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馨文
Chang, Hsin Wen
論文名稱: 華人美食的離散與融合—文學影像與跨文化研究
Diaspora & Fusion of Sinophone Cuisine: From Literary Visuality to Cross-cultural Studies
指導教授: 簡瑛瑛
Chien, Ying-Ying
口試委員: 簡瑛瑛 廖炳惠 游婷敬
口試日期: 2021/07/12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華人飲食文化移民與認同離散融合與變形正宗料理家鄉菜
英文關鍵詞: Sinophone Food Culture, Immigrant Identity, Dispersion, Fusion and Transformation, Authentic Cuisines, Hometown Cuisin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60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食物不簡單,餐盤上的菜色往往濃縮了當地的人文習俗和地理背景,一道料理背後蘊含著該國家的特色和飲食習慣,全球化之下,人與人和族群的跨區移動,連帶也帶著代表的飲食無國界,進而將料理運送到全世界的餐桌上,形成了串起人與人之間最無隔閡的共通語言,食物跟著人們移動的同時,尋找其中的文化認同的軌跡。
    食物是鄉愁,串起移民者與家鄉之間的美好回憶,也成為了移民者加入新的環境後,與不同民族之間最主要且直接交流的媒介和方法,到了一個新環境,處理食材的方式和料理方式大不相同,跨出國界之後,一道料理能否保留他的外型與口味?為何改變?如何改變?改變了多少?本文中也將探討料理變形後的菜色,再流傳回到原發明地後,原居住地的人們能否再度接納?這道變形後的「家鄉菜」如何打破隔閡與障礙,拉近與原居住地者之間的距離?
    吃什麼?怎麼吃?和誰吃?在哪裡吃?往古今來看似理所當然的飲食過程,除了維持生存的功能,也投射出一個族群的背後的多元文化與傳承、反映出階級的象徵,什麼樣的菜代表著「高尚」的文化,什麼族群的餐點卻往往被貼上「呷粗飽」的標籤?歷史上,在不同的族群之間,會出現的歧視情形,每項食物背後同樣也隱藏著歧視現象。
    華人飲食在移動後,與新文化融合產生變形,經過長時間的流變與文化傳承後,哪一家或哪一派系才能代表正統?何謂正宗菜?成為不少華人移民者的迷思,本文便透過文本與影像敘述,分析料理在「離鄉背井」後,隨著時間的流逝,面臨適應、衝突後,產生的融合變形與離散過程,也透過食物窺見近代華人移民的辛酸和堅韌。

    Cuisines are not simple. Local cultural customs and geographic backgrounds are often condensed into dishes on plates. The country’s characteristics and dining habits are hiding behind dish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lobalization, the cross-regional movement of people and ethnic groups makes food borderless, bringing cuisines onto dining table all over the world. It has formed a common language that links people with the least barriers. While food moves with people, we are able to look for the trajectory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it.

    Food is nostalgia. It brings together the good memories between immigrants and their hometown. It has also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and direct communication media and tools for immigrants with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fter moving to a new environment, the way of cooking and the way handling ingredients are different than before. While stepping out the borders, can a dish retain its appearance and taste? Why change? How to change? How much has changed? In this thesis, we will also discuss the deformed cuisine. When they are spread back to the place they originally invented, can the people in the original place accept them again? How do the deformed “hometown dishes” break the barriers and obstacles, narrow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uisines and original residents?

    What to eat? How to eat? Whom to eat with? Where to eat?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the natural eating processes are usually taken for granted. However, they not only maintain the function of survival but also project out the multi-culture and inheritance behind ethnic groups, reflecting the symbol of class differentiation. What kind of cuisines represent a “noble” culture? And what ethnic groups’ dishes are often labeled as “satiate?” Historically, discriminations had occurred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Discriminations have also hidden behind every food.

    Sinophone cuisines are deformed and merged with new culture while moving. After a long period of change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which one or which faction can represent orthodoxy? What are authentic cuisines have become myths of Chinese immigrants. Through researching literary and video narratives, this thesis analyzed the process of fusion, deformation and dispersion that occurred when sinophone cuisines are away from their hometown after facing adaption and conflict, catching a glimpse of bitterness and tenacity of Chinese immigrants through food.

