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天姿 Chang, Tien-Tze |
---|---|
論文名稱: |
漢字月旁結構譌變析論──以《說文解字》月、夕、肉、舟諸部字為例 |
指導教授: | 陳廖安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8 |
中文關鍵詞: | 漢字月旁結構 、譌變 、《說文》月部 、《說文》夕部 、《說文》肉部 、《說文》舟部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33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8 下載: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首創以部首編製的方式,分立五百四十部,收九千三百五十三字,是我國第一部字典。漢字歷史淵遠流長,從古文字至今文字,漢字的形體歷經巨大的變化,有些字形已脫離甲骨文的初形本義,使形、義之間的聯繫越趨薄弱。被歸類為同一個部首的字,表達的意義往往因字形上的錯譌,而導致歸部錯誤。文字在演變的過程中,因字形間的混同與譌變,使諸多偏旁在書寫上近趨相似。漢字字形的改變,並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流傳於後世。其會產生偏旁形體混同、譌變的現象,絕非只有單一原因。應與文字自身發展的動力―─簡化、聲化、規範化,並配合時代的更迭,字體從甲骨文、金文、篆書,朝向楷書、行書的發展相關。筆者回想在國中任教的經驗,教導學生認識六書,及辨識字形、字義時,發現「月」、「肉」二字的小篆寫法竟似相近,當學生問該如何區分二字時,筆者能和學生講解「月」、「肉」二字所象之意,卻無法具體解釋兩者小篆形體相近的原因。經探討眾多文獻後,發現主要因素在於「月」旁結構的譌變。探討的過程中,發現與「月」旁結構譌變的相關部首眾多,但最主要的部首為「月」、「夕」、「肉」、「舟」四部最為密切相關。是故,為了探究譌變現象之成因,本文以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的小篆為考察中心,逐一探究字之本義,上溯甲骨文、金文、籀文,下至隸書,以求明瞭文字形體演變之脈絡,釐清「月」旁結構譌變之緣由。
一、古籍(依朝代順序排列)
[秦]呂不韋編纂,[漢]高誘注,[清]畢沅校:《呂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漢]劉安撰,[漢]高誘注:《淮南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3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收錄於金程宇主編:《和刻本古逸書叢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
[漢]揚雄撰,[晉]郭璞注:《方言》,臺北:國民出版社,1959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漢]許慎:《說文解字》,上海:商務印書館摹印藤花榭藏板,1929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漢]鄭康成注,[唐]陸德明音義,[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注疏》,收錄於清高宗敕纂: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
[漢]蔡邕撰:《獨斷》,收錄於臺灣商務印書館編審委員會主編:《四部叢刊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漢]應劭撰:《風俗通義》,收錄於蕭天石主編:《中國子學名著集成》,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80年。
[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清]王先謙補:《釋名疏證補》,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漢]宋衷注,[清]秦嘉謨等輯:《世本八種》,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宋]朱熹:《周易兩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晉]張揖撰:《廣雅》,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簡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晉]郭璞注,[唐]陸德明音義:《爾雅》,收錄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梁]蕭統撰,[唐]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89年。
[梁]顧野王:《玉篇》,收錄於《小學名著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南唐]徐鍇:《說文解字繫傳》,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清道光年間祁雋藻刻本,1987年。
[宋]朱熹注:《四書集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宋]朱熹注:《楚辭集註》,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2001年。
[元]李文仲:《字鑑》,收錄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明]張自烈編,[清]廖文英補:《正字通》,北京:新華書店,1996年。
[清]王夫之:《說文廣義》,收錄於《船山全書》,長沙:嶽麓出版社,1996年。
[清]王筠:《說文句讀》,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
[清]王筠:《說文釋例》,臺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清]朱駿聲:《說文解字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1994年。
[清]顧藹吉:《隸辨》,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張玉書等:《康熙字典》,臺南:大孚書局,2002年。
[清]桂馥:《說文義證》,收錄於臺灣商務印書館編輯委員會主編:《四部叢刊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清]劉鶚藏,葉玉森撰:《鐵雲藏龜拾遺附考釋》,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1929年。
[清]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清光緒二十八年石印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二、專書(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丁佛言:《說文古籀補補》,收錄於殷夢霞、陳定凱編:《古籀文獻匯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及補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王宏源:《字裡乾坤──漢字形體源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慎行:《古文字與殷周文明》,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王寧、董希謙:《說文解字與漢字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王蘭:《商周金文形體結構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13年。
