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依汝
Lai, Yi-Ru
論文名稱: 五月天的烏托邦世界:從敘事批評觀點分析〈現場·戰場·夢工場〉電影紀錄片
Mayday's Utopia: A Narrative Criticism of the 'Live in live' Documentary
指導教授: 賀安娟
Heylen, An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5
中文關鍵詞: 《現場·戰場·夢工場》電影紀錄片語藝批評敘事分析
英文關鍵詞: Live In Live documentary, rhetoric criticism, narrative analysi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TCLL.005.2018.A0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9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現場·戰場·夢工場》電影紀錄片內容講述五月天兩場大型巡迴演唱會與幕後工作人員,本文試圖以語藝批評中的敘事分析此電影文本,針對紀錄片內容兩場大型巡迴演唱會的觀察,運用敘事分析中的三元素-setting(場景)、characters(角色)、Theme (主題),來觀察其紀錄片中所建構的自我的認同與想像,是否如同紀錄片中所展演的主題一致。

       在現今流行音樂中,是否會因歌曲、音樂與歌詞創作成為反叛社會的傳聲筒抑是紓壓管道?五月天時代屹立不搖的原因何在,紀錄片以台灣為基地的向世界各地的巡迴演出,紀錄片播放的歌曲、舞台視覺效果、主題式演出內容與引言人,用著說故事的方式說服閱聽者。

       研究發現,故事內容訴說(一)夢想與堅持對抗現實壓力與外在重量(二)創造自我與文明的罪 (三)理想價值面對心中的烏托邦世界。從多方角度的語藝分析,演唱會歌曲、演出與引言人在紀錄片中,透過三方人員的故事,來呈現他們的理念與意象,試圖來彰顯社會的反叛力量,但面對社會族群認同卻動搖,影片章節故事性能不斷地鼓舞閱聽者、激勵甚至凝聚其向心力,紀錄片多面向的演譯,從舞台前、演出中至幕後平凡的生活,試圖營造出肯定自我與故事。

    The movie documentary, Live In Live, features two of Mayday hugh tour concerts and the staffs behind of it. In this paper, the movie text is going to be analyzed by using narrative analysis in rhetoric criticism. More specifically,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n the two tour concerts, four elements in narrative analysis, which are setting, characters, audience and topic, are going to be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self-identity and imagination that being build-up in the documentary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opic of the movie documentary.
    Is song, music and lyric-writing in today’s pop music culture becoming one of the ways to express rebellion and stress towards the society? Moreover, what is the reason behind the firm position of Mayday’s era? This documentary features the world tour concert that based in Taiwan, in mixing with songs, stage visual effects, themed performances and panelists, persuading the audience by using the storytelling way.
    Research points out three main points, which are 1. Dream and persistence versus realistic pressure and external weight 2. The sin of creating self-value and civilization 3. Ideal value facing the utopia’s world in the heart. Through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 of rhetoric criticism, songs and performances of the concert and panelists of the documentary are being detailed analyzed. Via the stories of the three parties, idea and imaginary is being presented, while trying to also highlight the rebellion power of the society behind of it. As facing the indecisive recognition of the citizens, the movie documentary being very positive by keep on encourage the audience, and even embrace and uplift their coherence. The multifacet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ocumentary not only shows what it is like being onstage, having performance and even adjusting to the normal life offstage, all in all trying to point out the value of self-affirmation.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範圍 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8 第四節 文獻回顧 11 第五節 研究方法 17 第貳章 五月天時代與背景回顧 19 第一節 台灣流行音樂-實體唱片、體驗經濟、消費模式 19 第二節 台灣音樂影像-(電視節目、演唱會、演唱會電影) 24 第三節 主題式巡迴演唱會創造DNA、諾亞方舟 26 第四節 五月天精神-全球巡迴 30 第參章 以敘事批評方法看-《現場·戰場·夢工場》電影紀錄片 37 第一節 敘事批評理論、方法 37 第二節 檢視敘述批評理論與實踐 40 第三節 紀錄片的六章節敘事結構 44 第四節 從現實中進入五月天的烏托邦世界 62 第肆章 《現場·戰場·夢工場》電影紀錄片的敘事分析 64 第一節 台灣現場巡迴演出的文化 64 第二節 敘事中場景、角色、情節 67 第三節 烏托邦音樂世界的延續 85 第四節 敘事內部與現實其一致性 96 第五節 敘事評估可能性、連貫性、忠實性、有效性 97 第伍章 結論與檢討 100 參考文獻 103 附錄 109 附錄一 必應創造-硬體技術總監張育書逐字稿 109 附錄二 必應創造-創意長馮建彰逐字稿 122 附錄三 必應創造-影像導演劉名峯訪談逐字稿 142 附錄四 訪談照片 155