    第一章、緒論 1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 文獻探討 6 三、 名詞釋義 16 四、 研究方法 20 五、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 24 第二章、美國中式餐館的起源與發展 26 一、 西方眼中的中式料理 26 二、 華人移民的身分與認同 31 三、 「不平等待遇」的中式美食 43 第三章、華人飲食之離散與融合 49 一、《尋找左宗棠》 49 二、《海南雞飯》 63 三、《菜鳥新移民》 76 第四章、近代中華美食的轉變與掀起的熱潮 89 一、食物外交 89 二、領袖餐桌上的智慧 92 三、華人餐館的挑戰 106 第五章、結論 110 參考文獻 115

    參考資料
    壹、 研究文本
    Huang, Eddie (2013). Fresh off the boat. Spiegel & Grau
    黃頤銘,2015,《菜鳥新移民:臺裔刈包小子嘻哈奮鬥記》,臺北,木馬文化。
    《菜鳥新移民》(Fresh Off the Boat),2015,美國,20世紀福斯電視公司。
    《海南雞飯》(Rice Rhapsody),2004,香港、新加坡,成龍英皇影業有限公司。
    《尋找左宗棠》(The Search for General Tso),2015,美國,天馬行空數位有限
    公司。

    貳、 參考資料
    一、 英文參考資料
    Ang, Ieng. (1993). To be or Not to be Chinese: Diaspora, Culture and
    Ethnicity. Southeast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p.15-16.
    Appadurai, Arjun. (1988). How to Make a National Cuisine: Cookbooks in
    Contemporary India,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30(1). p.3-24.
    Berry, John. (1997). 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46, p.153-168.
    Berzok, L.M. (2003). Fusion Food. In Oxford Encyclopedia of Food and
    Drink in America I, ed. By A.F. Smith, p.541-543.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London: Routledge & K. Paul, p.352.
    Chen, Yunpiao. (2001). The Altar and the Table: Field Studies on the Dietary
    Culture of Chaoshan Inhabitants. In Changing Chinese Foodways in
    Asia, eds. By David Y.H. Wu, and C.B. Tan, Shatin: ChineseUniversity
    Press, p.19-33.Chien, Ying-Ying,Welch, Alexa. (2021). Food, Identity
    and Teaching with Media:
    Cross-Cultural Cuisine from General Tso’s Chicken to Gua Bao.
    Xiang, C. (Editor) Trends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Future of Language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Pennsylvania: IGI Global, 2021.
    Chatman, Seymour,.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19.
    Chatman,S., (1990). Coming to terms: The rhetoric of narrativ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29.
    Crang, P. (2003). Transnationalism and the spaces of commodity culture.
    Human Geography, 27:438-456.
    David Y.H. Wu and Sidney C.H. Cheung, eds., (2002). 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Food (Richmond, Surrey: Curzon), p.23-26.
    Gabaccia, D.R. (1998). We Are What We Eat: Ethnic Food and the Making
    of Americans. Cambridge, Mass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50-53.
    Georgiou, M. (2006). Diaspora, identity and the media: Diasporic
    transnationalismand mediated spatialities. Cresskill, N.J. : Hampton
    Press, p.22-24.
    Locher, J. (2003). “Fusion”In Encyclopedia of Food and Culture, ed. by
    Katz, S.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Vol. II, p.90-91.
    Mannur, A. (2007). Culinary nostalgia: Authenticity, nationalism, and diaspora.
    MELUS, 32(4): 20-26.
    Narayan, Uma, (1995). Eating Culture: Incorporation, Identity and Indian Food,
    Social Identities 1 (1), p.63-83.
    Oberg, Kalervo, (1960). Culture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 Practical Anthropology‚ 7‚ p.177-182.
    Petridou, Elia,(2002). The Taste of Home, in Home Possessions: Material
    Culture Behind Closed Doors, ed. Daniel Miller ,Oxford; New York: Berg,
    p.87-104.
    Ward, Colleen; Kennedy, Antony, (1999). The measurement of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3, p.659-
    677.