王玉仁:《說文初步》,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年。
王玉新:《漢字部首認知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年。
王志成、葉紘宙:《部首字形演變淺說》,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
王有宗:《今字解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白川靜:《常用字解》,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
左民安、王盡忠:《漢字部首講解》,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左民安:《細說漢字:1000個漢字的起源和演變》,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年。
向夏:《說文解字部首講疏》,香港:中華書局,1986年。
任連明、李登橋、念穎:《說文解字人體部位字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年。
李孝定:《金文詁林讀後記》,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年。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1年。
李孝定:《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論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邵英:《古文字形體考古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年。
余國慶:《說文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季旭昇:《說文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吳其昌:《殷墟書契解詁》,武漢 :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林義光:《文源》,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年。
林澐:《古文字研究簡論》,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86年。
郭沫若:《殷契粹編附考釋》,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1937年。
郭沫若:《卜辭通纂》,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年。
孫海波:《甲骨文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容庚:《金文編正續編》,臺北:大通書局,1971年。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新華書店,1988年。
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高鴻縉:《中國字例》,臺北:三民書局,1976年。
高鴻縉:《散盤集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57年。
高田忠周:《古籀篇》,收錄於殷夢霞、陳定凱編:《古籀文獻匯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容庚《中國文字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80年。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 殷墟文字記》,高雄:學海出版社,2011年。
徐振韜主編:《中國古代天文學辭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
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馬建忠:《馬氏文通》,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陳楓:《漢字義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陳煒湛:《甲骨文簡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陳煒湛:《甲骨文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陳煒湛、唐鈺明:《古文字學綱要》,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年。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商承祚:《甲骨文字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商承祚:《福氏所藏甲骨文》附考釋,南京: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叢刊,1933年。
張其昀:《漢字學基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張素鳳:《古漢字結構變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張素鳳:《漢字結構演變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張再興:《古文字考釋提要總覽》,上海:世紀出版社,2011年。
程樹德:《說文稽古篇》,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年。
黃偉嘉、敖群:《漢字部首例解》,香港:商務印書館,2012年。
黃德寬:《古漢字發展論》,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葉玉森:《說契 研契枝譚》,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29年。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董作賓:《殷曆譜》,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
趙誠:《甲骨文簡明詞典──卜辭分類讀本》,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劉敬魯:《中國古代的醫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11年。
劉翔、董琨等:《商周古文字讀本》,北京:語言出版社,1989年。
魯實先:《假借溯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
魯實先:《說文正補》,收錄於《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魯實先著,王永誠注:《文字析義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4年。
蔣善國:《漢字形體學》,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9年。
