》2006年第1期(保定,2006),頁1-20。
姚瀟鶇,〈蔣子文信仰與六朝政治〉,《學術研究》2009年第11期(廣州:2009年),頁111-116。
姜生,〈曹操與原始道教〉,《歷史研究》2011年第1期(北京,2011),頁4-24。
胡阿祥,〈蔣山、蔣州、蔣王廟與蔣子文崇拜〉,《南京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15卷第2期(南京:1999),頁10-15。
范立舟,〈彌勒信仰與宋元白蓮教〉,《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廣州,2012),頁104。
凍國棟,〈唐宋間黟、歙一帶汪華信仰的形成及其意義〉,《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2009年第1期(武漢,2009),頁117-129。
唐長孺,〈北朝的彌勒信仰及其衰落〉,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196-207。
唐長孺,〈史籍與道經中所見的李弘〉,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208-217。
唐長孺,〈孫吳建國及漢末江南的宗部與山越〉,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55),頁3-29。
唐嘉,〈《彌勒為女身經》探微〉,《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2期(貴陽,2010),頁104-108。
夏炎,〈地方官府與江南地域社會研究個案——以海賊為中心〉,收入氏著,《唐代州級官府與地域社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頁396-422。
夏炎,〈地方官府與江淮地域社會研究個案——以江賊為中心〉,收入氏著,《唐代州級官府與地域社會》,頁369-395。
袁剛,〈晉王楊廣和天台智者大師〉,《中國史研究》1997年第2期(北京,1997),頁81-94。
馬強,〈唐人墓誌所見唐代南方社會動亂及其治理〉,《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2期(西安,2014),頁165-171。
高明士,〈論武德到貞觀禮的成立:唐朝立國政策研究之一〉,收於中國唐代學會編輯委員會,《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文津,1993),頁1159-1214。
高敏,〈隋末農民起義首先和集中爆發於山東地區的原因初探〉,收入氏著,《中華古史求索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頁94-113。
高敏,〈隋初江南地區反叛的原因初探〉,收入氏著,《中華古史求索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頁232-252。
高敏,〈試論我國封建社會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的發展階段問題——兼與侯外廬同志商榷〉,收入氏著,《中華古史求索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頁3-55。
張劍光,〈江南運河與唐前期經濟的面貌〉,《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4年第4期(廈門,2014),頁16。
梁滿倉,〈淺析淝水之戰東晉勝利的宗教因素〉,收入氏著《漢唐間政治與文化探索》(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頁193-205。
梁滿倉,〈論蔣神在六朝地位的鞏固與提高〉,收入氏著《漢唐間政治與文化探索》(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頁98-117。
陳垣,〈火祆教入中國考〉,收入氏著,《陳垣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頁303-328。
陳恬儀,〈西晉吳人之歷史與自我〉,《輔仁國文學報》,第39期(臺北,2014),頁199-216。
陳寅恪,〈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收入氏著,《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1-40。
陳寅恪,〈魏書司馬叡傳江東民族條釋證及推論〉, 原載《史語所集刊》第11本(臺北,1943),後收於氏著,《陳寅恪先生全集》上冊(臺北:里仁書局,1979),頁531-566。
陳登武,〈從唐臨《冥報記》看唐代地獄審判〉,《法制史研究》第6期(臺北,2004),頁1-40。
陳聖宇,〈六朝民間巫覡鬼神崇拜與地名——以蔣子文和蘇峻為例〉,《中國地名》2006年第12期(瀋陽,2006),頁157-159。
陳聖宇,〈六朝蔣子文信仰探微〉,《宗教學研究》2007年第1期(成都:2007年),頁165-169。
傅樂成,〈孫吳與山越之開發〉,收入氏著《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7),頁81-91。
程源源,〈徽州地區汪華人物形象的建構〉,《合肥師範學院學報》第36卷第4期(合肥,2018),頁16-22。
萬繩楠,〈五斗米道與孫恩起兵〉,《江淮論壇》1981年第5期(合肥,1981),頁53-57。
葉舟,〈民間信仰的多元圖景——以武烈帝陳果仁為例〉,《民俗研究》2009年第3期(濟南,2009),頁184-203。
趙英琪,〈「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靈隱寺》詩作者歸屬研究〉,《新亞論叢》第11期(香港,2010),頁94-97。
劉健明,〈從隋的施政論開皇十年江南的叛亂〉,收入胡建國主編,《中華民國專題論文集.第五屆討論會》第一冊,臺北:國史館發行,2000。
劉雅萍,〈中國古代民間神靈的興衰更替——以南京蔣子文祠為例〉,《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4期(北京:2011年),頁69-74。
蔡宗憲,〈淫祀、淫祠與祀典──漢唐間幾個祠祀概念的歷史考察〉,《唐研究》第13卷(北京,2007),頁203-232。
鄭炳林、趙世金,〈從叛將到神靈:明甘州地區武烈帝信仰研究——以《武烈廟舊跡記》為中心〉,《青海民族研究》2021年第1期(西寧,2021),頁196-201。
蕭登福,〈六朝道佛二教讖記中之應劫救世說——論李弘與彌勒〉,《臺中商專學報》第31期(臺中,1999),頁11-32。
賴家度,〈南朝唐㝢之所領導的農民起義〉,收入歷史教學月刊社編,《中國農民起義論集》(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4),頁12-22。
戴玄之,〈白蓮教的本質〉,《師大學報》1967年第12期(臺北,1967),頁119。
鍾國發,〈杜子恭與江東天師道〉,《傳統中國研究集刊》2008年第1期(上海,2008),頁46-63。