    Zung, William, (1965). A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12, p.63-70

    二、中文參考資料
    (一)專書
    王玉,2015,《中國旅遊文化》,臺北,文華文創。
    王仁湘,2001,《飲食之旅》,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王士文,2004,《咖啡精神--咖啡和咖啡館的文化記憶》,臺北,果實出版。
    王宣一,2004,《國宴與家宴》,臺北,時報文化。
    王喜戎、李新彬,1999,《比較文學概論》,蘭州,大學出版社。
    王潤華,2003,《榴槤滋味》,臺北,二魚文化。
    王逢振,2000,《文化研究》,臺北,揚智文化。
    王賡武,1969,《南洋華人簡史》,臺北,水牛出版社。
    王賡武,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中國社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1996,《現代漢語辭典》,臺北,商務印書館,修訂第3版。
    方玉梅、美食天下編輯部,2006,《經典泰國菜》,臺北,臺灣餐飲出版社。
    司馬遷,公元前90年,〈項羽本紀〉,《史記》,卷七。
    占美,2004,《泰國菜—品嚐與烹製》,臺北,旗林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米果,2009,《綠豆椪的偏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伊永文,1998,《明清飲食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朱振藩,2009,《食林外史》,臺北,麥田。
    朱介凡編,1978,《閒話吃的藝術》,臺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
    朱我芯,2013,《對外華語文化教學實證研究:以跨文化溝通與第二文化習得為導向》,臺北,師大出版中心。
    江浩,2009,〈飲食文學範疇的建構:一個社會學式的考察〉,臺北,未出版。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
    江宜樺、陳秀容編,1995,《政治社群》,臺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束煥新,2007,《皇家泰國菜》,臺北,橘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劍雄,1993,《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臺北,允晨文化。
    何華,2018,《在南洋》,臺北,八方出版社。
    何金蘭,1989,《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何國忠,2002,《馬來西亞華人:身份認同、文化與族群政治》,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
    克麗斯廷・湯普森(Krsin Thompson)、大衛・鮑魚威爾(David Bordwell)著,曾偉禎譯,2008,《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美商麥格羅・希爾。
    汪民安編,2013,《文化研究關鍵詞》,臺北,麥田。
    李昂,2016,《在威尼斯遇見伯爵:李昂的極致美食之旅》,臺北,有鹿文化。
    李明峻譯,2006,《東南亞大事紀(1900-2004)》,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李有成,2013,《離散》,臺北,允晨文化。
    李有成、張錦忠編,2013,《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臺北,允晨文化。
    李恩涵,2003,《東南亞華人史》,臺北,五南圖書。
    李昂,2015,《愛吃鬼的華麗旅程》,臺北,中華文化。
    李昂,2007,《鴛鴦春膳》,臺北,聯合文學。
    李澤治,1994,《吃在臺灣》,臺北,聯經。
    李有成,張錦忠主編,2010,《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臺北,允晨文化。
    李寧遠、黃韶顏、倪維亞,2006,《飲食文化》,臺北,華香園。
    李欣倫,1999,〈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之圓桌會議:味蕾、鄉愁及其他〉,《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出版。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南洋台灣姊妹會,2017,《餐桌上的家鄉》,臺北,時報。
    汪曾祺,1996,《五味集》,臺北,幼獅。
    杜杜,1998,《飲食與藝術》,香港,明窗出版社。
    杜度,1999,《另類食的藝術》,香港,皇冠。
    周芬娜,2004,《飲饌中國:縱橫大江南北的美食巡禮》,臺北,基木文化。
    林文月,1999,《飲膳札記》,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林金城,2014,《知食份子3》,吉隆坡,木言社出版。