錢宗武:《今文尚書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羅振玉:《殷墟書契考釋三種》,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三、工具書(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辭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辭典》,2008年。
王延林:《常用古文字字典》,上海:上海書局出版社,1987年。.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周法高、張日昇等人編纂:《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4年。
高明:《古文字類編》,臺北:大通書局,1986年。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06年。
劉興隆:《新編甲骨文字典》,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年。
聯貫字形匯典編纂委員會:《字形匯典》,臺北:聯貫出版社,1983年。
戴家祥主編:《金文大字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四、期刊論文(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王夢華:〈漢字字形的混誤與訛變〉,《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5期。
王海平:〈漢字形體訛變淺說〉,《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1月,第19卷第1期。
方稚松:〈談現代漢字中部件「月(含冃)」的來源及含義〉,《人文叢刊》第七輯,2012年。
尤仁德:〈館藏戰國六璽考釋〉,《考古與文物》,1990年第2期。
李海濤:〈漢字構形理據的歷史演變〉,《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年,第22卷第2期。
李遠寧、黃春榮:〈試論左江岩畫中月芒星、祭月、祀月與「月」字的起源〉,《學術論壇》,2010年第9期,總第236期。
朱國理:〈「夕」字本義考〉,《辭書研究》,1998年第1期。
汪智雲:〈談漢字形體的訛變〉,《綏化學院學報》,2009年4月,第29卷第2期。
吳慧:〈「朓」、「朒」考釋〉,《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11月,第11卷第4期。
吳國升:〈春秋文字字形訛變現象的考察分析〉,《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10年5月第3期。
吳文文,林志強:〈簡析漢碑文字中的訛混現象〉,《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總第155期。
金國泰:〈釋肖〉,《吉林師範學院學報》,1994年第1期。
金國泰:〈漢字訛變三題〉,《吉林師範學院學報》,1989年第1期。
季素彩:〈漢字形體訛變說〉,《漢字文化》,1994年第2期。
林志強:〈關於漢字的訛變現象〉,《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
林志強:〈漢碑俗字綴述〉,《中國文字學報》,2008年第1期。
郭劍英:〈「舟」作形旁兩解〉,《廣州大學學報》,2007年7月,第6卷第7期。
高景成:〈略談漢字字形發展中的合併與訛變〉,《河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3期。
陳煒湛:〈甲骨文異字同形例〉,《甲骨文簡論》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1989年第3期。
張桂光:〈古文字中的形體訛變〉,《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張政烺:〈甲骨文「肖」與「肖田」〉,《歷史研究》,1978年第3期。
張嬋娟:〈對《說文解字》的文字學和文化學考察──以肉部字內部繫聯為視角〉,《文化學刊》,2007年第5期,總第7期。
黃存芳:〈淺談《說文肉部》〉,《青年文學家》,2013年7月,第3期。
黃彥:〈釋論漢字義符系統及意符之間的關係──以《說文解字》肉部為例〉,《大觀周刊》,2011年第31期,總539期。
單殿元、梁孝梅〈《說文解字》肉部的文化闡釋〉,《漢字與歷史文化》,2007年第6期,總第80期。
湯餘惠:〈略論戰國文字形體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彭再新、周鵬的〈古漢字訛變原因新探──以《說文解字》和《說文廣義》舟部字偏旁「舟」訛變為例〉,《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4月,第12卷,第12期。
彭再新,周鵬:〈古漢字訛變原因新探〉,《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4月,第12卷第2期。
董作賓:〈周金文中生霸死霸考〉,《董作賓先生全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董作賓:〈「四分一月」說辨正〉,《董作賓先生全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趙佛:〈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中的「月」和「夕」〉,《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年第16期。
趙誠:〈甲骨文行為動詞探索一〉,《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魯實先:〈四分一月說辨正商榷〉,《東方雜誌》,1944年11月,第40卷第21號。
黎李紅:〈「肉」與「肌」的演變考察〉,《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25卷第11期。
劉欣然:〈說文解字肉部淺析〉,《濰坊學院學報》,2012年7月,第3期。
劉金榮:〈古漢字的舟文化〉,《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9年11月,第29卷第6期。
歐陽妃:〈試論隸變對漢字的影響〉,《安徽文學》,2009年11月,第11期。
滕金麗:〈由「月」部字管窺漢字部首的變化〉,《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
五、學位論文(依發表時間排列)
杜忠誥:《說文篆形譌形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6月。
楊郁彥:《甲骨文同形字疏要》,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6月。
高文英:《古漢字形體訛變現象的考察與分析》,河北大學和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6月。
陳怡婷:《神話與《說文》相關字群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6月。
書靜:《《現代漢語詞典》月部字(含「冃」)意義系統研究》,廣西師範學院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6月。
黃正純:《從《說文解字》探索古代對人體及疾病的認知》,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7月。
廖敏:《古文字中從肉之字研究》,廣州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2009級全日制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5月。
羅秋燕:《漢字訛變現象綜論》,福建師範大學全日制學術學位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6月。