    (一)專書(依筆畫順序排列)

    文翰:《流行音樂啟示錄》,臺北:萬象,1994。
    朱華瑄譯:《探究迷文化》。台北:韋伯文化,2009。
    李英明:《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市:生智文化,2003。
    林靜伶:《語藝批評: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2000。
    林靜伶譯:《當代語藝觀點》,台北:五南,1996。
    邱貴芬:《「看見台灣」台灣新紀錄片研究》,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16。
    洪翠娥:《霍克海默與阿多諾對「文化工業」的批判》,台北市:唐山,1988。
    馬清:《搖滾樂》,台北:揚智,1997。
    陳學明:《文化工業 =Cultural industry》,台北市:揚智文化,1996。
    探險大隊:《嗑葯、搞團、台灣創作樂團紀實》,台北:小知堂出版社,1998。
    張君玫譯:《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2002。
    張鐵志:《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台北市:商周,2004。
    高宣揚:《流行文化社會學》大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黃葳威:《文化傳播》,台北市:正中,1999。
    郭政倫譯:《搖滾樂的再思考》。台北:楊智,2000。
    彭倩文譯:《搖滾樂社會學》。台北:萬象,1993。
    馮建彰:《LIFE IN LIVE-從設計到現場的十年路》,台北:大鴻藝術,2015。
    劉森堯譯:《電影語言》,台北市:遠流,1996。
    羅悅全:《祕密基地—台北的音樂地圖》,臺北:商周,2000。
    Dennis K. Davis, Stanley. J. Baran著,蘇蘅譯:《大眾傳播與日常生活:理論和效果的透視》,台北市:遠流,1993。
    Douglas Rushkoff 著,蔡承志譯:《誰在操縱我們?:現代社會的商業、文化與政治操控》,台北市:貓頭鷹,2002。
    Hebdige, Dick,張儒林譯:《次文化-生活方式與意義》,台北市:駱駝出版社,1997。
    Lull, James著,陳芸芸譯:《全球化下的傳播與文化》,台北縣:韋伯文化,2004。
    Matthew Collin, John Godfrey著,羅悅全譯:《迷幻異域:快樂丸與青年文化的故事》,台北市:商周,2002。
    Peter Wicke著,郭政倫譯:《搖滾樂的再思考》,台北市:揚智,2000。
    Robert Palmer著,蔡明錕、文鎧威譯:《搖滾樂:狂躁的歷史》,台北市:商周,2004。
    Simon Frith著,彭倩文譯:《搖滾樂社會學》,台北市:萬象,1993。
    Turne, Graeme著,唐維敏譯:《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台北市:亞太,1998。
    Thomas More 著,宋美璍譯:《烏托邦》,台北市:聯經,2003。
    Ulrich Beck著,孫治本譯:《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台北市:台灣商務,1999。