    林水檺、駱靜山,1984,《馬來西亞華人史》,吉隆坡,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
    林淇瀁,2001,《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北,麥田。
    林金城,2015,《舌尖上的馬來•安樂茶飯》,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林鎮山。2006,《離散・家國・敘述:當代臺灣小說論述》,臺北,前衛。
    林纘春,1946,《海南島之產業》,廣州,勝利出版。
    林遠輝、張應龍,1991,《新加坡馬來西亞華僑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邱貴芬,2006,〈「部分認同」與弱勢結盟〉,《文化的視覺系統I:帝國-亞洲-主體性》,劉紀蕙主編,臺北,麥田出版。
    官振萱,2007,《搖滾到泰國-彩色的旅程》,臺北,天下雜誌。
    邵宗海,楊逢泰,洪泉湖 ,1995,《族群問題與族群關係》,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黃裕美譯,1997,《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臺北,聯經。
    吳錫德、宋雲森、林惠娥、洪丁福、吳寬、劉碧交、黃文龍,2003,《跨文化與比較文學》,臺北,麥田。
    汪樹華,1996,《美國華裔青年認同之研究—以1996年海外華裔青年暑期返國研習團員為例》,臺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汪民安,2013,《文化研究關鍵詞》,臺北,麥田。
    柯思仁、陳樂,2008,《文學批評關鍵詞》,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
    胡弦,2008,《菜書》,臺北,二魚文化。
    邱子修,2012,《跨文化的想像主體性:臺灣後殖民/女性研究論述》,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俞美霞,2011,〈國宴食單與臺灣飲食文化探析〉,《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7卷2期。
    孫歌,2020,《遭遇他者:跨文化的困境與希望》,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夏惠汶,2010,〈開啟美味與記憶的瓶〉,《客家飲食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二魚文化。
    徐世怡,1998,《流浪者廚房》,臺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徐國能,2003,《第九味》,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唐振常,1992,《中國飲食文化散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唐魯孫,2002,《中國吃》,臺北,大地出版社。
    高陽,1981,《古今味》,臺北,南京出版社。
    高成鳶,2012,《從飢餓出發:華人飲食與文化》,臺北,三聯出版社。
    梅家玲,2004,《性別,還是家國?》,臺北,麥田人文。
    夏曉鵑,2009,《騷動流移:台社移民/工讀本》,臺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曹雲華,2010,《變異與保持東南亞華人的文化適應》,臺北:五南。
    張詠捷,2005,《食物戀》,臺北縣,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張京媛,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出版。
    張紅玲,2007,《跨文化外語教學》,上海,上海外語教學。
    張漢良,2003,《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東大圖書。
    張京媛,1999,《後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北京,北京大學。
    張玉欣,2020,《飲食文化概論》,臺北,揚智。
    張啟鈞,1999,《烹調原理》,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
    張禮恆,2003,《從西方到東方:伍廷芳與中國近代社會的演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張錯,1999,〈M.F.K.費雪與《飲食之藝》〉,《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出版。
    張耀,1997,《咖啡地圖》,臺北,時報文化。
    崔貴強,1989,《新馬華人國家認同的轉向,1945-1959》,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梁實秋,2005,《雅舍談吃》,臺北,九歌出版社。
    許擇昌,2001,《從留學生到美籍華人:以廿世紀中葉台灣留美學生為例》,臺北,海華文教基金會。