鍾宗憲,〈六朝軍事史上的鍾山──以龍尾與白土岡為中心的考察〉,《早期中國史研究》第11卷(臺北,2019),頁287-327。
韓昇,〈南方復起與隋文帝江南政策的轉變〉,《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廈門,1998),頁28-34。
韓昇,〈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遷徙與社會變遷〉,《歷史研究》2003年第4期(北京,1993),頁49-67。
顏尚文,〈梁武帝受菩薩戒及捨身同泰寺與「菩薩皇帝」的建立〉,收入氏著,《中國中古佛教史論》(北京:宗教文化,2010),頁250-319。
關健贇,〈陳果仁信仰與隋至唐前期的常州地域社會——以碑刻史料為中心〉,《唐宋歷史評論》第10輯(北京,2022),頁59-79。
嚴耀中,〈唐代江南淫祠與佛教〉,《唐研究》第2卷(北京,1996),頁51-62。
蘇紹興,〈侯景亂梁與南朝士族衰落的關係〉,收入氏著,《兩晉南朝的士族》(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頁33-48。
權家玉,〈南朝的「蘇侯神」信仰〉,《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南京,2010),頁39-44。
四、外文專書與論文(含譯著)
〔日〕丸橋充拓著,林琪禎譯,《江南的發展》,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1。
〔日〕小林正美,王皓月、李之美譯,《唐代的道教與天師道》,濟南:齊魯書社,2013。
〔日〕小林正美著,王皓月譯,《中國的道教》,濟南:齊魯書社,2010。
〔日〕中村圭爾,《六朝江南地域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6。
〔日〕佐藤智水,《北魏仏教史論考》,岡山:岡山大學文學部,1998。
〔日〕谷川道雄、森正夫編,《中国民衆叛乱史》第一冊,東京:平凡社,1978。
〔日〕宮川尚志,《中國宗教史研究 第一》,京都:同朋舍,1983。
〔日〕森正夫,《「地域社會」視野下的明清史研究——以江南和福建為中心》,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
〔日〕窪德忠著,蕭坤華譯,《道教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美〕史丹利·外因斯坦(StanleyWeinstein)著,張煜譯,《唐代佛教》(Buddhism under the Tan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美〕芮沃壽(Arthur F. Wright)著,常蕾譯,《中國歷史中的佛教》(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y),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美〕萬志英(Richard von Glahn),廖涵繽譯,《左道:中國宗教文化中的神與魔》(The Sinister Way:The Divine and The Demonic in Chinese Religious Culture),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
〔美〕羅伯特.雷德菲爾德著(Robert Redfield),陳瑞騰譯,《鄉民社會與文化:一種人類學研究文明社會的方法》(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Civilization),臺北:南天書局,2020。
〔日〕川合安,〈唐㝢之の亂と士大夫〉,《東洋史研究》第54卷第3號(京都,1995),頁443-471。
〔日〕水越知撰、楊洪鑒譯,〈伍子胥信仰與江南地域社會——信仰圈結構分析〉,收於平田茂樹等編,《宋代社會的空間與交流》(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316-351。
〔日〕砂山稔,〈江左妖僧攷——南期における佛敎徒の反亂について〉,《東方宗教》第46號(川崎,1975),頁29-62。
〔日〕砂山稔,〈李弘から寇謙之へ——西暦四・五世紀における宗教的反乱と国家宗教〉,《集刊東洋学》第26期(宮城,1971),頁1-19。
〔日〕宮川尚志,〈民間の巫祝道と祠廟の信仰〉,收入氏著,《六朝宗教史》(東京:國會刊行會,1948年),頁191-235。
〔日〕宮川尚志,〈晉代およびそれ以降の廬山〉,收入氏著,《六朝史研究 宗教篇》(京都:平樂寺書店,1992),頁242-254。
〔日〕宮川尚志,〈項羽神の研究〉,收入氏著,《六朝史研究 宗教篇》(東京:平樂寺書店,1992),頁391-409。
〔日〕渡邊義浩,〈孫吳政權の形成〉,收入氏著《三國政權の構造と「名士」》(東京:汲古書院,2004),頁217-248。
〔日〕塚本善隆,〈北魏の佛教匪〉,收入氏著,《支那佛教史研究.北魏篇》(東京:弘文堂,1942),頁241-291。
〔日〕葭森健介著,馬雲超譯,〈民眾運動所見唐末以前江南的地域社會與文化〉,收入范金民、胡阿祥主編,《江南地域文化的歷史演進文集》(北京:三聯書店,2013),頁69-78。
五、學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朱俊豪,〈三至七世紀江南地區厲鬼崇拜背後的文化詮釋〉,新北:臺北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3。
吳修安,〈唐宋時期鄱陽湖流域的環境變遷與地域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
汪娟,〈唐代彌勒信仰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林宗閱〈帝國之隙:唐代前期的軍政危機及其對策〉,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2。
金相範,〈唐代禮制對於民間信仰觀形成的制約與作用──以祠廟信仰為考察的中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1。
常慧琳,〈造神:漢唐之間的人神與國家權威〉,香港: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系博士論文,2022。
張榕蓉,〈太平道影響下的孫恩盧循起事〉,鄭州:鄭州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15。
陳建廷,〈唐代浙東變亂研究〉,新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
傅揚,〈從喪亂到太平:隋朝的歷史記憶與意識形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
劉淑芬,〈隋代的南方政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