    (二)論文 (依筆畫順序排列)
    于佳玉:《流行音樂海外歌迷對台灣意象及到訪意願研究---以五月天樂團為例》(臺北: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方巧如: 《國內熱門樂團所建構之夢幻世界》(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硏究所碩士論文,1994)。
    朱夢慈:《台北創作樂團之音樂實踐與美學-以「閃靈」樂團為例》(臺北:國立台灣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朱婉菱:《偶像涉入及迷戀對目的地移情之研究-以高雄城市代言人五月天為例》(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旅遊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2016)。
    李佩真: 《偶像文本的消費意義-迷與偶像關係之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李振群:《成名在望:獨立搖滾樂團「原真性」的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論文,2008)。
    吳彥明:《從「大眾商品的迷」到「政治迷」:初探政治迷的生活實踐與意義》(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2006)。
    吳采庭:《「五月天」二個版本歌詞翻譯錯誤分析:功能關聯性視角》(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口筆譯碩士班,2016)。
    周智芬:《解讀偶像崇拜的社會現象──以小虎隊為例》(臺北:輔仁大學傳播廣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周昀萱:《國語流行歌詞語義的性別分析》(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洪嘉鴻:《從搖滾樂看台灣在地青少年次文化—以五月天為例》(嘉義: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2008)。
    何詩韻:《統一超商企業公仔代言人OPEN 家族之符號消費與迷群樣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論文,2012)。
    林思吟:《五月天是什麼天?論其樂團形象及音樂作品傳達的憨人精神》(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現代文學碩士班,2015)。
    郭藺萩:《演唱會之臨場體驗價值階層探索-世代、演唱會類型與臨場感觀點》(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2008)。
    陳慧玲:《青少女流行音樂團體之研究:形象、身體文化與情慾流動》(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張智雅:《偶像崇拜與青少年認同--以台灣流行音樂歌迷為例》(慈濟醫學院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張雯禎:《台灣流行歌詞中的隱喻:以愛情為主題(1990-2008)》(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張維真:《吳青峰華語詞作主題研究》(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語文教師碩士在職專班,2014)。
    張振鴻:《濱崎•步•一樣的偶像-日本流行音樂迷群之偶像認同與消費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論文,2011)。
    張祐禎:《探討代言人可信度、品牌形象與消費者購買意願之關係-以五月天代言 HTC 為例》(實踐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2015)。
    梅衍儂:《初探韓流下的偶像神話敘事--以Super Junior與E.L.F.的想像關
    係與情感認同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傅舒汶:《從〈鹿港小鎮〉到〈東方之珠〉-論羅大佑的音樂創作與其在兩岸三地所引發的文化效應》(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傅如慧:《搖滾本事:流行樂團品牌建構與經營模式之研究》(臺北: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2010)。
    陳巧君:《偶像崇拜與消費價值對行為意向之影響-以知名樂團五月天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2015)。
    黃昭容:《從國語流行情歌看現代性之下的愛情》(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黃詩雯:《台灣獨立音樂發展與文化政策》(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論文,2010)。
    黃嘉文、謝宗翰:《探討公共媒體促進獨立音樂發展之可能》(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暨第四屆數位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10)。
    詹珮甄:《「周杰倫」現象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鄒佳華:《影音科技影響下之流行音樂文化轉型:五月天的流行音樂生產與消費之文化迴路分析》(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2016)。
    蔡菀琪:《流行音樂歌詞融入修辭互動教學之研究與創作-以五月天為例》(建國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暨媒體與遊戲設計研究所,2017)。
    蔡岳儒:《台灣搖滾樂的在地實踐與文化認同》(,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蔡雪莉:《五月天樂團音樂的象徵與再現: 以歌詞與MV的分析為例》(慈濟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班,2016)。
    蔡宜剛:《搖滾樂在台灣之可能與不可能》(國立清華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鄭淑儀:《台灣流行音樂與大眾文化(1982~1992)》(私立輔仁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鄭君仲:《我迷,故我在-流行音樂樂迷和流行音樂文本互動關係之探索》(臺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鄭嘉揚:《愛情流行歌曲對歌迷愛情態度之影響關聯-以五月天之愛情歌曲與歌迷為例》(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鄭凱同:《主流與獨立的再思考:文化價值、音樂產業與文化政策的思辨與探討》(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2004)。
    潘瑞香,《歌迷社群的愉悅與反抗:以偶像歌手之歌迷俱樂部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詹晨智:《滾動的巨輪------公路電影的文化意涵研究》(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戴利玲:《華人偶像團體品牌行銷之研究─ 以五月天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2015)。
    謝櫻子:《方文山華語詞作主題研究》(新竹:國立新竹大學人力資源處,教師在職進修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
    簡妙如:《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鐘傑聲:《後殖民之歌:臺灣流行音樂的中國風》(嘉義: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三)報章雜誌:
    〈流行音樂的影像話語權〉,《天下雜誌》,2013.12.11。
    〈海洋音樂大賞拿獎者 有的成主流 有的跑場子〉,〈聯合報〉,2006.7.8。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