    徐耀焜,2007,《舌尖與筆尖的對話》,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單德興,2000,《銘刻與再現: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臺北,麥田。
    秦一民,2008,《紅樓夢飲食譜》,臺北,大地出版社。
    黃鴻湖,2007,《典範鼎泰豐-楊紀華的小籠包大秘密》,臺北,商周。
    陳國明,2003,〈跨文化適應、認同與訓練〉,《文化間傳播學》,臺北,五南。
    陳思和,1999,〈試論現代散文創作中談『吃』傳統〉,《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出版。
    陳玨,2014,《跨界對話:漢學、比較文學與物質文化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詔,1995,《食的情趣》,臺北,臺灣商務印刷。
    陳志明主編,2017,《東南亞的華人飲食與全球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陳思和,2007,《跨文化研究:什麼是比較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相因,《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跨文化實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中國文哲研究所。
    陳本昌,1971,《美國華僑餐館工業》,臺北:臺灣遠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玉箴,2020,《「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臺北:聯經。
    陳靜瑜,2006,《美國族群史》,臺北:國立編譯館。
    陳靜宜,2018,《啊,這味道:深入馬來西亞市井巷弄,嚐一口有情有味華人小吃》,臺北,聯經。
    陳念萱,2013,《吃品味:尋常好滋味》,臺北,有鹿文化。
    陳素貞,2009,〈天下無正味 蘇軾的飲食美學〉,《味覺的土風舞飲食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二魚文化。
    陳烈甫,1983,《東南亞洲的華僑、華人與華裔》,臺北,正中書局。
    陸文夫,1988,《美食家》,臺北,新地文學。
    舒國治2007,《台北小吃札記》,臺北,皇冠文化。
    曾進豐等編,2006,《臺灣古典詩詞讀本》,臺北,五南圖書。
    曾華松、林水檺、駱靜山編,1984,《馬來西亞華人史》吉隆坡,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
    曹順慶,2003,《比較文學論》,臺北,揚智文化。
    黃清連主編,2009,《茶酒文化》,臺北,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斯圖亞特・霍爾,羅鋼、劉象愚主編,2000,《文化研究讀本》,中國社會科學。
    焦桐主編,2010,《2009飲食文學》,臺北,二魚文化。
    焦桐主編,2009,《味覺的土風舞「飲食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二魚文化。
    焦桐、林水福編,1999,《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臺北,時報文化。
    焦桐,1999,《完全壯陽食譜》,臺北,時報文化。
    焦桐,2009,《暴食江湖》,臺北,二魚文化。
    焦桐主編,2010,《飯碗中的雷聲「客家飲食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二魚事業有限公司。
    麥禮謙,1997,《從華僑到華人》,香港,三聯書店。
    麥留芳、張炎憲編,1985,《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認同法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逯耀東,2001,《肚大能容,中國飲食文化散記》,臺北,東大圖書。
    楊本禮,2007,《世界美食風華錄》,臺北,臺灣商務。
    楊慶南,1989,《馬來西亞汶萊華僑概況》台北。正中。
    楊乃喬,2002,《比較文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楊明,2000,《記憶的味道》,臺北,朱雀文化。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等,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臺灣東華。
    楊成安,1989,《國人海外移民現況與動機探討之研究》,臺北: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會。
    楊彥平,2010,《社會適應心理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楊曉敏,2019,《文學跨界與跨文化研究》,臺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楊建成,1982,《馬來西亞華人的困境─ ─ 西馬來西亞華巫政治關係之探討1957-1978》,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董秀蘭,2000,《教育大辭書》,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鄭良樹,2004,《柔佛州潮人拓殖與發展史稿》,柔佛新山,南方學院。
    鄧景衡,2002,《符號、意象、奇觀—臺灣飲食文化系譜》上冊,臺北,田園城市文化。
    薛理勇,2011,《蔬食記》,臺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葛永光,1996,《文化多元主義與國家整合—兼論中國認同的形成與挑戰》,臺北,正中書局。
    葛劍雄,2005,《中國移民史》,臺北,五南出版社。
    盧偉林,1988,《緬甸華僑概況》,臺北,正中書局。
    簡瑛瑛主編,1997,《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臺北,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
    簡瑛瑛,2008,《跨國影像藝術與另類女性書寫》,臺北,臺灣商務。
    簡瑛瑛,2003,《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臺北,女書文化。
    簡瑛瑛,2000,《女兒的儀典:台灣女性心靈與文學/藝術表現》,臺北,女書文化。
    簡瑛瑛,1998,《何處是女兒家》,臺北,聯合文學。
    簡瑛瑛,廖炳惠主編,2015,《跨國華人書寫。文化藝術再現:施叔青研究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簡媜,1994,《下午茶》,臺北,洪範書局。
    顏清湟、李恩涵譯,1982,《星馬華人與辛亥革命》,臺北,聯經。
    劉枋,1987,《吃的藝術》,臺北,大地。
    劉怡伶,2007,《嚐書—視界與舌尖之外》,臺北,大塊文化。
    劉利生,2015,《影響世界的中國元素:中華美食》,元華文創。
    趙榮光,2006,《中國飲食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
    蔡珠兒,2006,《饕餮書》,臺北,聯合文學。
    蔡子強,2016,《大人們的餐桌:從希特勒到歐巴馬,33位牽動政局的歷史人物飲食軼事》,臺北:時報出版,
    蔡潔儀,2006,《香辣印尼菜》,香港:海濱圖書。
    蔡瀾,2017,《蔡瀾的小世界,大味道》,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蔡雅薰,2001,《從留學生到移民文學:臺灣旅美作家之小說析論》,臺北,萬卷樓。
    閻沁恒,1972,《大眾傳播研究方法》,新聞叢書第廿三冊,臺北,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廖炳惠,2004,《吃的後現代》,臺北,二魚文化。
    歐陽應霽,2007,《香港味道》,臺北,大塊文化。
    韓良憶,2008,《吃.東.西》,臺北,皇冠文化。
    韓良憶,2001,《美味之戀:人在台北,玩味天下》,臺北,方智出版。
    鍾怡雯,2004,《無盡的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賽繆爾・杭廷頓著,高德源、劉純佑、石吉雄譯,2008,《誰是美國人—族群融合的問題與國家認同的危機》臺北,遠足文化事業公司。
    蕭玉倩,1999,《餐飲概論》,臺北,揚智文化。
    蕭阿勤,2012,《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
    盧偉林,1988,《緬甸華僑概況》,臺北,正中書局。
    盧非易,1997,《飲食男》,臺北,聯合文學。
    樂黛云,1999,《文化傳遞與文化形象》,北京,北京大學。
    謝忠道,2005,《慢食:味覺藝術的巴黎筆記》,臺北,果實出版。
    謝劍、劉青峰編,1994,《民族主義與中國的現代化》,香港,中文大常出版社。
    藍翔,2011,《筷子,不只是筷子》,臺北,麥田。
    薩瓦蘭(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李妍譯,2015,《美味的饗宴:法國美食家談吃》,臺北,時報出版。
    蘇衍麗,2004,《紅樓美食》,臺北,時報出版社。
    龔鵬程,2009,《飲饌叢談》,臺北,二魚文化。

    (二)期刊論文與會議論文
    丁卉,2001,〈李安電影的敘事策略〉,《當代電影》,第6期。
    王潤華,2010,〈飯碗中的雷聲:後殖民/離散/南洋河婆客家擂茶〉,《客家飲食文學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王志弘,2008,〈族裔—文化經濟、謀生策略與認同協商:台北都會區東南亞風味餐飲店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
    方偉,2011,〈李安“父親三部曲”倫理意識與文化傳承〉,《電影文學》第3期。
    古鴻廷,1999,〈馬來亞聯合邦自治後華文教育之研究〉,《亞洲研究》,第33期。
    江炬慧,2014,〈美國華人餐飲業的發展及其面臨的挑戰(2002—2012)〉,《中興史學》,第16期。
    杜忠全,2008,〈東南亞海南飲食的融合特色—以檳榔嶼海南餐廳的餐點為例〉,《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沈芳序,2006,〈鄭寶娟小說中的異域講評意見〉,《第三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所主編,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李文獻,2013,〈台灣漢人傳統締結婚姻時在倫理和禮法上的禁忌〉,《桃園創新學報》第33期。
    林開忠,2006,〈跨界越南女性族群邊界的維持:食物角色的探究〉,《台灣東南亞學刊》,第3期第1卷。
    林秀蘭,2005,〈創作者的孤獨之旅——論鍾文音的旅行書寫 (以My Journal系列為討論主軸)〉,《中國現代文學季刊》第8期。
    林金枝,1989,〈十八,十九世紀期間,南洋各殖民政府對華人秘密會社的政策〉,《南洋問題研究》,第1 期。
    邱瑕雯,2007,〈移民區病理vs.網路集結點的衝突與克服:以在台越南女性的店家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
    吳燕和,1995,〈臺灣的粵菜、香港的臺菜—飲食文化與族群性的比較研究〉,《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姚寶香,2008,〈跨文化語境中東西方文化的衝突與交融—評台灣導演李安的《家庭三部曲》〉,《電影文學》第23。
    段穎,2012,〈遷徙、飲食方式與民族學文化圈:緬甸華人飲食文化的地域性再生產〉,《中國飲食文化》,第8卷第2期。
    陳志明、丁毓玲,2010,〈泉州城郊「巴厘華人村」:華僑農場歸僑重建的家園〉,《華人研究國際學報》。
    陳文賢,1997,〈政府在政治經濟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比較〉,《東南亞季刊》,第2卷第3期。
    陳志明,1990,〈華裔和族群關係的研究-從若干族群關係的經濟理論談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
    李其榮,1996,〈戰後美國華人社會的發展與困擾〉,《華僑華人歷史研究》,第1期。
    李巧雯,2005,〈美國華人新移民社會發展與適應之初探〉,《中興史學》,第11期。
    李瑞騰,1991,〈臺灣文學觀察雜誌前言〉,《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3期。
    李瑞騰,1991,〈時代巨輪下的軌跡〉,《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3期。
    李瑞騰,2003,〈文藝雜誌學導論〉,《文訊雜誌》,第213期。
    李雙,2003,〈論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意義及培養〉,《衡水師學報》,第5期第3卷。
    李錦興,1998,〈馬來西亞華人:在2020 年宏願中追求認同〉,《東南亞季刊》,第3卷第2期。
    袁素華,鄭卓睿,2009,〈試析歐美華裔新生代文化身份認同的困惑〉,《湖北社會科學》,第8期。
    莊國土,2006,〈對晚清在南洋設立領事館的反思〉,《廈門大學學報》,第5期。
    梁英明,2006,〈從東南亞華人看文化交流與融合〉,《華人華僑歷史研究》, 第4期。
    黃宗潔,2005,〈林文月飲食散文中的人・情・味—從〈蘿蔔糕〉一文談起〉,《幼獅文藝》,第613。
    楊開煌,1998,〈中共研究中的內容分析法及其爭議與反省〉,東亞季刊,第20期。
    楊聰榮,2004,〈移民與本土化—中國戰後移民在亞太各國的遭遇〉,《重建想像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鴻奎,1994,〈論當代華人經濟的發展趨勢〉,《史林》,第2期。
    張志樺,1999,〈恰早新聞有講起,為著愛情歸陰司-探討《台灣日日新報》對殉情報導所展現的愛情論述〉,《台灣文學研究集刊》第17期。
    張亭婷、張翰璧,2008,〈東南亞女性婚姻移民與客家文化傳承:越南與印尼籍女性的飲食烹調策略〉,《台灣東南亞學刊》,第5卷第1期。
    張菁蓉,2020,〈跨學科視野下的東南亞華人飲食新探—評介《東南亞的華人飲食與全球化》〉,《東亞研究》,第51卷第1期。
    張健,2006,〈論十九世紀新馬華人秘密會党興盛的原因〉,《八桂僑刊》,第3期。
    張倩,2016,〈從電影《飲食男女》談談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英語廣場》,第12期。
    張淑英,1999,〈烹飪藝術與女性自我實現-以《巧克力情人》和《春膳》為例〉,《中外文學》。
    張援,2010,〈傳統與現代的調和-對飲食男女父親之色、戒轉換的解析〉,《電影評論》第22期。
    郝譽翔,1999,〈婉轉附物,迢悵切情—論林文嶽《飲膳札記》〉,《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楊浩、韓貴東,2016,〈李安家庭三部曲中傳統文化的失落與變奏〉,《電影文學》,第664期。
    廖炳惠,2003,〈在全球化過程中的海外華人離散社群:視覺藝術中政治與文化公民權的分合〉,《中外文學》,第32卷第4期。
    潘永強,2004,《抗議與順從:馬哈迪時代的馬來西亞華人政治》,《海華與東南亞研究》,第4卷第2期。
    蔡珮,2010,〈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第40期。
    蔡源林,2002,〈馬來西亞伊斯蘭法的變遷──一個殖民現代化的例子〉,《亞太研究通訊》,第17期。
    蔡月蓉、簡瑛瑛,2021,〈台泰偶像劇中青少年形象再現:以台灣《惡作劇之吻》與泰國(KISS ME)為例〉,《中國語言文化學刊(泰國華僑崇聖大學)》,第8卷編號2。
    簡瑛瑛、蔣力勻,2013,〈當代臺灣飲食電影與本土華語文化教學:從《飲食男女》到《總舖師》〉,《2013華語教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全集》,師大應用華語文學系。
    費孝通,1996,〈人的研究在中國〉,《費孝通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藍佩嘉,2002,〈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菲籍家務移工的流動與認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8期。
    鄭貞銘,1986,〈文學雜誌功能之探討〉,《文訊雜誌》,第27期。
    羅素玫,2012,〈日常飲食、節日聚餐與祭祖供品:印尼峇里島華人的家鄉、跨文化飲食與認同〉,《中國飲食文化》,第8卷第2期。
    顏昆陽,1999,〈二十世紀臺灣文學素描〉,《文訊》,第170期。
    蕭新煌等,1994,《臺灣地區移民及期在美國的調適過程與回流轉向:以洛杉磯及紐約為例》,臺北,中央研究院。

    (三)碩士論文
    王寶葒,2014,〈文化飲食與飲食文化對消費者行為模式影響—以煲湯在臺灣的消費市場為例〉,碩士學位論文,臺北,中國科技大學。
    王皖佳,2011,〈臺灣飲食文學的類體形構與演變(1980—2011)〉,碩士學位論文,臺北,淡江大學。
    呂蕙芸,2011,〈寫一道好菜—臺灣當代飲食散文的探索及其在寫作教學上的運用〉,碩士學位論文,臺東,臺東大學。
    李錦芳,2011,〈越籍新移民女性作月子文化飲食調適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碩士學位論文,高雄,高雄餐旅大學。
    林雅瓊,2010,〈鄉情、國史、世界觀—論林文月、蔡珠兒及里昂的女性跨國飲食書寫〉,碩士學位論文,臺中,中興大學。
    林翠真,2002,〈臺灣文學中的離散主題——以聶華苓及於梨華為考察對象 〉,碩士學位論文,台中,靜宜大學。
    林家綺,2008,〈華文文學中的離散主題:六、七零年代「臺灣留學生文學」研究——以白先勇、張系國、李永平為例〉,碩士學位論文,新竹,清華大學。
    林孟姿,2013,〈流亡與回望:以聶華苓《三輩子》的離散記憶與歷史經驗為中心〉,碩士學位論文,臺北,政治大學。
    林慧玉,2011,〈家庭教育對海外華人教育之意義—以非群居華社之美國華人為例〉,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范銘如,2016,〈80年代以降作家在小說中的飲食書寫〉,碩士學位論文,臺北,政治大學。
    馬思聰,2018,〈幸運籤餅作為東方主義仿像:美國異化英文標記之中國觀分析〉,碩士學位論文,臺北,臺灣大學。
    梁震牧,2013,〈跨文化情境下的讀寫實踐:以曼谷耀華力周遭的漢字為例 〉,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台灣大學。
    黃凱燊,2014,〈論臺灣當代文學中的酒〉,碩士學位論文,臺中,中興大學。
    黃冠翔,2009,〈臺灣作家的香港書寫研究(1950—2008)〉,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曾曉玲,2012,〈當代臺灣女性散文的旅外書寫(1990—2011),碩士學位論文,新竹,清華大學。
    劉書甫,2012,〈臺灣飲食散文的當代表現〉,碩士學位論文,臺北,臺灣大學。
    廖佳韋,2016,〈動態圖像設計應用於影像敘事之創作研究〉,設計學系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賴怡潔,2011,〈書寫、經驗與身體感—以當代飲食書寫為考察核心〉,碩士學位論文,臺北,政治大學。
    簡美玲,1985,〈海外華人餐館業之研究〉,碩士學位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鍾長廷,2010,〈美國華人新移民家庭的適應融合與挑戰〉,碩士學位論文,臺中,中興大學。
    (四)網路資料
    大紀元,2015年6月20日,〈這些菜你認識嗎?美式中餐的前世今生〉,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5/6/16/n4459275.htm。
    大紀元,2005年2月9日,〈知名烹飪節目主持甄文達談中餐改良〉,
    https://www.epochtimes.com/b5/5/2/9/n808295.htm。
    自由時報,2016年3月17日,〈李安帶頭抗議歧視亞洲人 奧斯卡立刻道
    歉〉,https://ent.ltn.com.tw/news/paper/969093。
    每日頭條,2016年10月2日,〈驚訝!外賣美國人最愛點的是中餐!〉,
    https://kknews.cc/food/xbxbeq.html。
    蘋果日報,2016年6月4日,〈華人在美遭歧視 連得獎作家都超有感〉,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